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资源创新途径研究论文

2022-04-26

摘要: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研究生社会实践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教育活动。因而,在研究生教育中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必然途径。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档案资源创新途径研究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档案资源创新途径研究论文 篇1:

系统化校本教研有效实施的策略研究

[摘 要] 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学生、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载体,在学校教学改革中进行得如火如荼。从笔者发放的《中小学教师校本教研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校本教研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校本教研认识不到位、课题选择不恰当、教师受主客观因素限制、专家引领走向极端、学校制度建设不到位等。针对这些问题,文章结合“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项目的实施,提出了系统化校本教研有效实施的策略:建立系统化、可持续发展的校本教研理念;确定真实具体的主题;制订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全体参与,通力协作;遵循或体现研究的基本规范或基本程序;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充分发挥技术的作用等。

[关键词] 系统化; 校本教研; 问题; 对策

[作者简介] 吴焕庆(1979—),女,山东泰安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E-mail:wuhuanqing@126.com。

数字化社会要求教师做与时俱进的21世纪学习者,同时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学习、教学、科研成为21世纪教师的生存方式。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而要使教师专业得到尽快、有效发展,其最有效、最快捷、最经济的办法就是校本教研。校本教研已经成为促进教师、学生、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和载体,渗透到学校、教师、学生、课堂各个角落中的方方面面。校本教研这个并不新颖的话题目前关系到了教育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如何解决校本教研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为了了解中小学校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编制了《中小学教师校本教研调查问卷》,并选择北京昌平区、北京石景山区和深圳南山区15所学校的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问卷实际发放数量为170份,回收165份,有效问卷160份,有效率为94%。

一、校本教研的内涵

《中小学教师校本教研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经常组织教研活动的学校占83%,偶尔组织教研活动的学校占17%,表明大多数学校和教师都有意识开展教研,从间接程度表明校本教研对于教师来讲非常熟悉。同时调查结果显示85%的教师认为校本教研就是学校内部的定期听评课制度。因此,教师对校本教研的理解表面、肤浅,那么校本教研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呢?

(一)校本教研的主阵地是学校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简称,具体是指以学校为研究的基地,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以学校内教学实践中真实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的的研究。校本顾名思义“以校为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但以校为本不是“一校为本”,校本教研不等于“本校教研”,[1]校本教研不是关门主义。

(二)连接贯通是校本教研的开展方式

在2010年11月所颁布的美国最新一轮“国家教育技术计划”中提出了“连接式教学模式”(A Model of Connected Teaching)。所谓“连接式教学模式”是基于“用连接取代隔离”、“教学是团队活动而不再是个别教师的行为”、“偶发、低效的教师专业发展要被协作、持续的教师专业学习所取代”等三项原则建立起来的全新教学模式。[2]校本教研虽然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但它不完全局限于本校内的力量,校本教研就是教师个人、教师同伴、专业研究人员、校与校教师之间为解决实际问题进行的连接、对话和协作。在信息时代,校本教研可以是学校教研、区域教研、联片教研,甚至是全国或世界范围内的网络教研。连接式教学模式为校本教研的有效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连接将成为有效校本教研的开展方式。

(三)系统化、可持续是校本教研的保障

调查结果显示:30%的学校一个学期一次,55%的学校一个阶段一次,15%的学校只是偶尔进行公开研讨课。每次听评课中93%的教师认为研讨就是课论课,没有目标,没有主题,没有体系,没有系统规划,校本教研形式化严重,达不到真正研讨效果。校本教研要想真正发挥作用,促进师生发展,必须是系统化、可持续的校本教研。

总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是有目标、有体系、有规划,有步骤、系统性的、持续性的教研。它是理论指导下的应用研究,既注重切实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又注重反思、归纳、概括、总结和提升。它既是一种学校制度和实践方式,更是一种学校和教师的研究方式和生存方式。它是教师与新课程的对话、教师与问题的对话、教师与自身的对话、教师与教师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信息技术的对话等。协作、连接、反思是有效校本教研存在的方式,计算机、网络是有效校本教研开展的有力支撑,系统化、可持续是有效校本教研的保障。

二、校本教研目前存在的问题

《中小学教师校本教研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校本教研的开展中,研什么、怎么研、谁研、研的怎么样、研的制度保障等方面存在着种种问题。

(一)问题选择不恰当

问题是校本教研研究的核心。问题选择的恰当与否、是否成体系直接关系到校本教研的有效性和持续性。但教师在目前的问题选择上普遍存在着无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太强或者太弱、随意性强,缺乏系统规划等问题。

1. 教师无问题意识

教师长期工作在第一线,很多现象和问题司空见惯,于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习以为常,形成了机械化、经验化的实践方式。调查结果显示,32%的教师发现不了教学中的问题,由此可见教师的问题是没有问题,没有质疑,没有提问。而发现问题的教师很多分不清问题的轻重,教师缺少思考、探究、创新的意识,有效校本教研的引爆点也就不能点燃。

2. 课题意识太弱

60%的教师满足于解决课堂琐碎的日常问题,如学生分组、课堂常规、学生打字问题等,但不善于在解决日常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捕捉一些关键的、值得探究和交流的“研究课题”,如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如何在课堂进行积极有效的即时性评价、低年级学生如何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等,结果导致课题研究是低效的、无意义和无价值的。

3. 课题意识太强

受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影响,18%的教师与课题意识太弱恰恰相反,只热衷于“热点问题”、“宏大问题”、“全面问题”,反而对自己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实际问题没有兴趣,视而不见或以善小而不为。而往往这些宏大的主题教师是难以切入、把握、控制和解决的,因此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4. 教研主题随意性强,缺乏系统规划

85%的教师认为校本教研仅仅局限于教师开展公开课、示范课活动。教研活动就是一个教师单打独斗、独自表演后教师互相评课的过程。每次教研活动就是不同教师的不同示范课。既没有教研的主题,也没有教研的目标,更没有系统安排和规划。评课也只局限于看得见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的评价上,并不能追溯和深入到内隐的教学理念和教师知识上。由此可见校本教研形式主义盛行,教研活动随意性较大,起不到教研应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作用,实现不了有效的校本教研,显然就不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校本教研计划、方案、过程等缺乏规范性

校本教研既然是一种研究,就得遵循或体现研究的基本规范或基本程序。但现在很多校本教研的计划、方案、过程等缺乏科学规范。

1. 计划不具体,分工不明确

由于缺乏系统规划、可持续发展的意识,68%的教师认为校本教研计划的制定与自己无关,即使参与制定计划,也没有详细的环节、时间、活动安排和相应的人员安排,草草起稿,敷衍了事,继而导致教研过程中教师互相扯皮,活动效率低下,缺乏针对性。

2. 过于依赖直觉经验,缺乏科学的校本教研方法

在参与调查的教师中,83%的教师没有接受过相关科研方法的培训,并且53%的教师过于相信和执迷于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和直觉,从而忽视科研方法,导致校本教研成果仍然徘徊在经验水平上,对教研的信度和效度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利于教研成果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3. 研究报告撰写不规范

校本教研课题按计划完成后,需要对整个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归纳、提炼和提升,并形成相应的成果作品。成果表述得如何,直接影响着校本教研的效果。95%的教师认为自己缺乏相应科学研究的素养,缺乏科学研究的训练和积累,缺乏研究过程数据的收集记录、跟踪和处理,最终导致成果描述不符合研究报告的要求。

4. 缺乏有效教研反思,反思过于表面化

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是校本教研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3]但对于教师来讲,67%的教师认为变成了额外的工作量和负担,因此做起来就流于形式,趋于表面化和机械化,并不能深入到教学问题解决的实质,从而也起不到梳理、深化、积累和内化教师知识的作用,从而也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教师受主客观因素限制

88%的教师普遍认为存在负担过重问题,没有时间、精力和积极性开展创新研究,再加上80%的教师认为没有相应制度激励,所以在校本教研中表现出一定的惰性和不适应。当然在新课改的压力和要求下,小学教师热情高涨,积极性要比中学教师的积极性高,年轻教师积极性也要高于中老年教师,为校本教研带来了些许的生机和力量,但总体上教师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提高。

另外在校本教研过程中出现很多主体移位现象。42%的教师认为校本教研是学校领导和教学骨干的事情,自己只是个陪衬甚至无法参与。校本教研演变成领导和几个骨干教师的科研,他们全权负责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和实施。33%的教师认为学校确定课题后,将目光、希望和行动统统交到相关高校的一些专家身上,教研研究变成与教师无关的专家任务。

除此以外,在教师主观层面上,74%的教师认为教研过程中深层次的交流对话比较少,普遍存在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天下大好现象,知识群体共享表现相对保守,因此很多教师有话不想说,有话不敢说,学校不能形成坦诚布公、共享智慧的教研氛围。并且如前所述,我国教师开展校本教研所需的科研素质现状并不乐观。科研意识不强、科研知识准备不足、很多教师无话可说,这些因素统统影响着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

(四)专业引领走向极端

1. 专业引领不够

在很多学校的教研过程中,不重视专业引领,只停留在教师间的教学经验层面上。在访谈中很多教师认为自己对很多问题的理解只是建立在直观经验基础上,问题分析通常流于表面。因此在教研过程中多现象描述,少理论探索;多感性经验,少理性升华,缺乏深层次、宏观的理念和理论支持,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2. 过分信奉专家

从调查结果看,33%的学校出现过分迷信和信奉专家现象。不惜代价邀请专家为他们撰写课题申请报告、设计研究方案、梳理研究思路、实施研究方案,或请他们作形形色色的学术报告,搞各种各样的学术讲座,从课题申请到设计方案再到研究的实施,全部都交给专家去完成。很多教师认为自己完全排除在教研的范围之外,教研变成专家舞台,完全背离校本教研的实质。

(五)学校教研制度制定不到位

1. 经费不足

在目前的校本教研中,70%的教师认为教研最大的困难是“经费不足”。经费不足成为校本教研发展的障碍。学校应该通过各种途径,例如积极申请各种科研项目,争取经费支持,给予校本教研配套经费,向教研倾斜,保障校本教研的开展。

2. 激励不够

适当激励是促进教师校本教研持续发展的外在保障。但45%的教师认为学校并未建立起适当的激励机制,不能很好调动教师主动参与的发展内需,也就不能实现校本教研的有效和可持续。

3. 培训缺乏

87%的教师认为学校对教师的发展未提供系统的、持续的关注,未提供相应外出进修条件或者是培训机会,导致教师自身的科研素养比较匮乏,不能很好驾驭校本教研的过程,研究水准不尽如人意,始终徘徊在低层次。

4. 忽略学生

校本教研的过程中,学校领导和教师所关注的课题的95%都是如何教,如何备课和设计,如何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如何促进教师的发展,很少有从学的视角、学生的视角出发来进行研究的。而校本教研最终目的是学生的发展,更应关注教师如何在整合的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去学,关注教学活动方式如何从单向走向互动,关注如何从学生的视角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行为跟进,只有这些才是校本教研的核心。

5. 忽视网络资源和网路工具的引导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协同知识建构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和新视角。而在协同知识建构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在资源共享、连接、协作、交流、反思等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从调查结果来看,教研中75%是通过面对面来开展的,20%通过QQ或者E-mail进行,只有很少的教师使用博客或者教研平台等进行网络协作教研。究其原因,54%的教师认为网络教研技术方面存在困难,11%的教师认为网络教研活动需要细化,22%的教师认为教研资源针对性不足,13%的教师认为学校引导力不够。由此可见,基于网络的校本教研模式还未真正实施,信息技术在校本教研过程中并未体现出应有价值。

三、系统化校本教研实施的策略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项目实践,提出以下相应的实施策略来促进系统化、可持续、有效的校本教研。

(一)建立系统化、可持续校本教研的发展理念

如前所述,系统化、可持续是有效校本教研的保障。因此在开展教研过程中,首先要树立系统化的校本教研理念。在系统化的理念下,确定教研目标、计划、体系、专题和问题链,让校本教研成为可持续、可发展、可延伸、有层次、有节奏的研究活动。例如在“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中,在一个学期初,很多试验区都会从系统化角度,制定校本教研的计划,包含有计划的、成体系的、重点突出的一系列问题链等,让校本教研真正成为教师生存的一种方式。

(二)确定真实具体的主题

有效校本教研的问题一定是真实而具体的,建议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选择。

1. 来自实践的思考

教师可以从自己成功的教学经验中提出课题,比如对教学实践中归纳的某种教学方法的研究;从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寻找突破点,提出课题,比如如何提高识字效率等;借鉴先进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结合实际开展研究,比如移动设备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等;从国内外教育发展前沿寻找课堂切入点开展研究,比如电子书包在课堂中的使用研究等;根据学校的特色,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和教学专长开展教学研究,比如深圳南山区大磡小学依据学校特色提出的“学、导、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式等。

2. 来自对话

教师不仅要有一双敏锐的发现问题的眼睛,还需要有两只善于聆听和辨析的耳朵。教师要善于捕捉与各种对象包括学生、家长、同事、校长、专家等交流中的信息,要善于捕捉各种场合包括会议、区域、跨区交流,正式、非正式场合中的对话,从这些对话信息中去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挖掘研究课题。

3. 从各种文献资料中发掘课题

除了从实践中、从正式或者非正式的对话中寻找课题外,还可以从各种文献资料中发现问题,采用演绎等方式进行课题的研究。例如“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中有60个专题,如拼音教学、识字教学等。这些专题可以作为校本教研教材,教师也可以在项目支撑学习元平台上参与网络课程的学习,也可以制定学习计划自主学习,这些专题为试验校的校本教研课题选择提供参考。

(三)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

为了提高效率和教研的针对性,首先需要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计划和方案。一般来讲校本教研的环节包括:发现与提出问题、将问题转换成一个明确的课题、设计研究方案、围绕课题组织研讨活动、写出校本教研活动总结、形成校本教研成果等几个环节。[4]在实施方案中具体包括教研目标、环节的序号、时间计划、活动要求、人员分工等几个方面,校本教研的大体实施框架可以参考表1。

具体实施流程可参考广州市越秀区黄花小学低年段识字教学校本教研流程图(如图1所示)。

另外,还需要具体设计研究中所用的工具、量表、问卷等。例如“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中为了提高课堂观察的效率,采用课堂教学观察表,结合具体的研究课题,不同教师分别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环节等进行观察,或者从不同的视角如内容设计、工具使用、情境创设、资源利用、激发动机、师生互动、自主学习、鼓励创新等方面分别对课堂进行观察记录打分(见表2)。这样可以分工明确,有章可循,提高教研的实效性。

(四)全体参与,通力协作

1. 全体教师参与

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校本教研的关键是教师要有自主学习的意识,需要增强教师的研究意识。离开了教学的研究和离开了研究的教学都是不可想象的。迈克·富兰在《变革的力量》中写道:如果没有学习的学生就不可能有一个学习的社会,而如果没有学习的教师……就不可能有学习的学生。教师除了看他怎样教书(How)外,就是看他为什么要当教师(Why),被迫去做和自愿去做的结果不同。[5]校本教研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的反思行为,校本研究才有基础,才能得以真正的落实。也只有每个教师树立了正确的研究意识,校本教研才会是全体教师的全员参与。

2. 同伴互助

连接是校本教研的开展方式。而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评课、说课、做课,积极开展对话和协作是校本教研连接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种方式。围绕共同的问题开展合作学习、敞开自我的相互评论,营造信任为主的支持性环境让教师有话敢说,让教师有话要说。在评课中要求“三分教、七分评”。叶澜说过评课是“捉虫”,既捉“问题虫”又要捉“萤火虫”。不要搞形式主义,注重实效,优点说够给人以鼓舞,问题说透给人以启迪,提倡学术对话,注意对不同思想观点的宽容、鼓励与支持。让你好、我好、大家好变成你说、我说、大家说的和谐氛围,有利于系统校本教研的持续发展。

3. 专业引领

专业引领就其实质而言,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专业引领的主体包括大学或研究机构的专业研究人员,各级教研室的教研员、中小学的骨干教师。专业引领的主要方式:一是靠教师自觉学习并吸收先进的教学理论,并运用于反思和互动的教学研究活动之中;二是靠专家、学者的指导,比如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教学现场指导、教学专业咨询(座谈)等;[6]三是让教研员送课下校,充分发挥教研员的作用和价值,把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树立典范和榜样。例如在“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中,新加入课题的老师都要进行体验式培训,集中学习和体验跨越式教学的模式和方法。每个月课题组积极开展各种理论和技术培训,听课前集体备课,指导教师设计课,课后与教师讨论交流,进一步给出教学建议。实践证明,教学现场指导是最有效的形式,也最受教师欢迎。专业研究人员与教师共同备课(设计)、听课(观察)、评课(总结)等,对教师帮助最大。

4. 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

除了同伴之间互助外,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连接也是一种重要的途径和方式。地域上比较接近、学校和教师状况基本相同的同质态学校可以进行联片教研,发挥不同学校的学科优势或其他资源优势,共同发展。例如深圳南山区的北片区和南片区的片区教研,中心校、示范校等优势学校和周围的一所或数所乡村校、薄弱校相结合,引领其发展,形成“一帮一、一对一”、“l+N”模式等;如跨越式试验学校新疆华山中学实施的联片教研,深圳南山区小学和梅州大埔县小学的结对等,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特色,以点带面,让更多的教师和学校参与课题研究,带动更多的学校和教师发展,促进教师集体智慧的生成。另外,处于不同教育阶段的学校可以按课题或项目合作开展活动,如跨越式课题学校小学和中学合作进行课题衔接发展研究等;或者以某学科为中心来组织校际间的学科教研活动等进行校校连接。[7]校际教研的形式会大大拓展校本教研的空间、时间,从而增强教研的广度和深度。

(五)采用科学的校本教研方法

在校本教研过程中,行动研究法、叙事研究方法、课题研究法、案例研究法都是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教师应学习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确保教研的有效性。并且,注意收集和处理过程中的数据,如实施前的问卷调查、实施的前测和后测数据、教学录像、课堂观察、自我反思、教研组点评、专家点评、教研视频、教研活动照片、教学设计等并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报告一般要求观点正确、材料可靠、结论有效,尽可能提出别人没有提出过的理论和方案,发现别人没发现的现象或使用他人没使用的方法等,语言阐述必须精确、通俗、规范。只有这样,才能让校本教研取得效果。

(六)开展有效反思

叶澜认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所起的关键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案例评析、教学叙事、填写问题单、收集学生反馈信息、与同伴交流、讲述数字化故事、建立个人专业成长档案以及用博客、微博等来记录自己教学成功之举、败笔之处、教学的机智、学生的见解、教学设计再修改等方面,借助网络技术或者平台开展更广、更深的参与和反思。让反思成为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习惯,让教研可以持续开展。

(七)建立校本教研制度

校本教研制度一般包括教学管理制度、教研活动制度、课题管理制度、教师学习培养制度、教师评价和激励制度等。

1. 建立理论业务学习制度,增强全体教师的研究意识

学校以实施新课程为契机,把课改实践、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建立业务学习制度。[8]学校每周安排不少于两小时的集体学习时间,用于教师的理论学习、教材分析或教学研讨。吃透教材,做好教研准备。有计划地邀请有关专家来学校进行讲演,使教师们及时了解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新动态,知晓其他国家、其他地方的学校教学改革的新进展,了解教育研究应是怎样进行的,知道如何在教学中选择研究课题,如何撰写研究报告等。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去有关高校进行专门的集中学习和培训,使他们通过系统的教育科学的专业学习,迅速提高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成为学校校本教研的生力军或主力部队,并让他们通过“一帮一”、“一帮几”的形式,带动其他教师乃至全体教师。

2. 建立学校教研活动制度,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

学校可以围绕学期的教研目标和主题建立一系列的教研活动制度,如新手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展示课、中年教师精品课、资深教师示范课等制度,让处于不同层次的教师都能够获得成长。也可以以学科组、年级组、课题组及专项课题研究为单位,以两周或者一个月为阶段,总结、交流、反思本阶段的教研情况,思考、研讨下阶段的教学内容。采取集体备课、教学研讨、教学观摩、说课、评课、教学反思与交流、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等多种式,开展形式新颖、实效性强的教学研究活动,在实践的摸索与总结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学校引导每个成员做到:一读——坚持每天读相关教育文献、教育信息、教育著作;二写——每周写两篇教育随笔,每学期写一份阶段总结和一篇有价值的论文;三上——每学期上三节与课题密切相关的公开课;四会——理念会渗透、经验会总结、课堂会反思、方法会整合;五多——多观察、多行动、多交流、多反思、多创新。[9]

3. 建立学校教研激励机制

通过教学论文、教学赛课、综合课例制作、校本教研网站制作等评比活动,对先进有效的教研成果和有突出贡献和积极表现的教师及时予以奖励和表彰,在校内外各种评优活动和职称晋升时给予优先和加分。另外学校可以建立一定的校级课题立项制度。对于各科教师提出的那些切入点较好、研究过程设计规范的微课题,可以列为校级科研项目,给予配套经费支持,并在恰当时候将它们推荐到上一级教科研主管部门立项等,从而实实在在地提高教师进行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八)充分发挥技术的作用

随着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校本教研的方式越来越丰富。网络环境下的互助、合作、便捷的研修模式和创新发展的学习共同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教师教研的立体化生态环境正在形成。在跨越式课题中充分利用学习元实施区域教研,例如深圳南山区利用学习元进行的区域教研,让更多的教师走在一起。如图2所示,可以利用QQ群、BBS、学习社区、博客圈等开展区域教研;利用Moodle 、Wiki等进行教师的协同备课;利用微博、博客、个人空间等进行个人反思、微反思,如跨越式课题试验区河北丰宁区域的使用;也可以利用好看簿、数字故事等展示教师的所见、所做、所思、所获等;也可以学校自组建系统、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教研;也可以用电子刊物技术和思维导图技术等促进教师的交流和反思。系统化校本教研过程中,技术将成为重要的支撑。

四、总 结

综上所述,依据校本教研中的问题,结合“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项目的实施经验,将有效系统化校本教研的实施框架总结如图3所示。

有效的校本教研是在系统化、可持续理念下进行地,具体包括高效的工具使用、时时的反思总结、到位的专家引领、细致的课例研讨、系统的自主学习、真实而具体的问题、制度的激励、校长的信息化领导力等几个要素。只有系统化、可持续的校本教研才是有效的教研,也才能真正成为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平台和方式。

致谢:感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余胜泉教授的悉心指导,论文撰写过程中提供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参考文献]

[1] 邹尚智.校本教研指导[M].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52.

[2] 余胜泉,陶丹.技术推动的学习模式——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2010)及其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3):52~54.

[3][6] 杨小微.教育学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版社,2010.

[4] 网络教研课题研究.[DB/OL].[2011-08-07].http://scpx.cersp.com/article/browse/164912.jspx.

[5] (美)矿矿.放飞美国(一个中国男孩和七个美国老师)[M].黄全愈等译. 北京:接力出版社,2001 .

[7] 孟永根,王月芳.构建合作共同体, 促进初级中学校本研修的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 2006,(3):84~85.

[8] 浅谈如何搞好校本教研[DB/OL].[2011-09-03].http://2008.cersp.com/article/browse/3288953.jspx.

[9] 黎奇.校本教研基地建设模式[M].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吴焕庆 马宁

档案资源创新途径研究论文 篇2:

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的构建

摘要: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研究生社会实践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教育活动。因而,在研究生教育中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必然途径。当前各高校开展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存在诸多问题,为此,进行了归因分析,提出建立四位一体的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机制,构建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有效平台: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充分发挥社会的资源优势,科学建立高校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充分发挥研究生社会实践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研究生;社会实践;培养;机制

1008-5831(2013)06-0180-05

一、引言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1]。在研究生教育中强调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和提升,是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必然途径。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既提高研究生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能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使研究生在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指引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国家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高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为根本宗旨,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继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多次提出教育要加强社会实践,研究生教育同样如此,把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强化能力培养,成为教育的必然之选。《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更是明确提出:要强化研究生实践教育环节,将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必要环节,做到有计划、有规范、有考核,形成长效机制。

近年来,各研究生培养单位越来越重视对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构建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上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但由于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离社会发展目标的差距仍较大,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机制体制,因此,各研究生培养单位都在不断探索建立适合本培养机构和研究生发展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机制。

二、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内涵

社会实践是指高等学校依据其培养目标的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借助社会力量完成的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推进素质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活动。研究生社会实践作为一个子系统,隶属于大学生社会实践这个大系统。研究生社会实践大部分属于高智力的服务型的实践形式,即研究生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这就是研究生社会实践与本科生社会实践最大的区别所在[2]

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是指研究生在有目的、有计划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认识社会、参与具体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是由基本社会实践能力和专业社会实践能力构成的能力体系。基本社会实践能力主要包括社会认知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学习能力和管理能力等相关能力。专业社会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与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

从2009年起,教育部决定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培养具备更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研究生培养应更多地加强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4]。研究生通过自觉深入的社会实践,锤炼精神品格、陶冶情操、提高道德境界、增长知识才干,是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实践让研究生自主参与到开放的应用性实践活动中,通过切身的体验,主动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对所知理论进行深层次探究,以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其专业需求及事业发展需要。在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需要指导教师加强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引导研究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培养研究生的问题意识,以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要引导研究生在社会实践中出动提高修养,锤炼品格,培养能适应和驾驭新环境的能力。可以说,社会实践能力具有丰富的内涵。这些能力靠单纯的课堂学习得不到,只有通过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摸索和锻炼才能获得。

三、研究生社会实践机制体制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级政府和部门都出台了不少针对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的指导性文件,但在实践中还存在诸多困难,其根本原因还是没有形成完整的有利于培养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机制体制。这就导致全面开展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渠道不畅通,对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缺失,有的甚至对研究生教育带来不利因素甚至负面影响。

(一)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缺乏正确的理论认识

一是目前高校的培养体系没有将研究生综合能力提升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因此在思想上不重视,进而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缺乏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二是一些专业教师片面地认为研究生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部分内容,只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任务,与自己没有关系或者关系不大;三是研究生本身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积极投身到社会实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往往只是被动地参加社会实践,将社会实践看成是走过场和完成任务,因此不愿参与到社会实践中 [5];四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一些教师和研究生从经济效益方面片面考虑社会实践,歪曲了社会实践的本质,给研究生社会实践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

(二)研究生社會实践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如果整个社会对研究生社会实践没有良好的支持,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将受到极大的阻碍。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政府、用人单位对于研究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缺乏主动利用高校研究生智力资源的意识、缺乏人才培养的全员意识,因此缺少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统筹。主要表现在:一是在资金上不愿意有效投入;二是社会对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接纳程度不够;三是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力度不够。对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缺乏有规划的设计,存在社会实践基地数量普遍不足、软硬件条件较差、层次上缺乏梯度以及稳定性差等问题。

(三)研究生社会实践运行模式单调、陈旧

从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提出高校学生社会实践以来,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陈旧。主要表现在于:一是形式单调、缺乏创新。绝大多数研究生社会实践一直停留在初级阶段的形式,如社会调查、政策宣传、参观访问、文艺演出、支教扫盲,而在社会实践的深度、厚度方面缺乏改革与创新,生机和活力不够;二是内容陈旧、缺乏多样性和针对性。大部分社会实践活动往往不能与研究生的专业特点紧密结合,不能使研究生做到学以致用,更没有结合社会实际和研究生个人实际,尤其是研究生作为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没有把研究生的专业智力优势发挥出来;三是研究生社会实践仍旧存在宣传多,实际活动开展少,往往只是假期临时响应号召,而平时主动做得少等问题。

四、构建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机制

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涉及到高校、政府、用人单位、研究生四个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本系统中,高校和研究生是培养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内部环境系统,政府和用人单位是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外部环境系统。研究生社会实践强调高校、政府、用人单位、研究生四方的共同参与、共同管理和共同受益。

只有构建良好的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机制,内外环境互相支持、协调发展,才能提高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综合效能。政府在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中,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应给予一定的专项经费支持,并制定导向性的政策文件,支持高校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活动,鼓励、引导用人单位主动参与到培养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活动中;用人单位应在政府的号召下,积极与高校合作,提高参与培养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积极性;高校要充分发挥在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中的主体、核心作用,主动和用人单位建立合作培养机制。应改变重陈述性知识传授、轻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方式,加大校内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加强实践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科学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培养方案并设置社会实践创新学分;研究生应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自我培养,强化自我培养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只有构建“四位一体”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操作系统,发挥其整体功能,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 高校要科学建立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培养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是培养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主体,在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

1.培育和形成良好的社会实践氛围

加大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全员重视、全员支持、全员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为研究生构建宽广的平台,使他们在实践中参与、在参与中做贡献[8]。第一,充分认识研究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和意义,切实把社会实践纳入到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中。第二,教师积极引导,鼓励并引导研究生投入到社会实践。第三,学校应该提供更好的社会实践服务,促进研究生的社会实践成果得到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推进成果产业化。

目前不少高校通过主动与地方和用人单位沟通联系,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面向社会的不同关注点,建立各类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同时针对用人单位和高校的需求,在用人单位建立博士生工作站,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提高了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影响力,有力地推动了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

2.建立科学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培养方案

教育部曾多次发文强调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要求高校将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学位教育的全过程,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应将社会实践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并推动其制度化、规范化。第一,把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内容纳入研究生整体教学计划,将社会实践设立为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严格规定学时、学分,确保社会实践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开展[6]。第二,在改革教学过程中,尽量提高教育教学的实践化水平,要彻底改变教育教学中由老师单向向研究生灌输知识的教育教学方式,转变为研讨课的模式,实行启发式教学和探索式的学习。第三,为调动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应根据研究生的学科特点和个性特点,结合社会需要与时俱进地设计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内容和方式。最后,为保障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深入持久开展,应逐步制定并完善社会实践激励考核制度。定期对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检查、督促、总结和表彰,保证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的社会实践能与正常的教学、科研充分结合,进而形成稳定的运行机制。

教育部提出加大硕士研究生结构调整力度,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争取2015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整个硕士生招生比例提高到50%以上,按照这一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将有一个学期以上在用人单位学习实践,这就为社会实践建立学分提供了很好的契机,目前不少高校已经为此作出了教育教学改革。

3.重视校内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高校必须根据社会对专业人才技术、技能的需求,结合研究生综合能力提升,对校内社会实践基地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场所和平台,一方面是专业实践平台,另一方面是综合能力提升平台。

高校应积极与相关用人单位在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采取和用人单位联合办实践基地以及采取借、租、赁的方式加强实践基地建设,聘请相关用人单位专业人员给研究生指导社会实践,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人才培养效益。校企間实践性的合作有利于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实践课题,使研究生服务于公司、用人单位,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和高级人才,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用人单位快速发展。

4.设置社会实践创新学分,提升创新能力

创新学分,是指全日制研究生在校期间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从事科研和实践活动而取得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智力劳动成果或其他优秀成果,经学校相关部门认定后被授予的学分。将创新学分纳入教学计划,制定创新学分实施方案。将创新学分记入研究生成绩档案[7],作为衡量研究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评价办法,从而有机地形成理论课与实践课联动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5.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师资队伍普遍缺乏实践经验,指导研究生实践活动的能力不足,对培养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非常不利。受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高校教师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高校亟待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教师的修养和能力、良好的专业基础和素质、具备业界工作的经验和技能的一种复合型人才,是教师与业界上岗资质者在知识、能力和态度等方面的有机融合。因此,教师应具有扎实过硬的实践技能,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能指导实践操作,还是科研的主持人、参与者。

高校要提高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必须建立一支具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教师队伍。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是高校刚招聘的年轻教师在正式走上教学岗位前,先在学校实践基地进行一段时间的实践锻炼,使其具备一定的专业实践技能,经鉴定合格后聘为正式教师;二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教师在教学实训基地的建设中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三是有计划地选派两类教师到社会各级政府机关及科研院所顶岗培训、挂职锻炼。通过专业实践,使教师掌握本专业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能力;四是鼓励教师与用人单位联合攻关,共同进行理论研究、技术改造和技术推广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素质和教学指导能力,促进教师向“双师型”转化。

(二) 充分发挥政府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宏观调控作用

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是高校有效開展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工作的重要保证。政府要充分发挥调控作用,为用人单位和高校的沟通搭建平台,即政府搭台,高校和用人单位唱戏。为用人单位积极参与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政策支持。要鼓励用人单位参与培养,政府可以采取多项措施,其中最主要和最有效的就是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法规和经济杠杆调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宏观调控。明确规定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学生在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工作中的职责权利,同时充分考虑用人单位的经济利益,在产业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上向积极参与培养的用人单位有所倾斜,调动用人单位参与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前,在沿海的发达县市已经充分认识到研究生智力资源的重要性,开展了很多创新性的工作,如常熟、张家港、温州、佛山等地,都是由政府牵头,带领用人单位主动走入校园,通过建立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搭建与高校合作的平台,有的提供土地供学校建实践基地使用,有的甚至直接提供办公大楼作为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让用人单位在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获得智力资源,并通过实践基地与高校建立沟通平台,优先开发高校的创新成果。真正形成了政府搭台,用人单位和高校唱戏的良好局面。

(三) 联合社会资源搭建研究生实践平台

社会实践平台的构建需要社会的共同关注与支持,健全和完善研究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推动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1.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为了给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开展提供长期稳定的活动场所,必须建立一批规范、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以确保研究生社会实践持续有效开展。高校应发挥自身学科和专业的优势,主动与用人单位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建设一批具有良好合作关系、能够为研究生社会实践提供长期岗位的实践基地。

高校和用人单位在教育资源、技术资源、环境资源等方面各自发挥优势,即高校把知识优势、科研优势与用人单位的技术力量优势、资金优势有机地结合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之中,以实践基地建设促进产学研合作,以产学研活动推动实践基地发展,以达到培养高层次人才、实现科技转化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目的[5],实现高校与用人单位“双赢”。社会实践基地合作项目必须建立健全客观、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严格认真地评价研究生社会实践实施过程及成果,保障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效益和质量。

2.重视校外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

根据社会实践的目的、内容,一方面从用人单位聘请一些实践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符合研究生导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为研究生合作导师,协助校内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社会实践,实行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 教育部对硕士研究生结构的调整,大大提高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比例,而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必须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且需要大量选拨优秀的校外兼职导师;另一方面选拔一些道德高尚、综合能力强,有育人热情的管理人员作为研究生社会实践兼职指导老师。兼职教师队伍的建立,有利于形成高校良好的实践教学氛围。校内外导师的合作指导,有利于研究生拓宽知识面,尤其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同时也能促进导师水平的提升,为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3.保障研究生社会实践经费投入

为了使社会实践活动得以顺利有效的组织实施,用人单位在年初经费预算中应设立研究生社会实践专项经费,明确经费的使用范围及用途,并根据社会实践实施进程定期拨付,以提高经费使用的效益[8]。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对研究生社会实践成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考核和评价,并对表现优秀的研究生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建立社会实践领导组织机构,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成立社会实践活动专项基金。通过学校拨款、用人单位提供赞助、实践活动创收以及合作老师提供经费支持等多渠道筹措社会实践的活动经费,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坚强的物质保障。

(四)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自我培养

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最终要从潜移默化的被动提升转变为自我培养的主动升华。研究生只有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使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有较明显的提高。

一是强化自我培养意识。研究生应提高对社会实践的认知程度,充分认识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不断激发自我培养社会实践能力的动机,提高自我培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激励自我成才的内在心理机制,按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完善自己,使自己将来成为对社会的有用之才[9]

二是樹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实践活动作为第一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研究生吸取课外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培养个性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阵地。研究生要自觉学习科学理论,并通过深入社会实践,加强对国情、社会的了解,使研究生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社会的需要结合,把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进行正确定位,用奉献社会衡量和体现个人价值。

五.小结

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机制的建立,需要政府、用人单位、高校以及研究生的共同努力。因此整合高校、政府、社会的各自优势资源并结合研究生自身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各方利益诉求,建立高校、政府、社会、研究生四位一体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机制,构建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有效平台,对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将产生深远影响。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0〕11号)[Z].2010.

[2]关瑞霞,张君博. 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演进的探索[EB/OL].[2012-10-18].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学网.

[3]陈闻,韦东,杨丽媛. 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分析[J].百色学院学报,2009,22(2):125.

[4]张延飞,许亚男,乐长高.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性教学体系的构建[J].价值工程. 2011(19):232.

[5]高嵩.社会实践与研究生素质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5(12):50-52.

[6]鲁宇红,美国加州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及其启示[J].高校教育管理,2010(6):67-70

[7]王蕾.浅析本科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力教育,2010(15):15-16.

[8]陈闻.关于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 2009(3):131-133.

[9]肖媛媛.如何创新社会实践、提高研究生创业就业能力的探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3):156-157.

On Mechanisms of Social Practice Capacity-building of Graduate

CHEN Dayong,FENG Jiawen,PEI Guangshu,LUO Min

(Graduate Schoo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4,P. R. China)

Graduate education is the highest level of higher educ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of top creative talents of China’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ulture channels. The graduate social practice are education activities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to promote quality capability,and to cultivate the graduate innovative spirit and practical ability. Emphasis on the training and upgrading of social practice in the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s the way to train high-level innovative talents.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postgraduate social practice. For this,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work on the basis of the proposed establishment of four in one of graduate social practice,the authors propose the capacity-building mechanisms to build effective platform for graduate social practice: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government regulation,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 of the resources of the community,college graduate social science practical ability training system,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initiative of the graduate social practice.

Key words: graduate; social practice; train; mechanisms

作者:陈大勇 冯佳文 裴光术 罗敏

档案资源创新途径研究论文 篇3:

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途径问题与策略

摘要:本文根据学术理论及工作实践,对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主要途径即前端控制、档案接收、档案征集、主动记录、全面采集、资源整合、资源监控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了档案资源建设总体上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各实施途径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分别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制定了解决共性问题和具体问题的策略,以求促进国家档案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结构优化,最终建立起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

关键词:档案资源建设 途径 问题 策略

国家档案资源,是指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的总和。这一定义由原国家档案局局长毛福民提出,现已基本形成共识。而国家档案资源建设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家档案资源建设是以建立档案资源体系为目的,“依据国家有关档案法律法规开展的档案积累、移交、接收、整理、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等一系列档案工作”①;狭义则是指国家档案资源的形成、收集和整合过程。在工作实践中的档案资源建设,主要是以后者为主,并不包括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本文的讨论重点也围绕后一定义展开。

一、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途径

自2001年全国档案局馆长会议明确指出“要加强国家档案资源建设”以来,历年全国局馆长会议始终把档案资源建设作为重要工作加以部署。全国多个档案部门如山东、辽宁、甘肃、陕西等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了档案资源建设主题活动,其他多个省市也纷纷采取了加强档案资源建设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目前各地的工作实践以及学术界的理论研讨来看,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途径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前端控制:各级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是国家档案资源的最主要来源。档案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加强业务监督指导,督促档案室切实做好各种门类和载体形态的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整理保管工作,从源头上确保档案资源的齐全完整、规范整理、安全保管。

2.档案接收:档案馆依据《档案法》和收集档案的范围,从档案室依法接收到期档案,是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主渠道。根据工作领域的拓展,各地档案馆同时积极接收重大活动、重要事件、临时机构的档案,提前接收重要单位的重要档案。

3.档案征集:档案馆通过开展征集,将流散于社会和民间的珍贵档案资料收集进馆,防止档案的损毁和流失,维护档案资源的安全与完整。

4.主动记录:围绕本地区中心工作、社会发展和城乡变迁等,由档案馆进行实地拍摄形成档案资源。

5.全面采集:重点是开展对数字档案资源尤其是网络信息资源(Web Archive)的采集、整理和保存,实现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并存。

6.资源整合:由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合理规划档案资源的归属和流向,使档案资源集中保管利用,实现国家档案资源的共享。从某种程度上说,档案资源整合已经成了全国一些地方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

7.资源监控:所谓监控,是指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档案馆以外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采取各种监管和控制手段,确保国家资源安全,不受损失和流失”②。虽然我国的档案法规中对个人档案的安全保管、公布利用、出售批准权、捐赠奖励作出了规定,但较为原则,缺乏操作性。

二、国家档案资源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资源建设总体上存在的共性问题

从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资源建设的整体情况分析,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急速增长的数量难掩历史档案欠缺的遗憾。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馆中保管的档案大约有2000多万卷。至2008年底,全国各级各类档案馆中保管的档案资源的数量已达2.5亿卷。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国家档案资源数量不多主要是由于历史档案不多而造成的。明代及其以前总共只有几千卷,清代才有较为完整齐全的档案。二是馆藏档案门类和载体形态结构比例失衡,内容单一。反映政务、党务的文书档案数量占绝对统治地位,全面反映经济、科技、社会、文化、艺术、民族宗教方面的专门档案很少。纸质档案约占馆藏档案总数的 74.9 %,其他载体形态的档案仅为25.1%,④无法全面有效生动地反映国家发展、社会变迁和百姓生活变化,没有真正成为“社会的集体的记忆”。三是缺乏特色档案资源。大部分综合档案馆在馆藏档案资源的内容和形式上所反映的风格特点和典型特征不突出,特色鲜明、具有重要影响和利用价值的档案资源数量不足。

(二)资源建设各途径存在的具体问题

从档案资源建设的七个主要途径上分析,可以概括为存在如下具体问题(见表1)。

三、国家档案资源建设应采取的策略

(一)解决共性问题的宏观策略

从国家层面上来讲,应尽快完善档案馆网结构,切实保障综合档案馆作为所在区域的档案保管和利用中心的地位不动摇,并带动其他各类档案馆的发展。对现有的专业馆、部门馆要正视其存在的现实,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使国家档案资源集中保管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要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规,并使其相互协调、配合,形成体系。从综合档案馆的层面上来讲,首先应明确档案资源建设的基本原则。一是统筹协调:正确处理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加快发展与增强后劲、资源共享与安全保障等关系,运用不同机制和措施,促进不同领域、不同区域的档案资源建设协调发展。二是需求导向:根据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根据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求,结合档案资源建设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科学确定档案资源建设的任务和重点。三是全面系统:全面收集反映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各方面内容的档案资源,组织调整不同门类、不同载体档案之间的比例,使馆藏档案形成合理有机的系统整体。四是突出特色:坚持围绕地域、时代、文化、载体、门类等特色开展档案资源建设,通过创新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丰富馆藏。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基础上,要确定各综合馆档案资源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长远规划,制定实施方案和步骤,围绕前端控制、档案接收、档案征集、主动记录、全面采集、资源整合、资源监控这七个“面”有侧重点地展开,形成资源建设的多维立体结构。

(二)解决具体问题的微观策略

1.积极实施档案资源前端控制。前端控制是档案资源建设的源头保障。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要紧密结合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8号令,监督指导本地区机关、团体、事业单位修改完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修改时必须突出反映各单位主要职能活动的特点,避免“千人一面”,尤其要注重把与人民群众各方面利益密切相关的材料纳入归档范围。在继续加强对文书档案指导的同时,监督各单位严格落实档案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确保科技、专门、声像、实物等各种门类和载体的档案及相应电子文件收集齐全,按时归档。特别是要深入调研本地区各立档单位专门档案的分布、种类、数量和管理利用情况,摸清底数,建立台帐,研究规律,制定计划,采取措施,将各类专门档案的管理纳入到档案基础业务建设范畴。

2.依法开展档案接收工作。接收是档案资源建设的主渠道,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依据档案法律法规,做好到期档案接收进馆工作,是综合档案馆“应当坚持的底线”⑤。执行法律法规是不能讨价还价的,但在坚守原则的同时,也要注意一定的灵活性。要采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严之以法的工作方式,“疏堵”结合。副省级市以上档案馆应结合国家档案局提出的三年内完成收集范围修改的要求,积极修改本馆的收集范围,使其能够科学地指导接收工作。对一时不能进馆的各类民生档案,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提出管理标准,明确管理要求,强化监管措施。对于改制和破产企业的档案,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选择地接收。如本地区国资委直接监管的改制和破产企业档案,档案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严格依法处置,防止国有企业破产、改制过程中档案的流失。对于重大活动档案接收,则要充分借鉴奥运会、国庆60周年、特奥会、艺术节、亚冬会等重大活动档案工作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档案部门参与重大活动的工作机制,统一收集、整理、保管、移交本地区重要政务活动、外事接待和重大突发事件形成的各类档案。

3.灵活开展档案征集工作。征集是档案资源建设的重要途径。征集工作要取得突破,必须做好三点。一要转变工作手段。不少档案馆从思想上还没有真正把征集作为重要的业务工作来对待,具体表现在行动上就是征集缺少经费、随意性较强等问题。因此要积极争取专项档案征集经费,由单一依靠行政手段转变为行政手段、经济手段相结合,为征集工作提供物质保障。二要拓宽征集范围。与欧美国家的档案馆相比较,国内档案馆征集档案资料的范围还是非常狭窄,尤其是缺乏“人本、人文档案”⑥。要提高馆藏资源的“亲民”性,就特别要注意征集以下内容:名人、名企、名产、名胜特别是老字号企业、地方土特产、名胜古迹区等档案资料;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乡土风情、典籍掌故、宗教活动等特色档案;历史上形成的地方志书、年鉴、丛书、图录等地方文献资源;本地区著名人物、重大事件亲历者、民间工艺传人的口述资料;有纪念意义的徽章印记、领导题词、公务礼品、牌匾证杯等实物;与人民群众需求和利益密切相关的族谱、宗谱、家谱;家庭和个人的证件、票据、生活流水账、日记、中小学生毕业照、学习笔记、作品等反映普通百姓生活成长、折射社会发展变迁的档案资料等。三要拓展征集对象。通过加强与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等机构间的馆际协作,以复制、交换、共享目录等方式征集珍贵历史档案。加强与收藏界、摄影协会、新闻媒体的合作,采用接受捐赠、收购、寄存等方式,征集珍贵、专题档案资料。如北京市平谷区档案馆加强与收藏界人士李润波的联系,上海市嘉定区档案馆加强与摄影家协会会员陈启宇的合作等。不断深化与学术界的交流,积极与专家学者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开展课题研究等方式进行征集。对于经鉴定确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具有明确线索的境外保存的散失档案,有条件的地区可根据实际开展境外征集。境外征集开展前一定要做好系统的调研工作,掌握准确的线索,制定周密的方案。

4.踊跃参与主动记录工作。随着社会发展和档案事业不断开拓,很多档案部门开始探索实践“主动记录”这一新模式,积极参与本地区重大活动、重要事件的现场拍照、摄像;记录城乡发展的重大变迁,对重大市政工程、主要街道、小区广场、村容村貌、风景名胜、特色建筑等进行实地拍摄;积极策划专题,采取人物专访、外景采集等形式,对城乡的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对反映本地区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无形资源进行“深度记忆”⑦,为构筑和完善社会记忆、塑造城乡文化提供服务。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地区开展的主动记录工作比较重视城市,却忽视了农村的发展变化。近些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村容村貌的建设和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很多地区农业人口户籍整建制一次性变更为城镇居民。很多历史文化遗存、古村落和古建筑、具有纪念意义的革命遗址以及社会运行、百姓生活的变化都需要档案部门积极记录,这样才能真正全面地反映城乡记忆。

5.全面采集档案资源。这主要是指档案部门主动开展反映本地区历史社会变化的、重要的资料性信息的收集工作,其中重点应该是加大对数字档案资源的采集力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存数字遗产宪章》中明确指出,数字资源包括“文字、数据库、静止的和活动的图像、声音和图表、软件和网页等”,应鼓励“国家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和其他公共遗产组织通力合作,共同保存数字遗产”。档案部门通过从网络上下载、对广播电视进行录制、专项购买等多种渠道,采集具有利用和保存价值的信息,并进行编辑、著录、保存。网络下载的内容重点是与本地区历史和现实相关的信息,主要表现形式是数字文本和图像。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有线电视网络、广播网络,实时采集本地区电视新闻节目、专题节目等,建立音视频数据库。专项购买是通过研究制定方案,有针对性地、分步补充购买图书资料、商业数据库等。对于主动采集的档案资源,在利用时要特别注意符合其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规定。

6.科学实施档案资源整合。资源整合应从国家档案事业发展战略的高度,运用法律和行政等手段予以推广。但对于各级档案部门来讲,不能等、靠、要国家政策,而应该积极主动探索区域性整合途径与方案。从全国范围讲,目前档案管理模式改革主要有安徽和县模式、深圳模式、浦东模式、青岛模式、哈尔滨模式等几种典型,各有特点。档案部门应该认真学习这些地区的成功经验,从实际出发,灵活通过机构归并、实体集中、网络共享、馆际(室)协作等多种方式,多渠道整合本地区档案资源,加快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逐步建立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为主导、各有关主管部门配合的档案资源监管体制,实现国家档案资源的优化组合。整合要抓好依法整合、因地整合、科学整合三个环节,积极运用技术手段,加快建设档案目录、全文、多媒体、信息数据库,加强对电子文件的控制与管理,提高网络共享的安全性,使法制化、区域性、集约型的整合模式,在探索和实践中取得新的进展。

7.切实监控重要档案资源。“通过立法或其他行政手段,将具有重要历史价值与公共利益有关的私人档案置于国家的监管和保护之下,这在欧美各国是比较普遍的做法”⑧。不同的是有的国家比较强硬,如意大利、法国等是在立法中规定了档案管理机构对具有重要价值的私人档案拥有强行登记权、优先购买权等权力;而有的国家则相对温和,如美国、英国、德国等只规定由国家进行调查登记,把握私人档案的收藏情况。我国档案部门应该根据现有法律,同时借鉴国外的经验,加强对非国有社会组织和个人所有的重要档案资源的监控。首先要全面了解本地区重要档案资源的分布、管理情况,逐步建立档案登记制度。国外登记的内容一般包括被登记档案的性质、档案所有者的姓名和住址、保存档案所在地、档案数量、保管状况等。国内如浙江省于2010年开始实施“档案登记备份重大战略部署六年行动计划”,以实施档案登记备份制度为抓手,加快构建档案资源安全监管体系。其次要鼓励个人将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档案寄存或捐赠给档案馆,并在一定的政策和制度上予以奖励表彰,以有效地加大捐赠、寄存的人数和档案数量。

注释:

①毛福民.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全面加强国家档案资源建设.中国档案,2002(2).

②周彬,钱昕云.试论档案资源建设的一般性原则.档案与建设,2006(6).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全国档案馆工作概况,http://www.saac.gov.cn.

⑤曹勤民.国家综合档案馆应当坚持档案收集的底线.中国档案,2010(4).

⑥朱荣基.哪些档案具有长久利用价值.中国档案,1998(11).

⑦郭红解.对“城市记忆工程”的考察和思考.上海档案信息网.

⑧黄项飞.国外私人档案政策的历史考察及其启示.山西档案,2004(4).

作者单位:北京市档案局

作者:陈姝

上一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探讨论文下一篇:当代电视理论传播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