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教学管理论文

2022-04-16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100083)摘要: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对教学系统的有效运行有重要的保障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形势的发展,教学管理也需要改革创新,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文章就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必要性、高校教学管理存在问题及改革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通过对高校教學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国高校教学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高校教学管理论文 篇1:

浅谈我国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  时代的发展与大众化教育的到来,对高等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传统的教学管理策略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潮流,不能满足当下教育发展的基本需求,管理活动中出现诸多的问题亟须解决。作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重要组成部分的教学管理人员,其综合素质与教学工作的开展息息相关。主要梳理了高校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教学管理队伍必备的素质要求和增强教学管理队伍素质的举措,特别对理论知识、管理能力和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望对广大教学管理工作者有所帮助。

[关    键   词]  高校;教学管理;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教学是学校的基本工作,是教师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也就是说教学是学校的中心环节,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运转和开展活动,为教学目的而服务。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是教学管理的直接参与者和执行者,其综合素质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所以应督促教学管理人员掌握并不断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管理能力,以提升教学质量和高等院校的教学水平。

一、当前我国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

教学是教学管理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的直接和根本目的就是保证教学工作正常开展,提高教学质量。教育管理的地位决定了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学管理水平和能力,虽然以往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学工作者基本能够满足管理工作的需要,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传统的教学管理工作者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也暴露一些问题。

(一)专业性和职业性弱,知识结构不完善

教学管理人员的组成存在很大的问题。有的高校管理队伍中的管理人员由不同教学岗位的人员拼凑而成,他们具备专业知识,可是却缺乏教学管理方面的知识。对于教学管理应具备的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深入,缺乏对现代教育教学管理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和掌握。并且在实际工作中,教学管理人员不仅要参与教学计划的修订、教学任务的安排、教学过程的管理,还要协调教职工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解决学生在学业方面存在的各种难题,还要组织教学改革、教学立项、教材更新等。非专业化的教学管理人员文化素质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直接影响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缺乏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技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工作的各个领域。在科学技术的辅助下,逐渐实现办公自动化,教学管理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但现实并非都是这样,这和教学管理人员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认知与掌握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大多数的教学管理人员仅掌握了基本的科学应用技术,缺乏对教学管理软件的深入了解与掌握。没有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软件的多项功能,有时在运用教学管理软件中遇到问题甚至不能独立解决,在更多时候依赖计算机专业人员的指导。

(三)缺乏现代教学管理理念

根深蒂固的教学管理思维和理念大大阻碍了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一些传统的教学管理工作者固守着传统的教学管理思维和方式。在管理工作中习惯被动执行与服从领导,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与被管理者的关系上,习惯于高他们一等,认为管理就是监督和检查被管理者是否违反相关规定,以绝对服从和行政命令的管理手段约束被管理者,缺乏服务意识。这些管理人员落后于时代发展,缺乏现代教学管理思维和管理方式。

(四)对工作性质认识不足,随意性大

教学是学校的工作重心,但是学校的管理对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管理工作是保障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一些学校在开展工作中只是注重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忽略了对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视和对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導致有的管理人员对自己的工作性质认识不足,认为自己的工作可有可无,所以在工作中出现不严谨的现象,充满了懈怠。工作中的随意性和对管理工作抱以敷衍了事的态度影响了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使管理工作的效率下降。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上行下达,形成惰性,在工作中不愿动脑、懒得动脑,不愿、不敢创新工作方式,因循守旧、流于形式,缺乏对工作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

(五)教学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执行方面

教学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与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却是制约教学管理人员行为的重要因素。基本上高校都有自己的教学管理制度,但是其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却微乎其微。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其学校建立的教学管理制度脱离实际情况,在没有认真分析教学管理人员基本情况下制定了过于注重统一化和规范化的教学管理制度,完全忽视了对教学管理人员想象力、思维创造力的培养,不能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地区别对待,缺乏一定程度的柔性特质,着力点在于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和统一化,却没有考虑到不同管理人员的个性特点,可操作性不强。第二,虽然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有明确并且规范的条文,但是执行力度弱,流于形式。学校建立的教学管理制度在某方面来说只是学校文化的摆设,有时甚至会忽视它的存在,它的真正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

二、提高高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有效策略

教学管理人员对于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在高校改革的大潮下,全面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适应教育发展成为教育界的重点工作之一。如何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这是当前教学管理改革面临的大问题。综合素质的提高最重要的还是依靠个人自觉,笔者针对上述教学管理人员现状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提高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

教学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社会主义现代化公民具备的思想觉悟,在思想和行为上与国家保持高度一致。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作为指导思想,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培养和提高自身的政治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觀和世界观,这样才能牢记自己的使命和崇高的职责,做到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在工作中投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以完成各项工作。

高校教学管理专业性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具备专业、系统的教学管理知识。掌握相应的教学规律并认真学习教育学知识,这是对教学管理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在掌握了教育学知识后,教学管理人员应深入学习管理学知识,并且将其应用在实际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学管理人员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不只是教育学和管理学,除此之外的心理学、计算机等知识技能也是教学管理人员的必修科目,所以教学管理人员要不断地学习和培训,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丰富自身经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更新知识,以此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提高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日新月异的生活要求教学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能一成不变,创新是教学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对于不适应现代教育形式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管理方法,应该勇敢大胆地进行改革和调整,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拥有创新意识。

1.更新管理理念

必须树立先进的、科学的教学管理理念,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尊重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挖掘其潜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将人人成才的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作为全面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管理的主体主要由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组成,这三个主体是平等的关系。所以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学管理人员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尊重教师和学生,引导师生共同参与管理工作,积极树立服务意识,为广大师生提供服务,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工作和学习。

2.创新管理方式

思想是行动的先觉者,更新了管理理念之后,就要在实际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完成行为上的转变。跟随时代步调,学习并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并将其应用到管理工作中。在课程安排、学籍管理、成绩管理、选课管理、教学计划、考试日程安排等方面创新管理方式,掌握和运用新方法和新技能,力图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

(三)提高管理人员各方面的工作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习得的理论知识最终都要应用在实际工作中。所以管理人员在掌握充足的理论知识后要在管理工作中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以促进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并培养组织能力和决策能力。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对象是广大的教师和学生,管理人员需要注意各方面的影响,监控教学各环节的运行。在教学管理过程中要学会敏锐地发现问题,并且善于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在认真思考和分析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培养管理人员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管理工作是一个多方合作、相互配合的过程。每个管理人员各司其职,做属于自己范围的工作,可是每个管理人员之间的工作不是孤立的、单独运行的。一个环节是上个环节的结束,下个环节的开始。比如只有在精确的排课数据出来之后才能进入选课环节,成绩录入需要提供成绩结果等。因此,在教学管理工作中,要求教学管理人员要在充分认识团队重要性的基础上,具备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要关心整体的工作,与同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五)建立完善高校管理和奖惩机制

规章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约束和规范教学管理人员的行为,还可以激发其工作热情,调动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各高校应该根据自己学校和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适当加入激励因素,以公平公正的态度进行评奖评优,发挥榜样和积极分子的作用,营造紧张激烈的竞争氛围。最重要的就是完善各项机制的建设,如薪酬机制和晋升机制等,让管理人员得到实实在在的东西,激发他们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的积极性。

教学管理工作是一个庞大而且复杂的工程,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关系着教育事业的兴旺和发达,所以各高校应注重培养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认清和了解教学管理工作的现状和出现的问题,根据现代教育新要求制订合理措施,适应新形势。从管理人员方面入手,提高其专业化、职业化,更新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习和掌握各项新技能,提高其综合能力和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谢旭辉.浅谈高校教学管理队伍素质的建设[J].高教论坛,2006(2).

[2]李亚非,王宏长.关于提升高校教学管理队伍能力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5(19).

[3]王蓉蓉.浅析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7).

编辑 曾彦慧

作者:李颖

我国高校教学管理论文 篇2:

新时期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浅析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 100083)

摘 要: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对教学系统的有效运行有重要的保障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形势的发展,教学管理也需要改革创新,从而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文章就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必要性、高校教学管理存在问题及改革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通过对高校教學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必要性;问题;措施

一、加強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教学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作为高校教学工作有效开展及教学系统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教学管理工作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决定着高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果。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社会、经济和技术都发生了诸多变化,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这些都对高校的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这些新形势、新情况,我国高校必须把握高等教育发展方向,遵循高等教学管理规律,理清教学管理现存问题,深化教学管理改革,使高校教学管理工作适应新时期大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需要,成为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保障。

二、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理念落后

先进的管理理念能够有效指导教学管理实践,使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的为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提高服务。而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着理念落后的问题。首先,很多高校对教学管理并不重视,认为高校的教学管理就是上级指挥下级,用领导意志和经验主义指导教学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第二,对教师的教学管理方面,当前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缺乏服务意识和务实精神,教学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管理促进教学的效果不明显。第三,对学生培养的管理方面,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高校对学生的培养和管理理念更多的体现了行政命令和领导意愿,重视表面的考勤、纪律等规范化的管理和控制,缺乏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重视和培养,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教学管理机制不健全

健全的管理机制,能够使教学管理工作有效运行,而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机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解决。第一,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存在机制僵化、创新不足、科学化水平低的问题。作为管理工作,我国高校的教学管理沿袭了传统教学管理中严谨的管理机制,重视秩序维持,轻视目标管理。虽然常规管理有利于维持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但是在高校扩招对教学管理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的新形势下,一些不适应新形势的管理流程已然成为教师的负担,成为阻碍教师教学积极性提高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绊脚石。第二,我国高校的教师职称评定机制目前尚不完善。高校在职称评定过程中对教师科研成果的考察占比重更大、考察内容更具体,对教学成果的考察占比重很小,而且仅限于对课时量等基础指标的要求,缺乏对教师教学质量优劣的具体评价标准和有效考核评定。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教师教学投入的积极性。

(三)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完善

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真实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也是教师对照评价情况查找问题、提高教学水平的依据。同时,教学评价是否科学合理更决定着其是否能够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而我国高校存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科学、不完善的问题。第一,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重教师个人成果,轻学生培养质量。很多高校对教师教学的考核评价更多的倾向于根据教师所获得的个人成果或荣誉来评价,对其课程教学效果、学生培养质量缺乏有效的评价办法。第二,教学评价主体单一,学生参与教学评价收效甚微。有些高校几乎把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评价等同于教学质量评价。但在学生教评工作具体执行过程中,把更多关注度放在学生评教的参与率上来,而在评价指标体系内容设计和调查过程的安排上不科学,因此不能通过学生评价获得有效的教评信息,没有起到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作用。第三,评价过程走过场,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在考评工作开展过程中,很多高校更多的重视考评工作本身,而对于评价结果、改进意见的反馈并不重视,导致考评工作走过场,不能很好的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

(四)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也在迅速发展和进步,并逐渐在各行业领域广泛应用。在此背景下,高等学校也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存在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的现象,没有用好信息化。有些高校没有把信息化真正融入到教学管理当中去,而是为了“赶时髦”生搬硬套地在管理流程中增加了信息化管理环节,不仅没有使信息化成为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有效工具,反而增加了管理流程,降低了运行效率,使之成为教学管理的负担。二是存在信息技术不过关的问题。一些高校虽然认识到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也看到了管理信息化的优势,但是由于经费、人员等因素,教学管理信息技术相对落后,导致教学信息系统运行不顺畅,甚至阻碍了教学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

三、高校教学管理的改革措施

(一)更新教学管理理念

一是高校要充分重视教学管理的激励作用,树立科学化的管理理念。不能将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作用仅仅局限在机械化的规范与约束师生教学行为的刚性管理层面,更要强化教学管理工作在激励教师教学投入积极性和方便学生开展有效学习方面的重要作用,使之能够充分发挥其在促进高校教学质量提升方面应有的作用。二是高校要充分重视教学管理的服务功能,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强化教学管理工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服务的理念,强调其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改革研究能力提供条件或服务的功能,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提供条件或服务的功能。三是各高校要以开放的心态博采众长,广泛汲取国内外高校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根据基本教学管理规律,结合自身实际,形成系统化的先进管理理念,从而有效的指导教学改革,以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二)优化教学管理机制

优化教学管理机制,首先要在做好规范教学过程、稳定教学秩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目标管理。不应把教学管理简单的归结为规范秩序和流程控制,而应该将有利于教师教学质量提高,有利于学生知识积累和综合素质提升,作为制定过程管理制度的依据和开展教学管理的目标。要在深入调研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管理学原理对教学管理各個环节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实现教学管理的目标。第二,要制定有利于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政策制度和运行机制。在政策制定方面,主要是加大教学质量在教师职称评定过程中的评价比重,或者将“教学型教授、副教授”这一职称评定类型落到实处,使得教师的教学投入和成果得到实质性认可。在运行机制方面,要想真正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在职称评定中的影响因子,就要制订公正合理、切实可行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做好教学过程和成果的质量评定。

(三)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在新时期下,要将有利于实现创新人才培养和提高教师教学的学术性与创新性作为建立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导向与目标。具体体现在,要把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以及与学术前沿接轨的程度,教学方法上是否能够以提高教学活动有效性为目的进行总结与改革,教学态度上是否全力投入,充满激情,教学活动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是否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等作为重要评价标准。

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求有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主体。对于课堂教学的评价,要把学生评价和教师自评结合起来;同时在分析学生教评结果时,要进行学生成绩与其对教学质量评价的相关性分析以剔除不同成绩学生水平教评的主观因素。只有这样收集到的课堂教学评价信息才有可能是全面、客观的。对于教师教研成果的评价,要有学术委员会、专家和学生的共同参与,要从教师教研成果的理论价值、教学实际的应用价值和学生培养质量提升的转化价值角度全面评价。

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要求保证评价过程的有效性。首先,要根据教学评价的内容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系统,将问卷、期中教学检查、年终考核、职称评聘等多种形式纳入评价系统。第二,要根据质量评价系统中各类工作开展的實际需要,做好学校、院系、教研室等各级部门或组织的责权利划分以便推进各项工作有效开展。第三,要从提高教学质量这个最终目的出发,建立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反馈机制,使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真正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四)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

首先,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要树立科学的信息化教学管理理念,把信息化作为高校教学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教学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第二,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要在整合各类教学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基础教学信息数据库,进而从全局角度统筹建立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学管理决策分析等系统化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使信息化成为整合教学管理资源、优化教学管理与服务流程、支撑教学管理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手段。第三,提高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要增加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经费投入、技术支持和人员培训,从而保证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合理、运行顺畅,能够真正服务于教学管理。

参考文献

[1]刘琳.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8):78.

[2]丁哲学,林菲.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12(1):87-88.

[3]王向东.大学教师教学管理制度的反思与完善——基于教学行为与制度关系的视角[J].现代大学教育,2011(3):97.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教育部网站www.moe.edu.cn.

作者简介:王敏(1982,10-),北京林业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作者:王敏

我国高校教学管理论文 篇3:

全面质量管理视域下我国高校教学管理研究

摘 要 高校教育功能的完善要依靠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目前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校的教学体系的完善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些高校为了扩大招生规模,盲目的增加专业,导致一些专业的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实现我国高校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我们应该在高校实行教学方面全面质量的管理。在充分认识高校教学管理内涵的基础上,对我国高校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弥补高校教学体系中存在的漏洞,实现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全面质量;高校;教学管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在新时期的进一步发展,高校的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导致了高校在教学规模上也进行了一定的扩展。高校教学规模的扩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教育消费的需求,但是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障碍。由于高校规模的扩大,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的情况屡屡出现。而且招生规模的扩大导致生源的素质也呈现参差不齐的状况。教学质量是高校办学质量的关键,如何在扩大教学规模的基础上全面提高高校的教学管理是高校教学管理者所面临的问题。对此,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就成为高校提高教学水平的切实可行的选择。

1 高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及其意义

1.1 高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当前在高校教学构建的过程中,高等教育教学管理者都认为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提升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质量。在一些高校的发展过程中,其进行教学质量的提升时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章程进行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事实证明,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质量进行严格的把控,以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中各项指标的完成是确保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环节,只有将教学活动中不同的方面做好,才能实现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对教学活动实施全面的质量管理,只有在对教学过程进行不断的规范、引导,才能使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中各个部分都是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的,只有建立一定的教学体系,实施一定的教学制度,才能使教学活动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1.2 在高校实行教学质量全面管理的意义

高校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对于人才的培养,而对于人才的培养有赖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加强教学管理水平,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从而提升高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促进高校进一步的发展。高校教学水平的提高有赖于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的管理活动的进行,只有高校的教学工作者充分重视教学管理工作,才能使高校的教学质量得到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提高高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可以使高校在激烈的高校教育竞争中保持一定的优势,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我国国民综合素质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并且促进人们精神文明素质的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助于缓解高校内部的各种矛盾,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对于招生量的提高也有着一定程度的帮助。

2 全面质量管理的策略在高校教学中的运用

在我国高校的教学活动中,存在着一定教学问题。一些教学工作者的教学观念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没有锐意进取的教学意识。紧迫感的缺乏导致一些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总是得过且过,这样自然不能使高校的教学工作取得良好的成绩。而在一些高校的教学制度的建设当中,也缺乏一定的条理性,导致教学活动没有一个很好的规范。一些高校对于教学活动的资金保障不到位降低教学管理水平的因素之一。为此,我们应该科学合理的将全面质量管理策略运用到高校的教学活动当中。

2.1 使教学管理者树立起与现代化的教学管理理念

在高校中进行教学的全面的质量管理,就必须提高教学工作者的现代化的教学管理理念。在高校的教学管理者当中,高校的主抓教学的领导应当负起责任,全面推进高校教学的现代化管理。只有高校领导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坚持实行教学的全面质量管理,才能使教学质量得到一定的提升。为此,高校的教学领导要有意识的对自身的教学管理观念进行一定的提升,满足现代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在高校的教学管理过程中,高校的教学领导者要有着长远而具体的规划,只有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学管理计划的实施,才能有效的推动全面教学管理的发展。高校的教学领导还要注重和基础教学工作者的沟通,积极倾听基层教学人员的意见,使基层的意见为自己的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2.2 全面提高教学工作者的教学水平

在高校的教学工作中,教学工作者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没有高水平的教学工作者的参与,高校的教学工作将很难有一定的起色。因此,高校在进行全面教学质量的提高时,要特别注重教学队伍的建设,不仅要注意引进一些具有现代化教学观念的教学人员,还要加强对现有教学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完善教学工作者的教学结构。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教学管理者还要适当的对基层的教学人员进行一定的放权,只有提高教学人员在教学过程中的自由度,才能有效的调动教学人员的教学积极性,增强他们的风险精神。教学工作者教学潜能的开发需要一定的培训措施,同时需要领导者对其自主能动性进行充分的调动。只有凝聚在同一个教学目标下,才能实效高校教学质量的飞跃。

2.3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制度

在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有必要对教学工作者建立一套科学的教学评价制度。教学评价制度的建立可以督促教学工作者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满足教学管理的要求。教学管理工作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其具体的实施有着一定的复杂性。在进行教学质量管理工作时,建立起一定的教学管理制度是一种事半功倍的教学管理方法。在教学管理体系建立的同时,高校的教学管理层还应该对不同专业的教师建立不同的教学目标,使他们在进行教学工作的同时朝着这些目标不不断的努力。

3 结语

高校在进行教学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教学管理者的教学观念,只有在思想认识上适应了现代化的教学要求,才能在行动上践行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因此,高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首先树立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才能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前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曹晓晓,陈泷.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下降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内江科技,2010(02).

[2]李茂蓉.大众化背景下建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探讨[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3).

作者简介

孙明明 (1980-),女,汉族,辽宁省铁岭市人。现为大庆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管理学。

作者单位

大庆职业学院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000

作者:孙明明

上一篇:网上教师发展探讨论文下一篇:中亚各国林业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