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下的工业园区论文

2022-04-29

[摘要]在国家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广西面临其自身高增长、调结构、增长点转换的区域新常态,本文根据1993-2013年的年度数据,概括广西经济整体经济状况,分析三产、投资和消费等因素对经济的贡献。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科学发展观下的工业园区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科学发展观下的工业园区论文 篇1:

苏州集聚发展下的文化创意产业

摘要:基于产业集聚环境下的苏州创意产业的发展,分析目前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环境下苏州的经济增长情况以及竞争力发展。从苏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背景到苏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引申出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其提供对策。

关键词:集聚;苏州;文化创意产业

[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文化科技驱动下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路径研究”2016SJD760120、苏州市文化研究项目“苏州吴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研究”sz20160706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以创意为核心的文化主体推动经济进步的产业,其强调通过创意、技术结合产业化的方法开发产品并进行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以个人或者团队进行创意文化经营。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动漫、广播、绘画、电视、电影、多媒体艺术、旅游、艺术品交易、视觉艺术、软件和计算机网络、公共艺术、影像等方面的创意全体。

苏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是文化创意产业在苏州地区范围内的高度集中,文化创意产业资本是在一定范围内不断集中汇聚的一个过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专业化市场,形成一定的市场交易条件和信息共享化条件,是生产和加工聚集在一定范围之内形成的专业化市场。

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浪潮中,创意产业已经不仅仅是小商品市场,更多地会带来直接的、客观的经济效益。文化创意产业的经济价值逐步提升至超过生产文化周边产品或者创造型创业就业的范围,更加强调其带动了整个经济变革。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一定自由性的创新型人才、生产型人才、消费型网络人才,形成一定的具有设计型、应用技术开发型、形式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具有一定的适应市场化竞争力带动传统产业转型。传统的产业发展方式逐渐由创意型文化产业所转化,通过价值提升、资源转化和模式结构优化方式促进地区性经济发展。

二、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背景

创意产业合作集聚作为一种共赢的合作形式,整合资源,形成凝聚力,组合创新形成力量集中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有效的组合形成集聚型产业模式。在全国政协有关委员会、联盟专家委员会、国家有关部委强力支持的前提下,在创意产业创新性人才及应用型市场相对开放的现有形式,市场环境竞争力加强、文化集聚群的创新以及生产效率日益完善。

文化创意产业是以高科技技术开发应用以及知识产权的合理构建,以创意为核心,以文化市场为背景,依托文化创意者的艺术审美,应用手段、天賦智慧为主导,与各个集群、产业相互渗透融合,形成产业链结构的新兴产业。提升创意产业发展力度,合理地融合传统产业的文化特色,拓展产业的发展空间,集合产业集聚力量,推动文化与市场、经济、科技的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集聚调整和经济产值增加。同时,文化创意产业的服务性和产品文化特色性为社会提供多样化的财富增值空间以及就业机会多大,推动市场和谐进步,其发展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和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关注点,苏州区域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求也逐渐加大。

三、苏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现状

截止去年,苏州文化产业营业总收入已经到4100亿元,同比增长15%,苏州文化产业增加值约为1015.5亿元,其比重占GDP增加到7%,相比2010年至今,年均增幅超过16%,人均GDP达到21987.53元。苏州目前有各种文化企业法人单位大约2万余家,而作为文化产业的从业者超过60万人。

(一)苏州文化创意产业政治环境

苏州市积极做好文化创意产业平台,连续五年成功举办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累计交易总额65.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0%,本次企业参展达到948家,较前期近50%的增长。

苏州文化产业结合政府依托,项目支撑、金融实践、人才培养逐步实现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类文化产业园的建立,集聚化发展逐渐明显,规模逐渐扩大。2015年确定苏州文化产业方面重点项目已经达到44个,完成总投资101亿元,在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投资建设苏州新闻大厦、苏州相城区阳澄湖数字文化创意产业园、苏州台湾诚品书店文化商业综合体项目已经建成并开放使用,目前苏州已经有60余家创意型及设计型企业入驻苏州,苏州正加大产业集聚的发展,苏州经济区域的扩容优化。2016年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当中的重点项目规模也逐步提高。

(二)苏州文化创意产业经济环境

苏州文化产业总营业收入和增加值每年呈现上升趋势,《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中提出苏州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加强苏州市城市精神,提高城市文明,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加强苏州文化建设和产业建设。

(三)苏州文化创意产业社会文化环境

2015年苏州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万元,比上年增长8.2%,苏州市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6%,比上年回落0.5%。苏州市民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内容更加多元化,其中食品类、烟酒类、衣着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价格、居住类价格都有不同程度地上涨,交通及通信类价格比上年下降。苏州居民对文化创意类产业的需求不断提升,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这些需求和要求对文化创意内容的提升都做出了要求,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四、 苏州集聚发展下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策

(一)政府促进集聚环境下的文化创意产业

产业集聚环境的形成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有效地促进苏州地区产业经济的加速发展。正如目前其他国内外地区经济研究情况看出,产业集聚环境主要存在于经济有一定发展的体系中,由传统文化经济向集聚化创意型经济转型,产业集聚环境成为经济发展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苏州市范围内的产业集聚环境多数依附于苏州传统的历史文化积累资源的优势,创新发展具有苏州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提高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同时结合苏州文化创意产业自身的特色和发展的状况,对苏州创意文化发展提出了依附地方政策为主导,发挥市场环境指导作用,以集聚发展为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重点项目带动集聚区发展战略,建立合作协调机制,形成具有一定竞争力效应的关联型集聚产业链。

(二)发挥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化优势打造特色品牌

目前苏州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形成和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已经有一定的影响力,进一步在集聚环境发展文化产业经济、打造苏州特有的文化品牌是重要的策略和途径。优化产业集聚环境发展苏州文化创意产业,扶持资源实力雄厚、组织能力强、具有创新活力以及市场开拓能力的优秀企业,形成苏州文化产业的特色品牌。特色品牌企业对行业的产品研发、技术开发、科研创新、人才骨干、品牌效应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对苏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打造品牌建立、创新效应、文化产业的扩散效应。由具有品牌效应的企业吸引带动产业链企业,随着产业链上的企业不断充实,进而扩大了品牌企业的吸引力,形成一定的良性循环,促进企业环境的不断升级。

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企业中有一定规模和产业优势的企业还不是很多,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力还不够,需要依靠政府部门提供有利的激励制度和评测企业制度。通过扶持政策培育出有一定品牌效应的领军企业,发挥产业集聚或行业的领军示范作用,推动苏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激励企业开发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提高企業自身管理体制,发扬创新性精神的品牌企业文化,加速苏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三)建设重点文化创意产业区域推动联动效应

推动重点文化产业项目以及文化产业区域带动效应,依据苏州城市文化资源特点以及文化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建立文化创意产业核心区域,以城市规划的区域划分为坐标点,组成集聚产业发展模式,从而形成苏州文化创意产业的联动发展。苏州文化产业集聚应推翻市区内区域的接线,统一协调文化资源互补,设立重点文化产业集群为核心,协同各区域文化产业同质性和互补性产业战略。苏州政府与企业互惠互利,坚持联动发展的方式,形成文化产业集聚带,由重大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结合集聚环境带动整体集聚形式的重要路径。

(四)科技创新战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意,属于知识密集型和技术集中型产业结构,其发展的关键在于科技的创新,集聚环境下苏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主要途径依靠科技创新。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不断更新,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在信息技术和网络化不断开发和更新的发展受到巨大的影响。

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升级,需要现代高科技在文化资源上实现文化的创新,通过高新技术结合传统的苏州文化资源转化成具有苏州本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资源。加大利用开发现代信息科技技术和多媒体应用技术以及虚拟现实数字技术,将苏州本土的文化资源和现代文化产业创新技术进行优化整合,融合成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和可深度开发和持续利用的资源,从而促进苏州文化创意产业产品结构的升级和扩大产业资本增量。

作者单位: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作者:朱晓莉

科学发展观下的工业园区论文 篇2:

区域新常态下广西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在国家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广西面临其自身高增长、调结构、增长点转换的区域新常态,本文根据1993-2013年的年度数据,概括广西经济整体经济状况,分析三产、投资和消费等因素对经济的贡献。文章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根据广西区域特征,从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规律的认知、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大创新、扩大人才队伍等方面,为走出具有广西特色的常态化科学发展道路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区域新常态;产业结构;创新;人才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6.185

1 引 言

新常态,新一代的中央领导第一次用其来描述新周期下的中国经济是在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当时在河南进行考察,他指出,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需要增强信心,从中国经济当前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随后,总书记7月在同党外人士的座谈会上又一次提出“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之后的11月,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总书记则首次系统地阐述了新常态;而12月5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又首次提到新常态。

从新常态的首次提出,到对其系统阐述,再到出现于中央政治局会议之上,以新常态来判断中国经济当前的特征,并将其一步步上升到战略的高度,表明了中央对中国经济当前阶段增长变化规律更加深刻的认识,这在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对经济政策的选择、产业的转型升级产生决定性的重大影响。

广西属于西部地区,相对于国家表现出的综合性的新常态,其经济现状和经济发展会有所不同,广西新常态也必然带有自身特色,其相应的经济发展对策也会有所区别。因此,在国家新常态大背景下,根据广西新常态研究相应的广西经济发展对策就具有重要意义。

2 文献综述

“新常态”是由美国太平洋基金管理公司的总裁埃里安(Mohamed El-Erian)最早提出来,其含义为危机过后经济缓慢而痛苦的恢复过程。

中国式新常态,可以大致将其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经济增长从高速转为中高速;二是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经济增长点的改变,趋于多元化。

喻新安(2014)在研究河南应对新常态时指出,新常态下会有新的挑战,但也会出现新机遇。河南的逆势增长表明,在当下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一个区域如果能够措施得当,完全可能借机发展,乘势而崛起。国家的新常态是就全局而言,我国作为一个大国经济体,区域异质性强,区域只要能够做好工作,完全可以在新常态下实现逆势的“超常”增长。方竹兰(2014)在研究新常态下的区域发展动力时强调,“新常态”下经济的区域发展动力来源于多维度的创新。一是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消除行政化。区域的产业结构转型不是解决科学技术的相对落后,而是解决市场机制和社会治理中的相对落后,利用制度的创新启动区域的科技、企业、市场创新。二是按照创新的原始内在规律建立区域的创新网络,从而形成具有自身区域优势的创新竞争力。三是要求金融制度与资本市场为区域的产业升级服务。四是在区域经济“新常态”下,政府改变以往直接从事市场投资行为,致力于各产业长远发展战略设计。产权保障是创新产生动力、保持激情、实现成果转化的首要需求,政府要为创新提供所需要的法制保障。政府要为创新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和文化,勇于冒险和尝试,不怕失败和挫折,从货币资本的投入逐渐转变为引导人力资本创新,才能实现区域“新常态”下的发展。胡家勇(2014)在研究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动力的转换时指出,第一,居民消费能力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明显上升。提高居民消费比例要求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从而需要调整政府、企业和居民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居民的偏好引导资源的流向,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生产行为,再到产业结构,从而有效缓解产能过剩和结构失衡。第二,民营经济部门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的持续增长、就业岗位的创造和居民收入的增加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样,在创新驱动发展上民营部门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民营部门将创新的能量不断释放,不断提高技术转化的积极性,实现新技术到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第三,中西部地区将为全国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中西部地区的生产要素,尤其是土地和劳动力价格等相对低廉,具有成本优势;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潜在着大量的投资机会;另外,中西部地区的大量特色资源,有利于发展特色产业;加之中西部地区的广袤市场,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新常态下,将这些后发优势转化为区域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将为中西部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有力保障。国家的新常态是一个大背景,广西可以借此机遇,深刻认识自身区域新常态的特征,借鉴中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充分发挥自身的后发优势,因地制宜,寻增长,求创新,促发展,走出具有广西特色的常态化科学发展道路。

3 广西经济发展对比分析(1993-2013)

“十二五”以来,广西坚持统筹规划,大力发展自治区经济,在总体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居民收入水平等方面均有了显著改善。

3.1 经济规模快速增长

2013年,广西生产总值突破14000亿元,达到14378亿元,占全国GDP的2.53%,是1993年871.7亿元的16. 49倍,自治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得到大幅度提高。自治区人均生产总值由1993年的1982元增长到2013年的30588元。

在国家进入7%左右的中速增长阶段时,作为西部地区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北部湾经济区的协同带动下,一直保持着lO%以上的增长速度(见图1)。国家整体层面的框架由国家统筹设计,是一个长时期规划,自治区面对区域新常态,就是要在既定的大框架下,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发展。在此条件下,维持高速增长,提高增长质量,将成为自治区提升自身发展,促进国家中东西部均衡发展的重点。

3.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自治区经济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1993年的28.69:36.84:34.47调整为2013年的16.30:47.73:35.97.第二产业占比提升10.89%,第三产业提升1.5%。2013年自治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672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已经达到5396家,工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显著增强。

广西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一直紧随国家科学发展观的调整步伐,与国家整体表现出的第一产业贡献稳步前行,第二产业贡献有所下降,第三产业贡献作用不断增强的特征不同,自治区根据区域自身经济规模、资源禀赋、环境条件等,表现为第一产业是基础,稳定发展,满足居民生活水平需要;第二产业为主,是区域发展的中坚力量;而第三产业在一、二产业的基础上与第二产业协同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潜在重要推动力(见图2)。

3.3 特色经济逐步形成

自治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特色农业初见成效,自治区特色农业的发展方式在结构、规模、产品和整个产业上逐渐调整,持续创新技术模式,坚持优势产业区域集中,打造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糖蔗、桑蚕、木薯、蔬菜、水果、速丰林、水产畜牧等产业不断扩大规模,提升效益。

在工业发展方面,以工业园区建设为突破口,根据自身承债能力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不断承接东部发达地区的先进产能,建造适合广西的工业集群,逐步形成地域特色的支柱产业。

有了工农业发展的良好基础,自治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比较迅速,在旅游业、金融保险、交通运输、通信等行业,保持了健康发展。

3.4 投资规模波动提升

“十二五”以来,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虽有所波动,但仍不断扩大,金额不断提升,2013年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1907.67亿元,是1993年278.07亿元的42.82倍,占当年全国投资总额的2.67%。投资规模的扩大,有力促进了整个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

1993-2013年的数据表明,国家总体方面,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定提升,而广西在近几年的投资贡献率却有所下降(见图3)。一方面,广西地处沿海,2008年以来后危机时代的影响仍在,投资增长时滞性滞后;另一方面,影响生产总值的增长点正处于转换阶段,自治区需要发展新的增长点维持其高速度、高质量的增长。

3.5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长

“十二五”以来,自治区居民收入得到了大幅提升,生活质量也得到了不断改善。2013年,自治区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性收入由1993年的2895元增加到2013年的23305元,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度提升。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方面,自治区从人均1993年的885元发展到2013年的6791元,增长了6.67倍。但城乡居民收入得到改善的同时,我们注意到,城乡之间的居民收入差距也有所扩大,1993年是3.27倍,而2013年则达到了3.43倍。

投资、消费、出口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当前,在世界经济正处于复苏阶段的背景下,中国选择了投资和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而在国家处于新常态的背景下,面临投资贡献率下降的趋势,自治区一是要扭转投资贡献率的下降,另一重要措施就是提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时还要寻求新的增长点,实现多元化发展。当前经济,相对于国家整体而言,广西的消费对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波动幅度较大,但都处在一个上升的路径当中,充分挖掘当地的消费力,吸引其他区域的消费,将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4 对策建议

世界科技不断创新,革命突飞猛进,一系列的重大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现代生产力,一大批新兴产业迅速兴起,为我国培育和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融人全球范围的产业链提供了契机;改革开放行将四十年,我国由东至西、由沿海到内地,依托着大江大河和各种交通干线,中央和地方正在合力构建东部与中西部良性互动、相互支撑的新局面,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这“一带一路”的重启将完善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为各地谋划新思路、融入全球市场,寻求新发展提供了契机;国家颁布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从制度层面解决了户籍、社保、农村土地与集体产权等问题,为各区域推动新型城镇化,推动区域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机遇。

国家新常态作为大环境,区域新常态作为当前特征,是广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机遇。

4.1 面对新常态,正确认识和处理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发展“旧常态”,更适用于“新常态”。我们一定要把经济的增长速度建立在一个提质增效可持续的基础之上,作为西部相对落后地区,坐拥后发优势,不再是摸着石头过河。面对新常态,要求我们尽量转变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借鉴中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少走弯路,减少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时间,让经济发展在质量、效益和收入等有大幅度提升的同时,依托珠江经济带、中国一东盟自贸区、北部湾经济区等载体,以交通枢纽的建设为支撑,尽快建成区域市场枢纽,使经济得以更加迅速地踏上有质量、有效率、更公平、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4.2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产业结构的最终合理占比标准众说不一,但其调整的目的却是一致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是为了经济更好的发展,是为了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更快速的提高。以南宁的现代服务业、柳州的工业、桂林和北海的旅游业为点,逐步形成集聚产业群,构建现代化的产业体系,即构建现代工业为主导产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农业等基础产业相互支撑、联动发展的产业体系,坚持以调促增的思路,大力发展和勇于承接先进制造业、信息科技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实现产业的集中、集约、集聚、集群化发展。同时还要完善相关产业配套,合理壮大产业集群,引导区域内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发展载体的融合发展,以此来推进不同层级载体间的相互发展、相邻地区载体间的联动发展以及新老载体间的耦合发展。企业、项目要集中布局,产业要集群发展,资源要集约利用,功能要集合构建,农民要向城镇转移;坚持产城联动,在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的同时,促进资源的集约利用,实现环境的高效治理,促进人口的集中。增量的优化、存量的调整,只有加快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才能通过产业集聚来促进生产要素的集聚和优化,从而形成新的区域竞争优势和新的发展动力。

4.3 多元化增长动力、增强创新推动作用

要以更广泛的区域视野去谋划和推动科技的创新,在国家既定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围绕产业链条部署创新链条,为打造新常态下的经济升级提供坚强的支撑力。面临区域新常态,要坚持增长点的多元化,增投资,促消费,这些都要稳定增长,在此基础上,更要扩大在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自主科技创新,同时还要注意引进先进的国外科技创新成果,提升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加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国家间的交流合作、强化北部湾经济区的投资建设、深入开展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启,抓好一批重大的科技专项,建设一批高效的工程研发中心和实验室,建立健全产、学、研的有效结合以及相关科技成果的转化体系,保证各项目能够有效地运行,投产达效,切实发挥其推动经济增长能够达到高质高量。

4.4 提升吸引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市场经济还有很大的改革空间,更高层次的经济发展更加需要市场在资源配置当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以至于人才这一重要资源的流动就更加得到关注。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产业结构的不断专业化,对高素质员工和高技术管理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大。广西只有不断提升制度环境、社会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提高现有高等院校的质量,才能在保证本地的优质生源不大量外流的基础上,吸引更多区域外的优质生源来桂谋发展、寻出路,才能让人才所赋予的一切知识、劳动、技术、管理等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增加社会财富的因素相互耦合,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成员,真正实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5 结论

经济理论具有解释性、滞后性,许多经济理论的形成,其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问题的安慰性解释,当经济运行在平稳的增长路径上时,可以验证其有限程度的正确性,但新的问题一旦发生,又会有新的理论随之产生,因此我们可以将每一个经济理论看作一段段经济史的缩影,而其内涵可以简单地概括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一规律的不断上升循环。

面对新常态、新问题,广西需要做的就是在国家既有的环境背景和可利用条件下,统筹设计,长远规划,实现既有限制性条件下的利益最优化的科学、循环、可持续发展。

总之,发展广西经济,要继续发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发展经验,利用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北部湾经济区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契机,将自身优势转变为现实推动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面是好的,面对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利用新常态,区域经济一定能够实现平稳快速发展。

作者:王巍 刘儒明

科学发展观下的工业园区论文 篇3:

区域规划热,中国经济新引擎?

为了弥合经济危机遗留下来的“创口”,过去一年,中央政府开足马力,批复了一批区域性发展规划,以帮助那些失去发展后劲的地方迅速恢复增长活力。中国区域经济的龙头地带——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也不能例外。

2008年9月16日,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目前,《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也在制定中。

但区域发展规划能否成为后经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摆脱羁绊的适用法宝,目前仍存疑多多。联系到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各种工业园区和开发区的规划建设蔚然成风,最终演变成非理性的圈地热这一前车之鉴。目前的区域发展规划热,会否陷入另一轮非理性的概念炒作?扬鞭先行的长三角,又遇到了什么问题?能提供什么经验?

致公党近年参与推动了海峡西岸经济区、中部崛起规划以及重庆、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多个区域发展规划出台。为了推动长三角议题,他们耗时半年时间调研,将一揽子建议提交中共中央及国务院有关部门,这些调研由一位中央主席和四位中央副主席分别领衔。杨邦杰即是其中一位。

长三角一体化远未完成

《南风窗》:你们为什么会专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这个议题?长三角一体化的概念提出已经很多年,为什么现在还要提出促进这一区域的合作发展?是不是说,之前多年这种合作并没有取得根本性、实质性的突破?

杨邦杰: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下,长三角面临的问题很尖锐,在中国也具有典型性,比如浙江的出口型民营经济受到很大的冲击,上海的经济也受到很大影响。这时候研究长三角区域合作发展具有比任何时候更重要的意义,比如提升区域抗风险能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整合重组。

长三角区域在合作发展中的确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比如公共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难以完全实现;区域市场一体化远未实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特别是水污染环境突出;缺少区域科技合作的协调机构以及中小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大等问题。  《南风窗》:您能否告诉我们,真正一体化的、完全经济地理概念上的长三角应该是什么样的?你们对现实中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状况是否有一个客观评价?  杨邦杰:按照经济学理论来说,完全经济一体化就是各成员在经济、金融等政策上完全统一,区域内商品、资本、人员等完全自由流动。但这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形式,也是目前实际生活中很难达到的形式。

对于长三角的现状当然我们有一个评价。我们认为它还是当前全国综合实力最强的一个区域。以全国2.1%的陆地面积、11%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1.7%的国内生产总值、24.5%的财政收入、47.2%的进出口总额,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高、综合实力强、城镇体系较为完备的区域,具有区域联动发展的基础。

不过它也有问题,在发展上已经遇到瓶颈。上海、浙江两地缺少建设用地,上海就搞了一些沿海填海,比如洋山港的建设,但空间毕竟有限,所以他们的一些产业就都往苏北和安徽发展;浙江就建设连海大桥,往舟山群岛发展。另外,浙江也缺技术和人才。我们到浙江调研时,发现他们的很多企业研发中心是放在上海的,因为许多人不到浙江去。以前的温州模式,虽然民营经济搞得很好,但低档产品较多,需要进一步做好发展规划。他们需要技术支持,否则产品就没有出路。借助上海的力量,就会好很多。从江苏来说,有个苏南和苏北怎么实现协调发展的问题(苏北是个农业区)。现在安徽省既有土地,也有承接产业转移的需求,它也想参加长三角的发展,所以我们推动长三角规划,也要把安徽拉进去,否则长三角就没有发展的资源了。

长三角还面临最突出、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产业同构现象。比如汽车,两省一市包括安徽,都搞得很大,生产布局重复,产业集中度低,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明显。产业的竞争性大于产业的互补性,影响了长三角整体性竞争优势的发挥。

《南风窗》:行政体制分割带来的壁垒和门槛是不是一个问题?  杨邦杰:现在回过头来看,行政体制分割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区域发展里面都存在。美国也有,每个州都有立法权,也面临南部的发展和西部的发展不协调的问题。我们的这种行政体制,尽管在长三角有—个分割的问题,但我们认为它不是区域合作发展的主要障碍。

当然,每个省都有相应的GDP追求和责任考核,但也要看到—个内在的联系,就是要发展的話,就必须认识到互补性和合作的必要性,大家可以坐下来商量。几个省的领导在调研中我都见了,在这一点上,不是很难协调,都有共识。应该说孤岛经济现象是不存在的。这和以前的发展状况不太相同。

在当前的压力下,不合作,不互补,就不会有发展。比如产业转移,上海可以把它的低端制造业转移出去,安徽有这个要求,苏北也有这个要求,这需要他们进一步协商。而且,中央的调控能力是很强的。比如发改委,制定长三角规划,产业的布局可以协调;比如科技部,可以协调三省科技平台建设;再比如环保部,也在协调几个流域的保护和治理,这都是得心应手的事情,别的国家还不一定能做,所以就不存在难协调、难调控问题。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洋山港的建设,涉及舟山的一些港口,几个岛都是舟山的,要是在别的国家这件事就比较难办。但中央要下决心去做,那就好办了。洋山港横跨两个地方,中央既有投资,也有协调能力,这种大工程一上马,就可以把这几个岛屿利用起来。

长三角可以复制吗?

《南风窗》:长三角给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什么经验?

杨邦杰:在高速发展这么久之后,回过头一看,有经济危机和资源环境压力。大家的合作认识和相互需求是共同的,否则国家也不会推动长三角发展规划。其他地方认识不见得有这么到位。

另外必须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产业层次,增强对产业链的全面控制力,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浙江的制造业,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和价值链的末端。如果退回30年,“上海制造”也是中国先进制造业的代名词。现在虽然长三角的贸易规模很大,但主要还是处于国际分工产业链的低端,档次也不是很高。贸易形式主要是加工贸易,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出口规模很小,很难在激烈的国际产业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在许多关键领域要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造就—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产业,是长三角地区在进一步对外开放中谋求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南风窗》:您在前面已经说过,长三角作为中国一个表现最优秀的区域,已经取得不小的成功,这种成功在别的区域里是否可以复制或再现?

杨邦杰:中央提出要将上海发展成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还要成为商业中心

和制造业中心,这跟珠三角是不同的。珠三角“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中小型补偿贸易)的情况很普遍,量很大,档次也不是很高。上海主要还是要发展高端制造业,大飞机放在那儿,空间科学和最好的汽车产业也是在那儿,这跟别的地方不大相同。目前,长三角在新形势下的合作发展对其他区域是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

审视规划热

《南风窗》:现在各个地方都在争着向中央要规划。这里面会不会有问题?

杨邦杰:都在争取,而且中央的确也都给了规划。2009年发布了多少?可以这么讲,全国没有规划的地方已经没有了。中央只是有这样一个想法,就是从全局性去安排这些政策。反过来说,你地方上也要有这种积极性。我们对这方面也是非常非常关注。比如环渤海,现在还没有形成长三角的规模和水平,下一步我们也要做环渤海的调研,可以看看,长三角发展对它是不是能有所促进?有没有影响?

以前京津冀的发展不是很好。但这些年,国家发改委的规划出台后,应该说已经有相当大的进步了。那么珠三角呢,它的发展是因为改革开放后有香港在起带动作用。要是一个区域没有一个龙头去带动,发展难度也是很大的。

西部的发展,目前来看主要还是要靠中央政府,它没有区域优越性。2009年我在边境上跑了很多地方,特别是云南边境,西部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发展和沿海地区的发展还不一样。涉及民族等各种问题。

中部的发展,我觉得难度更大。中部范围太大,各省的特点不相同,目前看来各有各的发展规划。比如江西,主要还是想靠长三角,山西、河北肯定是向京津冀靠的。在中部的发展中,就存在行政体制分割问题,这的确还需要地方的认识跟上去,有些涉及一个省的,还比较好办,比如苏北的发展规划,还有山东半岛的蓝色经济区,比较容易一点。涉及区域性的,就不大好协调。而且区域规划做得很多,完全有可能搞成概念。不能自己想个名称出来,就去搞一个区域发展规划或战略发展规划,那是不现实的。   《南风窗》:争取规划是不是也算一种应对压力的办法?

杨邦杰:这是一种危机应对,他们有发展的压力,希望能得到发展的机遇,能得到中央的政策和投资关注。作用应该还是有的。比如以前我们在广西那边做调研,我们呼吁了一下,像百色这样的老区,经济很快就起飞了,高速公路一通过,大铝厂一上马,中央政府的产业布局很成功。所以为什么区域发展规划很重要?中央调控能力很强,中国政府这种调控能力,跟体制有关系,很多人也认为这是我们国家的一种优势。

当然,我们自己头脑要清醒。现在是投资拉動,但某些地区中央项目配套资金40%没有落实,投资项目一下去,很可能是半拉子工程,还是不行。怎么办呢?所以2010年的经济形势还是比较紧迫的。

另外,中央用很多基金去支持中小企业,一些专家就有疑问:你到底是用基金去推动它,还是用市场的力量、产品的力量去推动它?有的领导也说,都不知道这些钱应该分给谁,这么多企业,多如牛毛,只好认识谁就给谁。尽管是个笑话,但也不全是笑话,说明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还有一些缺陷。  《南风窗》:现在的区域规划热,应该避免什么问题?

杨邦杰:还是要避免忽视经济发展规律的冲动和盲目性。现在我们提出很多区域发展规划、计划,但有的是实现不了的。不能说这个问题很突出,但至少是存在的。

任何一个当领导的,都希望当地能发展起来,想要政策要投资,这是基本的出发点,也是值得肯定的。但这只是一种想法,他们想到的和看到的,窄了一点,对规律的认识还不够,有的地方不具备构成区域发展的条件,有些规划是很难推动的。

作为一个参政党,我们比较超脱,我们并不谋求什么中央政策和投资,也没有自己的利益,所以能够比较客观地站在更高的位置上观察这些问题,然后再向中央和各个地方提出来。比如统筹城乡发展,我们在川西平原—个城市开会,我就讲,川西平原都被消耗尽了,耕地都变成了建设用地,以后中国到哪儿去种粮食?我在给总理的报告中就说,30年的改革和发展,改变了中国数千年的粮食生产格局。以前都是以南方为粮食产地,基本上最多就是能保证粮食的自给自足而已,所以需要建设粮食的核心生产区。如果耕地消耗尽了,我可以这么讲一句。中国要买什么东西,全世界涨价;中国要卖什么东西,全世界降价。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

《南风窗》:但有知名经济学家鼓吹最好取消红线,把耕地都变成建设用地,多多益善。这样一来,区域规划对于发展经济来说,是不是一种万能灵药。怎么正确认识和对待它?

杨邦杰:中国要是没有地,那么多人的出路怎么解决?你看经济危机对中国的社会波动和影响大不大?很多人没有事做就回家去了。有地,至少能保证他的吃饭问题,没有地,中国就一片混乱。一些经济学家不知道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想当然。从来没有跟农民打过交道,从来没有住过农村,没有去过农郊。我认为他们还是书生气十足,只从经济学的角度看问题,还是窄了一点。还是做不知名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经济学家更好。

我认为,经过30年高速发展之后,在目前经济与资源压力下,以及国际上对气候变化等重大问题的合作条件下,进行发展的反思和新一轮规划是非常必要的,要理清发展思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中国的经济在质与量上上一个台阶。

作者:章剑锋

上一篇:规范促销行为避免负效应论文下一篇:城市人口老龄化对策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