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体会论文

2022-04-16

摘要针对当前会计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社会责任”理念为导向实施理论教学方法改革,并以“社会责任”理念为导向从会计实验、会计实习及会计科研三个环节对会计实践教学方法改革进行探讨。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体会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体会论文 篇1:

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与体会

摘 要 在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中做到审计对象、审计内容、审计原则及审计程序几个方面,对企业的发展建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体会

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机关通过对党政领导干部或国有企业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所在地区、部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以及相关经济活动的审计来监督、评价和鉴证党政领导干部或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行为。这里的经济责任是指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因其所任职务,依法对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义务。到目前,经济责任审计已成为我公司审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公司加强内控管理的重要手段,并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得到加强。

近几年通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在实践中总结了几点经验,供大家分享:

一、确立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

1、对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管层离任时必须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2、对总经理和部门负责人在任时一定时期内经营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我公司从1993年实行驻厂审计,为了对分公司的经营情况了解更及时、准确、全面,业务开展的更到位,近几年我集团审计中心安排了驻厂内审机构对所辖的部门负责人开展了经济责任审计,今年,我公司已将董事长经营责任目标完成情况纳入了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范围,将经营责任目标完成情况的审计结果与被审计评价单位的经济利益挂起钩来,并拟定出了对董事长经营目标责任审计评价的内容和方法,进一步规范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3、对中层干部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促进被审计部门完善和落实了规章制度,取得了较好成效。

二、明确经济责任审计内容

l、对董事长、总经理等中、高层离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授权委托书规定的授权项目和其它事项,被审计对象在任职期间执行经济法律法规和业务规章制度情况;依法规生产经营情况;任期责任目标的执行情况,包括经营管理、费用管理、保值增值、人事制度等;资产产安全及完整情况;内部控制汇编建立、实施及完善情况;审批权限的执行情况。

2.对董事长、总经理和部门负责人在任中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内容:依法遵守经济法律制度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情况;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否都得到了贯彻落实;各部门经营管理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经营成果的真实性、合法性情况;一些风险隐患是否得到整改。

3、对中层干部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是否认真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本质岗位责任执行情况;是否正确行使职权;是否做到了“六相符”原则,即账账相符、账表相符、账证相符、账实相符、表表相符、证证相符。

三、坚持经济责任审计的原则

1、坚持依法审计原则。我们在广泛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实施条例、《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及《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及《集团内部审计准则》的基础上,又结合驻厂公司有关方面的制度规定制定及办法,从而保证了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

2、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在审计中以事实为依据,重视研究调查,对查出的隐患性问题,认真详细的记录,并进行落实到位,有力地保证了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公正性,以及审计结论的可靠性、准确性,加强了经营管理决策参考依据。

3、坚持重要性原则。由于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范围广环节多,很难进行全面审计。因此,集团要求内部审计人员从重要控制的方面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在计划实施审计程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一重视对任职期间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评价;二侧重对资产、债权、债务的审计;三注重任期经济指标的审计;四注重完善内部控制。

4.坚持规范性原则。一是重视了内部审计的建章立制工作,公司制定了《领导干部实施细则》和《领导干部方案》等经济责任实施细则,有了规范的细则、方案、不至于偏离审计的方向,审计的结果更加准确完整,审计的质量得到了保证,审计效率也大大提高。

5、坚持高效审计原则。经济责任审计国家越来越重视,必须高效高质地审计,高效审计必须建立在科学审计基础上。提高审计效率必须做到:一审计思路科学化。把握审计工作的大方向、工作重点,并用以指导当前的各项具体审计工作;二审计方法科学化。实现审计方法科学化,从根本上,就是要克服凭经验审计,积极采用分析性复核,内部控制测评、审计抽样、风险评估等现代审计技术方法;三审计手段现化化。在审计中必须广泛使用计算机、先进通讯工具、信息网络系统等手段进行审计管理和质量控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四审计结果公开化。逐步推行和完善审计结果公示制度,为宏观管理服务,利用审计结果进行媒体宣传,批评和鞭挞违法违纪行为,扩大审计影响。

6、坚持独立性审计原则。独立审计原则是宪法和审计法确定的审计监督的一项基本原则。审计工作是在集团党委的直接领导下,依法独立行使;审计工作不受其他公司部门和个人的干涉。

四、坚持经济责任审计程序

审计人员认真做好准备、实施、报告三个阶段的工作,审计程序是保证实现审计目标的手段,只有设计并准循合理、科学的审计程序,审计人员才能收集充分证明力审计证据,对审计事项进行审计评价。

五、经济责任审计的体会

l、经济责任审计促进了依法治企。企业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其权力与义务的行使是否得当,需要通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来检验。从近年来所发生的经济案件和重大差错事故来看,除了制度执行不到位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管理者行为的监督不到位。我公司通过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及时督促纠正和处理了一些违章违规行为,有效地遏制了重大差错事故和经济案件的发生。

2、经济责任审计促进了企业的内控建设。我公司在经济责任审计中,较好地发挥了监督、检查、控制、评价、鉴证的作用,促进了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落实,保障了企业各项业务的安全稳健运行。同时也促进了权、责、利的有机结合,分清了是非,明确了责任,有力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3、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为管理部门选拔、任用、奖惩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经济责任审计是以业务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来对管理者的素质和经营业绩进行鉴证、评价。开展好经济责任审计,伯乐很容易发现“千里马”,人才的合理利用就会被广泛推广,也能发现违法违纪行为,及时清除企业队伍中的“害群之马”,有利于干部队伍的纯洁和健康。

4.领导重视是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关键。近年来,我公司领导非常重视内部审计工作,有力地促进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开展。一是健全了内部审计体制,配备了高学历、高职称高端内部审计人员;二是不断完善了内部审计工作机制,建立了处罚机制,赐予了内部审计人员的处罚力度,使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权威性进一步加强;三建立了定期培训制度,订阅审计方面刊物,扩大了审计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提高了审计工作效率。

5、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是顺应了世界审计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审计机关纷纷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并将经济责任审计理论和实务作为审计组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点。

作者:马继英

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体会论文 篇2:

社会责任理念下会计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

摘 要 针对当前会计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以“社会责任”理念为导向实施理论教学方法改革,并以“社会责任”理念为导向从会计实验、会计实习及会计科研三个环节对会计实践教学方法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 社会责任理念;会计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我国许多企业和会计人员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忽视社会责任的履行,导致违背诚信、做假账、偷税漏税等社会责任问题日趋严重。高校作为会计人员培育基地,不仅有义务向社会输送会计知识之才,更应当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德才兼备”之才[1]。传统会计教育最大的特点在于过分强调会计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并由此形成一系列传授会计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方法,在这些教学方法的熏陶下,培养了一大批业务能力强的会计人才。但不难发现,这些会计人才的道德水准、法纪观念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且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是其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障碍。因此,在传授会计知识的同时培养社会责任理念是高校会计教学方法改革必须思考的问题。

1 当前会计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会计理论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理论教学方法落后。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会计学专业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当前教师辗转于教学与科研之间,缺乏理论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的选择仍局限于讲授法、讨论法等传统教学方法。然而会计行业的发展伴随着会计知识的更新,亟需高校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长期不变的教学方法赶不上教学质量要求的步伐,亦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降低上课效率,不利于会计知识的传授与社会责任理念的培养。

2)重技能,轻思德。在利益因素的驱动下,高校在培养会计人才时强调实用性,注重专业技能的传授,忽视社会责任知识的融入。学生则认为社会责任的教育只是一如既往的形式教育,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众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强调会计专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忽略对学生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的正确引导,导致学生以考证为学习目标,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更无从谈起。会计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未接受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教育,在步入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时,很难运用所学的会计知识来明辨是非,亦很难意识到自身思维的局限性,导致其在会计实践过程中道德伦理丧失,违纪、违规、违法等现象时有发生。会计人员出现这种问题,就是高校长期“重技能、轻思德”教育的结果。

会计实践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单一。众多高校的会计教学形式局限于侧重道德和法规知识的“灌输式”教学,忽视社会责任知识的应用与实践。如部分高校虽开设了实验与实习环节的实践课程,却没有将“社会责任”理念贯穿其中。然而,知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实践性教学环节,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理念以及理解运用社会责任相关知识,亦不利于培养其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这也是传统教育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

2)实践教学薄弱。会计实践教学环节是会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但是,当前会计专业生源扩招,实习经费短缺,校外实习基地少,再加上高校侧重会计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实践教学不重视等原因,会计实践教学往往流于形式。例如,部分高校安排了为期半年的毕业实习,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没有统一组织、确切落实实习环节,毕业实习最终变成“面试”实习,实践环节的社会责任教育更无法落实。

3)考核环节不完善。众多院校虽已设立实践教学环节,却并未建立较完善的考核体系,抑或偏重于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在教学考核方面仅重视专业技能考核,缺乏社会责任知识掌握和应用的考核,或者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形式化,并没有达到实践教学目标。在此种情况下,即使设立实践教学环节,考核环节的不完善也将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亦不能真正落实会计社会责任教育。

2 以社会责任理念为导向的理论教学方法改革

理论教学方法的改革应以“社会责任”理念为导向,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核心,加大课堂实践和案例教学的比例,以基本教学资料为素材,运用课堂讨论、课堂交流和案例教学等形式,传授经验类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案例讨论教学法 案例讨论教学法引领学生身处真实、强有力和多角度的范例环境中,切身体会书本知识与真实生活的紧密联系,利于其更清晰地理解会计专业知识,更准确地掌握专业技能,更加明晰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履行社会责任。课前,教师精心挑选案例,做好充足的备课准备,帮助学生理解书籍中譬如社会责任等抽象的概念和知识。课中,教师通过采取小组讨论或者辩论赛的形式,组织学生讨论案件。课后,教师应将社会责任问题的探讨纳入课外作业中,认真批改,及时讲评,通过作业反馈情况了解学生对课程专业知识、职业技能以及社会责任理念的掌握程度,并将其完成情况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主要依据。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鼓励思考,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和调查研究,引导其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背景下进行多角度分析,探讨事件的真正原因;再联系会计人员在案例中所处的位置、担负的职责与社会责任进行深层次分析,剖析其处理业务的方式和运用的专业技能,辨别处理方式合理与否,并对会计人员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评价及矫正;最后,教师给出正确的评价。真实客观的案例有益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以及更好地了解现实的经济社会。

错导法 该方法与苏格拉底辩证法相似。苏格拉底在辩论中以问答形式使对方纠正、放弃原来的错误观念并帮助人们产生新思想[2]。如图1所示,在错导法中,教师首先介绍背景知识,设置悬念、提出问题;根据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教师故意和学生“唱反调”,增进课堂师生互动,引导其运用专业知识思考,引起对违反会计道德与法规行为的争论,从而巩固专业知识并产生正确合理的职业判断。师生之间的相互辩驳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明辨是非并加深对会计专业知识的理解,达到提高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目的。

辩论式教学 辩论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为特征,由小组或全班成员围绕论题辩驳问难,各抒己见,互相学习,在辩论中主动获取知识、提高素养的教学方式[3]。辩论式教学通常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之后进行,在辩论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就论题中涉及社会责任的问题创意设疑,创造辨析情境,让学生判断真伪,在较好地拿捏社会责任这杆秤的同时,引起学习兴趣,激发求异思维,有助于培养其有主见、有独立价值观的良好个性品质。同时,教师应合理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建立纸质、声音、电子、网络等多种媒体构成的立体化教学载体,运用大量的图表分析和案例分析[4],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自学能力。

此外,演讲法、表演法、合作教学法和专题教学法等各种教学方法都有其奇妙之处,关键在于教师的灵活运用。

3 以社会责任理念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方法改革

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树立社会责任理念,首要在于更新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明确将社会责任教育纳入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之中。同时,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为此,强化会计人员社会责任感应把握会计课程学习的规律性,有序进行[5]。“社会责任”理念下的会计学本科实践教学环节如图2所示。

实验环节教学方法的改革 实验环节由课程设计、课程实验和综合实验组成。

1)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安排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或课程结束后,配合会计学专业课程教学,增强授课效果。教师将课程理论知识和社会责任理念贯穿于财务会计学、审计学、初级会计学和成本会计学等实验课程中,巩固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基本动手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并通过管理会计学、财务分析及财务管理学等课程设计实务,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培养独立、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其社会责任意识。

2)综合实验。综合实验可以提高会计学专业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综合实验一般在完成主要专业课程之后进行,如“基于社会责任绩效的企业竞争决策模拟”实验教学环节。实习时,一个班可根据人数分为若干组,一组即为一个企业,每个小组在拥有相同资源基础上开展经营活动,彼此间进行商业合作和竞争,每个小组成员都必须坚守岗位,在处理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为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出谋划策。在考核小组业绩时,要同时引入经济和社会责任指标,小组成员必须明白: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是正相关的关系,每一个企业管理者身上都应该流淌着“道德的血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同时,可以锻炼协作共处能力,并最大限度提高学生的“道德学分”。

实习环节教学方法的改革 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根源于社会实践,社会的变更和发展会影响其价值取向,进而影响到价值观的形成和根本性变更。实习环节是最贴近社会实践的一环,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

1)认识实习。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到企业见习,帮助其了解会计业务流程,促进对会计认识的具体化。此外,学校可以组织课外社会责任主题活动,开展诸如以会计人员职业判断为主题的辩论赛、专题讲座,以诚信为话题的演讲比赛,放映涉及会计法律题材的电影等,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促使学生更深层地掌握会计专业知识,更透彻地理解会计的社会责任。

2)业务实习。业务实习体现为模拟实习,如会计手工模拟实习、沙盘模拟实习、会计软件实习等。实习成绩包括手工实务操作技能、会计软件操作技能、经营决策技能以及抽查成绩,学习态度、责任心、诚信和团队精神也应予以纳入实习考核成绩中,这也是所谓德才兼备中的“德”字的体现。其中,抽查方式是一种由教师口头向学生提出会计实践报告中的问题并要求当场作答的考查方式。这一成绩的设置与评定,一方面有利于指导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会计实践的效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可在一定程度上杜绝少数学生作假,抄袭他人的凭证、账簿、报表和其他资料的行为,进而有助于评价学生的“诚信”水平[6]。

3)毕业实习。通过参加毕业实习,学生能真正走进企业,进行真实的会计业务处理、审计和财务管理活动,并在实习结束时提交实习心得与实习公司出示的评价书,借此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指标之一。毕业实习在进一步深化专业理论知识,熟悉现行会计、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会计、审计实务操作技能,对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及审计工作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落实会计的社会责任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为毕业生在步入社会时有一个良好的起点奠定基础。

科研环节教学方法的改革 科研环节是深化会计相关理论与实践的重要部分,帮助认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运动规律,有利于提升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创新和动手能力,为发明新产品和研发新技术提供理论依据。这一环节通常可以通过诸如进行社会调研或实践、撰写毕业论文、开展科研活动等方式进行。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院校举办的各种科研比赛活动,出席科研讲座,学习他人的科研成果、科研经验与精神。学生应跟随导师做科研项目,从事与专业相关或感兴趣领域的基础研究、开发与应用研究,譬如参加关于会计学专业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项目。同时,教师要加强教学辅导,指导学生开展调研活动并及时撰写论文,并将其成果作为实践教学环节考核指标之一。通过科研环节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深层次的专业知识,逐步完善会计技能,并为将来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奠定基础。

4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会计在加强企事业财务管理、维护正常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亟需大批的专业会计人才,此人才缺口的培养是社会赋予高校的重要责任。高校本科会计学教育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应保持对品德的崇尚及社会价值的追求,对现实社会中的负面行为予以批判,以其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教学方法培育愿担负社会责任、开拓进取的优秀人才。同时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本科会计人才培养问题,会计教学方法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随着经济、会计准则、管理方式和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高层院校会计教学方法还会不断出现新问题,会计教学方法的各方面应根据需求不断进行调整。

参考文献

[1]雷振华,阳秋林.基于社会责任感的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2):138-140.

[2]梁景时.试论苏格拉底哲学与柏拉图哲学之间的血脉关系[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1,32(9):26-33.

[3]苏振兴.苏格拉底的教育价值思想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7(2):180-184.

[4]阳秋林,邹树梁,唐洋.《社会责任会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设想[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4):77-78.

[5]阳秋林,唐洋,胡海波.以“社会责任理念”为导向的会计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研究:基于对南华大学会计学专业实践调查的分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5):108-111.

[6]胡海波,阳秋林.基于社会责任理念的高校会计实践教学初探[J].江西教育,2011(3):40.

作者:雷振华 楚攀

经济责任审计实践体会论文 篇3:

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与课程建设的思考

摘 要:本文以北京化工大学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为例,论述了在理论教学讲述之后,如何进一步创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如何在经管类实践课程教学的目标、内容、方法上全面适应社会对经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最后从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角度介绍了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创新教学体系的改革成果。

关键词:实践课程;教学体系;课程建设;经济管理

北京化工大学本科教育一贯重视大化工类专业的实践教学,经多年不懈努力已取得了突出成绩。我们从2004年开始,着手进行“经管类实践课程体系”的创新研究。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我们进入到了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它强烈地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且在经济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软件、用信息系统从事社会经济管理活动成为了现实。这就要求经管类实践课程体系进行相应的不断变革。

一、创建“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是完善当今经管教学体系的重要部分

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与现实紧密结合的企业管理人才。经管类专业的毕业生如果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其动手能力如果不能与企业实际应用相衔接,实际上就是教育的失败。特别是近年来,经济管理领域人才供需两难的问题一直是社会的热点话题。从供给来看,大量高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从需求来看,用人单位又常常抱怨招不到胜任企业需求的实用性人才。这充分反映出高校培养的许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不具备企事业等用人单位所要求的管理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差的状况。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经管类专业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即学校开的单项专业课程常常偏重于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实际操作过程偏少,缺乏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经管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学生所学知识与社会需求有差距。另一方面是经管类专业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即缺乏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现在的大学生,即我们的培养对象基本都是从高中直接考上大学,从小重视的是学习书本知识,缺乏对企业的直观认识,不知如何解决实际的管理问题,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理论讲解太多,学习效果难以达到要求,学生不知如何运用。因此,“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建立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我们必须面对、必须搞好的重要工作。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创新“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对改革完善现有的经管类教学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二、“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创新必须在目标、内容、方法上全面体现

“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创新,一方面要解决经管类实验课程不够完善的问题,在经管类课程体系中增设仿真模拟课程,让学生身临其境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思想,感受企业管理各个环节的内在实质,了解现代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实际动手、实际操作,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实践教学环节相对缺乏、学生在学校学习偏重理论而实践能力不足、不能适应社会对经济管理类人才需求的难题,填补经管类学科各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空白,提升学生的经济管理实践能力。因此必须在目标、内容、方法上全面体现。

1.经济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目标要明确

根据一个目标(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于一体,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具备管理潜质的本科人才)、二个定位(第一,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第二,增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与开拓创新能力)的指导思想,针对不同学历、不同需求的学生,采取“多层次、多目的”的教学方式。既在经管专业本科生中开设“经济管理实践课程”,也在研究生中开设该课程。另外,还面向全校各个专业的学生开设类似的选修课,以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 经济管理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要全面,要有相应的支撑平台

以经济管理的核心内容为基础,构建经济学、企业战略管理、生产运营、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国际贸易等经济管理实践教学课程模块,从而形成全方位、多模块的经济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支撑平台,增加了经济管理实践教学比重,使学生从事实践的学时数达到了总课时的30%以上。

经济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支撑平台主要表现为三大平台、四个层次、三种专业模块,如下图。

(1)三大平台。①专业基础课实验平台,已开设的实验课程主要有电子商务、国贸单证训练、物流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运作与管理、证券投资分析、管理学、财务管理、统计学等,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实践技能打下了基础。②综合实训平台,已开设的实验课程有ERP沙盘模拟、国际贸易实务、企业经营决策、创业计划、案例设计等结合学科竞赛和学生科研的实践项目,这些项目的进行,可以开发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③毕业实习平台。

(2)四个层次。分层次开放性实验教学,是指在演示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创新性实验、综合探究性实验、与社会结合的研究性或创业性实验四个层次上逐渐引入开放性经管类课程的实验教学。其突出特点是符合认知规律、便于组织教学、促进能力培养。实施分层次开放性实验教学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学生智能培养的重要手段。①演示验证性实验层次。通过教师讲解、演示,把分析观察到的现象、结论总结出来。② 设计性创新性实验层次。在演示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提升为学生创新性探究性实验。使学生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由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究者。在实施探究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的去猜想,去设计他们想要做的实验,培养他们的观察、思维及创造能力。③ 综合探究性实验层次。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各专业理论课、实验课的内容有机结合,系统性地进行实验实践活动。④ 与社会结合的研究性或创业性实验层次。走向社会,与科研机构、学术机构、生产企业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研究社会热点问题,探究解决途径。

(3)三种专业模块。目前,我们形成了以下三大教学模块。① 会计模块,由手工会计、电算化会计、计算机财务管理等实验课程组成。② 管理模块,由统计、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运作与管理、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企业经营决策等实验课程组成。③ 经济模块,由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证券投资分析、国贸单证等实验课程组成。经济管理实验中心2005年建立以来共完成了108门次实验课程的实验教学工作。单独设课的院级必修实验课程有金融实验、贸易实验、会计实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ERP沙盘企业经营竞争模拟实验等,其中新开设的实验课有金融实验、贸易实验、ERP沙盘企业经营竞争模拟实验等。

3. 经济管理实践教学方式方法要全面,力求通过多种途径达到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

“多途径”是指采用多种方式和多种方法,进行经济管理实践课程的教学活动。比如:通过情景式、体验式等案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对经济管理活动进行诊断剖析,使学生身临其境,积极参与,认真思考,深入分析,改变传统的“要我学”模式,形成积极主动的“我要学”模式。通过“ERP沙盘模拟”来训练学生的决策能力、全面预算能力。通过直观的企业沙盘,模拟企业实际运行状况,将企业整体战略、产品研发、生产、市场、销售、财务管理、团队协作、绩效考核等多个方面综合在一起,让学生扮演总经理、财务总监、市场总监、生产总监和采购总监等管理角色,在游戏般的训练中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感悟正确的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

另外,通过组织并参加不同层次的校外企业经营管理比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从2007年开始,我们举办了六届北京化工大学企业经营竞争沙盘模拟大赛,全校各专业都有学生参加,仅经管院每年就有200多人次参加,占大三学生总数的2/3,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管理理论并与实践结合的积极性。2005年至2013年我们组织学生参加了九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ERP沙盘对抗赛,均取得好成绩。六次荣获北京地区总决赛冠军,多次获得全国总决赛奖项,包括冠军、亚军、一等奖、二等奖等等。这些赛事都有利于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创造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动手操作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学生在赛后都说“参赛收获很大”,“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

三、“经管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体系”的创新研究必须有所体现

(1)系统性、综合性较强的“经管类实践课程体系”,要全面开设经管类实践课程,建立实验教学体系,充实实验教材建设。系统性是指“经管类实践课程体系”主要由企业管理理论知识体系、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构成;综合性首先是指实验教学内容的综合性,要打破课程、专业、学科界限,将相关知识进行整合设计;其次是指教学团队的综合性,要将来自不同专业的教师交叉组合,构成教师指导团队,分工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第三是指教学考评方法的综合性,在教学考评中,实现学生自主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个体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个性评价与共性评价相结合。

这样的“经管类实践课程体系”,要全面开设经管类实践课程,建立实验教学体系,充实实验教材建设。① 成功地进行创新型课程的探索,从教学角度根据市场变化的情况与时俱进,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以体验式教学提升学生解决实际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② 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管理职能的理解,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③ 通过课前有目的的准备,了解到当今最先进的经济管理思想。④ 通过体验式教学搭建仿真平台,用来仿真企业环境、仿真企业流程、模拟职能岗位,在实战中培养管理人才,是对经济管理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让学生们身临其境,真正感受到市场竞争的激烈与残酷,体验承担经营风险与责任。在成功与失败的体验中,加强彼此间的沟通与理解,体验到团队协作的力量和优势,掌握了管理技巧,感受到了管理真谛,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经济管理实践动手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经营管理的素质。

(2)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经济管理模拟对抗实训课程是一种体验式的互动学习,它不同于一般的以理论和案例为主的课程,该课程涉及战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物流管理、项目财务、团队建设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经济管理体验式模拟对抗实训课程借助沙盘模具,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经济管理知识处理实际问题,基本再现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将“企业”搬进了课堂。企业的组织结构和经营管理操作过程全部展示在模拟经营之中,每个学生都能直接参与企业的模拟运作,亲身体验复杂、抽象的经营管理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学生在自我学习中、在亲身体验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积极地参与,积极地动手操作,提高了自我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3)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干中学”,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体现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经管类实践课程体系”的创新研究应本着“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摒弃传统的以专业知识传授为标准的教学观念,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通过“做”中“学”的实训方式,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成因,策划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加以执行,最终达到正确地解决问题的功效。

(4)教学与参赛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参加企业经营模拟大赛,可以将学习与应用合二为一,在模拟中培养学生企业管理的素质,在竞争中锻炼学生分析同行对手、应对市场变换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经济管理实践当中,真实地解决经济管理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 米德超,徐玖平,李小平等. 管理类本科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创新研究——以四川大学商学院为例[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3(11).

[2] 李炳莲,黎东升. 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创新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3] 肖雷鸣. 对高校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体系创新的思考[J]. 教育教学论坛,2012(39).

[4] 孙萍. 审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2011(13).

[本文系北京市教改项目“知行合一的经管类大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京教函〔2013〕521号)和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校级重点教改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陈立民]

作者:张英奎 陈明 郑庆华 尹晨坤

上一篇:企业应急管理物业管理论文下一篇:西部地区信息技术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