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创新论文

2022-04-30

[摘要]高校作为我国青年人才的集聚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已经成为了当代教育的重要任务。新形势下,实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历史任务异常艰巨,要求高校应从各个方面努力开展大学生党政思想建设,通过多种教育手段提升大学生思想认识。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创新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创新论文 篇1: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机制调研分析

【摘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充分了解学生在高校的思想状况,特别是学生党建状况与创新机制,是党在高校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根据这一出发点,通过对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和创新的调查,对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创新机制

高校学生党建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织部分,充分了解学生在高校的思想状况,特别是学生党建状况与创新机制,是党在高校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学生党建工作应当紧密围绕党的基本路线,通过加强学生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来提高学生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而大学生党员是党组织中最有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新生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大学生党建工作直接承担着培养具有共产主义信念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为党的事业输送新鲜血液的工作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这一出发点,我们进行了《关于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机制调查问卷》问卷调查,调查分党员组和非党员组进行,内容涵盖支部党建、党员教育、高校办学观念、其他等方面,共发放问500卷份,回收有效问卷473份,有效回收率为94.6%,涵盖了文、理、工、农、经、艺术等专业,以下是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一、当前学生党建工作总体情况

1.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情况

在调查中,有44.7%的人认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较好,认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很好的人只有19.37%。总体上看,超过90%的人都对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表示认可,同样,从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情况数据看,认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很好或较好的人占总人数的66.7%,有将近20%的人认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仅与普通群众一样。调查结果显示出了现在学生党员对自身要求不够严格,存在松懈、惰慢的行为,未能保证发挥良好的先锋模范作用。这对学生党员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2.党建工作基本情况

对党建工作基本情况的调查中,大部分支部完成情况都较好。例如,对定期进行思想汇报、发展党员、培养联系人谈话和召开支部大会这四项工作的开展满意度都达到了70%以上。在党支部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占到了被调查者的41.67%。在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上,被调查者意见不一,但超过50%的人认为要认真履行发展程序,保证党员发展质量和应进一步加大考察力度,严格把好入口关。

3.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效果

在调查中,认为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开展得较有成效的人只占到总人数的46.3%,有38.2%的人认为党组织生活的成效不大,主要是因为开展党支部的组织生活经费不足,形式单一。15.5%认为党组织生活仅流于形式,并没有达到实际的效果。从目前调查结果看,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当前学生党员教育的总体情况

1.党员教育的重心选择问题

在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这个问题上,超过40%的被调查者认为教育重心是解决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其次是解决学生基础道德修养问题,约占到30%。那么对于党员教育的重点问题上,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对理想信念教育、组织观念教育、保持先进性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科技文化知识教育都显得重要,需要全面协调进行教育。

2.党员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据调查,现在学生党员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理想信念动摇、宗旨观念淡、思想作风涣散、组织纪律观念淡薄、追逐个人名利和过于注重个人发展。其中理想信念动摇所占比例较低。

3.学生入党动机的情况

在这次调查中,现在学生积极入党的动机相当明确,只有不到7%的学生才是跟风入党的。但是,有一个问题值得引起注意的是30%入党动机是为了谋求仕途的发展,这是明显的入党动机不纯,思想觉悟不高的表现,也是体现了学生对入党存在一定的误区。

三、与高校办学观念相结合的调查情况

1.高校办学观念贯彻的情况

在被调查者中,有58.3%的人认为校党委在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结合学校培养人才观念方面脱离实际,投入不够,资金不足,做得一般。只有不到14.7%人认为做得好。在教学观念、方向的看法上,有71.4%左右的人认为办学观念、方向要与时俱进、更贴近现实社会的就业要求,满足社会日益多样化的需要。据调查,影响党建工作发展及培养党员人才主要因素有四点,分别是:师资力量、校纪校风的建设、学校办学宗旨的贯彻实施力度和学校管理制度的完善程度。

2.学校学生的服务意识、社会意识情况

据调查,当国家、集体、人个利益发生矛盾时,有77.6%的学生都会选择以大局为重,可以牺牲个人利益,在非党员调查中,仅有5%的人选择了以个人利益至上,损公为己也可。

四、其他方面情况

1.学生对党的思想理论学习态度

对于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态度,有62.7%人都表示要加强学习研究,提高理论修养,不能完全丢下。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在党员调查与非党员调查中显示,非党员的学生对党的理论知识的渴望更为强烈,这表明入党后,党员的求知欲、自律性有待提高。

2.学生就业态度

大部分人毕业后都想发挥个人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接近20%以上的人愿意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报效祖国、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同时这部分人也结合自身的目标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这表明当代学生思想趋向成熟,职业规划日趋明确。

五、建议及对策

针对学生党建工作出现的这些新问题,需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切实贯彻高校办学培养人才观念,改进工作方法、手段、体制,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规范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的考察、培养、发展、教育等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抓好党员思想建设,提高党性修养

重视党员的理论学习,把思想建设放在党建工作的首要地位。抓好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教育,营造良好的理论学习氛围,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

坚持学、用、改相结合,努力提高党员素质,继续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组织党员到革命老区进行参观,忆苦思甜,了解革命历史,激发广大党员的爱国热情;邀请经历革命战争的老党员座谈,增进对党的光辉史迹认识、提高感悟;到烈士园瞻仰烈士,学习英雄事迹,增强民族自信力。

树立学生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分清是非、辨别主次的能力,增强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党性修养。

2.健全学生党员发展体系,严保发展党员的质量关

发展学生党员必须严格按照党章规定,针对当代大学生大多是80后、90后,具有思想多元化的这一鲜明特点,建立一套较完善的符合高校学生发展入党的标准和体系,如培养联系人制度、民主测评制度(推优)、定期思想汇报制度等。并且,在发展过程中,要始终把坚持党员标准、保证党员质量放在首位,严把入口关。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党员工作的步伐。在党员发展规划中,应当继续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更加注重党员的结构分布和梯队建设,从而进一步确保党员队伍稳定发展。[2]

3.完善党员继续教育,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入党后,部分学生党员出现思想涣散、自律性不强的不良现象,学生党建工作的调整形势较为严峻。因此,完善学生党员再教育再学习越显重要,建立学生党员的思想继续教育体系,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及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不断增进其自修能力,真正达到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要求,发挥党员在学生中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号召广大同学和入党积极分子加强对党员的监督,引导他们向优秀党员学习。通过军学共建、参观科技、历史博物馆、企业,加强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了解企业经营运作模式,加强理论知识的运用,提高动手实践能力,使广大学生党员在参与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增强党组织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质。[3]

4.完善支部建设,增强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上级党组织应该重视高校党支部的建设,加大对支部建设的引导力度,规范党建工作,对支委进行专业培训,从而形成有序、有效的学生党建机制。

支部在党建工作上,进一步完善发展党员、监督党员的制度。首先完善支部工作中的各种规章制度,从新生入学开始,党支部作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考察计划,确定支部内部的联系负责人,组织跟踪发展对象、预备党员进步情况,并向支部汇报材料。培养联系人制度有效地解决了党员与团员、群众之间的沟通脱节问题,又能及时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在思想、生活和学习上相互进步。其次完善监督考核工作,根据学生党员实际情况,每学期末,支部对党员在思想、学习、生活、作风等方面进行量化,进行民主评议民主打分,对评议高的党员支部给予表扬或作为优秀党员条件;对在民主评议中排名较后的党员,支部将对其进行教育,指出其不足之处,限期整改。党员考核制度对党员入党后的培养教育具有激励作用,同时对党员自身素质、纪律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约束,有助于党永葆其先进性、时代性。

参考文献

[1]邹小雨.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党支部建设[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4):108.

[2]唐世龙.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整合与创新[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54.

[3]孟祥昕.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研究[D].硕士论文,2008:32-33.

作者简介:全文(1966-),男,广东湛江人,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学生教育管理。

作者:全文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创新论文 篇2:

创新高校学生党建机制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研究

[摘要]高校作为我国青年人才的集聚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觉悟已经成为了当代教育的重要任务。新形势下,实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出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历史任务异常艰巨,要求高校应从各个方面努力开展大学生党政思想建设,通过多种教育手段提升大学生思想认识。本文针对创新高校党建机制以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提出一些可行性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 党建机制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从多年的高校党建工作来看,党建机制建设对于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要充分发挥出党政思想政治和组织优势,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与教育工作,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如何实现教育的实效性,必须要从多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然成为当代教育一个非常重要任务。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义者不可推卸的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重要指导和参考价值。

一、加强党建工作建设的重要意义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加强对该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促进其形成良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多种形式来引导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觉悟提升,加强党建机制建设为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党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通过党建机制创新建设,让学生们认识到自己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责任,认识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树立起共产主义思想,积极投向党组织建设。

大学生通过党建机制建设对党的基本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学生加入党组织就是逐渐提升思想政治认识过程。入党之前,学生们要进行各种党校培训,认清楚党的重要目标和重要准则,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指导思想。高校通过组织先进入党积极分子不断找出自身的差距,帮助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改造学生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入党过程中,学校还要严格对学生们进行考验,对于符合条件的同志进行严格审查,使得学生们的思想觉悟得到升华。

二、创新高校党建建设促进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策略

1.促进党建工作各个团体之间互动

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着缺乏互动性的情况,因此在创新党建工作时,必须要打破这种党建工作僵局。教工党支部、学生党支部、入党联系人以及学生党员之间均要建立起互动关系,积极调动党员的主动性促进党建工作顺利开展。将专业知识和党建工作融合,形成专业知识教学和党政思想教育同步开展,定期组织党员参与集中谈话。高校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可以对学生们分享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人生经验以及丰富的专业知识。各个党支部团体之间实现互动,实现各种资源进行共享。

2.拓展网络渠道为党建工作服务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教育手段更加丰富,尤其是近年来微信、微博等互动平台的出现。教育工作者积极利用这些交流平台,宣传党建工作,加强对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学校还可以组建党建网站,及时发布党政主张,解释党政方针和决策,扩大党的影响力以赢得学生们的拥戴。网站还可以开通网上党校,扩大招收学员,向学员们展示党校生活、党支部风采,以此来获取学生们的支持。学校还可以将相关的国家文件、政策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学员们,定期对网站进行更新。

3.开拓学生宿舍作为党建工作重要场地

学生宿舍作为党建工作十分重要的场所,除了上课、课外活动之外,学生们的休息、娱乐和谈心都离不开宿舍。可以说,学生的宿舍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国家的相关文件指出:高校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发挥出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教育效果。党建工作应延伸到学生宿舍,将学生们宿舍作为扩展党建工作的重要阵地。通过学生公寓成立学生公寓宿舍党建工作小组,全面负责学生宿舍党建管理,实行党员宿舍挂牌承诺制度,将入党积极分子纳入先进团体,为大众学生树立起模范带头作用。

4.发挥社团在创新党建工作中的作用

学生社团一般都是指在校大学生有共同兴趣或者爱好的群体,自发组织的社团。大学生社团在高校的影响力很大,通过社团活动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使得学生们在集体活动中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大学生社团中实施党建教育,充分发挥出社团的作用,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觉悟,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近生活。在社团工作中实施党建积极改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积极性,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三、结束语

高校作为青年知识学者的聚集地,加强党建制度促进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提升已经成为了当前高校教育非常重要的任务。新形势下,高校开展党建工作必须要结合当前高校教育的现状,充分发挥网络技术构建网络教育平台,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而不断努力。本文针对创新高校党建机制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进行深入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提供重要支持。

作者:孙俊华 郭安宁 刘璐 井伟川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创新论文 篇3:

新常态下高校学生党建与学生工作联动机制创新

作者简介:谢娟(1984.9-),女,汉,湖南衡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中国进入“新常态”时期,高等教育面临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新常态”赋予高校学生党建与学生工作新特征,高校学生党建与学生工作应积极适应“新常态”,紧跟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互补和联动合力,实现“1+1>2”的育人效果。

关键词:新常态;学生党建;学生工作;联动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新常态”,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法治等诸多领域逐渐进入“新常态”时期。社会环境的变革为高等教育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奠定了基调,创造了条件。高校学生党建与学生工作如何适应“新常态”,紧跟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互补和联动合力实现“1+1>2”的育人效果成为具有重要时代意义的课题。

一、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联动的必然性

1.有利于实现价值共创。大学以立德树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这也是学生党建与学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生工作通过规范学生管理、强化思想教育和提升学生素质为高校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保驾护航。而学生党建工作以学生党员教育、培养和发展为契机,通过加强对学生思想引领、道德熏陶、党性培养和先进性教育,推进学生全面发展,两者联动能有效推动大学终极目标的实现。

2.有利于实现工作互促。学生党建是学生工作的核心和灵魂。党的理论是学生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和中坚力量,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培养和教育,增强他们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吸引力,能切实推动学生工作的开展。学生工作是学生党建的平台和载体。它赋予了学生党建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对学生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方式。学生党员大部分是学生干部,承担着各种学生组织管理工作,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党性修养和奉献精神有利于扩大党建在学生中的影响力,使更多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3.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都需借助一定的平台对学生开展教育,可将党建工作与学生宿舍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志愿服务和团学活动等相结合,在人员、经费、场地、平台等进行资源共享,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最佳育人效果。

二、新常态赋予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新特征

十八大以来,纵观中央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三严三实教育实践活动”,从倡导“四个全面”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不难发现在推动社会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从严治党等各个方面,新的理念、新的措施已大量涌现,这为高校党建和学生工作带来新机遇与挑战,也赋予了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新特征。

1.“严”字当头。习总书记提出从严治党,高校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也需将严字贯穿始终。严把党员入口关,严格党员的教育管理,严格监督党员发展和学生管理服务各个环节,严格遵循教育规律,严格把握育人工作的各环节,严格执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从而达到从严治党、从严育人。

2.“实”为根本。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要以“实”为根本,避免形式主义、党建队伍作风要扎实,工作要务实,行动要落实,学生工作更要脚踏实地,干实事,提升育人工作实效性。

3.“新”为保障。长期以来,党建工作开展呈现“官方模式化”,严肃单一的会议召开、文件传达、组织学习等形式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在高校相对活跃的文化环境里,这种方式显然不能取得较好效果。新形势下,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需具备创新思维,与时俱进,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创新教育管理形式,才能保障育人效果。

三、构建学生党建与学生工作联动机制新常态

(一)创新教育管理理念,建立思想导向共融机制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当前我国的主导价值观,它为我国高校党建和学生工作创新指明了方向。面对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使命,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都应始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全过程,并以它为思想先导,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全面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认同和精神支撑,引领并指导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的开展。

2.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互岗位化设置。实行学生党员在学生工作领域岗位化,推进团支书基本由党员担任,鼓励学生党员积极参加学生干部竞选,推动学生党员在实际工作岗位中作出贡献;实行学生干部在党建工作领域岗位化,学生党支部书记原则上由学生干部担任,班级党小组成员主要由学生干部兼任。通过实行互岗位化,切实增强学生党建与学生工作队伍合力。

3.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制度互渗。在选拔机制方面,党支部将团组织的“推优”工作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情况纳入学生党员发展考量体系。学生干部应主要从学生党员中选拔,同时鼓励学生党员勇挑重任,主动投身到学生干部队伍中;在培训制度方面,将党课和团课结合,扩大参与面,丰富培训内容,健全培训机制;在考评制度方面,将学风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情况纳入学生党员考核体系,将思想进步及在学生中发挥先进性作用情况纳入学生干部考核体系。

(二)从严开展队伍建设,促进主体共振

1.严把入口关。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都是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高校育人质量和育人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对学生党员和学生干部的选拔上,要严格标准,认真审核,做到“入木三分”,公平公正公开进行选拔。

2.发挥主体性。“以人为本,突出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求无论在学生党建还是学生工作都要充分认识到主体的重要性。加强学生党建与学生工作的联动,需要进一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学校的育人工作,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3.增强互动性。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是高校育人的基本原则之一。在学生党建工作中,主体链为辅导员—学生支部书记—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学生工作中,主体链为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干部—学生。辅导员为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共同主体,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优秀分子,而学生党员大多来源于学生干部。通过充分发挥各主体的自主性,开展教育与自我教育,实现多主体共振。

(三)搭建实践互促平台,凸显育人实效

1.搭建“党建带学工”实践平台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先进群体,他们思想活跃,喜欢接受新知识、新事物,厌恶单调、枯燥,如果学生党建工作还是一味的“老三样”,那么教育意义将大打折扣。结合时代特点和各高校的文化传统特色,发挥校园文化在学生党建中的熏陶作用,开展形式新颖、气氛活跃、参与性强的学生活动,充分调动每一个党员的积极性,使大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向党组织靠拢,在实践中走向成熟。如可广泛持续开展“五个带动”、“一区三岗”等学生党建项目建设;可鼓励党员深入农村、企业调研,亲身体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可开展党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下乡扶贫活动等,让大学生亲身体验基层人民的生活,提高党组织生活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搭建“学工促党建”实践平台

当前,我国受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元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面临大量西方腐朽思想文化的冲击。特别是网络媒体的迅猛发展,各种不良思潮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思想。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应把党的建设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党建思想引领、政治核心和组织保证作用。通过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党团活动日、社团活动、主题班会、“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等富有时代特色和校园特点的文化活动,对广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党性修养,促进学生党建工作。

3.搭建学工党建网络共建平台

信息技术以一种深入持久的方式改变着世界面貌,为高校党建和学生工作注入了新的内容。新常态下建设好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网络共建平台,一要建立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型于一体,深受学生喜爱的信息平台,如校园主页、QQ空间、微信、微博等;二要寻求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契合点,加强内容设计。将党性教育内容与学校当前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宿舍管理、班团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同时,把握时代脉搏,将信息平台的内容与社会热门话题、主流思潮、主导价值观等相结合;三要加强主体互动交流,通过开通网上论坛、留言板、电子邮箱、在线咨询等模块,为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主体提供交流互动空间,使之成为思想交流、自我教育的园地。

(作者单位:湖南工学院)

基金项目:2015年湖南工学院党建研究课题《新常态下高校学生党建与学生工作联动机制创新研究》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龙银.构建高校学生党建和学生工作的互动机制[J].科技信息,2010,(5).

[2]陈志波.高校学生党建与学生工作的关系探索[J].世纪桥,2007,(3).

作者:谢娟

上一篇: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教育论文下一篇:加强实践意识指导秘书工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