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污染下的石油工业论文

2022-04-16

摘要:我国区域产业集聚是以民营资本、外资资本和政府主导下的园区为主要动力,在循环累积、市场导向、规模-报酬递增、知识溢出四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集聚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加快了经济中心区域的形成,促使产业向某些特定区域集中,通过配置生产要素、建设经济中心、提高产业竞争力、推进产业转移、增强知识信息溢出效应等途径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石油污染下的石油工业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石油污染下的石油工业论文 篇1:

海洋石油污染应急制度的完善

作者简介:龚层林,西南石油大学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摘 要:中国已建立起来的较为完备的传染病应急制度对完善石油污染应急制度可以起到借鉴作用。海洋石油污染应急制度在借鉴传染病应急制度的基础上,根据石油污染的严重程度,将石油污染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进行分类管理。依据不同程度的污染情况采取不同的污染报告,通报,公布和污染控制措施。

关键词:海洋石油污染 应急制度 传染病

一 、中国海洋石油污染应急制度的现状。

中国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石油工业,关于海洋石油污染的立法多为行政法规和规章。规范海洋石油污染的法律主要有《环境保护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

198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规定了发生突发环境污染事故时,肇事主体的报告和采取措施的义务,以及相关政府应采取得措施,解除或减轻危害的职责。但《环境保护法》制定的时间较早,已不能反映时代的要求。作为一部规范整体环境的法律,具体涉及到海洋石油污染应急制度的内容较少。而且对于各个环境保护机构的具体职能规定模糊。

《海洋环境保护法》于1999年颁布,其对海洋环境保护管理的分工更加明确,法律责任的规定更加明晰,该法中的义务性条款基本上都有相对应的法律责任,并规定了肇事主体破坏环境的行政罚款的具体罚款幅度。但是该法对于海洋石油污染的应急处理也只是一个原则性的规定,无具体内容可供操作执行。

中国海洋石油污染应急制度存在着诸多缺陷:其一,主要依靠政策管理石油工业,而政策缺乏稳定性与规范性,导致很难从根本上解决石油污染应急制度的问题。其二,为数不多的石油污染应急制度的立法中,大多数是效力较低的行政法规和规章,而且缺乏体系上的合理规划和配套,导致立法体系混乱。其三,立法中关于石油污染的应急处理,大多是一个原则性的规定,缺乏具体内容可供实施。石油污染应急制度的缺陷深刻影响着实践中石油污染事故的处理,因此完善海洋石油污染应急制度,对保护海洋环境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传染病应急制度对石油污染应急制度的借鉴意义

中国以《传染病防治法》的法律条文为主,配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的具体实施制度,已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传染病应急制度。该套应急制度内容完备严谨,可操作性强。传染病与石油污染同属突发事件,因此通过借鉴传染病应急制度对海洋石油污染应急制度的完善可以起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借鉴效果。

(一) 传染病应急制度之疫情报告

《传染病防治法》的疫情报告制度建立在传染病的分类管理上。《传染病防治法》第3条将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是将全国发病率较高、流行面较大、危害严重的38种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并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类,实行分类管理①。疫情的报告时限,程序和方式因传染病的分类不同而不同。传染病的分类管理制度根据疫情的轻重缓急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更有利于控制疾病蔓延,保障公共安全。海洋石油污染中,同样可根据石油污染的严重程度对海洋石油污染进行分级管理。

《传染病防治法》第30条—33条规定了承担传染病报告责任的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明确了承担报告传染病责任的各机构具体分工,报告的时限,程序以及内容。

(二)传染病应急制度之疫情控制

《传染病防治法》第四章制定了传染病疫情控制措施。其中第39条规定医院发现甲乙丙三类不同的传染病时分别应如何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规定了发现传染病或接到传染病报告时,对甲乙丙三类不同的传染病分别应在多少时限内派专业人员赴现场进行调查。《传染病防治法》第42-43条规定了遏制传染病蔓延的措施。

三、完善海洋石油污染应急制度之建议

(一)明确行政机构的职责

海洋环境保护中各机构的职责如下: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统一监督管理。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国家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渔港水域内非军事船舶和渔港水域外渔业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的监督管理以及保护渔业水域生态环境。沿海各级政府领导本辖区内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沿海县以上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的海洋环境监管,承担海洋污染监测、预测、调查、海洋污染报告以及其他预防、控制工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对行政辖区内的石油污染事件进行监测、信息报告与管理;设置专门的举报、咨询热线电话,负责石油污染监测信息网络维护和管理,在网络上建立《突发石油污染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

(二)分类分级管理制度

传染病应急制度的疫情报告,通报和公布建立在传染病分类管理的基础上。海洋石油污染同样可依据石油污染的严重程度,将石油污染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轻度是指溢油量10吨以下。

(三)信息报告制度

报告的主要内容有污染发生基本情况(发生地点、波及范围、波及人数等),污染发生简要经过,已采取的对污染的处理措施等。报告时限从发现石油污染到报告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整个过程在1小时内完成。当地的环境保护部门对石油重度污染,应在2小时内完成网络直报。

(四)污染控制措施

石油污染肇事主体发现石油污染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首先停止作业,对根据污染情况采取必要的减小和控制污染蔓延措施,并以电话、传真或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上登记的方式向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填写《突发石油污染件事记录表》,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从发现石油污染到报告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整个过程在1小时内完成。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发现石油污染或接到石油污染报告时,应当及时采取下列措施:对石油污染进行现场调查,对石油重度应立即派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对中轻度污染,应在12小时内派专业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

四、结论

本文研究在发生海洋石油污染后的处理应对措施,试为完善海洋石油污染应急制度找到解决之道。海洋石油污染应急制度的机构职责、污染报告和污染控制是应急制度应日臻完善的三个方面,以传染病应急制度为视角是完善石油污染应急制度的出发点。借鉴传染病应急制度较为完善举措能切实弥足石油污染应急制度的缺陷,协调承担海洋环境保护的各机构职责并最终形成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有机统一体系。

参考文献

[1] 任君.论环境保护法中的政府责任.世纪桥.2011(23).

[2] 王汕发.论修改后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的特点.法制与管理.2000(4).

[3] 万明国,王成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4] 高贵军,董辉,邓祖昆,周然,马晓江,马昱.河北省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五级疫情监测报告网络的建立与运行.现代预防医学.2005(3).

注解:

① 董扬梅:“国家法定传染病分类常识”,搜狐网,http://health.sohu.com/20110811/n316122684.s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3年5月27日。

作者:龚层林

石油污染下的石油工业论文 篇2:

产业集聚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摘要:我国区域产业集聚是以民营资本、外资资本和政府主导下的园区为主要动力,在循环累积、市场导向、规模-报酬递增、知识溢出四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集聚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加快了经济中心区域的形成,促使产业向某些特定区域集中,通过配置生产要素、建设经济中心、提高产业竞争力、推进产业转移、增强知识信息溢出效应等途径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今后促进区域进一步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市场调整产业集聚的区域分布;加快区域产业集聚以促进中西部经济中心的形成与提升。

关键词:产业集聚;形成机制;协调发展

文献标识码:A

产业集聚是某些特定的产业在空间上趋向于一个特定区位的现象。关于产业聚集形成的动因,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为:一是经济活动的外部性,外部经济性与规模经济的存在是产生集聚的经济动因;二是经济活动的竞争性,产业的地理集中是竞争所致,集聚有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三是由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移动通过市场传导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四是产业集群是由地区特殊的比较优势、供给和需求结构、文化氛围甚至是政府政策所引致的。企业与产业组织是决定集聚经济的关键因素。尽管产业集聚归因于多方面,但运输成本、规模经济和外部性是影响产业集聚的最基本因素。在既有的研究看来,产业集聚主要存在如下作用:第一,产业集聚创造区域的竞争优势。通过集群内企业的合作与竞争以及群体协同效应,可以获得诸多经济方面的竞争优势。区域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区域内若干个大产业集聚体,因为它们根植于区域社会网络当中,空间上又具有接近性,并形成良好的循环累积效果,所以其能够创造出强大、持续、稳定的区域竞争优势。第二,产业集聚推动区域创新。通过支撑机构和企业间的相互作用,还可形成一个区域创新系统,提升整个集群的创新能力,对于区域整体创新绩效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第三,产业集聚加快区域经济增长。产业集群使得集群内企业分工更加细化,提高了企业的专业化程度,同时由于集群内企业的集中和关联,发挥了中间投入品和公共设施的规模效益,从而有利于经济增长,并且能加速技术进步,不断为经济增长提供原动力。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高速的增长态势,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成功标志之一。东部沿海的产业集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并在工业化、城市化、就业水平的提高和产业及其组织结构的优化等方面,为我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相反,我国中西部内陆地区的产业集聚则主要依靠各级政府投入,其规模在沿海与内陆的差距不断拉大,从而导致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范剑勇、朱国林,2002;Wen,2004),因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变得更加突出。尽管我国一直致力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解决,但现有解决思路上,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际决策部门,大多更强调政府的作用,将政府当成区域协调发展的全部依靠。而事实上,在我国区域差距很大和区域进一步发展的起跑线相差悬殊的情形下,单靠政府自上而下的有限投入和相关政策支持是很难短期内扭转区域不协调发展格局的,因此,有必要在上述基础上叠加新的模式。这一新模式可以产业集聚发展作为切入点,以市场微观主体企业为作用对象,通过突出市场机制的作用,自下而上引导产业西进以推进中西部内陆地区产业集聚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集聚高端化的互动,来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一、我国区域产业集聚的动力与机制

近20年来,我国各地出现不同类型、规模和层次的产业集聚,如浙江温州小商品产业集群、广东东莞电子工业集群、苏州电子工业集群等。产业在特定空间形成集聚已成为影响区域竞争力的重要因素。经验表明,以下三种代表性的动力促成各地产业集聚:

第一,民营资本发展较快而自发形成的产业集聚。民营资本自发形成的产业集聚多数是属于投资少、见效快、技术水平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其集聚特点是产业根植于地方性的社会网络、柔性生产强度高和防范市场风险意识强。浙江“板块经济”是这类产业集聚的代表,它充分利用竞争和合作平台,形成若干个市场份额比重高、技术创新活跃、竞争力强大的产业集群。

第二,外资进入和主导形成的产业集聚。外资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具有全球布点优势,利用国际化的视野选择最有利的区位进行布局,并且利用产业关联配套等途径迅速培育出产业集群,充分挖掘产业价值链资源。如江苏省苏州市和广东省东莞市都是因为大量的台湾、日本等外资企业大举进入,短时间内出现一大批的同类或者互补性的企业扎堆现象,从而迅速扩大地方的经济规模。研究发现,在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资企业空间集群的影响因素时,总的制造业的集聚经济对劳动技能和土地成本有较高的依赖性,而服务业的集聚经济、外资的集聚经济对劳动力技能和劳动力成本也有较显著的影响作用(朱英明,2003)。

第三,政府机构设立各类开发区而形成的产业集聚。我国各级政府设立的各类型开发区为产业集聚提供发展依托的空间。地方政府试图利用空间发展规划,加强产业集聚,以此加速培育几大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由于区位优势、政策环境、土地成本、配套完善等综合优势相结合,地方性开发区能够快速吸引大量资本集聚。不过,应该看到,政府机构所设立的开发区良莠不齐,人为规划出来的产业的集聚效率较低,土地资源、税负水平、环境污染等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问题。

客观上,我国的区域产业集聚是由一系列内外部条件综合形成的各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的形成机制包括以下四种:

1/循环累积机制。历史或者偶然性因素能够为地方发展产业带来的契机,新兴的产业一旦被介绍、引入和培育而发展后,当地的要素资源将变成新产业兴起的土壤,原有平衡也就随之被这种力量所打破。随着这微小的优势不断扩大,便出现一个又一个累积过程。在一系列过程中,当地原有厂商和要素的存在为更多厂商和要素进一步集中到该地区提供激励。尽管这种累积过程存在动态特征,但是产业在这一地区的空间集聚倾向并不必然地无限扩大,这主要取决于当地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市场规模、技术水平等条件,有时称之为“市场拥挤效应”。

2、市场导向机制。一般来说,市场导向机制可以分为基于产品市场的导向机制和基于要素市场的导向机制,这两种机制在综合性的中心城市同时存在,并且作用力大小和方向比较接近。在功能比较单一的城市或者地区,这两种机制作用力有大小之分,可能前者占上方,也可能后者居上。对于前者而言,厂商的区位选择更加注重产品的区域市场规模和层次,因此,便捷的交通条件、城镇体系、消费习惯等会成为厂商设厂优先考虑的因素,如苏州电子产

业集群,绝大部分厂商在选址的时候就看重长三角巨大的市场规模。就后者而言,厂商的区位决策更侧重于某一类稀缺的要素资源或者中间产品,资源开发将带动上游产业甚至下游加工业集聚,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中西部地区的非金属、石油加工、烟草等资源产业的集聚程度比东部高。也就是说,市场导向机制要依靠产业间投入产出关系将相互关联的企业吸引到特定空间集聚,进而减少空间运输成本而获益,有人被称之为“市场关联效应”。

3、规模报酬递增机制。规模经济早在20世纪初就被韦伯等著名经济学家所认识,它的存在能够为产业集聚提供一种更有说服力的解释。规模经济可以分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前者又可以细分为两类:技术上的和资金上的,如果企业扩大规模增加一单位的投入会获得多于一单位的产出,这称为技术上的规模经济;如果产出增加时,产品的平均收益增加或者平均成本减少,则属于资金上的规模经济。同样,外部规模经济也有两种类型,即地方化经济和城市化经济,其中,地方化经济是指同一行业内部的不同企业之间相互关联产生的收益增加或者成本节约,如石油工业集聚,指的是焦化、炼油、石油运输等同行业内的不同企业的空间集中,从而获得地方化经济收益。企业获得城市化经济是指在更大空间范围内获得其他企业配套、便利的公共设施、规范的劳动力市场等外界的支持而获得更高的收益。正如克鲁格曼提过:“大城市可能是由受益递增维持着,受益递增来自于大的劳动力市场或者地方化知识溢出,而不是运输成本和加工水平上的规模经济相互作用的结果。”

4、知识溢出机制。知识溢出机制是通过自主创新或者模仿创新(即“边学边干”效应)方式获得,属于产业集聚的微观层面。自主创新需要人才和研发,它们构成模仿创新的基础。知识溢出的途径包括:一是知识正式扩散,通过研究自主创新的产品推广方式进行技术传播;二是知识非正式扩散,包括专业人才之间信息和思想的非正式交流等。一般来说,产业集聚会吸引更多人才集中,各种正式或者非正式的交流平台为技术信息扩散提供便利条件,也有助于新企业诞生和技术模仿,从而进一步集聚更多企业,如美国的硅谷。简而言之,产业集聚有助于知识溢出,反过来,知识溢出促进产业更进一步集聚。二、正确处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产业集聚的关系

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国内政界和学术界早就关注过。毛泽东(1956)在《论十大关系》中论述过沿海与内地的协调发展,把沿海与内地的关系列为中央要重点处理的“十大关系”之一;邓小平(1980)在“两个大局”思想中提出关于东部和中西部协调发展的战略勾画,东部发展起来后,支持中西部的发展。随着中国区域差距的日益扩大,区域经济实施协调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2000年,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措施,2003年,中央提出“振兴东北”的战略措施,2005年,中央提出“中部崛起”的战略措施。这些战略措施作为国家战略,对我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2006年,在国家制定的“十一五”规划第五篇中,明确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构想,今后将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方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可以设想,今后国家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即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并且制定分类管理的区域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尽管学术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研究产业集聚,但是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和协调发展的影响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在区域经济中,产业集聚导致的区域经济增长,并且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点:

第一,产业集聚加快了经济中心区域的形成,加快了我国目前区域经济格局的形成,对大区域的协调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产业在集聚的过程中同时存在分散力和集聚力,当拥挤成本足够高时,产业活动会产生离心力倾向,最后在区域间发生扩散、迁移现象,这意味着新的经济中心将出现。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区,都是在产业集聚与空间演化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从而奠定我国区域经济多经济中心的区域发展格局。中西部地区同样存在这种现象,如中原、武汉、长株潭、关中、成渝等城市群。在此,我们认为多中心的空间格局已成为我国未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第二,产业集聚使产业向某些特定区域集中,成为区域差距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产业集聚的目的是追求规模报酬递增、降低交易成本、强化创新行为和提高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后果可能出现产业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即中心——外围区域的分工格局。同时,在空间集中的不同产业之间还存在集聚效率差异,进而导致产业收入的收益不同。

第三,产业集聚使产业转移受到制约,使区域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发生变化,进一步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和区域政策的实施产生影响。产业集聚会形成一种迁移惰性或者粘力,其中包括产业集聚的循环累积机制、制度障碍和湮没成本等都会增大产业集聚力,而且它们促使产业更进一步根植于地方经济发展,无形的壁垒阻塞了产业正常的转移渠道。

三、加快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

在当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产业集聚不仅要在市场力量作用下自发形成,还要依靠政府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加以扶持和引导,使之真正地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效途径。在此,本文认为,加快产业集聚,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通过市场对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调整产业集聚的区域分布。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资本的区域流动将从过去的“劳动力随资本移动”转变为“资本随劳动力移动”。并且随着劳动力迁移成本的提高,资本区域间流动迅速加快,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将成为可能,进而调整我国产业集聚格局,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第二,通过产业集聚,促进中西部经济中心的形成与提升。产业空间集聚会伴随着大量人口在特定区域内迅速集中,形成一定规模的城市甚至区域性经济中心。尤其对于原来工业基础比较好的经济中心而言,这是一次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机会,将有效强化经济中心的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协调效应。

第三,通过产业集聚提升落后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具体表现为产业集聚通过生产要素集聚、产业间的相互需求及功能联系以及竞争战略等途径优化落后区域的产业结构,最终实现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目标。这是解决当前中西地区产业层次低、布局不合理、能耗水平高等问题的有效手段。

第四,产业集聚力量和方向的变化将引导产业集群向外围地区转移。产业集聚是由偶然性或者历史性因素引起的,经历过成长、壮大之后会因外部变化而走向衰退,这类企业集群由于分散力的主宰和寻求更适合获利的发展空间而发生区位迁移。

第五,通过产业集聚引致知识、技术和信息的集聚,促进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产业集聚不单是劳动力、资本和资源等生产要素的集聚,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形成一种创新力量,这种力量因产业的集聚而加快技术的创新、传播和扩散,进一步缩小中心与外围地区的技术差距。

责任编辑 晓 立

作者:孙久文 叶振宇

石油污染下的石油工业论文 篇3:

土壤石油污染对玉米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

摘 要:以玉米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土壤石油污染对玉米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从而初步了解玉米对石油污染土壤的耐受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石油污染浓度的增加,玉米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其株高、叶片数和地上干物质较对照明显降低。叶片中可溶性糖、叶绿素和粗纤维含量均随着石油污染浓度的提高呈明显下降的趋势。

关键词:土壤石油污染;玉米幼苗;生理指标

地处辽东半岛的大连市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基地,石油工业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因原油冶炼、加工、运输过程中的泄漏、排放和发生事故等原因,导致油品直接进入土壤,造成了严重的土壤石油类污染[1],进而对土壤环境质量和农作物品质造成严重影响。土壤石油污染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成为辽南沿海地区不可忽视的土壤污染问题。

有关油污土壤对作物的临界毒害浓度目前尚没有定论,吕志萍等[2]的研究结果显示, 石油含量在15 g·kg-1会导致玉米生长发育期滞后,出现贪青现象;土壤石油含量为3.1 g·kg-1时玉米减产10%。关于石油污染对黄绵土和潮土上小麦、玉米、苜蓿和高粱等农作物的影响已有报道[3-5],而在辽宁南部地区棕壤上就石油污染对植物生长和土壤酶活性方面影响的研究还鲜见报道。笔者选取辽宁南部地区主要农作物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不同石油污染处理对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以及油污土壤上的土壤酶活性变化,以期为监测评价该区土壤石油污染的环境影响及其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土壤采自大连金州新区某地未受污染的表层土壤,土壤质地为砂质壤土,pH值为7.09,有机质为3.87 g·kg-1。试验用原油采自辽河油田某生产油井。供试植物为玉米(丹玉406)。

1.2 试验方法

按土壤中石油浓度分别为2.5,5.0,7.5,10.0,

12.5 g·kg-1,设有空白对照组,每组有3个平行样。称取一定量的石油溶于石油醚,加入5.5 kg土壤并混合均匀,通风处放置约48 h,使其中的石油醚挥发后,装入陶土盆中,盆内土壤厚度约10~12 cm。将玉米种子在0.1%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消毒15 min,每塑料盘中均匀撒播30粒种子,播深1 cm左右。2012年5月初播种,5月下旬间苗,于6月20日采摘完全展开叶片,每个处理采摘5个叶片,采摘后立即在105 ℃烘箱中杀青10 min,65 ℃烘干至恒质量,待粉碎研磨进行可溶性糖、粗纤维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同时对玉米的株高、叶片数、地上干物质量进行统计。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采用蒽酮法,叶绿素含量测定采用丙酮法,粗纤维含量测定采用硫酸提取重量法[6]。株高用直尺测量,干物质量用称量法测定。

1.4 数据分析

应用Excel 200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石油污染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随着土壤中石油污染浓度的增大,玉米的株高、叶片数和地上干物质质量都有不同程度地降低。当石油质量分数为12.5 g·kg-1时,三者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5.5%,53.6%,49.0%(表1)。分析表明,不同土壤中石油污染浓度对玉米株高、叶片数和地上干物质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石油中含有很多高分子化合物,易粘着在植物根系上形成一层粘膜,降低根系的呼吸作用强度和阻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严重时会引起根系的腐烂,某些石油烃组分也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而造成植物的直接伤害[4]。同时石油类物质一旦进入土壤,会吸附在土壤表面,破坏土壤团聚体,加速分散土粒,降低土壤的通透性,引起土壤的表面性质改变,影响土壤中养分和水分的运动,进而阻碍植物的生长[7]。本研究中石油污染土壤上种植的玉米,其株高降低,叶片数减少和地上部干物质量显著下降,生长受到明显的阻碍,可能的原因之一是原油污染导致玉米幼苗养分失衡和生理性脱水[8]。

2.2 石油污染对玉米苗期叶片中可溶性糖、叶绿素和粗纤维含量的影响

不同的土壤石油污染浓度处理下玉米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叶绿素含量和粗纤维含量差异显著,三者含量随着土壤中石油浓度的增加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当土壤中石油浓度分别2.5,5.0,7.5,10.0,

12.5 g·kg-1时,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对照下降了16.0%,11.0%,2.2%,20.0%,28.2%。可溶性糖的含量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环境污染胁迫对植物营养生长的影响。在研究的原油污染浓度范围内,玉米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都比对照有所降低。在石油浓度低于7.5 g·kg-1范围内,随着石油浓度的升高,可溶性糖含量略有增大;土壤中石油浓度高于7.5 g·kg-1,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随污染负荷的增大而下降。

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其含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的重要生理参数,可用于指示植物逆境条件下的受迫害程度。从表2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玉米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随着石油浓度的增大而明显下降,说明不同浓度的石油污染削弱了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从而降低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

纤维素是植物碳代谢的主要累积产物,是植物生长代谢重要的生理参数之一。从表2的数据同样可以看出,不同石油浓度的处理之间,粗纤维含量差异极显著。随着石油污染浓度的增大,粗纤维含量迅速降低,说明石油污染降低了叶片中粗纤维代谢,从而降低了粗纤维含量。

3 结 论

不同程度的石油污染对玉米的苗期生长有很大影响,植株的株高、叶片数和地上部分干物质量、叶片中可溶性糖、叶绿素和粗纤维含量随着土壤中石油含量的增加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统计结果表明,玉米的生长性状受石油含量的影响极显著,玉米的生长因土壤石油污染而受到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1] 籍国东,孙铁珩,常士俊,等.辽河油田超稠油废水潜流湿地处理系统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01,21(1):85-88.

[2] 吕志萍,程龙飞.石油污染土壤中石油含量对玉米的影响[J].油气田环境保护,2001,11(1):36-37.

[3] 许端平,王波.土壤中石油烃类污染物对高粱玉米生长的影响研究[J].矿业快报,2006,452(12):28-30.

[4] 李小利,刘国彬,许明祥.土壤石油污染对植物苗期生长和土壤呼吸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7,21(3):95-97,128.

[5] 岳冰冰,李鑫,任芳菲,等.石油污染对紫花苜蓿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1,28(2):236-240.

[6] 王晶英,敖红,张杰.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技术与原理[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3.

[7] Ogboghodo I A,Iruaga E K,Osemwota I O,et al.An assessment of the effects of crude oil pollution on soil properties,germination and growth of maize (Zea mays) using two crude types-forcados light and escravos light[J].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2004(96):143-152.

[8] Ekundayo E O,Emede T O,Osayande D I.Effects of crude oil spillage on growth and yield of maize (Zea mays L.)in soils of midwestern Nigeria[J].Plant Foods for Human Nutrition,2001(56):313-324.

作者:赵华美 于广聪 贲定丹 吕清扬 张凤杰

上一篇:基层农业发展农业技术论文下一篇:企业财务管理网络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