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专业学科建设论文

2022-04-17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传统工艺美术专业设立背景、专业基本情况、传统技艺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实践经验以及遇到的现实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汲取其在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抛砖引玉,提出七个传统工艺美术专业技艺人才培养路径与建议。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美术专业学科建设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美术专业学科建设论文 篇1:

创建专业教育与信仰教育融合共进关系

[摘           要]  以高职院校美术生为研究对象,围绕美术生专业教育与信仰教育融合共进关系的创建缘起及现实基础,创建价值与意义以及创建途径与对策等内容,分别进行了分析与论述。对高职美术生专业教育与信仰教育之间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关系进行了较好的说明。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美术专业;专业教育;信仰教育

在当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不断变革发展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群体作为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其信仰教育成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整体信仰体系的构建情况。而高职美术生作为大学生群体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受其专业的艺术性特点影响,学生不仅个性张扬且有着极强的自我表现欲望,在行为上具有特立独行的特点。在高职院校信仰教育本就存在“低效化”问题的情况下,信仰教育无论是在作用范围还是在力度等方面,在美术生群体中,都存在难以深入,难取实效的问题。从而导致美术生成为高职信仰教育中的“重灾区”,上课迟到早退、作息黑白颠倒,沉迷网络与游戏等现象在美术生群体中频发。然而高校美术生组成的艺术设计专业群作为对我国一线美术类从业人才进行培育的主要渠道,其培育出的人才在今后的职业发展中必将或多或少地承担起社会“创造美”“传播美”的重要职责。如若不能很好地做好美术生信仰教育工作,实现美术类学生群体专业教育与信仰教育的良好结合,必将对我国社会整体美术行业的发展造成不好的影响。为此,作为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对美术生信仰问题缺失与低效化的现实情况,我们不能退缩,漠视问题,而是要迎难而上,偏偏就以他们为突破点,来对高职院校的信仰教育进行优化和完善。加上我们课题组成员在现实工作中主要负责这些美术生的专业课教学,所以从自身角色出发,力求探索出在自身工作范畴内能实施的对策。

经过一番调研与思考,我们认为如果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适度融入信仰教育的内容,形成两者融合共进关系是非常值得尝试的一种办法。我们希望把专业教育和信仰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由专业课老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借助自身的职业威信,结合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等进行信仰教育,会比思政课老师的宣讲更贴近现实生活及学生本人的需求,对学生将来进入社会的帮助会更直接、更大,会更容易被学生所欢迎和接受,相应的教学效果应该会更好些。同时,专业教育有了信仰教育的加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更好地被调动起来,人才培养既能够更好地保障培养方向,培养质量应该也会上升,因此,我们项目组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很值得尝试的途径。经过专业教育与信仰教育的融合共进,将我们的专业教师打造成为真正能够传道、受业、解惑的全师。我们的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引下,不仅可以学习到丰富而专业的专业知识、技能,更能够获得教师对自身人生走向、价值观念等全方面的科学指导与垂身示范。这将会是多好的一件事啊!

一、创建专业教育与信仰教育融合共进关系的现实基础

在高职院校美术专业开展信仰教育是培育国家美术栋梁人才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新时期高职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目前高职院校美术生的信仰教育遭遇到了诸多难题:(1)缺乏专门化的信仰教育。在国家教育部门的积极倡导下,目前我国各个高职院校都在美术专业中开展了相关的思政教育工作,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等都起到了很好的规范作用。然而并没有专门针对信仰教育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只是将信仰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来予以实施。这就造成了信仰教育作用力度的降低,导致学生不能够接受到系统的信仰教育。尤其是对作为信仰教育“重灾区”的美术生而言,这种形式的信仰教育所能够起到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这就导致了高职院校美术生信仰教育的实效性不高;(2)专业教育与信仰教育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上分头开展,缺乏深度对接与合作。美术专业教学中,我们的教师并没有有意识地针对美术生的特点对其进行信仰教育,思想政治品德课信仰教育过程中也并没有过多地针对美术生的专业特色来开展,只是按照教学大纲规定对学生开展了信仰教育相关内容。这不仅降低了信仰教育对专业教育的重要引导作用,容易造成美术生专业教育方向的迷失,更不利于信仰教育吸引力、說服力的提升,在此种情况下美术生对信仰教育的学习兴趣将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3)美术类专业教师的师德信仰不足,未必能担负起传导信仰教育的责任。教师是我们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引导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仅要为学生传授各类专业知识、技能,更需要通过自身师表作用的发挥来为学生的学习、为人、处世做好直接的榜样。目前在社会经济自由化、利益多元化的环境影响下,高职院校少数教师在师德信仰、道德观念、诚信等方面存在缺失的情况。个别教师对美术教师这一职业缺乏认同感,只是将自身职业作为社会谋生的一种手段,不仅缺乏对自身职业的热爱,更缺少对学生的关爱,对教学创新改革的热情。这为美术专业教育与信仰教育之间的深度融合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二、创建专业教育与信仰教育融合共进关系的价值与意义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是“立德树人”,是有目的地培养满足使用要求的人。在我国,高职阶段的培养目标是使求学者获得某一特定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实际能力(包括技能和知识等),提供通向某一职业的道路。十九大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其中不仅包含专业建设相关内容更包含国家对素质教育,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期盼。要想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一目标,就必须坚持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推进。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大学要坚持办学的正确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信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为高职院校美术专业信仰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纲领性的指导。信仰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可以帮助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理清思路,明确“立德树人”的终极办学教育目标。“立德”在前“树人”在后,只要首先做好大学生信仰教育,倡导美术专业大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美德作为其追求和崇尚的重要内容,才能够实现国家未来美术栋梁人才培育的重要目标。这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断发展的大势所趋,更是“德智体美、品德第一”教育教学的重要规律所在。由此我们说信仰教育在美术专业教育教学中的开展将有助于促进美术专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专业教育与信仰教育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托的重要关系。在二者深入结合的作用下,能够使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从对专业技能的重视上转移到对内在素养的塑造上来,从而有效降低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环境对美术专业学生思想的冲击作用,使美术专业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模糊,信仰及社会责任感缺失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使美术专业学生在信仰的作用下,树立起不怕挫折以及为了我国美术文化发展而奋斗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帮助其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可以有效抵御各种不良诱惑,坚定科学的人生发展目标。这无论是对美术生的职业发展还是对我国美术艺术文化的发展而言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我国走向民族复兴与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创建专业教育与信仰教育融合共进关系的途径与对策

(一)倡导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心理学家将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作为影响人类行为的两种重要因素。其中遗传是人类自出生以来就存在的,是先天的,不能被改变的。因此,环境成为影响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人类在每一时段成长与发展,都是在特定环境下,通过与环境相关作用而实现的自我内在的改变。同样美术专业学生之所以成为信仰教育的“重灾区”与其长期以来的专业教育环境是离不开的。我们要想提升对美术专业学生信仰教育的有效性,就必须从对环境的重视做起,在遵循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将学生作为信仰教育的核心所在,根据美术生的性格特点、受教育环境特点,来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信仰教育,以此来满足美术专业学生对信仰教育的实际需求,彰显信仰教育的实际价值。为此,作为教师而言,我们在追根溯源的基础上,要深入研究导致美术专业学生逃学、厌学、不服从管理等信仰问题频发的根本原因,看到作为艺术专业学生而言应试教育为其带来的巨大苦恼。由此来从学生内心的安抚出发,积极改革美术专业教育教学模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使我们的美术教育走出应试教育困局的同时,在其改革的各个环节融入信仰教育。帮助学生解决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引导其树立崇高而长远的理想目标。此外,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更要尊重学生的内心感受,对学生美术创作的特色、特长、个性等予以充分的尊重,从而将我们的传统美术教育教学从知识、技能教育上升到人性教育阶段。从而使学生以往传统、保守、陈旧的美术教育环境得到彻底的改变,使学生可以在良好的教育教學氛围中感受到信仰教育的力量。

(二)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信仰教育、美术专业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其作用的发挥关系到信仰教育与美术专业教育融合效果的好坏。为此,高职教育管理者要将师资队伍建设和完善作为其美术专业信仰教育的重要内容。(1)注重教师队伍师德信仰的提升。严格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相关内容对美术专业教师进行职业道德要求,不断提高教师对自身教书育人职业岗位工作的责任感、光荣感。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对学生而言,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无形当中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教师都必须秉承科学发展观,将自身的政治信仰锁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在对社会各类问题予以辩证解析的同时,对学生的分辨是非能力进行引导。(2)增强美术教师信仰教育的自觉性。通过完善的师资培训工作的开展,对美术教师的信仰教育方式方法、思想观念进行更新,使其掌握基本的信仰教育能力,为其信仰教育的灵活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还要在对教师开展师德信仰教育的同时,使其明白“经师易遇,人师难求”的道理,从而使我们的美术专业教师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将“人师”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目标,从而重视学生的学科信仰教育,能够自觉地结合美术专业教育特点对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此来在自身引导和感染的作用下,使学生能够树立崇高的职业发展理想。

参考文献:

[1]龚克,张昌健,范婷雅.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生职业信仰教育理论及实践研究[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4(6):70-73.

[2]谷涛,谷峰.基于艺术生活化与“人”的信仰:论大美术教育[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14-118.

◎编辑 马燕萍

作者:王金瑞

美术专业学科建设论文 篇2:

传统工艺美术职业教育实践经验探讨

摘 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传统工艺美术专业设立背景、专业基本情况、传统技艺人才培养模式、取得的实践经验以及遇到的现实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汲取其在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抛砖引玉,提出七个传统工艺美术专业技艺人才培养路径与建议。

关键词:传统工艺美术 职业教育 技艺人才 实践经验

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工艺美术职业教育是不可或缺的一大门类。我国工艺美术的学校教育模式起源于清朝末年,当时出现在全国各地的以工艺美术教育为目标的工艺学堂就是工艺美术学校教育的前身。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现如今,国内早已形成了由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共同构成的工艺美术专业教育体系。

一、传统工艺美术专业设立背景

位于北京市昌平区马池口镇白浮村的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以下简称工美技校),原是1980年建校的北京市地毯工业公司技工学校,是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基地。该校身先士卒,率先开设了玉石雕刻、景泰蓝制作、花丝镶嵌、金漆镶嵌、雕漆等传统工艺美艺美术专业,在探索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人才培养实践中走出了适合自己、满足企业用人需求的独特之路。

该校所以全面设立传统工艺美术专业是有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方面关键因素的。“天时”指的是国家大环境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与传统手工艺的振兴、重视技能型人才队伍的建设与发展,从各级政府及工艺美术行业协会都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政策与措施。比如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2002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布了《北京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办法》、2003年市经委和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北京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发展资金管理办法》、《北京工艺美术发展规划纲要》。2008年,北京出台了《加强北京传统工艺美术高级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2010年,国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人社部出台了《高技能人才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2011年,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6年,人社部制定颁布了《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等。“地利”指的是工美技校地处首都,国家的文化中心,自古就是全国各地能工巧匠汇集之地。建国后,政府重视北京工艺美术行业的恢复和发展,把散落在民间的老艺人聚集起来,成立了各类合作社、高级社、研究所直至成立企业、公司,一直到2000年,北京工艺美术总公司改制为北京工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工美集团),工美技校就隶属于北京工美集团。“人和”指的是北京工艺美术行业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低谷期,但整体来说,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保护传承的还较为完善,工艺美术大师们虽然年事已高,但都对一辈子从事的手艺是否能很好地传承下去念念不已,当听说工美技校要设立传统工艺美术专业,纷纷给予各种支持。好多大师说:“我们也不为钱,也不为名,更不为利,就是想让我干了一辈子的东西有人能接着往下干。”传统工艺美术各专业设立初期,各个领域的大师纷纷给予支持与帮助。这一批热心于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传承的大师、专家、领导们是工美技校设立传统工艺美术专业天时地利人和的保证。

二、传统工艺美术专业基本情况

从2013年10月开设景泰蓝专业方向招收10名学生到2018年7月,传统工艺美术专业开设了包括景泰蓝、玉雕雕刻、花丝镶嵌、雕漆、金漆镶嵌共计五个专业方向。该专业2014年招生42人,2015年招生82人,2016年招生79人,2017年招生111人。五年共计招生324人。

1.财政及学校给予传统工艺美术专业的支持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政府的投入一年比一年多。这点从职业院校的生均经费中可见一斑。2015年,北京市财政给予中职学校艺术类学生生均综合定额与财政政策经费为14370元,生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经费定额为900元,包括生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经费500元和就业与创业指导经费400元。独立设置艺术学校毕业创作经费每校300万元。2016年,北京市财政给予中职学校艺术类学生生均综合定额与财政政策经费为15040元,生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经费定额为1000元,包括生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经费500元和就业与创业指导经费500元。在这一年,北京市财政给予传统工艺美术专业支持政策中特别提到工美技校的工艺美术(玉雕方向、花丝镶嵌方向、景泰蓝方向、雕漆方向、金漆镶嵌方向、宫毯方向的)生均综合定额乘以系数1.5。

学校在专项申报与资金投入方面对传统工艺美术专业给予优先重点支持,从传统工艺美术专业设立的第一年起,在培训项目、人才培养项目等资金投入上都大大高于学校其他专业。比如2012年,传统工艺美术专业大师培训项目的338600元;到2017年,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培养预算内合同总金额达到3845631.38元。正是在利好政策与大量资金的支持下,加上身处工美行业的优势,工美技校抓住机遇,真抓实干,得以在整个北京地区甚至全国范围内率先全面快速建立起传统工艺美术各个专业方向,并在短时间内获得极大关注与傲人的成绩。

2.传统工艺美术专业基本情况

工美技校学制是中级工3年,高级工2年,预备技师班1年。在学生上完一年级的基础课程之后,选专业之前,学校会组织学生去各个专业厂家参观,并请企业专家给予详细的专业讲解,以帮助学生及学生家长了解传统工艺美术各个专业实际的工作内容与工作环境。不仅如此,还会带领学生及学生家长去工艺美术博物馆参观,以期树立学生学习传统工艺美术的信心与信念。在学校给予学生及家长充足思想准备后,学生及家长才会根据其认知以及今后的就业目标,最终确定所选专业。

三、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经验

工美技校传统工艺美术专业通过近5年的建设,已经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有自己特色的技艺后继人才培养的模式,收获了自成體系的实践经验。

1.校企合作,资源共享

传统工艺美术专业面向行业,广泛开展校企合作、资源共享的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人才的培养模式,有引企入校、大师工作室、校外实习基地、企业专家来校讲学等模式。依据“合作建设,资源互补、利益共赢”的原则,整合了学校、企业在人才、技术、信息、设施设备、品牌等资源。学校和企业共同研究,制定符合企业技能人才需求的培养规划和培养目标。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学校缓解师资、技术、设备、场地等方面的不足。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可以在企业专家指导下,构建工学结合、校企交替实训实习的培养模式,实施“培养计划共同制订、教育资源共同开发、教学任务共同承担、实训基地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共同培养、学生管理共同参与、学生就业共同跟踪”的校企一体的专业技艺人才培养模式。

2.工学结合、校企交替实训

学校依据企业的需求目标和企业生产实际,结合学校教学目标和实际,引入企业进入学校实習实训环节,企业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学校采取“学校项目模拟+企业现场实践”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校实训课上做的活儿就是企业实际在做的活儿。在进入专业学习的头一年,让学生做相对简单的活儿,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专业实操技能,经实训教师鉴定或考核,合格者就可以进入合作企业实习,参与制作企业真正的产品。

3.技能大师工作室进驻学校

目前,工美技校建有国家级玉雕、花丝镶嵌首席技师工作室、北京市雕漆首席技师工作室、钟连盛大师景泰蓝工作室等10余个大师工作室。这些大师工作室在学校课程建设、教材开发、实训师资、学生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提升专业教师的能力水平,学校设立了专业教师跟课制度,安排有理论教学经验的教师辅助企业实训指导教师共同授课,实现教师优势互补,提升实训能力水平。

4.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培养模式是职业学校最主要的校企合作模式。根据北京市产业发展和招生现状,学校目前在工艺美术专业金漆镶嵌、宫毯、文房四宝方向、多媒体制作动画方向实行订单式培养,形成了“学研产一体”的订单培养模式。企业从课程设置、教学实施、考核评价,全过程地参与到学生的培养之中。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培养计划,强化专项技能培训和综合素质养成,增强了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5.学长带学弟

学长带学弟的培养模式是北京工艺美术高级技校特有的技艺人才培养经验。具体做法是实操课时,三年级专业优秀的学生带一年级的学生,四年级的带二年级的。对于基础的技能教学,学长比大师教得还要好,还认真。一方面,因为十七八岁的孩子和十五六岁的孩子好沟通,另一方面,也为大师腾出更多的时间讲授学生更高层次的内容。学长通过带领低年级的学弟学妹们,又反过来巩固了自己所学。

四、传统工艺美术职业教育实践遇到的问题

工美技校虽然在办学方面存在着种种困难,但最突出的困难有两个,一个就是办学场地问题,一个是生源少,招生难的问题。

1.租地办学

目前,该校的办学场地全部是租来的,是北京市职业教育唯一一家租地办学的学校。随着该校办学规模的日益扩大与实习实训课程的增加,实训场地越来越紧张。尤其是2018年初,北京市政府对于违章建筑清理的力度加大,学校租用的实训场地属于被清除的违章建筑。学校不得不把原先的实习实训车间浓缩到校园里的各个教室里去。这必定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2.生源数量及质量

在北京市范围内,技工院校遭遇着招生难的问题。越来越少的北京生源报考职业学校。不但如此,更令人担忧的是,职业院校好不容易招进来的学生本身问题也不少。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弱,缺乏学习主动性等问题。有些学生还有智力或心理上的问题。对于这样的学生,企业也有反映,如北京铭客诚景泰蓝厂李克董事长就根据在厂子实训学生的表现,建议学校在招生时或学生进入专业学习时,要对学生进行观察、进行挑选,不然就会浪费学校资源、浪费企业资源,对学生本人也是时间的浪费。

五、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人才培养路径及建议

作为职业教育院校,应如何对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人才进行培养,让传统工艺美术这个富含深厚文化底蕴、承载民族审美理想、体现伟大工匠精神的人类宝贵遗产更好地得到传承,笔者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1.树立科学的保护理念与意识

应认识到传统工艺美术保护、传承、发展在职业教育中的长远意义及实践中的艰巨性、复杂性,从而制定更加科学的管理机制、教育教学体系,使学生能真正领悟其所学专业的技艺精髓、文化内涵,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既掌握专业技能又有专业文化素养兼具大国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目标,为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传承、发展、创新、利用提供具有扎实技艺基础、认同并能熟识本技艺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具备“执著专注、追求完美、忘却名利、精工精致、敬畏自然、天人合一”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艺传承人。

2.遵循传统工艺美术传承和职业教育规律

遵循传统工艺美术的自身规律和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把握好了这两方面规律,才能科学开展传统工艺美术相关专业的教学体系与课程体系开发与学科建设,才能根据传统工艺美术相关专业的各自技艺、传承、发展等特点,结合中职或高职学生的群体特征、心智发展等特点,量身打造传统手工技艺准传承人的科学培养模式。才能科学构建、配置好师资,并有针对性、有方向性且目标明确地提升师资专业素养。

3.保证现有利好政策的稳定,巩固已有的培养经验与模式

继续巩固与完善已有的成功经验与培养模式。这需要现有各方面利好政策的稳定来保证,也需要学校后继领导继续贯彻执行。20世纪90年代,现代设计专业曾挤占职业院校传统工艺美术专业,致使传统工艺美术专业难以维系,一度纷纷改设为现代设计专业,传统工艺美术专业一度断档,造成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人才青黄不接,严重缺乏。

纵观建国后,北京传统工艺美术行业的兴衰,可以看出,北京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受政策影响非常大,政策利好,发展就好,反之则生存困难。只有保证现有利好政策的稳定,才能巩固已有的成功经验与培养模式。

4.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争取有利政策支持

北京的职业院校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生生源减少与生源质量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要进行系统设计。首先,做好企业用人需求调研,确定企业用人条件与标准,与企业共同制定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人才培养方案。其次,提高传统工艺美术专业的入学门槛,扩大宣传,面向全国进行定向选拔式招生。同時,在紧缺技术人才的落户问题上,政府政策如果也能给予倾斜支持,定会选拔出真心热爱传统工艺美术、具有一定天赋的考生。这需要在招生等政策上政府相关机构给予大力支持并落实到位。

5.控制规模,保证技艺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院校一定要清楚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人才市场的容量,在专业招生数量上面要限制人数。在课程设置方面,不但要重视实习实训,更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只有如此,才能使得传统工艺美术保有生机与活力,才能在传承的基础上有创新发展,才能更好地融入当下人们的生活。

6.建立技艺人才跟踪培训机制

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还应该关注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从长远去考量。职业教育也不仅仅是指职业院校的教育,它同时包含有职工的职业生涯中的再教育。要留住技艺人才,提高技艺人才的素质,就要加大对技艺人员职业素养、技艺素养跟踪培训力度。

7.完善技艺人才评价体系,落实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在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不能忽视职业资格认证的作用。一套完善的技艺人才评价体系,可以为传统工艺美术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范的依据。可以促使技艺人才遵循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提升自己的技艺水平,从而为传统工艺美术技艺人才提升技艺水平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邱春林.中国手工艺文化变迁[M].上海:中西书局,2011.

[2]李苍彦,王琪.当代北京工艺美术大事记[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

[3]吴明娣.百年京作:20世纪北京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保护[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李荣启.文化与艺术的多视角探索[M].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

[5]李荣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文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北京市工艺美术高级技工学校)

作者:杨君

美术专业学科建设论文 篇3:

论高中美术教育现状及改革策略

一高中美术教育的现状

作为充当着“人文教育之中坚”的高中美术教育,其本质是传递美术文化与育人品德相统一的实践活动,这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独有的教育功能。但是目前高中美术教育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存在着诸多问题,下面就高中美术教育存在的主要误区加以讨论。

1.只注重升学率,轻视高中美术欣赏课

众所周知,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的一项重任就是高考,从高一到高三每一天的学习目标便是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这是无数学生和家长的心愿。学校更是如此。为了狠抓升学率,当重视相将美术课视为一门娱乐休闲的课程,部分高中只在高一高二开设美术课,到高三将美术课一律取消,只开设文化课,学生失去了自主选择的权利。学校教育工作者十分重视上级政府和领导对自己教育工作的理性评价,而目前评价的主要依据只是一种十分显性的指标——升学率。“搞素质教育,连升学率都提不上去,还有什么素质可谈?”正是由于这种理念始终贯穿在学校领导脑海中,因此学校领导为了考虑学校的生存问题自然将本校的升学率作为第一首要任务来狠抓。如果教育工作者不能站在更高的层次去看问题、思考问题 ,而只看到眼前的利益,不管把“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口号喊得多么响亮,都只是空话。一所学校如果时刻想到的是学生的长远终身发展,又怎么会让高中美术教育这么重要的人文学科课“尸位素餐”呢?

2.部分学校不良的评价机制打击了美术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一直以来,学校对文化课老师的评价有着显性的标准,那就是每次期中期末的成绩班级、年级间进行比较,有着具体的考核依据。然而对于美术老师而言,一般高中学校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来评价美术老师,甚至没有经过一番考核就默认为是一般水平,让美术老师认为做好做坏都是一个样。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美术老师的工作积极性。

3.高中美术教育成为文化成绩差的学生进入大学的捷径

进入高中学习的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样。有一部分学生文化课成绩不理想,但是仍想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正好一些高等院校为了丰富自己的学科建设,纷纷办起了美术专业,并且对美术专业的学生提出了诱人的优惠政策,即美术专业的文化课分数可以低于其他专业的40%,这样一来,吸引了大批成绩一般的高中学生和学生家长。他们认为考美术专业是进入大学的捷径,美术专业文化课门槛低,要求也低,并且专业课的打分也是十分具有主观性。于是,大家抱着试一把的心态,高中的美术教育便如火如荼开展起来。可是,学校,家长和老师看到的仅仅眼前的利益,他们问过学生自己是否真的对美术感兴趣吗,或者学生自己是否具备一定的绘画天赋吗?更进一步说,这个社会到底需要多少美术人才呢?有多少人大学美术毕业后能找到工作呢?而那些美术科班出身的找到对口专业的人,他们以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二改革高中美术教育的策略

1.转变师生传统观念,正确认识美术教育的功能

结合高中美术教育的目标,应把培养“人”作为美术教育的首要观念。学校应高度重视美术欣赏课教学。过去的美术课只有单纯的学习画画、临摹等。如今,学校应该增加相应的美术硬件设施,增添必备的教学资源,提供多媒体设备;同时建立对应的美术考试制度,将美术欣赏课放到与美术专业课同等重要的位置。美术教师的任务也要相应增大,需要在课余时间充分利用网上资源,寻找大量美术方面的专业知识,搜集大量图片,制作出图文并茂的PPT课件,并在课件中穿插相关的视频文件,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享受美术课的美妙。

2.定期培训,提高美术师素质

欲走出上述高中美术教育的一系列误区,提高美术教育者的素质是势在必行,因为学生学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教得如何。为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必须对美术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尤其是处于边远山区或贫困地区的学生与教师,由于种种原因,与发达地区相比已有很大的差距。政府有必要制定相应的倾斜措施,帮助边远山区或贫困地区的学校推动其美术教育的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高中美术教育面临的问题很多,要搞好高中的美术教育,教师需要不断地充电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注重美术教育的过程,让美术教学走在学生个人发展的前面,从而进一步提高美术教育的质量。

(作者单位:江西省新建县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周正旺

作者:夏正涛

上一篇:情感教学大学语文论文下一篇:游戏教学中职美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