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新药临床药学论文

2022-04-18

[摘要]中药鉴定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任务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掌握中药鉴定基础理论知识和特色实践鉴别能力,是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结合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学习经历,将特色传承技术融入中药鉴定学教学过程中,助力于优秀中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药特色技术。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中药新药临床药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药新药临床药学论文 篇1:

中药复方功效的研究与发展

[摘要]功效是在传统中医药理论基础上对中药复方临床作用的总结,是复杂化学活性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药理作用而表现出来的临床疗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文通过对传统中药复方功效发展,中药复方对症功效,复方功效与药理效应关系,复方功效相关物质基础研究及评价等不同方面问题的探讨,分析和总结了中药复方功效的研究与发展过程中主要研究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同时对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旨在为中药复方新药功效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提高中药复方新药的研发水平,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

[关键词]中药复方;功效;发展;研究

中药复方是指在中医临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依据中药理论将多种中药材进行组合形成的不同中药混合体。此类药物在临床实践中应用十分广泛,是中药学以及方剂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由于中药复方药物的每一种中药的种类、药味不同,且有效成分复杂、化学性质不均一、药理作用靶点多向性,因此对其研究难以取得长足的进展。复方功效是在传统中医药理论基础上,结合方剂配伍理论,对中药复方临床作用效果和特点的总结,是多种复杂化学活性成分经多途径、多靶点的药理相互作用而表现出来的临床疗效。功效概括了中药复方主要作用特点,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具体体现。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现代研究技术手段的提高,对于中药复方功效的分析和现代科学的阐述逐渐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1]。本文就当前中药复方功效研究和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探析。

1传统中药复方功效的认识

中医认为,方从法出,法随证立。多种中药根据临床辨证,通过不同的中药排列组合而产生疗效。中药复方配伍的基本理论是君臣佐使理论[2],其核心内容是依据证候的变化,将各种中药按照作用的主次不同分为不同的对证治疗级别,并以此为依据概括中药复方的功效。因此中药复方的功效取决于其组成药物的剂量配比,其中药物的组成和配伍是影响中药复方功效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功效研究和发展远远晚于复方配伍规律的变化。在复方或方剂发展繁荣的唐宋时代,中药复方的研究还基本停留在原有的经验用方的原始积累阶段,即“某方能治愈某病,某病能以某方治之”。而具体到方中的各种药物组成和配伍规律、处方治疗的特点和作用、药味之间的协同或拮抗作用机制则较少的进行论述。方剂功效最早的描述则是来自金代时期成无己的《伤寒明理论》。他以《伤寒论》的20首方为基础,依据君、臣、佐、使,分别进行组方剖析,而其中就有了对方剂功效和特点的描述。但是随后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方论中并非每首方剂都有一个较为明确的功效总结,大多数方论着重阐释的是复方中药物相互作用及不同中药之间的配伍关系[3]。总体来看,古人对方剂功效的表达从无到有,从模糊到逐渐清晰,对方剂功效的重视也在逐渐加强。但由于条件限制,古人就同一首方剂以及相关的方解,对其功效的叙述以及表达用词都有一定的差异,而且个人理解不同导致功效含义表达不够完善,有些方剂的方论中还缺少整体功效的阐述,并没有指出功效如何表达,也没有具体的研究方法,对于功效的形成和总结都没有统一的认识。清代的《医学源流论》中首次提出了“方药分离”的理论,为后人研究中药复方的功效提供了新的思路[4]。目前研究认为中药复方功效体现的是复方整体功效,而不是其中单味中药或者部分中药功效的简单叠加,因为复方中各味中药的药性、功效相互影响,以及中药配伍之间的变化,单味中药的功效会发生变化。同时也认为复方的整体功效是同复方中不同中药的功效相关联并通过其来实现的,药物剂量和性味发生变化,功效也随之改变。可见,药和方之间在功效上应该存在着内在的和必然的逻辑联系[56]。就这种联系以什么形式客观表述及其实现过程的表达方式,目前都没得到具体的阐明。作者认为,中药复方功效的表达应该在临床病证结合的基础上,通过辨证论治,确立主要的治则治法,根据中药的配伍规律进行药物的组合和剂量的确立,并概括复方的功效,使复方功效体现的不是叠加功效,而是整体功效。但是就复方功效的具体表达形式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2中药复方对症和对病功效的研究

对症治疗不仅仅在现代医学中出现,而且也出现在中药或复方的功效当中,如“止痛”、“利尿”等的功效表述[7]。复方的对症功效是指中药复方消除或缓解患者的不适或痛苦症状以及临床体征的作用。对症功效的最大特征是复方作用针对于某种症状或体征变化。它摆脱了复方的药性特征,是复方本身所含有的一种或多种药理活性成分对机体某一症状或体征的改善作用。随着现代药理学对中药活性成分研究的不断深入,在临床复方的组方过程中,采用对症治疗的中药组方以加强复方在改善或减轻某一症状方面越来越常见[8]。根据中医“治病求本”的原则,对因、对症治疗是较为常见的治疗原则。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伴随着各种不同的症状或体征,这些症状及体征往往给病人带来一定的不适甚者难以忍受的痛苦,如疼痛、咳嗽吐痰、眩晕,或进一步损害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如持续发热、出血、便秘、乏力等。它们不但是组成疾病和证候的基本要素,同时又常常是反映病情进一步发展的外在表现。因此在复方功效当中,对症功效受到了一定的关注,运用某些对症治疗药物减轻苦痛、不适症状及某些体征后,机体在一种愉悦的心情状态下, 能充分发挥体内自身正气的抗拒外邪的作用,使机体恢复正常的平衡状态。多种复方功效中包括了对症功效,达到了对症和对症治疗的统一。中药及复方的对证治疗包括止痛、止血、退黄、止咳等[9]。此外,中药复方还存在对病功效,这指中药复方针对某一特定疾病所具有的独特、显著疗效的综合概括,含有专方专病的性质。对病功效除了针对某一疾病特定病因所致疾病而具有的特殊疗效之外,还应包括对疾病的特征性理论指标所具有的直接而肯定的调节作用。如杀虫、散结、降压、截疟等。由此可以看出,对症和对病功效具有一定现代医学的特征。而中药复方研究的深入发展在一定层面上将以现代医学中的“某病”、“某症状”或“某项指标”作为疗效指标,对症和对病功效则正是中药复方现代研究成果适当的表述。

需要指出的是对症或对病功效往往是对证功效的一部分,或者涵盖于对证功效当中,而应归属于中药复方所针对证候特点发挥的治疗作用。只有在对证功效的基础上通过对症状和病因治疗中药的选用,才能真正体现出复方功效真正的内涵和辨证论治的特点。从某种角度上说,中药复方功效就是对证和对症、对病功效的有机综合。但是在复方对证治疗中需要注意,许多中药及复方对症、对病治疗功效的活性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尚不清楚,还需要更多的借助现代科学手段来进行探究。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尽管许多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外实验或者基础实验研究中具有良好的对症、对病治疗作用,可是在临床应用中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与药物的配伍、理化性质、吸收度、药物作用的靶点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需要在文献分析、基础实验研究、临床观察总结的基础上对复方对证功效进行对比研究,才有可能正确的把握中药复方功效的认识[10]。

3中药复方功效与药理效应的关系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功效的认识不仅仅是一种高度概括,抽象的概念,而且赋予了许多具体的药理学。把药理学研究的方法用于分析复方功效,最大的特点在于,药理与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之间的结合使中药复方的药理学研究继承并发展了中医药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并引入诸如分子生物学、现代组学研究技术、细胞免疫学、影像学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成果, 使中药复方的作用特点和效果有微观、量化以及更加客观的指标认识[11]。但是中药复方的多种药理效应绝对不是等同于功效,但是二者又有密切的联系。中药复方功效与药效指标无法产生相对应的关系。中药复方功效是中药作用于机体后,对人体复杂的生理功能和疾病过程中的病理生理变化产生不同的调节或干预效应[12]。因此其形成是以疾病证候为基础,通过中药复方整体对疾病证候的综合作用和影响,形成功效的作用特点。目前认为,疾病证候的发展变化涉及疾病病理生理的过程十分复杂,并且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多个系统的病理生理变化,因此针对病理生理过程中不同靶点的干预体现了药理作用的结果。而中药复方对证候的综合作用不仅仅是药理指标的累积和叠加,更重要的是复方功效代表一种对疾病证候的整体作用。这种整体作用是一个复方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药理效应相互作用的复杂网络体系,其综合效果以证候改善为基础的功效的形式表达[1314]。此外由于中药复方存在多种活性成分,因此其对证候所涉及的病理生理过程的干预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作用[1516]。因此将中药复方功效归结为多个药理作用的综合相对比较片面。目前复方功效的研究中应当以疾病证候为基础,在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以及不同环节上系统探求证候潜在的病理生理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同功效复方的干预和影响,同时结合其他学科如计算机网络、统计分析等的优势特点,更全面的阐述复方功效的科学内涵。据此,作者认为未来能够反映复方功效特点的特异性客观指征很少局限于单一的指标改变,而更有可能存在一个以证候客观化为基础的指标群的改变。当前这种研究思路还存在很大困难,首先是对疾病证候客观化研究开展的深度和广度不足,使得复方中药干预的指标体系受到一定局限。其次目前就证候与病理生理过程的变化之间的关系还缺乏相应的敏感性指标或者指标群的认识[17],尤其是在亚疾病状态出现明显的证候变化。采用中药复方进行对证干预时,一些药效学指标的灵敏度偏低,使与功效相关客观指标认识相对片面。最后目前完全阐明中药复方的物质基础尚很困难,因此许多中药及复方活性成分的药理研究与功效的对应性仍存在不足[18]。

4中药复方功效相关活性成分的研究

中药复方具有明确的功效,表现为不同的药理作用,因此必然有其物质基础。许多学者不断探索并提出一些新思路和方法。近年来分子生物色谱技术应用于中药及中药复方活性成分的筛选是一个独特的技术和方法[19]。这种技术就是把生物体内目标活性物质固定于色谱填充物中,当中药复方中多种成分随流动相流动时,由于不同活性成分与生物活性物质通过物理性质或化学反应相互作用及作用强度的差别而表现出在色谱柱上差异化的保留特性,根据这种差别就可以对中药复方中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且测定具有活性的化合物和生化参数,研究复方中各有效成分的作用靶点[2021]。该技术不仅选择性高,重复性好,而且步骤简单,分析速度快。但是本方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在流动相流动过程中活性物质特异性相互作用不完全等同于体内环境与药物在体内的作用相比还有一定距离,而且利用色谱柱特异性吸附所保留的复方中活性成分的含量一般较少,难以提供有效成分的分子结构鉴定及药理靶点进一步验证,这些都阻碍了该方法的使用[22]。在基因、分子、细胞水平上建立药物活性成分的筛选体系也是进行中药复方功效活性成分研究的一种方法。根据不同疾病和机制建立细胞水平的筛选模型,进行大规模中药复方活性成分及相关中医药理论的研究。在细胞学实验研究中,整个细胞的变化经常由既定的刺激因素引起,干预因素较少,易控制。这些都有助于评价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此外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将突变的基因导入目标细胞系中,从而达到体外定向筛选中药有效成分的目的。尽管细胞实验能够有效筛选中药活性成分,以及之间的相互作用,但是以上都是在体外进行中药复方活性成分研究,由于研究方法学上的差异,与中医整体观念的思维体系相去甚远,得到的药理学结果很难完全用于功效的科学阐释。因此建立证候动物模型或以转基因及基因敲除小鼠为模型,特别是证候动物模型的应用,对于科学阐释中医证候的本质以及复方功效的作用特点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3]。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融合了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和现代医学疾病动物模型两方面共同的作用因素和性质,使目标模型动物同时具有西医疾病和中医证候特征双方面的特征,是揭示中医学基本科学问题,阐明中医基础理论以及疾病证候动态变化研究较为理想的载体,同时也为中医辨证论治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前提[24]。这类模型从理论上讲,可以更为全面客观地反映中药复方功效作用情况。但是目前对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还不是很成熟,在模型建立方法和评价技术都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方面,特别是中医证候复杂多变,涵盖面广泛,目前相关的证候基础研究难以多方面的涉及[25]。因此在中药复方功效相关活性成分的研究中应当适当的将离体研究与整体研究结合起来,突出证候动物的特色,发挥复方整体作用的特点,力争全面了解不同复方功效的综合药理作用特点。

5以功效为核心的中药复方药理学研究与评价方法的探讨

中药复方药理的研究旨在从药物治疗学的角度,阐明中药复方或方剂中中药与中药之间、中药与复方整体之间、复方与机体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结合现代医学对功效的深入认识可进一步指导中药复方药理学的研究。但是在许多涉及中药功效的药理实验研究中,研究者往往多以“疾病”而非中医“证候”作为实验研究对象。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动物模型,无论是整体动物水平、还是离体组织器官与细胞水平,多以物理、生物或化学因素刺激诱导形成的疾病病理生理变化为基础[26]。由于这种研究方式无需辨证或辨证不充分,同时这种情况下也难以对现代医学药理研究模型进行辨证,因此这些研究在对中医理论的科学阐释中的指导作用非常有限,且由于“病”、“证”概念和研究思路上的差异,因此这些药理模型研究结果是现代医学意义上对疾病病理生理过程干预的评价,只能部分反应复方功效的作用特点。并且某些药理研究结果难以与中医中药的传统理论形成一致,甚至经临床验证的某些经典中药复方在实验研究中难以达到预期的结果。虽然目前复方功效的评价都是以中药复方药理研究的方式展开的,但是在中药复方药理研究中应当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以功效作为核心,从多层次、多方面、多水平,有机的药理学指标体系逐层深入,以说明复方功效所涉及的科学内涵。因此在与功效相关的药理学研究中首先根据中药复方的功能主治选择有代表性或能够追踪活性物质的客观指标。选择的指标要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目前证候客观化研究的特征;同时由于疾病证候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对于指标的观察也应该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这种动态的变化过程需要尽量采用无创的检测手段与方法,并适合于模型动物的形态结构,结合模型动物的病理生理特点进行多时间的证候相关的特定指标测定。另外,疾病病理生理过程、证候变化与药理指标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疾病的多重细胞信号传导通路以及相关的级联放大效应往往与中医发病的整体理论非常接近[27]。同时疾病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的新进展,也给治疗药物以及证候本质的深入研究提供新的靶点与方向,在可能产生创新药物的同时,也促进了证候客观变化的全新认识。随着复方药理作用特点的逐渐深入了解,也会促进和加深对于功效作用的科学认识。其次是选用适宜的实验动物作为功效的研究对象。在复方功效的研究中,以疾病的整体和离体模型为主的药理实验研究只能部分反映复方整体功效的作用特点。疾病“证候”的动物模型是一种理想的实验方法, 相比单纯的现代药理学模型,是一个多种病理生理过程的综合体系。但因为中医“证候”本质的科学概念尚不能完全的明了,所以目前证候实验研究的最大障碍在于缺乏能被中医界广泛接受的“证候”动物模型。但目前已有的研究现状表明,以临床证候主、客观指标变化的观察为基础,以合适的模型动物为载体,采用系统的动物临床研究模式,以最大可能模拟中医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使模型动物疾病发生发展最大可能的符合临床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则有可能建立与临床病证密切结合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以这种思路和方法建立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更强调与临床结合,在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诱导方法中引入中医病因的概念,将证候诱导因素与疾病病理过程之间的一部分共同面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可有力的推动证候基础实验研究的发展,而且更加客观、准确的对中药及复方进行药效学评价。本团队根据以上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建立的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动物模型目前已经得到了学术界的公认,并用于多个中药复方的非临床评价[29]。实验技术和评价方法不仅要先进和多样化,而且要具有一定的中医特色。由于实验研究对象的不同,所采用实验方法都有所差异。但是随着中医药实验技术方法的逐步发展,依据中医理论和具体模型动物种属并结合临床观察方法,将四诊症状进行客观化并进行动态的分析,是目前进行病证结合动物模型评价和中药复方药效评价的主要技术和方法[28]。该方法在不同层次上,应用多个药理或证候模型,将若干的证候通过药理学相关评价指标进行整合分析,有助于合理说明中药及复方功效的科学内涵。

6展望

中药复方功效的传统分析方法虽然有科学性,但也有局限性。与证候相关的药理研究是当前复方功效评价的主要方法与手段,探究“药效功效”之间的内在关系是功效评价的主要目标。但是中药复方活性成分的药理研究模式基本上沿用西药药理学的模型,其研究对中医理论认识很局限,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中药复方的主要药效。作者认为未来对于中药复方功效的研究主要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借鉴现代生物学技术,现代边缘科学的方法,如大数据云计算,计算机生物网络分析,各种组学技术等先进科学方法,首先可以从“加法”做起,即从中药复方配伍药性研究入手,对于其中的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靶点与主要功效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传统复方配伍的君臣佐使理论,适当的逐步添加1或2味中药,分析其活性成分的药理特点对原复方中与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影响,从而阐述复方功效的特点。其次可以通过做“减法”进行功效研究,即选择传统的功效相对单一或明确的复方,从中药复方活性物质和药理作用特点出发,结合药物代谢动力学、分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新的现代生物技术,在保留主要体内活性成分的前提下,逐步减少复方组成和其他活性成分含量,分析复方的药理作用特点,探讨其与功效的相关性,从而明确复方功效的物质基础和药理特点。需要指出的是功效相关的药理作用表现相对复杂,需要结合中医理论,通过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器官功能、组织细胞、分子靶点等多层次的药理研究,才有可能系统、全面的了解特定复方的功效特点,这需要进行长期而艰巨的研究工作,也只有这样才能科学的阐释复方功效内涵,指导中药复方基础与临床的科学评价,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旭杰,肖诗鹰,郭赞 不同功效的中药复方专利2010年度授权状况聚类分析[J]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16):2478

[2]冯泳,杨卫平 对《方剂学》君臣佐使理论的定性思考[J] 中医杂志,2006,47(1):61

[3]雍小嘉,蒋永光,陈颖,等 试论方剂功效表达的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意义[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4):293

[4]雍小嘉,蒋永光,韩佩玉,等. 从“方药离合”浅析以复方药物判断方剂功效的利弊[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6):333

[5]陈冠林,周福生,许仕杰,等 中药复方功效的研究思路及探讨方法[J] 辽宁中医杂志,2011,38(5):957

[6]陈冠林,许仕杰,周福生,等 基于“药性功效知识元语义分析”探析中药复方的整体功效[J] 辽宁中医杂志,2011,38(7):1260

[7]唐德才 中药对症功效的研究思路初探[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8):574

[8]任钧国,刘建勋 中药功效评价研究的思路与方法[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2,28(5):237

[9]何光明,董银平 浅谈中药的“对症治疗”作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1):111

[10]杜冠华 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组学研究[J] 中成药,2002,24(11):878

[11]何晓山,代蓉,李秀芳,等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研究与中药功效分析[J] 中医药信息,2007,24(2):39

[12]段金廒,宿树兰,刘培,等 中医方剂现代研究的实践与思考——方剂功效物质组学的构想与建立[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15(2):159

[13]童婷,吕圭源,陈素红 抗高血压中药功效与现代药理相关性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11,7(11):178

[14]王梅,张培,王耘,等 基于药理作用的中药组分功效预测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13(1):93

[15]杨义芳,萧伟 基于多成分多靶点的中药药动/药效相关性研究解读与策略[J] 中草药,2013,44(12):1521

[16]吴水生,郭改革,李长伟,等 中药“疾病缩减效应”假说与理中丸抗消化性溃疡多成分多靶点整合协同作用的实验验证[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0,12(4):580

[17]唐丽明,宋宁,袁红霞.中药复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实验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20):355.

[18]裴丽,刘景亮,李杨,等 利水功效的中药药性、功效主治与有效成分研究[J] 中医药学报,2014,42(6):31

[19]毛希琴,邹汉法,封顺,等 3种色谱模式联用在中药活性成分初步筛选中的应用[J]分析化学研究简报,2003,31(8):992

[20]牛晓晖,张海莲,孙佳明,等 脾细胞生物色谱法和液质联用分析鹿茸山药药对的补虚活性成分[J] 吉林中医药,2013,33(9):920

[21]潘再法,谭莹,胡宝祥,等 生物色谱用于当归中活性成分筛选及分离研究[J]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4,50(2):145

[22]孙小芬,刘汉清,李婧 分子生物色谱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医药导报,2010,29(9):1186

[23]白灵,冯玛莉 中医肝郁证候动物模型研究的必要性[J] 中医药学报,2011,39(4):99

[24]王秀娟,谭勇,赵宏艳,等 基于证候理论观察白附片对正常和肾阳虚证大鼠心肌酶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5(11):52

[25]刘志刚,柴程芝,黄煌,等 病证结合方证动物模型构建思路的探索[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8):2123

[26]王婷婷,赵丽,李晓丹,等 胡黄连苷Ⅱ对脑缺血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和超微结构的影响[J] 中国药理学通报,2015,31(3):400

[27]段永强,程卫东,成映霞,等 基于 CAMKⅡ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脾虚证躯体泛化效应的方法与思路[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2):536

[28]刘建勋,李欣志,任建勋 中医证候模型拟临床研究概念的形成及应用[J]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4):1772

[29]李欣志,刘建勋,任建勋,等 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小型猪模型的建立[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29(3):228

[责任编辑曹阳阳]

作者:刘建勋任建勋 林成仁

中药新药临床药学论文 篇2:

浅谈中药特色技术传承在中药鉴定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中药鉴定学是中药学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任务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掌握中药鉴定基础理论知识和特色实践鉴别能力,是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结合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学习经历,将特色传承技术融入中药鉴定学教学过程中,助力于优秀中药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药特色技术。

[关键词] 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中药鉴定学

[基金项目] 辽宁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辽宁省中药特色技术人才培训项目(2018144);辽宁省中药资源普查分课题(2018006);辽宁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LNZYJG2018014)

[作者简介] 邸 学(1979—),女,硕士,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中药品质评价与质量研究。

中药鉴定学是中药学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它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在中药学的专业培养上占有重要地位。同时它也是在继承中医药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源的理论和实践问题[1]。近些年,传统经验鉴别技术在中药材购销实际应用和课堂教学等领域的应用逐渐减少,使得中药特色鉴别技术传承面临断代的危险。2018年,辽宁省组织了中药特色技术人才培训项目,正是希望传承学员学习和传承中药特色技术的宝贵经验。

中药特色技术是指中药栽培、保护及利用资源、饮片生产、炮制、鉴定、制剂、调剂、传统制药工业、特色治疗技术及医院制剂开发研究等技术[2]。在中药鉴定学教学中,融入中药特色技术传承的相关知识及特色鉴别技术、方法与术语,将特别直观地帮助学生掌握鉴别中药饮片真伪的关键特征,使学生理论学习和鉴别实践有效地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利于培养学生的中药学专业素养,提升中医药人才培养质量。

一、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训项目特点和意义

(一)特色技术传承培训的特点

中药特色技术传承培训学习采用多种形式的培养模式,培训内容全面丰富,首先是中医药文化的传承,目的是提高传承学员的中医药文化素养,要求学员自主学习中医药经典,这些中医药典籍是在漫长的医疗用药实践过程中,积累的寶贵经验,是中医药学的瑰宝。通过经典理论学习,既完善了自身的知识体系,也拓展了思路,对如何继承和发展中药特色技术有诸多的启示。在游学轮转的课程中,安排了中药资源、鉴定、炮制、制剂等多个方向的中药特色技术理论和实践内容,同时了解不同地域、民族的医药文化和特色技术,相互学习,共同促进中药特色技术的学习。

(二)特色技术传承培训成果

中药特色技术传承培训项目要求传承学员将所学的特色技术应用于实践工作中,传承和发扬中药特色技术,推动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高校教师传承学员,需要将不同学科的知识、特色技术与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使中药特色技术得到不断传承,促进其创新和应用,推动中医药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中药特色技术传承培训学习,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此培训项目可以让教师走出去,了解不同地域的中药特色技术和不同民族的传统医药文化,拓宽了专业视野,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水平,使教师的专业素养得以提升。

二、中药特色技术传承项目在中药鉴定学教学中的应用

参加中药特色技术传承培训学习,调研了各地中医院中药调剂室及中药饮片库等,考察包括传统饮片调剂,小包装饮片调剂及配方颗粒调剂等内容,使我对中药饮片临床应用,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也对如何激发学生对中药鉴定学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实践鉴别能力等方面引发了诸多思考。

中药学知识源于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学习中医药经典(例如:内经诊治学说、伤寒论六经辩证、金匮要略杂病临床和温病卫气营血三焦辩证等)从中医基础理论出发,来理解中药四气五味和功能主治,加深学生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理解,培养中医药思维,建立中医药文化价值观。在中药鉴定学教学中,不仅要学生掌握中药鉴定传统经验鉴别方法,还要鼓励学生去读中医药经典,从而继承和发扬传统中医药文化和中药特色技术。

(一)将中药特色技术融入中药鉴定学教学,利于学生掌握鉴定学专业知识

将中药特色技术融入教学中,有利于在有限的课时内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效果是影响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而良好教学设计、多样教学模式及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等都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树立其专业自信心和自豪感。首先学生要对所学专业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才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然后积极主动去学习。

中药鉴定学是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的专业课程,同时也是国家级资源共享精品课。中药饮片的真伪鉴别是中药鉴定学的精华,但传统的经验鉴别往往偏重中药材个子货的鉴别,例如“防风蚯蚓头,党参狮子盘头,天麻鹦哥嘴”的鉴别,而对中药饮片鉴别偏弱。在教学中融入特色实践鉴别技术,结合医疗机构及饮片零售企业的饮片验收经验,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通过在中药饮片小标本室现场与同学们交流和学习,使学生客观、直接地掌握贵重饮片及临床常用饮片生品和炮制品、正品与伪品的鉴别技术。例如:人参与西洋参饮片的鉴别;不同商品规格、等级鹿茸饮片的鉴别;白术片与炒白术的鉴别,川贝与伪品的鉴别等。对提高学生的实践鉴别能力,对其今后的实际工作有很大的帮助,更好地适应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需要。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申报,促使学生学习和应用传统中医药知识,继承和发扬中药特色技术。

(二)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与中药鉴定学教学相辅相成,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凡汤中用沉香、木香、乳香、没药一切香窜药味,须研细末,待汤熟,先倾汁小盏调服,然后尽饮”[3]。诸石、麝香、牛黄、蒲黄、丹砂、沉香、木香、乳香、没药等常用中药粉末饮片的鉴别,则是在传统经验鉴别的基础上,引入显微鉴别技术和理化鉴别。显微鉴别的特点是其稳定、规律,且具有专属性。例如我们可以根据石细胞存在的位置来辨别黄连的品种是味连、雅连还是云连。而没药粉末采用理化鉴别,取其粉末少量滴加香草醛试液,天然没药立即显红色,继而变成红紫色,胶质没药立即显紫红色,继而变为蓝紫色。

20世纪90年代,中药饮片产业引入了超微粉碎技术[4],目前国内主要有中药破壁饮片[5-6]和中药超微饮片[7]。中药破壁饮片是通过现代粉碎技术将传统中药饮片加工成300目以上的粉体,不添加成型剂制成的30—100目的均匀干燥颗粒状饮片。超微饮片和破壁饮片由于粉碎粒径极小,破坏了原有的细胞结构,致使传统的经验鉴别和显微鉴别不能适用其真伪鉴别。因此需采用光谱、色谱分析及生物鉴定等现代方法鉴定其真伪,并对其质量优劣进行评价。用以提升超微饮片的质量标准,以获得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现代化中药饮片,有利于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三、小结

在中药鉴定学教学中融入中药特色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强化中药鉴定学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使中药特色技术得以传承和发展,促进中药特色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对中医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康廷国.《中药鉴定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2]袁盼,吴厚新,刘艳.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19):168-170.

[3]明·陈嘉谟.《本草蒙筌》[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23.

[4]谢瑞红,王顺喜,谢建新,等.超微粉碎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國粉体技术,2009,15(3):64-67.

[5]庞邦斌,陈晓波,黄云兰,等.中药超微饮片研究进展[J].中药材,2012,35(12):2050-2052.

[6]成金乐,赖智填,彭丽华.中药破壁饮片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4,16(2):254-262.

[7]黄昆,舒朝晖,刘根凡.中药饮片粉碎粒度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4):97-98.

作者:邸学 王添敏 王海波 翟延君

中药新药临床药学论文 篇3:

中药调剂关键技术体系构建思考

[摘要] 开展中药调剂研究既是保障临床合理用药的要求,也是推动中医药行业建设的重要任务。对影响中药调剂质量的重要环节,包括中药性状辨识技术、中药临床炮制技术、中药处方审核技术、中药处方应付技术、中药发药交待技术、中药临床煎煮技术、中药调剂供应技术、中药采购管理技术、中药贮存养护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顶层设计和体系构建,有利于保障临床调剂的合理高效,健全和完善中医临床药学服务。

[关键词] 中药调剂;关键技术;临床药学

1 构建中药调剂关键技术体系的重要意义

1.1 加强中药调剂技术研究,有利于传承中医技艺 中药调剂自古以来备受重视,历史上“医药一体”、“前医馆后作坊”的发展模式强调中药调剂与中医处方同等重要。中医处方能否发挥预期疗效,与中药临床调剂有着密切的关系。王永炎院士指出[1],追忆往昔,无论医院的中药房抑或开设的药店,从进货检验、分类别分等级贮存管理、依据医嘱炮制以及细料药、剧毒药的使用规范等均有严格与严谨的制度可以遵循。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药调剂制度受到冲击,其中人才的断档是重要的关节,不少药店的中药闸柜不见了,医院药房主任药师没有能够传承中药闸柜的职能,及至中药饮片的调剂技术渐行渐远,现在亟需把丢掉的优质资源恢复起来,以完善中药临床调剂技术。

1.2 构建中药调剂关键技术体系,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中药调剂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临床用药为核心,研究中药的调配、应付及服用等相关理念知识与操作技术的一门学科[2]。它与中医临床紧密联系,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中药临床调剂作为影响中药临床应用的核心技术环节之一,开展其学术内涵和技术体系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中药调剂直接关系中医临床疗效,对中药临床调剂常见的审方、调剂、复核、交待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规范化研究和体系构建,保障临床调剂合理高效,健全和完善中医临床药学服务。

2 构建中药调剂关键技术体系的关键环节

2.1 中药性状辨识技术 目前中药市场鱼龙混杂,很多品种掺假情况屡见不鲜,经营和使用单位严格控制中药饮片质量的任务非常艰巨。对于中药材的鉴定可以运用许多方法,从简单的显微、理化鉴定到复杂的薄层扫描、色谱技术等微量、痕量检查,均能准确地对中药材的真伪优劣做出判断。但在具体工作中最常用,可直接感观药材,并迅速地判断中药材真伪优劣的仍是性状鉴别。中药饮片性状辨识对于产、供、用及从事药品监督管理的人员尤为重要。性状鉴别也叫经验鉴别,是对药材的形、色、气味、大小、质地、断面等特征进行简单理化反应或直接观察药材,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3]。它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也是最直接、最主要的鉴别方法,应该指出这种宏观的考察与体悟是难以用现代科技完全替代的。

2.2 中药临床炮制技术 中药材经过炮制,可以用作中药汤剂和中成药的基本原料时,称为中药饮片。需要强调的是饮片作为中医师的临床用药,是临床药学主要的研究对象。一种中药材在炮制时,由于所用炮制辅料不同,炮制工艺有别,可以炮制成多种饮片。不同饮片,药性特点有别,临床使用时应当仔细区别。现今的中药饮片加工,各地区、各中药师采用的炮制工艺、炮制标准不尽相同,所炮制的饮片质量往往存在差异[4]。为了保证和提高中医用药疗效,制订饮片的质量标准体系非常有必要,其内容主要包括性状特征、纯净度、含水量、灰分量、显微特征、理化特征、有效成分含量、指纹图谱特征、重金属含量及卫生学指标等。

2.3 中药处方审核技术 中药师调配处方时认真负责,加强核对,真正做到“四查十对”,规范处方名、构建电子处方评价系统。使处方的开具、调配、使用均规范化,从而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临床药师学习与依据处方章法,要继续加强对处方的分析、点评工作,加强与临床医师、护士沟通,及时把药物研究的新进展和新药作用、用法、用量、剂量等相关药物信息传递给临床医生,对临床用药提供帮助[5]。只有通过广大的临床医生和药师的共同努力,才能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2.4 中药临床处方应付 中药饮片处方应付是指调剂人员根据医师处方和传统习惯调配中药,处方应付必须符合《中国药典》要求。应付内容包括:分清生熟运用,调配时处方中未加脚注或炮制品名时应给炮制品,写生品名时给生品;明确药用部位,有些药物药用部位不同,作用亦异,调剂人员不可概念不清应付混淆。掌握中药饮片调剂规范,处方审核思路与方法,中药饮片管理要求、用药咨询技术,熟悉药房、药店高年资中药师调剂中药的基本方法与技能,熟悉分析处方思路与方法、调剂常规,了解中药饮片在应用中存在的已有优势与必需改进的内容。

2.5 中药发药交待技术 药物的体内吸收、代谢和排泄,决定了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的长与短,为保持药物的有效治疗血药浓度,必须严格遵守药物的用法、用量、服药间隔时间[6]。正确遵守药物的使用方法、使用量、服药间隔时间,才能发挥药物治疗疾病目的,提高其药物安全性和有效性。中药发药交待技术包括交待药物的使用方法、使用量、服药间隔时间,交待用药方法与药物作用部位,向患者交待清楚药物特别注意事项,避免滥用、误服或发生意外,交待服用已知药物服用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现象以及交待正确的保管储存方法。

2.6 中药临床煎煮技术 《医学源流论》:“煎药之法,最宜深究,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乎此”。煎药人员收到待煎药后,严格掌握操作规程。群药按一般煎药法煎煮,“先煎”、“后下”、“烊化”、“冲服”等需要特殊煎煮的药物分别处理。根据代煎指定的取药时间和要求按先后程序煎煮。掌握好火候与时间,使饮片充分煎煮,避免煎干煎焦,如出现此现象应另行煎煮[7]。每剂药煎煮2次,每次煎煮好后应及时趁热滤出药液,以免温度降低影响煎液滤出及有效成分的含量,合并两次滤液。偶有煎煮时水量不足,决不可妄加冷水,而需要酌情兑入适量热水,以保障药效成分的溶出而保证疗效。

2.7 中药调剂供应技术 调剂室储备一定量的药品,主要是供调配门诊和住院医师处方使用。中药调配以饮片为主,一般常用药以贮存1日用量为宜,不常用品种,装1斗够多日调配。但大型中医医院,就诊人次较多,调剂业务繁忙,有些常用品种需要临时不断给予补充。调剂室应派专人,逐日检查药品供应品种及数量情况,对短缺品种要及时登记,随时整理药品,补充所耗品种,以备调剂使用,这项工作俗称装斗。装斗是确保调剂质量的重要环节,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与治疗。因此,饮片的供应主要包括查斗、装斗、调剂与保管,此外还有中成药的分类等。中成药入柜上架时,除了应按照一般入柜规程核对其品名、批号、规格、厂牌和数量外,必须按不同剂型的特点,进行仔细的质量检验

2.8 中药采购管理技术 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院基本用药目录,药剂科根据本院基本用药目录和药事管理委员会决议采购药品。购进药品到库后,应认真进行验收,并办理入库手续,毒麻药品须2人验收。药剂科各调剂室根据药品使用情况,每周到药库领取药品,临时缺药,应及时补充。制剂室根据配制制剂情况到药库领取制剂原料。临床各科因医疗、科研、教学等需要到药剂科领取药品,需报请相关管理部门批准。各方面领药必须办理相应的药品出库手续。临床特需的药品,由临床用药科室申请,药剂科按需要量一次性购买。

2.9 中药贮存养护技术 中药养护是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中药保管和影响中药贮藏质量及其养护防患的一门综合性技术,是在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和劳动人民长期积累贮藏中药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中药材、中药炮制品、中药成药贮藏理论和实践。现代中药养护以预防中药变化为主,近年还进一步研究防止中药在贮养过程中的毒物污染,以符合无残毒、无公害绿色中药的要求。常用的有干燥养护技术、冷藏养护技术、埋藏养护技术、化学药剂养护技术、对抗同贮养护技术等。对于传统的鲜药的保鲜方法与种子果实类的封缸技术,需要传承与研究。

3 小结

合理用药是临床药学服务的核心内容,中药师在中医整个临床用药过程中是药品的提供者和合理用药的监督者。中药调剂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中药的调配、应付及服用等相关理念知识与操作技术的一门学科,以探讨中药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为核心,具有医药交叉学科的特征。

发展中药调剂技术,需要重点开展3个方面工作。首先是中药调剂技术的体系建设,包括中药饮片性状辨识技术、中药饮片临床炮制技术、中药处方审核技术、中药处方应付技术、中药发药交待技术、中药临床煎煮技术、中药调剂供应技术、中药采购管理技术、中药贮存养护技术等九项技术的整合研究,规范知识框架、明确学科内涵。其二是中药调剂技术的科学研究,针对与中医临床疗效密切相关九项调剂技术,开展实验研究,如中药临床煎煮技术,比较各类功效的单味中药、中药复方在不同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煎煮火候情况下,药效成分与煎煮的相关性,总结各类中药的合理煎煮技术。第三是中药调剂技术的推广应用,根据科学研究的结果,结合中药技术标准分类原则,对现有的中药临床技术标准进行梳理和研究,完成该类标准分类和基本标准目录的编制工作,重点突出中药调剂标准、规范中药处方用名、规范中药调剂人员道德规范,推广中药调剂的基础标准、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

总之,中药调剂是影响中药临床应用的核心技术环节之一,调剂质量直接关系中医临床疗效。对中药调剂关键技术环节进行规范化探讨,有利于健全和完善药学服务。研究和引领中药调剂学的健康发展,有助于提高中医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推动中医药学的规范化与标准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翟华强,黄晖,郑虎占. 实用中药临床调剂技术[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 谭德福. 中药调剂学(修订版)[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3] 田顺莉. 临床常用易混淆中药的性状鉴别[J]. 光明中医,2011,26(9):1923.

[4] 孙连英. 中药临床炮制的基础理论探讨研究[J]. 山东医药工业,2003,22(4):35.

[5] 杨木英,刘茂柏. 门诊药师在处方审核中的作用与问题[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31(14):1217.

[6] 侯春霞,文敬辉. 重视发药交待确保用药安全[J]. 中国药事,2011,25(10):1056.

[7] 陆黎. 中药煎煮注意事项[J]. 临床合理用药,2010,21(3):17.

作者:翟华强 王燕平 金世元 王永炎

上一篇:桦树造林技术研究论文下一篇:艺术设计教学体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