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执行的研究论文

2022-07-03

【摘要】法务会计是近年来会计界、审计界、法学界的研究热点,但法务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可谓莫衷一是。本文阐明了法务会计的本质特征、执业主体等理论要素,并对会计司法鉴定与法务会计的融合进行了研究。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行政诉讼执行的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行政诉讼执行的研究论文 篇1: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设计

【摘要】“公益诉讼”拥有较为庞大的研究体系,基于宏观视角的理论研究初步形成定论,然而,基于微观视角的研究尚且存在争议。文章首先阐述环境公益诉讼的内涵、特征和原告主体资格,然后分析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问题。最后,从制度设计角度出发,分析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法律问题。

【关键词】检察院 环境公益诉讼 法律问题

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国家环保观念深入人心,许多国家构建了环境公益诉讼相关制度,且对国家检察机关于环境公益诉讼中的角色做了明确的规定。

虽然国内学者关于该理论的研究尚且不够深入,实证研究较少,理论研究缺乏实践验证。但是,随着国内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不断出现,我国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构建研究有了实践素材的大力支持。本文针对理论研究领域和实践领域针对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之我国检察机关原告资格问题的分歧,从具体的制度设计角度出发,对问题加以理性阐释。

环境公益诉讼概述

环境公益诉讼的内涵。“环境公益诉讼”(Environmental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是公益诉讼中的一部分。当行为人于环境法层面做出违反的行为或者虽然未做出违反行为却做出可能违反的行为,社会任何团体、组织和个人均可以就此事起诉到法院,将行为人及其违法行为予以相应的法律制裁。学术界对于“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界定已经达成统一意见,可表述为:环境面临外界人力有意识的破坏时,为了阻止环境破坏的继续发生,保护人类共存的环境,每一位社会个体均可以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一种司法制度。我国学术理论研究界针对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的迥异性、公益诉讼和民事诉讼的相通处,形成三派学说,分别为环境公益诉讼学说、环境民事诉讼学说和环境行政诉讼学说。当前,无论是理论研究界,还是司法实践领域,尚且没有相关诉讼概念。

环境公益诉讼的特征。第一,特殊的诉讼标的。我们需要有意识地规避走入下述误区,即针对认为所有带来环境破坏的行为所提起的诉讼都是环境诉讼的范畴。例如,某市民的水产养殖事业遭到化工厂污染的影响,该市民向法院提出要求化工厂予以一定的经济赔偿和停止排污行为的诉讼不是环境诉讼的内容,而化工厂排污使得河道受到污染,水质严重受到影响,河岸居民向法院提出要求化工厂赔偿损失和停止排污的诉讼则是关于环境保护诉讼的具体内容。

第二,共同诉讼标的的原告主体既具备特殊性,又具备广泛性。在此类案件中,一切遭遇利益侵害的主体皆有权利发起环境诉讼程序,除了市民主体外,一些环保社会团体和政府环保部门也具备原告资格。为了进一步维护环境公益,检察院也可以参与其中,担当原告主体。

第三,此类诉讼案件的当事人诉讼地位具备特殊性。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中,诉讼类型多样,诉讼当事人地位多样,包括“民告民”、“民告官”、“官告民”;环境公益诉讼不需要以损害的发生为诉讼前提。鉴于环境问题的特殊性,环境公益受到损害或者有可能受到损害,原告皆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最后,环境公益诉讼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主体资格。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标准无法摆脱诉讼原告资格厉害关系理论学说。环境公益诉讼切入点仍然是“损害”和“利益”。为了保护环境公益,环境公益诉讼的一个明显特点是诉讼原告可以是利益直接相关者,也可以是利益无关者,诉讼原告无须和案件有着直接性的利害关系。研究分析世界上现存的关于环境公益的多样化诉讼制度,可以全面总结出此类诉讼案件原告者的多样身份,分别为普通市民、社会团体、检察机关。本篇论文研究检察院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分析检察院任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相关法律条款不明确的问题和诉讼法中“直接利害关系人”规定限制了检察机关的诉讼权利的问题。

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相关问题

检察院任环境公益诉讼原告相关法律条款不明确。《环境保护法》中第六条法律条款实质上是宣言式的条款,原则化特点过于突出。《民事诉讼法》第十四条条款明确指出检察机关享有法律监督民事审判活动的权利,第十五条条款规定社会团体、各机关单位和企事业单位享有对侵害国家和人民合法权益的行为提起法律诉讼的权利。《行政诉讼法》第十条条款明确指出检察机关享有监督行政诉讼的权利。

上述的法律条款规定仅仅说明了审判监督的问题和支持发起诉讼的相关问题,并非对检察机关是否可以以原告者身份参与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问题加以具体的说明。即便我国法律条文中未对检察院的公益诉讼原告身份问题加以明确规定,然而,为了发挥检察院在自然环境保护上的效力,为居民的生活环境提供坚实的保障,很多地方的检察机关已经走上探索环境公益诉讼的道路。例如,我国海南高级人民法院于2011年出台了关于环境资源民事公益诉讼的试点实施意见,该意见的第六条指出检察机关可以担任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身份。这一实践尝试为尚不具备环境公益诉讼发起经验的人民检察机关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诉讼法中“直接利害关系人”规定限制了检察机关的诉讼权利。一个诉讼案件的原告必须和案件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案件诉讼发起的利益最终归属为原告方。但是,此类案件较为特殊,上文中笔者指出此类案件的原告并非需要和案件有着直接性的利害关系,原因在于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诉讼的目的在于维护社会公共资源利益,诉讼的利益归属为社会全体。

由此可见,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身份区别于传统民事诉讼案件中的原告身份。对此,我国相继出台新的法律意见,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环境公益诉讼问题解决意见中规定人民检察机关可以承认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者身份,增添了检察院监督和支持起诉的一些条文规定,明确说明了人民检察院支持起诉的程序和内容,与此同时,对环境资源保护的行政管理部门的支持起诉功能做了规定,欠缺之处在于其没有对人民检察机关的直接起诉做细致化的规定,相关立法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深层完善。普通市民或者一些社会团体虽然有抱负环境的意识,但是面对一些环境受损时间,提起诉讼的各方面能力不足,因此,该意见没有明确规定上述主体拥有此类案件诉讼发起人的主体资格。但是,意见规定了社会普通公民等其他法人或法人团体依法享有检举权和控告权,引导社会普通公民等其它法人或法人团体可以通过人们检察机关、环境资源管理行政部门等发起环境公益诉讼。可见,我国人民检察机关虽然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者身份有着一定的法律限制,但是问题在逐步的解决过程中。

检察院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制度设计

原告身份应设定的权利与义务。一方面,权利问题。人民检察机关的参与会显得诉讼主体较为特殊,这种主体特殊性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诉讼结构,使得诉讼结构发生变化。

检察院和被告方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地位平等,可以启动原告者程序,然而,人民检察机关区别于一般意义的当事人,因此人民检察机关承担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者身份应享有的权利也具备特殊性。因而,环境公益诉讼中当增加人民检察机关的环境权利和诉讼权利,现行的《民事诉讼法》的第十四条中应当增加下述内容:为了保护环境公益,检察机关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发起诉讼。

现行的《民事诉讼法》中的第一百零八条规定的起诉条件应当增加对于发生在辖区范围内的环境破坏事件,人民检察院有权以原告者身份向人民法院发起环境公益诉讼。除此,认识人民检察院享有的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者权利和自身的行政检察监督权利。在细节问题处理上,可以再给予人民检察院在环境公益诉讼上享有的更多的权利,例如,人民检察院享有调查的权利和对妨碍调查的人强行阻止的措施等。需要提出的是,虽然随着司法实践的发展,人民检察机关于环境公益诉讼方面所承担的原告者身份和享受的起诉权利逐渐得到认可,但是人民检察机关对于环境公益诉讼起诉保护利益无法享有完全的处分权,起诉利益最终归属为社会集体。

另一方面,关于义务问题。人民检察机关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者,目的是维护社会集体公共利益。人民检察机关作为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者身份所应履行的义务也较为特殊。第一,人民检察机关需要确保环境公益诉讼顺利进行。人民检察机关须以客观真实为原则,不能伪造证据损害他人合法利益。第二,人民检察机关享有遵守法庭纪律和绝对服从法庭指挥的义务。如若存在违反法庭秩序的情况,可依法予以训诫。第三,必须严格履行已经生效的法院裁决书内容。

原告身份的取证和举证责任问题。首先,关于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身份的取证责任问题。一般性质的民检工作需要大量真实可靠的证据证明,环境公益诉讼也是法律诉讼的一种形式,因此,此类诉讼也需要调查取证。

鉴于环境公益诉讼区别于一般意义的传统诉讼,为了保护环境公益,利用人民检察院的条件调取证据,全面掌握普通公民和社会团体无法收集的证据,用以辅助案件审判。作为社会利益的维护一方,检察院理需要使用权利收集有助于案件顺利开展的证据,以提供充足的辅助支持材料。人民检察机关享有法律范围内的一切途径搜集证据,为了杜绝检察机关出现滥用权力的问题,调查取证须由承担原告者身份的人民检察院的上一级进行。

其次,关于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身份的举证责任问题。人民检察机关参与环境公益诉讼中,其举证能力和行政机关水平相当,例如对于国家法律的知晓与运用能力上,调查取证上等。因而,环境公益诉讼应当提倡主张和举证并行。为了实现环境公益诉讼的公平性,需要合理分配举证责任的行使,同时,需要进一步确立可行的诉讼体系。

和解与调解制度的适用问题。和解与调解过程是双方诉讼实力经过在法律效力面前的充分较量后作出的主观让步。环境公益诉讼因发起人人民检察院的特殊性质不能使用和解和调解等机制。人民检察院不能够同意对方的和解请求和其他第三方的调解。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者身份为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参与诉讼,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公益,环境保护的公共性和社会性决定了没有任何个人或单位企图从诉讼中受益。环境整体性无法分割,因此保护环境是全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

如果环境利益受损,则是多人的利益受损,是整个社会的利益受损,原告如果寻求和解等程序,只能保全自身利益,无法保全社会集体利益。调解过程的实现是基于其他第三方的公证与主持下完毕的。如果法院已经参与一个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该案件最终结果为和解或者调解,那么,当后继有人再受到利益伤害,法院不再受理此案。“一案不二讼”的原则的存在,使其他个人和团体在环境公益上的利益诉讼则受到阻断。很多学者坚持认为诉讼法和环境法中关于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中的依法调解或和解的完善意见设想并不合理,相关立法者应当在深入实践过程后对其加以改善。

诉讼判决承担问题。首先,关于人民检察院作为原告者身份参与环境公益诉讼胜诉后的法律后果承担问题。当前,环境公益诉讼相关问题实施意见中已经明确规定了环境公益诉讼发起人在发起诉讼后经过人民法院审理后,如果发起人胜诉,被告一方应当自觉承担起环境资源修复资金,如果环境公益诉讼人调查取证等程序花费资金由相关环境资源管理职能部门支付,事后应由被告方承担。

人民检察机关在环境公益诉讼方面所付出的检测和评估等资金花费,应由被告方承担。其一,我国诉讼法律中规定败诉方应当承担全部诉讼费用。其二,被告方对环境的损害是环境公益诉讼费用发生的直接原因,即环境公益诉讼费用是因为人民检察院发起诉讼产生的费用,因而,被告方败诉后,应当承担由该案件延伸出来的诉讼费用。

其次,关于人民检察院作为原告者身份参与环境公益诉讼败诉后的法律后果承担问题。当人民检察院出现败诉后,原则上,所有资金法非应当由检察院承担,最终转移为国家的财政支出。因为,检察院所代表的是国家,代表国家形式具体权利,保证人民利益不受损害,目的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由此所付出的资金费用也应当由国家的总财政收入承担。

除此以外,从长远角度出发,为了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和保障环境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可以通过对损害环境的行为进行罚款的方式中获得罚金,然后建立自然环境的专项资金。假若环境公益诉讼的最终利益归属于国家,那么,这一部分收益也应当放置于环境保护资金库中,以为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管辖与执行问题。人民检察院担任此类诉讼案件的原告者身份,区别于其他原告者主体,因此,笔者设想如下:此类公益诉讼案件原告者身份和被告者身份的特殊性,因此,适合使用级别管辖的途径,由级别较高的法院进行管辖和治理。鉴于环境公益诉讼原告为人民检察院,为了保证此类案件审判结果的公正无私,需要关注管辖级别和管辖水平,把此类案件移交给人民检察院所在地的人民法院,保证案件审理过程中无其他各种形式的行政干预,确保结果的公正性。

关于执行问题,笔者做如下考虑:一般情况下,民事诉讼案件的审判结果发生效力后,案件当事人会自觉履行应当承担的后果,如果当事人拒绝履行承担后果,那么,法院则会强制执行,以强制手段要求当事人执行审判结果任务。因此,仅仅在义务方拒绝履行判决规定的义务内容的前提下,权利人才会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是,此类案件区别于一般意义的民事诉讼案件,当此类案件发生效力之后,为了保全国家的利益不受到更多的损害,法院不会等待当事人自己执行,一般情况下,法院会直接执行,并未经过申诉方的申请要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受到人们更多的关注。基于上述背景,环境诉讼制度的构建继续得到完善。鉴于环境公益诉讼参与主体和利益归属的特殊性,当前,原告者身份一般由人民检察院承担。人民检察院应当自觉承担起保护广大群众所共同生活的自然环境的责任,为环境公益诉讼做更多的贡献。

(作者分别为渭南师范学院讲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渭南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本文系2015年铁检理论课题研究项目“铁检机关提起公益诉讼问题研究”和2015教育厅项目“陕西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路径研究—基于服务业融合视角的实证分析”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中检协铁分会[2005]5号、15JK1261)

责编/丰家卫(实习)

作者:李真 袁梁

行政诉讼执行的研究论文 篇2:

论中国法务会计的理论要素

【摘要】 法务会计是近年来会计界、审计界、法学界的研究热点,但法务会计的基本理论问题可谓莫衷一是。本文阐明了法务会计的本质特征、执业主体等理论要素,并对会计司法鉴定与法务会计的融合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法务会计;本质特征;执业主体;司法会计鉴定与法务会计的融合

法务会计(forensic accounting)是一门融会计学、审计学、证据学、法学及其相关学科为一体的新兴边缘会计学科,它既不同于一般会计工作,又异于审计业务的界定,是一种综合运用会计与审计方法、并延伸进入司法领域的一种专业会计行为。法务会计在中国会计、审计界进行深入研究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实际业务在会计市场开展的也只在局部区域内推行,对理论要素的规范尚未顾及。理论要素是一种专业或职业的理论构成与基础内容,是理论研究与指导实践的基本思想。规范法务会计的理论要素对法务会计的职业市场规范、职业发展及其职业推广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法务会计的本质特征

法务会计作为一门新兴专业学科,全面认识其本质特征具有积极意义。法务会计的本质特征,它体现了法务会计行为的灵魂,是法务会计学科的精髓反映;它是确立法务会计行为规范的理论基础,并决定了法务会计行为的风向标;通过本质特征的认识可以有效确立研究和认识法务会计科学发展的逻辑起点,并以此来把握法务会计形成与发展的根本属性,合理界定其学科定位。

(一)法务会计的本质反映

本质的反映一般是通过其定义来体现,国际上对法务会计的定义呈现出几种状况与发展趋向。法务会计(Forensic Accounting)一词是美国学者默瑞克.派勒博特在1946年首次使用,弗兰克、狄克曼(Francis C.Dykeman)(1982)发表了著名论文“法务会计:作为专家证人的会计师”;同期,加拿大会计学家斯考特(Scott)、以毕马威等“四大”事务所为代表的实务界也在提供法务会计服务的过程中,与科研部门、大学合作研究并界定了法务会计的定义,强化了理论研究及其业务推广① 。但从国外已有研究成果来看,西方国家对法务会计的研究一般更侧重于对法务会计实务的规范,特别强调的是在执行舞弊审计、财务调查中的应用,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会计舞弊调查方案,而在法务会计的理论要素研究上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通过西方学者对法务会计的定义轨迹可以看出:

1. 法务会计的内涵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从初期的会计(舞弊)调查向着会计鉴定、诉讼支持等司法领域延伸,这体现了学科体系构成与多学科交叉面扩大的发展趋势。

2. 法务会计的定义在现阶段进入了“层林”状态,各种各样的定义层出不穷,体现了理论研究的繁荣性。

3. 实务界与理论界对法务会计的界定具有一定的差异,即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研究侧重点不同,价值趋向亦存在差异。

国内学者对法务会计的定义有:从处理经济纠纷中法律问题的视角进行定义,有从学科和实务双重角度给予定义,有从现行司法会计体制的角度对法务会计进行界定 ② 。从我国学者对法务会计的定义分析,国内对法务会计定义的轨迹与国外是基本相同的,并受到美国、加拿大等国学者的影响较大,但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1. 国内对其定义更多注重界定目标、内涵、执行标准、本质等理论界定,侧重于从学科理论的角度界定法务会计。

2. 我国对法务会计的定义更多的由理论界提出,实务界的理论研究相对较少。诚然,这与我国的法务会计的业务发展状况是相关的,我国的法务会计行业(市场)尚处于一种发展状态,更加需要理论规范与创新来引导实务的良性发展。

综上分析,笔者认为:所谓法务会计,指接受委托或授权的法务会计师,依据会计基本理论、审计基本原理和法学理论作为行为基础,以法律法规及其相关财经制度作为行业标准,通过对经济运行过程中涉及会计纠纷、法律诉讼的会计证据实施专业判断和对会计事项进行专业界定,并依据专业判断、专业界定结果,发表专家性意见和提供诉讼证据支持的一种会计专业行为 ③ 。将法务会计的定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做出平面描述,反映如下图:

从上述的法务会计界定中,可以将法务会计的构成要素分为五个部分(如上图):即执行主体、执行客体、执行标准、实现形式、体现本质,这五个要素相互联系构成了法务会计的概念体系。(1)法务会计的执行主体,主要是法务会计行为的执行者,是兼具会计专业知识和法律专业知识的会计专业人员,一般可以称为“法务会计师”。(2)法务会计的执行客体,是指法务会计行为的承受者,亦称执行对象,主要指经济行为的运行过程中涉及会计纠纷和需要在诉讼程序中的会计证据支持的会计业务事件,以及需要进行会计鉴定的会计信息资料及其可反映的经济活动。(3)执行标准是指法务会计是职业的专业规范,其专业规范可以由三部分构成:法律规范、准则体系、制度条例。(4)法务会计行为的实现形式为接受委托或授权实施的专业判断和专业鉴定,以形成专业意见和专业结论。(5)法务会计行为所体现的本质,是一种会计专业行为。同时,法务会计定义中的五个基本要素构成了一个整体,形成了法务会计定义的要素体系,这五个要素都有其特定内容,这些内容呈现出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并清晰地反映了法务会计的行为方式。如:执行主体的道德性、专业性要求主要是取决于执行客体、执行标准和实现形式;执行客体的界定也主要取决于实现形式、执行标准等;正是执行客体和法务会计的行为目的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法务会计的本质特征等。

法务会计作为一门会计学的新兴边缘学科,其定义必须反映其专业特征,即专业特点——专业针对性、法律规范性、客观公正性、综合全面性、明确的目的性。相对于一般会计学,法务会计的执业者必须有其特定的专业服务领域和特别专业资格认定,要求具有在这一领域作为专业律师的法律知识。法务会计的目的是做出专业意见作为法律鉴定、诉讼证据支持以及涉案会计事项作为专业判断,它不是一般会计处理和法律会计事务工作,它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并且是在接受委托或授权的状态下实施。

(二)法务会计的本质体现为一种专业会计行为

从学科定位上分析,一门学科的本质取决于该学科的研究对象与目标。法务会计的研究对象(执行客体)是会计业务事件和会计信息资料等;法务会计的目标是发表专家意见或者提供诉讼证据支持。因此,法务会计的研究对象是会计资料和会计事件,法务会计的实质是用法律的形式来对会计资料和会计事件进行升华。从法医学的学科定位也可以看出,法医学就是医学应用到司法鉴定领域后的产物,它也是一个医学的重要分支。所以,从学科定位上,法务会计是会计学与法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性学科,是会计学(审计学)延伸到司法领域后的产物。从法务会计的学科历史上来看,法务会计的产生是在苏格兰为了帮助法庭和辩护律师让会计人员参与到司法审判上。所以,从法务会计的源头上也可以引证法务会计是一种专业会计行为,而不是司法行为。

从专业发展定位上分析,法务会计是会计专业发展并延伸进入司法领域的职业活动。法务会计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体系,首先是会计、审计的专业知识,也包括司法鉴定的专业素养、证据调查的相关知识、侦查学的素养和较强的法律逻辑推理能力,法务会计师在诉讼程序中作为专家证人是将会计专业语言(翻译)转换成法律语言及其被法律事实认可的证据语言 ④ ,在法庭上的“翻译”不可能因为站在法庭上而变成司法人员,本质上仍然是“翻譯”,是一种法律助手。法务会计的性质也决定了为诉讼活动提供准确的侦查导向,提供真实客观的财务会计证据和严密科学的财务会计结论,这是法律赋予专家证人的基本职责,其本质仍然是会计专业的发展。

二、法务会计的执业主体

法务会计作为一种专业会计行为,它必然存在特定的主体,即法务会计行为的具体执行者——法务会计师。目前我国尚无“法务会计师”这一专业职别或职业称谓,从事这种业务的主要是一些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但随着我国法务会计业务市场的扩展和规范发展,可以设想在不远的将来,专业的“法务会计师”可能从注册会计师中分离出来,或者通过职业管理机构进行认定。依照法务会计的工作性质及其内涵界定,法务会计的执行主体可以由下列几部分人员构成(暂称为法务会计人员)。

(一)提供诉讼支持的法务会计人员

诉讼支持业务主要是与诉讼程序相关联,一般指在涉及会计专业知识的经济纠纷,在其诉讼过程中提供法务会计服务的专业人员。法务会计提供会计证据诉讼支持的基本内容按照行为的类型可分为三类:收集涉案会计事件的支持证据,对涉案事件的损失进行会计计量,帮助并参与诉讼策略的制定。同时,法务会计人员在诉讼支持业务中,可以为律师提供会计技术分析和认定上的支持,也可以在法庭上直接作为专家证人提供证言,他们不仅在法庭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将其作用延伸到法庭之外,因此,从某种定义上讲,法务会计人员在涉及专业知识的诉讼案件总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法务会计人员在诉讼程序中提供会计证据支持的作用,体现在诉讼程序的各个环节中,主要反映在诉辩技巧、发现程序、审判、判决、上诉等五个环节。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当舞弊与欺诈行为被揭露的时候,最直接的解决方式就是通过司法诉讼程序,使舞弊与欺诈的受害人获得合理的经济赔偿,不管是对于律师、当事人还是司法机构面对舞弊和欺诈都有一个瓶颈——会计专业知识的匮乏,而无论刑事诉讼,还是民事诉讼或者行政诉讼,从根本上看,其目的均是解决纠纷、维护公正的社会秩序,惩治不法行为。法务会计诉讼支持有效的衔接了司法和会计的沟壑,为维护司法的公正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安然事件中,法务会计的诉讼支持对于整个安然事件的诉讼过程与争端的解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实施会计判断(调查)的法务会计人员

现代经济生活中会计判断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会计业务涉及到经济纠纷,这些会计信息和会计资料在不同的人或不同当事主体所产生的理解分歧和判断差别是经常存在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各方当事人无法达成协调或基本一致的结论,这时候当事主体的一方或双方就可以委托法务会计人员提供专业判断分析,并出具专业判断结论报告。特别是在新会计准则的背景下,公允价值被更大范围的应用,会计判断在会计业务中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程序,各个主体对于会计判断的理解分歧就更多的出现,当这种分歧上升到经济纠纷,就需要有一个客观公正的、专业的第三方对这一会计事项进行会计判断,这也应该是法务会计业务的一个重要内容。会计判断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即会计事件中会计资料本身有效性的专业判断;会计事件中会计内容的专业判断;对会计事件的结果分析与推断提供专业判断。

会计判断的应用范围具有一定的发展趋势。随着经济业务的复杂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业务的未来后果也就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会计方法本身的特殊性导致了会计判断外延的扩展;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于会计的信息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使会计判断的难度加大。但由于会计判断的主观性,也导致了会计判断上升到经济纠纷的可能,而且这种可能性正在逐步增大,从新准则上可以看出,会计判断的范围有扩大的趋势,许多新的会计概念被应用到会计实务中来,这也为法务会计的会计判断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和更大的难度,是一种挑战也是一个机会。

(三)实施会计鉴定的法务会计人员

司法鉴定是指在司法诉讼或准司法活动中,为裁判机关、公正机关行使裁判权或国家正明权服务,对需要鉴定、确定的专门技术性问题,并按照法律程序规定,有具有鉴定权的鉴定机构或个人进行检验和评判活动。会计司法鉴定主要应用于三大类案件:(1)经济犯罪案件;(2)财产纠纷案件,包括合同纠纷、侵权纠纷案件,(3)不服经济行政处罚的行政诉讼案件。上述三类案件中,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起诉、审理各阶段都可能涉及会计司法鉴定的应用,其余两类案件则主要是在审理阶段运用会计司法鉴定。不论是在哪一类案件中或者哪一个阶段上,会计司法鉴定的内容是基本相同的。即确认会计核算资料的真伪;确认特定经济行为发生的时间、方式和性质;确认经济损失金额或者争议金额。进行会计司法鉴定的人员亦称鉴定人,属于法务会计师,应是法务会计人员的组成部分。按照司法鉴定的相关规定,目前会计司法鉴定人员有两种:一是司法机关内部设置的专职司法会计专业人员,他们受指派担任某个经济案件或法纪检查案件的会计事实鉴定人;另一种是由司法机关根据需要聘请的具有会计专业知识,能够作司法鉴定的专业人员,他们在接受聘请后,以会计鉴定人的身份去执行会计鉴定工作。目前的这种会计司法鉴定和司法鉴定的启动方式有很大的缺陷,必须给予改革。

三、司法会计鉴定与法务会计的融合

会计司法鉴定作为我国十三类司法鉴定中重要的一类,会计司法鉴定正面临广阔的市场,也存在一些发展的瓶颈。长期以来,我国的会计司法鉴定长期依附于我国的司法系统,这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司法制度与鉴定体制格局,将司法鉴定权授予司法机关,在历史条件下是为了保证司法鉴定活动的权威性与秩序性,但在现阶段的条件下,司法鉴定体制(特别是会计司法鉴定体制)凸现出一些问题:会计司法鉴定机构设置的多元化、会计司法鉴定管理的多元化;在诉讼过程中的自侦自鉴、自诉自鉴、自审自鉴;鉴定主体不明确、鉴定人资质认定不规范等等。

随着法务会计制度的发展,为了司法公正和司法会计鉴定的公正、公开和公平,应该将会计司法鉴定统一纳入到法务会计中,会计司法鉴定应当作为法务会计师的一项专业法律活动。这是因为:第一,在司法部门内设置的专职会计鉴定机构本身是司法机关的组织,同司法机构融为一体,而他们又对司法机构或司法程序中的审判经济案件进行鉴定,这也是既当运动员又作裁判员的表现,不符合“鉴定独立性”的要求,也难以做到完全公正,同时对清除司法程序中腐败也是非常不利的。第二,司法部门设置的专职会计鉴定机构的一些人员也可能存在“会计专业技术”不足的问题,并且他们大多是从法律专业毕业,对会计实务和会计信息资料的判断显然没有法务会计师的专业化程度高,特别是一些比较复杂的经济案件。比如资本市场中涉及的会计实务更是如此,若遇到这类案件,过去一般临时到高校或实务部门去聘请会计专家(业)来执行鉴定。而临时聘请的会计人士虽然会计专业知识和处理会计实务的能力很强,但对司法鉴定的法律规范、鉴定程序往往不是全面了解,并对司法鉴定结果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也没有足够的心里承受能力或民事承受能力。第三,司法会计鉴定人员应当是通过特别专业资格认定的法务会计师,即是有会计鉴定资格的法务会计师,这是鉴定者身份的规范要求。因此,将司法会计人员统一到“法务会计师”身份上,是将来司法会计鉴定的有效选择。这样可以更有效地体现司法公正和鉴定的独立性,节约司法鉴定成本,提高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的利用效率;充分利用法务会计人员兼具会计专业知识和法律专业知识的技术优势,并强化司法会计鉴定人员资格认定的规范,可以避免临时聘请人员的不足;并对维护经济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体现司法公开和减少或消除司法腐败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谭立.法务会计本质的若干视角.财会通讯,2005.

[2] 冯萌,李若山,蒋卫平,杨晨光.从安然事件看美国法务会计的诉讼支持.会计研究,2003.

[3] 张苏彤.论法务会计的目标、假设与对象.會计之友,2000.

[4] 韩国红,潘上永.会计判断-会计实务的重要程序.财会研究,2006.

[5] 盖地,张敬峰.法务会计研究评述.会计研究,2003.

作者:黎仁华

行政诉讼执行的研究论文 篇3:

浅谈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确立

[摘 要]加强对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研究,特别是对原告资格的研究,其意义不仅止于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还将对整个行政法学体系的完善产生重大影响,对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和谐社会更是大有裨益。

[关键词]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合理构建

现阶段,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在行政法治较为发达的西方国家和地区已经普遍建立,在我国目前还未有正式被立法者所承认,但是在理论界已有诸多论述,建立行政公益诉讼机制已是学界共识。建立行政公益诉讼机制,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是究竟有谁可以提起诉讼,也就是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问题。

一、行政公益诉讼原告的内涵

(一)行政公益诉讼原告的基本概念

当前许多国家都建立了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以此保护公共利益不受侵害,而原告资格是引发行政公益诉讼的关键,起诉人是否具有原告资格决定着诉讼是否得以进行。虽然起诉人具备了原告资格法院不一定受理其起诉,但原告资格是最重要的起诉条件,它实质上决定了行政诉讼对公民权益的保护程度。对于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学者们的理解各不相同。罗豪才教授认为:“原告资格是指个人或组织请求法院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所应具备的条件。” ①张树义教授这样认为:“原告资格是指某一公民或组织充当行政诉讼原告所应具备的条件。”②还有学者认为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是指具有独立承担行政法权利义务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引起受案范围内行政争议的行政行为之间存在的利害关系③。虽然学者们对原告资格理解的角度与侧重点不一,但有一点是达成共识的,即原告资格意味着行政诉讼的起诉人可以成为原告的限制条件。所以笔者认为,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指的是公民可以成为行政公益诉讼主体的条件的限制。

(二)确立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意义

1.确立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可以弥补国家行政管理的漏洞。现代社会,政府管理的公共事务越来越专业化、复杂化、社会化和流动化,这使得有限的政府对无限复杂多变的社会进行管理时不可能面面俱到,总是有疏漏之处的。为了保证国家对社会生活管理目标的实现,借助公众的力量来弥补行政力量的不足,这是确立行政公益诉讼的一个重要意义。

2.确立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有助于实现行政法治。依法行政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一方面离不开行政机关内部的自律,另一方面离不开外部的他律。人人都有参与权的行政公益诉讼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外部监督。这实际上是将涉及社会整体利益的行政行为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能够有效地制止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可以督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3.确立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有利于更加全面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行政公益诉讼还存在着很大的困境,因为抽象行政行为并不在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之内。虽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这一法律文件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具有国家行政职权的机关和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不服,依法提起行政诉讼的,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但是在实际司法运行中,往往会因为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主体的权利义务没有受到“实际影响”为由,从而不予受理或者是先行受理再驳回起诉。可见在这样的情形下,对于公民究竟如何才能具备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实际上是没有具体法律规定的。公民在公益诉讼中涉及到的自身的权益也以没有受到实际影响因而处于法律保护下的未知状态。因此,确立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范围,对更加全面地保护公民的权益是十分重要的。

二、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现状及其不足

(一)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现状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和第十二条以列举形式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进行规定。其中规定了只能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这就限制了行政公益诉讼的可能性。有鉴于我国的行政诉讼法所造成的当事人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却不能请求司法救济的尴尬,为了明确当事人的原告资格,方便当事人行使诉权,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对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界定标准作出了新的补救性规定。《若干解释》第12条规定:“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该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同时,《若干解释》第13条规定以下人均享有原告资格:(1)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涉及其相邻权或者公平竞争权的;(2)与被诉的行政复议决定有法律上利害关系或者在复议程序中被追加为第三人的;(3)要求主管行政机关依法追究加害人法律责任的;(4)与撤销或者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这一规定只要某个行政行为对某个人或组织的权利义务产生了实际影响,原则上该个人或组织就具有了原告资格。

(二)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不足

1.对原告资格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

《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是有关起诉权的规定,对明确原告的资格只有原则意义却非可操作条款;第24条规定:“依照本法提起诉讼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是原告。有权提起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有权提起诉讼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诉讼。”从本质上看,这是有关原告类型的内容,也无法实际引导法院的具体审理活动。而《行政诉讼法》的第4l条以及第37—40条,实际上是法院审查起诉,决定是否受理的条件,也非专门确定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标准。由此看来,《行政诉讼法》中的有关原告的原则性、类型性的三个条文构成了界定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法律框架。从性质上看,尽管是原则,但是《行政诉讼法》第2条的内容却是唯一同原告资格关联的法律规定。总体上来说,我国《行政诉讼法》并没有对确定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标准作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

2.缺乏对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规定

按照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若想提起行政讼诉的话,除了要在法定诉讼时效期限内依照法定形式(一般是书面形式)提出外,还应当具备如下两个条件:(1)原告必须是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2)以自己的名义起诉,并且是为了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由此可见,我国只设立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合法权益诉讼种类,而没有专门设立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制度。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行政机关的职权也在迅速扩张其具体行政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多已不再局限于所针对的特定的个人或组织,往往会波及到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但人们却无法直接通过行政诉讼程序来保护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3.对原告资格的规定过分依赖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当事人只能对属于受案范围内的行政行为在侵犯其合法权益时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我国的《行政诉讼法》第12条明确规定了将“不服抽象行为的争议”排除在受案范围之外,原因之一就是涉及到不特定相对人、缺乏适格原告。我国立法水平的欠缺,导致确定的司法审查范围过小而使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受到限制,而这种限制又势必影响到原告资格范围并使其受到限制。如果相对人的权利仅仅受到间接影响,或者被影响的利益因人数众多而显得很小且又是众多人中的一个时,就认为与行政行为之间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也就不具备原告资格。

三、完善我国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构想

(一)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确认的利益标准

行政公益诉讼中当事人行使诉权的出发点是公共利益。有学者对公共利益的界定作了详细考察,认为公共利益包括社会利益和国家利益两层含义,社会利益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追求的某种社会价值的愿望和要求。它主要包括要求公共安全的社会利益、追求社会制度之安全的社会利益、追求公共道德的社会利益、追求社会资源保护的社会利益和追求社会进步的社会利益。而国家利益从国内方面来讲,主要包括国家经济利益和国家意识形态利益。国家经济利益,即国家经济发展的权益,它包括经济繁荣、科技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意识形态方面的利益,则主要是指国家的价值,即每一个民族国家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意识形态、历史传统、民族精神、社会习俗、宗教信仰、稀世文物、名胜古迹以及生活方式。民族国家这些特有的价值在漫长的岁月中已渐渐成为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成为全社会的共同需要,因而也就成为国家利益的组成部分。

但是,在公益诉讼操作角度,还应该从公共利益的主体上把握:第一,它必须是多数人,并且一般应以过半数这种可操作的标准作为多数人的确定标准;第二,主体必须是不确定的,即具有开放性,任何人都可以接近,都可以享受,而不是封闭的或专为某些个人所保留。并且利益主体的增加不会减少原受益人的利益。

(二)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多元化的确认制度

从公共利益的性质出发,同时借鉴西方国家的相关有益经验,同时为保证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的有效性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当前我国应当建立多元化的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制度,具体包括:

1.检察机关的公诉人资格。无特别法律规定的情形下,当公共利益受到行政机关侵害时,一般由检察机关作为原告提起诉讼。理由在于,检察机关是我国法定的权力监督机关,其负有保护和防止公共利益不受侵害的天然职责,因此检察机关可以视为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代理人。检察机关作为公益诉讼的原告,不仅有法理上的依据,而且在实践中也是可行的。现行《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组织法》均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机关通过行使检察权,对各级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和公民遵守法律和法规实行专门监督,以保障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因此,赋予检察机关行政公诉权,以监督和纠正特定的行政违法行为,恰恰契合检察机关的法律定位。另外,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公益诉讼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而由代表国家的检察机关提供公共产品则要比私人更加有效。

2.公民的原告资格。首先,赋予公民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符合宪法精神和法治原则,并适应公民诉讼权利国际化保障的趋势。我国《宪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第4l条更加直接具体地赋予了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因此,公民对日益强大的行政机关实行部分直接监督是我国政体的必然要求,也有利于激发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因此,赋予公民以原告资格,是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受行政行为侵害时的有效救济手段之一。

3.社会团体的原告资格。社会团体是指具有某种共同目的、利益以及其他共同特征的人通过一定形式组合起来的互益组织。包括各种公益性团体如消费者协会、残疾人协会、少年儿童保护组织、妇联、绿色组织、动物保护组织等,以及职业性团体组织如工会、律师协会、建筑师协会等。社会团体的主要功能是对成员利益及社会公益的维护,以及对政府活动的参与和监督。与公民个人的起诉资格相比,社会团体具有相对优势:其一,社会团体具有公益性团体优势。社会团体一般可以基于设立团体的宗旨,维护社团成员的共同利益以及与宗旨相关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赋予团体这种起诉资格,是与社会团体的宗旨相吻合的;其二,社会团体具有诉讼能力优势。不同的社会团体基于对与本团体相关的公共事务如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等的了解与熟悉,在行使原告权利或承担相应义务方面更加方便。同时将诉权直接赋予以维护某一群体权益为宗旨的社会团体,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卷入纠纷的当事人众多和个人起诉搭便车等问题,而且能使社团的监督权力获得司法强制的有力保障。

注释

①罗豪才主编:《行政审判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62页

②张树义著:《冲突与选择——行政诉讼的理论与实践》,时事出版社1992年版,第129页

③高家伟:《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载《法商研究》,1997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周楠:《罗马法原理》,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2]颜运秋:《公益诉讼理念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版社2002年版

[4]罗豪才:《行政审判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5]张树义:《冲突与选择——行政诉讼的理论与实践》,时事出版社1992年版

[6]高家伟:《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载《法商研究》,1997年第1期

[7]黄学贤、王太高:《行政公益诉讼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8]蔡虹、梁远:《也论行政公益诉讼》,载《法学评论》2002年第3期

[9]于安:《行政诉讼的公益诉讼和客观诉讼问题》,载《法学》2001年第5期

[10]杨海坤:《行政的公共性初探》,载《法学评论》2001年第2期

付颖,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作者:付颖

上一篇:中药炮制实验室管理论文下一篇: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