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基建维修管理

2024-04-10

浅谈高校基建维修管理(共8篇)

篇1:浅谈高校基建维修管理

浅谈农村中小学基建维修项目管理的体会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改薄和校舍安全发展的需要,财政对学校基础建设的投入一年比一年多,因此学校加强基建维修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由于基建维修项目管理程序复杂,若出现长期管理不规范的情况,势必会影响农村中小学校舍质量安全建设及改薄资金使用的有效性,本文对基建维修项目管理进行浅析,提出了一些基建维修项目管理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农村

中小学

基建项目

管理

体会

近年来,在国家教育政策的积极引导下,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了对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改薄和校舍安全发展需要的基本建设投入力度,农村教育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现就最近几年来分管基建维修项目管理谈几点体会:

一、重视基建维修项目设计方案,建造符合本单位实际的优良工程。

在单位基建维修项目前期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完成设计方案。项目设计方案要根据单位发展规划,地理位置条件及人性化的特点进行设计。在我校幼儿园二期项目建设中,学校一班人根据我校幼儿园班额及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考虑到幼儿室外活动场地和到食堂距离较远,梯坎较多,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在幼儿园二期项目三楼增设人行天桥,连接幼儿园教学楼和上操场的方案,随即将这一方案被提交给教委相关领导和部门进行论证,最后交设计公司进行设计,并且在设计公司进行项目设计期间,学校多次和该项目设计人员交流,提出合理化建议不断完善、修改设计方案,使之更加合理、实用。该方案的实施,方便了幼儿园师生到食堂就餐和进行室外活动,同时也减少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在基建维修项目施工过程中,及时修改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基建维修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设计变更是常有的事,只要变更是合理的,建设成本的增加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履行了相关手续,都是允许的。在我校校园文化基础建设装修过程中,恩美楼右侧黄角树下有一个约十立方米的砂石土坡,阻碍了学生做操行进及活动出行的路线,使得学生在此要拐弯前行,减慢了出操速度且较混乱,同时存在安全隐患,也可能与装修后的校园环境不协调。在施工过程中,有关人员提出修改设计方案,挖掉该砂石土坡,让恩美楼一楼走廊和黄角树下通道基本形成一条直线,学校即刻进行研究并报请相关技术人员实地查看,最后挖掉了砂石土坡,方便了全校师生,也美化了校园。

二、规范招投标,选择诚信优质施工队伍。

我校的基建维修项目都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市区有关政府集中采购的精神,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区采购办的统一监督管理下,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投标原则,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为选择诚信优质施工队伍打下基础。根据采购法规定,达到政府集中采购限额的全部委托区政府招标采购中心统一采购,而未达到集中采购限额的要由学校自主招标选择施工单位。我校的自主招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把握:

1、成立学校招标采购领导机构。由学校负责人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另外有学校行政、教师代表和后勤管理人员等组成的招标采购小组。

2、资格审查时不但审查专业能力还注重审查承包人诚信度。资格审查主要就是审查有投标意向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否具有完全履行合同的能力,还包括附近的工程样板、信誉度等。由于自主招标项目都是10万以下的小型基建维修项目,相对于大型的基建维修项目来说专业化程度稍低,所以学校在预审资格时除了审查承包人的专业技术力量外,还注重诚信度审查。在实施我校恩美楼、低年级教学楼屋面防漏改造时,承包人就是专业做屋面漏水处理的,招标小组有关人员还考察了承包人在附近的工程样板及了解了他的诚信度。

3、评标时低价不是中标唯一原则。建设工程招标,既要达到选择优质施工队伍的目的,又要保证工程质量,体现合理低价原则。为防止投标单位恶意竞争,不能保证工程质量,规定低价不是中标唯一原则。在评标过程中,如果出现过低中标价格,投标单位需要说明低价投标的合理性,并交纳履约保证金,否则低价也不能中标。

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

由于建筑工程市场竞争激烈,施工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能够生存、发展,有可能会偷工减料,简化某些工序,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因此学校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1、加强施工队伍人员管理。人是直接参与工程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在施工前要审查施工单位技术资质、人员资质,看其是否具有按时完成工程任务并确保工程质量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近年来,由于建设规模迅速扩大,建筑队伍中大多数人是农民工,农民工中大多数人的专业素质不高,虽然经过一定培训,但是短期内仍无法完全提高其综合素质,而且有的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少,技术力量薄弱。所以现场施工管理要以“人为核心”,以人的工作质量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

2、严把工程质量关。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工程质量直接与学校的正常工作、生活、学习环境息息相关,也是整个社会极为关注的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认真进行图纸会审。施工图纸是设计人员根据业主需求而形成的文本文件,是施工方案执行的书面文件。在施工过程中,不管是施工技术人员还是业主现场代表,必须认真、细致地进行全面审读,从平面、立面、剖面到各建筑大样,从各层的结构配筋图,都应系统进行联系对照,将不清楚、有疑问的地方记录下来,与设计、施工方一起会审,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开工前认真审查施工方的施工组织设计。确定施工的方案及方法,制定施工进度计划、主要材料用量等,作为甲方现场管理人员对施工方案应该认真审阅,对不恰当的施工方案和方法,会同监理方提出修改意见,确保施工的进度和工程质量。

3、严把材料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建筑产品的质量、功能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建筑材料的质量是控制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和决定因素,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和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目前建筑材料市场投机商多,伪劣产品多,一些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厂家,其产品质量多半不合格,甚至质量低劣。这些不合格的建筑产品充斥着建筑材料市场。材料购销中,运到现场的材料、配件等于样品不符是经常遇到的事。在材料质量控制方面要掌握材料的质量标准,材料性能和施工要求等。主要装修材料和建设配件到货后及时开箱检验,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更换或者退货。如果不能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势必造成工程中误用不合格建筑材料,将不同程度的影响工程质量,甚至出现安全事故,造成经济损失。为了消除建筑材料给施工带来的质量、安全隐患,我从以下三个方面严把建筑材料质量关:

一是严把进货渠道。督促施工单位购买建筑材料时,应首选正规生产厂家的,直接购进,减少中转环节,并索要质量保证书及出厂产品检验报告。要提高产品质量意识,增强法制观念,充分认识到劣质建筑材料的危害性,从思想上重视建筑材料质量。

二是所有装修材料都要先提供样品,待学校确认后再进货。在我校幼儿园改扩建及装饰工程项目建设中,对施工方提供的墙砖样品都进行了两次更换才最后确定下来。

三是加强施工材料现场管理。凡进人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都必须按照所需的环境条件要求进行妥善保管、存放。对有特殊要求的建筑材料要做好防护、保管措施。由于学校基建维修基本就是在暑假,而暑假又是雷雨的多发季节,为避免突然下雨水泥受潮,学校现场管理人员时刻关注天气情况并及时提醒施工单位做好水泥防潮工作,避免受潮后的水泥影响工程质量。

四、把工程质量的验收融入到施工现场管理中。

每个工程项目完工后,都要对其质量进行全面的、客观的验收评定,正式的验收评定,往往时间较短,仪式性较强,所以就把工程质量的验收融入到了平时的现场管理中,以各分项的工程质量来综合评定施工单位工程质量,在施工现场管理中认真、仔细检查各分部工程质量并做好记录,这样做的好处同时也便于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做好基建维修项目管理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作为学校基建维修项目管理人员,我愿意以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为全校师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者:张明

工作单位:重庆市巴南区圣灯山镇中心小学校 通讯地址:重庆市巴南区圣灯山镇正街49号 邮政编码:401349 联系电话:66489191

***

2017.6.30

篇2:浅谈高校基建维修管理

198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开始施行,这是我国档案事业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标志着我国档案工作从此步入有法可依的轨道。20多年来,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高校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日新月异,高校基础建设早已今非昔比。但于此同时,高校基建档案与教学档案、科研档案等相比一般不受重视,高校基建档案工作前路依旧漫漫,因此加强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工作势在必行。

一、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校基建档案是高校基本建设发展和科学管理工作的真实记录,是整个学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毋庸置疑,但基建档案工作的状况令人忧虑,在某些高校其仍处于艰难的困境当中,突出表现为:基建档案意识普遍淡薄、基建档案的归档资料散失严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

(1)、基建档案意识普遍淡薄

档案意识是指人们对档案和档案工作这一客观事实的主观反映,也是人们对档案的性质、构成和价值的认识水平。由于宣传力度不够、各方面重视程度不足等原因,导致许多人对档案工作还缺乏了解,甚至对档案工作不以为然,漠视其重要性,这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性。

(2)、基建档案的归档材料散失严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要完善高校基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档案资料的完整性是前提,数量是基础,质量是重心。而高校基建档案归档材料的现状是:散失严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其中,基建档案材料的散失现象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一些项目论证、可行性研究等依据性文件缺漏不全;项目招投标过程中,由于中标单位外发包或归档不及时等导致资料散失;施工单位对于在施工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不可见性的相关档案材料如地下管网等,在收集时的疏漏或缺失;有些档案员忽略对全过程文件资料的完整归档,特别是忽略了前期形成的文件材料和建设后期形成的交工验收文件材料、工程监理等方面的材料,造成归档散失;有些单位人员变动频繁,对档案材料的保管不重视,导致材料散失等等。可能在基建档案工作归档过程中,牵涉单位多,任务繁杂,归档难度大,但导致这一现象更加主观的因素是领导的重视程度、档案员的责任意识不足以及档案部门与其他基建部门沟通的缺乏。

而基建档案的归档材料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①分类、分阶段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基建档案的分类、分阶段管理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分类管理方面对于大型建设项目,未充分考虑以整个项目为分类对象,本来应在分类时,首先以工程项目的建设程序和性质来区分,然后在每个大类里,再按单位工程或专业、阶段等进行分类,但实际工作并未这样做;二是在分阶段管理方面,也存在部分脱节的情况。②文件材料中“三色笔”现象严重。由于缺乏档案意识,工程施工人员,技术人员随意使用圆珠笔、铅笔等书写,这些不耐久字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磨损脱落,扩散褪变,不利于基建档案的保存和利用。③信息记录不够完整准确。④归档文件材料中存在大量复印件。一些具有凭证作用、法律效力的关键文件若不追究其原件去向而听之任之将复印件归档,则既不利于档案的长期保存,更为今后的利用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与损失。⑤竣工图编制不规范。比如用施工图代替竣工图,图中无任何标识说明该图有无变更情况;图纸没有按实际变更通知更改或更改不到位;更改的符号与说明不符合标准要求;没有加盖竣工图章等。

(3)、档案信息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伴随信息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在各种领域的广泛运用。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对于基建档案管理也正在加大硬件方面的投入,许多高校已经普及了利用计算机进行检索编目、统计、借阅等管理工作,使基建档案管理朝着电子科技化的方向发展。这也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紧跟时代的潮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档案是实现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从目前看,高校档案部门缺乏现代高技术人才,其中档案、信息处理复合型人才就更奇缺,大部分档案人员现代技术水平偏低,尽管引进了现代化设备,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更谈不上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4)、基建档案信息化程度不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档案管理专门软件的开发、利用和升级,档案管理的现代化与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但是由于高校各基层档案管理部门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所以在某些新成立档案部门的单位仍存在着信息化不够的现象:一是高校现有的档案软件没有信息管理功能,缺乏通用性。二是对原有传统载体档案应进行数字化,并通过扫描、加工和处理,但缺乏进行数字化转换。

二、“一坚持、五重视”做好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工作

基建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它与学校的发展息息相关。它的数据是否准确,分类是否清晰,资料是否齐全,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日常工作,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弥补不足,全力做好基建档案管理工作。

(1)、坚持“依法治档”,完善高校基建档案工作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基建档案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必须使档案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首先,档案工作相关部门要组织认真学习法律法规,重视理论与实践想结合。其次,我们要从本校自身的特点制定其基建档案范围,这样既减少了人力财力物力的支出,又可以保证档案的完整齐全性。

(2)、重视观念转变,提供多角度多方面的快捷服务

基建档案不被重视的一个很大原因是基础工作薄弱,服务被动,极大制约了档案工作的开展。长期以来,档案部门都是默默无闻地埋头苦干,这一方面反映工作人员敬业精神的同时,也在另一方面说明档案部门工作方式呆板滞后,十分被动。所以,对于基建档案工作,我们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必须要实现观念上的转变,即要“变被动为主动”。这就要求档案部门工作人员充分利用自身经验和现代化手段,多角度、多方向开发基建档案信息资料,为利用者提供最方便、快捷的服务。

(3)、重视人员素质,加强高校基建档案管理的信息数字化

在高校基建档案管理中相关人员的个人素质修养可以直接影响到基建档案的管理质量。因为一个基建工程的跨度很长,整个工程有时甚至可以持续数年所以其管理工作也是非常烦琐的,在如此长的工作周期里对所形成的基建工程决策、施工以及竣工验收的资料,其收集和记载的工作的难度也是相当大的。要保证基建档案的高专业性和绝对完整性等特点,无疑会使工作头绪增多、劳动强度加大,这也是基建档案管理人员所必须面对的艰巨任务。所以基建档案管理人员除了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以外,还要在工作实践当中还要有很强的事业心和使命感。在工程建设决策、施工以及竣工验收的各个环节都要保证基建档案的整编、收集、审理等管理工作同时同步进行,切忌将资料过于繁杂的积累,这样很容易造成资料管理的混乱,再加上如果不及时整理造成施工图纸以及其他资料的缺失在施工结束后归档不完整,这样一来就给日后的管理工作埋下了无穷的隐患。由于基建档案材料的来源广泛,涉及到工程项目的申报、政府组织的审批、设计部门的研讨等一系列复杂而又严谨的过程,这也就使得基建档案的内容包罗万象。所以在每个工程中相关的管理人员都要收集的大量文件材料,要减轻自身的任务量就必须缩短档案信息生产周期,提高实用性强的信息的生成速度,合理划分多种样式的基建档案信息。其中对于哪些材料具有保存价值,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具有很强的分析和鉴别能力;对于哪些材料尚不完整、组卷不够恰当或者检索项目不便使用等等,这些都需要管理人员认真仔细的检查档案材料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及时加以修正。

目前基建档案管理人员要顺应新时期的工作要求,就必须重视对自身整体素质的提升,善于思考努力学习新的管理知识和技术,勇于探索系统的研究计算机的操作方法以便于对相关先进的电子设备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熟练运用。

(4)、重视分工合作,共同完成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及相关工作

分管基建工作的学院领导在安排工程任务时,同时要指导和安排基建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归档事宜。基建处负责综合管理性文件以及新建项目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并对项目承包单位的归档工作予以组织和协调。基建处,后勤管理部门等部门负责各自组织的对原有房屋或地上、地下管线改造,道路改造,维修中形成的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按时向档案馆移交归档,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已有。

(5)、重视资料归档,保质保量完成高校基建档案管理

基建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综合管理,可行性研究、项目审批、招投标、勘测、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竣工验收、地下管网、财务和器材管理等方面的文件材料和图纸。其归档流程和要求包括①形成积累:基建档案建档工作要与工程项目建设进程同步管理,基建档案归档工作实行分工负责制,基建项目实行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全部文件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竣工档案文件是基建工程的实际反映,必须确保其真实,准确、完整,凡需归档的基建文件材料格式应统一,纸质优良,字迹工整、耐久,图像清晰。②整理组卷:组卷要遵循文件的形成规律,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综合管理文件按结合问题组卷;项目施工文件按单项工程、单位工程或工程阶段、结构,专业组卷;竣工图按建筑、结构、水电、暖通、电梯、消防等顺序组卷;设备文件按专业、台件组卷,卷内文件按问题、时间或重要程度排列。③验收归档:档案馆应是工程验收小组成员,会同基建管理部门负责基建文件材料的验收工作。验收基建档案采取开会质询、现场查验、抽查案卷等方式,抽查重点为项目前期管理性文件,隐蔽工程文件、竣工文件、质检文件、重要合同、协议等;经检查不合格的档案,要限期整改,并进行复查。凡有下列情形的一律不得进行或通过项目的竣工验收,如未进行项目档案验收、项目档案验收不合格、且对存在问题不积极整改。

(6)、重视跟紧时代,不断更新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形式

篇3:高校基建维修工程管理探讨

1 高校基建维修工程特点

1.1 工种多, 施工分散

目前, 高校基建维修工程主要以改造工程、零星维修、小型装修、校园绿化、道路硬化为主, 工程涉及的工种较多、施工地点零散分布于学校各个地点, 具有施工种类繁多、分布零散、施工点多、单个工程金额不大等特点。

1.2 工期要求严格

由于不能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和学生生活, 高校基建维修工程的日常施工时间分散, 如遇学生上课或其他活动, 则必须停工。对于楼宇粉刷、道路整治、教室改造等项目的施工时间, 常常利用寒暑假、节假日突击施工。甚至, 有些工程为了赶工期, 必须在暑假结束时投入新一学年的使用, 导致工程后期阶段的细节问题管理不够, 加大了后期维修的工作量。

1.3 抢修任务多

由于高校校园集中了水、电、煤气及市政管网等多种系统, 加之人员活动量大等因素, 经常会发生事先毫无征兆, 也没有发展过程的设施故障和维修事项。例如:水电管网破损、下水道堵塞、门窗损坏、宿舍设施损坏、大理石修补、建筑防水等。一旦发生故障, 就需要基建部门派出专业的土建、水电、设备人员赶赴现场抢修。

2 高校基建维修工程管理现状

2.1 基建维修缺乏计划管理

在高校基础设施的使用过程中, 由于一些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的作用, 可能造成基础设施的突然损坏, 是高校基建维修工程管理处于疲于应付状态。另外, 原有基础设施的功能逐渐老化, 漏水、管线破损、线路老化、设备老化等现象严重, 急需根据高校基础设施现状制定合理的年度维修计划。目前, 高校的基建维修工程比较重视改造、装修工程, 对高校基础设施的整体维修保养缺乏整体规划, 计划性较差。

2.2 基建维修工程质量控制难

由于高校基建维修工程具有施工种类繁多、分布零散、施工点多、单个工程金额不大等特点, 使得高校基建维修工程的管理无法像一些新建工程一样采取聘请工程监理的方法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高校基建维修工程的质量控制仅仅依靠基建科的自有技术人员, 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基建管理人员往往分身乏术, 无法对所有维修工程进行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监管力度低导致工程质量下降, 返工及浪费现象增加, 工程质量无法满足要求。

2.3 基建维修工程工期控制难

高校基建维修工程在室内作业时, 要考虑到教学办公及学生生活学习, 施工受到很大影响;在室外作业时又受到天气的影响, 施工工期无法得到保障。因此, 高校基建维修工程的工期变化很大, 给基建部门的施工管理带来了很大困扰。再加上高校各部门在节假日休息, 尤其对一些行政办公室及专业教室、实验室进行维修时, 若得不到相关人员的配合, 将直接影响工程进度, 打乱维修计划。

2.4 基建维修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有限

目前, 承担高校基建维修工程的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在施工工序、材料检验、质量控制等方面能力较弱, 这些都更加凸显了高校基建维修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的重要作用。只有具备了专业的建设工程知识、造价管理知识才能够在高校基建维修工程中控制材料单价、核准工程量、控制施工工序, 使基建维修工程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做到造价合理。目前, 部分高校基建维修管理人员并非工程专业毕业, 对工程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知识缺乏, 很难满足高校基建维修“量多面广”的质量控制要求。

3 加强高校基建维修工程管理的控制点

3.1 合理制定年度维修计划

每年, 学校用于基建维修工程的建设资金是有限的, 如何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 只有通过合理地规划、制定年度维修计划来实现。每年年末, 由各学院部门报送次年的基建维修、改造计划, 基建管理部门人员对全校范围内的基础设施进行巡查, 综合考虑各项维修项目的缓急程度和维修资金的预算金额, 将年度计划基建维修工程项目划分为“大修项目、中修项目、小修项目、抢修项目”, 合理安排施工进度, 充分利用基建维修资金。

3.2 树立维修成本意识

高校基建维修的管理人员应具有较强的成本意识和成本控制能力, 防止施工单位利用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以及对工程造价构成的不了解, 而重复计算、高套标准、抬高材料设备价格, 从而增加了施工成本。在高校基建维修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应树立成本意识, 重视施工预算, 严格控制成本支出, 确保基建维修资金不超支。另外, 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监督职能, 加大审计力度, 加强投标文件审核、合同审核、工程量审核、单价审核及其他费用审核, 严格控制工程造价的合理性, 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率。

3.3 择优选择维修队伍

目前, 高校基建维修工程的年度审定价格均在50万元以上, 因此, 对于外包维修队伍的选择应通过公开招标方式, 确定基建维修队伍。在招标过程中, 应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严格按照正规的招标程序对投标单位的信誉、资质、业绩等情况进行认真审核, 优先选择施工技术先进、具有丰富施工管理经验、施工队伍技术过硬、工程质量稳定的投标单位。对于具有自由施工队伍的高校, 应尽量将抢修项目、小型单项维修项目交给自有施工队伍施工, 既确保施工质量、又节约了维修资金。

3.4 规范管理控制造价

由于施工单位技术能力较低, 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有限, 导致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工序颠倒。例如, 土建施工完, 导致水电无法排管施工, 返工引起造价提高。另外, 由于高校基建维修工程内容变更较多, 现场签证较多, 极易造成工程造价的高估冒算。因此, 必须指派有经验的工程管理人员对高校基建维修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有效控制, 规范签证程序, 及时核定工程量的增减变化, 对隐蔽工程进行严格验收, 并认真保管施工资料, 为竣工后的造价结算和今后的维修改造提供真实可靠的技术资料。

3.5 加强基建人员专业培训

高校基建维修工程涉及专业多、工种多、施工复杂, 这就对基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 应定期对高校基建维修管理人员进行施工技术、建筑材料、施工工序、设备性能、新材料新技术等专业知识的培训学习, 不断提高基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参考文献

[1]程艳霞.论如何科学完成高校基建维修工程.建筑经济[J], 2009.

[2]盛彬, 文学飞.高等院校基建 (维修) 工程中的漏洞及对策.山西建筑[J], 2010 (30) .

篇4:浅谈高校新校区基建工程管理

关键词:高校;基建;规划;项目管理

自1998年开始,国家开始加大高校的招生力度,录取人数从1998年的108万人升至2013年的686万人,录取率从33.75%升至75%。十五年来,高校录取的人数增长了六倍还多。学生的增加使各大学的硬件设施捉襟见肘,为改善教学条件,各学校纷纷建设新的校区。在此背景下,中国拉开了前所未有的大学新校区的建设序幕,笔者所在的广西财经学院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通过对新校区的建设管理,在大学新校区建设过程中的问题逐渐显现,这些问题在各大学新校区的建设过程中,或多或少的都曾经出现过,笔者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减少或者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

一、关于新校区的规划问题

高校的旧校区一般都位于城市闹市区,即便是当年建设时还比较偏远,但随着城市的高速扩张,现在也已经处于繁华地段,原校区周边已经没有可供扩展的土地,使得新校区往往选择建在城市的周边,这样一则可以降低征地的费用,再则可以有更多可利用的土地。但是,远离老校区也会带来各种弊端,比如教师的通勤问题,校园的管理问题,以及学生的出行问题等等。

高校新校区的规划首先定位为一个教育场所,为教育教学服务,当然还要为师生的生活学习服务,因而其校园的规划应该满足教学、科研、生活以及实习的要求。因此,要认真研究校园师生的实际需求,才能踏踏实实解决好为师生的服务问题[1]。很多高校在新校区的规划中,单纯的追求高、大、上,没有切实的考虑师生的使用需求,造成在投入使用后的种种不便。搞好校园规划不应盲目照搬某种模式,要有的放矢,目前国内外校园模式有多种,各个大学在做规划工作时要因地制宜。财经学院的新校区近似为扇形,中间为河道,地势四周高,中间低,在规划中,采取了核心区的规划模式,其特点是核心建筑由主要带有标志作用的图书馆、教学主楼等组成。中心建筑群又往往与生态环境、集中绿化景观相结合[2]。学校主干道呈环形设计,教学楼、宿舍、实验楼、活动中心、运动场沿路设置,方便学生到达。依据体能工效的分析,通常人所能忍受的步行时间不宜超过15分钟,适宜的步行时间在10分钟以内,这与大学教学作息及课间间歇规律也基本相符。所以以正常平均步速80米/分钟计算,校园内从学生生活区到教学区的理想距离在800m以内为宜,鉴于两点间道路一般很难直线到达,故一般取半径为600m[3],学校新校区在这一点上是完全满足的。虽然学校的规划做的很详细,但是由于征地问题,使得部分规划不能实施,造成了部分学校建筑重新选址的问题,由于目前各高校实行的是分期建设,往往是一边使用,一边建设,造成工程建设与校园使用相互影响。

二、关于新校区建设的成本控制

一直以来我国高校经费都是以国家财政拨款和收取学生学费、住宿费为主要经费来源,虽然现在很多高校都在拓宽筹资渠道,但在高校的资金来源中,国家的财政拨款、学费、住宿费收入和银行贷款仍是主导。以广西为例,在2010年之前,各高校财政拨款在高校办学经费中约占30%~50%左右,并且所占呈比例逐年下降趋势,学费、住宿费收入仍占据主导地位,约占总收入的50%以上,学校用于发展建设的专项拨款很少,学校只能靠银行贷款来解决,资金筹措渠道非常单一,难以满足高校发展的需求。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新校区的建设地点一般选择在市郊,水、电、路、气、通讯等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比较滞后。因此,新校区建设往往是一项建设周期长、涉及范围广、投资规模大的工程项目,它一般包含了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水、电、路、气、通讯等)和教学及服务设施(教室、实验用房、办公用房、体育场馆、学生宿舍、学生食堂、服务用房、景观绿化等)等内容。另外,新校区的建设过程往往长达(3~5)年,不仅会受到地质、气候、水文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到周边社会因素和国家宏观调控等社会环境的影响。上述诸多因素决定了高校新校区建设的特殊性、艰巨性和复杂性[4]。基于以上情况,对新校区建设成本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成本的控制首先是做好前期的规划,有资料显示一个工程项目,工程造价的90%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已经确定,施工阶段能影响项目投资的仅占5%左右;工程设计费虽然只占工程造价的5%,而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能达到15%。因此,在工程设计阶段,就应该格外重视设计与施工的协调。如果双方难以及时协调,常常产生造价和使用功能上的损失。设计和施工过程的深度交叉,能够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幅度地降低成本。同时,设计阶段属于案头工作,进行设计修改优化的成本是很低的,但是对项目投资的影响却是决定性的[5]。在本校新校区的建设过程中,由于规划的改变及建筑功能的变更造成额外的成本增加,这就需要在前期综合考虑各个使用部门的要求,尽量考虑到使用者的需求,那么在以后的建设中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变更,这样既可以降低造价成本,又可以减少工期,增加工程的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降低了成本。除了在项目的规划阶段要加强协商外,在工程的施工图设计、项目招投标、合同实施、工程施工及竣工结算方面都可以对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

三、关于新校区的工程施工管理

一直以来,对于高校新校区的项目管理一般是通过建设单位组织项目管理机构,大多叫工程指挥部,由校领导挂帅,结合单位其他部门和校内基建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但这种机构的临时性决定其组成人员对工程了解不多,极易因甲方专业方面的专业知识缺乏而缺少监督。施工单位由于拥有建筑施工的各类专业人员和长期的施工经验,同时也磨练出丰富的“对付”甲方的经验,甲、乙双方在专业知识和经验上的不对称性和当前社会诚信缺失的现实,使工程建设甲方管理存在很大的管理漏洞和问题[6]。因此高校如何才能实现对建设工程全过程的专业化有效管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工程建设施工阶段是工程设计图纸最终实现并形成工程实体的阶段,是最终形成工程产品质量、工程项目使用价值的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各方共同努力,互相协调、积极主动地解决施工中发生的各种问题,才能保质保量的按期完成工程。因此,在施工阶段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开工前的图纸会审工作

作为工程施工的依据,图纸的好坏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及工程的进展顺利程度。因此在图纸会审前,要组织各方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对图纸中发现的错误以及不明确的部位要认真做好记录,及时提出,尽可能将问题在图纸会审中解决。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工程管理人员对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应该积极主动,对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预先加以分析、控制,平时多检查现场,及时发现问题,不能等出现了质量问题再进行处理。在此阶段,要重点做好工程质量的事先控制和事中控制,预防为主,加强过程检查和控制。对建设中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及相应的机器设备进行不定期检查,防止施工企业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由于施工方的原因造成工程质量不符合标准的,甲方代表要立即与监理方沟通要求施工方修理、返工并承担由此带来的损失。

3.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

项目开工前,甲方代表要求施工单位根据合同施工工期做出项目整体进度计划以及月计划和周计划,并且定期检查施工单位的完成情况,督促施工单位重视进度。对于意外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误,甲方代表要分析原因并要求施工单位重新制定进度计划,并采取措施弥补滞后的时间,力求保证整体项目在合同约定时间完成。对于工程延误产生的原因可以一般分为两类,即由甲方的原因和施工方的原因[7]。例如设计图纸出现问题、甲供原材料未按时进场、现场停水停电、遇到无关人员阻工等可以视作甲方的原因,作为甲方代表要与相关部门及时沟通,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请示解决方案,积极协调处理解决。如果是在甲方提供完备的施工条件和材料情况下,由于施工方人员的生产效率低下、施工质量不合格等原因造成进度滞后,甲方代表要坚决的与施工方进行沟通,提出整改措施[8]。

nlc202309021416

4.工程的签证问题

工程签证是指施工图纸所确定的内容以外的施工现场所发生的实际工作,由监理和甲方工地代表确认其工程的发生与数量。新校区建设过程中,很多费用的增加都是由于工程签证所造成的。所以在具体工程签证的管理过程中,对工程签证内容应进行认真分析,对于施工合同条款及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中已包含的工作内容,则不属于签证的工作范围,责任方为施工单位的不属于签证的工作范围,其它的非施工方的原因、施工图纸之外的才是工程签证的范围。

5.工程的安全文明施工

由于高校人员密集,因此施工单位要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制度,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安全事故报告制度,以及各类施工作业规程。要求施工方按规定配备劳动防护和安全防范用品,严密监控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对高空作业、交叉作业等,应进行安全交底,监督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应设立各種安全警示标志,对“洞口”、“临边”等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场所,应采取严密的防护措施;一旦发生事故则应立即通报,不得隐瞒和延迟。

四、结语

高校的新校区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甲方、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单位的共同努力,甲方代表起着一个中枢的作用,贯穿于整个建设周期。只有较好控制规划、造价、质量、进度、安全等目标,才能在建设过程中,做好对基建项目的管理,按期保质的完成项目。高校新校区建设问题很多,通过对建设经验的总结,可以对今后的高校基建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侯启凡,高校校园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闽江学院学报,2007(2),127-131

[2]高冀生,中国高校校园规划的思考与再认识[J] 世界建筑,2004(9),76-79

[3]张建华,刘建军,对当今大学新校园规划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5(3)

[4]刘华奇,高校新校区建设的合同管理与投资控制[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85-87

[5]李雷,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管理中的若干经验[J],职业向导,2011(20),151

[6]李利柯,基于基建项目的甲方管理经验探讨[J],科技资讯,2005(23),176-177

[7]方程,陈秋云,浅谈甲方代表对基建工程“三控”的工作重点[J].中国科技信息.2006(22):61-62

[8]谢勇,浅论建设项目的甲方管理[J],现代服务,2011(16),149-150

篇5:基建维修项目管理规定

一、总则

1、为规范公司基建工程和维护修缮工程行为;加强对房屋的维修维护,保障房屋的住用安全和使用功能,提高房屋的完好率,充分发挥房屋的使用价值,制订本制度。

2、本制度是实业公司进行房屋维修维护的标准,也是对房屋维修验收的依据。

二、术语

1、房屋维修,是指对已建成的房屋经过一定年限使用后需要进行的大修、中修、小修。

2、房屋维护,是指房屋及其水、电、暖、卫、气等设施设备的常规检修与维护。

三、管理范围

本办法管理范围,包括:

基本建设项目(新建扩建项目);

构筑物的技术改造与更新项目;

房屋维修工程(翻修工程、大修工程、中修工程、小修工程、综合维修工程);

其他建筑施工项目。

其他公司认定的基建工程和维护修缮工程。

四、房屋维修责任的划分

1、保修期内的房屋维修,由建设单位负责。

2、凡属使用不当或人为因素造成房屋损坏的,由行为人负责修复或给予赔偿。

3、保修期满后的房屋小型维修:由工程科监督检查,费用各使用单位处理。

4、房屋大、中型维修:由工程科负责,列入公司计划后实施,维修费用由总公司承担。

五、施工管理

1、公司工程管理科负责负责基本建设、技改项目和常规维修工程;

2、公司对较大预算额的基建施工项目,成立项目领导组,由工程、生产、安全、机动等部门派员共同组成。

3、公司对重大基建施工项目,成立项目领导组由公司分管领导任组长,协调各部门和外部关系,调动必要的资源。

4、公司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建筑施工规程,制定本公司内部基本建设的申请、设计、发包、监理、验收、移交的管理体系。

5、对凡国家规定基建项目须申报的,按规定向政府部门申报。

六、工程申报与核准

1、中小维修工程,工程费在_万元以下的,经报分管领导批准后,工程科负责监督检查,费用由各使用单位自行处理。

2、大中维修工程,工程费在_元以上的,经报总经理批准后,由工程科负责办理。

3、基建和技改工程,工程费在_

万元以上的,经公司经理办公会事会批准后,成立项目组负责执行。

各部门将拟办工程项目,按规定编制项目资料和申请报告,逐级上报,按不同权限审核批准。

根据工程费的高低,确定不同的发包方式。

1).中小维修工程,工程费在_万元以下的,可采取议价方式。所议价格以下不超过工程预算时可决标。

2).大中维修工程,工程费在_万元以上的,可采用比价方式。邀请___家以上建筑施工企业携估价材料参加比价,以最低标者为得标人。

3).基建成和技改工程费在_

万元以上的,须进行公开招标。公开招标按国家规定的办法办理。

公司或关联企业内的建筑工程队,维修队的,在与社会建筑施工单位竞争中具有同等优先权利。

在选择建筑施工单位后,公司须与之签订建筑施工服务合同,重大合同尚需律师审阅和主管部门登记鉴证。

公司在建筑施工时,派遣工程监督人员或聘请专业监理公司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发现工程质量问题及时敦促施工单位整改或返工。

按照施工进度及时划拨工程款项。对施工单位供料的须做好原材料质量监测工作,由本公司供料的做好原材料质量采购、质量检测验收工作。

对施工过程中涉及工程变更、材料、工程费用变支较大的,公司和施工单位共同商定后才能生效,并按不同权限分别报项目领导组、主管副总、总经理,乃至上级主管部门。

工程完工后项目主办单位与施工单位等,共同组织验收。如发现工程与原设计图、施工图、说明书、建筑施工服务合同等不符的,不予验收。对重大工程竣工验收,则按国家有关竣工验收规程办理。

对验收不合格的,根据所列质量问题逐一整改,完成后再次验收。以严重不合格的,可提出索赔。

在验收时,公司或委托注册会计师审核工程决算报告,工程验收合格后且决算报告核准后,支付应付款。

验收合格的后,及时移交给公司使用部门使用,相应的工程资料整理分类立卷,分别交使用部门和工程档案管理部门。

联系和监促施工单位在验收后的质量保修期内对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时处理、修复。

对工程完工后的余材,应盘点登记,退回公司材料库,或退货到供货商处。残次料可经估价后就地处理或标售。

公司对有关工程管理人员进行业绩考核,按公司奖惩条例予以奖励或处罚。主动预防有关人员以权谋私、接受贿赂

七、房屋维修工程的分类。

根据房屋的损坏程度并按房屋维修的性质,可以分为小修、中修、大修三类。

1、小修工程(零修工程或养护工程)。指及时修复小损小坏。这类工程项目简单、零星分散、量大面广、时间要求紧迫,一般可以根据掌握的情况就及时组织维修。小修工程工程虽小,但关系到用户的使用便利,因此必须及时修理,力争做到水、电、暖、卫、气零修不过夜,土建零修三日内有结果。

2、中修工程。指房屋少量部件已损坏或已不符合建筑结构的要求,需要进行局部维修,在维修中只牵动或拆换少量主体构件,而保持原房屋规模和结构的工程。这类工程的特点是:工地较为集中,项目较少,工程量较多,带有周期性。如屋面的局部面层重做,楼门窗整修等工程。

3、大修工程。指房屋主体结构大部分严重损坏,无倒塌或局部倒塌危险的房屋;公用生活设备(包括上、下水,通风、采暖等)必须进行拆换、改装、新装的工程。这类工程一般需要牵涉和拆换部分主体构件,但不需全部拆除,此外工程的地点集中,项目齐全,具有整体性。大修工程还常常和房屋的抗震加固、局部改善房屋居住使用条件相结合。大修工程往往适用于严重损坏的房屋。房屋大修后应达到基本完好或完好标准的要求。

八、房屋修缮标准

1、主体工程。主要指屋架、梁、柱、墙、楼面、基础等主要承重构部件的维修,要求牢固、安全、不留隐患。

2、门窗及装修工程。门窗应开关灵活,不松动,不透风;木装修应牢固、平整、美观,接缝严密。

3、楼地面工程。楼地面工程的维修应牢固、安全、平整、拼缝严密不闪动,不空鼓、不开裂,地坪无倒泛水现象。

4、屋面工程。屋面必须确不渗漏,排水畅通。

5、抹灰工程。抹灰应接缝平整,不开列,不起壳,不起泡,不松动,不剥落。

6、油漆粉饰工程。要求不起壳,不剥落,色泽均匀,尽可能与原色保持一致。

7、水、电、卫、暖等设备工程。应保持完好,保证运行安全,正常使用;要定期检查,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定期保养;水箱要定期清洗。

8、金属构件。应保持牢固、安全、不锈蚀,损坏严重的应更换,无保留价值的应拆除。

9、其他工作。对所属范围内道路、沟渠下水道、窨井损坏或堵塞的,应修复或疏通。

篇6:学校基建维修管理制度

二、学校所有基建、维修、装璜工程都按规定立项,投资额在30万元以上由市发展计划局立项;投资额在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项目由教育局立项;投资额在10万元以下项目,由学校校长办公室会议集体研究通过。

三、学校所有基建、维修、装璜工程按规定进行招标,投资额在50万元以上工程在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实行公开招标;投资额在10-50万元的工程项目在市教育采购中心实行公开招标;投资额在1-10万元的零星维修项目,由学校按规定进行组织招标。

四、鉴于实行收支两条线后,所有基建、维修、装璜工程都由镇政府扎口管理,由镇财政按结付工程款的现状,学校配合镇政府建管科进行竣工决算并审计。

五、学校派指定人员负责工程的质量和工程进度的监督。

篇7:浅谈高校基建维修管理

工作管理的规定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基建修缮工程的管理,规范项目立项、结算、审计程序,保证工程质量,强化监管措施,提高资金利用率,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如下规定:

一、成立学校基建维修工程领导小组 组 长:黄立文 副组长:朱林山 郭海清

组 员:杜 鹏 杨再龙 蒋冬青 李鑫 易继球 尹西兵

二、工作小组 组长:朱林山

成员:杜鹏 易继球 胡松山

三、决策程序

1、期初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拟定基本建设和维修预算。

2、班子会讨论并形成会议记录。

3、初步确定维修项目施工方。

4、议价小组成员与施工方议价。

5、签订施工维修协议。(班子成员参加)

四、立项审批程序

基建维修项目必须立项审批,具体程序是:

1、小型基建维修项目(500元以上5万元以下)

⑴学校根据实际,由政教处根据安全隐患排查情况向总务处提出书面意见,然后由总务处及时向校长和学校基建维修领导小组递交维修申请和维修预算;

⑵学校基建维修领导小组及时对维修申请和预算情况进行初步规划论证、评估审核,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形成初步意见并报校长;

⑶由校长召开行政会对小组意见进行审核,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批准后,由基建维修领导小组指导监督总务处组织实施维修方案。

2、大型基建维修项目(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不含5万元)

⑴学校根据实际,经行政会研究后及时向基建维修领导小组反馈并递交维修申请和项目预算;

⑵学校总务处会同基建维修领导小组及时对维修申请和项目预算情况进行初步规划论证、评估审核,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形成初步意见报校长;

⑶由校长召开行政会对小组意见进行审核,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批准后,由总务处、基建维修领导小组拟定维修申请报告,交县教育局相关领导审批,县教育局领导同意并签署意见后,由总务处在基建维修领导小组监督下具体组织实施,并将申请报告存档作为经费支出依据;

3、基建维修项目必须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学校要根据资金情况确定基建维修规模,不准负债搞建设。资金紧缺,又急需办理的项目,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资金调控。未经批准的项目,不得擅自开工。

五、质量责任制

1、大型维修学校将结合实际,会同专业部门进行规划设计。

2、小型维修由学校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承包合同,全面负责,组织实施批准的基建维修方案。

3、学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基建维修领导小组,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基建维修项目的质量,并指派责任心强、廉洁敬业且熟悉基建施工的同志为校方现场代表,记录施工情况,督促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技术人员及时到位,直接参与安全管理、质量监督和相关协调工作,确保项目保质保量。

4、施工单位依据施工承包合同施工。

5、学校严把材料进场质量关,对每批次进场的材料都要检查其合格证、包装、数量是否满足要求,验证合格后才允许使用。

6、重视基建维修项目质量验收。对基槽、基础隐蔽工程、主体工程等重要部位,学校基建领导小组必须组织人员到场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工程竣工后必须进行竣工验收,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施工方及时整改。未进行竣工验收的工程不得使用。未经验收擅自使用而造成不良后果的,对有关责任人予以相应处罚。造成重大事故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7、严格控制设计变更和项目增减,确因使用或结构合理性需要变更的,先由学校提出书面申请,经教育局研究后,征得有关部门同意时,方可办理设计变更手续。对于主体工程的附属工程也要先将方案报中教育局,经批准后方能建设。严禁先变更后办理手续和擅自增加项目。

8、学校和施工单位必须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尤其施工单位要对施工区域进行封闭隔离、建隔离墙或设立安全防护网,悬挂安全标志,防止师生进入,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必须戴安全帽,确保施工安全。

六、结算审核制

1、工程结束后,施工单位提交整套完整的档案资料,依据合同,结合实际和学校共同进行初步结算,将结算和相关资料交学校基建维修领导小组进行审核。

2、学校基建领导小组组织人员查看材料,对照实际,对结算情况进行初步审核,签署审核意见并签字后交学校主要领导。

3、学校主要领导根据实际进一步审核签字后将审核的意见和施工方进行确认。

4、双方确认后,对2万元以下的项目,施工方根据双方最后确认的数据开具发票,连同工程合同、结算明细一起作为财务报帐依据,签字后一并交学校总务处报账。

5、对2万元(含2万元)以上的项目学校必须委托县建设工程管理站进行初步预算,然后由学校基建工程小组议价,完工后由议价小组 进行决算并出据决算报告。施工方依据决算报告出具相关发票,连同决算告、工程合同、结算明细一起作为财务报帐依据,签字后一并交总务处报账。

6、按照民主理财和民主监督的要求,按时公示,接受监督。

七、问题问责制

对因工作不认真出现的质量、结算等重大问题,学校将启动问责程序,根据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实行问责;对因受不正当思想支配,人为出现的预算、质量、结算等问题,学校将启动问责程序,按照有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从严实行问责。工程实施过程中,要严格落实本规定,认真做到基建维修立项审批制、质量责任制、结算审核制、问题问责制;总务处要加强基建维修档案管理,要及时收集有关资料,竣工后将资料整理齐全,装订成册,存入学校永久性档案。

篇8:浅谈高校基建档案之管理

1 高校基建档案的功能性认识

高校的基建档案是指高校在基本建设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及声像载体材料等,是高校基建工作的重要部分。建设离不开基建档案,它既是建设过程的真实反映和记录,又是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依据。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如果我们现在的大量的工程竣工图跟不上或不准确的话,那么将来对我们的子孙后代遗患无穷。”可见,基建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从档案管理工作的实践来看,我认为高校基建档案具有以下四种功能。

1.1 历史地再现高校的建设与发展

高校基建档案如实记载着校园每栋建筑物的基本情况,从工程立项到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及运行管理全过程,都形成了具有保存和查考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和声像资料。同时,基建档案还记载着学校的总体布局和远景规划。如清华、北大等百年学校,人们不仅可以从它的建筑物的基本情况了解到学校的发展历史,而且还可以了解到学校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规划、办学理念和发展规模。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高校基建档案是如实记载了高校建设与发展的历史。

1.2 有效地实现高校建设项目的管理

高校基建档案它不仅是记录历史的真实写照,同时也能对建设项目今后的管理和维护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和快捷的途径。一份好的基建档案几乎涵盖了项目工程的立项、可行性研究、计划、施工图设计、招投标、施工及管理、竣工验收等一系列固有的基建程序;揭示了工程实施中每一个环节的实际状况;详实地反映了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所以通过基建档案就能够在今后的改建、扩建及日常维修等过程中做到快速、高效。如我校在进行职工宿舍的改扩建工程时,由于原建筑物的地质资料等档案保存完好,既节约了十多万元的地质勘察费,又节省了工程时间。实践证明,及时收集、准确使用基建档案,不仅可以为学校节约大量的资金,而且可以使学校的基本建设朝者有序的轨道发展。

1.3 有力地维护高校的合法权益

高校基建档案是高校建设管理中的历史凭证,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重要依据。特别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过去在相关制度方面不完善,在学校权属、土地纠纷等方面,许多高校一直存在着与周边单位或农民地界争议问题。那么要解决好这些争议纠纷,档案就发挥了其独特的功能优势。例如2002年我校在处理与周边二塘村、长汽公司等土地界限问题中,由于学校提供了详实有力的档案资料,使三方土地界限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又如我校在教科园区建设过程中,一开始就对双方所签的协议来往函件等工程前期资料高度重视,许多有保存价值的基建档案材料都及时进行了预立卷,待工程结束后,施工单位的结算与社会审计出入较大,通过三方协商,查询资料,最终为学校赢得了利益。可见,科学管理,充分利用好基本建设档案,能够有效维护产权所有者的权益。

1.4 创造了较高的经济社会效益

高校基建档案具有多次重复利用价值。我国许多高校占地面积并不是很大,所处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相差也不是很大,很多资料就可以被多次重复利用,可以少走弯路,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据统计,我校仅1999年至今,各部门利用基建档案500余人次,1000余卷次,为学校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也直接或间接地创造了经济效益。

2 高校基建档案管理中的不足

在高校基建档案管理实践中,由于基建档案的一些特有性特点,导致高校基建档案管理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 档案资料收集难度大

由于基建档案的成套性、专业性、形成周期长、涉及部门多等特点,使基建档案的收集工作具有相当难度,另外基建档案的相对物除了我们所能观察到的地面以上的建筑物以外,还包括隐蔽工程、地下管网等,这些工程多隐藏于地下或墙体内,具有不可见性,这种不可见性往往导致相关档案收集时的疏漏或缺失,因此普遍觉得存在一个基建档案收集难的问题。

2.2 归档文件材料不规范

由于缺乏档案意识,在工程文件编制过程中,工程施工人员、技术人员为了图方便,随意使用红墨水、纯蓝墨水、圆珠笔、铅笔等书写,这些不耐久字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磨损脱落,扩散褪变,不利于基建档案的保存和利用。信息记录不够完整、准确。有的材料和图纸不注明日期,有的有日期却无原始签名和印章。有的图纸甚至连工程名称都不能准确表达,令人难以分辨。归档文件材料中存在大量复印件。竣工图编制不规范,用施工图代替竣工图等。

2.3 归档整理不规范

由于基建档案的专业性很强,对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很高,不仅要求档案人员具备档案专业知识,还应具备相当的工程建设专业知识。但由于客观原因,多数专职档案人员往往缺乏工程建设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基建项目的基本程序不甚了解,对基建档案信息的来龙去脉认识不清,分不清哪些资料重要哪些资料不重要,在接收档案时对文件材料心中无数,从而严重影响了归档整理质量。

2.4 提供利用方式单一

目前高校基建档案的提供利用,除了电话查询有关情况和数据以外,多为上门借阅原件利用。这种利用方式虽方便了利用者,最大限度发挥了基建档案的实用价值,但从保护档案的角度来说则存在很多弊端,对档案原件(特别是图纸原件)的频繁使用会导致原件破损严重,字迹磨灭褪色。更有甚者,由于基建项目的周期长,且很多图纸原件须带到施工现场使用,辗转多人,可能到项目完工时原件已不知去向。

2.5 相关部门缺乏沟通与合作

一方面档案部门没有主动指导、督促、协助基建部门进行档案的收集、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一些基建部门档案意识淡漠,出于方便工作考虑,不能主动上交基建文件材料。部门之间不能互通有无,缺乏沟通与交流,导致基建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存在很多缺陷和漏洞。

3 做好高校基建档案管理的对策思考

在前面对高校基建档案的功能性认识中,我们看到了高校基本建设档案在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优势,领略到了高校基建档案的重要意义。为此,笔者认为从建与管等方面入手,认真抓好高校基建档案工作势在必行。

3.1 切实更新观念,提高档案意识

基建档案管理工作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必须转变观念。由于高校档案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管理工作,同时又是一项服务性工作,很难产生明显的直接的经济效益,所以在学校工作大舞台上,它是一项默默无闻、专为他人“铺路”、担当配角的工作。基建档案工作者既是脑力劳动者,又是体力劳动者,面对的是大量、繁琐的档案收集整理、鉴定、立卷、保管、统计、利用等工作。要求基建档案工作者要以事业为重,无私奉献,树立“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思想,淡薄名利、乐为人梯,甘为无名英雄。

同时,要逐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设备,提高学校基建档案管理部门和基建档案立卷归档单位的工作效率,使档案管理人员从原来日常的繁重的组卷、调卷、抄写卷内目录等手工操作中解脱出来,逐步变手工操作为计算机辅助操作。

3.2 提高法制意识,健全档案管理体制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及《高校档案工作规范》,制定《基本建设档案管理实施细则》,从管理体制、各方职责、档案材料的形成、归档质量要求、基建档案经费、归档验收及归档时间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将基建档案管理列入本校规划、计划、管理制度之内,纳入各级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内,作为考核基建水平的标准之一,并与个人考核、奖惩、定职挂钩。使管理任务、责任到人,加大依法治档的力度,保证基建档案工作的高质量。

3.3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它既需要档案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又要有工程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观察、分析及综合能力等。一是学校要多安排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要尽可能多地参加一些专业知识培训、学习和参观交流活动等,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熟练掌握档案管理工作的先进方法。二是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相关学科的知识,熟悉计算机以及其它办公自动化设备的操作,尽快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合格的档案管理和信息开发者。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实现档案工作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3.4 加强基础建设,建立标准化的管理制度

通过更新仪器设备,引进现代化管理技术,采用科学、先进的应用软件来进行档案信息的存储和利用,实现高校基建档案的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管理。例如:制定案卷质量标准,使分类组卷达到或接近最佳水平;制定接受档案标准,以确保归档质量;制定整理、鉴定、著录、标引、检索、利用等标准,使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统一化;实行计算机数字化管理,对各类基建技术资料、图纸和声像载体资料进行分类、编目,使档案管理信息化、现代化。

我校在教科园区建设过程中,专门配置重要的硬件设施对基建档案进行管理,如计算机、复印机、扫描仪、绘图仪以及现代化的管理系统等;同时要求设计单位除提供图纸性质的图纸外,也提供电子化的图纸。为数据录入和资料的利用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对各类基建技术资料、图纸和声像载体资料的分类、编目,实行了计算机数字化管理;同时将有保存价值的文本档案资料分类输入计算机或通过扫描转化为电子化档案。这样,既节约了存储空间,也方便查找和利用。

总之,高校基建档案工作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高校基本建设的历史记录,是维护学校真实面貌的永恒事业。所以,我们应从档案事业的发展趋势来对待高校基建档案管理的现代化问题,进一步做好高校基建档案的现代化管理工作,以适应形势需要,促进高校的改革发展。

摘要:高等学校为了保证有良好的育人环境和广大师生的生活环境,每年都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教学实验用房、行政办公用房和师生住房等,在这一基本建设活动中,形成了大量有保存价值的基建档案资料,成为高校规划、建设、管理、维护的重要依据。文中基于高校基建档案的特点,从更新观念、增强法制意识和档案意识,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建立标准化的基建档案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基建档案建设和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校,基建,档案,管理

参考文献

[1]张保庆.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做好高校基建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6,(3).

[2]王家钊.改进高校基建工程招标管理初探[J].科技成果纵横,2005,(2).

上一篇:简短工作评语下一篇:《银杯》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