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校园中大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创新探析

2022-09-10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积极构建和谐社会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是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大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创新的重要目标之一。

1 大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创新对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刘延东2008年3月在教育部调研时指出:当前我国教育处在新起点, 面临新机遇, 需要应对新挑战。要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进行战略性思考, 准确分析把握教育的发展趋势, 研究提出带有全局性、前瞻性的思想观点、政策措施和对策建议, 推动教育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同样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 创新工作机制势在必行。

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 在构建和谐校园中, 学生无疑是主力军和生力军;而学生党员是学生的优秀代表, 学生党支部能否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学生党员能否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对和谐校园的构建都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来说至关重要。

2 大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创新在构建和谐校园中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明确要求, 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 高校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研究高校党的建设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 提高思想认识, 明确工作思路, 制订有力措施, 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 形成健全严密的组织网络, 切实加强高校青年知识分子发展党员工作, 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一段时间以来, 各高等学校都加大了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 学生党员数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但由此而带来的教育管理的问题日益凸现, 特别是在如何加强大学生入党后的教育、管理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他们在构建和谐校园中较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 亟待探索出更新更好的思路和方法, 这是今后一个时期大学生党建工作必须面对的形势和任务。

针对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提出的“进一步做好在高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 努力实现高年级学生党支部建在班上的工作目标”, 以及构建和谐校园对大学生党建工作的要求, 当前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机制上还存在着以下一系列共性的问题: (1) 党支部设置还不尽合理, 离党支部建在班上的目标还有较大的距离; (2) 党支部的制度还不够健全, “三会一课”等规章制度还不能完全落到实处; (3) 党支部的干部素质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党建工作的需要, 必要的培训、学习、交流和提高不够; (4) 党支部管理的科学性还有待大大提高; (5) 党支部的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还有待大大增强; (6) 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长效机制还未完全建立; (7) 学生党员发挥作用的评价机制还未完全形成; (8) 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9) 党支部的硬件条件还有待大大改善。

3 构建和谐校园中的大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创新

构建和谐校园中的大学生党建工作机制创新, 就是要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制度保障、组织保障、队伍保障以及评价机制保障中的不和谐的方面和因素。

3.1 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将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3.1.1 认真落实入党联系人制度

让每位入党积极分子及时得到党组织的培养、关心和帮助, 使其尽快成长、成熟, 早日入党。

3.1.2 认真落实入党积极分子定期汇报制度

让入党积极分子定期向党支部汇报思想, 及时了解和掌握其思想状况, 避免入党前突击汇报。

3.1.3 认真落实入党积极分子定期考察制度

对入党积极分子必须定期进行考察写实, 及时了解和掌握其成长状况, 避免入党前突击补材料, 这样既不规范, 更不严肃。

3.1.4 认真落实入党前谈话制度

入党前的谈话绝不是形式, 而是入党前的最后一关, 必须严格把握。在谈话人的选定和谈话内容的要求上都应严格把关。

3.1.5 认真落实三级公示制度

在列为发展对象、拟发展入党和转正之前, 都应该进行公示, 对公示中出现的问题要慎重对待和处理。

3.1.6 认真落实预备党员定期考察制度

一年的预备期很短, 必须进行定期考察, 才能使预备党员在组织的关心和帮助下真正走向成熟, 达到转正的要求。

3.2 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党建工作组织建设, 让各级组织发挥应有的作用

3.2.1 切实加强学生党支部建设

科学、合理地设置和学生党支部, 并选好、配好党支部书记。加强对学生党支部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同时加强党支部的阵地建设, 提供必要的活动场所, 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

3.2.2 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

“三会一课”是党员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确保组织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一环, 绝不能以简单的参加组织工作和党员的自我约束来替代。

3.2.3 创新组织生活的形式和内容

在组织生活中让学生党员由受教育者变为教育者, 增强党员的主体意识和工作责任心, 由过去“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增强党员的参与意识和学习自觉性。同时, 推广学生党员的组织生活进社区、进企业, 让学生党员的组织生活与社会实践、专业知识的学习相结合。

3.3 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 在提高党建工作人员素质的同时保证队伍的相对稳定

3.3.1 保持队伍相对稳定

提供必要的待遇, 为学生党建工作者提供和谐、宽松的工作环境是保持学生党建工作队伍的关键之所在。

3.3.2 定期进行培训

一方面加强对他们进行党务工作的知识培训, 提高他们自身的业务素质;另一方面, 要积极鼓励他们针对新时期的大学生自主意识的不断增强, 改进工作思路, 完善工作方法, 增强主动服务意识, 开创信息时代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3.3.3 开展必要的调查研究

对学生党建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 必须开展必要的调查研究, 寻找对策, 只有这样, 才能切实增强学生党建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实效性。

3.4 进一步建立大学生党建工作评价机制, 努力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局面

建立科学、合理的大学生党建工作评价机制, 对学生党员和学生党支部进行量化考核, 并同时纳入各校二级基层党组织目标管理考核。对学生党员的评价重点是其模范带头作用的发挥以及在构建和谐学院中的作用发挥情况;对学生党支部的评价重点是其在构建和谐校园中战斗堡垒作用发挥的情况。

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 定期在学生党员和学生党支部中开展评比优秀党员和先进基层党支部的评比, 不仅有利于争先创优良好局面的形成, 更能促进大学生党建工作的稳步推进和不断创新。

摘要:在构建和谐校园中, 大学生党建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本文从分析大学生党建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入手, 就如何在构建和谐校园中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和谐校园,创新机制,党建工作

参考文献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 2007-10-15.

[2]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N].中国教育报, 2008-3-25.

[3] 进一步做好在高等学校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 努力实现高年级学生支部建在班上的工作目标[N].中国教育报, 2003-10-30.

上一篇:对陶行知关于学生学与先生学思想的认识下一篇: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