对草原文化变革与重塑的探讨

2024-04-24

对草原文化变革与重塑的探讨(共6篇)

篇1:对草原文化变革与重塑的探讨

国有企业变革期企业文化的重塑

?

引言

企业文化重塑,指在企业建立一种全新的文化,以代替过去曾经引导公司走向成功、但现在很难满足公司成长需要、已经并且越往后越会阻碍公司发展的旧文化。

经过十几年的国有企业改制,许多国有企业变换了股权结构、完善了治理结构、调整了产品结构,优化了资源配置,健全了企业制度,加强了企业管理,走上了稳步健康快速发展的道路,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国有企业得益于变革期(一般来说,企业从开始改制至改制后的三或五年内都属于变革期)企业文化的重塑或建设,而一些没有进行企业文化重塑的国有企业,则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不少的问题,如员工的工作热情缺乏、思想行动不统一;企业的广告宣传空洞乏味;企业品牌建设华而不实、企业发展方向模糊不清等,这些问题都较大的阻碍了公司的顺利发展。

如今企业深层次的竞争,已经不再是人财物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都指出:“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引入市场机制”,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即包含了建立现代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因此,如何在国有企业的变革期,重塑具有自身特色、符合时代需求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企业快速发展,是我们亟待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一、国有企业变革期企业文化重塑的必要性

(一)国有企业文化的一般特征

我国国有企业门类众多,数量庞大,有的是解放前就有的,有的是伴随新中国的产生和成长而逐渐成立的,但总的来说都有几十年的发展史,有的甚至上百年。这些国有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和环境的原因以及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孕育形成了比较独特的企业文化,一般都具有如下一些特征:

1.艰苦奋斗

艰苦奋斗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作风和传统,也是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乃至发扬光大的企业精神。在创业初期,由于国家经济比较困难,物质的紧缺,技术装备的落后,国有企业靠着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毅力,完成了国家赋予的使命和交代的任务。

2.奉献精神

国有企业大多数员工都有一种爱岗敬业、任劳任怨,不辞劳苦的奉献精神,他们在一个岗位上可以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挥洒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从而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3.员工依赖

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包终身”的政策,工作稳定,收入有保障,员工对公司有较强的依赖感和归属感,工厂差不多是第二个家。

4.关注关系

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运营,员工“拉关系,走后门”的行为比较多。特别是在具有垄断性质的行业,在那种相对封闭发展的环境里,很容易使员工过多关注组织内部的“关系”、“人情”,而降低或牺牲经营业绩指标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5.注重当前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领导人的任命由政府调派,由于任期的时间一般不长,加之不确定性,导致公司企业文化是一种短期导向的文化,企业更多注重短期利益而不是长期利益。

6.追求稳定

关注现在,依赖性强,势必造成国有企业文化中“追求稳定”的文化导向,员工的创新意识不强,管理层的管理理念一成不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国有企业原有企业文化的不适宜性

我国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企业文化,既有优秀的文化,也有不良的文化。对于优秀的文化,有的可以加以继承,有的则需要适当的弱化,如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虽然在历史时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在企业讲求信誉和效益的今天,它们已不适宜作为企业的主流文化。同时,随着我国市场开放的深入,企业已经从区域竞争扩展到全国竞争并延伸至全球竞争,从产品的竞争转变为资本的竞争和人才的竞争,为了生存和发展,企业要有危机意识,要不断的学习和创新,不断的超越自我,所以国有企业那些一直阻碍企业的发展的不良企业文化,如员工依赖、关注关系、注重当前、追求稳定等,则必需加以纠正或剔除。

(三)国有企业改制后对企业文化的新要求

1、新的发展战略需要新的企业文化支撑

国有企业在经过产权更换、产品结构调整或资源的优化配置后,须构建新的发展战略,确定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路径,而新战略目标的确定,需要以公司的使命和愿景的重新定位和明晰为前提;新战略路径的通畅运行,也需要公司制度文化的健全和完善为基础;新的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更是需要公司的机构设置、经营方针、运营机制、人才储备、员工观念等多方面进行根本的转变,通过构建新的企业文化,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来提供保障和动力。

2、新的发展时期需要新的企业文化

目前国有企业变革时期,正处于知识经济和一体化时代,企业的经营理念已发生很大的变化,更强调企业文化力的开发,通过文化力的作用来推动企业的发展,而企业文化也更强调人本主义价值观、创新观、竞争观、市场观、服务观、和时代精神等,所以在新时期,趁着变革时机,国有企业有必要博采众长,吸纳新的适应企业需求的文化要素,融入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中,推动企业发展。

二、国有企业变革期如何进行企业文化的重塑

国有企业变革期企业文化的重塑,由于其原先国有企业的特性,有着不同与一般企业文化建设或重塑的特点。笔者根据多年对国有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或重塑的经验,认为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来进行。

(一)确定企业文化重塑的规划或指导意见

一般来说,企业文化大多反应了企业高层的文化。先由企业高层讨论并确定在新的环境和发展前景下公司企业文化期望要达到的高度和目标,继而确定企业文化重塑的指导思想、目的、思路、原则、方法和内容等,并以指导意见文件的形式下发给每个部门和员工,让每位员工对企业文化重塑有个预先认知。

(二)对现有企业文化进行调研和诊断

通过诊断,总结企业优秀的文化,发现企业不良的文化以及存在的问题。

诊断的形式和内容包括:

—访谈中高层管理人员,了解他们对企业文化现状的看法。

—与员工做深度访谈,以了解员工的心声。

—进行大规模员工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更全面细致的找出问题所在。

—与客户作深度访谈,以了解顾客对公司的产品、服务、经营等的认知。

在诊断阶段,由于企业内部人员对公司的文化有种对号入座或先入为主的意识,在进行企业文化诊断时会带有难以克服和避免的主观看法,所以最好是请专业咨询顾问,通过第三者专业的视角来审视会更准确和到位。

(三)重新提炼和设计企业文化

施恩(Eagar?Schein)提出一个著名的文化三层次的荷花模型(?Water?lily?model):水面上的花和叶是文化的外显形式,包括组织的架构和各种制度、程序;中间是荷花的枝和梗,是各种公开倡导的价值观,包括使命、目的、行为规范等;最下面是荷花的根,是各种视为当然的、下意识的信念、观念和知觉。国有企业在变革期,可以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竞争的现实需要,依据施恩的企业文化模型来提炼、升华、重塑企业文化:

1、企业核心理念的重塑

企业的核心理念是企业文化的高度浓缩和概括,它包括使命、愿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等。核心理念的重塑主要由公司高层来确定,但可以通过全体员工的大讨论得出其要素,以实现凝练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其中最重要的是具有凝聚、激励和导向作用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应赋予新的内涵,满足企业竞争发展的需要。

2、企业制度文化的重塑。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按照既有分工,又有协作整体统一的要求,迅速建立起适合新的运行机制的一整套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应当是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具体贯彻,同时又从硬性约束的角度与其它各种软性约束因素共同促进新的企业文化的形成。

3、企业形象的重塑。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企业形象重塑应以新的企业文化理念为依据,对企业以前的标识、着色等进行审视,重新进行VI(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的设计。在此阶段,可以聘请专业的策划公司或人员来进行设计。

(四)新的企业文化的宣贯和落地

制订企业文化的实施和宣贯计划,通过领导宣讲、员工培训、制度建设、行为教育、企业文化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对公司广大员工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进行公司理念、行为规范及视觉识别的培训,使企业文化根植人心;通过策划大型活动、广告宣传、公关策略等方式,大力展示公司形象及公司文化,使新的企业文化真正落地。

三、国有企业变革期企业文化重塑应特别注意的几个问题

1、企业文化重塑组织机构的设立

实际上,很多国有企业以前真正的企业文化建设很少,多以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为主,更别说专业的企业文化建设部门。而企业文化重塑以及以后的长期维护,需要专门的企业文化组织机构。鉴于大多数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临时成立企业文化委员会,负责把握企业文化重塑的发展方向,领导企业文化重塑的全局工作。保证企业文化目标、内容的确立、推行,措施的制定落实,协调各部门全面完成企业文化重塑的各项任务;同时成立企业

文化部门(许多企业是由宣传部等部门兼任),专职负责企业文化重塑、实施和维护的日常工作。

2、管理人员的“企业文化知识扫盲”

国有企业相当一部分管理人员是从计划经济时代过来的,受知识和实际工作的限制,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大多处于经验意识的浅层面,有的更是模糊不清,搞不懂企业核心理念的含义以及怎样界定它们的关系。也就是说,很多国有企业高层人员只知道企业文化建设或重塑的重要,但究竟有多重要并不清楚。所以,进行企业文化重塑,首先需要对管理人中特别是高层进行“企业文化知识扫盲”,只有他们真正理解企业文化及其产生的作用后,企业文化重塑才能获得强有力的支持,才能顺利有效的进行。

3、实现共性和个性的融合,避免“追赶潮流”

企业文化重塑要坚持“以我为主,适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立足于自身企业文化积淀的提炼,立足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方向,同时继承中国传统和本区域的优秀文化,吸收先进企业文化的精髓,因地制宜,为我所用,形成具有鲜明个性和特色的企业文化。不能为重塑而重塑,人云亦云,认为积极的向上的良好的东西都是企业需要的或适合的,从而失去自我,迷失方向。

4、注重重塑后文化与企业管理的相辅相成以重塑企业文化为契机,应将企业使命、愿景、发展战略、生产经营与管理体系的运行、企业和员工行为规范各个方面,按其本质的内在机理与逻辑,构造成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生态系统。

5、要认识到企业文化重塑的艰难性和长期性。

原有的企业文化是长期积累而成的,很多员工也已经习惯和适应了原有的行为模式和价值标准,让员工一下放弃而接受新的企业文化,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员工对新的企业文化的适应也需要一个过程和一段时间,有时甚至几年,期间,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也要随着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不断发展完善,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国有企业变革期,进行了产权结构、治理结构、产品结构等的变更和调整,优化了企业的资源配置,还需要进行企业文化的重塑,这样才能焕发青春和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基业长青。(曾冉)

?

篇2:对草原文化变革与重塑的探讨

同时,麦当劳在其 上开设了全新的“特许经营”频道,里面详细介绍了特许经营的条件和申请方式。只要有200万元特许加盟费,投资者就有机会申请经营一家麦当劳餐厅。与此前动辄800万元的特许加盟费,经过此次调整,特许加盟费仅为此前的25%,一举砍掉了75%的加盟费,这对于想加盟麦当劳的商家和个人绝对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同时相对于以前在中国市场和风细雨的对特许加盟形式秘而不宣的操作方式,麦当劳的此次高调宣布也预示着麦当劳在中国市场营销战略的变化。

据麦当劳官方资料统计,目前全球3.2万家餐厅中,75%是特许经营,而在中国市场麦当劳餐厅接近1200家,仅6家为特许经营餐厅。麦当劳方面称,特许经营将在未来成为推动中国麦当劳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麦当劳中国的困境和挑战

1990年10月8日,中国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深圳开业。1992年4月在北京的王府井开设了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麦当劳餐厅,当日的消费人次过万。如今,麦当劳在中国已经拥有超过1200家的餐厅,从业员工超过了60000人,成为中国快餐行业的领头羊之一。然而,即使在这种成绩面前,麦当劳也抬不起头来。与同时来自大洋彼岸的竞争对手肯德基相比,虽然在全球范围内肯德基仍然与麦当劳不是一个重量级的竞争对手,但是在中国市场,麦当劳却已经被肯德基远远抛在了身后。据统计,肯德基在中国市场拥有超过2600家的餐厅,数量是麦当劳的2倍以上,同时,在单店竞争力上,麦当劳也大大逊色于肯德基,这使得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相对于肯德基的光芒黯然失色,光彩不再。同时,以真功夫为代表的本土快餐品牌的快速崛起也对麦当劳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正面竞争。这些都让在全球快餐市场独占鳌头的快餐霸主麦当劳面临了现实的压力。

1、本土化战略缺失。

营销大师弥尔顿•科特勒曾经罗列出了麦当劳在中国碰到的问题,其中最致命的一点就是“产品一致性带来的硬伤”。而习惯和热衷于强调自身“高度程式化和一致性品质”的麦当劳不愿意针对中国市场做适应顾客的改变,使得其在面对顾客需求的变化时显得束手无策。以汉堡为主导产品的快餐食品并不符合很多中国人的口味,在欧美流行的“汉堡文化”在中国市场遇冷,对于麦当劳来说,也是一瓢冷水,印证了麦当劳本土化战略的缺失,而意识到了这种备受冷落之后的麦当劳,并没有针对中国消费者的习惯,做出适应于本土化的改变,使得麦当劳的本土化不足策略备受指责,麦当劳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肯德基以鸡肉类产品为主,更适合中国人的口味,并不遗余力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肯德基就决意要为中国人打造一个合乎中国人需求的品牌。肯德基邀请40余位国家级食品营养专家,成立了“中国肯德基食品健康咨询委员”,专门开发适合中国人口味的老北京鸡肉卷、番茄蛋花汤、川香辣子鸡等产品,甚至在不少餐厅售卖起完全本土化的“王老吉”凉茶。

2、营销战略滞后迟钝。

12月,成都麦当劳双楠店突然“关门谢客”,这是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关闭的第一家分店。据透露,四川麦当劳所开办的分店当中,除总店一直赢利,另两个店偶尔赢利外,其余的基本上都处于亏损或者半亏损状态,

而就在麦当劳成都双楠店关闭的余波之后,5月底,在广州也出现了麦当劳店因为经营不善,传出了被关闭的消息。

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关门谢客,对于麦当劳来说,不啻于是莫大的讽刺。然而,总结和梳理麦当劳对于中国市场的战略,却发现这种事情的发生是情理之中。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麦当劳在中国市场发展战略具有“滞后迟钝”与“游历摇摆”两大特征,决策反应速度的缓慢也制约了其扩张速度,更影响了其在中国市场选址圈地的决策速度。同时,麦当劳往往偏执于“价格合适”的稳健保守经营原则,在目标市场的战略性店铺设立上往往被肯德基抢得先机。即使在对同一个目标店铺选址的决策过程中,也经常败北于肯德基,麦当劳只能望楼兴叹。长期组织决策机制上的遥远与迟缓,营销战略的缺失,使得麦当劳对于中国市场的反应速度相比竞争对手慢了半拍,差距日愈明显。

20麦当劳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季度性亏损,关闭了719家餐厅,并撤出中东和拉丁美洲3个国家的业务,还抛售了在海外四个国家的房地产,这也波及影响了其在中国市场发展战略的步伐。

209月,麦当劳全球首席执行官和主席坎特卢波发出了“要在中国加快开店速度”的呼声。在中国市场启动了全面赶超的“制胜计划(Plan to Win)”,将总部由香港迁至上海,并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同步推动“我就喜欢”的全新品牌活动,以期重塑昔日辉煌。这些,都可以看作是其面对中国市场落差的某种觉悟,从组织机制、市场定位到“品牌变脸”,使得以前笑眯眯如今改跳街舞的麦当劳叔叔为中国市场而变。

3、营销模式滞后于中国市场的发展。

一直以来,麦当劳在中国市场采取保守的营销模式推进策略,采取单一的直营连锁店的模式。采取这种模式的优势就是可以保证麦当劳品牌和服务的一致性传递,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麦当劳品牌的延续性,但是由此带来的弊端是,在快速发展的中国快餐市场,麦当劳的扩展速度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直营店模式也成为麦当劳在中国市场快速发展的羁绊,直营店开设周期长、流程繁琐、管理链条过长、多头负责,使得直营店的开店数量一直跟不上快速的快餐市场发展节奏。全年,麦当劳在中国新开了145家店,并没有达到20年初提出的175家开店目标。而作为最大竞争对手的肯德基,自开始,凭借先发优势,建立了快速的决策反应组织机制,集中力量、整合资源,开始了稳健的“加速扩张”战略,实施“直营连锁”与“特许连锁”两条腿齐头并进的提速战略。在供给、营销、财务、人才等要素上实施战略协同,通过多品牌协同效应进一步增强肯德基的竞争优势,打造供给链整合的合力。,肯德基所在的百胜餐饮集团的全球销售额只是麦当劳的50%左右,市值仅是麦当劳的1/3;但是到了中国,百胜却占有绝对优势。虽然,现在麦当劳已经放开了对于特许经营的限制,但有分析家认为,麦当劳对于特许经营加盟店的前期和后期的过多限制也会成为制约麦当劳借以实现大规模突破的重要因素。

麦当劳商业模式如何变革与重塑

篇3:对草原文化变革与重塑的探讨

1 草原资源基本情况

林甸县草原面积152万亩 (1亩≈667m2) , 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集中连片成规模。林甸县草原主要集中在县域东部, 多远离村屯, 集中分布, 其中5 000亩以上的连片草原占全部草原的80%, 多是原生态草原, 广袤无垠纵深大, 成规模, 便于管理和开发。二是草质优良用途广。主要植被以羊草为主, 全县年产优质羊草8~12万t, 现有牛羊总量30万头, 年可消耗羊草总量的30%, 过腹增值1 t羊草可创造1 000元的效益, 是羊草低端外销效益的1.25倍。另外70%的羊草以打包成捆形式销往上海、北京、内蒙古等市、自治区各大奶牛场, 年可实现销售收入5 000万元。三是资源丰富潜力大。林甸县草原腹地广泛分布着龙丹草、柴胡、防风等31科80种野生中草药, 全县野生中草药总蕴藏量为4 795万kg, 有药原面积75万亩, 可依据野生中草药资源建立和培育中草药基地, 开发北药市场。

2 现阶段草原管护主要措施

近年来, 在林甸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 县畜牧主管部门不断创新思路、完善举措, 积极投入人力、财力、物力, 促进和保持了全县草原良性健康发展, 为建设畜牧强县提供了强力支撑。一是实行草原承包管理。1996年按照省委的政策要求, 林甸县积极推行草原承包经营管理工作。依照《草原法》和相关政策法规的要求, 制定实施了《林甸县草原承包方案》, 坚持公开、公正和效益的原则, 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采取招标方式进行草原发包。二是落实草原调价机制。随着资源性收益的逐年增长, 原有的草原承包价格已与市场价格严重不符, 影响了村集体和村民的经济利益, 针对这种情况, 2007年在广泛征求省市主管部门意见的基础上, 制定出台了《林甸县调整草原承包费价格的指导意见》, 对林甸县草原承包价格进行合理调整, 并形成了5年一调价的承包费管理机制。调整后的草原承包费价格由原来的每亩不足2元, 提高到4~6元, 每年增收承包费200多万元, 使村集体、村民和承包户三者之间利益得到了兼顾。三是加快草原建设步伐。利用以工代赈、土地整理项目和群众自筹等多种方式, 增加草原改良建设投入。累计改建草原7.9万亩。四是强化草原依法监管。充分发挥县草原监理站作用, 在乡镇的重视配合下, 对违法破坏草原行为进行了依法严厉查处。对1994年以来, 政策法规允许以“五荒”形式开垦的草原, 纳入退耕还草计划, 实施逐年退耕还草。

3 草原资源的现实问题

林甸县草原保护和开发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但受到自然的、历史的、经济的等诸多因素的长期影响和制约, 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凸现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3.1 草原生态环境保护面临诸多难题

一是草原“三化”严重, 自然生态恶化。受传统粗放经营方式的影响, 许多可利用草场的草群结构单一, 牧草群落稀疏, 多年生优质牧草日趋锐减, 植物多样性危机日益凸现。因而导致了牧草自然生产力、产草量和质量程度不同地趋于下降。由于牧草再生功能弱化, 使草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不能形成良性循环。由此而引发了草原连年干旱少雨、年年多风扬沙的物候气象。如果久而不治, 必然步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轨道, 迫使草原走上退化、荒漠化、盐渍化的路子。二是人为“破坏”加剧, 草原面积减少。部分群众对草原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不清, 对中央和省市出台的有关草原保护建设的方针政策落实不力, 大张旗鼓地对草原进行开荒, 毁草开地, 致使草原面大量减少, 降低了草原资源的可利用价值。三是草原执法乏力, 资源保护困难。草原监理站是草原保护的专门执法机构, 按照《草原法》和《黑龙江省草原管理条例》赋予权限进行执法, 但上述法律法规并没有做出明确的执法规范, 没有明确量化指标, 草原监理人员很难把握, 在具体执行过中, 难以操作, 降低了执法力度, 使草原执法部门有法难依。与森林警察不同, 草原监理部门只有行政处罚权, 而没有任何强制措施, 面对破坏草原的案件, 他们只能下达处罚通知书, 因为没有强制措施, 过错方拒绝缴纳罚款, 草原破坏者有法不依;草原监理部门在处罚实效的情况下, 将破坏草原的案件移交法院申请执行, 法院在执行过程中, 又面临诸多难题, 执行难、执行不到位的情况非常普遍。

3.2 利益增长与草原保护的矛盾十分突出

草场面积减少, 多为人为因素所致。优质草原年产草量可达每亩150 kg, 每亩最高效益可达200元, 如果翻成耕地, 或建成鱼塘, 或改为其他建设项目, 其产生的效益是草原创造的效益无法相比的。正是这种利益增长带来的诱惑, 使部分草原承包者不惜触犯法律破坏草原, 改变草场用途。据不完全统计, 自1996年实行草原承包以来, 全县已累计非法新开耕地20万亩, 部分已成为熟地。如果这种势头得不到遏制, 草原将进一步被蚕食。

3.3 草产业发展缓慢、效益低下

健康发展的草原必然是监管到位、利用合理、开发有度的草原。林甸县的草原目前多数仍处于靠天养草的状态, 草原生态即是多年形成的原生态, 多数承包者只从草原汲取利益, 而不补给草原, 从不种草、改草, 致使林甸县草原质量不断下滑, 原本处于优势地位的羊草不断被无用杂草侵袭, 使饲草产量和质量都逐年下降。林甸县草原分布着龙丹草、柴胡、防风等100多种野生中草药, 但每年都只作为杂草处理掉, 没有形成野生中草药基地。林甸县草原经营目前仍停留在原始的收草、捆草、卖草阶段, 没有走上草原建设、综合开发、草产品升级的一体化经营之路。

4 草原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加强草原开发与保护, 做大做强草产业是林甸县当前一项重要的生态责任和经济目标, 要坚持“在开发中保护, 在保护中开发”的原则, 进一步理顺关系, 明确思路, 设立项目, 促进草原生态良好, 加快草产业发展壮大。

4.1 完善机制重监管, 进一步加大草原保护力度

在草原保护上, 必须严抓狠管, 科学管护, 保证草原面积, 恢复草原生态。一要强化宣传, 提高资源保护意识。全面提高对草原生态作用和地位的认识, 使广大干部群众从思想上提高对草原生态作用和地位的认识, 树立生态意识, 增强保护、建设和合理利用草原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宣传引导, 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草原生态保护意识,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各种新闻媒体, 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参与生态保护建设的自觉性。二要建档立案, 落实草原保护范围。自1996年实行草原承包经营以来, 非法开垦草原、侵占草原的现象始终存在, 草原还剩下多少面积并不确切, 要利用卫星定位等科学手段进行草原测量, 彻底摸清草原底数, 建立草原明细档案, 密切关注草原发展态势。同时, 对非法开垦成耕地的草原要逐步实施退耕还草工程, 恢复草原植被。三要严格执法, 严惩破坏草原行为。要强化草原监理, 全面加强草原监管工作, 相关部门要深入实地踏查, 加大巡查巡检力度, 发现违法违规行为, 坚决查处。对不接受处罚, 不恢复植被的违法者, 除依法移交司法部门强制执行外, 要解除承包关系, 终止承包合同。要加大案件查处力度, 切实把破坏草原案件查处工作纳入重要工作日程, 对违法开垦 (破坏) 草原的历史积案和新增案例一件一件疏理、一件一件督办、一件一件查处, 落实到位。要建立草原防护网, 畜牧、公安、林业、农业等相关部门要协同配合, 强化督查督办, 完善各项工作机制, 形成管理、保护草原的强大工作合力, 使有限的草原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促进县域生态环境和畜牧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四要承包落户, 明确草原管护责任。深入推进草原承包经营, 真正实现“草原有其主”。已实行草原承包的地方, 积极推进配套改革, 把联户承包的草原承包到户, 没有落实草原承包的地方, 要采取有效措施, 尽快将草原承包到户。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引导农民流转草原承包经营权, 切实加强管理, 规范流转行为, 维护流转双方合法权益。五要改良复建, 改善草原生态环境。采取免耕播种、飞播、撒播、带状种植灌木等技术措施, 进行草地改良。在草场围栏封育改良的同时, 采取鼠虫害防治技术措施进行草地辅助改良。

4.2 依托资源谋规划, 进一步加大草原开发力度

要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 科学开发大草原, 让草原经济焕发勃勃生机。一要做好草原旅游开发工作。草原旅游越来越成为都市人亲近大自然、体验草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要利用林甸县广袤的大草原, 做大做强草原旅游, 要因势力导, 立足生产生活实际, 依托草原传统习俗, 打造特色草原旅游品牌, 使草原旅游成为林甸县温泉旅游、湿地旅游之后又一旅游品牌, 形成林甸县旅游业的三足鼎立之势。二要建立野生中草药基地。选择野生中草药集中的草原片区, 围栏管理, 定向清除其他杂草, 促进中草药群壮大成长, 建立野生中草药基地, 并逐步使之品牌化、产业化、效益化。三要规范扩大饲草经营。以市场为导向, 进行实地调研, 制定出饲草经营的可行性策略。坚持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路子, 组建各种形式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 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推动饲草产业经营向产业化迈进。

4.3 精深加工创品牌, 进一步壮大草产业链条

篇4:麦当劳中国商业模式的变革与重塑

近日,麦当劳在其官方网站上高调宣布,将在地域和价格方面扩大特许加盟店的选择范围。除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和苏州、无锡等合资公司以及浙江全省暂时未开放特许加盟业务以外,在二、三线城市都将开放特许加盟业务。为加速其在中国市场上的布局,部分餐厅的加盟费可能低至200万元人民币左右。

同时,麦当劳在其官方网站上开设了全新的“特许经营”频道,里面详细介绍了特许经营的条件和申请方式。与此前动辄800万元的特许加盟费相比,经过此次调整,特许加盟费最低仅为此前的25%。相对于以前在中国市场对特许加盟形式秘而不宣的操作方式,麦当劳的此次高调宣布也预示着其在中国市场营销战略的变化。

据麦当劳官方资料统计,目前其全球的3.2万家餐厅中,有75%是特许经营,而在中国市场麦当劳餐厅接近1200家,仅6家为特许经营餐厅。麦当劳方面称,特许经营将在未来成为推动中国麦当劳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

麦当劳的中国困境和挑战

1990年10月8日,中国第一家麦当劳餐厅在深圳开业。1992年4月在北京的王府井开设了当时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麦当劳餐厅,当日的消费人次过万。如今,麦当劳在中国已经拥有超过1200家的餐厅,从业员工超过了6万人,成为中国快餐行业的领头羊之一。然而,虽然在全球范围内肯德基仍然与麦当劳不是一个重量级,但是在中国市场,麦当劳却已经被肯德基远远抛在了身后。据统计,肯德基在中国市场拥有超过2600家的餐厅,数量是麦当劳的2倍以上,同时,在单店竞争力上,麦当劳也大大逊色于肯德基,这让麦当劳面临了现实的压力。

1.本土化战略的缺失

营销大师弥尔顿·科特勒曾经罗列出了麦当劳在中国碰到的问题,其中最致命的一点就是“产品一致性带来的硬伤”。而习惯和热衷于强调自身“高度程式化和一致性品质”的麦当劳不愿意针对中国市场做适应顾客的改变,使其在面对顾客需求的变化时显得束手无策。以汉堡为主导产品的快餐食品并不符合很多中国人的口味,在欧美流行的“汉堡文化”在中国市场遇冷,而麦当劳并没有针对中国消费者的习惯做出适应本土化的改变。

而肯德基以鸡肉类产品为主,更适合中国人的口味,并不遗余力地满足中国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肯德基就决意要为中国人打造一个合乎中国人需求的品牌。2000年肯德基邀请40余位国家级食品营养专家,成立了“中国肯德基食品健康咨询委员”,专门开发适合中国人口味的老北京鸡肉卷、番茄蛋花汤、川香辣子鸡等产品,甚至在不少餐厅售卖起完全本土化的“王老吉”凉茶。

2.营销战略调整的迟钝和滞后

2002年12月,成都麦当劳双楠店突然“关门谢客”,这是麦当劳在中国内地关闭的第一家分店。2003年5月底,在广州也有麦当劳店因为经营不善,传出了被关闭的消息。总结和梳理麦当劳对于中国市场的战略,却发现这种事情的发生是情理之中。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战略具有“滞后迟钝”与“游历摇摆”两大特征,决策反应速度的缓慢也制约了其扩张速度,更影响了其在中国市场选址圈地的决策速度。

同时,麦当劳往往偏执于“价格合适”的稳健保守经营原则,在目标市场的战略性店铺设立上往往被肯德基抢得先机。即使在对同一个目标店铺选址的决策过程中,也经常败北于肯德基。长期组织决策机制上的迟缓,营销战略的缺失,使得麦当劳对于中国市场的反应速度相比竞争对手慢了半拍,差距日愈明显。

2002年麦当劳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季度性亏损,关闭了719家餐厅,并撤出中东和拉丁美洲3个国家的业务,还抛售了在海外四个国家的房地产,这也波及了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战略。2003年9月,麦当劳全球首席执行官和主席坎特卢波发出了“要在中国加快开店速度”的呼声。在中国市场启动了全面赶超的“制胜计划(Plan to Win)”,将总部由香港迁至上海,并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同步推动“我就喜欢”的全新品牌活动,以期重塑昔日辉煌。这些,都可以看做是其面对中国市场落差的某种觉悟。

3.营销模式滞后于中国市场的发展

一直以来,麦当劳在中国市场采取保守的营销模式推进策略,采取单一的直营连锁店的模式。采取这种模式的优势就是可以保证麦当劳品牌和服务的一致性传递,但直营店模式也成为麦当劳在中国市场快速发展的羁绊,直营店开设周期长、流程烦琐、管理链条过长、多头负责,使得直营店的开店数量一直跟不上快速的快餐市场发展节奏。2009年全年,麦当劳在中国新开了145家店,并没有达到2009年年初提出的175家开店目标。

而作为最大竞争对手的肯德基,自1996年开始,凭借先发优势,建立了快速的决策反应组织机制,开始了稳健的“加速扩张”战略,实施“直营连锁”与“特许连锁”两条腿齐头并进的提速战略。在供给、营销、财务、人才等要素上实施战略协同,通过多品牌协同效应进一步增强肯德基的竞争优势,打造供给链整合的合力。2008年,肯德基所在的百胜餐饮集团的全球销售额只是麦当劳的50%左右,市值仅是麦当劳的1/3;但是到了中国,百胜却占有绝对优势。虽然,现在麦当劳已经放开了对于特许经营的限制,但有专家认为,麦当劳对于特许经营加盟店的前期和后期的过多限制也会成为制约其实现大规模突破的重要因素。麦当劳的中国商业模式如何变革

在多变的市场面前,麦当劳曾经引以自豪的商业模式在中国遭遇了挑战。并且在中国市场,麦当劳不仅明显落后于竞争对手肯德基,也受到了中国本土快餐企业的冲击。麦当劳应该怎样继续保持传统竞争优势,并结合中国市场的特色进行创新,进而实现商业模式的变革与重塑?

1.特许经营模式

所谓“连锁经营业态”,其核心特征都是以连锁店为经营平台,以连锁店的扩张速度与成功率(即连锁店的发展数量与单店经营质量)为核心考评指标的商业模式。它包括三种基本模式:直营连锁,即总公司直接投资开设连锁店;自愿连锁,即保留连锁商单个资本所有权的联合;加盟连锁,即以经营权的转让为核心的连锁经营,也就是特许经营。

在2003年之前,麦当劳都是采取单一的直营连锁模式,根据自身对中国市场的评估,从人口环境、消费水平、商圈成熟度、消费者消费习惯等方面来确定开设直营店的条件和因素。而面对竞争对手的巨大挑战和自身竞争能力的不足,麦当劳开始反思自身在中国市场的运作模式,并寻求经营模式的转型。

转型的重要决策之一就是在中国市场全面实行加

盟连锁经营。麦当劳在中国的特许经营方式是采用“不从零开始经营”的加盟模式,即转让一家已在营运中的成熟麦当劳餐厅,并为加盟者提供日常营运操作、培训、营销、广告、人力资源、采购和店铺选址等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而加盟费从800万直降为200万,这是麦当劳给予特许经营商开出的让利条件,也是送给特许经销商的“大礼包”,其目的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加盟到麦当劳的特许经营大军中来。

同时,麦当劳方面还对加盟者的资质审核显得格外谨慎。规定加盟者必须对麦当劳品牌有强烈认同感;具有企业家及追求卓越成功的精神;具有成功的经营管理经验及忠诚正直的品德操守;愿意全职且对餐厅的日常经营工作全力以赴;愿意用9~10个月的时间投入完成特许经营前的训练和评估;没有犯罪及破产的记录。麦当劳认为,这些是保证其经营的麦当劳餐厅保持稳健发展的基础条件和要求。

在中国市场大力拓展特许经营商业模式,对于站在全球快餐行业顶端的麦当劳来说,压力与机遇并存。确实,随着麦当劳的特许经营全球化和在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它所承担的风险会越来越大。麦当劳的特许经营模式也会对其竞争对手肯德基的业务拓展策略产生强大的冲击,并有可能改变目前麦当劳在中国市场始终处于下风的境地。据估计,麦当劳的特许经营餐厅将占到整体总数的20%左右,这将对推进麦当劳的餐厅布局,纵深拓展麦当劳的渠道营销网络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也会对目前二、三级市场上传统的快餐行业产生巨大的冲击。

2.商业地产运作模式

也许在街头随便进行拦截式调查,问麦当劳是做什么的,估计99%的人会回答麦当劳是做汉堡的,因为在多数人的心目中,麦当劳就是汉堡包的代表,以金色的“M”为代表的麦当劳标识已经深深地印在中国消费者心中了。然而,麦当劳总裁雷·克罗克却说:“麦当劳的真正生意是经营房地产,而不是汉堡包。”

其实在美国,商业地产的成功运作是麦当劳取得巨大成功的主导推动力。在麦当劳的全美万家店铺中,60%的所有权是属于麦当劳的,另外40%是由麦当劳向土地所有者租来的,麦当劳通过长期承担,定死租约的方式获得低价地产。但在转租给其加盟者时,却理直气壮地向加盟分店逐年收取涨价租金。这其中的差价可以达到20%到40%,形成一个巨大的商业地产增值空间。同时,当餐厅生意达到一定水准后,各店还要缴付一定营业额百分比给麦当劳,叫做“增值租金”。

麦当劳不仅由此赚到了40%的利润,而且还可以通过房地产来控制加盟者,使其完全依附于总部。这实质是麦当劳房地产公司(为实施房地产策略而成立的公司)用各加盟店的钱买下房地产,然后再把它租给出钱的加盟店。这种房地产经营策略,实际上是把第一债权人的权利转让给了麦当劳房地产公司,以使它能具备从银行取得贷款的资格。这既解决了加盟者开店的资金困难,又增加了麦当劳公司的收入。据有关资料统计,在麦当劳全球的收入中,有25%来自直营店,而有75%是来自加盟店,而在这其中,总收入的90%是房租所产生的收入。值得玩味的是,麦当劳的品牌依然是快餐“麦当劳”,而没有推出某个地产品牌。

在中国市场,由于麦当劳在前期一直实行的是直营店的模式,特许加盟店一直都处在秘而不宣的状态,导致麦当劳的加盟店只有肯德基的几分之一,也导致麦当劳赖以成功的“商业地产模式”在中国市场鲜为人知。此次麦当劳大规模招募特许加盟商,一方面是针对竞争对手咄咄逼人的攻势所采取的反击策略,同时也是麦当劳在中国市场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寻求商业地产运作模式突破的破冰之举。

篇5:电子商务时代企业文化的重塑探讨

1.1 企业文化推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的内容应简单明确, 价值观应得到企业员工的广泛认同。在这种价值观指导下, 企业的主要成员对企业的实践活动会产生使命感, 员工对企业及企业的领导者、企业形象将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这是企业文化成为企业发展内在动力的基础, 具体而言:首先, 企业文化具有凝聚功能。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 可以把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 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和谐的人际关系与高尚的人文环境, 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在此基础上, 企业就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其次, 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功能。企业价值观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 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进行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在构成企业文化的诸多要素中, 价值观是决定企业文化特征的核心和基础, 企业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使之不断创新, 与时俱进。再次, 企业文化具有约束功能。企业文化为企业确立了正确的发展方向。约束功能能够促使员工加强自我修养与自我约束, 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 使员工明确工作的意义和方法, 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后, 企业文化具有塑造形象的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 可以为企业树立信誉, 扩大影响, 塑造企业良好的整体形象, 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总之, 在现代企业中, 从领导水平到员工素质, 从产品质量到管理设施, 从环境建设到产品开发, 无不渗透文化的因素, 无不体现着企业形象。企业的良好形象 (即“商誉”) 本身就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和资产。企业以展示“名牌效应”赢得社会与公众支持, 符合现代公共关系和市场营销理论。从现代管理理论看, 企业精神反映企业群体的理想目标, 显示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经营宗旨, 代表企业的未来和前景, 可以使企业的每个成员都能够自觉自愿地为组织目的实现做出贡献, 从深层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1.2 企业文化促使企业可持续成长

众所周知, 物质资源总有一天会枯竭, 但是企业文化却可以生生不息, 传之久远, 会成为支撑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支柱。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现在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上。企业成长的可持续关键是企业所追求的长治久安的核心价值观要被未来的接班人确认并接受, 接班人又要具有自我批判能力, 这样就能使核心价值观在适应技术发展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前提下得以继承和延续。近年来, 众多企业所提倡的第二次创业, 其目标实际上就是可持续成长。第二次创业的主要特点是要淡化企业家的个人色彩, 强化职业化管理, 把人格魅力、个人推动力变成一种氛围, 形成合力, 以推动和引导企业的正确发展。

虽说没有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也可以成长, 但没有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却难以实现可持续成长。没有文化就好像没有灵魂;没有好的企业文化, 就没有指引企业长期发展的明灯, 因而无法获得牵引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文化不解决企业的赢利问题, 但可以解决企业的持续成长和发展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 企业能否不断长大成为世界级企业, 成为长寿公司, 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有着密切关系。

1.3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吸引人才的制胜法宝

电子商务时代, 人才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拥有大量的优秀人才, 并把它留在企业, 是推动企业实现升值的人力资本。当前对人才的争夺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优秀的企业文化其魅力非同凡响, 它会使员工热爱自己所在的集体, 有时甚至达到一种难以想象的地步。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 物质不再是非常重要的东西, 他们不全是经济人。根据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可知, 物质需求是人的最底层的需求, 当物质满足了之后, 人就会有更高层次的需求, 也就是精神需求。因此, 作为企业, 单纯靠高薪、高待遇是不容易网罗人才、留住人才的。只有企业文化才会对他们起到很强的吸引作用, 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的感觉。

2 电子商务对企业文化的影响

2.1 企业文化重塑的动因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各种活动及其结果中所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这种意识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 并体现在员工的价值观念、精神状态、工作作风、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上。企业文化重塑就是要在企业范围内建立一种全新的文化, 以代替现有的那种很难满足企业成长的需要, 愈往后愈会阻碍企业发展的旧文化。企业文化重塑的实质是让原有的企业文化发生质变, 实现升华, 使企业文化建设再上一个台阶, 使企业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经营环境的过程。企业文化重塑是以企业内外部情况发生根本变化为前提的, 这种变化主要包括:①企业所在地区的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②企业的经营权发生了从垄断向竞争的变化;③经济的发展使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 使企业传统产品与顾客需求之间产生了断裂性的落差;⑤空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⑥企业高速发展, 在很短时间内, 企业经营的地理区域大规模拓展, 或者由单一经营发展成为多种经营, 从而使企业进入了和当初不一样的经营环境;⑦企业内滋生的某些不良风气逐步积累, 达到了发生质变的程度。以上七种根本性变化, 如果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出现, 那么企业文化的重塑就势在必行了, 而网络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 无疑引起了其中的多种变化。

2.2 电子商务时代对企业文化的冲击

电子商务是建立在网络这个新型媒体基础上的一种新思维, 是一个完全创新的过程。与传统的商务活动相比, 电子商务引起的商务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 电子商务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由于互联网的实时互动沟通以及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干扰, 使得消费者更容易表达出自己对产品或服务的评价, 这就要求企业不断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其次, 电子商务为企业提供了平等竞争的机会。在互联网上进行交易, 不受时空的限制, 企业的销售空间随网络体系的延伸而延伸, 没有任何地理障碍, 这无疑为更多的企业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同时, 对所有企业来说也是一次挑战。由于竞争范围的扩大, 要求企业必须引入核心竞争力, 而企业文化的竞争又是企业管理的最高阶段, 是一项长期性的任务。电子商务缩小了竞争者之间的差距, 使得竞争最终体现在经营哲学、经营理念及价值观念上。最后, 电子商务要求企业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只有这样, 企业才能够紧跟科技进步的步伐, 在电子商务领域大展宏图, 在21世纪的全球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基于以上的分析, 不难看出在电子商务时代, 就企业而言, 机遇与挑战并存, 所以企业必须不断的探索和发展适应新形势、新时代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 才会真正地在新一轮的全球经济大调整中立于不败之地。

3 电子商务时代企业文化重塑的思路

3.1 分析内外因素, 提炼速度文化和创新文化

“一个企业的成败取决于其适应变化的能力”。这就是意味着“速度就是一切”。美国恩科系统公司信奉的企业信条是:“在未来的商场中, 不再是大吃小, 而是快吃慢。”现在, 新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速度竞争。因此在电子商务时代, 一个企业选择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 是创造企业文化的首要问题。信息经济就是“速度经济”, 速度已经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工具。因特网的广泛应用, 使得世界的变化越来越快, 可谓一日千里。基于因特网的电子商务可以迅速地了解市场信息, 快捷地收集客户需求, 广泛地进行产品宣传, 即时地完成网上交易结算, 众多的商务活动都可以瞬间完成, 企业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一句话,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电子商务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大大降低。现在全世界都在讲创新, 在今天的经济环境里, 唯一不变的规律就是一切都在变。对此, 任何组织和企业如果不时时变革和创新, 就不可能维持自己的竞争优势。在信息化背景下, 创新的作用得到了空前强化, 并升华成一种社会主题。在电子商务时代, 创新逐渐成为企业的生命力源泉, 传统的生产规模、成本优势等因素不再决定未来, 企业唯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才能生存发展。企业要想在未来的全球化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 就必须突破传统的思想禁锢和思维定式, 大胆从观念、管理、制度、技术等方面进行创新, 使企业自上而下, 每个毛孔都充满创新, 通过自身创新的确定性去对付明天的不确定性。

3.2 更新员工观念, 塑造员工行为

企业员工行为的塑造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那些在电子商务方面独领风骚的企业而言, 最短缺的既不是原材料, 也不是资金;既不是技术, 也不是新兴市场, 而是人才的匮乏。人才可以为瞬息而至的未来插上想象的翅膀。美国麦肯锡公司总裁埃德·迈克尔斯说:“筹集资金并不难, 精明的经营策略也可以模仿。技术的半衰期一直在缩短。对当今的许多公司而言, 人才是赢得竞争优势的首要因素”。如今管理人员意识到,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电子商务化和以网络速度运行的全球市场上, 由拥有自主权的人才组建的精干企业对快速决断具有关键意义。电子商务企业有赖于员工的聪明才智和主动性来作出更贴近消费者需求、更适应市场反应的决定。

电子商务重在服务, 电子只是手段。使Internet能够为人类服务, 服务的核心不是技术, 而是企业的文化、员工的素质;Internet经济是服务经济, 而不是技术经济。厂商不是单纯的供应商或销售商, 而是服务供应商, 谁比谁服务得更好, 谁赢利就更多。

3.3 提升管理水平, 革新管理思想与方法

在电子商务企业的决策行为中, 创新性是举足轻重的。首先, 企业组织结构要由原来的金字塔式、自上而下、递阶控制的组织结构向新型的网络组织结构转化。其次, 管理重点由资本管理转为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指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在电子商务条件下, 新的经济形态产生了许多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 例如柔性制造、分布式制造、敏捷生产、企业流程重组、学习型组织、制造资源计划等。

在创办电子商务企业和电子商务企业的经营中, 必定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 如金融风险, 交易风险等;而且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一旦遭遇不测, 没有韧性就会彻底垮台。因此, 企业家要有不怕失败、不怕挫折和百折不挠的勇气, 要有献身事业、不惧风险、敢冒风险的精神和总揽全局、迎风掌舵的管理才干。

3.4 把握竞争环境, 突显个性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要遵循个性化原则, 要有特色鲜明的个性特征。体现企业精神生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于要拥有自己的个性, 没有个性的企业精神是很难凝聚员工并焕发员工斗志的。企业精神的概括和提炼要富有个性、特色和独具的文化底蕴, 在表达上要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突出个性, 不求其全, 但求其特, 求其有独具的文化魅力。

凡是成功的企业, 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和个性鲜明的企业精神, 例如北京同仁堂的“济世养生”,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杭州胡庆余堂的“戒欺”, “凡百贸易均着不得欺字, 药业关系性命, 尤为万不可欺”, “采办务真, 修制务精”。这些个性鲜明的企业精神就是这些“老字号”企业生命力长盛不衰的奥秘。在现代企业中, 宁波雅戈尔集团的“装点人生, 服务社会” 的企业精神, 既有行业特点, 又有独具的文化底蕴;一些国际知名企业的企业精神同样独具强烈的个性色彩, 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因为有不少发明创造而蜚声世界, 它的管理之道是“无为而治”四个字, 真正体现了高科技企业的企业文化特色。因为真正的科技发明什么时候出现是很难预定的, “无为而治”反映了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 比较符合科学研究的特点。

总之, 电子商务时代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而又细致的建设工程, 要循序而进, 因势利导。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不要急于求成地提出口号化、雷同化的所谓“企业精神”和“企业理念”;要跟随时代的潮流, 融入传统文化的精华, 充分体现民族特色、现代文明成果并突出企业特色, 建设一种有深厚文化底蕴, 具备强大凝聚力的电子商务时代的企业文化。

摘要:电子商务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企业的生存环境、竞争方式与管理机制, 同时也给企业文化带来了巨大冲击, 使企业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企业文化的竞争。要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核心竞争力, 就必须重视电子商务企业文化的重塑。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关键词:电子商务,企业文化,企业文化重塑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巴雷特.解放企业的心灵:企业文化评估及价值转换工具[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5 (1) .

[2]徐彦.论企业文化战略的作用及其实施[J].企业活力, 2004, (2) .

[3]徐沛林.论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创新[J].现代管理科学, 2003, (12) .

[4]王云高.文化通自然[J].中外企业文化, 2003, (9) .

[5]陶岚.如何正确认识企业文化[J].企业研究, 2004, (4) .

[6]王琪延.大众常用经济词典[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 2001, (9) .

[7]梁红凤, 游文丽.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J].企业研究-策划&财富, 2004, (2) .

篇6:对草原文化变革与重塑的探讨

关键词 草原;生态重塑;畜牧生产;方式转变;大生态观

中图分类号:F326.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30.070

基于大姚县的区域经济状况和社会发展历史,大姚县的较多区域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仍以农业(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近年来,随着我国发展理念的不断转变和进步,使得相关部门加强了对于草原生态的关注和保护,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了相关产业的调整与发展。畜牧业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也得益于此,并以此为基础促进相关效益的取得。基于此,分析探讨实施退耕还草和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项目对发展草食畜的影响。

1 新街镇畜牧业(牛羊)发展饲草资源现状

基于地形和区域发展的现状,新街镇的大部分地区有着丰富的草场资源,一段时期促进了该区的经济发展和畜牧业的繁荣。但事实上,由于养殖户和畜牧单位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管理操作不当的问题,导致畜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一方面,随着家畜养殖役用功能退出历史舞台,养殖目的也由役用向肉用及经济型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缺乏或无计划放饲,养殖方式也由原来的放饲为主向圈养为主改变。但在养殖目的和养殖方式转变的同时,新街镇仍存在饲草饲料匮乏的情况,一是数量有限,二是品质低,三是品种单一,原因是养殖户对饲草饲料的利用仍局限于农作物秸秆和附产物。以上原因导致畜产品品质不高,不可能发展足够的优质产品进入市场,也就没有很好市场竞争力,畜牧养殖效益不明显,打击了养殖户的积极性,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不仅如此,由于经济落后、信息不畅、市场不灵、生产技术落后等因素的制约,畜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难以有效扩大草畜业的生产规模,限制草畜业发展的同时,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

2 促进草原生态重塑与畜牧生产方式转变的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状況日益严峻,在损害牧民的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导致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恶化。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增长,相关部门和人员加强了畜牧生产方式的转变,继而促进退耕、退牧,还草、还林工作的有效开展。关于促进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措施,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2.1 促进畜牧业发展观念的更新

相关部门为了进一步促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带动退耕、退牧,还林、还草工作的有效开展,需要提高牧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此,相关人员应加强对于牧民和相关人员发展理念的创新和转变。由于养殖户在发展经营畜牧业中受传统观念影响,故而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牧民过多地重视相关效益的取得,而忽视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生产结构的改变,并对退耕还草政策有一定的抵触心理。为此,就需要通过相关部门开展说服教育工作,并由此向牧民讲解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退耕还草的好处。

总的来说,只有促进上述措施的落实到位,才能在最大限度上实现牧民思想的转变,促进退耕还草养畜工作的有序开展。

2.2 依托退耕还草发展草食畜牧业

在促进草原生态重塑和畜牧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构建以草食畜为主的节粮型发展模式[1]。事实上,为了进一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落实退耕还草措施,并以此为基础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饲草资源。相关实践显示,退耕还草措施的落实到位,能够有效促进饲料成本的降低,带动牧民的收入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确保退耕还草作业的有效发展。一方面,相关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宣传培训,促进养殖场户种草养畜科技含量的提升,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品种的改良,促进适合当地草食畜品种的发展。不仅如此,相关人员还需要加强舍饲圈养模式的建立,并由此实现草山草坡的围栏封育。

2.3 建立草种基地

相关的种植实践表明,不同于小麦种植,紫花苜蓿在种植的过程中可以节省水200 m3/667 m2,而每667 m2苜蓿可以饲养5只羊,故而能够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基于此,在促进草原生态重塑与畜牧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中,相关单位可以加强对于草种基地的建设,在最大限度上提升种草养畜经济效益。

在种草的布局过程中,一般在高海拔地区种植燕麦、草木犀、扁穗冰草等草类品种,但是在低海拔的干旱区域,则种植紫花苜蓿、红豆草等草类,在水源充足的地区,则种植玉米、黑麦草、紫花苜蓿等作物,从而确保相关效益的提升。

2.4 加强现有天然草原的保护

草原往往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因此具有较强的生态功效,能够有效维持局部的气候和生态。近年来,随着放牧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建设活动的开展,使得草原面积逐渐锐减,导致“三化”现象日益严重。基于此,相关部门和人员需要加强天然草原的保护,遏止天然草原的退化,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相关效益的取得。

2.5 促进以退耕还草为基础促进多样化发展模式的构建

在促进草原生态重塑与畜牧生产方式转变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和人员需要以畜牧业为基础,促进相关绿色产业的发展,从而带动“草畜乳”一体化经营模式的构建[2]。在此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以牧草种植为基础,并由此促进农业、畜牧业和旅游业的相互发展。在此过程中能够有效促进植被保护和水土保持效益的取得。牧草种植行业的有序开展,能够有效的改善相关的环境效益的提升,并以此为基础恢复草原景观,带动生态旅游基地的构建,从而由此为旅游业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使其形成良性循环的农牧业、旅游业生态经济系统,该类发展模式的流程如图1所示。

3 草原生态重塑与畜牧生产方式转变实例

基于草原的实际状况,新街镇于2014年逐步开始实施退耕还草和中央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绩效考评奖励资金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项目。至2016年末,新街镇累计种植紫花苜蓿353多hm2,新建和改造牛羊圈3 545 m2,给新街镇今后大力发展草食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截至2016年末,新街镇的牛存栏9 800多头,有肉牛养殖规模户52户;羊存栏13 900多只,有规模养殖户23户。

4 结语

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状况,并就促进草原生态重塑与畜牧生产方式转变的措施展开了具体的论述。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和相关观念的转变,我国的草原生态必将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由此促进畜牧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相关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俊敏.草原生态重塑与畜牧生产方式转变的大生态观——来自内蒙古牧区的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6(6):39-43.

[2]齐米克,孙强,闫凯,新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效果初步评价及问题解析——以温泉县、拜城县为例[J].草食家畜,2016(1):69-75.

上一篇:灯房管理制度下一篇:《迎接少代会,争做好队员》500字心得体会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