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技能论文

2022-04-16

摘要:教师职业技能是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胜任未来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技能。由于近年来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发展不受重视,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存在一些问题: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就读学生少,专业发展不受高职院校重视;缺乏高水平教师指导学生职业技能训练;部分教师对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认识不全面。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教师职业技能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职业技能论文 篇1:

高校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 要: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对形成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现状不尽如人意。文章分析了技能训练存在不足的原因,并对改进技能训练状态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期望能提高师范毕业生的教师职业技能水平,从而更好的服务基础教育。

关键词:师范生 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教师职业技能是指教师依据教育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相关知识、技能与经验, 顺利完成教育教学实践,达成一定教学目标的一系列稳定而系统的行为方式,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艺术。《中华人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要努力使培养对象“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对于高校教师教育来说,主要任务是要培养师范生具备从事教师行业的各种技巧、能力和艺术,为今后胜任教师职业打好基础。

正因为师范生教师素质与从教技能对于教师教育的人才培养如此重要,原国家教委师范司根据教师教育的专业性、基础性和科学性制订并印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基本要求》和《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对高校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提出了具体的规范化要求,是对高校师范生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依据。各高校教师教育依据《要求》和《大纲(试行)》,也已普遍开展了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一、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现状分析

(一)我国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现状

虽然各高校都开展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系列活动,并开设了相关教育类课程,但往往由于相关理论课学时不够,教育实践时间短,未能系统地组织开展系列训练活动,更有甚者只是流于形式,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在这种状态下培养出来的部分师范毕业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教材分析组织能力差、教学方法呆板生硬、教态不自然、课堂语言表达欠逻辑、板书不规范、课堂组织缺章法、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不得当、课堂教学缺乏专业技能、班主任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能力欠佳等等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教学工作要求的现象。这使得许多实习单位和用人单位感慨近年来师范生从教能力差,现状令人担忧。为此中小学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人力和物力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养,无形中延长了新教师的试用期,给用人单位和个人带来不便。以至于教学质量中等水平以上的学校在引进人才时强调优先录用有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这又给师范毕业生就业带来障碍。

(二)我国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现状分析

这些不理想状态的出现,说明技能训练培养本身存在诸多不足。《大纲(试行)》指出:对师范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目的是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转化为具体的职业行为方式,并使之趋于规范化,对于形成学生教育和教学能力,对于学生毕业后胜任教师工作都具有重要作用。”要保证教师教育培养的质量和效益,必须分析现有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体系存在不足的原因,探索改进职业技能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1.高校综合化对教师教育的影响。近年来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及教育的进步,求得自身的生存发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师范院校陆续并入地方综合性大学,大学教学资源进一步整合,规模迅猛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受大环境的影响,为提高竞争力,综合性大学加强了对科研和专业建设的重视,非师范专业的比例日益增加,而培养师范生的任务在逐年淡化,师范生生源质量在逐年下降。面对就业压力,部分师范生选择继续深造,以争取更多的机会,因而一味地钻研专业知识,而放松自主进行相关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这种重视专业课而轻职业技能训练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技能训练的开展。

2.高校教师队伍产生的影响。目前对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指导总体比较薄弱,有教师自身的原因。教师理应是职业技能训练的榜样示范,教师的知识面与基本功、教学态度与风格、教学能力与技能水平等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师范生的教师素养的形成有着指引性的作用。但随着大众化教育的发展,特别是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施行,拓宽了教师输入渠道。在普遍重视科研的形势下,综合性大学非师范专业比重大,教师的引进注重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研究性,却没能充分考虑并重视教师素养及教师职业技能水平。且现在的高校教师竞争压力大,因为学校对科研和学历导向,使得他们不断地向提高科研和学历发展方向努力,根本无暇顾及有关教师素养的进修,更谈不上潜心研究相关教学技能与方法,因而学生缺乏教师技能模仿的示范榜样。这种“去师范化”现象,不仅表现在师资队伍方面,在学院干部、教学管理人员、实验室、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

加上相关任课教师没有深入基础教育的实践,缺乏实践经验和对基础教育教改前沿最新动态的了解,他们在完成相关教师教育培养任务时显得力不从心,更谈不上对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教师所撰写有关教学教法指导方面的论文,在高校得不到重视,以至于相关教师不愿潜心深入研究教学教法,积极性受到打击。且教育类课程的教师和专业的课程的内容互不相通,讲课的效果则可想而知。

3.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课程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上不够全面具体。《大纲》规定,教师职业技能主要内容: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和班主任工作技能。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两份文件中的一些职业技能训练内容和要求在教育发展日新月异的当前已显得力不从心。高校教师教育还只局限于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法这三门教育理论课程,辅之几周的教育实习。教育类课程所占课程体系的比例远远少于发达国家,且这几门课程的实际教学状况实质上也没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有资料表明,中小学优秀教师各种职业能力,大都是在入职后形成的,可见实践对于技能的形成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实早在1953年康德尔就指出:“读完师范学院的课程,同读完医科或法科课程相似,没有实践,培养不出高水平的医生或律师一样,也不能够培养出高水平的教师来。”但现有的培训体系,过多地偏重没有多大突破的理论教学, 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进行训练。训练的实践机会,也只限于教育见习与实习,形式不够丰富有效,层次不够全面。在培养训练的时间上缺乏日常化,学生没有紧迫感,不重视自主进行训练,只能使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流于形式。这样的训练体系,不可能使师范生在校期间教师职业技能达到本应达到的理想水平。

4.考核制度和标准不明确。《大纲(试行)》中对高师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四大部分训练内容提出了考核指导性意见,但事实上除国家组织进行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开展得比较常规化、规范化,其他训练内容各教育主管部门一直没有明确规定硬性的考核标准,没有制订相应而完善的制度体系,更谈不上严格考核了。制度及考核环节的不完善,使培养训练的效果与质量上缺乏系统有效的监控与考核,以至于高校对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要求也只是停留在口头倡导上,相应的训练得不到保障。

二、提升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对策研究

以上这些问题的客观存在,导致了高校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活动一直在进行但收效甚微,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整体水平较低,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在逐渐减弱。要切实有效地提高师范生职业技能水平,就要积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改变现状。

1.完善技能内容结构,丰富训练体系。教师职业技能的内涵随时代变化而发展,对教师外语、科研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等有更高的要求,这些现代教育发展所必须的技能,应当在高校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予以体现和落实并得到强化。传统的教育类课程无法完成教师职业技能的训练,所以要拓展教育类课程的内容,以心理学、教育学、学科教学法这三门为基础理论课程,适当增设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微格教学、三字训练、班主任工作等技能训练课,提高技能训练课所占的学分比例。

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实施,要引进适应创新教育需要的先进教育思想, 对陈旧的教学内容作一定的删减。纠正只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技能训练的做法,要增设相关技能课程,加强理论与实践并行。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学时数不可能占得很多, 要精简学时。为此建议开设提高性的选修课和实践性指导课, 力争做到必修与选修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教师指导训练与学生自主训练相结合,一般技能训练与学科专业教学技能训练相结合,多途径进行技能培训,构建一套科学高效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使培养出来的师范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教学技能,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基础教育的教学岗位,从而更好的服务基础教育。

2.加强考核和资格证书管理。《教育部关于印发〈教师资格证书管理规定〉的通知》第二条规定:“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从事教师工作的人员,必须依法取得教师资格,并持有相应的教师资格证书。”教师证书制是培养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正确的教育态度,厚实的学科功底,科学的施教能力和技巧,以及为人师表的人文素养的有力保证,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保障。

高校应当以国家推行教师资格制度为契机,以《教师资格条例》为动力和方向, 将高师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情况与《教师资格证》直接挂钩。进一步细化并明确每项技能的训练标准与具体要求,使之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动力。通过严格培训、考核,各项技能结合教育实习资格审查系列活动,进行过关考核制度。向各项技能考核均合格者统一颁发表示过关的《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合格证》,有此合格证,方能通过教育实习资格审查,进入教育实习环节。将《合格证》视为师范学生毕业时最终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必要条件,才能保障有效激励并引导高校师范生加强各项教师职业技能的自我训练,增强紧迫感,提高教师职业技能水平。

3.开展各项技能竞赛活动。把师范生所需的职业技能都列入教学范围是不太可行的,毕竟教学时数是有限的。为增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意识,督促全体师范生训练的自主性,切实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在开展各项技能过关考核的基础上,可以分别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师职业技能单项竞赛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能、锻炼自我的机会,使得训练变被动为主动。学院可以成立专业指导小组,由专人负责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工作,开展层层选拔,推荐优秀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学校评委会,可聘请高校教育专家和中小学教学名家,包括教育教学专家、书法家、多媒体课件专家、普通话测试员、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等专家,对师范生说课、三字一话、教案、课件、班主任及教学科研等技能进行单项选拔赛,在校级单项比赛获二等奖及以上者,可免该项考核。竞赛是手段,提高才是目的。开展教师职业技能竞赛是促进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有效途径。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保持一支高水平的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做好师范生技能培训的必要条件。高校要严把教师准入关,在保证“学术性”的同时,对教师的“师范性”也应当有所要求的体现。建议对新进的非师范类毕业生,建立职前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制度,重点讲授高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教学技能以及安排课堂教学等实习环节,只有获得培训证书后才有资格担任高校教师。在相关老师的引进、聘任问题上,可以积极引进有专业技能特长的、高校又紧缺的教师。

另一方面,对入职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训要重视和加强。组织教师适当进修教育学、心理学等有关教育类课程,深入基础教育教学一线,亲自参与基础教育实践,了解基础教育教学所需知识与技能, 学习并研究基础教育新问题,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示范性。开展系列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检查评比活动,及时发现并改进教学技能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共同承担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任务。

5.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要有真实而稳定的实习训练场所,在实习基地进行实训,是师范生形成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途径。所以高校要主动建立稳定的教师教育实习基地,全面改善高校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关系。 高校与办学条件优越的学校建立基地关系,实现互动与双赢,不仅可以检验师范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教育教学能力,而且能更好地了解基础教育教学对毕业生的专业理论、教学能力和专业情感要求,促进高校教师教育发展。如美国麻省的莱斯莉学院为解决师范生实习问题和提高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波士顿地区各城镇的132所学校和56个社区机构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多层面的交流,从而有效地改善该校职业技能水平。

6.加强理论研究。实践要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学校在重视学术、科研的同时,应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植,有效调动相关教师的研究积极性,开展职业技能训练相关研究,认识并掌握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规律 ,使技能训练工作持续高效地进行下去,不断提高水平并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结束语

高校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是师范毕业生得以顺利传授专业知识的重要凭借和依托,这就要求我们高校明确训练体系,建立和完善训练模式,切实提高教师职业技能水平。目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新一论基础教育改革,对基础教育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教育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摇篮,应当担负起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求的师范人才的重任。加大力度进行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将有力地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师范司.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本要求(试行稿)

[2]国家教委师范司.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纲(试行)

[3]李吉敏,赵慧莲.谈高师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7(7).

[4]陈素红,陈航宇.高师院校师范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竞赛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1、2).

[5]王桂波.试论师范院校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J].松辽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8).

[6]魏饴.高等师范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及培养模式新论[J].湖南文理学院,2007(3).

[7]陈学峰.教师专业化背景下教师教育实习基地建设的三重意义[J].教育与职业,2007(4).

作者:方晓敏 邢晓源

教师职业技能论文 篇2:

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方法

摘 要: 教师职业技能是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胜任未来工作岗位必须具备的技能。由于近年来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发展不受重视,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存在一些问题: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就读学生少,专业发展不受高职院校重视;缺乏高水平教师指导学生职业技能训练;部分教师对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认识不全面。解决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拓宽学生就业面,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以多种形式加强高职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合理安排学生的实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

关键词: 高职小学教育专业 教师职业技能 技能培养

教师职业技能是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职业技能直接影响学生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水平。教师职业技能“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练习、训练形成、巩固下来的迅速、准确、流畅、熟练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一系列行为及智力活动方式的总称”[1]。不难看出教师职业技能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高职学生只有掌握教师职业技能才能胜任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原国家教委颁发的《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试行)》就明确规定,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主要包括“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教学工作、班主任工作技能等四部分”[2]。

从高职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设置等方面来看,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还存在一定问题。

一、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上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就读学生少,专业发展不受高职院校重视。

以营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继1999级最后一届包分配的师范生毕业后,“中师生”的时代结束了。没有了统招统分的限制,高职小学教育专业招生迎来了短暂的繁荣局面,一届在校生数曾高达600人。但随着时代发展,城镇小学招聘教师对学历要求不断提高,要求小学教师必须为全日制本科学历。专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失去竞争力,学生毕业后很难进入城镇公立小学工作。2005年以后高职小学教育专业招生人数直线下降,从最高峰时一届在校生600人下降至目前的一届在校生只有60人。在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大力发展的冲击下,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人数逐年下降,入学分数线低,生源质量大不如前。学院发展重心全部转移到近年来深受国家各级部门重视的学前教育专业上,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发展不受重视,仅依附于学前教育专业发展而发展,没有专业的教师职业技能实训中心,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不受重视。

(二)缺乏高水平教师指导学生职业技能训练。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教师都普及了硕士研究生学历,还有一部分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任教,他们专业理论知识扎实,有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平。但是一些小学教育专业的任课教师并不是师范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教师职业技能不够扎实。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仅依靠教师口语课练习普通话和口语表达,书法课练习书写规范汉字,写作课练习书面表达,各科教法课学习教学工作技能,但仅依靠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教师职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应该贯穿所有课程。例如,教授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师,除了具有儿童文学理论知识外,还要有较强的朗读能力,可以为学生示范朗读儿童诗、儿童散文等,有较强的讲故事能力,并能指导学生讲故事。教法课教师不仅应了解相关课程教学的知识,还应有较强的书法功底,可以在课上指导学生板书设计,有较强的授课能力,可以为学生示范教学。教师本身的职业技能不扎实、不突出,很难指导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三)部分教师对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认识不全面。

一些高职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对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认识有一定偏差。认为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就是写好“三笔字”(粉笔、钢笔、毛笔字),说好普通话,会做课件,會讲故事等。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不应该是单一某种技能的训练,而应该将教师职业技能综合运用于教学设计、教案编写、课堂讲授、课件制作、思想教育等内容中,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应该体现在综合能力训练上。另外,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还存在实践训练不足的情况。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仅局限在学校内、课堂上,最后以考试或考查的形式取得成绩。以营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生大一大二统一在校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大三实习。这样的安排虽然增加了学生的实习时间,可是没有再次返校的机会,学生对实习中职业技能欠缺的方面,没有回学校补足的机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结合小学教学实际情况开展。

二、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对策

(一)拓宽学生就业面,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建设。

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虽然很难进入公立小学任职,但是现在社会上教育培训机构繁荣发展,英语、作文阅读、小学奥数、口才与演讲、国学等培训班遍地开花,这些培训机构对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需求量极高。各类幼儿园、早教机构,课后班、托管班对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需求量也很高。相比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这些机构更愿意聘用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一方面是高职学生能踏实下来工作,另一方面是高职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要好于本科生,高职生能更快适应工作岗位,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高职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就业面大、机会多,不应仅局限于小学教师。学生更应加强自身职业技能训练,让自己能胜任多种岗位,为未来就业打好基础。

高职院校应加强小学教育专业建设,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课程设置,完善职业技能培养方案。让高职小学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各相关岗位中更具竞争力,更有专业优势。在改革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加大专业课比重,让学生兼顾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增加专业知识学习。如增加各科教法课时数。目前以营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开设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小学品德教学方法等课程,都是一个学期每周两课时,总课时36节。仅36课时的教法课,还要让学生完成试讲、说课等实践训练,理论知识学习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时间都十分有限。理论知识讲解没有时间深入拓宽,实践能力训练时间有限。所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教学能力提升及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开办有小学教育专业的高校必须尽快设立与学校实训中心相同级别的教辅机构——教师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安排专人负责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3]。建立专业的教师职业技能实训中心,以完备的硬件设施促进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

(二)以多种形式加强高职小学教育专业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高职小学教育专业专业课任课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应该大大提升。可以“请进来,走出去”,“请进来”可以聘请小学一线教师、小学校领导、教研员等小学教育领域的专家来校,为小学教育专业任课教师介绍、讲解小学教师职业技能在小学课堂授课、日常工作中的综合应用,以及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等,让高职教师对小学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工作和小学教师的实际工作情况有具体了解,对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有深入理解。“走出去”可以为教师创造走进小学的机会。如利用学生实习的机会,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在小学听课、评课,参与小学日常工作,真正了解小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师职业技能有哪些,了解学生未来的工作情况。同时在实践中加强自身职业技能训练。

高职院校还可以组织教师开展教师职业技能竞赛等活动。让老师们通过比赛的形式,以赛促训,不断加强自身职业技能训练。如可以开展教师“三笔字”竞赛、演讲比赛、讲课比赛、课件制作比赛等,让老师们通过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加强自身职业技能训练。只有教师本身职业技能提高了,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对学生才能起到榜样示范作用。

(三)合理安排学生的实习,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

以营口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大一大二在校完成各科理论知识学习,大三一年集中到实习单位实习。这样的实习安排相比过去,仅两三个月的实习时间,学生实习时间确实大大增加了,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工作岗位中实际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一年时间的集中实习也带来一个弊端,当学生大一大二在校学习时,进行教师职业技能训练,部分学生认识不到训练的重要性,没有认真完成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另外,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很难与小学教师具体工作相结合。当学生大三在工作单位实习,发现某方面職业技能欠缺时,已经没有重回学校再次学习的机会了。实习应该更合理地安排,安排大三一年全年集中实习的同时,大一大二可以每学期安排两到四周短期的见习、实习。各专业课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安排学生完成相应的实践学习任务,并让学生通过在小学实际教学中,认识到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性,同时加强教师职业技能练习。见习、实习结束后,回到校内,学生还可根据实习期间发现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加强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另外,除安排学生到小学见习实习外,还可安排学生到其他教育培训机构见习、实习,以了解其他工作岗位的实际工作情况。所以,更好的实习安排是集中实习和每学期短期实习相结合,实习单位为公立学校与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相结合,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视度,加深学生对未来工作岗位的了解,大大加强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

参考文献:

[1]张琦.教师职业技能概述[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8(10).

[2]国家教委师范司.高等师范学校学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Z].北京:国家教委师范司,1994.

[3]何君辉.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对策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10).

作者:罗华

教师职业技能论文 篇3: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职业技能现状调查研究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师职业技能有新的要求。本文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对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性以及新入职年轻教师职业技能的实际状况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发现问题,得出结论,以便为师范教育的改革以及教师职业技能的培训提供指导。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职业技能;新入职年轻教师;现状调查

基金项目: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资助及秦皇岛市社科联课题(2014WT065)。

作者简介:张桂荣(1964—),女,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教学部主任,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教师教育。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促使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河北省秦皇岛市为例,选取部分普通中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目前普通中学对教师职业技能重要性的认识及新入职年轻教师(指工作两年内的教师)职业技能的实际状况,以便从中发现问题,为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了河北省秦皇岛市8所中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普通初级中学4所,普通高级中学4所,共发放问卷210份,回收有效问卷共183份,有效率871%。其中有效问卷中男教师43人,占总数的235%;女教师140人,占总数的765%。学科主要涉及文科、理科和体育、艺术。

2研究方法

问卷采用的是自制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涉及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教师资格证相关信息、对教师职业技能重要性的认识、新入职年轻教师职业技能的实际状况。依据教师的岗位要求和教学活动过程,暂把教师职业技能确定为教师基本技能、教师教学操作技能、教师教育技能、教师教育研究技能四个方面,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改革目标的实现相适应。问卷初步确定后,征求了有关专家的意见,并在小范围内做了试测,依据测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修改和完善。问卷主体是封闭性问卷,包括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最后有部分开放性问卷。

二、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一)关于教师资格证的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有967%的教师拥有教师资格证,有33%的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关于教师资格证获得的方式,809%的教师是在就读大学期间统一颁发,153%的教师是通过教师资格认证考试获得,其他获得方式为38%。关于“教师资格证与能否成为一名合格中学教师之间的关系”的调查显示,有448%的教师认为有很大关系,443%的教师认为关系不大,109%的教师认为没有关系。

我国从2001年开始实施教师资格认证准入制度,以保证教师基本的教育教学能力。从调查结果来看,教师基本上能够做到执证上岗,但也有少部分教师没有获得教师资格证。同时有超过一半的教师认为教师资格证与能否成为一名合格中学教师之间没有太大关系或没有关系。这说明教师资格准入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拥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没有充分显现出他们良好的教学基本素质,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

(二)关于教师职业技能重要性的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1关于教师基本技能重要性的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教学基本技能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板书板画能力、现代教学媒体使用技能、与学生沟通能力等。由表1得知,身处一线的中学教师对于基本教学技能的重要性的认识比较到位。

2关于教师教学操作技能重要性的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教学操作技能包括教学设计技能和课堂教学基本技能。对教学设计技能重要性的调查表明,有950%的教师认为重要,其中628%的教师认为很重要,只有50%的教师认为不重要。教学设计技能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更多体现在教案的设计方面,这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必须做的一项教学准备工作,这项工作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

课堂教学技能主要包括导入技能、讲授技能、提问技能、反馈技能、强化技能、实验演示技能、结束技能、组织教学技能。 当问及“你认为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最重要的课堂教学技能有”, 居于前三项的分别是讲授技能、组织教学技能和导入技能。

3关于教师教育技能重要性的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当问及“你认为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是否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时,962%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只有38%的被调查者认为不需要。这说明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中学生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的人数不断增多,因此,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已引起了教师的足够重视。

当问及“你认为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是否需要具备班级管理能力”时,929%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其中有639%的被调查者认为非常需要。目前中学教师编制相对比较紧张,多数班主任是由任课教师兼任,因此,不管是普通教师还是班主任,具备一定的班级管理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4关于教师教学研究技能重要性的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现代教师不再是传统的教书匠式的教师,不仅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还要做好教学研究工作,使教学与研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且目前教师职称的评定以及优秀教师的评选,也需要对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进行一定的考核。由表2得知,多数教师认识到了教学研究能力的重要性。

(三)关于新入职年轻教师职业技能实际状况的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1关于新入职年轻教师基本技能实际状况的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由表3得知,在所调查的学校中,新入职年轻教师的基本技能总体状况是良好的。由于所调查对象均为市级初中和高中,其中包括河北省重点中学,因此,教师的总体素质状况比较好。多数教师在就读大学期间接受过普通话训练以及基本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且能够进入市级中学的也都是经过精挑细选之后的优秀者。

2关于新入职年轻教师教学操作技能实际状况的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对新入职年轻教师教学设计技能调查显示,非常好的占361%,较好的占459%,一般的占148%,较差和非常差的占32%。这说明多数新入职年轻教师教学设计技能比较好。但在和教师的访谈过程中发现,教师对于教学设计技能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他们更多认为就是编写教案技能。而且,对于教案的编写,往往多数教师认为按照常规的工作要求写出来就可以了,至于能否充分体现出自己的教学设计思想,没有更多地考虑。因此多数教师的教案可能只是应付,缺少创新。

对“新入职年轻教师对教材和新课标的理解与教学实际需要的差距”调查显示,差距很大和较大的占470%,一般的占317%,差距较小的占164%,很小的仅占49%。这说明新的课程改革虽然已持续了较长的时间,但新入职的年轻教师,还是有些茫然。这一方面可能是在师范教育期间,缺少对师范生有针对性的引导;另一方面,目前师范生的教育实习也没有能够很好地落实到位,使得他们步入工作岗位之后还是不能很快适应。

对课堂教学的八项基本技能的调查,认为掌握较好的,居于前三项的分别是导入技能、讲授技能、提问技能。而在其重要性方面的调查居于前三项的是讲授技能、组织教学技能和导入技能。这说明组织教学技能在中学教学实践中很重要,但多数年轻教师此项技能掌握和运用得不是很好,这可能与他们实践教学经验比较少有一定关系。

对课堂教学的八项基本技能认为最应该加强的,居于前三项的分别是组织教学技能、讲授技能、提问技能。这进一步说明,目前多数新入职年轻教师组织教学技能还很欠缺,需要在实践中多积累经验,掌握技巧。此外,讲授技能和提问技能虽然多数新入职年轻教师掌握比较好,但还有很多不足,需要在教学工作中进一步提高。

3关于新入职年轻教师教育技能实际状况的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此项调查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所在学校具有心理咨询师证书的比例是否达标”,其中达标的占432%,不达标的占459%,基本处于空白的占109%。这说明多数学校教师都不具备心理辅导能力,因此,对于在职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进行必要的心理咨询方面的培训,鼓励他们考取相应等级的心理咨询师证书,以提高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另外,对于师范生,也应积极鼓励他们在就读大学期间,努力考取相应等级的心理咨询师证书,为他们将来做好对学生的教育辅导工作打好基础。

另外一项教育技能是关于班主任工作技能,认为非常好的占167%,较好的占284%,一般的占301%,较差和非常差的占248%。这说明多数年轻教师班主任工作技能还是有所欠缺,这一方面是由于教学经验不足,另一方面也与目前师范院校缺少对师范生进行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有很大的关系。

4关于新入职年轻教师教学研究技能实际状况的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由表4得知,新入职年轻教师教学研究技能总体状况是良好的。但在访谈时发现,多数教师都没有申请过教学研究课题,也很少有教师发表相关的教学研究论文。这说明新入职年轻教师教学研究技能并不是非常乐观。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学师资相对紧张,对学生的教学、辅导任务重;另一方面年轻教师家务负担相对也较大,缺少充足的时间去做研究。

三、结论与启示

(1)从目前中学教师是否持证上岗情况来看,绝大多数教师能够持证上岗,教师资格证基本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但在另一项调查中却发现,有一半以上的教师认为是否拥有教师资格证与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学教师没有太大关系或没有关系。这说明教师资格证考试在教师实际教学能力的考核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2)从教师职业技能的重要性方面的调查来看,身处一线的中学教师对教师职业技能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3)从新入职年轻教师职业技能实际状况来看,总体情况良好,但也存在着不足。①在教学基本技能方面总体状况良好。②在教学操作技能方面,对教学设计技能在理解上存在着偏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缺少创新,对教材和新课标的理解与教学实际需要的差距也较大。因此,应加强对新入职年轻教师的业务培训,使他们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相适应。③对教师必须掌握的八项课堂教学基本技能普遍认为很重要,其中组织教学技能、讲授技能和提问技能仍需要加强,特别是组织教学技能。④教师的教育技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应注意加强新入职年轻教师心理辅导能力和从事班主任工作能力的培养与训练。⑤教师的教学研究技能表面看来较好,但与教学实际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应注意加强新入职年轻教师教学研究能力的指导与培养。

参考文献:

梁红泉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类学生职业技能与素质提高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13,(24):156—158.

荆华飞新课程下高师院校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研究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0.

洪早清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探索与思考——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高等教育研究,2012,(10):42—45.

作者:张桂荣 韩慧萍 朱红 张阔 毕开颖 赵建功

上一篇:高中美术教学论文下一篇:校园网络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