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养老保险论文

2022-04-15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养老保险的关注和需求也逐步增强。本文立足于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并结合笔者多年相关工作经验,提出了改善当前城镇养老保险现状的对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城镇养老保险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城镇养老保险论文 篇1:

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可持续性问题探讨

摘 要:城镇养老保险对于城市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以及社会稳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迎接人口老龄化高峰养老金支付危机,中国实行了统账蛄合的新的养老保险制度,但这种新的养老保险制度在实施中面临着收不抵支、隐性债务加大、覆盖面小、养老保险金收缴难的困境。建议调整养老保险金给付政策及退休年龄,由国家财政负担转制成本,大力发展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等,以确保城镇养老保险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给付政策

文献标识码:A

作者:姬便便 王忠贤 赵丽娟

城镇养老保险论文 篇2: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和改善对策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养老保险的关注和需求也逐步增强。本文立足于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并结合笔者多年相关工作经验,提出了改善当前城镇养老保险现状的对策。

关键词:城镇养老保险;问题;改善对策

前言: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城市水平逐渐提高,城市老龄化的脚步也日益加快。相关分析显示, 2020年我国城市人口中老年人将占到13.5%左右,然而到2030年还将增加近3个百分点。因此,养老压力将会越来越大。毫无疑问,养老问题必将成为21世纪最为突出的重要问题。因此,社会各界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一、 当前城镇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增值和保值率偏低

近年来,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和增值能力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相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累积总额已高达2.5万亿,但是养老、失业、生育、工伤、医疗这五项基金的年平均收益率却低于百分之二。与此同时,贬值与安全隐患也在不断加大。另外,养老保险也处于长期亏损的状况。为了弥补亏损,只能将个人账户的资金用于现收现付,这就严重影响了个人账户基金的有效积累,导致了个人账户空账现象的大量存在。

(二)公平性相对缺乏

社会保障制度始终以社会公平作为其出发点与落脚点。社会保障制度只有立足于公平原则之上,才能确保其效率与质量。纵观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现状,不公平现象仍然大量存在。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城镇居民整体参保率不高,地区差异性十分显著。相关资料显示,城镇居民参保人数仅占我国城镇就业人数的70%左右。第二,不同性质的参保单位,养老保险待遇差别非常显著。比如,公务员和那些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人员,国家相关财政预算给付养老保险高达该职业最后一年的基本工资85%。但是,对于普通单位职工及从业人员,其养老金只占退休所在地上年平均月工资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再加上个人账户基金的一百二十分之一。

二、 城镇养老保险存在问题的影响因素

(一)城镇养老保险配套法律制度不够健全

目前,我国城镇养老保险配套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相对滞后。从而导致城镇养老保险缺乏统一的、全面的、具体的相关规范和具有较高法律效力的相关法律。这无疑是造成我国养老保险效率低和公平性缺乏的本质原因。

(二)城镇养老保险制度被分割问题凸显

我国对于全额拨款的机关和事业单位、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与个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和个人采取了完全不同的养老保险制度 。比如,国家财政包揽全额拨款的机关和事业单位。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和个人则采取了个人缴费和社会统筹的制度。但是与企业员工相比,在缴费比例、养老金计发规则、实施范围等方面均存在显著的差异。

(三)监管相对落后

目前,政府对城镇养老保险的监督和管理力度相对欠缺,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城镇养老保险的效率性和公平性缺乏等相关问题。同时,由于政府的监管力度不够,企业欠费、员工违规提前退休等问题层出不穷。

三、 改善当前城镇养老保险现状的对策

(一)建立并完善城镇养老保险相关法律制度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建立并完善城镇养老保险相关法律制度是在必行。首先,应当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为中心,建立健全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然后,明确存在问题和需要采取的措施,全面落实社会保险法相关保障的具体工作。相关法律法规是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必要前提和坚实基础。只有建立并完善城镇养老保险相关法律法规才能从根本上维护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性、权威性、统一性和规范性。

(二)确保制度的完整性

确保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完整性,防止城镇养老保险制度被分割,是改善当前城镇养老保险现状的重要举措。这就要求必须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把全额拨款的事业和机关单位员工、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和企业员工、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和企业员工区分开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与之相适应的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彰显城镇养老保险制度的公平性。第二,各地区的城镇养老保险待遇应当同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水平相适应,从而确保养老金发挥其最大作用。

(三)重视监督和管理

加强监督和管理是改善当前城镇养老保险现状的重要内容,对改善当前城镇养老保险现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努力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新型监管模式。首先,需要进行有效的社会监督,促进城镇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程序规范合法。其次,政府机构也需要加强对养老保险的监督与管理,确保养老保险各项工作合法、有序的开展。

(四)建立城镇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机制

针对城镇养老保险基金增值率低的现状,建立专门的城镇养老保险基金管理机制势在必行。因此,必须努力优化养老保险金筹集机制,不断探索和挖掘安全性强,回报率高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充分引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努力建立和完善金融市场,不断发展、拓宽和优化养老金投资渠道。第二,引入私人养老金保险基金和有效竞争机制,进一步扩大投资途径,提高投资效率。第三, 可以有效借鉴国外相关成功经验,政府制定严格、规范的城镇养老保险基金投资制度,将城镇养老保险基金交由专门的基金管理公司来具体运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镇养老保险对缓解城市养老问题至关重要。政府和相关工作者必须正视目前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仔细分析其中原因,从建立并完善城镇养老保险相关法律制度、加强监管与监督等方面入手,從根本上改善当前城镇养老保险现状。

参考文献:

[1]梁颖,郭俊华.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 财经科学,2010,01:9-16.

[2]陈雨平.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与立法对策[J]. 理论观察,2014,06:41-42.

[3]朱烨. 皖北地区城镇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以安徽省蒙城县为例[J].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3,06:20-22.

[4]祖庆彦. 浅析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外资,2013,13:10.

[5]蓝霞. 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及制度构建研究[D].青岛大学,2010.

作者简介:韦乾(1976-),男,本科,高级人力资源师,主要研究方向是薪酬福利管理和保险管理。

作者:韦乾

城镇养老保险论文 篇3:

提高中国城镇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思考

摘 要:目前中国大多数地区的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停留在市县一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保险基金的调剂功能,也使各地间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和支出呈现较大的差异,从而不利于城镇统一养老保险制度的形成。因此要尽快提高统筹层次,并尽早过渡到省级统筹。主要从目前中国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现状、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更加切实有效地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以及逐步完善全国养老保险统筹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省级统筹

当前,改革开放持续深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断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举国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鲜明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民生问题是直接关系到人民最根本利益的现实问题,而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途径,关注养老保险、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层次有利于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权益,维护人们的最根本利益,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统筹层次的提高是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平竞争市场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必备手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之一,全社会都应该对养老保险统筹机制重视起来。但是,目前中国养老保险统筹层次还比较低,难以实现养老保险基金跨省跨区流动,没有真正惠及每一位受保人。2008年至今,中国共有17个省、县、市、自治区名义上实行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十个左右的省区以地市级统筹为主,其余的省区仍然以县级统筹为主。可见中国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很低,养老保险被分割为2 000多个统筹区。

一、中国城镇养老保险统筹层次低的具体表现

(一)社会公平难以实现、养老保险税难以开征

养老保险以市(县)级统筹为主的现状,造成养老保险制度的人为分割,与其“保险属性”相违背,使得社会公平难以实现。由于各地在经济发展水平、养老保险负担方面存在差异,社会保险统筹层次过低不利于社会保险风险在更大的区域内分散,也不利于地区间收入再分配,甚至拉大了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并且,为弥补基金缺口,实现“两个确保”,国家财政对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地方进行财政补贴,这实际上动用一般的财政收入弥补只覆盖正规就业者参加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收支缺口,让所有人出资为制度内部分社会强势群体办社会保险,造成制度内外人员的不公平,加剧了全社会的分配不公。

(二)养老保险基金调剂能力被削弱

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运行需要足够数量的同质风险,养老保险统筹层次过低意味着基金筹集范围有限,筹集对象少,从而导致养老保险基金总量少,无法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各地社会经济情况不同造成养老保险基金缴费基数、缴费率以及制度抚养比不同,在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中出现了统筹区域社会保险基金“赤字”与“结余”并存的现象。中央财政每年都为“赤字”而提供大量财政补贴,结果是出现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量结余的同时财政补助支出逐年增加的尴尬局面。

(三)养老保险关系持续困难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劳动力跨地区流动成为经常性的行为,但是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却存在着制度性的障碍。就养老保险来说,在现行制度下,跨统筹区域转移不能转移统筹账户的基金,只能转移个人账户基金积累:如果养老保险关系从待遇低的地区转到待遇高的地区,区域间的待遇差额由谁来承担又是一个难题。因此,在转移社会保险关系时,存在着“转出地”与“转入地”的博弈。社会保险关系的“转出地”获得了转出劳动力社会统筹账户基金积累,而“转入地”要承担转入者退休后几十年的养老金支付,增加了“转入地”的未来债务。二者之间的地方利益博弈使得“转入地”、“默认”转出,而“转入地”不愿意接受统筹区域外转来的社会保险关系。因此,许多地方人为地设置壁垒,对转移人员的身份进行限制,或者采取征收养老保险超龄废等做法来控制社会保险关系的转入。

(四)农民工参保不便

目前以市(县)统筹为主的社会保险制度,成为阻碍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主要制度性障碍,但是当工作岗位发生转移时,却产生了大量的退保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是与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初衷相违背的。养老保险统筹层次过低,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困难,农民工出现大量退保现象,且出现逐年增加的迹象。相违背,使得社会公平难以实现。由于各地在经济发展水平、养老保险负担方面存在差异,社会保险统筹层次过低不利于社会保险风险在更大的区域内分散,也不利于地区间收入再分配,甚至拉大了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并且,为弥补基金缺口,实现“两个确保”,国家财政对养老保险基金收不抵支的地方进行财政补贴,这实际上动用一般的财政收入弥补只覆盖正规就业者参加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收支缺口。

二、当前城镇养老保险统筹层次过低的原因分析

(一)地方经济收入差别、地方利益保护主义作祟

一般而言,养老保险缴费工资基数与职工的社会平均工资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养老保险缴费工资基数的调整也多以社会平均工资的变动作参照。但是全国各省之间、省内城市或地区之间社会平均工资的不同,使得可以全国通用的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缴费比例难以确定,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各地根据自身情况与本地经济情况相适应的缴费基数与比例,这是客观方面的原因。

(二)各地养老保险历史债务不等、统筹基金缺口不一

由于各地社会经济情况的不同,导致各地养老保险历史债务不等、统筹基金缺口不一。在国家未明确承担养老保险历史债务的责任之前,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提高,意味着历史债务在统筹范围内的平均分摊,原本历史债务负担较轻的地区由于统筹层次的提高而加重了负债,这是这些地方所不愿意接受的。

(三)管理水平与技术能力不够:信息化、社会保险经办管理、账户衔接等

截至目前,中国仍然没有一部完备的《社会保险法》,指导和规范中国社会保险工作的多是一些部门性和地方性的法规政策,各地养老保险基金筹集、管理、支付的方式不同,地区性特征显著,难以协调统一。这种部门与地方的“分割管制”加大了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提高的难度。另外,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频繁转移,使得劳动者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的工作日益增多,对养老保险管理部门的管理水平、业务水平以及信息技术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提高中国城镇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对策

(一)强化“大局意识”以配合养老保险提高统筹层次

地方利益保护主义是目前提高统筹层次的主要障碍之一,而地区间社会、经济状况的不同是地方利益保护主义存在的前提。因此,在思想上加强对各级政府“大局意识”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大局意识”的重要性和中央政府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的决心,弱化、消除地方利益保护主义,确保社会保险改革的政令畅通,维护中央决策的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这对于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提高来讲,是十分必要的。在国家重点扶持中、西部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同时,经济发达地区也应力所能及地帮助落后地区发展经济,因为地方经济差距越小,改革的阻力也将越小,地区间经济差距的消失,意味着地方利益保护主义存在的前提消失。因此,我们应大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缩小地区经济之间的差距,为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提高夯实经济基础。

(二)改革养老保险基金统筹账户的分配方式

“统筹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中,“个人账户”具有明显的私有性,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提高不会影响“个人账户”的产权,只会涉及“统筹账户”的基金。以基本养老保险为例,要求职工缴费十五年后才能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假设A、B两地的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分别为X\Y,且在供款的十五年内保持不变,X>Y,按照平均工资20%的比例划入“统筹账户”,则A、B两地人均十五年划入社会统筹账户的养老金额分别为3X和3Y。假如A、B两地纳入同一统筹区域内,则A、B两地职工享受到的基本养老金待遇是相同的,但是A地职工在供款年限内比B地职工人均多缴纳了3(X-Y)的供款。多缴费和少缴费都获得了同样的基本养老金待遇,对于A地来说是不公平的,这必然会挫伤A地区的积极性。因此,只有改革养老保险基金统筹账户的分配方式,将养老保险统筹账户的待遇水平与职工的供款额度挂钩,才能获得像A地之类的经济发达地区的支持。

(三)加强基本养老保险费征缴和管理监督

征缴收入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必须依法做好征缴工作,做到应收尽收。因此,各地方要全面落实《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的各项规定,严格执行社会保险登记和缴费申报制度,强化社会保险稽核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努力提高征缴率。凡是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按时足额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对拒缴、瞒报少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要依法处理。对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的,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大追缴力度,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应收尽收。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是养老保险事业的物质基础,是退休人员的“养命钱”,各地地方政府必须加强管理和监督。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要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挤占、挪用。各地方要制定和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基本养老保险金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实现依法监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完善工作机制,保证基金管理监督制度的顺利实施。要继续发挥审计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共同维护基金安全。

参考文献:

[1] 郝杰,费英杰,高原,牟尧,陈佳妮.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国统筹问题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1,(12).

[2] 焦凯平.养老保险:第2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3] 林毓铭.完善养老保险省级统筹管理体制的思考[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4).

[4] 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1]33号)[Z].

[5] 国务院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1998]28号)[Z].

[6] 刘昌平.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1.

[7] 宋晓梧.中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与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 宋斌文.统筹城乡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7.

[责任编辑 陈丽敏]

收稿日期:2013-06-19

作者简介:林梓约(1988-),女,广西崇左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梁友佳(1986-),男,广西贵港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作者:林梓约 梁友佳

上一篇:草原民族文化论文下一篇:高校财务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