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后勤管理论文

2022-04-16

摘要本文围绕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财务管理路径主题,深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思路及对策,目的在于引起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等相关部门的重视,解除后勤的后顾之忧,推进社会化改革进程,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搭建良好的平台,最终建立一种既按市场规律运作、又遵循教育规律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国高校后勤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我国高校后勤管理论文 篇1:

新时期我国高校后勤水电管理改革探索

摘 要:水电管理是高校后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中关系比较复杂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高校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发展,对后勤水电管理模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高校;水电管理;改革

一、概述

水电作为能源和资源的两个重要方面,是高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所必须的特殊商品,是保证教学、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水电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后勤管理中关系比较复杂的问题,因此加强学校水电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高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的不断改善和发展,后勤水电运行和保障工作所承担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供配电与供水基础条件、软硬件管理水平均有显著提高,满足了学校教学、科研、生产和生活发展的需要。但随着高校水电事业的总体不断建设和发展,一些新问题日渐显露,原本故有存在的矛盾也日趋严重。

二、高校水电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技术力量管理能力跟不上发展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办学条件的日益改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被逐渐应用到日常管理当中。水电设施和设备逐漸向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这就对水电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观察现行高校后勤服务体系中水电工作队伍的主要构成,多为安置家属和学校当年征地安置的农民。队伍整体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近几年新进的年轻职工,多为接收的转业复员军人。另一方面,受到大多数学校现行招聘政策的限制,出现了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进不来、留不住的情况,也形成了现行水电工作队伍人员不少,但专业技术与管理人员严重缺乏的状况。

2.水电需求量迅猛增加对供水供电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办学条件的不断改进,大量大功率的教学、科研用电设备投入使用,不断加高的用电负荷,庞大的水电需求量,给学校水电设施运转和安全形成巨大的压力,各种缺陷与问题也随之显现。

3.节能改造工作缺乏统一规划与指导,造成投入不少、收效甚微。近年来各高校水、电用量增大,既是必然趋势,又有管理上的原因。水、电需求量较以前有所增长,但这并不意味着水电总用量必然增加。随着管理的加强,很有可能增幅减少,这就需要高校在节能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方面做出有效的工作。根据很多学校目前已经实施的节能改造项目来看,由于缺乏全面统一的组织和规划,改造多为零星开展,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节电节水效果,但整体效果并不明显,缺少亮点工程。

三、新时期高校水电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

1.科学发展规划,优化供水供电质量。在新一阶段的水电管理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以建设坚强供水供电网络为目标,以创新引领水电管理科学发展,不断满足学校发展对水电供应和保障的需求。(1)科学统一规划。水电管理必须经过科学论证、严密设计,突出抓好统一规划,积极优化电网结构。管理部门要全校一盘棋,掌握情况,突出重点,确保生活和教学科研用水用电,合理分配电容量,调峰调度用电,减少设备闲置时间,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的效率。(2)加快基础建设。逐步改造老化陈旧的供水供电基础设施,淘汰更换高能耗设备,提高供水供电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3)推进智能化建设。积极构建校园节能监管平台,推动智能化供电所、用户远程集抄系统的建设。

2.强化监督管理,确保运行安全稳定。(1)明确管理权责。学校水电工程的设计审核、施工和验收,水电管理中心应有权参与。(2)加强计划检修和可靠性管理。建立统一独立的供水供电设施台账,实行“年度计划、学期控制、月份检查与跟踪”的过程控制模式,统筹开展计划检修,安排各单位配合作业,加强供配电和供水设施的安全管理,做好安全用水用电和保障工作。(3)突出制度管理和施工管理。进一步完善规范学校现行水电管理和收费制度,为用水用电安全稽查和收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规范计量表计的采购、新装程序,建立表计出入库登记档案,加强对校内水电维修和改造工程的审核结算与管理。(4)建立用水用电核算分析制度。做好基础工作细化核算分析,并确保各类统计资料、台账、记录、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学校是一个集教学、科研、生产经营等多学科多门类的经济实体,必须深入调查,根据文、理、工科的用水用电不同核算出基本用量,测算出合理比例,使核算分析能真正反映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减少实际运行偏差,为采取进一步的改进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3.提升服务水平,深化优质服务内涵。实施和谐供水供电工程。通过规范服务管理,创新服务手段,着力解决广大师生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力创建优质服务窗口。建立用户交流平台,及时收集处理用户的意见和建议。根据服务承诺,在办理业务和进行工程维修时,严格执行限时考核。

4.加强队伍建设,实行考核激励机制。一方面,改革用人管理制度,通过外引内培,着力打造一支精干高效,满足学校实际发展需要的水电技术和管理队伍。另一方面,对于水电管理单位和用户单位,应明确责任目标,并通过分解量化,指标到人,强化责任,严格考核,有效保证各项工作开展的规范性和有序性。

作者:程岩

我国高校后勤管理论文 篇2: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财务管理路径研究

摘 要 本文围绕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财务管理路径主题,深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思路及对策,目的在于引起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等相关部门的重视,解除后勤的后顾之忧,推进社会化改革进程,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搭建良好的平台,最终建立一种既按市场规律运作、又遵循教育规律的新型后勤保障体系。

关键词 高校后勤 社会化 财务管理

高校后勤从1999年至今,经历了十几年的社会化改革,高校后勤实体的组织性质、组织规模、组织目标、税务金融等外部环境、组织内外的财务关系等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是后勤集团的财务管理职能远远不能适应组织快速发展的需要,财务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如何改善这些问题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含义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指通过对高校后勤生产要素的分流与重组、产权关系的规范化、固定资产的托管与租赁形式、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市场经济调节手段的运用、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路径与方案的选择,实现高校与社会资源配置的优化组合,使高校后勤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促进高校后勤与社会的不断融合,并构建由政府主导、社会为主、高校选择、办学需要的市场化服务体系,并不断发展成为适应和满足高等教育需要的独立新兴高校后勤实体。

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目标不明确

由于高校后勤经营目标的双重性,致使其财务管理目标定位不确定。后勤一方面要按照社会化改革的要求走“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道路,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提供低价优质的服务,坚持服务育人,保本经营政策,讲究社会效益,为学校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提供保障,当两者出现矛盾时,社会效益优先。

由于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一些高校的后勤财务管理在实际运行中缺乏正确的目标导向,没有改革创新的意识、精神和行动,致使财务管理的一些瘤疾和顽症长期得不到整治和根除,财务管理的效果不佳。

(二)成本核算体系不规范

学校划拨的固定资产如房屋、车辆、经营所需设备等所有权归属于学校,后勤未对这部分资产计提折旧,又如应收账款未计提坏账准备、职工“五险一金”等福利由学校承担,没有在后勤实体部门的成本中反映出来,这种不完全成本核算方法核算出来的成本,不具有可比性,这就导致企业和单位产品及服务成本不真实,管理效益低下,经济资源不能被合理配置。材料采购控制制度缺乏,现在许多高校没有制定材料采购控制制度,对购进原材料的出入库制度没有建立有效地监督控制机制。

(三)管理的观念落后

高校后勤财务管理观念落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后勤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其知识结构、学历结构较低,财务工作主要忙于日常的算账、报账上,财务管理意识不强,观念滞后。财务人员不注重财务分析、预算控制、财务监督、财务预测等,对于如何开源节流,如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如何为企业提供财务决策信息等很少考虑,使应有的财务管理与核算职能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发挥。二是管理者财务管理观念不强,认为财务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与其他部门无关,这就导致财务得不到各个部门的齐抓共管。

三、完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路径

(一)建立健全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就是集团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财务等方面的总体预算。全面预算管理能起到协调、控制和考核的作用,是实现控股企业内部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基础。目前,国际上大集团、大公司普遍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方法。后勤集团应从公司的长远利益出发,对所属公司的情况进行全面、细致、客观的研究、分析和预算,建立一套涵盖企业主要发展指标的预算指标体系,将集团的财务总目标层层分解,与经营者全体员工的个人利益挂钩。

(二)加强监督机制

实施有效的财务监督是高校后勤社会化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学校财务处作为一级财务部门,对后勤财务给与业务指导的同时,应强化对后勤财务的会计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完整,规范校内经济秩序,维护学校利益,做到事前、事中监督。

加强对后勤集团的财务监督,有利于提高了会计核算质量,保证了会计工作的规范;有利于加强高校的预算管理和宏观调控;有利于加强国有资产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有利于加强会计人员统一管理,提高则-会人员整体素质。解除了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将竞争机制引入会计人员的管理,可以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会计人员相互学习,公平竞争。

(三)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建立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后勤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后勤实体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因此,后勤实体应采取有效措施,建立一套良好的收入分配制度:首先,要逐步缩小正式工、招聘工的收入差距,提高招聘工的福利待遇,如为招聘工缴纳住房公积金等;其次,为了防止员工流失,吸引和保留优秀员工,应开展人性化管理和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着力培养有潜力的员工,将其吸纳到管理队伍中来,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主人翁意识。

总结:高校后勤社会化是适应高校发展需要的产物,有其社会化改革的必要和向前推进发展的无限生命力。我们应通过对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不断完善,从而构建后勤实体完善的财务管理目标体系,促使后勤实体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目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以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与融合,实现高校后勤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韦德洪,农艳红.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会计之友.2009(3).

[2]吴春桃.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财务管理问题浅探.当代经济.2010(7).

作者:苗馨

我国高校后勤管理论文 篇3:

理论的创新不足与学派的期盼

[摘 要]透过近30年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繁荣的表象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其存在的突出问题:“以西律中”或简单套用和移植教育管理、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理论的倾向,对西方模式的横面移植与模仿多于纵面的继承与中国典范的创建,缺乏对高等教育管理自身理论的深入探究,缺乏实证研究精神,缺乏大师级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争鸣的良好氛围。它们直接导致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缺乏突破性的原创成果,理论的创新不足;缺乏在学术上围绕集中问题,聚集优秀人才,采取新颖视角,形成独特风格,提出新的理论,且有受人尊崇的领袖式高等教育管理学家自发形成的研究群体——学派。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欲理论创新须先培植学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历史 回顾 反思

[作者简介]彭湃,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2002级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 430074)

高等教育管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领域里的管理现象,探索高等教育管理规律的科学。如果说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的是高等教育领域内管理现象的基本矛盾与规律,那么,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则泛指对高等教育领域内的管理现象的众多矛盾、问题的研究。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是在改革实践的推动之下进行的,至今已近30年了,回顾这段研究历程,透过繁荣的表象背后,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回味与反思。本文就这一主题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以见教于大家。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历史回顾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在近乎空白的基础上迅速地发展起来。1984年,全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成立,其组成以大学校长和学校管理人员为主。1985年12月,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在柳州召开学术讨论会,提出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学。1987年4月,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了“全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体系研讨会”。这一时期出版的著作主要有:李冀主编的《普通高等学校管理》(1982年)、朱九思等主编的《高等学校管理》(1983年)、陶增骈主编的《高等教育行政管理》(1984年)、余立主编的《大学管理概论》(1985年)、王亚朴主编的《高等教育管理》(1986年)、于北辰主编的《高等教育管理学》(1988年)、余立、薛天祥主编的《高等教育管理学体系》(1988年)、邓晓春主编的《现代高等教育管理学》(1990年)等,截止到2000年,已出版近20种以高等教育管理为主题的专著。同时各地纷纷创立了有关高等教育的学术期刊,多数高教研究机构都有自己的刊物。其间,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内容日益广泛,理论自觉性逐渐彰显。20世纪80年代初,开展了大规模的人才预测研究;80年代中后期,研究了各种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和途径、学校后勤承包改革、校长负责制试点、高等教育评估筹;80年代末90年代初,重点研究了学校综合改革方案,对校办产业、产学研结合、合作办学等问题予以特别的关注;90年代中期,探讨“共建、调整、合作、合并”改革模式;90年代末,随着新世纪的到来,知识经济与科技创新成为社会和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成为一个研究重点。在研究成果方面,据蔡克勇的统计,从1980~1989年这10年间,关于高等教育管理的论文有711篇,专著有86部;从1990年至1997年间,公开发表的高等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论文有1233篇,专著有388部。同时,专业研究队伍也逐步扩大。

对于这段历史,有学者将其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如蔡克勇以我国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与教育决策的关系为视角,提出1977—1989年为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开始从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转变阶段,1990年至今为注意重大问题在研究的基础上决策的阶段;彭志越、刘献君认为1976年到1987年为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恢复和学科体系的准备阶段,1988年至现在为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学校体系继续完备发展阶段;臧乃青认为1978~1983年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经验汇编与交流阶段,1984年至今为从经验型研究向理论形态转变阶段;许建领认为1978~1988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理论探索阶段,1989年至今则是理论初建阶段。

对于以上阶段划分的见解,我们既要肯定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同时更应清楚地认识到:其划分标准的合理性存在疑问,从而难以使人信服。一门学科研究发展的历史轨迹的划分应有一种普遍的或传统的划分标准,这就是学派的产生和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历史的阶段划分也应以学派的产生和发展为标准。然而,正如前面所述,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是改革开放后,在近乎空白的基础上迅速地发展起来的。近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是否产生了学派呢?这便涉及到本文所要谈的第二个问题。

二、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理论的创新不足与学派的期盼

中国有高等教育管理学学派吗?回顾近30年的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可以说没有最终形成自己的高等教育管理学学派。这是一个并不保守的估计,也是一个令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界十分尴尬的问题。

我们看到,近30年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在表面繁荣的同时存在着众多深层问题。有学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1)学科体系欠规范;(2)理论研究深度不够且跟不上改革实践;(3)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4)重大问题的研究缺乏协作,学术争鸣的氛围缺失。亦有学者认为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研究内容偏重于政策性研究,对基本理论研究重视不够;(2)研究成果理论水平不够或可操作性差,不易为决策部门所吸纳;(3)研究方法重视质的研究,忽视量的分析;(4)研究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本文认为,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于:

其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往往存在“以西律中”或简单套用和移植教育管理、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理论的倾向,对西方模式的横面移植与模仿多于纵面的继承与中国典范的创建,对高等教育管理自身理论缺乏深入的探究。就科学意义而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起步较晚,其理论体系基本上源自西方,它导致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中存在一个不争的严峻现实,即“以西律中”的问题——我们的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往往是以西方哲学的思维模式为尺度且简单套用和移植教育管理、经济管理、企业管理理论。但由于吸收多、批判少,移植多、生长少,表层多、深层少,模仿多、创造少,高等教育管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方面没有什么突破,有重要影响的著作也鲜有问世,理论创新严重不足,甚至是处于停顿状态,至今尚未形成反映由同特色的高等教育管理理论。而一味地模仿并不加深思就自身加以转化创新,则不但不能解决目前现有的高等教育管理问题,恐怕反而会衍生出更多的新问题。对于作为“传统”智慧的思想资源重视不够,特别是由于对西方高等教育管理思想的研究过于偏重追随某些时尚性的主义或思潮,结果出现了不少蜻蜓点水

式的以及“圆舞曲”式的热点的快速移动现象。它反映了一个值得忧虑的现象,就是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长期处于一种无根蹒跚的状态之中。既缺乏传统继承,也没有深度上的创新。殊不知忽视或忽略既有思想成果,会造成思想贫乏;漠视以理服人的批判反思过程,会出现太多主观构造的空中楼阁。

其二,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中缺乏实证研究精神,理论研究滞后或脱离改革实践。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中,相当篇幅的文章实际上只是一些政策、文件的说明,并没有形成相应的理论创新与独到的见解;我们的高等教育管理研究虽是在改革实践的推动之下进行的,但是理论研究往往滞后或脱离于改革实践,不能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在问题研究与建构理论体系的关系上,我们对构建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体系的过分关注(已形成工作体系、职能体系、原理体系、方法体系、系统体系等五大体系),影响了我们对具体问题的深入研究。换言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往往没能深深根植于中国广阔的高等教育管理实际和改革的背景之中,没能面对实际现象和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即从问题小来到问题中去。在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中,我们对宏观问题的重视程度超过了对微观问题的重视程度,对体制改革的关注程度超过了对教学改革的关注程度,对经济问题的关注程度超过了对人员问题的关注程度。在研究方法上,我们采用思辩方法的研究仍然比较多,应然性研究较多,实然性研究较少。

其三,缺乏大师级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争鸣的良好氛围。

以上三大问题直接导致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缺乏突破性的原创成果,理论的创新不足;缺乏在学术上围绕集中问题,聚集优秀人才,采取新颖视角,形成独特风格,提出新的理论,且有受人尊崇的领袖式高等教育管理学家自发形成的研究群体——学派。

三、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理论创新须先培植学派

学派,学术流派之简语,它是指“一门学问中由于学说师承不同而形成的派别”。学派是求学问的一般途径。一般而言,不同的学派使我们逼近真学问是通过三种样式进行的,一是学派林立,二是学派论争,三是学派偏执。学派林立为真学问的出现提供量的积累,学派论争推进人们接近问题核心,学派偏执深化学术单向深度,为真学问发展作准备。学派的发展并非创新的唯一驱动力,但综观国外,它在促进创新中的作用却是永恒的。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高等教育管理学派是高等教育管理学学科发展史上的一个个进步的阶梯,它应具有如在认识论上的奠基价值、学科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思维上的启迪与方法上的借鉴意义以及有助于孵化新学说、孕育新理论,有助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水平的提高和在国际上争取更多的学术上平等交流的机会等多方面的作用。

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欲理论创新须先培植学派。具体而言,学派创生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山:

首先,通过前面分析,我们看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主要仰仗于西方或其他同家的研究成果,或者从其他学科小演绎教育学科的结论、知识和体系,从而使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缺少自身的原创性而表现出强烈的依附性。故而,创立学派是建设具有原创性的小同高等教育管理学理论的现实途径,它也是目前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发展的客观需要。唯有如此,才有可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研究超越所谓边缘与中心的学术藩篱,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国际比较与有意义的互动交流。也唯有如此,才有可能使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不至于沦落为别的学科思想的领地。

其次,是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实践对新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需要。高等教育管理实践是自觉地基于一定高等教育管理理念的实践。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滞后或脱离改革实践,致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缺少理论的指导,学校管理改革实践也显得苍白无力。同时,缺乏管理理论的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也未能成为丰富多样的管理理论产生的摇篮。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高等教育管理改革需要基于不同理论背景并具有时代气息与个性化色彩的高等教育管理学研究学派的推动。纵观科学研究的历程,不难看到,学派的产生是特定时代的产物。近30年来,我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带来了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社会的不断开放对高等教育管理观念和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实践均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用什么样的高等教育管理理论来指导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实践已经成为广大高等教育管理理论工作者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这就需要观念的创新,而观念的创新又有赖于学派的创生。换言之,高等教育管理实践需要高等教育管理学学派的指导,而高等教育管理学也应该走向实践。

第三,是深化对高等教育管理现象认识的需要。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以及对其进行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在现代社会更为突出。现实的社会一方面以观念的多元化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价值取向,高等教育管理自身的复杂性需要多维度、多视角的研究,而多学派的创生与并存能够从全方位加深人们对复杂高等教育管理现象的认识;另一方面,从研究方式的转变来看,传统的个体式研究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复杂性与专门性,合作与竞争成为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新动力,而学派的存在与学派之间的争论则会进一步推动人们对高等教育管理的研究。

第四,是完善与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学体系的需要。应当看到,一门学科内部的学派形成过程,也是这门学科自身的发展过程,学派是一门学科自身结构的重要内容。不论从一个国家来看一门学科,还是从世界范围来看一门学科,如果没有形成几个学派,这门学科就缺乏支撑力量,也缺乏共同语言的凝聚力,不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推进学科进步的局面。高等教育管理学是人类对高等教育管理现象、管理规律认识的理论结晶,其研究的完善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需要多视角、多学派的创生。从表面上看,多学派必然带来方法各异、观点纷呈的学术面貌,但这绝不是混乱,而是学术繁荣,正是在多学派竞争的必要张力之下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完善与发展。

总之,一个高等教育管理理论流派可以为高等教育管理实践主体提供一定的理论洞见和实践方略,学派倡导在于昭示人们精神的根本追求。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力倡创生学派呢!

作者:彭 湃

上一篇:体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论文下一篇:法官职业道德基本内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