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专业人员再教育的研究论文

2022-04-30

【摘要】针对高校传统实验室设备管理方法的弊端,研究探讨适应新形势下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自动化管理在实验室的应用,利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实现实验室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优化实验配置,提高设备利用率。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档案专业人员再教育的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档案专业人员再教育的研究论文 篇1:

对老年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料的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不断繁荣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这些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带来了很多问题,留守老人就是其中之一。老年人的养老问题通常包括两方面内容:经济供养与生活照料。其中,生活照料通常是以较近的空间距离为基础的。子女外出务工,与家中父母的空间距离拉大,年迈的老人如何应对生活中的一些困难?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有关农村留守老人的相关研究,其次总结了农村留守老人在生活照料方面的一些困境,最后分析了老年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料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料; 老年社会工作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不断繁荣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中的大量剩余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地涌入城市谋求工作岗位。根据相关统计,2000年我国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总量为7600万人,2003年跃至11390万人,2006年外出人数已经超过1.3亿。这些外出务工人员极大地填补了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人才缺口,为其自身及其家庭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但同时,这种大规模的劳动力外流也产生了诸多问题,留守老人就是其中之一。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并不是彻底的转移,出于城市生活成本、户籍限制等方面的考虑,“举家迁移的仅占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的20%,而其家中老人有95%以上仍然居住在农村,成为事实上的留守老人”(莫建备、曾骅、徐之顺,2008)。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不断转移,农村留守老人这一群体的规模将会不断扩大。与城市空巢老人相比,由于其经济水平的制约和社会保障的缺乏,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更具有脆弱性和风险性。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不仅关系到老人自身的福祉,也关系到农村家庭的维系及和谐发展。

一、文献回顾

针对农村劳动力的乡城迁移现象,我国学术界关注的重心一直是农村劳动力外流这一事件的本身,众多学者聚焦于迁移的形式和特征及其影响这一现象的制度和社会背景上,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其家庭及家庭成员的影响则一直被忽视。国内学界对农村留守老人的关注,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但这一问题真正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则发生在近十年。纵观国内学术界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存在大量的实证研究,这些调查的样本规模大小不一,大多关注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经济供养情况、养老困境及对策、情绪智力与自我和谐关系、社会支持网络、幸福影响因素等问题(陈铁铮,2009;雷敏,2012;杨莉,2012;何安明、刘华山、惠秋平,2012;郭源,2011;赵佳容、谢燕兵,2012),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除了一些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理论研究以外,一般以国内外研究综述的形式出现(芦明辉,2012;贺聪志,叶敬忠,2009;卓瑛,2006)。

研究的切入视角较为广泛,早期主要是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研究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状况,但近几年来已拓展到了心理学、人口学、法学、经济学等领域,研究的重点逐渐拓展到了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及对生产力的影响方面。诸如从生态学的视角研究农村留守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适应策略(刘瑞芳、钟瑶,2008),从社会工作的视角探析留守老人的养老机制(洪业应,2008)等等。

大量的实证研究与较为广泛的研究视角真实呈现了我国某些地区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但目前国内有关农村留守老人的研究还存在一些缺漏,比如说,实证研究的范围较局限,有关农村留守老人的研究仍显得较为宏观,另外,由于国内的研究多为静态研究,缺乏跟踪调查和纵向比较,往往以某一地区的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及特征来代表所有留守老人,因而提出的对策有“万金油”之嫌。

具体来说,农村留守老人的问题主要存在于经济供养和生活照料这两个大的方面。本文将立足于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问题这一较微观的层面,分析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二、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减弱,对生活照料的需求逐渐增强。而在我国的传统社会文化中,子女通常承担着照料老人生活的义务与责任。子女外出务工将导致家庭结构简化,可以提供照料的人数减少;家庭成员提供照料的能力降低,老人可以利用的资源减少;女性的外出导致家庭失去了潜在的照料者等,使得留守老人在日常生活、人身安全和医疗保健等方面可得到的照料减少,日常家务劳动、农业劳动及隔代监护(孙辈的照顾与教育)等方面的负担增大。另外,子女的外出扩大了与老人之间的代沟,留守老人往往会有一种孤独感。在我国,由于正式的照料体系尚不完善,现有体制下的绝大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对留守老人的生活帮扶作用都十分有限;公办的老人院数目稀少,且大多数只面向那些“三无”老人,因而对于家庭照料质量下降的农村留守老人来说,他们也很难获得制度上的补偿。因此,大部分学者认为,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面临严峻的挑战。

三、老年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料:何以可能?

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的专业,社会工作者能以科学的方法, 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和处于困境中的人群解决生活方面的困难, 提高他们应付困难的能力, 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社会工作并不是一种简单的、人道主义的施舍,而是通过给予受助者有尊严的帮助,“来修复并且完善受助者因为资源缺失或社会与经济不公正而没有发挥出来的社会功能”(游秀钦,2008), 帮助受助者实现自身的价值。

“老年社会工作是指科学地整合社会老年学和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运用社会工作的价值观、方法和技巧,积极地网罗各种可能的社会资源,以推行与老年人相关的社会政策或帮助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满足其需求的实践过程”(仝利民,2006:3)。社会工作者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对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中去,以专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来帮助留守老人,让他们也能公平地、有尊严地分享曾经为之付出过贡献的社会的资源。

老年社会工作若能介入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则可以发挥预防、恢复、发展及支持的功能,预防和减缓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方面的衰退,恢复及提升老年人受损的社会功能,帮助老年人不断发展、完善自己,以及整合各方资源,构建并完善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系统。

四、老年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料:何以可为?

老年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照料,主要可以从宏观和围观两个层次发挥功效:

1.宏观方面,社会工作者应以老人所在的社区作为开展活动的“根据地”。对于农村的老人来说,社区是其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社区里有其亲人、朋友等,社区的文化和传统是其所熟悉的,这一切构成了农村老人的重要的支持系统。子女外出打工,弱化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照料功能,在社会照料体系尚不完善的情况下,社区是留守老人处于生活照料的困境时,可以利用的最直接、最便利、成本最小的资源系统。

首先,社会工作者可以利用自身的洞察力及亲和力,联合社区工作人员、相关领导部门及大众传媒,在社区内定期进行“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宣传教育,让村民们了解留守老人在生活照料方面存在的一些困境,加强村民对留守老人的责任感,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风尚成为农村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其次,社会工作者可以将留守老人集中起来,形成互助小组,开展团体工作,以集体的力量来解决困难,从而达到资源的互补及整合;再次,社会工作者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组织建立留守老人帮扶队伍,敦促村子里劳动力富余的家庭与留守老人结成服务对子,通过转包土地的形式承包留守老人耕种的土地,帮助老人减少生产负担,定期进行评比及表彰,保持这些家庭的积极性;促进地区中学的青年志愿者与留守老人结成帮扶对子;最后,社会工作者应牵头促进留守老人支持网络的建立及完善,动员及整合整个社区的资源,比如组织培训, 提升留守老人自身应对生活安全和照料的能力;协助成立治安巡逻队,为留守老人排除安全隐患;协助成立老人健康服务站,方便老年人看病买药;开通外出务工的子女与老人的专门通话热线,促进他们之间的感情联络等等。

另外,社会工作者通过介入留守老人生活照料方面的一些实际的工作,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农村留守老人“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提供必要的参考”(林芳璐,2010),具体来说,就是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具体意见,使政府的福利政策及相关机构的服务能更贴近留守老人的需求,切实维护他们的权益。

2.微观方面,社会工作者可直接参与农村留守老人的照料与服务。社会工作者可以根据专业伦理和工作守则,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包括有关老年学的知识和照料老人的技巧)帮助个体老人及其家庭。首先,针对农村留守老人的不同个体,社会工作者可以评估他们的具体需求,组织相关专业人员进行家访,社会工作者可以制定不同的服务计划,建立留守老人档案,定期上门探看,积极联系某些社会资源解决老人生活方面的困难,如通过与非盈利组织、社会服务机构的联系,使他们得到优惠甚至免费的服务;其次,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留守老人缓解心理压力,让他们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减轻他们的孤独感;再次,社会工作者还可以通过对老人进行再教育、再培训,增强老人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促进个人的再发展,使老人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农村生活中去,与其他老人互帮互助,实现自身价值; 另外,社会工作者可以定期地开展小组工作,将一定范围内的留守老人集合起来,让大家分享彼此的生活经历、倾诉生活中的痛苦,互相学习解决各种困难的经验,最后达到释放压力的目的,帮助留守老人坦然地面对困境,了解应对困难的渠道和方式。

针对存在留守老人的家庭,社会工作者可以联系他们的距离较近的亲属,增进老人与亲属之间的联系,从亲属中帮助老人寻找生活照料的资源;针对外出务工的子女,社会工作者可以搭建一个便利快捷的交流平台,通过电话、网络等形式促进子女与老人之间的沟通和了解;社会工作者还可以在外出务工的子女返乡期间,组织他们学习老年护理、疾病预防等知识,提高他们对父母的关怀度。

五、结论与讨论

大量农村留守老人的出现是我国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困境在一定时期内将长期存在。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拉大了与家中父母的空间距离,使农村留守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多,以近距离为基础的老人的生活照料问题因此遭遇很大的危机。基于此,笔者认为,在以政府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农村老人无法公平公正地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的前提下,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困境恰恰给专业社会工作提供了介入的渠道。本文总结了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方面的一些困境,进而分析了老年社会工作介入留守老人生活照料的可能性与可行性,认为老年社会工作可以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上发挥功效,提升留守老人自身能力及生活质量。

当然,由于目前我国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还处于萌芽期,无论是宏观的政策及制度建设、还是微观的实务操作领域都还面临着诸多挑战。这就更需要我们加强社会工作的专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努力提高专业化水平,完善社会工作者队伍,我们期待,随着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老年社会工作的成熟,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照料困境能得到妥善解决。

〔参 考 文 献〕

〔1〕莫建备,曾骅,徐之顺.融合与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16 城市农民工调查〔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2〕陈铁铮.当前农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状况——来自258位农村老人的调查〔J〕.湖北社会科学,2009,(08).

〔3〕雷敏.江苏省农村留守老人经济供养状况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第40卷,2012,(19).

〔4〕杨莉.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武汉市新城区为例〔J〕.学习与实践,2012,(06).

〔5〕何安明,刘华山,惠秋平.农村留守老人情绪智力与自我和谐关系探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6〕郭源.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分析——基于安徽、河南、湖南、江西和四川五省的调查〔J〕.前沿,2011,(09).

〔7〕赵佳容,谢燕兵.农村留守老人幸福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湖南攸县179名农村留守老人的问卷调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8〕芦明辉.农村留守老人研究概述〔J〕.社会福利,2012,(05).

〔9〕贺聪志,叶敬忠.农村留守老人研究综述〔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10〕卓瑛.农村留守老人问题刍议〔J〕.农业考古,2006,(06).

〔11〕刘瑞芳,钟瑶.农村“留守老人”心理健康及适应策略——一种生态学的视角〔J〕.沧桑,2008,(05).

〔12〕洪业应.浅析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机制:社会工作的视角〔J〕.社会工作,2008,(07).

〔13〕李振堂.农村社区解决留守老人问题方略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2,(04).

〔14〕陈敏.农村留守老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学,2009,(03).

〔15〕陈浩.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研究〔J〕.湖南农机,2007,(09).

〔16〕贺聪志,安苗.发展话语下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福利之“痛”〔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

〔17〕邹伟贤.浅议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J〕.社会工作,2008,(07)下.

〔18〕林芳璐.老年社会工作在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中的应用〔J〕.社科纵横,2010,(06).

〔19〕仝利民.老年社会工作〔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20〕游秀钦.空巢老人的困境对社会工作新理念的需求〔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05).

〔责任编辑:陈玉荣〕

作者:刘昱君

档案专业人员再教育的研究论文 篇2:

新形势下对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模式与方法再探讨

【摘 要】针对高校传统实验室设备管理方法的弊端,研究探讨适应新形势下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和自动化管理在实验室的应用,利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实现实验室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优化实验配置,提高设备利用率。

【关键词】实验室 高校 管理模式

【中途分类号】O6-31

提到微机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不外乎人员管理、实验设备管理、制度管理,以及安全、环境等管理工作。以下是我的个人观点,正确与否仅供同行们商榷和指正。

21世纪是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教育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与挑战,已成为一项重大课题摆在每位教育工作者面前。我们作为高等院校并处在科技与教育的前沿。必须站在未来教育发展的新高度,以更加广阔的视野,更加敏锐的思维,更加长远的设想,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要面向什么目标和培养什么人才的大问题。

科技的发展,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借助电子计算机设备和多媒体设备以及远程教育设备,使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变得简单、明了、直接和形象化了,由于现代的教育形式和方式越来越丰富多彩,使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更加得心应手了。

1 人员管理

先进的设备,要靠人去管理。建立一支高素质、高学历的高新技术人才管理队伍是当务之急和非常必要的。人是万物之源、之本。人的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其力量是无穷和不可战胜的,我想当今社会的口号是“以人为本、创造和谐社会”就包含这层含义吧。

提到管理,首先要提到管理员的工作。管理员的工作不是简单的、重复的和记帐式的体力劳动,它是一项科学的、严谨的管理工作。管理工作要有前瞻性.管理要以人为本,合理调配使用,充分发挥管理员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 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使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能。

其次是对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进行合理调配,给他们创造再教育和深造学习的机会,根据实际情况定期选派人员进行培训,或开展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和研讨会,及时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和技术攻关项目,以适应现代化教学设备不断更新和发展的需要。

第三,充分激发管理员的工作热情,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增强事业心,坚定全心全意为教育教学服务这一个信念。自觉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把自己和教学工作融为一体,出主意,想办法。鼓励他们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的决心和信心,使实验室的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正规化的管理轨道。

如果管理工作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科学调配,我们的管理经验就会不断丰富,管理水平就会不断的提高。只有这样,我们的实验设备才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能力培养。提高教学效率,促进课堂教学的素质化。

2 实验设备的管理

随着高等学校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实验设备日益增多,诸多因素都极大地加重了实验员的管理负担,同时也增加了设备管理难度,使人力资源严重浪费。因此,旧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设备管理的需要,必须探讨更新和改进设备的管理模式。

从目前的实验室实际管理工作情况看,管理理念和管理体制普遍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例如:有些领导对设备的管理和使用存在一定误区。首先是从骨子里认为,实验课教育是第二位的,实验课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次就是只重视设备数量,却不重视质量,摆花架子;第三是只重视使用效率,却忽视后继维护和管理,使设备的使用率降低或浪费;第四是经费投入不足、人员投入不够;第五是只顾眼前利益,却忽视长远规划等诸多弊端。

那么,应该怎么样对设备进行管理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

2.1 领导重视是一切管理工作的根本保障

众所周知,做任何工作都必须得到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否则很难完成预期的任务和达到预期的目的。目前实验教学和实验室建设在我国已经越来越被重视,甚至已经被提到很重要的位子。实验室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巩固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直接关系到科研工作进行的进程和成败,世界上任何一项科研成果不都是从实验室研制出了的。因此,还没有重视实验室建设的各级领导必须改变观念转变认识,把实验室的建设重视起来,为高校实验室建设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关怀,以加快高校的发展步伐和科研攻关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对未来接班人的需要。

2.2 所有设备采取院校统一管理,实行院校、设备管理部门、系中心三级管理体制

院校的所有仪器设备都是国家财产的一部分,要在院校统一领导下,根据仪器设备的价值、性能等因素确定院校、设备管理部门、各系实验室或实验中心分级归口管理。做到从设备的申请采购、审批、购置、验收、使用、维护、维修直至到报废处理等一系列的监管体制,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2.3 院校应成立设备处,下设各科分管全校的所有设备

原则上设备处下设设备科、科技档案科、设备维护科,分管全院校所有设备状况及设备账目、设备的原始出厂资料和检修维护,监管全院校的所有设备。

设备科负责设备的申购、审批、购置和分配,对分配的设备要建立设备账目,以便监管所有设备的去向。

科技档案科负责所有购进设备的原始资料的立卷存档,包括文字和其他所有材料,已便后继使用部门随时查找。

设备维护科负责购进设备的验收,(必要时可以联合各系实验室或实验中心一起对设备进行验收);对使用单位在使用中定期检修以及设备出现故障及时维修处理。

2.4 仪器设备的账目管理

仪器设备的账目管理要遵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和财产自然损耗折

旧以及报废制度,【参见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的通知(2000年3月21日)教高[2000]9号】。购进设备要在相关部门验收后,由设备科统一下帐,使用单位或部门到设备科签字领取设备仪器。设备仪器的调整或调出一定要做到相关账目的调整与更改,使账目和设备仪器保持绝对的一致性。该报废的设备要及时销账,避免报废设备长期挂帐产生账目混乱、统计不清等现象发生。不允许任何部门或个人在未经办理报废手续之前私自处理学校的仪器设备。

2.5 设备的采购与分配

要遵照院校的发展规划和实际情况决定设备的采购与分配原则,也就是实行优化配置的原则,根据本校的实际和院校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向,科学有序的进行采购,既能解决眼前的急需矛盾,又要满足较长远的发展规划。并要力争做到质优价廉,防止伪劣产品进入院校。

3 制度管理

一切制度都是给参与的人制定的,都具有针对性和泛指性。是经过认真总结,不断实践和补充才出台的具有约束力

甚至具有行政和法律效率的条文。有关实验室的各项管理制度,不外乎《微机室主任岗位职责》、《实验室管理员岗位职责》、《微机实验室管理制度》、《微机室安全工作职责》、《学生上机规则》、《微机实验室赔偿制度》《学生上网规则》、等等有很多项在此不多枚举。

以上各项制度,都是按着学院的教学和管理需要,规范和约束所有参与教与学的所有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其宗旨是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优势,更好地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其目的是合理地调配设备仪器资源,积极的发挥实验教师和管理员的积极性,科学地管理实验设备,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有了制度就要严格执行,各部门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上级部门要检查和指导下级部门的工作,下级部门对上级部门要起到信息反馈和监督作用。

实验室管理员不仅是实验室的管理者,更是制度的执行者。自己首先要起到表率作用,按时到岗,不迟到不早退;严格按制度办事,不徇私情。

4 自动化管理模式

为适应现代化和自动化管理,应该走出去向其他兄弟院校学习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在自动化管理设施的建设上舍得投入,善于管理。只有利用科学的管理模式,先进的管理设备,才能更好地实现实验室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5安全、环境等管理工作

5.1安全工作

安全防范工作是学院工作中的头等大事。院系领导牵头,组织强有力的安全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安全领导工作。

实验室是学院计算机和其他仪器保管和使用份额较大的部门,对实验员的安全防范工作要求很严,要经常进行防火防盗教育和自查工作。对实验员和全体教师要进行安全教育动员,组织专人讲解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规划好突发事件的紧急应急措施。使每位教师和管理者都充分地认识到安全工作直接影响全院的教学工作。

第一:安全用电问题

供电电压不稳,对设备仪器的危害很大,为避免因电器老化或因电压不稳引起火灾和不可预知的隐患发生,特别是在夏季的雷雨天气,更要注意用电安全问题。要求全体实验员和实验教师保持高度的警惕性,遇到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定期请电业专业人员到实验室检查用电情况,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第二:安全防盗问题

实验室安装监控系统,为学院的安全工作增加安全保障。要一贯地坚决执行学院关于安全工作的指示,把安全工作做好,以杜绝隐患发生。

5.2 环境管理

干净、优雅、舒适的环境会给人带来愉悦的感受,能体现出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能使学生激发出学习的热情和灵感,良好的氛围能使教学和科研工作者多出成绩和成果。实验室就是要充分创造这种氛围,对实验设备仪器的摆放要做到布局合理,管理要科学化和人性化兼顾。

总之,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科学、复杂的系统工程。究其怎样管理才能做得更科学更合理,还有待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广大的实验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不断总结缺点积累经验,是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向现代化、科学化、合成熟化迈进。

作者:牟景华

档案专业人员再教育的研究论文 篇3:

新生代农民工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探析

摘 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作为整个农民工群体的主体,为我国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及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状况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正确认识和处理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问题,突破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提升他们的精神生活质量和综合素养,需进行科学的引导和管理服务。建立和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心理服务体系,必须明确具体的建设路径走向并实现相应机制和制度建设的创新。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心理服务;路径;制度

新生代农民工是指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拥有农村户籍而在城镇里生活和工作的特定群体。据统计,截至2010年,新生代农民工总人数为8487万人,占全部外出农民工总数的58.4%。①这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整个农民工群体的主体。如今,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广泛活跃在我国城市中的建筑、纺织、制造、第三产业等重要领域,为城市繁荣、农村发展及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在影响我国社会变迁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问题和心理服务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生代农民工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具有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但工作耐受力低②的特点,这种典型的“三高一低”特点使得新生代农民工所面临的心理问题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较更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对新生代农民工心理服务问题的研究,不仅涉及城乡关系、工农关系、社会平等、社会流动、社会就业、社会保障等一系列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也涉及深层次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党的执政方式和政府管理服务、依法行政、社会和谐稳定等问题。因此,本文试图对此进行深入探讨,希望找到新生代农民工心理服务问题现代化的解决思路与技术路线。

一、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现状分析

新生代农民工年龄相近,学习、生活环境及生活经历相似,这使得他们有着共同的心理发展变化规律和一般的心理特点。与此同时,因家庭背景、成长经历、生活习惯的不同以及地区间的差异等因素,新生代农民工在心理发展上还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其中身份尴尬和现实困境严重影响到新生代农民工的身心健康,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忧虑。

1.自卑、排斥、压抑是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的集中体现

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倾向于把自己定位于产业工人。据2008年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当代农村进城务工青年价值观研究——基于江苏省苏南、苏北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抽样调查》显示,75%的新生代农民工认为自己属于工人群体。但现实情况是,由于城乡二元体制和户籍制度的存在,农民工很难融入城市,他们始终是城市中的边缘人群。这种“边缘”地位,使他们处于非工非农的尴尬状态,从而普遍产生自卑和排斥心理。同时,他们在社会竞争方面与城市居民相比处于劣势,承担着城市最累、最苦、最脏、最险的工作,不仅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而且收入微薄。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6年的调查,新生代农民工收入在1501元—2000元之间的占16.9%,1001元—1500元的占21.6%,701元—1000元的占26.6%,501元—700元之间的占23.4%。③这种因先天差别而导致的不平等很容易使新生代农民工产生自卑、压抑、孤独等不良情绪。

2.逆反和越轨心理现象日渐突出

由于缺乏公正待遇,得不到城市的文化认同,新生代农民工犯罪率呈上升趋势。他们长期处于社会边缘,生活现状得不到改观,这种对立感和不平感不断激化,从而引发个人对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在个别人身上甚至发展成为仇视社会的逆反心理。目前,不少新生代农民工在利益表达和权益维护渠道缺乏、正规社团组织资源缺位的情况下,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要么忍气吞声,要么依靠一些自建组织以暴力违法的手段进行维权④而出现越轨行为。

3.被剥夺心理和自杀行为不容忽视

据农业部提供的材料,2007年城乡居民货币收入比达到3.33∶ 1,2008年扩大为3.36∶ 1。⑤如果把不合理体制带来的隐形福利加进去,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达到5∶ 1甚至6∶ 1⑥。我国二元社会结构所构筑的用工和户籍壁垒,打破了新生代农民工通过自身努力超越这种差距的希望,极易诱发新生代农民工产生强烈的被剥夺心理和愤懑情绪。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社会阅历浅、抗压能力差、心理脆弱,在密集型工作、劳动强度大的机械单调的劳作中,他们的挫折感和孤独感不断萌发。另一方面,用人单位的程式化管理以及缺乏人性化和心灵抚慰的人际氛围,使得新生代农民工抑郁、孤寂、怨恨等负面心理情绪无处排解,从而极易产生自杀行为。

4.精神情感的荒芜和恋爱婚姻的困扰难以排解

新生代农民工正值青春年华,处在交友、恋爱、结婚的黄金时期,对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需求强烈。但由于接触面较窄、男女比例失调(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行业集中的建筑业和制造业以男性居多、服务业以女性居多),加之上班时间长、工资待遇偏低,新生代农民工普遍面临想交友没时间、想恋爱没人选、想倾诉没对象的困境。而企业管理和文化建设的不足以及社会人文关怀的欠缺,也使得新生代农民工在精神情感及婚恋方面存在严重的心理困扰。

二、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瓶颈

伴随城市化的进程,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显。这一群体希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重塑自己的形象,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和素养。但是,我国目前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目前还主要是从民间推进,缺乏政府主导,其理论研究与工作开展都还处于起步发展期。这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需求远远不相适应,从而导致许多预设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无法实现。因此,有必要以科学、审慎的态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其发展走向进行客观分析。

1.制度障碍,政府主导缺位

长期以来,二元结构下的制度障碍使我国城市社会组织结构呈封闭状态,新生代农民工被各种组织排斥在外,成为一个既缺乏保护也缺乏约束的社会群体。由于新生代农民工不具有城市居民身份,没有资格在城市组建组织,由此,目前代表新生代农民工利益的组织角色严重缺位,面向农民工的各类组织(包括民间组织)发展迟缓,新生代农民工在市民化的进程中遇到诸如就业机会、职业培训、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和享受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不平等,他们的心理世界基本上处于真空地带,没有纳入政府及各种组织的规划之中,其精神生活贫乏,心理健康教育远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与重视。

2.认知障碍,企业组织主体性作用不够

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在政府、社会、家庭及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等各方面的通力协作和密切配合下,才能顺利进行。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政府部门与立法机构应该既是各类教育法规的制定者,又是贯彻执行法规的监督者。然而,由于立法机构至今没有出台关于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法律,作为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执行主体的企业组织,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主体性作用,工作、生活在企业内的新生代农民工,其心理健康水平必然受到企业的空间环境和人际环境的影响。

3.资金限制,培训教育急功近利

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属于非正规就业,没有劳动合同的保障,工资微薄,他们没有闲余资金进行自身的再教育。而负有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职责的企业为追求赢利,极力压缩培训资金,很少甚至没有给职工进行任何培训教育。据北京市和浙江省对农民工培训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和10%的农民工反映其所在企业经常对他们开展培训,有71.7%和33.9%的农民工从未接受过任何培训。⑦即使有一些企业对职工进行培训,这些培训也缺乏系统性、针对性,更谈不上是有意识、有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这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缺乏正常的心理教育和疏导渠道。囿于财力,政府投入到农民工培训中的教育资金也非常有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工程”所能惠及的农民工仅仅是少数。

4.专业人才奇缺,危机干预系统不健全

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教育能否有效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人才的数量与质量。新生代农民工身心健康问题的复杂性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具有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背景的心理咨询师,还需要具有医学知识背景的心理治疗师或精神科医生。然而,目前我国专门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队伍严重缺失。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对心理健康方面较大的需求和较高的要求与专业人才奇缺的现状之间的差距,给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另外,目前我国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危机干预系统不健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方面的建设几乎还是空白。心理健康危机干预系统一般包括预警系统、监控系统、干预系统、转介系统、善后系统。我国心理健康危机干预系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全国各地各级组织或企业缺乏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心理危机的排查机制,当危机事件发生时,要么惊慌失措,要么无动于衷;二是没有对有严重心理危机的新生代农民工予以高度关注和适时干预,从而导致诸如“富士康事件”的类似惨案时有发生;三是缺乏畅通、快速、有效的转介渠道,不能使有精神障碍的患者及时转介到精神卫生专业医疗机构;四是缺乏对危机当事人及其周围广大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有效的支持性心理辅导及跟踪性随访。

三、新生代农民工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路径

我国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先后经历了一个认识、理解、逐步重视并逐步加强的过程。可以说,无论是在理论研究、政策法规建设方面,还是在机构设置、队伍发展及社区服务方面,我国心理健康服务工作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和问题。集中反映在心理服务队伍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不高、缺乏有效的监控体系和协调统一的组织管理机构、心理服务发展不平衡以及地区差别较大。从全国情况看,农村远不如城市,华东、华南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心理健康服务水平普遍高于中、西部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即便是工作开展较好的北京、上海等一线大都市,其心理健康服务也多半集中在大中小学教育系统和城市社区,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专门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几近空白。综合新生代农民工的生活状况及心理特征,应该看到,切实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服务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政府、企业、社会力量、个人等方面构建服务体系。其基本建设路径包括以下几方面。

1.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素质,促进个人自我调节

心理保健知识贫乏甚至缺失,是新生代农民工在遭遇心理困惑时心理危机加剧甚至恶化的重要原因。而心理的自我调节必须以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作为基础,因此,加强心理保健知识的推广与普及是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心理调节、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前提。一般说来,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主要有两大应对方式,即自我调节与外界帮助⑧。个人自我调节是新生代农民工最常见的一种有效解决方式。外界帮助则是政府和企业要从多方面对新生代农民工加强宣传、教育和引导:一是注重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素质教育,激发其精神动力,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社会认知能力和心理抗挫能力,使他们的心理处于一种和谐、自然的健康状态;二是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教育,增强其法律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和劳动者;三是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理念。

2.加强舆论和传媒的正面引导,重视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心理诉求

国家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积极引导舆论,特别是通过新闻媒介的传播肯定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价值地位,推动阶层的沟通与理解⑨。通过正面的舆论导向,逐渐消除社会上一些人对农民工的误解和歧视,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和归属感。同时,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组织和管理,成立新生代农民工自己的组织,使之有正常、畅通的正当渠道向政府表达其利益诉求。特别是城市基层党组织要注意接纳和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党员,发挥新生代农民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有组织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他们摒弃不健康和违法的娱乐生活方式,从而身心愉悦地投入到生活和工作中去。⑩

3.积极动员各种社会力量的参与,完善社会心理救济体系

作为新生代农民工,他们渴望与外界交流和沟通。但是,他们在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上与城市居民还有较大差别,与城市居民的融洽交流和互动沟通不多,无形中就造成了他们与城市的疏离和隔膜。为此,需要增强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社会的适应性和认同感,消除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认识误区和隔阂,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中的良性发展。近年来,一些地方非政府组织动员筹集社会资源,无偿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帮助,它们不仅在求职就业、劳资纠结调解等方面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解决问题,而且专门成立心理调节小组,面对面与农民工交流,疏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困惑。通过建立社会心理救助体系,新生代农民工在遭遇心理危机时,不是孤立无援和独自面对,而是可以找到对之倾诉和帮助自己的组织和机构,缓解心理压力。

以上基本路径实施顺利与否及效果如何,还将得益于一系列的制度保障和相应完善的创新机制。

四、新生代农民工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机制创新

我国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事业从制度层面正式纳入政府管理与社会支持系统,是以2001年8月《心理咨询师职业标准(试行)》的正式颁布为标志的。之后国家和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批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文件,主要有《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教社政[2001]1号)、《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职成[2004]8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教基一[2012]15号)以及2001年12月颁布的《上海市精神卫生条例》(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心理健康服务的法律条文)、2004年9月20日国务院转发的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指导意见》、2012年10月2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这些法律、法规和文件的出台,对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但是,我国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还任重道远,专门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服务尤其需要政府主导及制度政策保驾护航。

1.从制度改革和法律体制的完善着手,从根本上增强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安全感和归属感

要化解新生代农民工的消极心理,消除新生代农民工和城市居民之间的种种不平等,关键是要深化体制改革,扫清制度性障碍,为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提供制度保障。当务之急是加强户籍制度改革。新生代农民工常常因户籍问题,在职业选择、医疗、养老、住房、婚恋甚至孩子教育及日常交往中屡遭不公平待遇。为此,必须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防止新生代农民工被边缘化,真正实行同工同酬制度。只有这样,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问题才能迎刃而解,新生代农民工也才能尽快融入城市。另外,目前我国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司法保护严重滞后,缺少新生代农民工保护的制度支持,出台的一些法规和文件可操作性也不强。对此,应通过立法,从制度层面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加大维权力度,切实保护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导向作用,建立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机制

要解决好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危机问题,光靠一些民间的心理咨询与心理危机干预机构是不行的,政府的政策导向与支持至关重要。通过建立统筹城乡就业的管理机制及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引导新生代农民工通过个人奋斗实现自我价值,将有助于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社会保障是加强新生代农民工信心的心理“堡垒”,可以有效缓解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危机。因此,要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着手建立适合其实际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真正有效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后顾之忧:一是加快建立起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二是健全企业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是建立新生代农民工疾病医疗保障机制;四是建立独立的财政渠道,从财政上支持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逐步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养老保障问题和子女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问题;五是建立适合其实际情况的城镇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住房保障体系,为其融入、扎根城市创造条件,从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安居乐业。

3.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和完善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机制

第一,建立和完善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机制,体现在加强企业文化、职工文化建设方面。企业应明确其肩负的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任,组织新生代农民工开展多种适合其特点的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活动及交友联谊活动,为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提供优质服务。

第二,建立和完善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机制,应以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改善实际工作环境,形成以人为本的工作组织制度。要改革企业管理模式,形成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的管理制度。成立心理咨询机构,经常性地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慰问和心理疏导,积极营造政府组织、企业及社会关爱、尊重新生代农民工的良好氛围。据报道,北京市海淀区总工会职工帮扶中心通过制度化的心理疏导和行为矫正服务机制,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做好自我调适管理,促进员工和企业实现和谐稳定的科学发展。该中心探索在各基层工会和企业工会中建立职工心理疏导员长效制度,特别注重对刚步入城市的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疏导和行为矫正服务,第一时间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状态,及时化解其心理压力。此举具有现实针对性和重要参考价值,值得推广。

第三,建立和完善对新生代农民工的人文关怀机制,也直接体现在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方面。新生代农民工大都没有受到正规的岗位教育培训,他们的自信心和就业竞争力都较弱。政府须和企业、社会力量联合,创建一个以新生代农民工实际需求为导向的培训机制,同时对其进行就业指导,提供周到贴心的就业服务,从而提升其综合素质,增强其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早在2003年,农业、教育、科技、建设、财政、劳动保障等部门曾共同制定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对助推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实践中,针对新生代农民工教育与培训的专项基金以及相应设施设备和师资力量的保障,还需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持续关注。另外,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还应注意把继续教育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在提供新生代农民工的学历背景的同时,引导规划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前景。要结合产业发展的需要,充分考虑新生代农民工在技能水平、工作性质、文化程度、年龄层次、就业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加大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技能、知识等专业培训的力度,对他们进行分类、分层引导,使之拥有一技之长,提升其就业能力和竞争实力。

4.构建和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第一,开展防御性心理健康教育,构建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危机防御体系。新生代农民工往往心理压力较大,存在身份认同困惑,容易出现价值体系的混乱和选择的偏差。为此,应重视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教育和疏通引导。应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积极开拓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教育新渠道,利用各种机会和力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形成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长效机制,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危机预警意识及心理健康水平。比如,在每年9月10日“世界预防自杀日”和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以新生代农民工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通过心理情景剧、心理知识有奖竞猜、心理电影欣赏、心理健康专题广播及心理网站等,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在积极参与中进行自我体验式教育。

第二,构建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常态机制。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档案,进行心理评估,为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早发现、及时干预和有效控制提供第一手资料,减少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危机发生的可能性、突发性和意外性,将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的影响控制在最低程度和最小范围。目前,各地已在积极探索,效果明显。浙江省总工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关爱职工心理健康”专项行动就是众多实践探索之一。该项行动了解一线职工的心理状况及诉求愿望,各市、县(区)总工会在职工维权帮扶中心开设职工心理咨询电话热线,到各个基层企业为职工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组织开展“农民工子女夏令营”等丰富多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些举措无疑为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水平的良性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三,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水平,走心理危机干预专业化道路。目前,我国从事心理危机干预方面的人才不多,在新生代农民工中从事这样工作的专业人士更是少见。为此,建立为新生代农民工服务的专业的心理危机预警干预队伍就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从事心理危机预警干预工作人员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教育意识。可以组织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培训,提高其危机预警和识别能力。工作人员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信息,及时了解一些可能存在心理危机的新生代农民工的状况和表现,并将所有信息汇集于专业的心理危机预警组织干预机构中,便于统一指挥部署和采取必要措施,以充分防范和掌控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危机的发生。

第四,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心理辅导的常态化。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心理服务的专业化队伍需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农民工进行单独辅导,了解农民工到底是哪方面出了问题,对症下药,解决农民工的心理危机。通过构建倾听与诉说平台,及时向前来寻求帮助的农民工提供专业辅导,在初期阶段缓解他们的心理危机。

注释

①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办公室:《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国家统计局网,http://www.stats.gov.cn/tjfx/fxbg/t20110310_402710032.htm,2011年3月10日。②韩振方:《论新生代民工的特点和作用》,《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③长子中:《新生代农民工面临城市困境 想当城市人门槛多多》,《经济参考报》2010年1月12日。④颜琴:《新生代农民工身心健康问题研究》,《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⑤《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及其影响》,河北省人民政府网,http://www.hebei.gov.cn/article/20090825/1271015.htm,2009年8月25日。⑥邵艳梅、孙士江:《河北省农民工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建议》,《河北学刊》2010年第5期。⑦“农民的培训需求及培训模式研究”课题组:《农民的培训需求及培训模式研究(总报告)》,《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35期。⑧⑨冉曼曼、文雯:《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健康模式探讨》,《技术与市场》2010年第7期。⑩何奇飞、陈友庆:《新生代农民工心理问题分析》,《经营管理者》2011年第4期。韩雪松:《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困境与解决策略》,《西安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鲜开林、刘晓亮:《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生活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北京海淀区将建立农民工心理疏导员长效机制》,《中国职工教育》2010年第8期。张建武、张一名、杨锋锋:《深圳市新生代农民工新特征调查报告》,《劳动保障世界》2011年第3期。荆桂英、龚文静:《农民工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构》,《商业时代》2010年第29期。《浙江省总开展专项行动:“关爱职工心理健康”》,《中国职工教育》2010年第8期。

参考文献

[1]韩长赋.中国农民工的发展与终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李智水.新生代农民工的利益诉求和协调机制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1,(1).

[3]徐大真.中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现状与对策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4]张乐天,徐连明,陶建杰。进城农民工文化人格的嬗变[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5]张璐,黄溪,惠源.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身份认同影响因素分析[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

责任编辑:海 玉

作者:曹成刚

上一篇: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论文下一篇:农业银行发展外汇业务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