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教学体系论文

2022-04-18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中对艺术设计行业的人才要求也在不断发生着转变。目前的艺术设计教学中,存在观念落后、模式滞后、内容陈旧、方式传统等问题,要求教师结合行业内的环境,重新构建有效的教学体系,从而达到培养更多专业人才的目的。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艺术设计教学体系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艺术设计教学体系论文 篇1:

美术基础在技师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探索

摘要:在社会不断发展中提升了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美术教育是培养素质的主要途径,对艺术专业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能够丰富学生的艺术创作灵感,开阔学生的创作思维,对艺术设计创作有积极作用。因此技师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应重视美术基础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创作意识,培养学生具備创新能力,设计更具新意的艺术作品。本文专门针对美术基础在技师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进行探索,以供各界同仁进行参考。

关键词:美术基础;技师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体系;重要性

在社会不断发展中对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美术教育培养人才具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技师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应明确美术基础对艺术生的重要性,结合美术课程的多样化优势设置与艺术设计专业相契合的教学内容,完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提升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具备核心素颜,为学生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一、美术基础对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重要性

(一)美术基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技师院校中的艺术设计专业中,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能够提升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便于学生准确掌握艺术课程与美术课程之间的联系,明确美术基础对艺术课程的重要性。艺术设计课程与美术课程有密切的关联,掌握美术知识便于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内容整合,形成全新的知识体系,将所学的艺术知识良好的应用于实践中,在不断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习美术知识能够为学生丰富课程内容,提升艺术课程的趣味性、实效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令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提升对艺术学习的兴趣,并积极参与艺术课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运用美术基础提升艺术设计教学效果

在艺术人才培养中其效果至关重要,而运用美术基础,能够有效提升艺术设计教学效果。在艺术设计专业中美术基础能够提升学生的备艺术设计基础技能,具备美术基础的学生具备色彩、绘画等技术。在美术学习中学生常会根据某一主题进行绘画创作,在创作中需要具备丰厚的想象力、专业知识及技巧,以此完成艺术绘画创作。在绘画完成后学生会结合创作理念、思路。进行交流与讨论,对作品进行展示,并互相给与评价,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掌握了美术教育之外的知识与技能,能够在反复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绘画技术、创作能力、感悟能力、品鉴能力等,能够培养学生借助美术创作传递思想与情感,对学生艺术素养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基础。因此具备美术基础便于学生将美术绘画过程中形成的创作能力运用到艺术设计中,将艺术创作中的知识有效吸收,进而完善艺术教育体系,实现艺术教育目标,转变艺术教育现状,提升教学效果不质量,促进素质教育进一步落实。

(三)运用美术基础充分发挥学生教育主体的地位

在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中要想发挥美术基础教育的作用,应对传统艺术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突破传统教师主导的教育局面,在艺术设计专业中构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课堂,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习体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美术基础融入实践课程中,丰富学生的学习机会,促进学生运用美术实践基础进行艺术设计创作,丰富学生的创作灵感综,强化学生的创作意识,有利于学生综合发展。

二、运用美术基础艺术优化设计创作的途径

(一)创新传统美术基础教学

教师应精准掌握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与美术基础之间的关联,结合美术基础多样化的教学优势,对艺术设计教育体系进行完善,提升艺术设计教学效果。首先教师要掌握美术基础课程及传统课程主要包括素描,简笔画等,将美术课程中的内容运用科学的方式,融入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构建全新的艺术设计教学结构与内容。例如在学习色彩设计描绘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色彩进行写生训练,在写生过程中感知色彩的搭配与应用,提升色彩搭配的感染力,提升学生的艺术创作水平。

(二)优化美术基础教学内容

在艺术设计专业中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对美术基础课程进行优化,扩展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多元化的教育训练。教师应在美术基础课程中深度研究传统绘画元素,可以将传统画作的品鉴与欣赏融入其中,对美术基础课程进行优化与完善,在美术基础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形成综合素养,通过优化美术课程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构建高效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发挥美术基础课程的实际价值,完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建设,培养学生形成艺术创作能力。

(三)科学整合艺术设计教学与美术基础教学

要想运用美术基础课程优化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应客观的分析当前社会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及学生的学情,对艺术设计专业与美术基础课程进行深度整合,构建完善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将其进行融合过程中,应运用多元化的方式,要体现出美术基础课程的多样化教学作用,结合美术实践加强美术学生色彩搭配、绘画等方面的训练,运用多元化的训练方式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及欣赏力。教师可以将艺术课程与美术基础进行整合,在整合过程中以艺术设计专业为基准,融合美术基础中的多样化特点,塑造全新的艺术教育体系,在教学设计中突出创作能力的培养、美术基础的掌握、艺术设计水平的提升。在完善的学习体系中培养学生具备艺术设计、美术基础及基础技术等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结束语:

在社会发展中对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纵观社会发展形势,具备创新意识与能力是当下社会对人才的共同需求。而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具备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其中的教育目标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十分契合,因此技师院校设计专业教师应明确美术基础对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性,并在艺术专业设计中融入美术基础课程,完善艺术专业教育体系,促进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朱小龙.试析美术基础教学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重要性[J].美术文献,2019(10):101-102.

[2]孔玉珍.论美术基础教学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J].职业,2018(06):115-116.

作者简介:宋一蕾,女,汉族,籍贯:浚县,生于:1995-05,工作单位:鹤壁技师学院,单位省市:河南省鹤壁市,单位邮编:458030,职称:助理讲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艺术(美术)类教学。

作者:宋一蕾

艺术设计教学体系论文 篇2:

技工学校构建有效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探讨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中对艺术设计行业的人才要求也在不断发生着转变。目前的艺术设计教学中,存在观念落后、模式滞后、内容陈旧、方式传统等问题,要求教师结合行业内的环境,重新构建有效的教学体系,从而达到培养更多专业人才的目的。

[关 键 词] 技工学校;艺术设计;教学体系;探讨

艺术设计课程不同于其他技工学校课程,它将感性和理性作为学习的基础,并融合艺术、科学和文化于一体,需要学生在学习中拥有极强的创新意识。目前的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相关行业的技术型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目前企业中对艺术设计行业的人才要求也在不断发生着转变,因此,技工院校也应该随着用人标准的不同调整课程内容。

目前,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中,文化课程占据了大约半年的教学时间,这与技工学校培养学生技能的目标不太相符。基础绘画课程在整个专业教学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从而导致专业设计理论课程较少,影响了教学质量。另外,目前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学方式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要求我们要重新对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进行探讨和完善。

一、目前技工学校艺术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艺术设计的理念目前影响着全球的方方面面,包括文化、科技、艺术等。虽然技工院校目前已經根据社会中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专业方面的调整,但是由于改革速度慢,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等问题,依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难以满足社会目前对艺术设计教育的需求。

(一)教学观念相对落后

技工学校的艺术设计课程起步较晚,并且包含着浓厚的美术专业教学色彩。甚至很多技工院校就是按照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教学艺术设计课程的,根本没有意识到两个专业的本质区别,导致教学理念的偏差。在目前的教学中,这些技工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课程中的学术研究,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实践操作,导致专业特色的缺失、学生职业能力的缺失。这种不合理的课程安排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内容根本无法应用到实际工作岗位中。

(二)教学模式相对滞后

目前技工学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大多都是在几年的校内学习后进行半年多的方位实习。也就是说,学生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校内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某一模块之间的联系。在校外进行实习后,由于实践内容之间联系得不紧密,给实习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另外,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其他综合能力的培养,没有充分发挥技工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目前社会在不断地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地进行更替,艺术设计行业也自然发生了变化。但是技工学校的教学内容却没有随着行业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严重滞后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很多学生在进入行业内进行工作前,都要先进行岗前培训,也就是重新学习工作内使用的艺术设计知识。由此可见,目前技工院校的教学内容和社会中的需求相差甚远,导致学生就业中的竞争力缺失。

(四)教学方式相对传统

技工院校的教学方式是根据教学内容设定的,学生只能从教材中获得专业知识,教学中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目前技工院校的教学方式仍然以教师的讲述为主,艺术设计教学也是通过简单的案例演示让学生了解知识内容,缺乏了实际操作内容。这种方式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被动的学习过程还会严重阻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步入社会后,学生自然也就很难将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另外,在技工院校的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条件的制约,教师无法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目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更不能在教学中简化知识内容,便于学生理解。

二、技工学校艺术设计教学体系构建的方式

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体系自然也应该发生不断的变化,社会中对设计人才的需求将会给我们的教学带来更多的挑战。因此,在技工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我们必须要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将综合能力的培养和知识内容融合在一起,培养出社会需求的艺术设计人才。

(一)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技工学校要时刻将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作为教学的目标,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技工院校的教学要符合当代的市场需求,创建技术、服务和生产为一体的新型人才。所以,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这一教学理念,为培养出具有社会竞争力的专业人才做出不断的努力。总的来说,就是在教学中树立“新、短、快”的教学理念。“新”指的是教学中及时根据行业内人才的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保证教学中学生能够接触到行业内最新的理念。“短”是指艺术设计教学专业内容更新的时间要短,技工院校与普通院校艺术设计课程相比,课堂教学时间短,效率高。“快”是指在教学模式上,要针对岗位中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灵活的教学,也就是将教学内容和具体岗位融合在一起,进行快速教学。

(二)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

完善的教学体系是以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为基础的,技工院校的教学方式要将理论和实践融合在一起,实行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边教、边学、边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行业内的实际情况,不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基础。除了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例如案例教学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了解案例中包含的知识点,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分析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再例如项目教学法,给学生一个项目目标,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学习自主完成该项目,独立设计作品。这种教学方式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效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得到启发。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融合在一起,突出教学中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目的。在技工院校的艺术设计课堂中,更应该注重多媒体的运用。教师可以将多媒体作为媒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声音、图像、文字融合在一起,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感官,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有趣,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

(三)顺应行业内的需求

艺术设计行业必然会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所以在艺术设计的教育中,教师一定要注重教学内容和行业之间的关系,用理论联系实际。除了教学内容之外,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器材都应该随着行业的发展不断进行更新。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企业考察,走到企业内部了解行业内的发展情况,提高知识内容的应用能力。

除此之外,为了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技工院校应该利用更多、更有效的教学模式,如实行校企合作,在与企业达成协议之后,针对企业的情况专门为该企业培养并输送人才。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了艺术设计平台,让企业成为除学校以外的另一个学习场所,以此让学生了解行业内的需求,并找到正确的学习目标。

总之,技工院校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必须要结合行业内的环境,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顺应行业内的需求,不断完善教学体系,达到培养更多专业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玉卿.技工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J].职业,2012(20).

[2]王雪.图像处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行业素质[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

[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邱剑飞

艺术设计教学体系论文 篇3:

以“实践?艺术”为导向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研究

摘 要:实践性、艺术性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根本特点,也是当前该专业教学体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技能实践、专项实践、行业实践三个方面对构建以“实践·艺术”为导向的环艺专业教学体系进行评述、剖析,重点对行业实践内容进行论述。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体系;艺术创作;实践;教学体系

一、建构“技法+技能+技巧+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稳固掌握学科知识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艺术和技术紧密结合的专业,需要掌握相关技术层面的技能, 这是从事这个专业和职业所必备的专业素质。多数学生在入学之前几乎没有专业基础,技术需要实践来磨练,因此应保证和加强在这个方面的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掌握相关的技能与操作,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不至于因为基本技能水平欠缺而影响综合专业水平的发挥。这类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应设置在教学前期,即第2-3学期。这里有需要把握两个基本原则:

第一,以理论认知为平台、设计实训为途径,强化各课程之间的贯通与融合,确保课程教学的系统性和整合性,有效达成实践性教学的目标。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交叉性特点,逻辑性较强,一个课程往往是另一个课程的基础,而另一个课程可能又是其他课程的前导课程。如“装饰工程制图”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其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掌握制图原理、制图规范,具备一定识图和制图能力。这门课程又是“装饰工程预算”、“建筑透视”和“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等课程的前导课程,而《建筑透视》和《计算机辅助设计AutoCAD》又是环境艺术专业设计所备的基础知识。很多课程之间都具有这种依托和因果关系,因此在课程设置中要把握好技能课程连续和相互依托的关系。我们要让学生在四年中树立完整的专业理念,这种理念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在课程设置上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由简单到综合、课内外结合,构成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使之成为结构严密、逻辑合理、适应市场需求的课程教学体系。

第二,以饱满的教学课时为前提,保证实训时段的连贯性,使实践性教学得以可持续开展。由于教育部规定本科四年的总课时量不超过2500学时,历史延续下来的构成方式以“三段式”课程设置为主,即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选修课等相关内容,由于总课时量固定,有限的学制学时和日益增多的课程设置之间矛盾加剧,许多专业技能课程的课时量被压缩至30-40课时,这类课程既有大量的理论知识需要相当的课时进行讲解传授,又需要一定的课时进行示范和技能实践训练。多数学生由于没有基础,在掌握速度和学习效率方面较慢。在这种条件下,多数专业技能课程在理论部分讲授以后,技能实践课时已所剩无几,大量技能训练要留至课后由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自行实践,对技能的训练和掌握情况不够理想。因此在进行此类课程设置时,首先,在课时量方面应适当给予加强,不低于60-70课时,而在专业课课时量方面应减少,因为专业课程主要集中在教学后期,到了这个时期,学生在技能方面已经具备一定水平,教师主要是侧重于设计理念及与行业方面的教学,并且专业训练需要的工作量较大,依靠课堂上进行专业设计实践的课时量远远不够。其次,由于公共课减少,学生业余时间充裕,且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研究能力,学生可以使用课外时间进行专业训练和作品设计。这部分教学内容需要和实际工程项目或工作室相结合进行,学生的技能水平能够进一步提升,这样可以使课时安排合理,充分发挥其应尽的效能。

”二、实施“造型训练+设计赏析+艺术考察+视域拓展”序列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艺术性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重要特点,这直接关系到学生专业设计的艺术水准,艺术修养决定了学生设计作品的格调高低。这部分实践教学内容由建筑写生、设计采风、设计表现、民俗考察、专业考察等实践课程组成。中国拥有丰富的人文和自然景观,也有相异的民俗风情,建筑遗产非常丰富,应该通过写生、考察、调研、采风等亲身感受的形式来加强学习和理解,从而引导和加强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进而形成自身的专业艺术观。这部分实践教学内容各个院校既有相似点,也有所区别,但存在的关键问题是不少高校出于学生安全和所需资金等原因,或次数不够,或深度不够,使不少实践课程更多的流于形式,造成学生在艺术层面的能力较弱。这类课程设置在教学中期,即第4-6学期。本文从艺术和修养两个方面对此进行论述。

第一,加强对学生艺术造型能力的实践训练。绘画能力对于环境艺术设计来说是一个基本要求,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技能性特征,很难想象绘画能力欠缺,进行环艺创作表现能够得心应手,仅能使用计算机进行设计表现的设计师是蹩脚和欠缺的,手绘和计算机表现是当前环境艺术设计表现两种最主要方式,双方各有所长。绘画表现侧重艺术性和学术性的训练,而计算机表现侧重于技术性和实用性的培养,再好的设计创意都需要相应的表现手段和形象来打动观者。环艺设计中的绘画能力主要针对的是作品手绘表现,手绘是目前和以后相当一段时期环艺设计构思、作品表现的重要手段,重要性不言而喻,可通过色彩写生、建筑速写等实践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加强学生对建筑物的理解,学生通过对建筑实物的观察和一笔笔的描绘要比单纯的讲解、图片观摩形成的对建筑物的认知要深刻得多,这是从事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必须掌握的技能。许多高校认为色彩写生偏重于绘画性,而把这门课程或砍掉、或减少课时量,感觉有失妥当。应该通过建筑写生加强学生的速写、色彩表现及快速表现能力,对一些风格特征明显的建筑进行描绘,如徽州地区或山西平遥地区的古建筑写生,这既加强了学生对建筑物的认知,又了解了民族文化,提升艺术修养,更强化色彩表现和快速绘画的技能水平,实在是需要强化的实践教学环节。

第二,开展观摩、考察、调研等多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首先到能够反映我国环境艺术特色的地方进行考察、学习和研究。应充分了解我国在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环境艺术设计特点,在融会贯通中才能逐渐形成符合中国人使用心理的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理念,这是进行创作和创新的源泉。其次,到汇聚当代优秀环境艺术设计作品的地方进行教学实践。改革开放以后,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中国一线城市汇聚了一些反映当代国际环境设计潮流、具有国际化风格的环艺设计作品,这些城市是域外文化最先登陆中国的前沿,其作品往往具有反映时代前沿性,探索性的特征,引领了国内环艺设计思潮,应加强学生在这个方面的认知和学习,引导学生把握当前设计思潮,跟上时代脉搏。这两种艺术实践可通过设计采风、建筑测绘或专业考察等形式来进行,可以加强学生对传统和现代文化的认识,使学生明白优秀的设计创作从来不是凭空想象,往往由深厚基础孕育而来,是文化修养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引导学生艺术观的形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要注重的是激活学生的头脑和学以致用的运筹能力。

第三,借助多渠道资讯媒介,拓宽学生视野,增进艺术修养的广度和深度。

三、建设稳定的实训基地,保证学生从课堂到社会、由实习到实创顺利转换

除了进行专业技能和艺术修养教学实践,另一个重要实践教学内容就是行业实践性教学,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应的理论、操作技巧,还要熟知材料、工艺,掌握材料的合理性和视觉性,研究施工工艺的可行性等技术问题。只具备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而不掌握施工规范、施工工艺,不具备现场把握和调整、管理及与其他专业调整能力,没有实践操作能力和经验,设计出的方案往往是不可取、不完善的,这是由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行业实践性特点所决定的。这部分实践教学内容应设置在教学后期,即第6-8学期,这是学生把前期所学知识用于行业实践的阶段,也是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的前奏。它的实践教学内容应由行业调研、建筑材料与技术、专业实习或见习、毕业设计等课程组成,并和行业结合起来,在教师和行业人员的指导下,依托工作室、校内外实践基地、市场等行业环境,以市场调研、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等方式来进行,为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打下基础。从目前来看,这部分实践教学内容是高校环境艺术专业最欠缺的,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存在问题最大。因为它既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来建立配套教学实践基地建设,又需要结合相应社会资源来进行。很多高校由于扩招及自身基础等原因,资金无法跟上,在实践教学环境建设上存在很大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行业实践教学的进行,另一方面这部分实践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学生在教师带领下,深入现场第一线进行生产实践工作,要求教师具有较高实践水平。根据当前学生培养要适应市场的要求,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实践水平,成为理论和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型师资力量。从环艺行业实践场地来看,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行业实践:

一是在学校实验室内的模拟练习。此项教学实践内容是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对涉及到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相关市场进行了解、熟悉、归类、比较和总结。如对装饰材料市场、家具市场、人才市场等进行调研,熟悉行业市场的特点、现状、运营方式、规模及商品的种类、规格、风格、特点、价格、流行趋势等因素。

二是在社会专业机构或企业中的实习。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最大难点就是很难使学生完整体验从设计到实现的全过程。一个环境艺术工程的实现,其内容之庞杂、周期之长、工作量之大,已经超出了现代课堂教育的能力,而进入公司、企业进行行业实践可以体验环境艺术设计的完整过程,业务洽谈——接受任务书——总体要求——现场勘探(建筑读图)——市场调研——创意设计——设计表现——出图——制定实施方案——材料选用——施工——成本核算——竣工验收——市场反馈——售后服务等完整的装饰工程流程,而这个完整过程是在课堂教学中所无法完全体验的。通过进入企业实践能够最大限度使学生体验和参与环艺设计的过程,这是学生和专业、社会、市场衔接的最重要桥梁。这种实践教学方式需要依托工作室、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进行,学生在教师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参与实际生产,熟悉生产的各个环节,或者以工程技术人员的身份到产学研合作单位参与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从基础工作做起,进而扩展到整个环节,以工程的实际情况为要求,完成实际工程课题。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向教师,也可以向施工技术人员、工人师傅请教,从材料的规格、尺寸到各种工序、施工节点甚至隐蔽工程的构造,这是在课堂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的。

三是结合具体工程项目或课题所进行的主创活动。完整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都要以工程项目的形式来实施,因此必须让学生参与环艺工程的施工过程,掌握其中各项具体特点,明晰方案设计与和工程其它各项工作的关系,使学生在方案设计和工程实施方面顺利转换,而不是仅仅只是设计方案。

四是为专业展览或学术活动所进行的设计创作。为专业展览或学术活动所进行的设计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学生的专业创作能力,可以强化和考验学生在学术方面的水平,尤其有助于学生创新和创造精神的培养。设计是一个创造、创新、创意的过程,鼓励和引导学生用一种非常规的理念或语言去完成作品设计有效促使学生在作品理念上倾注才情,完成的设计作品应该以概念的、前沿的、探索性为特征,引导学生为高品质的环艺设计去探索。总之,任何实践教学内容的构建,归根到底,都应该认真加以贯彻执行才能达到教学目的。环境艺术设计所具有的这三类实践性课程应根据实际情况开设,兼顾到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构建时,应使各门实践课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建立“技能实践——艺术与修养实践——行业实践”完整、完善的环境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 (责任编辑:徐智本)

作者:王正刚 李杰

上一篇:中药新药临床药学论文下一篇:城市文化品牌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