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性哲学理论论文

2022-04-18

[摘要]“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笔者认为人的本质是类本质和现实本质的统一。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两维视角审视人的本质,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观点的,这对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及其把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自然性哲学理论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自然性哲学理论论文 篇1:

释义学音乐哲学述评

摘 要: 释义学音乐哲学是当代西方相当有影响力的一支音乐哲学流派。本文对释义学音乐哲学关注的问题,释义学音乐的哲学意义及存在方式,释义学音乐哲学对音乐的理解与解释进行了探讨,对于我们更好地解读音乐作品将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释义学;音乐哲学;解释

在西方现代音乐哲学的发展历程中,有一种颇为普遍的现象存在,那就是充分运用西方现代哲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探索,并由此产生出了一大批全新的、有深度的理论成果,这些富于创见性的理论成果为现代音乐哲学——美学的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打开了新的研究维度。像现象学音乐哲学理论和释义学音乐哲学理论等就是如此,释义学音乐哲学是以现代释义学哲学理论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音乐哲学理论,这种理论以音乐意义的研究作为其核心的课题。

一、释义学音乐哲学关注的问题

释义学音乐哲学主要关注的是音乐意义的存在方式及其理解和解释,关于音乐的意义问题,本文在此提出四个追问:

第一,音乐的意义有没有?即音乐的意义是否存在的问题。

第二,如果音乐的确存在意义的话,那么这意义是什么?即音乐意义本身为何物的问题。

第三,如果音乐的意义是的确存在的话,那么它是怎样存在的?即音乐意义的存在方式问题。

第四,要是音乐中确实存在意义,那么该以怎样合适[1]的方式来理解与解释呢?即对音乐文本的解读问题。

很显然,以上这四个问题的讨论都要以第一个问题的解决作为前提,否则在音乐的意义不存在的情况下,关于其本质和存在方式以及解释方法都将无从谈起。

音乐中有没有意义?这本来并不成为一个问题。按照现在的一般看法,音乐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种独特的反映形式,是人类在精神生活领域里的一种表现手段和交往手段。既如此,音乐中必定包含着某种意义。但是在音乐哲学的学术发展史上,意义的存在问题曾经受到过形式——自律论音乐哲学的强大冲击,这种形式——内容一元论的音乐哲学极力消解音乐中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音乐的意义到底存在与否就成为了一个实际存在的、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释义学音乐哲学在这个问题的看法上是很明确的,即肯定在音乐作品中存在着某种意义,理由就在于音乐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产品。从释义学音乐哲学的发展历程及其理论主张来看,它是主张情感论的一种音乐哲学。情感论音乐哲学又被称作是他律论的音乐哲学,这种音乐哲学都有一个普遍、共同的看法,那就是认为音乐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产物,它反映人们内心的情感状态,传达人类的内心体验,它具有意义。这种看法目前已被普遍接受和认同。

二、释义学音乐的哲学意义及存在方式

既然音乐中确实存在着意义,那么这意义是什么呢?释义学音乐哲学在对音乐意义的求索过程中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德国音乐家克莱茨施玛尔(A.H.Kretzschmar,1848-1924)是进行释义学音乐哲学研究的第一人。他认为音乐是整个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对音乐作品的解读能够脱离作品所赖以产生的社会环境、时代状况、相关事件和文化背景,不能够脱离作曲家的思想主张和生活经历,并主张在此基础上对音乐作品进行理解和解释。他在其著作中阐述了音乐解释的目的:“透过形式去探索封闭于其中的意义和观念内容,追寻隐蔽在身体深处的灵魂,通过作品的每个部分去揭示其思想的真正内核,阐明和解释作品的整体。”[2]他还认为,释义学的任务就在于:“将情感从音乐中抽取、推断出来,以文字的方式赋予音乐中的情感发展以结构框架。”[2]从以上所引的两段话来看,音乐中的意义应该是包括表现出来的情感和表达出来的思想两个部分,也就是说音乐中的意义是一个包含思想和情感的复合体。音乐表现作曲家的情感世界这并不难理解,但音乐可以表现思想吗?这是可以的,并且已为音乐实践所证实。比如贝多芬交响乐作品中所表达出的“自由”、“平等”、“博爱”、“努力奋斗”的思想,约翰•凯奇的一些音乐作品中所表达出的“大音希声”的思想等等。但需要指出的是,音乐并不是以表达思想为主的艺术形式,它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往往都是以浓缩而成的一个思想观念的形式出现的。这是由音乐艺术的独特性质(非自然性、非语义性和非对应性)所造成的。总之,在音乐意义的复合体中因该包含着情感表现和思想表述这两个部分的内容。

三、释义学音乐哲学对音乐的理解与解释

关于音乐意义的存在方式问题,释义学音乐哲学认为:音乐作品的意义存在于接受者对作品的理解活动中,也就是说,音乐的意义存在于主体(音乐接受者)和客体(具体音乐文本)相遇的过程中,存在于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作品进行积极解释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音乐作品的意义生成而存在。

前面提到的第四个问题,即以怎样合适的方式来理解和解释音乐作品中所蕴涵的意义,这是释义学音乐哲学所重点关注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是释义学音乐哲学的核心内容,并显示出其深刻之处。

释义学音乐哲学关于理解与解释的认识不仅是方法论层面上的,更将其上升到哲学本体论的高度来看待。这种理论认为,理解与解释音乐作品这一行为本身标志着人的存在,并表现出释义者的存在状态。这样,对音乐作品意义的理解与解释就成为反映释义者在世状态(认识水平、理解能力等)的一种活动。[3]

正是基于以上的认识,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H.G. Gadamer,1900-2002)将理解者与作品的关系看作是融为一体的,在这二者的互动过程中,释义者不仅理解了作品,也理解了自身,也就是说实现了一种自我理解。伽达默尔认为,理解与解释在本质上是历史的,由于人对世界的总体经验在不断丰富,这样一部作品的意义在不同时代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这种效果是在历史中发生变化的。音乐作品的原意后来理解者的理解,使作品的意义处于不断的历史生成的过程中。伽达默尔将这种情况称作是“效果历史”,由于“效果历史”的存在,那么对于作品的唯一正确的解释就不存在了,因为特定历史情境的制约和限定所造成的理解与解释是不完全的,那么音乐作品的意义就处在不断丰富的发展过程中。[4]因此,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解释就是一个有待不断充实、不断完善的不可穷尽其意义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于艺术作品的文本的理解和解释就是一种积极地再创造的过程了。伽达默尔认为,对一部艺术作品的理解应该要求理解者尽量地拓宽自己的视野,使自己现在的视界与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过去的视界相融合,从而使二者都超越了自身,到达一种新的视界,进入一种新的理解,伽达默尔将这种理解方式称作是“视界融合”。他认为要达到对作为特定历史对象的音乐作品的正确理解,音乐接受者自身必须达到将历史视界与现实视界合一的“视界融合”,这种融合反过来也会不断促成新的“效果历史”的形成,从而丰富音乐作品的内涵,使音乐作品的意义不断地焕发新的光彩。[5]

伽达默尔“视界融合”的方法为我们解读音乐作品提供了一种新的视域,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具有十分积极的价值。[6]具体说来,首先是对审美主体在艺术作品理解的过程中的重要性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审美主体通过理解音乐作品而创造自身的审美体验,因而审美主体的创造性对于作品的解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容忽视。另外,“视界融合”的方法也强调了历史上对作品的解读所具有的参考意义。这种方法的缺陷在于,由于在释义的过程中“视界融合”所造成的“效果历史”的不断形成,释义的相对准确性也会产生问题,即我们所理解的音乐作品到底是作曲家所表现出来意义还是接受者对于作品意义的不断加工而产生的意义?这是我们在运用伽达默尔“视界融合”的方法时所要加以注意的。按照我们现在的理解,对于意义的把握,具体的需要做到对文本的内部分析与外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所谓内部分析就是对音乐作品的形成、结构层面的分析,而外部分析就是要对作品的产生背景、作者的创作意图等因素进行分析,这样才可以做到对音乐作品的解释尽可能的充实。

以上围绕着本文所提出的四个问题对解释学音乐哲学的理论作了一番简要的论述,从中可以看出,解释学音乐哲学理论以音乐的意义问题为核心,对音乐的理解与解释作了深入的分析,这些分析拓展了我们对于音乐解释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对于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意义提供了许多十分有益的启示,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这种音乐哲学的理论反思,以达到批判性继承的目的。在此,本文提出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第一,是解释的目的。对于音乐作品来说,通过“视界融合”而达到的理解是否是作曲家音乐表现的本意?仅就音乐解释而言,我们要解释的应该是作曲家所传达的意义,而不是解释者在加入自身的创造后所探索到的意义。所以,不管主体的能动性如何发挥,必须要始终围绕着作曲家的作品来进行。第二,要注意解释的可能性限度,解释的限度应该以与作品有关的因素为限,解释者也要尊重作品,不应在理解作品的过程中过度向审美主体倾斜,这样反而会歪曲了作品,以至于达不到一种相对正确的理解。

释义学音乐哲学对于音乐意义的解释方法无疑是有着十分巨大的价值。目前,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姿态进行批判的吸收与继承。相信这必将对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起到十分重大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韩中恩.音乐意义的形而上学显现并及意向存在的可能性研究[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2] 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

[3] 邢维凯.情感艺术的美学历程——西方音乐思想史中的情感论美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

[4] 谢嘉幸.音乐的“语境”—— 一种音乐解释学视域[M]. 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5.

[5] 王才勇.对音乐作品的解释学考察[J].音乐研究,1987(1):11-13.

[6] 罗艺峰.从解释学美学角度对音乐存在方式的思考[J].音乐艺术,1996(2):4-6.

作者:韩绮丽

自然性哲学理论论文 篇2:

从两维视角探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

[摘 要]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论断。笔者认为人的本质是类本质和现实本质的统一。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两维视角审视人的本质,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观点的,这对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及其把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人的本质 自然性 社会性 实践性和理性;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传统哲学理论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对人的本质作过科学而严密的规定,认为人的本质是其社会性。近年来,我国哲学界从人和自然的关系视角来探究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得出了有异于传统哲学理论的新观点,认为人的本质是其理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从实践视角看,人并无永恒不变的本质。马克思确立从人类实践出发研究人的本质的哲学方法的意义在于:马克思改变了传统哲学对人的抽象,使人的问题研究回到现实生活世界,为现实个人的不断自我构建、完善和发展提供了方法指南。

一、用两维视角、两种观点看待人的本质

一般地,我国哲学理论界对人的本质的传统规定,是根据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对人的本质所下的定义而得出的。马克思在该文中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这种规定是从人和社会的关系视角研究的结果。这是因为:一是马克思在当时的背景中针对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者单纯从生物学角度来理解人的本质而言的,马克思为了批判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者在研究人的本质时“撇开历史的进程……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不得不换另一新视角——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或人与人的关系视角来探讨人的本质。二是从人与社会的关系或人与人的关系视角考察人及其本质,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点。在谈到资本家和工人时,马克思强调:“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当事人……是由社会生产过程加在个人身上的一定社会性质,是这些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产物。”可见,人始终是社会的人,他的本质是同社会的本质不可分割的,社会的一定性质也就是社会的人的一定性质。而且从人和社会的关系视角或从社会关系的角度考察人,则可以发现人的社会属性、阶级属性,进而揭示人的本质。

自20世纪以来,随着高度工业化而出现的烟雾、酸雨、肆虐的尘暴、污染的空气、严重的水荒、恶化的水源、枯竭的资源、短缺的能源以及恶性膨胀的城市和不断扩大的沙漠等,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日益突出。这使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要求人们必须从人和自然的关系视角来考察审视人的本质。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恩格斯的那句话——那种把人的本质看作是“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愈不可能存在了”。因为在历史发展中,人们的社会关系逐步由单一的家庭关系向着多方面多层次发展,社会越发展,人的社会生产和活动领域越多,社会关系也就越复杂、越丰富。因此,人的本质并不是由社会关系的某一方面规定,而是由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规定的。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视角来研究人的本质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人的本质是实践性和理性的统一,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应有之义。其一,从人和自然的相互作用过程来看,人的本质表现为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实践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和中介,正是社会实践实现了人对自然的改造和自然界的人化;另一方面,体现在人的理性。人的这种理性和实践性在社会中得到了统一。在社会中,人的实践是理性指导下的实践,因此“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同时在社会中,人的理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理性,脱离实践的理性属“经院哲学”的空想范畴。两方面结合构成了人与自然关系视角的人的本质。其二,从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人工自然或人化自然来看,体现在人工自然或人化自然中的人的本质力量是人的理性力量和实践力量。人工自然或人化自然实质上是“人的对象化的本质力量”或“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的客观标志,是理性借助于实践或实践在理性的指导下使人与自然相互作用所产生出来的自然界中原来没有的“人造物”或“物化智力”。其三,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出现,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但是它从反面说明了体现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的人的本质是理性和实践性,而且该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人们在现实中割裂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其四,从人和自然的关系视角揭示出人的本质是实践性和理性的统一,其现实意义重大,防止人们要么一味强调实践而忽视理性和知识,要么一味强调理性和知识而忽视实践的片面行为。

综上所述,从不同的视角对人的本质进行研究,其结论是有异的。但从上述的论证过程来看,从两维视角所得出的两种观点都能够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找到根据。那么,应当如何进一步理解关于人的本质研究的这两维视角、两种观点之间的关系呢?

二、两维视角和两种观点具有统一性

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看来,人和自然的关系与人和社会的关系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了揭示“人的社会属性、阶级社会中人的阶级属性”,必然从人与社会的关系视角或人与人的关系视角来研究人,包括研究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人作为人,作为一个现实的人,是后天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是由他在社会关系体系中的地位决定的,一个人成为奴隶或成为公民,这是社会的规定,是人和人或A和B的关系。而且只有在社会中,只有在人和社会关系确立的前提下,人和自然的关系才能得以建立和展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因此,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马克思的思想是明确的、清楚的,即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建立,只有在人成为社会的人的时候才能做到,社会是人和自然相统一的场所。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人和自然的关系看作是人与社会关系得以存在的现实基础,把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看作是分析研究其他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因此从人和自然的关系视角来研究人的本质,与从人和社会的关系视角来规定人的本质相比较,更深刻、更透彻、更全面。显然人和自然界是紧密相联的,没有人和自然关系的确立,也就不会有人和人、人和社会的关系,因此“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而这种相互制约的关键契机就是在理性指导下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人类形成和发展的起点和基础,是沟通人和自然以及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纽带。

两维视角阐述了人的本质是其社会性的观点和人的本质是其理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观点的一致性。当然,这种一致性需要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一方面,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的理性和实践性之存在及其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协调共存的前提和保障。只有把人的社会性看作是人存在的前提,看作是人的本质的首要方面和核心,才能理解人的理性和实践性及其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因为“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可见,强调社会性,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突出特征。从哲学发展史来看,旧唯物主义强调人的自然存在,他们所理解的人是“生物人”;唯心主义强调人的精神存在,他们所说的人是“理性人”。二者的共同缺陷是割裂了“生物人”和“理性人”之间的关系。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生前的伟大贡献时强调:“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由此不难看出,人们要解决衣、食、住、行等问题,必须与自然界打交道,而人与自然界打交道的现实历史过程是通过实践创造出物质财富来满足人的这些需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也为人们认识自然提供了物质基础,使人们能够认识自然,形成了只有人类才具有的理性,这在一定意义上形成了人的本质之导向,成了人的本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人类运用理性来指导实践,从而使人们的实践更富有成效,使人类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这样循环往复的交替进行,为人们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社会活动奠定了基础。这样,从人和自然的关系与从人和社会的关系两维视角来看,人的本质是由自然性、社会性、理性和实践性有机联系构成的统一整体。其中,实践性是在社会中理性指导下的人的实践的体现,是人的本质的基础;社会性是在实践性和理性之矛盾基础上的社会性,是人的本质的核心;理性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理性,是人的本质的导向。

三、从两维视角看待人的本质观的重要意义

1.理论意义。

与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观相比,马克思在人的本质问题上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马克思摒弃了费尔巴哈的人本思维方式——从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事物、现实、感性和人的缺陷,吸取了以人的本质为出发点思考相关社会历史问题的唯物主义合理因素,始终立足于实践,把实践活动与社会历史主体——人联系起来考察社会历史问题,从而将实践作为考察和反思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出发点和切入点,由此形成了实践思维方式,开创了人类哲学思维的新时代。

2.现实意义。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是一脉相承、互为因果、自成体系的,它既克服了对马克思主义机械的、教条式的理解,又将马克思的经典理论与世界普世价值理念有机结合起来,并根植于中国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开辟了具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阶段。把“以人为本”、推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阶段的逻辑起点和发展目标,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有效继承,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精髓的现实发展,它从根本上摆脱了长期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对马克思主义原理机械的、教条的理解和盲目的、自我封闭式的社会实践,使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迸发出新的活力。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十七大上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在新时期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开辟了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回答了发展的目问题,科学发展观中“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这一价值取向的内在要求。今天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其目的是为了达到更有利于人的发展,加强创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邢贲思.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4]黄楠森.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5]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1845

[6]潘尔春.“以人为本”的哲学解读[J].社会科学研究,2005,(5).

[7]张守奎.生存论视阈下的人的本质观[J].江汉论坛,2007,(12).

[8]腾云起.唯物史观的本质及其与人本史观的对立[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6.

[9]戴文麟.现代西方本体论哲学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10]陈富荣.马克思的以人为本思想与科学的发展观[J].东南学术,2005,(6).

责任编辑 万 强

作者:王志坚

自然性哲学理论论文 篇3:

从《神圣家族》对生产概念的论述看这一时期唯物史观的发展水平

摘    要: 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工作集中在经济领域,无论在马克思的经济学分析还是哲学理论中,生产概念都处于核心地位。《神圣家族》文本从生产概念出场前的准备工作、生产概念的抽象性哲学规律内涵、生产概念的具体性社会批判内涵三个层次,按照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逻辑,深入分析了这一概念。《神圣家族》中对生产概念的这种层进式分析,与马克思成熟的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中对生产概念的论述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这反映了《神圣家族》的理论张力和这一时期唯物史观发展的颇具雏形。

关键词: 《神圣家族》    生产概念    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不但在哲学领域引发了伟大变革,更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但马克思并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他卷帙浩繁的著述中,有古希腊哲学的渊源,有对经济社会现实的关注,有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底色,还有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的烙印。因此,马克思如何在前人思想基础上形成独特完整的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过程,始终是学界关注和讨论的重点。

在分析能够体现马克思思想过渡的文本、考察马克思思想转变的研究中,《神圣家族》一文受到的关注不多。有限的研究中,由于《神圣家族》文本自身的复杂性,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做出了不同的分析理解,并未达成一致。《神圣家族》时期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有没有形成,这一问题一直是国内学者们研究的核心内容。对此,部分学者给出了明确的肯定或否定的答案,绝大多数的研究都认为唯物史观在此还没有真正成熟。

综观马克思的毕生著述,无论在经济学分析还是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理论中,生产概念都处于核心地位,这是毋庸置疑的。《神圣家族》中对生产概念的相关论述颇为丰富但也略显驳杂,通过对这些论述的梳理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这一时期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发展水平,也借此重新认识《神圣家族》文本的重要性。

一、生产概念出场前的准备工作

马克思在《神圣家族》第五章第二节中,通过分析现实的苹果、梨、草莓、扁桃同“果实”这一概念之间的关系,揭示了黑格尔思辨唯心体系的总特征。黑格尔从直观的感性存在中抽象出了“实体”概念,赋予实体绝对主体的地位,强调绝对主体的能动作用产生了千差万别的具体“定在”。马克思批判了这种认识论上的颠倒,指出了黑格尔“错误地将人的认识进程本体化为世界的客观进程,错误地将人类的主观认知结构硬化为世界的本质和规律(逻辑)”①。

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是作为思辨哲学完备形式的黑格尔哲学的片面发展,是从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向费希特主观唯心主义的倒退。鲍威尔用“自我意识”代替了黑格尔的“绝对精神”,鼓吹自我意识通过纯粹思想的批判活动创造历史。在《神圣家族》的第四章中,马克思通过匡正青年黑格尔派对蒲鲁东平等思想的曲解,批判了鲍威尔自我意识哲学的主观唯心性。马克思强调蒲鲁东是“在政治经济的异化范围内来克服政治经济的异化”②,是“以占有来反对拥有的旧形式——私有制”③,强调在物质资料生产领域分析平等观念,批判了将自我意识看作世界发展动力的青年黑格尔派。马克思更进一步明确地指认:“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④以费尔巴哈人本唯物主义作为武器,通过批评埃德加尔·鲍威尔对蒲鲁东平等观念的歪曲,马克思论述了平等并非是范畴或自我意识,而是实践的人在经济政治范围内对生产资料占有的形式的创造和思考。

在这样的论述中,马克思指认了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强调了实践的人的主体地位。即便此时马克思并没有超出费尔巴哈抽象的孤立的“现实的人”概念,但这并不影响“现实的人”为生产概念的出场清扫了唯心主义的障碍。在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空场中,马克思更进一步思考,认为“平等”这一概念实质上关切的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资料所有制所带来的政治经济层面的影响。虽然在这里马克思并没有就如何在物质资料生产领域做出具体的分析解释,但是马克思已经找到了关注物质资料生产、关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研究方向,将目光聚焦在了具体的历史的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资料生产领域之中。正如阿尔都塞在《读〈资本论〉》中指认的,在马克思以前的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中,盛行着关于劳动和生产的唯心主义理解。而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则清算了黑格尔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影响,首先强调了生产的物质自然条件。“正是基于生产的自然性概念,马克思才能够提出对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⑤

二、生产概念的抽象性哲学规律内涵

马克思以费尔巴哈哲学为基础,把青年黑格尔派依靠“自我意识”的魔术而悬空漂浮的历史拉回到了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的层面上。费尔巴哈止步于名为“现实”实则抽象的“半截子唯物主义”,马克思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过程中实际上已经超越了费尔巴哈,迈向了更远的对生产概念的抽象性哲学规律内涵的探索之路。

青年黑格尔派认为历史就是自我意识的发展史,对此马克思毫不留情地批判道:“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⑥在这里,马克思仍使用费尔巴哈推崇的“现实的人”的概念反对青年黑格尔派将自我意识看作创造历史的绝对主体,但是这里“现实的人”已经不再仅仅是抽象概念,而是具有了目的性和活动性的具体内涵。接下来,马克思明确了“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究竟是什么。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往往以“工业”指代“生产”。在上述论说中,马克思将人的活动具体化为工业也就是物质生产,强调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历史。马克思进一步论述了生产力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⑦。在对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社会历史的探讨中,马克思完成了从单个的抽象的“现实的人”出发到从“工业(即生产)和交换”中“人们”出发,探讨社会历史发展的转变,也就是触碰到了生产在历史发展中的现实物质基础作用。

在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论证做出分析之后,我们考察这样一段论述:“实物是为人的存在,是人的实物存在,同时也就是人为他人的定在,是他对他人的人的关系,是人对人的社会关系。”⑧列宁对这段话作出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一段话极有特色,因为它表明马克思如何接近自己的整个‘体系’的基本思想”⑨。这段话之所以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它清楚地表明了马克思如下思想发展脉络:马克思首先利用费尔巴哈的人类概念反驳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主观唯心主义,将目光聚焦在了具体的历史的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资料生产领域之中;但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现实的关注思考,马克思在哲学层面上超越了费尔巴哈,以生产实践填补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空洞,指认了生产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对生产概念的抽象性哲学规律内涵做出了明确论述。

三、生产概念的具体性社会批判内涵

在生产概念的抽象性哲学规律内涵层面上时,马克思反复论述生产是历史发展的现实物质基础,规定了生产的一般性概念。马克思比以往政治经济学家和唯心主义哲学家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马克思并不把脱胎于资本主义经济领域的生产概念理解为永恒的、非历史的范畴,也不认为在具体的社会批判层面有抽象的生产概念,而是运用了“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论原则,将生产在哲学层面上的一般性概念作为分析的工具投诸具体的社会批判层面,强调“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⑩,它批判的是“生产的资本主义制度安排条件”{11}。

《神圣家族》文本中讲到,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有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是人的自我异化。但有产阶级在这种异化中感到自己是被满足的和被巩固的,它把这种异化看做自身强大的证明,并在这种异化中获得人的生存的外观。而无产阶级在这种异化中则感到自己是被毁灭的,并在其中看到自己的无力和非人的生存的现实”。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关系。资产阶级居于统治地位,占有生产资料,得到充分的自我满足,倾向于维持现有的生产关系;无产阶级居于被统治地位,丧失生产资料,处于贫困交加的非人境地,谋求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抗和颠覆。总之,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生产关系的实质是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

在社会主义下,“无产阶级在获得胜利之后,无论怎样都不会成为社会的绝对方面,因为它只有消灭自己本身和自己的对立面才能获得胜利。随着无产阶级的胜利,无产阶级本身以及制约着它的对立面——私有制都趋于消灭”{12}。无产阶级并不是以另外一种形式的压迫与统治代替资本主义私有制,而是彻底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在社会主义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奴役与被奴役的旧的生产关系被彻底消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自由发展着的。对于平等,马克思做出了这样的论述——“平等是人在实践领域中对自身的意识,也就是人意识到别人是和自己平等的人,人把别人当作和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13}。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的本质是,每个人平等地占有生产资料,自由劳动,共同发展。

通过运用“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论原则,马克思将生产在哲学层面上的一般性概念作为分析的工具投诸具体的社会批判层面,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的本质进行了论述,说明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是历史的暂时的,因而是必然灭亡的,这种灭亡不是基于历史想象而是基于历史发展的现实社会条件,社会主义并非一种必然,而是基于当时社会条件而产生的旨在消灭资本主义状况的现实运动。

四、《神圣家族》时期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发展水平

《神圣家族》写作的一开始,马克思就把矛头对准了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和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马克思以费尔巴哈意义上的“实践的人”为生产概念的出场清扫了唯心主义障碍,找寻到了能够使生产概念得以扎根和萌发的“具体的历史的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资料生产领域”的土壤,强调了生产的物质自然条件,从而为生产概念的进一步明确乃至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完善提供了前提可能。接下来,马克思通过考察具体的历史的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现实,以生产实践填补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空洞,并且在方法论上实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飞跃,在哲学的高度上总结出了一般概念和规律,指认了生产对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对生产概念的抽象性哲学规律内涵做出了明确论述。最后,马克思运用了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论原则,将生产在哲学层面上的一般性概念作为分析的工具应用于具体的社会批判层面,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的本质加以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依据历史发展的现实条件说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而取代资本主义而存在的社会主义将应运而生。

生产概念在马克思思想中的基础地位是不容置疑的,他对生产有两个方面的论述,“一个是对于生产的一般性理解,强调生产是人在历史中生存下去的第一基本前提,可称之为生产的存在论概念;另一个是对生产的批判性理解,侧重于对生产的资本主义安排条件的批判,可称之为生产的社会批判理论”{14},二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

通过对上文论述的梳理可以看出,《神圣家族》文本从生产概念出场前的准备工作、生产概念的抽象性哲学规律内涵、生产概念的具体性社会批判内涵三个层次,看似跳跃实则按照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逻辑,对生产概念进行了深入分析。这种分析同马克思整座历史唯物主义大厦中作为基础的生产概念的框架具有高度一致性。这说明了《神圣家族》时期历史唯物主义体系虽未成熟,但并非只是萌芽,而是已经颇具雏形;也体现了《神圣家族》时期马克思对生产概念的深入研究和拨云见日的理论张力。

注释:

①张一兵.自然唯物主义、人本学唯物主义与社会唯物主义——《神圣家族》的哲学解读[J].长白学刊,1998(4):13.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52.

③同上:52.

④同上:152.

⑤张盾.重新辨析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本意——评后现代理论对马克思“生产”概念的批判[J].哲学研究,2005(6):17.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18.

⑦同上:33-34.

⑧同上:52.

⑨转引自:王长里.《神圣家族》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J].江西社会科学,1983(5):71.原文出自:《列宁全集》,第38卷:13.

⑩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

{11}张盾.重新辨析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本意——评后现代理论对马克思“生产”概念的批判[J].哲学研究,2005(6):17.

{12}同上:44.

{13}同上:48.

{14}张盾.重新辨析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本意——评后现代理论对马克思“生产”概念的批判[J].哲学研究,2005(6):16.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2]张盾.重新辨析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本意——评后现代理论对马克思“生产”概念的批判[J].哲学研究,2005(6).

[3]王长里.《神圣家族》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J].江西社会科学,1983(5).

[4]张一兵.自然唯物主义、人本学唯物主义与社会唯物主义——《神圣家族》的哲学解读[J].长白学刊,1998(4).

[5]兴恺,江林.《神圣家族》并未从根本上形成唯物史观——与彭立荣同志商榷[J].江淮论坛,1985(3).

[6]赵家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神圣家族》中的生产关系思想[J].教学与研究,2011(7).

[7]俞吾金.马克思究竟从何时何处开始批判“抽象的人”的学说——从恩格斯记忆上的一个纰漏说起[J].教学与研究,2003(5).

[8]阿尔都塞著,李其庆冯文光译.读《资本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9]马尚清.《神圣家族》中的唯物史观萌芽——基于对青年黑格尔派思辨唯心主义的批判[J].文教资料,2015(30).

[10]杨耕.重新审视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空间——重读《神圣家族》[J].学术研究,2001(1).

作者:郭可心

上一篇:工商学院经济法论文下一篇:化妆品网络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