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蕴藉小学语文论文

2022-04-17

摘要: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听、说、写的训练,情感体验需要实实在在地去品读文本,体会内涵。通过文质兼美的文本内容的熏陶,才能让学生学有所获,丰富学生的语感,沉淀语文素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日常每节语文常态课的课堂教学。从常态课堂这一视角结合教学实践来分享简约下的常态课堂的一些做法。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话语蕴藉小学语文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话语蕴藉小学语文论文 篇1:

语文口语交际课要有“语文味”

摘  要:语文口语交际课缺乏“语文味”,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该文从“语文口语交际课的语言组织要符合语法 ”“语文口语交际课的交际活动要讲究修辞”和“语文口语交际课的口语教学要渗透文学”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让语文口语交际课具有“语文味”。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口语交际;语文味

2001年教育部首次把“口语交际”纳入语文课程体系之中,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中,更是强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然而,由于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中的新生事物,《课标》和教师教学用书对它的指导也比较笼统,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常常把语文课的“口语交际”上成了单纯的“口语交际”,或类似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口语交际”,普遍缺乏“语文味”。

那么,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味”就是“言”与“意”融合的独特韵味。它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第一,是文本的“言”,通过语言本身的内在魅力震撼学生。第二,是文本承载的“意”,通过文本的意象、意蕴、意趣等精神性的东西打动学生。第三,“言”与“意”通过听说读写的言语行为交融在一起,在语文实践中获得语感与美感。第四,是作为言语主体的“人”在言语实践中的个性色彩和审美取向。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曾强调学校里的语文教学“应该语言和文字并举,以语言为门径,以文字为重点,达到语言和文字都提高的目的”。

笔者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之处,教师可利用语文自身的学科特色来培养,使之具有“语文味”。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研究与实践,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使语文课堂的口语交际具有“语文味”。

1.语文口语交际课的语言组织要符合语法

语言是人类进行沟通交流的表达方式。人们彼此的交往离不开语言。尽管通过图片、动作、表情等可以传递人们的思想,但是语言是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方便的媒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也是要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沟通和交流,最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也要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沟通和交流,最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师生的口语表达要符合语法。语法,《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研究按确定用法来运用的词类、词的屈折变化或表示相互关系的其他手段以及词在句中的功能和关系”。在《国语辞典》中细分为两点:一是讲求语言构造合宜,音调优美的方法,也称为“话法”。二是语词、语句形成的规律。有时包括口语和书面语,与“文法”一词相近。

在传统的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师生的语言组织常常会出现不符合语法的现象。最明显的就是口语表达缺乏逻辑,会出现较多的“啦”“是吧”“然后”等口头禅。事实上,在一段完整的口语表达中,“然后”最多只能出现一次。师生在口语的组织中要尽可能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口头禅。笔者在听校内某新教师在上统编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口语交际课《安慰》时,发现她一节课40分钟,总共说过20次“然后”。教师语言不符合语法的严密性和逻辑性的结果是学生有样学样。在实战演练安慰别人的时候,发言的12个小组代表中有6个都使用“然后”作为过渡,语言组织完全不符合语法逻辑规律,执教教师还没有发现并引导,这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长此以往,课堂也就流于形式,缺乏“语文味”。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语文口语交际课上,教师更要注意说话时的语音、语法以及语言的标准性,教授符合语法规律的课堂发言的基本格式。可以以“我聽了某某同学的发言,她的什么什么观点我是赞同的,什么什么观点我是不赞同的,我认为……”“我赞同某某同学的看法,但我也有几点要补充……”“经过我们小组的讨论,我们一致认为……”等符合语法的语言表达作为基本格式,让学生学会在认真倾听、认真思考后再清晰而有条理地进行表达和交流。如果学生的回答不符合语法逻辑,没有条理,教师要及时给学生提供支架,如“同学,别急,我们可以用上‘第一、第二、第三或者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表示顺序的词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练习,无论是学生的语言组织,还是教师的语言组织,都能更加符合语法,语文口语交际课也就能上出“语文味”了!

2.语文口语交际课的交际活动要讲究修辞

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一切口语交际活动,都始终伴随着修辞行为。好的修辞,必然是符合语法规律的。如果语言不符合语法,说都说不通,就没有什么好的修辞可言。修辞是即兴口语的基础。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说:“修辞原是传情达意的手段,主要为着意和情,修辞不过是使达意传情能够适切的一种努力。”在语文口语交际课上,为了实现“传情达意”的目的,口语的表达要讲究修辞。

那么,什么是口语修辞呢?我们在进行即兴口语表达时,都会在话说出口之前有意识地对语义、语音、语态做一些修饰或调整,这就是“口语修辞”。口语修辞是动态语境中即兴口语表达的必备环节,是将话说得准确、鲜明、生动、得体的必要条件,是使言语交际、节目主持更有成效的手段。

口语的表达要讲究修辞,首先要做到口齿清晰,因为“语清意自明”。即兴口语表达,口齿清晰是最基本的要求。说话不能拖泥带水,含混不清。学生在互动表达的过程中,要口齿清晰,对方才能听懂你要表达什么。还是以《安慰》为例,教材给出了一个情境——在运动会 4×100 米接力赛中,小峰摔倒了,他的班级在这个项目上没有取得名次。因此小峰很自责,如果你是他的同学,你会怎么安慰他?笔者执教的班级的学生是这么回答的“小峰,你别自责了。我们都知道你跑的时候拼尽了全力,大家都很担心你有没有摔伤。这次没有取得名次不要紧,我们一起加油,争取下次再为班级争光。”这样口齿清晰不含混的口语表达,不仅让小峰心里很暖,真实地感受到了来自同学的安慰,还给小峰提供了方法。这个交际可谓一箭双雕。

其次,口语的表达要做到响度适中,富有活力。响度,也是一种口语修辞手段。可以说嗓音是师生口语表达的“第二张脸”,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不宜过平,也不宜过亮。口语交际是听和说双方互动的过程。所以说的人要响度适中,语音语调注重抑扬顿挫;听的人如果有补充,表达也一样需要富有活力。最后,口语的表达要注意停顿,控制节奏。停顿是因思想内容的表达和生理、心理的需要,在语流的链条上有意识设置的间隙休止,是有声语言的“标点符号”。以《安慰》为例,小冰丢了心爱的手表,学生在安慰的过程中,如能注意停顿,表达就能更加流畅——小冰/不要难过了/弄丢手表/只是你一时疏忽/你不能一直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应该振作起来/从中吸取教训/以后不再弄丢东西。

如此,在语文口语交际课的交际活动中讲究修辞,师生口语表达口齿清晰,注意停顿,不仅语清意明,而且富有活力,这种口语交际课就属于真正的“语文式”的口语交际课。

3.语文口语交际课的口语教学要渗透文学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識形态。语言和文学联系紧密,都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在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之前,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阅读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和文学的魅力,将学习语言表达与文化有机地联系起来,在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以《出塞》一文为例,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交流不同诗人笔下的边塞,再抓住“明月、边关、征人”引发学生表达的欲望,通过交流、想象去感受边塞的壮美。紧接着辅以《精忠报国》的视频,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壮。然后引入《史记》,介绍飞将军李广的英雄事迹,体会征人“思良将,盼和平”的愿望。最后以吟诵《出塞》收尾,整堂课既渗透了边塞组诗的教学,更是将诗歌的吟诵文化引入课堂,同时也达到了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

再以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讲历史人物故事》为例,教学时要有意识地渗透历史人物背后蕴藏的历史。为此,教师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其中,横向指以单元为主线的整合教学,学生在口语交际练习中,可以选择讲述单元历史人物故事,如《王戎不取道旁李》、《西门豹治邺》、《扁鹊治病》和《纪昌学射》;纵向指往回追溯,鼓励学生可以讲学过的故事,比如第七单元《出塞》中“飞将军李广”的故事、《夏日绝句》中项羽和刘邦的系列故事;再往前追溯,学生还可以讲述《司马光》(三上)、《羿射九日》(二下)、《曹冲称象》(二上)、《大禹治水》(二上)等系列我们之前学过并熟悉的故事。横纵结合,既拓宽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视野,也让学生在表达与交流中对经典的文学故事有了更深的理解。而这些经典的历史人物故事,不仅生动有趣,还能给人带来智慧和启迪,正是因为口口相传,才让它们历经千年仍然广为流传。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正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指:“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如能有意识地渗透文学和文化传统,将使课堂上出独特的“语文味”来。

当然,要让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具有“语文味”,除了语言组织要符合语法、交际活动要讲究修辞、口语教学要渗透文学以外,还需要语文教师具有“语文功底”,即要有扎实的语文学科素养和专业功底。专业的“语文功底”加上科学的口语表达,相信你的语文口语交际课堂定会充满“语文味”。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陆一平.语文新课堂:“语文味”的失落与回归[J].文教资料,2006(04).

[3]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4]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20.

[5]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6]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7]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作者:曾晓兰

话语蕴藉小学语文论文 篇2:

简约下的常态课堂同样精彩

摘 要: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听、说、写的训练,情感体验需要实实在在地去品读文本,体会内涵。通过文质兼美的文本内容的熏陶,才能让学生学有所获,丰富学生的语感,沉淀语文素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日常每节语文常态课的课堂教学。从常态课堂这一视角结合教学实践来分享简约下的常态课堂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常态课堂;语文课堂;文本内容;语文素养

名师薛法根曾说过:“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个老师,一群学生,没有表演,没有多媒体,犹如一幅简笔画,线条简单而又意境深远。简约的语文课堂,剔除了喧嚣与华丽,变得干净而又美丽。这,就是我们向往的语文课堂,一如我依恋儿时的乡村生活,自然而又惬意,宁静而又悠远。”

自课改实验启动以来,有些语文课堂为追寻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学生表面上收获多了,但学生阅读和表达的体验少了,语文学习能力反而下降了。语文教学离不开读、听、说、写的训练,情感体验需要实实在在地去品读文本,体会内涵。通过文质兼美的文本内容的熏陶,才能让学生有学习收获,提高学生的语感,沉淀语文素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语文素养的提高,离不开每节语文常态课的课堂教学。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坚守学生的立场,追求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踏踏实实地做好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组织好每节常态下的语文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阅读和表达水平不断提升,达到读、诵、说水乳交融,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使学生的智慧不断生长。

一、学生演读,营造氛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通过阅读,发展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读”“多读”“反复读”,对于低年级的语文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一年级的学生天性活泼,有很强的表演欲望,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表演读,以读促练,以演促读,用简洁有效的朗读训练活动,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语文阅读和理解能力。

如教学《春笋》一课时,笔者结合一年级学生好动的特点,设计了动作表演读的活动。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明白了课文意思。教学中,我紧紧抓住文中“唤醒、冲破、掀翻、冒”等表示动作的词语让孩子反复表演、朗读,学生一个个热情高涨,在绘声绘色的朗读中不仅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也真切地感受到了春笋顽强的生长意志。特别是齐声读“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时,我仿佛听到了春笋顽强向上的拔节声。通过表演读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朗读,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进行分角色表演读也是非常有效的阅读活动。

如在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时,学生对于狼和小羊的对话,始终读得干巴巴,没有语调,缺乏语感,阅读效果欠火候。教师安排了两位学生上台来进行角色朗读、表演。这样,感觉一下子就出来了。学生通过分角色表演读,很好地把握了两种角色的性格特点,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材中类似于《狐狸和乌鸦》《青蛙看海》等故事性很强的课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分角色表演,进行绘声绘色的朗读,品味文字内容,激活学生的语言敏锐感,语文学习也就变得更有灵气。

二、简笔描画,再现意境

在阅读教学中适当使用课堂简笔画往往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语文学习离不开情境的创设,好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当前小学语文教材都是选用的文质兼美、内涵蕴藉的美文。学习这类文本时,除了应用插图、图片、动画等来创设情境之外,有时应因地制宜,利用简单的简笔画,结合文本内容的学习,由画入境、画境交汇,也能充分发挥学习的效益。

如教学《小池塘》一课时,教师出示这样两句:“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池塘边的芦苇长起来了,像长长的睫毛”。在引导学生诵读语句后,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语句的优美,深刻体悟句子的含义。教师随即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笔进行勾画。先画出了一个泛着波纹的清澈小池塘,再添上幾笔绿绿的芦苇,寥寥几笔,一个清秀明丽的小池塘立刻就展现在小朋友的眼前。“哇!太美了,明亮的大眼睛,绿绿的长睫毛,真像啊!我好想去那儿看看……”学生的脑海里有了具体可感的画面,有了活生生的形象,就自然而然地发出了这样会心的感叹。或许,黑板上有意勾画的几笔芦苇比多媒体中风轻曼舞的芦苇更像“长长的睫毛”,黑板上的一汪小池塘更像“明亮的眼睛”。这为学生接下来的课文朗读奠定了很好的情感基础,学生读得有声有色,犹如身临其境,真切地表达出了对小池塘的喜爱之情。

小学阶段,不光有美文,还有描写美景的古诗。这类古诗,在写景时大都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宋代苏轼云:“画为不语诗,诗是能言画”,可见诗与画有着密不可分的姻缘。如果把字、词、句的意思嚼烂了喂给学生,这样的诗歌教学意象全无,学生也必生烦腻之心。

如教学《咏华山》这首古诗时,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的角度来理解“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有一定的难度。课堂上,引入课题后,教师边低声吟诵古诗内容,边即兴在黑板上作画——用粉笔进行简笔画创作:寥寥几笔勾画出高耸入云的华山,陡峭至极。学生瞪大眼睛,脱口而出:“哇!华山真高啊!”在学生的惊呼声中,教师在华山顶上勾出两个小人、一轮红日、一抹蓝天,画出了脚下连绵起伏的群山、山腰间的朵朵浮云……整个过程层层渐进,一气呵成。结合简笔画的图像,诵读文本内容,古诗的教学重难点瞬间攻破,孩子对诗意的理解已水到渠成,因为静态的抽象文字已定格成美丽的画面永远印在了他们的大脑里。

三、直观演示,模拟情境

直观实验演示,最大的好处是直观性,理科教学多提倡动手实验。其实,我们的语文教学何尝不可以吸取这样的经验,有的时候,一个有趣简单的小实验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实验演示最大的效果,是把静态化为动态,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为直观可感的动作场面,妙趣横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突破课文的重难点,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时,教师用一个窄口玻璃瓶装了半瓶水,并准备了一些石子,让学生扮演乌鸦演示“叼石子、放石子”的过程。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学生争先恐后地上来,有的还用两个手指充当乌鸦的嘴,每放一颗“石子”,孩子们都欢呼雀跃:“升高了!”“又升高了!”“真的渐渐升高了!”“乌鸦的办法真好!”“好聪明的乌鸦!”……学生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时讲解是多余的,通过动手实验,学生主动悟出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理解了“渐渐”“一个一个”等重点词语的意思。在课堂演示时,教师有意准备了一个稍大的石子,结果,卡在了瓶口。这也是乌鸦为了喝水,为什么都是叼的小石子。通过实验直观演示,学生真正理解了课文内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采用直观演示,往往更有特色,整堂课,师生幸福无比!这种互动性的操作,是多媒体的课件演示不能带来的美妙体验。

四、复述故事,升华情境

“复述”在语文学习中是很有必要的学习方法,在语文教学中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教学环节。复述课文是一个从简单到具体、又从具体到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死”到“活”、从“背诵”到“创新”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想象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低年级语文课中故事所占比例较大,学好这一类课文对于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在复述故事时,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指导工作。对于学生遇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帮助,让孩子从说简单的话语,到连贯、完整、有主题地复述故事,发展学生有条理、层次、语词丰富、描述具体的语言叙述能力。复述故事训练是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好的途径,但需要语文教師注意的是复述不能远离课堂,要重视、加强基本的文字复述训练。

1.耐心倾听,纠正病句

在语文课堂上,当学生进行复述故事,语言表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倾听,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表达有误的地方,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引导学生正确说,使学生正确地用语言进行表达。

2.舍得时间,纠正词语

复述故事,其实也是一种师生交流。在复述同样的故事时,可以让学生换一个说法,换一个词语。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自己示范或让其他学生帮忙。思维的发展离不开语言的实践活动,教师要结合复述文本内容,让学生品词析句,品味语言魅力。在复述时,告诉学生,应说什么,怎样说?

对于《蘑菇该奖给谁》《狼和小羊》这类课文教学,教师在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可以安排适合的时间来让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复述。故事复述时,可以通过图文结合的复述(有图有简单的内容)——看图复述(只有图内容)——创造性复述(依据故事可以想象)。每位孩子在成功复述后,听到大家热烈的掌声时,一定很有成就感。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能够更深刻地体验成功感,这要比仅仅通过多媒体看动画、听故事更有意义。

以上方法与多媒体教学相比,看似不先进,却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语言,培养语感,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则,进而内化为扎实的语文素养。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守学生立场,从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出发,找准学生知识的生长点,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中,不断前行。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语文教材的不同内容的不同要求,做到“堂堂有新招,篇篇有花样”。

参考文献:

贾兰.关注常态课,演绎真精彩[J].教育科研论坛,2009.

编辑 冯志强

作者:黄健

话语蕴藉小学语文论文 篇3:

培育核心素养应重视语言形式的人文内涵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的人文教育,过去是过度张扬、喧宾夺主,现在是噤若寒蝉、谈虎色变,始终无法确立准确、恰当、应有的位置。这与我们重视文章主题、文本故事等语言内容的人文内涵,忽视语言形式的人文内涵有关。关注语言形式的人文内涵,就是要让人文教育始终以语言形式为基点和原点,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中感受蕴含在字里行间的人文精神,防止漫无边际的拓展延伸、蹈虚凌空的道德说教和一厢情愿的品德教育,从而促进学生语言技能与思想认识的同步发展,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统一。这样的人文教育才更深刻,更富有魅力。

一、忽视语言形式人文内涵的两大恶果

1.人文泛化

教学《晏子使楚》,无视“学习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单元阅读目标,硬要挖掘出“尊重”的人文主题;教学《颐和园》,不管游记的文本体式和语言特色,大量使用视频、音乐等媒介进行所谓的爱国教育……如此“微言大义”,任意拔高,甚至是曲解歪读,文本内容成为一个任人揉捏的生面团,片面、偏离、歧义、错读时有发生,“泛人文”“泛语文”也就在所难免了。由此看来,人文教育倘若一味关注语言内容的人文内涵,显然是不可靠的。而重视语言形式的人文内涵,情形就大不相同。这是因为语言的内容与形式恰如透明玻璃的两面,你凝视语言形式,也意味着在注视着语言内容。有了语言形式的框定和制约,对隐藏在语言形式之中的思想感情、生活情趣、生命意识等的理解和感悟就不可能天马行空、无边无际。这样的语言体验,自然就融语言表达与人文内涵为一体,在与作者产生心灵共鸣、共振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语言表达的精妙与魅力。

2.语用僵化

教学《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自然段,只满足于学生知道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威尼斯小艇的特点,至于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比喻,以及隐藏在语言文字之间的情感、形象、意味、韵律,则熟视无睹,导致学生获得的只是干巴巴的语文知识概念。品读《圆明园的毁灭》中的“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这句话,只理解“凡是”“统统”“任意”的字面意思,不品味其中蘊含着的愤怒、愤恨、愤慨等复杂情感,也不揣摩从“掠走”到“搬运”再到“破坏、毁掉”层层递进写法的意图,学生如何真切地体会到英法联军的残暴和贪婪?这样的语言学习是干瘪、苍白、缺少血肉的,学生自然难以真正体会到蕴含在语言之中的人文内涵,进而体会作者是怎样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化作语言文字形成作品的。

二、语言形式的人文魅力

语文开始独立设科之前,始终是经史哲理文一家,即便到了今天,经史哲理看似从“语文”中分离出去了,其实它们与语文学科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这样说,在所有学科课程中,语文具有与生俱来、得天独厚的人文品性,不仅绽放出独特的语言魅力,也展现出独具特色的人文魅力。

1.精神力量

很多时候,读着一段文字,你会突然为之怦然心动,莫名地激动、兴奋、振作起来,这就是语言的精神力量。语言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携带着丰富的精神资源,散透着巨大的精神魅力。屈原报国无门而呼“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东坡壮志难酬而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稼轩胡虏未灭而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抒发了强烈的家国情怀,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蕴含着沉甸甸的责任担当,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问,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闪烁着宽广的博爱光芒。孔子“述而不作”,仅靠弟子的记载,留下一本仅有20篇的《论语》,就支撑起了华夏民族的文化核心,何故?“思甚深”是也。

2.艺术美感

语言的艺术美感体现在语音、词语、语句、篇章等多个层面,借助语言的样式、音韵、节奏、趣味等方面传递出来。声调的响亮铿锵,节奏的爽朗明快,句式结构的短促递进,让人感觉激奋昂扬;低沉的语言造型,紧迫的语言节奏,不很协调的结构负荷,令人感到压抑沉重;语言运用意趣盎然、妙趣横生,给人以新鲜感、惊喜感和趣味感。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从结构样式上看,前三句句式极为规整统一,给人以冗长拖沓、平铺直叙之感,恰到好处地营造了凄凉悲苦的意境,奠定了惆怅感伤的情调。后两句句式变化多样,节奏灵活跳跃,恰与前三句形成强烈反差,强化了羁旅游子肝肠寸断的悲苦情怀。从文字意象上看,“枯”“老”“昏”“古”“西”“瘦”等文字富有画面感,构筑了一幅夕阳西下离人愁的凄美场景,烘托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天涯的断肠人的凄苦形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艺术感染。

3.情感意蕴

语言展现着表达者独特的个性和情感。任何一个语言形式背后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都是一个生命个体精神的投射、心灵的律动和情感的宣泄。那首脍炙人口的汉乐府《上邪》:“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这流传千年的山盟海誓,不论是它的语气、用字、句式,还是它的节奏、韵律、意象,构成了一唱三叹的语言形式,喷薄着一股夺人心魄的炽烈情感和激情四溢的爱的誓言,令无数人为之动容。改“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使得原本单纯的不带情感的一般叙述,一下子成了坚决的带有极端憎恶的惊叹,更能把愤怒又蔑视的情感强烈而又鲜明地传达出来。一字之差,语言的意味、情感大相迥异,可谓是人文原在语文中!

4.创新思维

汉语言的表现形态总在不断的创新中变化、丰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使得影响深远的不朽作品和千古名句层出不穷,代代相传。唐代诗人李群玉的《山驿梅花》借山崖之梅,表现了孤芳自赏、虽不为世俗理解却不改其志的心向;宋代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不仅变诗为词,而且意境有所突破,彰显出面临悲剧性的消亡却矢志不渝的崇高境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则“反其意而用之”,在格调、情绪、意境上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展现出难能可贵的精神高度和艺术境界。如此变化,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内容与文字,其实蕴含着作者的创造思维和创作个性。

三、重视语言形式人文内涵的可行路径

语言形式丰富的人文内涵和独特的人文价值,决定了语文教学不能停留于语文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不能驻足于语言现象的发现与感悟,不能满足于语言形式的迁移与运用,应该“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独特效能,使语言知识技能的推进与人文思想渗透的深化相辅相成。

1.悠然意会,体味汉语的生命气息

汉语重意合,英语重形合。在几千年的重意、重神、重风骨、重凌虚的传统哲学、美学思想影响下,汉语言形成了一种注重内在关系、隐含关系、模糊关系的语言结构,它不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而是借助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它们之间的连接。只要几个负载着重要信息的关键词语或短语在意义上搭配合适,就能言简意赅地表情达意,相互之间只有意义上的联系,无需形式上的粘连。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合特点,使汉语言结构独特,灵活多变,颇多隐含,着重意会,其灵活性和简约性是其他语言所无法比拟的。因此,语文教学不宜一味采用西方分析式的方法,或肢解语言、孤立分析,或抛开课文、架空分析,应从语感、语用入手而不是从形式结构人手,在悠然意会中,感受汉语言的深邃内涵与美妙意韵。

《“风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中,王熙凤见到林黛玉后说的几句话颇耐人寻味。她夸林黛玉不用“美丽无比”“仙女下凡”“美若天仙”之类的俗语套话,而说“天下真有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一个“真”一个“才”,又是“天下”又是“今儿”,赞叹得极为自然得体,又不空洞肉麻,听来格外舒服。“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一句更显厉害和巧妙,偏把外孙女说成嫡亲的孙女,赞黛玉的同时也在拐着弯儿夸老祖宗嫡亲孙女“三春”,以及她们的母亲邢、王两位夫人,顾此又不失彼,实在是八面玲珑、心机良苦。没想到,接下来的马屁拍到了马脚上,可她并不慌张,而是机巧地“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她真的忘了贾母?当然不是,刚才说的一番话哪一句不是说给老祖宗听的?她的心可都在老祖宗身上,一切唯老祖宗是从呢!日常生活中的几句话,竟暗含了心理学、社会学意义,把王熙凤虚伪和机变逢迎的性格暴露无遗。这些沉隐于文本话语背后的丰富内蕴、人物形象和生命气息,只有通过联系语境,悠然意会,才能细细体味和领略。

2.欣然入境,体悟语言的精神意韵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是用主客一体、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有无相成的艺术形象来表现宇宙人生的丰富意蕴,给人以无限丰富的艺术想象和联想。中国文学史上以“意境”取胜的作品不胜枚举,国学大师王国维曾举例:“‘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而境界全出矣。”阅读此类文字,需要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自身的生活经验中去寻找相应的形象感受和情绪体验,进入语言所描绘的情境,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领略语言的意境之美。

叶圣陶先生的《小小的船》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和幻想的写景诗,语言清新,朗朗上口,意境优美,形象生动,韵律和谐,极富节奏感,深受一年级小朋友的喜爱。营造优美的意境,是教学这首小诗的不二选择。教学伊始,教师就用优美的语言创设旅行的情境,一下子打开了小朋友的兴趣之门和想象之窗;再绘声绘色地朗读课文,把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情境之中,初步体会月空之美;接着展示美丽的夜空图,让学生把自己当作诗中的那个孩子,仰望星空,尽情在想象的原野上驰骋。听着“小小的船”的悠扬乐曲,孩子们都入了神,有的眯上了眼睛,显得十分甜美。他们想象到的夜空是五彩缤纷的,有的觉得自己的身子好像变轻了,飞起来了;有的伸手触摸到了弯弯的月儿,看到了闪闪的星星;有的似乎坐在弯弯的月儿上,轻轻地摇呀荡呀,好舒服……不知不觉间,孩子进入美妙的诗境之中。最后,随着“小小的船”的旋律,孩子们边做动作边美美地吟诵这首诗,精神愉悦,心灵飞扬,物我两忘,徜徉在奇妙美丽的言语世界里。

3.怡然入情,体察汉字的情感温度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作为生命本体的体验与感受,不可能不出现在语言里。语言是情感宣泄的最主要方式,哪怕只是一个感叹词,也有着情感表达的功能。如汉语中一个“啊”字,可表感叹,可表惊讶,可表迟疑,可表释然,也可表舒爽,只要变换一下语调就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情绪状态。入选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大多是古今中外名篇,这些作品大多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是情的喷涌结晶。语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感受文章宣泄奔腾的感情激流,体会字里行间跳动着的情感慰藉,想象栩栩如生的生活画面和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情感蕴藉,意境浓郁,给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不小的难度。教学时,可紧扣“故园无此声”中的“故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移情体验,想想在纳兰性德的心中,故园应该是什么样的?境由心造,心与物游。在缓缓的音乐声中,孩子们披“园”入境,有的想到了其乐融融的亲人聚会,有的想到了温馨和谐的乡间生活,有的想到了把酒作诗的朋友雅聚,有的想到了幽雅恬静的夜间美景……在这里,“故园”一词在学生的心中成了富有活力的生命元素,成了一个立体丰满、情真意浓的活动场景和生活画面,成了纳兰性德乡情、归思的全部寄托。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神游八极、思接千载中,学生对纳兰性德身向榆关、心系故园的复杂心绪有了较为深入的体会与感受,实现了言语表达和文本意蕴的和谐融通。由此可见,紧扣作品语言进行情感体验,首要的是扣住作者作品中的关键语句,这些语句一经点拨,文章精神全出,就会使得学生情思萌发、乘兴翱翔,进入作品描述的境界,从而获得愉悦的情感高峰体验。

4.悄然呈象,体验表达的美学意趣

古人造字“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通过对自然界的具体物象的直接观照来构筑自己的符号,从而以“天文”之形表“人文”之概念。这就使得汉字天然具备“一观即感”“一感即觉”“一觉即了”的独特优势,往往能用最节俭的符号抒发、寄托、表达观念,使所立之象不仅是事物自然形态本身,而且是融合了一定的理解和想象之后的“意象”。“意”在“象”中,如盐在水中,盐化无形,水却有味。因此,当我们面对一个个抽象枯燥的汉字符号时,基本之法是“立象以尽意”,将其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意象,在想象、立象中,体察揣摩“象”中蕴藏着的意绪、心境、愿望、理想等主观精神的内容,体悟文章是如何把那些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东西,通过“象”而显现出来,达之于人,呈之于众,变得可观照、可感受、可领悟、可玩味。

《乡下人家》这样写笋:“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一个“探”字,意蕴丰富;再加“成群”,景象生动。教学时可先理解字义,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探”的意思,并用动作加以演示。后比较异同:课文为什么不用“长”“生”而用“探”,看看二者有什么不同?从中明白,拟人的写法表现了嫩笋生长的快速和顽皮,以及心情的急切,展现了它旺盛的生命力。再悄然呈象:如果你们就是这“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的小春笋,你们这么急切地从地里钻出来想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学生在想象说话中,对“探”字的丰富意象形成了直观感受,充分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发。最后创境朗读:播放视频,再现春笋争先恐后、蓬勃向上的热烈场景,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走进独特、迷人的农家风光,感受乡下人家朴素、自由、快乐的生活。这样,穿透“两层”(语表层、内蕴层),出入“三境”(物境、意境、情境),从而产生心灵的震颤、情感的共鸣,学生在言语不断丰妙的同时,精神世界也变得丰润起来,实现了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

作者:刘仁增

上一篇:高职教育教学分析论文下一篇:作文写作教学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