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论文

2022-04-21

摘要:随着经济责任审计的推广普及,其在廉政建设与干部使用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凸显,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复杂性以及专业性,在具体实践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审计风险,如何对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进行管控,这成为了经济责任审计中必须要深入思考的课题。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论文 篇1:

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略探

摘 要: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国有企业干部管理、推动企业有序发展、提升国有资产价值的重要手段。在复杂的经济运行环境中,防范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是推动国有企业有序发展、提升干部综合素养、推进国企廉政建设的现实之需,具有战略性和必要性。目前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存在多重风险和潜在问题,需要依靠健全的法律制度、合理的审计体系设计及人才培育等措施,防范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提升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管控实效。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支柱,相比于其他性质的企业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在任期内一方面掌握着国企管理的权力,另一方面还要完成相应的管理及经济任务,因此对国有企业管理者任期内经济责任的审计尤为关键。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是当前经济制度框架内对企业进行综合审计的重要方式和组成部分,主要针对国有企业管理者的基本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合理、全面地审查,并做出客观的评价。2017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动国有企业调整重组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1]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是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需充分剖析我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实际操作层面的现实问题,创新审计模式,提升审计质量,从而有效规避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各类风险。

一、防范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现实之需

国有企业的运行和发展具有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等综合属性,其中,对管理者经济责任的审计是增强企业干部管理整体实效,提升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公信力以及社会影响力的关键点,为了保证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真实有效,必须要防范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潜在风险。

首先,维护国有企业的有序运行、提升国有企业经济效益需要防范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经济责任审计本质上是国有企业干部监督管理体系的子系统。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对管理者任期内经济责任的审计是“强化监督管理、克服短期行为的重要要求”[2],对加强管理者的行为约束具有直接介入作用,可杜绝管理者凭借手中职权挪用国有资产等违法渎职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保证国有企业干部考核的科学性,提升企业管理的效度,促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并通过经济责任综合审计,全面了解国有企业资产的真实情况,将有效规避国有企业资产浪费、流失的风险。其次,优化国有企业优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需要。审计风险的有效控制可形成真实、客观、有效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这一结果将用于对国有企业管理者的真实评价,用以调整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决策设计。是衡量领导干部职业素养、业务能力以及管理水平的关键指标。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管控将为干部管理提供低风险、少争议的奖惩依据,最大程度地提升干部管理的效度。最后,推进国有企业廉政建设,提升国有企业公信力需要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风险的防控将增强国有企业干部队伍的纯洁性与先进性,促进领导干部形成克己奉公、廉洁自律的品质,使管理者具备更加强烈社会责任、经济责任以及自我责任意识。建立积极履职、自觉接受审计的心理基础。较好地保持领导干部团队的纯洁性与先进性,形成积极的社会影响,提升国有企业的社会公信力和凝聚力。

二、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基本类型

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主要包括六种类型。一是违反程序风险。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流程十分严密,需要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等相关制度要求。一旦出现流程遗漏和环节差错,将引发程序性风险。二是取证失误风险。取证决定着审计成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取证失误将直接造成审计结果失真,审计过程及结果实效。取证失误主要包括信息不对称、重要审计证据提取不足、取得审计证据不合规等。三是评价失真风险。人为因素干扰以及评价标准的不科学将引发审计结果失真风险,使错误审计结果流向顶层制度设计层面,对国有企业正确决策产生威胁。四是责任认定风险。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对象是领导干部,但对经济责任的审计要涉及到前任、现任、集体与个人、直接管理与间接管理者等多种复杂关系,导致责任认定陷入模糊地带。此外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不足也将造成审计结果失效,导致国有企业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失败。五是审计方法风险。在新媒体智能时代中,传统的经济责任审计方式方法体现出了滞后性,依靠传统方法开展审计工作难以适应大数据时代的信息要求,而数字化审计设备及方式启用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实践经验和技术支持方面还有待发展,导致审计方法面临未知风险。六是外部环境风险。外部审计环境应包括法律制度环境、社会人文环境以及经济环境等。而在当前我国深化改革的深水区内,我国整体环境处于复杂变化的阶段,会计信息失真、社会消极舆论干扰等情况客观存在,增添了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

三、国有企业任期經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中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尽管实施多年,但也存在多种掣肘难题。第一,对审计程序流程的人为破坏,造成审计结果与实际用途脱节。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国有企业的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和离任时,必须要依法配合经济责任的审计,审计结果将用于对领导干部的综合评价,直接对领导干部的奖惩和选拔任免发挥作用。但部分国有企业在经济责任审计时出现“先离后审”的形式主义问题,导致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形式大于意义。第二,审计人员综合素养不足,业务能力、数字化技术水平等有待提高,审计人员配备与审计任务不匹配,因人为业务能力欠缺导致审计报告缺少时效性,审计结果的质量不高,信息全面性不够。使审计结果无法得到充分利用,不能为国有企业的决策制定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第三,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亟待更新。国有企业经历的深层次变革是对国企巨大机器的升级,要涉及到国有企业运转的方方面面。其中相关法规的滞后将使经济责任审计在参与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无法发挥出应有的职能。第四,审计独立性不足,定性评价不到位。对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的审计缺少明确的职能范围规定,体制约束造成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不足,在审计过程中束手束脚,且审计评价比较单一,对新媒体网民评议、社会群众评议等兼顾性不够,弱化了审计工作的效能。

四、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的现实举措

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管控要基于国企的长期性、整体性的战略发展目标,“以实现利益相关者间利益均衡与和谐为基本行为目标开展相关的高管经济责任审计。”[3]优化经济责任审计体系,重视培育和打造专业化的审计人才队伍,保持相关法律法规的与时俱进,实施客观的审计评价,从而不断提升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和有效性。

(一)优化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体系

第一,构建系统全面的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原有的审计程序中加大对审计评价阶段的制度设计。在评价的过程中要看重对真实数据的分析,对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和履职情况要依靠数据结果开展科学的审计评价。针对一些国有企业审计报告质量不高的问题,需要加强对审计报告的细化工作,增强审计报告的深度。注重提炼重点信息,有效地提升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整体质量,使审计报告能够最大程度地说明问题,交代核心信息,还原领导干部任期的经济责任践行情况。

第二,國有企业要加强对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视和创新,提升日常财务审计工作的水平,不断建立健全国有企业财务审计制度,对企业的投资收益做到及时收回,帮助任期管理者制定符合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科学战略,加强对项目可行性的研究。凭借财务审计团队的专业力量,帮助任期管理者最大程度地避免决策失误风险,以避免因国有资产流失和浪费而加大对管理者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难度。此外,国有企业要不断完善内部的管理制度,尤其要看重对领导干部的制度性约束和管理,加强对领导干部经济行为的监督与监管。不断强化制度的执行力,要对领导干部任期内国有企业的经济往来款项加强管理,健全往来款项管理的相关规定,使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管理具有公信力。

第三,采用审计组长负责制,明确审计的工作责任范畴。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对象是企业内部的主管领导和主要责任人,因此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应从属于干部管理的工作范畴,相比于普通审计工作而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行政权限的局限,完全依靠审计部门的力量很难高效地完成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的审计工作。因此,需要加强对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组织层次的优化设计。完善组织领导机制,提升领导干部管理的科学性。建立多部门协同的工作模式,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的组织建设与管理水平。依托国有企业干部管理及纪检部门的职能优势,形成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以及经济责任审计联系会议机构的合力,尽快完善审计工作的监督机制。需要审计组长牵头,明晰审计责任,严谨开展审前调查。制定合理、有效的审计工作实施计划。对审计过程进行全程跟踪监督及指导,以组长责任带动团队整体形成审计责任意识。深入调查研究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掣肘难题,及时、高效地解决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出现的困难,提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实效性。

(二)明确界定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

根据不同岗位领导干部的岗位职能、职责权限、任务目标,以遵循国有企业管理制度为基本,启动严格的审计程序。在获取审计相关材料时,审计组成员要重点确认审计材料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严肃检查审计材料的基本信息,保证审计材料的有效性。避免由于审计材料中存在信息不符、信息失察等问题造成潜在的审计风险,导致经济责任审计失效。在审计组织实施的阶段中,应结合审计现场实际工作情况及时地调整工作策略,注重与审计对象进行充分、高效的沟通,及时扫清细节疑惑。在确定审计重点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那些出现频率高、资金流动活跃、持续时间较长的经济活动,要将这部分项目作为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内容。同时还要注重实现内查与外调的有机统一,在审计重点内容中加强对风险控制的侧重,从而保证较好的工作质量,有效控制审计风险。

(三)培育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优质人力资源

人是经济社会活动的主体要素,而审计人员则处于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各个要素的核心位置,决定着审计工作的深度和质量。面对现有经济责任审计队伍缺少优质人才资源的问题,要重视对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通过交流、教育与学习等方法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要对现有审计队伍的全体人员加强业务能力培训以及风险防范意识、思想政治教育素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培育审计人员的法制知识及观念,其中应对经济责任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集中、重点培训。此外,为满足当前“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化要求,应重视对审计人员加强新媒体素养和信息化审计工作技能的培训,提高审计工作的整体效率。另一方面,应面向社会,广泛招贤纳士,储备具有良好专业及政治素养的优质审计人力资源,壮大审计工作人才队伍的综合实力。

(四)完善法律法规,提供法律保障

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管控应置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宏观背景下,净化国有企业的审计环境。一是对现有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法律法规加强修订,根据近几年来领导干部岗位工作出现的突出问题以及审计中显现的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制定和优化符合国有企业性质和发展情况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细则,克服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法律保障不健全,法律依据不详实的困难。依法对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进行保护与管理,确保审计结果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得到有效的使用。二是明确界定审计人员在经济责任审计各个环节的权限与职责,依法明确岗位责任和渎职情节,对在审计中违规、违纪的行为加大执法力度与批评教育。三是审计部门需要完善经经济责任追究、倒查、执法责任追认等制度,为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管控提供保障。

(五)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

提升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进行有效的定性、客观评价。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是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价值所在和应有之义,需从制度、心理、机制设计等层面提升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用以消解审计工作的掣肘因素,规避人为影响审计结果的风险。相关审计人员要始终保持工作及思维的独立性,信守审计工作的公正公平原则,有效控制审计风险。与此同时,要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涉及到的一切对象进行准确客观的定性评价。对审计结果体现出的领导干部的相应责任要进行准确评价。尤其要注重听取多元主体的监督建议,分析企业内部、新媒体网络以及社会民意调查的反馈结果,以增强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总体效度。

总之,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国有企业运行和发展的方方面面,具有高度的战略性意义。将有助于维护国有企业的有序运行,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国有企业优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现代化发展。可有效地推进国有企业的廉政建设,提升国有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当前,国有企业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审计结果与实际用途脱节,审计人员综合素养不足,相关法律法规亟待更新以及审计独立性不够等等。要针对现有问题,加强审计工作整体模式的优化和创新,防范经济责任审计的各类风险,使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国有企业的发展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N].光明日报,2017-03-06(01).

〔2〕丁旭.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控制措施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02):116.

〔3〕夏永亮.国有企业高管经济责任审计路径优化[J].企业管理,2017(3):121.

(责任编辑 王文江)

作者:贺武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论文 篇2: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策略探讨

摘 要:随着经济责任审计的推广普及,其在廉政建设与干部使用中的重要作用不断凸显,由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复杂性以及专业性,在具体实践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审计风险,如何对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进行管控,这成为了经济责任审计中必须要深入思考的课题。本文对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概念、特性以及分类进行了简单的探讨,结合笔者具体的工作经验,探讨分析了目前这一工作开展中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及风险成因,围绕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具有实效性以及针对性风险管控策略,以期为有效的降低经济责任审计实践风险带来有益探索。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不足;策略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机关对于企事业法人在经营期间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这一审计与组织常规审计有所不同,其主要目的就是对于经济责任人任职期间在本部门、本单位经济活动中应当负有的责任,为组织人事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和其他有关部门考核使用干部提供依据。经济责任审计在我国处于一个不断完善的阶段,同时随着经济责任审计任务的越来越复杂,这一工作的风险居高不下,这给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正视经济责任审计中存在的风险,针对风险管控中存在的不足制定切实有效风险管控措施,这是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重要内容。

一、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概述

1.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是指审计机构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展中因对特定审计事项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和评价意见而承担责任或损失的可能性。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同时还具有成因复杂、政策性比较强、风险整体水平高等特点,针对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特点,需要在经济责任风险管控中,有针对、有重点的明确风险管控的基本思路以及方向。

2.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产生原因

本文这里对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主要成因进行一个简单介绍,通过对于大量的经济责任审计实践工作分析,笔者发现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主要包括法律因素、技术因素以及评价因素。从法律因素来看,经济责任审计需要做到依法开展,目前很多审计人员法治意识不强,对于相关法律知识不了解,因此没有做到依法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从而自身出来了法律风险。技术风险是指经济责任审计专业性很强,审计人员因为技术手段不合适或者运用偏差,导致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评价风险是指经济责任审计人员在对于审计资料进行评价中出现了主观偏差,从而导致了经济责任审计与实际情况出现不符带来的风险。

二、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不足

审计风险管控是目前经济责任审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面对居高不下的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如何进行管控,这直接影响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目前很多审计机构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进而放大了经济责任风险,具体阐述如下:

1.经济责任审计独立性差。审计机构、审计人员能否在经济责任审计中保持一个中立地位,这会直接影响到审计风险的大小。当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制中普遍存在的现实情况就是审计主体的独立性比较差,由于受到各种利益相关方的影响,从而使得审计主体在审计中不能独立、公正的做出审计结果,从而成为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导火索。

2.经济责任审计能力不足。审计主体在经济责任审计方面的能力不足目前也是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经济责任审计对于审计主体法律知识、审计知识、技术能力、实践经验、政治素养等都有着比较高的要求。目前经济责任审计主体在审计能力方面还有待提升,尤其是在法律素养方面存在欠缺,随着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越来越复杂,经济责任审计能力不足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并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3.经济责任审计方法落后。从目前普遍的经济责任审计方法来看,现有的审计方法比较单一低效,具体审计方法基本上就是以定性审计、事后审计为主,经济责任审计方法信息化水平低,重点依据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等等。现有的经济责任审计方法实践效果较差,举例而言,笔者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就深感信息技术水平低给这一工作开展所带来困难,因此这是未来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4.经济责任审计标准缺失。目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标准并不统一,加上被审计对象所在的单位性质不一、规模不同、业务不同、财务管理更是差别巨大,这是的经济责任审计的难度剧增。在经济责任审计标准不同意的情况下,可能不同的审计主体会得出不同的审计结果,审计主体主观性对于审计结果有较大的影响,从而会出现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三、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策略

针对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中存在的不足,针对审计风险的具体成因,本文认为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来较好地实现对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管控。

1.确保经济责任审计中立。经济责任审计中审计主体地位要做到中立,确保审计能够不受到各种利益相关方的影响,这样才能够做到经济人审计结果的真实客观。审计主体需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在审计工作的具体开展中自觉的抵御外在影响,利用自己专业知识,根据客观真实的材料来做出真实的审计评价结果,将审计结果偏差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

2.提升经济责任审计能力。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开始之前,非常有必要对于审计人员进行一个强化培训,通过培训来让审计人员了解被审计对象、掌握好审计方法、对于相关法律法规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审计人员的经济责任审计胜任力,避免因为能力不足问题产生各种审计风险。举例而言,通过法律知识一个宣贯,就可以很好的解决经济责任审计中的法律风险。

3.创新经济责任审计方法。经济责任审计方法层面需要对于那些已经与审计风险管控不匹配的方法进行果断舍弃,引入信度以及效度更好的审计风险管控方法,举例而言,可以引入定量分析、事中分析等手段,可以提升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制信息化水平,这些方法的主要好处在于可以较好识别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并进行风险准确评估,从而减少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现实基础。举例而言,在审计风险管控信息化方面,需要借助于一些定量分析软件来进行审计结果分析,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

4.完善经济责任审计标准。在经济责任审计标准方面,也需要尽量完善,尽管不可能做到审计标准安全一致,但是在一些宏观性、原则性审计内容方面进行标准的统一,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减少因为标准的不同意而方法审计主体主观意志,为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产生提供空间。举例而言,在财务收支审计方面,就要将收支多用途标准进行明确,从而明确哪些财务支出的不合规。

综上所述,针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作用不断凸显,且审计风险偏高的现实,必须要对于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工作开展高度重视,围绕设计风险管控存在的不足,结合审计风险具体产生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为这一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策略设计方面,需要注意借鉴审计实践以及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些新做法,要具有创新思维,能够不断在现有的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问题,并持续进行审计风险管控手段的创新。(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汪立元,顾晓敏,陈希晖.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5期

[2] 王桂香.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防范措施[J].财经界,2012年2期

[3] 唐丽茹.浅议经济责任审计风险[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年20期

[4] 张志军.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审计与理财,2012年6期

[5] 乔序英.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及其防范研究[J].商,2015年18期

作者:喻垒

经济责任审计风险论文 篇3: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与防范

摘要:事业单位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加强对于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意识,完善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风险管控策略,可以促进我国事业单位工作的完善,减少事业单位出现风险的几率,使得我国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顺应时代的发展。本文从挖掘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对目前审计工作执行过程中会引起审计风险的因素提出防范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防范措施

1引言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代表表彰大会,对审计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依法履职尽责,扎实勤勉工作,在推动党中央政令通畅、维护财经秩序、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再次明确“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机关要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全面履行职责,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2经济责任审计内容

审计机关针对该单位的领导干部在经济权责方面,和岗位履职情况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审查与鉴证,较为典型的比如:关于国家大政方针则审查贯彻的及时性和落实情况,对于重大事项的经济决策则需要审查该决策是否经过重大决策、重大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使用的“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实施程序是否完整,是否给国有资产带来损失,而涉及单位的预算计划和财政收支则需要关注编制预算表是否合规合理、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是否合法,财务收支记录是否真实,是否是出于完善单位经营管理的。审计机关在掌握相关情况之后,对这些结果进行评估,这项工作涉及审计对行政事业单位相关经济责任人的审查是否公平、公正,确保经济责任得到客观的审查。

3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3.1审计方式单一

客观来讲,此种审计方式过于片面,未能全面地、深入地了解审计对象任职期间的工作状况,不能确定其是否做出违法违规的行为,比如某些领导干部在职期间挪用专项资金、虚报财务收入等,但在退任之际采取措施弥补以往工作的不足,从而获得了良好的任期结果。另外,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过于依赖财务收支审计。国有企业运营规模不断扩大、业务类型增多,使得财务工作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复杂,在贯彻落实此项工作的过程中可能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比如制度因素、人员因素、政策因素等。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也不能过于依赖财务会计审计结果而忽略其他方面的情况,否则将会导致经济责任审计不科学、不合理且无效。

3.2审计部门不具备独立性

现实情况是由于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均为政府官员任职的事业单位,其同事之间、单位之间关联性较大,因此总体来说审计机关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往往是形式重于实质。这样带来的后果首先是审计工作的质量下降,审计工作组其社会网络是否与被审计单位有经济利益关联等都不进行严格的筛选,甚至出现地方行政事业单位权力过大,有权指定人员来开展审计工作,出现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勾结甚至服从的现象,可想而知审计结果受到了多大的影响。

3.3人员素质不够高

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结果的客观公正性。由于事业单位人员素质的不确定性,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人员还存在诸如审计工作力量不足、业务能力不熟练、审计结构不合理以及审计过程不科学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严重地影响了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结果,从而导致了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结果客观性以及公平公正性不强,从而导致了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风险的产生。

4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管控策略

4.1创新工作方式

在企业内部实施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应全面化、有效化、合理化地展开。以往单一的工作方式难以满足不断增多的审计工作内容、更严格的审计要求、不断变化的审计对象,创新工作方式成为必然。应详细了解国有

企业内外部环境,明确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尤其是经济责任审计方面,应进一步完善审计内部控制制度,从强化内部控制、加强风险预警、加强风险管理三方面来创新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推动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4.2保证审计部门独立性

一是要建立完善的審计机构,明确审计部门的职能与权力,至少应当保证审计部门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无关联关系,保证审计人员能独立查阅审计资料、行使审计权力,审计结果能够被直完整送达监管层。二也可以按照被审计单位情况来选派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的人员组成短期的、一次性的审计小组来开展审计业务,避免出现审计人员勾结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审计机构和审计小组都应在熟知政府政策性文件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的主要经济业务活动以及被审计对象有充分了解,还应当定期组织审计人员开展各类专业培训和知识拓展活动,提升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这类活动可以是在本审计机关内部,组织审计部门和别的部门进行换岗体验,学习各部门的亮点,当然也不局限于单位内部,还可以与其他地区审计人员交叉学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积极借鉴同行的高效做法,为本地区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

4.3提高审计人员专业水平

事业单位必须要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同时要具备优秀的政治思想素质以及职业道德素质。因此,事业单位审计部门必须不定期开展相关业务培训及学习,以增强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工作素质,提升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及审计才干,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从而认识事业单位审计人员的责任心及使命感得到增强,从而杜绝事业单位中的物质引诱以及贪污腐败问题,同时,事业单位也要深化审计机构的职责,使审计机构从事业单位其他部门中独立出来,提升事业单位的独立性及权威性。

4.4创新审计模式

有必要研究如何创新当前审计模式,同时也应出台新的审计模式下相应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大数据背景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尤其是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方面,未出台过具体的法规和指导意见,因此,有可能存在舞弊情形的出现,相关监管机构也应切实发挥起监管作用,严格管理新的审计模式下审计工作,及时监控到实际审计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做到防漏补缺,不断完善大数据背景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5结束语

事业单位想要促进其经济水平的发展,必须通过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根据时代发展对审计工作手段及方式进行不断创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相关风险管控策略,强化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队伍建设,从而加强事业单位对于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管控力度,降低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发生风险的概率,以保证我国事业单位经济情况得到稳定地运转及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慧敏.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以及预防途径探索[J].财经界,2020(08):231.

[2]杨仁来.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优化研究[J].纳税,2020,14(06):195.

[3]张尧榛,吴妙娟,洪钥莹.论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J].中国市场,2020(02):148+151.

[4]范小玲.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30):47-48.

[5]黄光勇.浅议行政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J].中外企业家,2019(24):30.

作者:仲惟研

上一篇:都市休闲农业发展论文下一篇:烟草法律风险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