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论文

2022-04-16

摘要: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在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和文化素质的基础上,使他们自觉遵循生态系统的原则,积极提高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人与自我的关系,有计划地进行有目的,有系统的培训活动。实现大学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完善学生个人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论文 篇1:

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价值和实践探索

摘    要:新时代开展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应有之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挥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实践育人,使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成为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要体现时代特色和内涵,健全生态文明教育体制机制,构建多方协同的教育体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阵地建设,健全完善评估体系和标准。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建设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关于新时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等被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上升为党和国家的意志和发展战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正当其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战略地位和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安全体系[1]。这“五个体系”系统科学、全面地界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框架,其中生态文化体系属于价值观念层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灵魂和根基,其为推進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引领、精神滋养和智力支撑。要想大力倡导和培育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在国民中提倡先进的生态价值观,形成科学的生态审美观,就要求我们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断和重大部署。

(一)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

20世纪,在人类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取得空前辉煌成就的背后,是资源消耗加速、环境污染加重、物种灭绝加快、疾病蔓延加深等严重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危机。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推进绿色发展已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马克思主义强调,人和人类社会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生态危机表面上是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对资源的掠夺导致的,实质上是人的异化和人的欲望的无限膨胀造成的。所以说,人性的扭曲是生态危机的本质所在,消除生态危机根本在于从人出发,重新定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就是要在公众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

(二)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要同国家发展的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3]。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核心内容和重要“一位”,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领域。高校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和科技引领的动力源泉,理应把开展生态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要想在新时代推动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高校就要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高质量的科技供给,为生态文明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提供智力支持和参与主体,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4]。

(三)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社会关系的双重和谐,生态文明教育既要求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又主张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强调人、社会、自然的和谐共生,将满足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内在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真学问、练真本领,而且要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不仅要具备处理人际关系的良好品格,更要有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优秀品质,这其中,具有良好的生态认知水平和理论素养,具备较高的生态文明建设能力,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尺[5]。

(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中华民族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了许多生态智慧和博大精深的生态文明内涵,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古代哲学思想蕴含的注重维护生态平衡理念,尊时守位、知常达变遵守万事万物运行变化规律的辩证理念,仁民爱物、崇德向善的生态伦理思想,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健康生活理念等[6],都是我国现代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来源。高校是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阵地,理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和理念融入到生态文明教育中,为培养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生态文明品格、科技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服务。

二、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路和理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充分发挥办学特色和学科优势,勇担建设生态文明时代重任和支撑引领旱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光荣使命,紧紧抓住“凝练绿色文化、打造绿色环境、实施绿色教育、开展绿色实践”的思路和理念,组织开展由理念引导、知识传授到实践教育全过程的生态文明育人探索和实践。

(一)依托特色学科专业资源,构建生态文化传播体

学校依托独具特色的农林水学科专业资源,坚持把生态文明教育与办学传统、学科特色、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学校的区位优势相结合,凝练和总结绿色文化的发展脉络,拓展绿色文化的发展内涵,赋予绿色文化时代基因,探索出一条以生态文明观教育为核心,以“高质量农林水课程体系建设—高品位行走式专题讲座—高水平绿色文化主题报告—高层次实践教学活动—生态化校园环境—大学生主题实践和素质拓展”为主要实践载体的生态文化传播体系。

(二)优化绿色文化组织管理,激发绿色文化内生动力

绿色文化是充满内在生机和活力、理念先进且特色鲜明的文化,在生态文明教育的操作层面。学校将包含绿色文化的特征和元素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坚定以绿色文化建设为纲领,教育教学、校园环境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互为补充的运行机制,探索形成谋绿、创绿、管绿、染绿、泛绿的相互促进的文化协调发展路径。

(三)推动全员参与教育,形成多方协同合力

生态文明教育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涉及培养目标、课程建设、师资配套、评价考核等各个方面。学校通过明确职责,建立了由学校统一领导、相关职能部门统筹协调、院系具体组织实施的生态文明教育工作体制机制和运行模式,以协同推进生态文明教育。

(四)注重拓展教育途径,提高行为主体意识能力

紧紧围绕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课程定位,发挥课程在生态文明理论教育和知识传授中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学生理解掌握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产业发展与绿色消费等方面的知识。把生态文明教育融于社会实践教育,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做好舆论宣传和教育引导,培育校园生活环境生态文明的元素,不断提升学生生态文明行为的主体意识和能力。

三、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措施

(一)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打造前瞻性课程体系

学校开设了30余个与生态文明相关的本科专业,分布在10多个院系。坚持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学生通识教育培养全过程,在保证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128门选修课中约40%的课程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内容包括生态价值观、生态科学概论、生态治理、生态法治教育等,初步形成了全覆盖的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探索把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打造传承创新农耕文明的工作坊。开展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实践教学,利用地处秦岭腹地的秦岭火地塘森林观测站,开展面向全体涉农本科生的“大生物学”实习,将课堂讲授直接置于秦岭原生态的典型自然与人文环境内,体现了“崇尚科学、亲近自然”的实践教学理念,创办了以“大秦岭”为主题的行走式生态文明的体验式专题讲座,形成“学绿”“论绿”“扬绿”的融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特色实践教学。开展绿色文化科技创新活动,设立大学生绿色文化科技创新基金,以项目的方式鼓励学生开展科技创新。依托学校现代农业农村干部培训基地、农民发展学院和试验示范基地,积极开展生态文明的非学历教育、岗位培训和专门人才高级研修。

(二)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学科建设,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

学校始终坚守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的国家使命,在生态环境建设与旱区农业等领域有着深厚的积淀和显著的学科优势,形成了环境与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水科学与农业工程、农林资源高效利用等优势学科领域,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9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学校坚持把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责无旁贷的重要历史使命,整合形成旱区作物与逆境生物学、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农业高效用水与区域水安全等三个重点建设的学科群,致力于打造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高地、农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先进农业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加强对外学术交流,举办以“干旱区生态修复的理论和实践、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固碳功能——挑战与机遇、干旱区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为主题的系列讲座和“推进生态文明、共建美丽中国”的国际学术论坛。

(三)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社会服务,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

学校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主动对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大力支持建好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遍布全国各地的60多个农林水试验示范站(基地)等,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高质量科技支撑和供给。学校构建的土壤侵蚀调控技术体系攻克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这一世界难题,让昔日黄土高原变身秀美山川,为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面向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应用,为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做好服务工作,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和脱贫攻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以“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为依托和平台,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交流和合作。积极参与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建设。

(四)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实践育人,凝聚师生共同价值追求

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和生态道德,学校组织师生深入西部7省(区)进行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调研,撰写西北乡村类型与特征调查报告,为西部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开展“秦岭青年使者”活动,联合两岸三地知名高校师生深入秦岭,围绕植物生态环境、动物生存环境、农村环保知识进行调研考察,开展农业知识培训、专题讲座、发放科普书籍等活动。开展“保护母亲河”主题社会实践活动,并撰写调查报告,提出的《关于渭河综合治理的意见和建议》受到全国政协高度重视。长期开展“田园使者”活动,每年选派近千名学生深入学校周边农村的土地银行、农业合作社进行生态文化知识的普及宣传。组织环境保护、污染治理、环保法律法规的宣传宣讲活动,使生态文明成为师生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坚定信念。

(五)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校园建设,推动构建文化传播体系

做好校园规划与建设,形成自然与人文和谐相融的“生态园林花园学校”。探索把生态文明教育贯穿于自然界的动植物标本和自然界演化的历史展示中,建設了以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农业科学和农业历史文化为特色的国内最大的包括动物、植物、土壤、昆虫标本和农业历史等在内的大学博物馆群,成为生态文明传播,特别是农耕文明和农业历史文化推广普及的重要阵地。推动生态文明教育与创新创业、思政教育、校园文化的良性互动,组织开展世界环境日、世界森林日、世界水日、全国节能宣传周等主题活动,提高师生的环保和生态意识。

四、经验与启示

(一)健全生态文明教育长效机制

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快推进生态文明教育法治建设,为生态文明教育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法治保障、资金配套和舆论引导,为建立长效机制奠定基础[7]。各级各类学校要做好前后衔接,根据不同学段和阶段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手段和措施。高校应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在生态文明教育基础研究、生态校园建设、生态课堂建设,以及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等方面持续发力。家庭要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做好引导,把生态文明教育渗透到日常习惯的养成中。社会团体要做生态文明教育的“推进器”,同高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8]。

(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阵地建设

不断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新媒体和新技术的优势,通过多种手段和载体,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解读生态文明政策、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实现生态文明教育的立体化和实时化[9]。依托重要环境纪念日和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微视频大赛、网络答题、征文比赛、实践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活动,使学生感悟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

(三)健全生态文明评估体系和标准

制定评价体系和标准,明确教育的组织、实施和考核要求,对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活动的成效进行客观判断和评价。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构建学生参与的多元立体评价制度,把生态文明评价因素与学生德育考核、综合素质测评结合起来,强化制度约束和观念引导,全面提升生态文明素养[10]。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19.

[2]彭秀兰.高校开展生态文明素质教育的宗旨和路径[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7.

[4]郭永园,白雪赟.绿色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高等教育中的“打开方式”[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5).

[5]黄志海.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现状及对策探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8(12).

[6]黄三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思想内涵[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9(6).

[7]刘志坚.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制度体系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9(3).

[8]刘建伟.当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调查与分析——以陕西省部分高校为例[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

[9]罗贤宇,俞白桦.价值塑造:协同推进高校生態文明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5).

[10]刘慧.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0).

作者:郭晓勇

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论文 篇2:

浅谈高校生态文明教育

摘 要: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在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和文化素质的基础上,使他们自觉遵循生态系统的原则,积极提高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人与自我的关系,有计划地进行有目的,有系统的培训活动。实现大学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完善学生个人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高校可以通过开发课程资源、创新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途径,确保生态文明教育目标的实现,创造一个校园生态环境氛围,构建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等学校;生态文明教育;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党中央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中提出的又一重大战略目标。高校是以文化贡献为根本使命的文明的存在。他们必将肩负起弘扬和传播生态文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从理论上阐明生态文明教育的构成,为什么高校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如何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等,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什么是生态文明教育

以普通课程为基础,开发选修课,充分发挥学科和专业课程的潜在生态优势,开展渗透教学,是高校生态课程建设的基础。“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社会的关系,建立整个人类社会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

所谓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在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自觉遵循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的原则,积极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有计划地进行有目的,有系统的培训活动。广义上的生态文明教育是针对广大公众的;狭义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指“专门化的学校教育。”教育的核心内容主要是“生态伦理学、生态道德、生态安全、生态政治、循环经济和低碳生产的理论教育和实践经验,其重点是提高未来一代公民的综合素质,并在教育过程中实现知识、技能和价值观领域的具体目标。”

因此,生态文明教育的焦点逐渐被人与自然的关系推向了人与社会(人)的关系。人与小我的关系,其主要重点是在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指导下构建公众的综合素质。生态文明教育比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更为深入和具体,可以说生态文明教育是继环境教育向可持续发展转变后教育理念的又一次提升。

二、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

1.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体现了大学的理念和追求。为了培养和造就人的理想的全面发展,大学的本义和本质应该是全方位的教育。人的全面发展主要表现在人与社会的和谐与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间,只有在这种双重和谐中,人的全面发展才是现实,教育的内容必须包含所有的文化人类,所以教育必须是全面的教育。全人教育指的是完整的人格,即和谐人格。就完全人格而言,有多少人缺乏文化,有多少人是不完整的。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且注重人与社会(人)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强调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强调人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将有助于高校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实现大学生的理想追求。

2.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体现了社会的期望和要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是人类社会,人类是社会的主体,人的素質决定着社会文明的高度。引导社会和文化转型的根本力量不是别的,而是人类的根本力量。它是人的实现通过塑造他们的新的形象和培养他们自己的新的字符。因此,适应社会、满足社会需求的根本动力不是其他任何东西,而是它所培养的人,即新一代文明新人,他们适应并促进了社会发展,并有了健全的人格。

3.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体现了大学生自我完善的内在要求。马克思的学说认为,人的本质是现实中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而所有社会关系,实质上都是文化的形式,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人与自我的关系。这些关系的和谐性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建设性的意义。任何一种关系都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失衡,甚至健康状况不佳。

三、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途径

1.开发课程资源。在普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开展选修课程,同时充分发挥程谦生态优势学科和专业课程的渗透式教学实施,这是建设生态课程的基础。通识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相结合,道德教育是培养一个:完整、受教育、高质量的人的目的,区别在于一般课程往往是通过一套专业课程来矫正和弥补教育的不足。

2.创新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生态文明教育离不开各种感性实践和生动的案例,大学生只有积极参与实践,才能深入理解生态现象,重新思考生态问题,加强生态保护意识和情感,形成生态道德责任,提高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念。同时,实践也是检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标志。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生态文明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它们也是学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最直接的榜样和典范。因此,教师生态知识水平和生态教育水平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性具有重要影响。

4.校园生态文化氛围的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态文化氛围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对其生态价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5.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生态文明教育属于高校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其评价体系可以借鉴现有的文化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在评价中,我们不仅要注意一些知识和能力因素,还要注意大量的非智力因素,如人格、意志、情感、价值观等,因为这些都是影响一个人健康成长和长期发展的持久价值和最终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吴俊杰.中国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2]王世民,丰平.高校生态道德教育刍议[J].人大复印资料: 思想政治教育,2003(12).

[3]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4]张应强.文化视野中的高等教育[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宫宇强 陈如梦

高校生态文明通识教育论文 篇3:

高校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

摘 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明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方向和道路。高校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文化动力、知识保障和人才支持,应从构建生态文明教育体系,完善生态文明制度支撑和自身生态化改造,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高校;生态文明;路径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高校是先进思想、先进文化的孵化器和传播者,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发挥优势,履行使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美丽中国的目标实现贡献力量。

一、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必要性

(一)高校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生态文明以尊重和保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性、系统性、社会性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通力合作和不懈努力。据统计,我国现有高等学校2914所,占地面积175000万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2894万名,教职工240万人。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高校是社会体系中重要的组成细胞,加强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新时期战略布局的具体实践。

(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高校使命所在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引领四大基本任务。高校培养的人才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其生产方式和价值取向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加强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进程的需要,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高校是科技的发源地之一,聚集着大量具有较高学识水平和学术造诣的专家、学者,他们研发的科学技术是否符合生态文明的发展,会对美丽中国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高校也承担着培养绿色生态专业人才的重任,他们是未来绿色科技及绿色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同时,高校一直是引领社会思潮的先驱,高级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是社会生态意识启蒙的主要力量。只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高校才能承担起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三)推进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生态文明是超越工业文明的一种高级文明形态,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现在全球面临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需要我们把生态精神植根于我们的人格特质。高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善的教学设施,良好的教育氛围,是生态人格塑造的最佳场所。同时,生态道德、生态思维以及生态能力是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所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高校责无旁贷。

二、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一)过度开发带来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不得不大搞建设。但受校园面积的局限,很多大学摈弃旧校区建设新校区,致使很多可利用资源设备闲置,校园资源利用率明显下降。没有新校区的大学在校园内见缝插针建设新楼宇,导致绿化破坏,楼距变小,采光度降低。部分高校盲目攀比、重复建设、过度装修、超标用房等现象屡禁不止。同时高校高密度的群体聚集形成了巨大的利益市场,小商小贩在高校周边安营扎寨,不但使周边环境不断恶化,而且带来食品安全和人身安全的隐患。

(二)生态道德教育氛围还未完全形成

高校在“效率优先”发展原则的影响和巨大利益的诱惑下,没有把生态文明理念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教学体系之中,没有落实到教育工作和校园规划建设的具体环节。生态文明教育缺乏力度,流于形式。大学生普遍生态意识不强,节约意识淡漠,环境保护意识欠缺,绿色消费观念没有形成。校园里,长明灯、长流水、剩饭剩菜、过度消费等现象普遍存在。大学生对“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如数家珍,但对“地球日”“地球一小时”“世界水日”“世界粮食日”却知之甚少, 生态道德现状令人堪忧。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有待完善

健全的法规制度是生态文明实现的重要保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要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目前,从高校外部看,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梁八柱”日益完善,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生态环保制度框架已初步建立。但高校内部缺少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没有生态文明教育机制,更没有形成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有效保障的制度体系。

三、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析

(一)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生态文明教育是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和终极诉求。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既要发挥专业优势,培养生态建设的专业人才。又要将生态教育纳入通识教育范畴,提高全体师生的生态文明素养。第一,高校要对生态环境类学科的师资建设、教学改革、科研立项等方面进行政策倾斜重点扶持。并采取多种手段激励师生发挥学科优势,与企业合作,积极参与绿色科技创新,并大力推进科研成果转化,造福社会。第二,高校要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大学德育体系,成为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堂主渠道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和生态规则意识,帮助学生提升生态文明需要知识和法律素养。第三,高校要加强生态知识的宣传。通过创建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生态文明专题网站、微信公众教育平台等,拓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渠道和空间,营造生态文明氛围。第四,高校应积极发挥第二课堂和学生社团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结合“世界环境日”“世界粮食日”等生态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态文化主题活动和生态实践教育活动,拓展师生生态文明视野,唤起师生的环境意识,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和发展观。

(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支撑

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发展,必须要有完善的制度屏障。高校要以生态价值观为导向,通过制度的刚性约束,将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和主体活动纳入正式的规则体系,使生态文明建设规范化、系统化。第一,教育主管部门应会同相关专业部门成立“生态文明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规划、宏观指导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工作,全面提升科学化水平。制定出台《高校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方案》,绘就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设计总图”,从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建设的基本思路和目标。第二,高校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施工图”。分别从行政管理、教育教学、校园环境等层面设计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引导师生的生态行动,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同时,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文明领导机制、教育机制、监督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综合运用行政、教育、经济的手段,保障各项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的实施,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第三,高校要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生态文明教育的认知目标、情感目标、行动目标和发展目标。为社会培养具有生态文明观念、生态知识、生态能力和生态素养的人才。

(三)合理利用资源,建设绿色校园

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应从自身的生态化改造做起。高校管理者要建立科学发展的理念,给校园建设赋予“生态”内涵。使置身其中的师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生态”环境的良好熏陶。第一,对校区置换、土地扩张、新校区建设等校内重大建设项目,要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引入多方力量充分调研,科学论证,合理规划,精心筹备,合理利用资源。对校内现有资源要合理配置,避免重复建设,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第二,在校园建设中淘汰高能耗设备的使用,采用节能设施和再生能源技术,发展太阳能产业,建立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雨水收集系统,利用可再生能源为师生生活提供方便。要改革资源利用规则,建立资源的用能定额,有偿使用制度,倒逼师生节约意识和环保理念的形成。第三,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效能,在校园管理中利用物联网技术精准节能。建立“建筑节能监管平台”,实时精准监测校园不同区域的水、电、气、暖等使用数据,严防‘跑冒滴漏’现象发生。同时可以将预约、抢单、派单等共享经济模式移入高校后勤管理中,提高服务效率。第四,高校人口密度大,產生的生活垃圾多,应当建立完善的生活垃圾处理机制,给师生养成生活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做到废物循环利用。

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高校的生态文明建设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引领示范、人才培养、技术服务的重要作用。高校应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责任,为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奉献才智体现价值。

基金项目:本文为陕西省高等教育管理重大问题研究课题“陕西高校落实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对策研究”(编号:2016ZH16J)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陆林召.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及实施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

[2]刘丽娟.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效生态文明建设[D].合肥:安徽大学,2012.

[3]姜春云.偿还生态欠债——人与自然的和谐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4]潘岳.生态文明知识读本[M].北京 :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

作者:王艳

上一篇:煤企党务干部作风建设论文下一篇:通识教育高校公共艺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