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课程改革论文

2022-04-20

[摘要]课程改革如火如荼,但很多农村地区学校举步维艰,教师无所适从。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成功经验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师角色及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课程改革的必然之路。农村教师只有真正融入教育改革浪潮,才能让课程改革焕发出勃勃生机,实现教育公平。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农村学校课程改革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学校课程改革论文 篇1:

一所农村学校的课程改革实践:基于儿童的核心素养追求

【摘要】一所学校的课程实践发展,离不开学校对课程的系统规划和落地实践。围绕“让每一个孩子没有偏失地发展”的课程理念,学校进行了顶层设计,注重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通过设置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双向互动,相辅相成,既整合简化了学校的课程改革实践,又基于学校实际强化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学科课程;活动课程;核心素养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一所学校要进行改革,核心就是对课程进行改革与实践。2015年,笔者来到万绥小学主持工作,学校课程改革便成为贯穿学校发展的主线,从现实出发,去探索适合一所现代乡村小学发展的课程变革。

一、学校课程实践的原点追寻

学生到学校里来学习什么?怎样学习?最终的发展目标是怎样的?无数次追问后,对这些基本问题的解答逐步有了实践层面的认识。学生到学校里来学习的不是一本本教科书的内容,而是融合了学校教师理解的学科课程,这些学科课程反映了国家的教育意志。在怎样学习的基本问题上,首先要认识到学生是具有自身经验和主观能动性的,面对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框架和结构体系,不仅仅是教学方法就能够解决的,还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通过深化和提升学生的经验使其更容易理解学科课程,向学科课程的逻辑经验发展,同时,也实现学科课程向学生经验回归。那么,学生通过学校里的学习,最终会怎样呢?我认为,应该满足学生未来生活所需要的核心素养得到显著提升。那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学科课程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怎样才能得到学校层面的落实呢?这主要依赖于学生在学校里的学科课程学习,依赖于学生在学科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依赖于学生具体学科核心素养在体验、整合、拓展过程中的再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超越学科界限的活动和经验,通过深化和提升,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转化。

正是由于对以上基本问题的追问和思考,儿童、学科课程、核心素养之间的关联也清晰起来。当然,以上谈到的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经验,旨在体验、整合和拓展。为了便于一线教师认识和把握,就统称为活动课程。学生通过活动课程这一桥梁,主动学习学科课程,并在活动课程的促进下,实现核心素养的显著提升。学校就是要让学生站在舞台的正中央,获得丰富的经验,实现与学科课程之间的融合,最终又在学生身上体现出经验、素养的发展和生长。

二、基于学校根基的顶层设计

学校的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从顶层的理念、目标向低层的实际操作转化的过程,强调整合统筹的顶层设计,用以提升学校课程建设的理性自觉和实践效益。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偏离城区的乡村小学,流动人口子女已经超过半数,家长的文化素养整体偏低,教师平均年龄40岁,教育科研素养有待提高,但长期积累的教育经验和敬业奉献精神成为学校的文化特点。因此,学校的办学理念是“追求和谐,享受快乐”。城镇化进程加剧了城乡之间的不均衡,农村学校的教育就是要针对劣势,填补给学生发展可能造成的缺失,追求发展的和谐,体验生命成长的快乐。基于此,学校课程的培养总目标就定位为:为学生未来健康而有意义的人生奠基。“健康”强调了学生的全面而没有偏失的发展,“有意义”强调了学生发展的优质,“未来”强调了学校课程的高瞻远瞩。学生的形象特质定位为:抱朴含真而又聪明睿智,积基树本而又见多识广。学校的地理位置偏远,规模偏小,而学生的发展定位不能偏,于是,“让每一个孩子没有偏失地发展”就成为学校的课程理念。“没有偏失”就是要认识不足,就是要放眼未来,就是要关注个体,就是要把握核心,就是要动态调整。

于是,在课程设置上,学校打破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散点状态和校园活动的随意性,形成双向互动的两大类课程:一是以知识为逻辑基点的学科课程,二是以经验为逻辑基点的活动课程。其中,学科课程主要依据知识体系逻辑在课表中按周实施,活动课程主要依据学生的社会经验体系逻辑在规划中长短结合按学年实施。学生在圆心正中央,活动课程是起点和延伸点,学科课程是重点和核心区,两者相辅相成。活动课程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活动化、学校活动课程化构筑体系,强调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在六个领域中形成主题开展学习。学科课程以国家课程为核心分科组成六块,依托各科课程标准和部、省编教材展开教学,校本课程作为补充,纳入学科板块。学生正是在学习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过程中实现六大核心素养的提升,实现“防偏”学生特质的塑造,完成课程的培养目标。整个课程结构如下图表示。

三、追求核心素养的学科课程

学校学科课程的实施,首先体现出分科教学“术业有专攻”的优势,既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形成和深度学习的展开,也有利于教师专业化发展。但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不仅需要深度,还需要各种经验、知识、技能、能力和品格的整合性运用。为了加强学科课程之间以及与学生生活的联系,对学科课程进行组块,对于联系密切的学科和充满乡土和地方气息的校本课程,组合成六个学科课程板块,既避免科目细分过多和校本课程的庞杂,又有利于教师在实施学科课程时融通创新、整合把握,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這六个学科课程板块是“语文与修养”“数学与思维”“英语与世界”“科学与技术”“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其中,“语文与修养”包含了语文、道德与法治两门学科,还包括书法、经典与成语阅读等校本课程。古代的语文教育是文史哲不分的,就连当时的蒙学读物“三、百、千”也是识字教育与知识教育、道德教育结合在一起的,这样组成板块也有利于从先人的古代语文教育中汲取营养。而且从周课时学科占比来看,一二年级“语文与修养”占比40%多,三至六年级占比30%多,给教师的整合以更多的时空。再如,“英语与世界”是英语学科与校本课程的世界视野与世界文化教育的结合,“体育与健康”是体育学科与健康教育以及本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万绥猴灯”校本课程的整合。这样就有效地避免了学校科目繁多带来的零敲碎打、肢解分割。

核心素养之所以是核心,是因为其作为不同情境所需要的共通能力,具有因不同情境需求的普适性或可迁移性。因此,在课堂教学层面,学校试图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不仅传承传统课堂的学科深耕,而且通过学科板块、跨学科的主题单元整合和新技术新媒体的情境再现,加强了知识、技能、情境、经验的融合,推动课堂转型和教学变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如在“语文与修养”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进行主题单元整合教学,将语文、道德与法治或语文校本课程中的内容,按当前教学逻辑需要,进行重新组合与学习主题开发,促进学生对该主题的学习有一个更高的水平达成,体现出整合学习的增效。当然,有些内容不必过于强求整合,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把握如下图所示。

四、全新定位发展的活动课程

学生来到学校,学科课程并不是学生在校生活的全部。学生在学校里,社会生活经验也有了规划和提高,而且这一部分时空区别于学科课程,更贴近学生的现实世界,这就是学校的活动课程。这既是人的社会性成长的需要,也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试刀石。万绥小学在设置活动课程时,参照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其定位为: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在具体落实活动课程时,以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活动为活动课程的核心,以学校的其他活动为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划分出“班队活动”“校园节日”“家务农活”“社会服务”“职业体验”“考察探究”六个领域,以时间节点展开主题学习。活动课程的组织、策划、实施,根据内容的不同,实行班级、级部、校级三级管理,并适时依据校情和校本资源的开发而动态调整。活动课程有的排入周课表,在每周的固定时间段实施,有的则临时暂停周课表,集中时间段按学年计划实施。

坚持立德树人必须渗透在所有的课程实施过程之中。学校的学科课程中,虽然“语文与修养”板块中的“道德与法治”承担了主要的德育任务,但德育工作应该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局面和工作境界,特别是德育工作与学校的活动课,是完全可以融合实施的。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学校梳理出五类活动育人的方式,分别是纪念日活动、仪式类活动、实践类活动、校园节活动、班队会活动,这与活动课程中“班队活动”“校园节日”等六个领域是重叠或交叉的。显然,通过活动课程的实施,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也是学生思想政治方面核心素养提升的过程。所以,学校的活动课程统整了德育活动,也让一些活动有了课程价值,活动课程实施更有序、有节。这样,诸如活动课程中开发的“我是‘非遗’小传人”“找个岗位去体验”等主题学习就找到了更准确的课程定位。学校里每个学期都要安排集中外出的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到中华恐龙园、环球动漫嬉戏谷乐园等景点游玩,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开发出真正的活动课程价值。

【参考文献】

[1]安桂清.基于核心素養的课程整合:特征、形态与维度[J].课程·教材·教法,2018(09).

[2]李松林.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机制与培育路径[J].课程·教材·教法,2018(03).

[3]李松林,贺慧.中小学校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15(06).

[4]贾建国.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发展性问题及其解决路径[J].当代教育科学,2018(05).

[5]刘桂辉.课程与经验的关系解析——论杜威的经验课程观及教育启示[J].当代教育科学,2016(21).

作者:蒋丽清

农村学校课程改革论文 篇2:

农村学校新课程改革的探讨

[摘 要]课程改革如火如荼,但很多农村地区学校举步维艰,教师无所适从。山东杜郎口中学的成功经验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师角色及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是课程改革的必然之路。农村教师只有真正融入教育改革浪潮,才能让课程改革焕发出勃勃生机,实现教育公平。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角色;形式;转变

一、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前提

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就是解放学生的手脚,激活学生的心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自身效能的最大化。这就要求教师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装在心中,时刻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情感体验,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教学活动中要建立师生互动,交流情感,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实现教学相长。目前农村学校在实施课程改革过程中瞻前顾后,放不开手脚,但是杜郎口中学的学生都把自己的学习过程、交流过程、思考过程、改进过程,一览无余地展示在众人的面前,学习成了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一定要做好。作为教师,就是为课堂服务,为学生服务,其首要任务就是找到唤醒学生责任意识的有效方式。责任意识缺失,所有工作都将是被动的。学生没有把学习看做自己的责任,学习就是被动的,没能激发出他们的潜能,学习只能事倍功半。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实施课程改革的要求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它既是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又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任务。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权威,不再是课堂上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授者,他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每一个学生都应享有平等的课堂话语权。教育民主化思想,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教师只有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不摆架子,少批评多鼓励,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用情感拉近师生的距离,才能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体验到做人的尊严感和幸福感。只有在和谐、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师生关系才会焕发出迷人的光彩。“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定能推动课程改革的发展。

三、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是课程改革实施的条件

教师要放下架子,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帮助者。在课堂上要少讲精讲,放手让学生多读、多说、多想、多写、多练、多做,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提问、读书、思考、练习的时间和空间,在愉悦、和谐的氛围中推动课堂教学。但长期以来,教师一直是课堂上绝对的“权威”,凡事教师说了算,很多教师老是担心学生不懂,不能掌握,担心学生说多了跑偏,担心放手给学生自己来会影响教学进度,千方百计按自己的模式去设计学生的未来,其结果是严重地束缚了学生的发展。杜郎口中学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封闭式管理,“10+35”“0+45”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说得很少,只有寥寥几句,甚至不说,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四、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

没有学生的真正参与,就无所谓成功的课改,没有让学生享受到课改的益处,就不能算是成功的课改。教师要创设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以亲切的微笑迎接每一个提问,以宽厚的胸怀容纳每一个问题。用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疑的环境”,为每一个敢问不会问、会问不敢问的同学解除后顾之忧,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辩。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问题也应该是有弹性的、多元化的,尽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并且对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

责任编辑 潘中原

作者:潘永超

农村学校课程改革论文 篇3:

农村学校在课程改革中的困境

农村中小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已是一个不争的话题。2008年秋期,在重庆綦江课改经验交流的带动下,我区有三所农村中学向区教委申报了课改项目,从初一年级开始整体推行綦江隆盛中学的“四段六步”自主学习模式,以学案代替教案,建立学习小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然而,一年之后,三所农村学校的课程改革举步维艰,陷入了尴尬的局面:学校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但学生流失率较高,教师积极性跟不上,学生的期末成绩整体比其他学校低。

课改还坚持下去吗?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学校在设施设备上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走进实施课改的三所学校,我们不难发现:学校的基础设施完善,管理体制健全,教师们都尽职尽责的坚守在自己的讲台上。是什么原因让课改在这三所农村学校陷入困境呢?

翻开在一年前让课改领导小组绞尽脑汁的课改方案,走近在办公室埋头编写学案的教师,聆听学生们在小组讨论中的发言,心中的疑难慢慢的化解了。农村学校在课程改革中还面临以下一些问题:

1.教师专业素质低

课程改革在本质意义上是实现对教育的创新,它需要教师带着深厚的教育情感、运用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先进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活动不断地反思、追问。虽然在三所农村中学里,也有部分老师能够运用新课程理念使学生的学习小组建设具有独特性,但是农村学校的教师整体素质偏低仍旧是一个很客观的现实,表现在:对教师职业的淡漠;独立专研教学的能力较差;教师之间合作探究的意识缺乏;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陈旧。因此,当“四段六步”教学模式运用在这些老师的课堂里,学案变成了习题集,小组讨论无法回归课堂学习目标,集体备课转变为“你备课我上课”格局。

曾经发现:一位中学语文老师在《木兰诗》教学的“展示提升阶段”里点评学生对全文的理解时,把:‘对镜贴花黄”中的“贴”字连续发了四种音之后才读了正确的读音,其间,还有学生不断地告诉她正确的发音。试想:这样的教师怎能够在“四段六步”的教学模式中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古诗词呢?

2.教育资源贫乏

丰富的教育资源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它有利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创造能力的发挥,但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是极其有限的。普及的远程教育资源由于使用技术较难,使用效率低;学校教育教学藏书少,教师个人订阅的教育教学类报刊杂志少;学校常用实验器材不具备;教师不会使用网络资源库等。教师仅仅拥有一本教科书,无论怎样的反复研读,都是无法实现自身课堂的丰富多彩和生动有趣的。因此,课改只是教师的教学形式发生了变化,学生依然不明白学习趣味和学习对个人价值的影响,也就不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互动中。

3.激励机制不科学

尽管目前教师绩效工资的发放,使农村教师的收入得到大幅度的增长,足以使他们在一段时间内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崇高地位。但教师个人积极性的发挥不在于整体利益的满足,而是来源于个人特殊需求的实现。教师群体积极性的调动需要学校有一套应对教师群体内不同的需求形成不同的激励方案的激励机制。教师群体内不同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利益、交往、尊重、關爱、自我价值的实现等等需求。然而,农村学校却通常采用津贴性奖励措施去激励教师参与课程改革,并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激励机制。与此同时,在绩效工资发放之后,学校用于奖励的经费也是很有限的。因此,一方面学校量人为出,奖励津贴减少,使教师已经习惯接受的经济利益激励减弱;另一方面教师个人的特殊需求没有激励机制去诱导,于是,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逐渐减少或者完全丧失。

4.课改理念缺失

中国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摸着石头过河。新课程改革是为解决教育问题的一项探究活动,是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探究活动。但是,由于农村学校的客观环境条件较差,信息闭塞,培训学习的机会较少,教师自主学习的意识不强,因此,教师普遍缺少新课程的理念。当课改中的教师不明白自主学习的内驱力是什么,不具有“师生共同体”的建构原则,仅靠一两次参观、考察、专题报告,不足应对课堂教学中的情境性、生成性,不可能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探究意识。模仿课改带给师生短暂的新奇感,但没有生命力。

5.不重视杜区教育宣传

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实施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入学政策,而且高中也逐渐取消联招政策。因此,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日益密切,社区内家长的教育思想直接影响着学校生源的数量。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在国外的学校教育中是很受重视的。但实际上,目前的农村学校普遍都不重视社区教育宣传,学校对大部分家长的教育需求通常处于被动的状态。农村社区教育需求落后也是一个很客观的现实。当家长不理解学校的课程改革蕴含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价值时,宁可花钱择校,也不愿意接受不理解的教育教学模式。这就导致开展新课改的农村学校出现生源流失的现象。

6.课改价值取向偏离新课程标准

什么样的课改才是成功的?通常,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呈现的变化状态是:一年养成,两年习惯,三年初见成效。基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更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见成效。“百年树人”。课改的过程是教师专业得到不断地成长,并进一步去影响学生的综合能力增长的过程。但是,目前三所学校在新课改一年之后因学生的一纸期末考试成绩,就已经陷入对新课改意义的怀疑中去了,使得考试成绩成为他们衡量新课改成功与否的价值标尺。

农村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不是学校管理者一厢情愿的事情,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因素的调动和参与。因此,农村中小学的课程改革必须面对上述问题并且采取相应的策略,才能走出困境和尴尬的局面。

1.培养一批包含不同学科的骨干教师队伍,形成课改团队。以“班级——年级——全校”的步骤,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和深化农村学校的课程改革。

2.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农村教育教学资源库,促进教师的学习和交流。

3.根据学校教师具有个性化的,而且也是动态的需求,建立一套科学的激励机制,同时,也要争取课改专项经费,提供课改的技术支持、理论引导,充分调动教师参与课改的激情。

4.聘请教育教学专家,针对农村教育突出的问题(如:留守儿童问题;厌学问题)提出诊断措施,建构适合于学校自身特点的教育教学模式。

5.重视社区教育宣传,获取社区内家长对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认同,把对家长的教育纳入学校正常的管理制度中。

6.确立课改成效评价体系。评价指标要体现在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综合能力、社区的满意度、学校的管理体制等方面,形成科学的评价体系。

作者:袁小梅

上一篇:语文散文意境管理论文下一篇:道路绿化养护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