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稀缺性经济学论文

2022-04-16

摘要:人类财富的创造依赖于人类劳动和人类资源两种基本要素。经济学的研究就是从这两种基本要素展开的。以人类劳动为研究出发点的经济学称之为政治经济学,以人类资源为研究出发点的经济学称之为资源经济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探求政治经济学与资源经济学的统一,即合理的社会经济制度与资源有效配置的统一。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资源稀缺性经济学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资源稀缺性经济学论文 篇1: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案例教学实践探讨

[摘 要]教学实践和研究表明,案例教学方法是适应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特点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教学实践为基础,介绍非经济学专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课程内容设置和案例教学过程,并结合对学生调查获得的反馈信息,总结当前案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案例库建设、教学环节设计、课堂管理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为该课程的教学实践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案例教学;教学实践

案例教学是现今大学教育中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法学和工商管理等学科的教学中得到普遍的应用[1-2],并逐渐被应用在经济学教学中。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具有原理抽象、理论体系不统一、学科交叉性和实践性强等特点,有经验的教师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案例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3-7]。我国高等院校资源环境类和经济管理类专业一般将环境与资源经济学作为专业课程。非经济学专业学生前期没有设置经济类课程,很难用经济理论来分析资源环境问题。因此,根据专业背景调整课程教学内容,并对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以我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科专业教学实践为基础,结合对学生的调查反馈,总结提出进一步完善案例教学活动的对策建议,以丰富该课程教学实践经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一、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案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一)课程内容安排

本课程针对本科层次、非经济学专业的学生,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用经济学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分析资源环境问题。目前课程内容体系没有统一,国内外教材也各有特点。其中马中主编的《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8]、汤姆.蒂坦伯格和琳恩.刘易斯著的《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9]是使用较为广泛的、受到良好认可的国内外代表教材。马中版本的教材体系清晰,专门设有理论篇,对经济学相关理论有介绍,适合本门课程的教学对象。因此,我们选取马中版本为课程统一教材,与蒂坦伯格版本互为补充。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理论、方法、政策三部分,具体内容根据学时有所取舍。其中理论部分重点讲解微观经济学基础、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稀缺性、环境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论;方法部分主要介绍环境经济评估的几种方法;政策部分着重介绍环境经济政策的基本理论、排污收费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和各国实践。

(二)案例选取安排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内容知识点多,涉及范围广,逻辑性差,需要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讲解。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我们遵循环境知识与经济理论相结合以及本土化的原则,选取案例。例如:1.导论课中以“你周围或家乡资源环境状况如何?”“中国存在着什么样的资源环境问题?”等提问让学生发言,让学生意识到资源环境问题的普遍性,体会课程学习的重要性。2.微观经济学基础理论更加需要案例辅助教学,以流行的韩剧剧情“炸鸡和啤酒更配”来帮助学生理解互补品和替代品的含义,以“‘二孩’政策会对需求产生什么影响?”“土地价格上涨对房屋供给产生什么影响?”等问题展开讨论,深入理解需求供给理论和市场机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内容。3.对比分析“凤凰古城收费”和“鼓浪屿限客”事件,启发学生理解政府在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供给中的作用。4.在资源可持续利用内容中,采用“亚马逊地区的森林采伐”案例,分析森林采伐的原因,并讨论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公共政策。5.以“雾霾的环境损失”為主题整理一些研究论文,分析环境价值评估具体方法应用的过程。6.在环境经济政策部分,通过“中国排污收费制度及展望”“碳交易”案例介绍最新的排污权交易实践进展。7.根据学生兴趣设立“石油价格”“低碳经济”“土地使用到期如何处理”等专题,与学生一起讨论我国资源环境的具体改革实践,拓宽教学内容。

(三)案例教学实施过程

案例呈现、案例分析、案例总结评价也是案例教学中重要的环节。本课程所有案例资料都由教师搜集整理,内容包括社会事件、社会政策,且国内外均有涉及;以文字配合图片、图表的形式,使用多媒体PPT方式展示。案例教学过程基本依照案例展示—案例讨论—案例总结的顺序进行,并将案例分为大小两类,不同类型案例的教学安排有所差别。“小案例”与具体理论知识结合紧密,在讲授过程中穿插进行;“大案例”具有综合性,与几个知识点相联系,在每篇章结束后进行专题讨论。通常由教师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在学生不积极的情况下也可能点名发言;假如在发言过程中,出现学生之间观点相左的情况,会使用学生举手的方式了解全班的整体观点和立场,让学生进行辩论,最后由教师总结评价。对于大的专题案例,会采取分组形式,学生课下准备课上发言。每次学生发言和小组案例讨论,教师都给予相应的分数,作为平时成绩。在课程结束时,采用课程报告的形式进行考核,这可以看作是一次综合案例分析。

二、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案例教学评价

为了获得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反馈意见,完善实践教学过程,我们在学期末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教学评价、案例选取、案例呈现、学生意愿等方面。本次调查发放问卷36份,收回36份,有效率为100%。总体来看,案例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较好,达到预期目标。其中有94.4%的学生表示“比较喜欢”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采取的案例教学模式,并对教学效果表示满意;97.2%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方式能够让自己保持学习兴趣。

教学案例的选取方面,88.9%的学生认为教学案例与理论知识结合比较紧密;91.6%的学生认为教学案例对知识理解比较有帮助;97.2%的学生认为选取的案例比较有代表性。91.6%的学生认为选取的案例有时效性;对于案例的类型,学生的喜欢程度依次是“社会事件”“社会政策”“历史性”“图表”“国内”“国外”(见表1)。

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方面,91.7%的学生认为教学案例呈现的时间长短比较合适;97.3%的学生比较喜欢参加案例讨论;94.5%的学生觉得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出质疑;83.4%的学生认为教师对案例解释得比较清楚,比重相对较低。学生的“喜欢以什么方式呈现案例”的回答按选择人数由多到少排,依次是“PPT展示”“音频和视频”“学生参与展示”“教师主导”“黑板板书”。对于“喜欢以什么方式分析案例”的回答按选择人数由多到少排,依次是“互动辩论”“学生即席发言”“分小组讨论”“教师指定学生发言”“课后分析讨论”。学生课堂教学方式的意愿,选择较多的依次是“互动式”“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启发式”。

教师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上过经济学课程,调查表明这一比重为63.9%,而且学习过经济学课程和没有学习过的学生对案例教学的评价存在差异(如表2所示)。例如,学过经济学课程的学生对课程的满意程度(一般以上为96%)高于没有学过的学生(92.3%),后者没有选择“十分满意”这一选项;对“教学案例与理论知识的紧密程度”“教学案例对知识理解有帮助吗?”以及“教学案例的代表性”,学过的学生的认可程度均高于没学过的学生。而对于“参与案例讨论的喜爱程度” 和“教师对案例解释得清楚”两个问题,学过的学生其评价低于没有学过的学生。

可见,学生喜欢相互交流的教学方法,且有较高的参与积极性。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掌握对于学习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有较大的帮助,在教学中应该照顾到那些没有经济学基础的学生,详细讲解经济学理论内容,帮助他们用经济学的眼光分析资源环境问题,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学生普遍认为教师对案例讲解不够清晰,要求教师提高案例分析的条理性,注重案例总结。

三、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案例教学的改进措施

基于任课教师的教学感受和学生的反馈意见,针对非经济学专业学生开展案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但在案例选择、案例呈现、师生互动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加强案例选择的代表性,进行本土化案例库建设

案例资源是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关键,是要尽量弥补的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现在环境价值评估方法中的履行费用法、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等经典的方法还没有针对性的案例。目前这些方法国外使用得多,但国内较少见到,需要进一步搜集整理。目前我们的想法是:1.以课程报告的形式要求学生选取学校周边的景物或景区,并运用相应的方法进行价值评估;2.结合专业特点,选取城市建设规划(公园建设、房屋拆迁等)实例,呈现环境价值评估在决策中的应用。同时针对没有经济学基础的学生,整理贴近生活的经济学案例,加强经济学思维训练。

基于中国的改革实践,应加强案例库建设。国内《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教材理论性强,但缺少案例和实践介绍,国外的教材虽然有案例和具体事例,但都是国外的实际[10],因此教学过程需要本土化,需要搜集符合中国实际的案例。这一点与学生倾向于社会事件和国内案例是一致的。我国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历来都很重视资源环境问题,从“两型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到十九大报告中的“绿色发展”等理念的提出,有很多资源节约环境治理方面的实践和改革,这些都值得整理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案例背景和内容更有真实感,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认识分析问题。

(二)丰富案例的呈现方式,精心设计案例教学环节

目前教学中的案例主要是通过PPT方式呈现,比较单一,而且学生反映字多图少,效果不佳,需要改进。因此,可以做如下调整。1.适当增加音频和视频形式的案例资料,并充分考虑案例时长和数量问题,对案例内容进行调整,展示精华,突出重点。2.努力利用“互联网+”思维,调动学生的参与程度。例如,提前设置一个公众号,教师事先整理好案例在公众号发布,学生通过扫描二维码查看案例内容,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性。3.教师可以提前预演案例分析讨论过程,对于问题衔接、话题引入都要做精心安排,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注重师生互动,加强教师对讨论环节的掌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调查显示,任课教师对案例讲解得不够清晰,这说明案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年轻教师需要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例如,进一步做好课前准备,提高教学内容的熟悉程度,也要注意学生的课堂反映,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来调整进度。

案例教学需要师生良好互动。调查也显示,学生有很高的参与意愿,这种意愿需要教师的调动并对课堂有很好的掌控力。课程对象是理工科背景的学生,他们经常会跳出经济学思维,提出一些比较特别的观点,这时候要求教师在鼓励的同时进行合理引导。另外,如果鼓励学生进行辩论,如何控制讨论节奏,防止话题走偏而聚焦在案例上也成为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但有时案例教学方法也会暴露一个缺点,即案例教学成为事例教学, 由于教师和学生长期以来养成的思维定式, 学生通常在围绕寻求事情的最佳答案来进行思考, 从而影响教学效果[11]。因此,如何将学生关注点聚焦在案例上,又有多角度充分的讨论,需要教师更多的实践探索和经验累积。

[ 参 考 文 献 ]

[1] 黄明,郭大伟. 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选取与设计[J]. 教育探索,2006(3):90.

[2] 郭忠興. 案例教学过程优化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2010(1):59-61.

[3] 诸培新, 李珣,石晓平,曲福田.《资源经济学》课程参与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高等教学, 2005(1):36-38.

[4] 江永红. 《环境经济学》课程特点及教学探讨[J].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1):112-115.

[5] 杨丹丹,梁波. 低碳时代下的“环境经济学”案例教学探索[J]. 中国电力教育,2010(13):88-89.

[6] 雷能忠. 环境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初探[J]. 中国林业教育,2010(3):66-68.

[7] 王磊. 环境经济学本科教学实践与思路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4(33):227-228.

[8] 马中.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 汤姆.蒂坦伯格,琳恩.刘易斯.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第八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10] 薛黎明,黄瑜,崔超群. 采矿专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 课程教育研究,2015(8):225-226.

[11] 杨运琼. 参与式教学在《环境与资源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探索[J]. 甘肃科技,2009(5):172-173.

[责任编辑:陈 明]

作者:邵红梅

资源稀缺性经济学论文 篇2:

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再认识

摘要:人类财富的创造依赖于人类劳动和人类资源两种基本要素。经济学的研究就是从这两种基本要素展开的。以人类劳动为研究出发点的经济学称之为政治经济学,以人类资源为研究出发点的经济学称之为资源经济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探求政治经济学与资源经济学的统一,即合理的社会经济制度与资源有效配置的统一。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历了从“公平”到“效率”、再到“公平与效率的均衡”这样一个历史和逻辑的过程。无论是追求公平的最大化,还是追求效率的最大化,都将是对经济发展的一种伤害。经济学研究的精髓就是驾驭公平与效率这两者之间的均衡,这是经济学永恒的主题。

关键词:经济学;经济学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资源经济学

经济学的研究是以人类财富的生产与分配作为起点和基础的。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将其经济学巨著命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马克思在《资本论》开篇中写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统治下社会的财富,表现为‘一个惊人庞大的商品积累’,一个一个的商品表现为它的元素形式。”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认为,土地是财富之母,而劳动则是财富之父。亚当·斯密也提出过类似的看法,他说:“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恩格斯的表述最为全面,他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政治经济学家说: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其实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在恩格斯的这段话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经济学的研究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的劳动,二是与人有关的资源。劳动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资源反映的是人与资源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将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经济学称之为政治经济学,而反映人与资源之间关系的经济学称之为资源经济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从这两个最基本的关系展开。

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一词最早是源于希腊语(oikonomia),本意是家庭经济管理。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尼(Xenophanes)在《经济论》中最先使用这一术语,论述了以奴隶制为基础的家庭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莱田(Antoine de Montchr6tien)提出来的。他在1615年出版的《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中,最先使用了“政治经济学”这个名词。后来,这一名词在英国和法国普遍使用,产生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是国家范围和全社会范围的经济问题,改变了以往仅局限于家庭经济或庄园经济的状况,成为研究社会经济问题的代名词。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他的《实用政治经济学教程》第六卷(第288页)中说:“归根到底,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是一切国家的利益,是全体人类社会的利益。”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在其《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说:“我要说明一点,作为我的学说体系中一个主要特征的是国家。国家的性质是处于个人与整个人类之间的中介体,我的理论体系的整个结构就是以这一点为基础的。”不难看出,古典经济学家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确定为“国家经济”或“公共利益”上面。到了1890年,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出版了《经济学原理》一书以后,这门学科的名称又由政治经济学改为经济学。他认为,政治经济学和经济学是通用的,不能把“政治经济学”理解为既研究政治又研究经济的学科,“政治经济学”也可简称为“经济学”。他进一步指出:“政治经济学或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它研究个人和社会活动中与获取和使用物质福利必需品最密切有关的那一部分。因此,一方面它是一种研究财富的学科,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它是研究人的学科的一个部分。”

当今,随着经济学科的发展,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也不断增多,政治经济学也被纳入理论经济学的范畴,与应用经济学科、管理经济学科相区别。虽然“政治经济学”这个名词不是马克思发明的,也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专用词,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属于政治经济学范畴,其重点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客观反映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的经济理论。马克思根据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划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较少讨论人与资源的关系。在马克思的《资本论》、《剩余价值学说史》等经济著作中,基本表述是资本主义社会由分工、自由竞争走向垄断,最后走向资本主义灭亡。马克思在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和剥削的同时,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平等特征,并指出它具有严格的、高度的科学性和鲜明的阶级性。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始终是朝着社会经济制度的公平与合理的方向展开。

二、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资源经济学”所表述的“资源”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从哲学或物理学的意义上说,它就是物质。自然资源是一个客观存在,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这种客观性在于,它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又不受人类的意志所左右。而且,人本身就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自然资源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人类资源,另一类是非人类资源。所谓人类资源,是指人类已经利用和正在利用的资源。如正在种植的土地、开采的矿山以及包括人类财富的积累和人类本身的劳动技能等。非人类资源是指人类暂时没有利用的资源,即人类目前主客观能力所不能及的资源。如外太空资源,地球深层次资源以及地表人类还没有认识到或能力无法企及的资源,甚至包括人类智力潜能的开发。资源经济学所研究的资源就是指人类资源。虽然人类资源的利用范围在不断扩大,但从宇宙角度来看,人类资源只是极小的部分。人类资源具有社会性,而非人类资源没有社会性。在经济学上,人类资源的社会性表现为客观存在上的稀缺性和主观使用上的效率性,这正是资源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人类资源与人类劳动相结合在无差别社会里表现为产品,而在商品经济社会里,通过交换转化为商品。资本作为财富的一部分,是人类过去劳动的积累,也属于人类资源。在创造产品时,人本身的劳动的付出也属于人类资源,即人力资源。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以人类资源作为载体,它只研究人类资源,不研究非人类资源。非人类资源的研究属于自然科学范畴。

当代西方经济学属于资源经济学范畴,主要研究对象是人与资源之间的关系。1932年英国经济学家罗宾斯发表了《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著名论文。在这篇论文发表之后,经济学这一名称不仅在形式上,而且在内容上都与古典政治经济学分开了。在此文中,罗宾斯说:“我们的定义视经济学为研究稀缺手段配置的科学。”他还说:“经济学是把人类行为当作目

的与具有各种不同用途的稀缺手段之间的一种关系来研究的科学。”罗宾斯是较早给现代西方经济学下定义的经济学家,他所强调的人们面临资源稀缺和选择的观点以及对经济学下的这一定义,对西方经济学界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并一直被西方经济学界公认和采用。当代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一书中说:“我们已经讨论过这一基本经济事实:能够生产各种商品的全部资源的有限性,使得人们必须在各种相对稀缺的商品中间进行选择。”英国经济学家J·哈维在其所著的《现代经济学》中给经济学下了更为直接的定义:“经济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分配他们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们的需要的科学。”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合著的《经济学》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表述是:“经济学的精髓在于承认稀缺的现实存在,并研究一个社会如何进行组织,以便最有效地利用资源。这一点是经济学独特的贡献。”这些都是现代西方经济学主流学派具有代表性教科书的观点。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当代西方经济学家都认为,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为了解决资源稀缺问题而产生的,是由稀缺引起的选择问题,即资源配置问题。他们几乎一致认为,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合理配置有限资源来满足人们需求的一门科学。从本质上看,西方经济学讲的是生产力,具有鲜明的自然性。因此,将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归结为资源经济学是恰当的。

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经济学(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资源经济学(包括当代西方主流经济学)虽然都以财富为出发点,但在当初的研究对象上,它们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一个以财富的合理分配为着眼点,一个以资源转化为财富为着眼点。政治经济学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以及社会经济制度的合理,其鲜明的特征是阶级性。资源经济学强调的是人与资源之间的关系,由于稀缺资源必须充分合理利用,其鲜明的特征是自然性。两者出发点不一样,但目标却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解决人类自身的经济问题,都是以人为中心。不要误解资源经济学仅是研究物,它讨论的也是人。资源经济学以人与资源的关系为对象,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一些古典经济学家所强调的经济学是研究人并不矛盾。经济学的研究既要讨论财富合理分配的社会问题,又要讨论资源转化为财富的生产问题。这两者不可或缺,否则,缺少任何一方都无法理解和掌握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二者的辩证统一才是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全部内容。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教授曾经说过,经济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意识形态的,一是技术性的。所谓意识形态,是指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技术性是指资源经济学的自然性。我们应该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结合当前的实际,建立更和谐、更合理的社会经济制度。同时,也应该运用资源经济学原理,合理地配置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那种不负责任地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已经过时,或者简单地对西方经济学冠以庸俗的资产阶级经济学,都是不可取的。政治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都是人类思想史中的瑰宝,应该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继承与创新。

人们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历史和逻辑的演进过程。从历史角度来看,它经历了一个从“政治经济学”到“资源经济学”、再到“经济学”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从逻辑角度来看,它体现了“正”一“反”一“合”的逻辑形式。政治经济学最早出现是为了解决财富的公平分配而提出的,当时由于重农主义的奴隶制分配不公,重商主义的古典经济学家打着“国家经济”或“公共利益”的旗号,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创立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这种学说对封建社会的经济体制进行了抨击,推动了社会进步,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理论基础。古典经济学家李嘉图在致马尔萨斯的信中说:“你认为政治经济学是研究财富起因的性质的,我则认为它应该是研究生产物在参与生产的各个阶级之间的分配的。人们不可能制定有关数量的法则,但可能制定相当正确的有关比例的法则。前一个问题的研究是虚妄的,后一问题的研究则是这门科学的真正目的。”后来,随着资本主义鼎盛时期的到来,社会财富急剧增加,在资本主义这个物质丰裕的社会里,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抛弃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个完美的社会,社会不公不是社会造成的,而是“天生”或自然因素造成的。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他把贫穷的原因归结为“自然生殖”与“人性堕落”。从马歇尔开始,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就混为一谈。在罗宾斯的论文发表后,“政治经济学”一词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就不多见了。西方经济学家集体对政治经济学包括劳动价值论予以否定,真正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卫道士和御用经济学家,这本质上是经济学阶级性的一种表现。然而,西方经济学家却又开创了以稀缺资源配置为中心的经济学,即资源经济学。对其研究和运用,改良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秩序,对提升人类生产力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科学的“合理内核”。政治经济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社会主义国家得到了继承与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理论基础,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谐发展的理论基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东西方国家经济已经走到一起来了,经济发展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金融资本市场已将基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已经从“国家利益”上升到了“人类利益”的高度。在国际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发展中国家也要求经济发展与平等合作的权利。不少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政治经济学原理解决经济争端,协调经济利益,帮助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发展经济。在西方学者中,也有对西方经济学不讲政治表示出不满。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就曾经说过:“脱离政治学的经济学是无用的”。

政治经济学与资源经济学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表现在两者属性特征不一样。政治经济学的属性特征是阶级性与公平性,资源经济学的属性特征是自然性与效率性。“统一”是指无论在什么样的经济形态下,经济学的研究必须解决这两者之间的平衡问题。美国经济学家奥肯说:“一个好的社会必须在平等与效率之间寻求正确的权衡”。实践证明,一个国家或者社会,如果片面地追求公平的最大化或者追求效率的最大化,都将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恶果。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文化大革命”时期过分地强调公平(实质是一种平均主义),忽视效率,口号是“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不患贫,患不均”,结果导致经济发展不仅停滞,而且处于崩溃的边缘。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基本原则就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其目的是为了尽快让人们摆脱当时吃大锅饭,不讲效率的状况和思想观念。现在几乎每个人即便不是学经济的,都知道提高效率、配置资源的重要性。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社会财富有很大的增长和积累,社会公平问

题凸显。党和政府及时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免除农业税、农村中小学学生学杂费等政策,都是为了解决社会公平问题而采取的积极措施。公平与效率在均衡中是相互促进的;在背离中却是相互伤害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由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经济制度的合理性和人类资源利用的效率性有着不同的内涵。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就是阐述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做到社会经济制度的合理和稀缺资源配置的均衡,即政治经济学与资源经济学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均衡是经济学永恒的主题。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从经济学研究的意义上讲,就是探求建立合理的社会经济制度和充分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现在倡导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往往给人们最直观的概念就是环保,即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其实,可持续发展还涵盖社会制度的公平,即人与人关系的和谐。

四、经济学的研究就是寻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均衡点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告诉我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必须相适应。生产力超前了要调整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超前了要解放生产力。经济学的研究就是寻找一定历史条件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均衡点。在图1中,我们对经济学研究对象做了一个框架式的描述,较完整地说明经济学研究对象以及政治经济学与资源经济学的关系。政治经济学部分用红色表示,寓意是政治经济学具有阶级性,各阶层的代表人物会采取各种手段来维护本阶层的利益。资源经济学部分用绿色表示,绿色象征着生命,提高稀缺资源配置效率就是尊重和珍惜生命,是资源经济学自然性的体现。经济学研究对象部分用蓝色表示,说明它不是一个具体东西,而是一种抽象、一种均衡,一种理性,一种认识论或方法论,它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公平与效率的均衡点。

至此,我们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定性分析做了一个完整的描述。但是,只有定性分析并不能准确地描绘社会经济公平与效率的偏离程度,应该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定量分析指标体系。经济学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定性的讨论上,定性的描述无法做出定量的估值。在数理经济学、计量经济学、运筹学、计算机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如果经济学家们能够对社会经济的公平程度测算出参数,同时又对资源配置的效率测算出参数,然后求出这两组参数的均衡点。有了这个均衡点参照,确定它的偏离程度,将有助于我们在制定和调整经济政策时给出提示。究竟是应该加强“公平”,还是应该提高“效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调控行为就有了方向。既要防止过分强调公平而影响效率,又要防止过分强调效率而伤害公平。在两者的均衡中,保证社会经济体系平稳运行,这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责任编校 周全林

作者:龚 臣

资源稀缺性经济学论文 篇3:

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之模式选择探究

摘要:资源性国有资产的管理目标应为确保资源性国有资产在横向配置上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但是,这不能纯粹以市场为依据,在资源性国有资产的配置上,必须做到代际之间资源性国有资产配置的公平和合理。在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选择上,应建立一个权威统一的管理机构,以克服政府的局限,解决代际公平的问题。同时,所建立的管理机构应是将直接手段与间接手段相结合,并着力于开展资源性资产的产权登记、规范产权变动、加强资产评估管理,建立有偿使用制度等。

关键词:资源性国有资产 管理目标 管理模式选择

资源性资产,是指自然界天然形成的,且为人力所能控制、成为资产以供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森林、矿藏、草原、水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等。应该说,资产和资源不是同—个概念。按人们现有的认识,现实的经济与科技水平,对资源进行开发、利用,能给人们带来一定经济价值(收益与财富)的自然资源是一种资产,称为资源性资产。从经济学看来,它具有经营性、非经营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作为经营性资产,能带来经济效益,作为非经营性资产可带来社会效益(主要是环境境效益)或间接经济效益。

一、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在资源性国有资产的配置方式上,市场化程度低

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发展的急迫需要,我国对自然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比较重视,但无论从观念还是制度上,对自然资源的商品属性和规划管理都不够,导致对自然资源资本属性的忽视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在我国,一方面,长期不把自然资源作为资本对待,自然资源的权属转让受到很大限制。资源性国有资产的产权(资源的勘探权、使用权、拥有权等)是我国国有资产产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并未形成有效率的产权转让市场,资源性国有资产得不到合理配置,极大地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们为了生活不得不过度地向自然界索取,加之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思想陈旧、管理过于行政化,决策体系与监控体系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特别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资源性国有资产缺乏应有的保护,狭隘的利益观念造成资源性国有资产的严重浪费与破坏。

(二)资源性产品价格过低

传统的价值理论认为,自然资源没有价值,可以无偿占用。在这种观念下,依据宪法确定的国家对国有自然资源享有的所有权只是徒有虚名,经济上得不到实现。受传统的“资源无价论”的影响,资源性国有资产的价值长期严重背离价格。大量属于国家财富的资产,由于价格不合理,被企业、个人及外商所侵吞。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对资源性资产的价格仅考虑了其勘探、开发和运营成本,而未考虑自然资源作为资本的属性。这一方面使得作为资源所有者的国家减少了资本性收益,制约了国家在开发的同时对资源进行保护所需要的财力,也使得整个社会对资源性产品的需求偏离市场而畸形发展,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使得资源产品的直接生产者的自我积累能力难以提升,直接威胁其生存和发展。这也是我国目前很多资源性企业发展举步维艰的—个重要原因。

(三)由于管理体制上的原因,导致对资源性国有资产监管不力,从而造成资源性国有资产开发利用上的混乱和资源的严重浪费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资源性国有资产分部门管理,使得批准权限分头行使,缺乏统一规划和开发管理,也使得各部门各地方争权力争资源的现象发生。例如,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实物核算应由地矿部统一进行,但是煤炭部、核工业部、有色金属总公司、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等都有自成体系的勘探找矿部门和实物核算,不可避免地导致重复勘探,不仅浪费了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而且在资源性国有资产的计算上导致多次重复登记,人为虚报资源性国有资产的实有数量。由于资源性国有资产的多头管理,使得对资源性国有资产的开发和利用缺乏统一规划和具体步骤安排,而各部门各地方为了自身或本地方的利益,往往滥行使其管理批准权限,使得某些资源的开发一哄而上。同时,这也不能满足资源性国有资产即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的要求,使得自然资源的开发过滥,从而间接地破坏了代际之间的资源配置的公平,破坏了代际之间的利益均衡关系。

二、在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模式选择问题上应考量的因素

在管理模式的选择与建立过程中,我们应当从自然资源的特性出发,基于其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强化对资源性国有资产的管理。这种强化管理,要求管理机构具有权威性,管理措施具有正当性,管理方法具有合理性。从前述我国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考察看,我们目前在这些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问题。在资源性资产的管理上,我们既要看到其自然资源的特性,也要看到其作为资本的属性,以充分发挥其效益。

在资源性国有资产的配置上,我们除了实现其在横向配置上的合理和科学,还必须做到代际之间资源性国有资产配置的公平和合理,即解决代际之间对资源性资产利益享有上的公平。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发展迅速推进阶段,而人均土地、水、森林和许多矿产资源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加上粗放式的生产经营,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相当严重,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这个问题会更加突出。为了摆脱资源困境,促进有限的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地、可持续地利用,就必须改善资源管理现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资产化的资源管理体制,加强资源性资产的基础管理工作,使资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科学原则和经济规律经营和运作。在资源性国有资产的特性考察中,我们还必须关注其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代际利益分配方面的功能,强化其管理措施的公平与合理,甚至我们还不得不考虑与可持续发展和代际利益有关的另一个问题即政府利益的问题,目前我国各地各级政府为追求各地区、各部门经济的发展而滥用审批权,导致资源的开发过度和过滥,这也使我们看到了各级各地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在资源开发利用上的利益关系,如果处理得不好,将影响到社会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代际利益的分配问题。因此,必须加强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措施选择,建立统一、权威的,真正能规范市场主体的资源开发行为以及政府审批资源开发利用行为的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三、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的选择

如前所述,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使我们不得不对其管理模式进行更多的探讨和改革。必须对现行的资源性国有资产分头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建立一个权威的统一的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而且在制度设计上,必须基于维护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代际利益公平的需要,以克服政府的局限,解决代际公平的问题。其次,在设立统一、权威的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与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的管理机构分立,各司其职,各担其责。或者建立一个统一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下设不同的管理部门,其目的在于使国有资产管理机构

在权威和地位上能够与政府之间形成制衡关系,防止政府为自己的利益而滥实施资源开发利用行为,谋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代际利益公平。而且就我国目前发展状况来看,政府由于担负社会经济建设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其压力也较大,由此也导致了其较大的利益驱动的内张力,存在一些利用其在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中的特殊权力损害其他主体利益的行为。如政府利用国家所享有的土地征用权力,进行滥用,存在不同程度的侵害农民利益甚至剥夺农民利益的问题。

再者,所建立的管理机构应对资源性资产实行资产化管理,其最核心的问题是:产权界定、登记、管理和有偿使用(占用、开发)。因为无论从市场运作还是从资产的保值增值来说,产权界定,明晰产权关系是前提,而实行有偿使用,加强产权管理,则是保护国家所有权,优化资源业的重要环节。只有紧紧抓住这两个基本点,才能将资源开发权推向市场,并实现价值意义上的保值增值,使资源业得到良好的发展。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开展资源资产的产权登记

资源性国有资严的产权登记是指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及其委托部门,代表政府对资源性资产的状况,依法进行登记,确定产权归属关系的行为。既然资源性资产是指能被人类所控制,进入开发利用阶段,为人类带来收益的那部分资产,从本质上说,应当是一种经营性资产。对其登记无可厚非。

2,规范产权变动行为,维护资源性资产的国家所有权

资源性资产的产权变动是指由于出让、转让、合资、合作、股份经营、联营、租赁经营、抵押、拍卖、企业清算等引起的资源性资产产权变更行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资源性资产的产权变动将会大量出现。如在合资合作经营中,中方原来的采矿权要依法转给合资合作经营公司,同时,也会发生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为了确保这些资源性资产的国家所有权,国资管理部门应依法对这些产权转、止行为进行管理。当资源性资产发生产权变动时,应先向其行业主管部门提交资源性资产产权变动申请书及相关资料,审核后报同级国资部门审定,并进行资产评估和办理产权变更登记手续。

3、加强资产评估管理,建立资源性国有资产的有偿使用制度

资源性资产既然作为生产要素进入生产过程,也应同其他资产一样,当发生产权变动时其价值也要进行评估,防止合资、合作、股份经营中不估或低估资源性资产的价值,以维护国有资产的合法权益。目前,除土地管理法和矿产资源法已规定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有偿取得外,其他有关资源法未作规定,尚待进一步完善。

总之,既要合理界定资源性国有资产的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和使用权,使它们适度分离,各归其位、职责分明、行为规范协调。又要强化资源性国有资产的产权登记,达到产权明晰,权能结构合理。只有在这两个基点下,加强资源性国有资产的产权管理,构建资源性国有资产的产权转让市场,促使资源性国有资产的开发、出卖、转让进入市场,才能使资源性国有资产的国家所有权得到真正维护,并在经济上得到实现。

作者:胡 建 程 鹏

上一篇:债务水平经济增长论文下一篇:政治经济理论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