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教学话语改革论文

2022-04-25

若没有一个伟大的梦想或愿景,则每天忙的都是些琐碎的事。——彼得·圣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歌颂野草顽强生命力的诗。野草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们深深地扎根于大地:正是大地的哺育,才使它们茁壮成长。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中学教师教学话语改革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教师教学话语改革论文 篇1:

初探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

摘  要  当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学校不仅仅要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保证学生在校的身心健康发展。按照这样的规定,中学体育教学必须进一步提升教学的品质,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合理开展体育教学,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形成体育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本文根据当前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浅析怎样在中学体育的课堂中提高学生投入课堂的积极性,并给出具体的教学策略与意见。

关键词  初中体育  提升  主动参与  策略

重视体育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的大趋势,当代中学生一定要德智育体美劳全面发展。提高中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的最直观和最明显的方式就是让他们看到身体素质的提高带给他们的良好体验。其次,在运动的过程中,学习者的耐心和意志也会受到培养。运动在很大程度上还能够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只有在中学时代注重运动教学,才能够促进中学生在日后形成发展终身体育意识。因此体育教师必须适时改变自己的教育观点,以全面调动学生投入体育课堂教学中。

一、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重要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在当前初中体育运动课堂教学中更加强调学生的参与度和创造力,需要围绕这一主题对中学体育运动课程开展更有效地变革。这次变革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打破对传统运动教学方法的禁锢,从而在更有效措施的下形成与学生运动互动性更高的新课程,以便于进一步激励学生运动的发展积极性[1]。

首先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这是适应现代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改革特点的一个方法,通过提高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自主参与的意识,达到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进而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提升学生的素质。新课程改革思想明确指出,学生是掌握的市场主体,在课堂必须要提高学习者的主体性,培养学习者自主参与意识是提高学习主体影响力的主要方法之一。而体育课程又是一门注重学生参与性的课程,学习者只有高效地投入课堂当中,课程实施才能具有实效性,课堂教学水平也才能有效地提高,这是适应现代体育课程发展时代特点的一个办法。其次,运动课程既是学校培育学生良好体质的最主要的课程,也承载了学校主要的教育任务,老师通过引领学生积极地投入运动,使学生真实地投入教育过程当中,运动的育人效果也能够合理利用,因而能够切实培养学生身体素质。而学生也通过积极投入能够养成良好的健身理念,并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术,使学生获益终身。

二、初中体育课堂学生主动参与现状

在素质教育发展理念下,对初中部学生体育教学有更高的需求。但是,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的,老师也有必要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课堂教学,如此就可以从根本上推进体育教学的深入开展,从而提高教育效果。就初中部学生的体育课堂教学组织状况来看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直接对体育课堂教学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2]。

(一)体育课堂师生互动性较差

受中国传统教学的影响,中学体育教师在上课时一般都根据课本内容加以讲解,即使开展了某些集体的教学活动也只有指导和管理老师,而不与学生互动,他们在上课时将课程全部教完后让学生开展自主活动,而老师们则在主席台前和操场上旁玩手机,类似的情形也非常常见。即使学校在体育课中开展了某些集体活动,也并不重视那些要展示自己的学生,也不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使得这些要参与班级活动的学生也因此没有展示的机会,就此削弱了对体育的浓厚兴趣。

(二)学生学习思维固化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被教育以学习为己任,但聪明的大脑却与亚健康的身心相匹配,这实在令人不舒服。如果我们继续继承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不利于教育的效果。因此,在传统体育教育之初设置的教育必修课是基于终身体育发展的思想启蒙。在数语外难题前,中学生仍然学习举一反三;体育课结束后,以身体健康为测试题,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更没有大问题。因为学校是祖国未来发展的期待,而树干不能在温室里生长,所以体育教学不会停留在课堂上。因此,学生应调整体育教学方法,走进课堂,了解体育在教学中的意义,感受体育教学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从而转变学习方式。

(三)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

学习者是掌握的市场主体,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师长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包围着学习者的中心进行授课。而中学体育课程是一个开放意义很大的教学领域,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授课更符合中国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习者主动参与教育的主观积极性。不过就当前的运动课堂情况而言,教师对单方面的教学活动仍然处于绝对主导,和学习者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也很少。并且在初中运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比较强调运动技术的指导,而忽略了学习者自己的素质与兴趣,学习者往往获得不了体育学习的乐趣,从而参与运动学习的积极性也十分不足。而有的教师为实现体育教学活动目标,对整个教育过程实施了严密的管理,学生的主体地位严重不足,这也是中学生主动参与性不够的主要原因。

(四)教学内容单一

在中国传统教学理念深远影响下,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广泛单调,在应考素质教育的巨大压力与负面影响下,考核教学内容逐渐变成了主宰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而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与个性发挥却并未受到相应的关注,因此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要地位也被忽视。这样,只注重于讲授运动技术和基础知识的“一刀切”式课堂设计就无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反映学生的个性特征,更不利于在课堂教学上形成良性的学生教师互动关系,而使原本就对运动兴趣浓厚的学习者更加缺乏参与教学的兴趣。

三、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策略

在近年来教学改革的影响下,中学体育课程在教育理念,策略等方面都做了相應变化。在改革后,以培养学生在课堂的参与性作为主要,老师也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以培养学生在课堂的积极感,并以此提升学生在课堂的教学效果,从而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3]。

(一)加强课堂有效互动

老师是上课的主导者,而每个学生则是上课的主体。所以,要想提升在体育的上课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就必须在体育课堂教学上营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以增进教师间的有效交流。体育教师在课堂过程中,应主动积极地和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并不断用话语鼓励学生主动地投入到上课与教学活动当中来,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信心,并增强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所以,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体育教师要营造出轻松愉悦地体育课堂氛围,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才会逐渐增加对体育的兴趣,不断削弱对体育运动的抵触心理。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之中来,课堂参与度自然也会不断提升。第二,对于体育教师要充分注意到班级上的每个学生,并且针对他们不标准的动作要加以矫正与引导,而对于运动基本功不足的学生则要不断加以引导,并且在教学上能够结合一些比较风趣的话语来开展教育,并且由此来增加学生的课堂活动程度[4]。

(二)激发体育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中学体育运动课程中学生的积极主动参加,在较大程度上深受课堂教学趣味的影响,但体育运动课程的参与性较少往往是由于学习者没有阅读兴趣爱好而造成的,对运动阅读兴趣爱好的培育也有利于学习者更为积极主动地投入体育运动知识与技术的教学活动中。在过去的中学体育运动课程中,由于教学方式一成不变化,课程单调呆板、没有新意,学习者在参与的读书实践过程中极易形成疲倦感和厌倦感,从而根本无法有效地充分调动他们读书的浓厚兴趣。为良好地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中学体育教师必须在对课程加以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状况灵活设置课程,并多与学生开展沟通交流,同时针对学生的兴趣喜好开展课程,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所有运动教学的实施都要围绕学生的实践需要,以增强运动教学的针对性。此外,在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也要主动地创设新意,增加课堂教学的新鲜感,防止一成不变的教学,从而很好地调动学生参加运动学习过程的主观积极性。

(三)优化初中体育教学模式

为了培养中学生的主观体育积极性,教师应合理设计初中课程,丰富课堂教学的内涵。例如,在“排球预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延伸一些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使中学生更熟悉排球的基本规律,但同时,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是使中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精神。由于许多体育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老师在实践过程当中可以把一些知识点灵活地向学生展示,并利用这些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运动的主观积极性。因此,中学体育教材应该把中学生置于主要地位,另一方面,老师也应该重视学生的个人意志,并认真研究学生的内在思想。另外,老师还必须通过编写适合于学校特色的教育课题,形成完整的并且适合于课堂实践的教学测评制度,使学生深切体验到教学体育课时所产生的成功感与愉悦感,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真正意义上增加了学校体育课的参与性。

(四)制定新颖的课程任务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质,并有具体的教学任务,这不仅是对教师教育任务的监督,也是促进学生主动掌握体育的一种手段。不同的、创新的教学将是关键,因为无论学生多么认真,他们都无法在枯燥的动作课程下调动积极性进行练习。有趣的教学设计能使学生的体育教学充满愉快的体验。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设计篮球游戏,并通过视频加深学生对篮球的理解和热爱,如此能为今后的篮球学习打下一定的心理基础。

四、结语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对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传统中学体育教育教学方法单调,训练内容简单枯燥,缺乏多方位的评价和有趣的课外活动,传统中学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应注重加强课堂教学,优化教学内容,并开展多种评价,增加学生在教室上的参与性以及开展激动人心的活动,而这种教学活动更有利于传统中学教师发展体育教育。

参考文献:

[1]熊廷丰.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策略初探[J].中外交流,2019(19):244-245.

[2]张云英.初探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J].科学咨询,2018(11):1.

[3]刘莉.初探初中体育教学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的策略[J].百科论坛,2020(07):574.

[4]王桂江.基于核心素養理念的初中体育教学策略初探[J].新课程研究,2019(04):26-27.

作者:宋瑞峰 岳贺斌

中学教师教学话语改革论文 篇2:

从“草根教师”到“现代校长”

若没有一个伟大的梦想或愿景,则每天忙的都是些琐碎的事。

——彼得·圣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歌颂野草顽强生命力的诗。野草之所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们深深地扎根于大地:正是大地的哺育,才使它们茁壮成长。我就像这些小草一样,正是深深地扎根于教育这片沃土,才孕育了我的教育梦想,才使我的每一天都避免了琐碎,在不断的创新实践中完成了从“草根教师”到“现代校长”的转变。

教育的沃土是我职业生命的源泉

1981年我从河北省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毕业,被分配到河北省鹿泉市李村中学做化学教师,那年我才18岁,过于稚嫩的我对于教育还处于懵懂无知的状态。但幸运的是,正是这青葱岁月成全了我,18岁的年龄,

与高中生相差无几,共同的

学习愿望,共同的语言,成

了我扎根教育这片沃土得天独厚的条件。

由于年龄相仿,尽管我是班主任,但更多的学生却更愿意把我当作他们的兄长和朋友。我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还关心他们的生活,更想听到他们内心真实的声音。我经常与学生谈心,但还觉得不够,于是苦苦找寻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办法。一次晚上熄灯后,我悄悄地进入男生宿舍,躺在学生的床上,想看看学生的就寝情况,不想却有了意外的收获。因为这时屋里漆黑一片,谁也看不见谁,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短短的二三十分钟,让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解放,什么是真正的畅所欲言。从那以后,我不止一次地悄悄“躺到”学生床上,倾听他们的心声。从中我不仅了解了学生对某些教师的意见、对学校工作安排的看法,他们的人生哲学和梦想,还更深切地感受到了他们内心深处的压抑、苦恼和学习之外的需求。我深刻地认识到,学生应该有直白地表达自己情感和想法的平台,应该有更多话语权。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些“黑暗”中的经历深深地影响和改变了我,使我在以后近30年的教育生涯中一直坚持用民主的方法管理学生,坚守着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的教育信念。

10年后我做了重点中学的校长,第一件事就是设立校长信箱和校长接待日,专门接待学生来访。有事时学生会想到“去找校长谈”,喜欢把问题反映给我。这样就在我和学生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在学校教育管理中注入了民主内涵,使学校管理更加以人为本,闪烁出理性和人性的光辉。这些都得益于我10年的“草根教师”生涯。

10年教师生活,也为我日后作为校长指导学校的教学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刚当教师时年龄比较小,同事们都把我当孩子来看,只要我遇到困难,没有人不肯帮。我决心借这个天赐良机先把教学搞上去,首先在业务上摆脱“孩子”的影子,使自己的身板“硬”起来。

我先从听同事的课开始,多次听、反复听,听后去请教为什么这样上,然后自己备课。上课时我不会原封不动地模仿任何一位教师的课,总是力求在他们的基础上有自己的东西。课后我喜欢反思,每次都能从中找到一点新意和不足。没过多长时间,老教师们开始对我刮目相看,认为我是个有心人。他们不断地鼓励我,我就在他们的激励下,日日有进步,教学越来越老道。10年的“草根教师”生涯,让我孕育了梦想,丰富了对教育的情感,积累了教育智慧和实践经验,为我后来的发展积蓄了能量。

1991年,我调任河北省鹿泉市第一中学,做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当时化学、外语学科是学校教学中的短板,扯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后腿。面对问题,我亲自坐镇化学组,并担任了两个班的化学课,与老师们一起深入研究讨论教学,带领教师们一道提高教学水平,一年后就见到了成效,三年后化学学科成为学校的优势学科,化学组成为学校的“红旗教研组”。这一成绩得益于多方面的因素,我认为10年之中我炼成的化学教学的硬功是重要因素之一。

大师教我做校长

从普通中学教师到重点中学的“当家人”,这一角色的变化对我来说可谓天翻地覆,产生了许多不适应。要当好校长,不仅要有过硬的业务本领,更需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自己的教育理想,这些我以前没想过,心里总觉得很空虚。也正因如此,我对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如饥似渴的需求。我决心从学习教育理论开始,让大师们教我如何做校长。我报名参加了北师大的教育理论研究生课程班,后来又参加了教育部在华东师大举办的重点中学校长培训班。学习过程中,我积极向教育的研究者求教,向先进的校长们取经,大师们先进的教育思想逐步熏陶了我,让我从教育的实践者向思想者迈进。

我学习了“古希腊三杰”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对教育有三个基本观点:和学生向老师学习知识一样,教师也可能从学生身上学到很多知识;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起始点就是对自己无知状态的承认,意识到无知而后学;教师能够发现学习者的某项知识错误,但不能由此推断出教师是相关知识的拥有者,教师应该不停地寻找学习的机会。苏格拉底的这三个观点让我认识到,学习过程是一个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要树立向学生学习和自我终身学习的观念。我把这一认识用在了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当中,变教师的独白,为师生的互动和探究,极力打破教师的一言堂局面,为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理念。

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阐明了“城中教育要面向全体大众”的思想,这和我国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恰相吻合。结合当下的教育国情,我们学校教育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仅仅对少数尖子生负责。这一观点让我竭力去扭转学校多年以来过于重视精英教育的倾向,逐渐向公平、公正的教育理想行进。

亚里士多德也深深地影响了我,他认为,教育的主要问题是把习惯和智力放在儿童优先发展的地位,要及早地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让兴趣和爱好作为人类非理性的部分得到优先发展。他的这一思想,对我们当前的学校教育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我深受启发和影响。

近代教育之父夸美纽斯的“没有一个人的智力差到不能提高的程度,教育应当是普遍的适用全社会中的所有孩子”的理论,彻底颠覆了当前在我国盛行的以高考升学为主导的教育观念,他关于幼儿教育、小学、中学与大学教育的预言和设想与今天我们所倡导的教育有着惊人的相似。他的“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的论断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使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从尊师出发办好学校成为了我的信条之一。

卢梭是西方第一个提出启发式学习方法的人,他的《爱弥儿》

是继柏拉图的《理想国》之后在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教育著作。他发现儿童有独特的观察视角、思考方式和心理感受;认为把成人的心理强加给儿童是愚蠢至极的事,“儿童在成年之前就应该像儿童的样子”。他的思想使我认识到,学校和老师的许多要求学生之所以不买账,就是因为把他们当作了成人,忽略了他们独特的观察视角、思考方式和心理感受。因此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就必须把他们看作孩子,尊重他们的想法和心理特征。

在学习班中着重研读了我所崇拜的杜威和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杜威的名言“教育非为生活之准备,教育本身即生活”,十分明确地阐明了他的教育哲学思想。他认为,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或学生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发展。从中我体会到了学校教育应以学生为中心,从而奠定了我办学的基本指导思想。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特别是他的《给校长的20条建议》更是情真意切。其中第一条建议“要尊重学生”和第十九条建议“校长应……表现出巨大的人格力量。他有爱心、有思想、有极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格不是行政式的压服,而是采取民主的、说服的方法……”等等,我觉得这20条建议简直就是为我写的,我把这些建议当作了我当校长的行动准则。

大师们深邃的思想和精辟的论断深深地影响着、改变着我,同时又树立着我的教育价值观、教师观、学生观,我把它们视为“圣经”。不仅自己读,还在全校倡导教师读,高级教师读杜威的书,中级教师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5年教龄以下的青年教师读魏书生的书。

2001年,我带领学校管理人员前往魏书生所在的学校进行了实地体验学习。我体会最深的是魏书生所任课的班级: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照样可以进行教学——全部由学生自己完成。魏书生有时几天、几周不在学校,他所任课的班级教学质量也不会下降。这使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教学的真谛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更加坚定了我对课程和教学进行改革的信念。

做有个性的校长,创现代化的学校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培养性格。”当今社会要求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独立的人格、独特的个性和独创的精神。而要做到这一点,校长首先必须具有这些品质。这也是当今时代一个好校长的标准。

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把一群毛毛虫放在一个盘子的边缘,让它们一个跟着一个,头尾相接沿着盘子排成一圈。于是,这些毛毛虫便开始沿着盘子边缘爬行,每条都紧跟着前面的那一条,既怕掉队,又不敢单独行动,它们连续爬了7天7夜,终于因饥饿而死。而盘子的中央就摆着它们爱吃的食物。

这个实验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毛毛虫的悲剧告诉我们,当我们迫于群体压力时,因循的习惯就会控制我们的思维,使我们不敢越雷池半步,从而导致盲从和怯弱。目前的中小学教育在升学压力下,大多是“只见应试,不见教育”;只是“成功”的学生拿到大学的入门证,其他学生则陪上了3年青春。如果我的学校也这样,作为一校之长,我不敢面对学生,更无法向自己交代。

“林中有两条路,我选择了人迹罕至的那条。”血液中敢为人先的本性和对教育的良知,让我毅然远离了“毛毛虫”,选择了一条创新之路。在鹿泉一中工作的近20年中,我带领着学校教师,披荆斩棘,不断创新,一步步迈向教育的理想之地。

1991年,当绝大多数中国人还没有见过电脑时,我就开始用学校仅有的一台苹果计算机对学校的考试、分析、评比进行管理。后来我们一年一个台阶,不仅设备逐步更新,而且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计算机网络教学逐步进入学校的课堂,畅通了信息渠道,拓宽了师生视野,提高了管理效率和质量。我们还参加了当时全国的计算机网络应用论坛,独立设计的应用软件参加了全国的展览。后来,我们的“校园网环境下的教学设计与高中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获得了河北省“十五”课题科研成果评比一等奖。现在我校的局域网能有线、无线模式上网,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教室全部实现了多媒体和网络连接。

借助现代化技术抢占了学校发展的先机。从1995年起,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能力,我校开设了微机课,要求每一个鹿泉一中的学生都必须参加国家组织的等级考试,我校也成为名副其实的“河北省现代信息技术示范校”。

教育科研是推动学校进步的巨大动力之一,理应成为一所现代学校全体教师的工作方式。为此,我在学校举起了“科研兴校”的旗帜,1999年成立了“教育科研办公室”,负责管理全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每年从不多的学校经费中拿出3万元作为科研经费。我们首先从学习教育理论开始,同时参与课题研究。在课题引领下,结合教育教学进行行动研究,创办了学校的教科研杂志和报纸,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更重要的是“教育科研不是一项独立的工作,而是一种工作方式”的科研文化正在我校逐渐形成。

1995年我校高考走出低谷后,升学率连年上升。看着一串串升学数字,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高兴的同时,心里闪现的是教师疲惫的神态和学生布满血丝的眼睛。我内心非常清楚,这是师生几乎拼尽全部精力和体力才取得的成绩。建构主义“学习金字塔”理论告诉我,我们采取的是一种效率低下的学习方式。要提高效率,就必须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空间。2001年以后,我带领学校教师进行了四次改革。这四次改革是连续剧,不是短篇集。

第一幕:整合课程

2001年,筹建“鹿泉一中希望教师培训学校”,我购买了50本顾明远先生主编的《国际教育新理念》,给研究生班的教师先学习,然后结合自己的实践为“教师研究生”讲解,通过这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教育理论,促使教师树立现代教育理念。

2002年,我校开始第一轮课程改革,把课程整合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高考科,分为新授课和自习课。新授课要求学生先学教师后教,要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自习课分为学科自习课和综合自习课两类,目的是把更多的学习时间交给学生。第二层次是研究性学习、阅读课、外语听力课和传媒信息课、写字课等,这些课完全由学生自主地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丰富和完善课本教学内容的学习,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第三层次为活动课,每天下午第四节,学生在学校安排下进行体育、文娱、社团、竞赛、兴趣小组、社会调查、心理咨询、科学实验等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空间和时间。

这样,我们用制度从教师的“嘴里”夺回“灌”的时间还给学生。学生自主时间多了,活动时间多了,但成绩并没有下降。也就是说,我们用原来80%的时间投入,取得了原来100%的成绩,余下20%的时间让学生在其他方面获得了发展。

第二幕:创建模式

2004年,我带领学校教师开始了更为艰难的第二轮改革,比较这两次改革的异同可以勾勒出学校发展的轨迹。

2001年,鹿泉市被确立为河北省唯一一个首批国家级课改实验区,2004年,首批初中课改新生进入高一。这届学生与原来的学生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批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次联考,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我们遭遇了从未有过的“滑铁卢”。

只要升学率,学校没明天,但没有升学率学校就活不到明天。现实使我们不得不先过应试这一关。我们制定了各种措施,凭借管理优势和教师的整体素质,编写教材,强补知识,改变学生的习惯(包括计算、记忆、背诵、记笔记和思考习惯等),力求使这些课改生适应教师的教。一年之后,成绩上来了。但教师累,学生苦,而且学生在初中课改中养成的那点灵性全没了。

几年课改取得的进步被我们用一年时间的“辛勤努力”抹去了,转了一圈之后我们又回到了原地。

那段日子我内心非常痛苦,社会的、学校的、教师的、学生的、家庭的各个方面压力和矛盾,还有眼前的和长远利益的取舍,在内心拧成了一团。有时刚睡着就醒了,有时则彻夜难眠,眼前晃动着“毛毛虫”的影子。

我陷入了深深的思索。教育的价值在哪里?高中教育是“以校为本”还是“以生为本”?是面向“尖子”还是兼顾全体?我们的教育到底应该为学生准备些什么?这些问题成了我和其他领导之间的日常话题。经过深刻的思考和交流,我们终于在一部分人的反对、质疑和担忧声中,下定决心启动第二轮课堂教学改革,带领教师走一条既要升学率,又要学生全面发展,鱼和熊掌都不丢的路。

这是一条不曾走过的路,特别是在高中阶段。我的脑海里时时浮现出那条人迹罕至的“林中路”,它在远处静静地向我召唤,每当此时,我的心中就充满了力量和勇气。

我们的改革不是因为行政压力,而是一种内在需求和认知的觉醒。我们在没有政策支持,没有前人经验,少有同行者的情况下,用着高中的传统教材,义无反顾地走上了高中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之路。

2006年,我们成立了课题组,承担了河北省规划办的“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课题,请教了中央、省、市三级教科所,跑了四省十市13个学校,经过近半年的努力,构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八环节学案型教学模式”,并且印发了学校的《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红头文件,2007年5月在06级30个教学班全面实施。

刚开始实施本模式时,有人提出先在几个班进行实验,取得经验后再推广。我没有同意,主张全面实施。因为文化是全体参与者共同作用、相互影响形成,并且被大多数参与者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所有人都参与就没有了退路,只有向前这一条路。所谓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大家面临共同的问题和困难,就会齐心协力,同舟共济,共克难关,共同建构,这样更有利于形成新课程文化“场”。

这一轮与上一轮改革的不同之处在于,以“人本教育,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改革课堂教学为切入点,运用系统论构建了模式,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以学生交流、探究为主要学习方法来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八环节学案型教学模式”彻底破除了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体制,确立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基本化解了初中课改新生和传统高中教学之间的矛盾,为高中实施新课程提供了有益借鉴。

2007年暑假,我校承担了河北省初、高中教学衔接研讨会,新的教学模式获得与会专家和各校教师的一致认可。

第三幕:深化研究

“八环节学案型教学模式”的实施,犹如在平静的水面上投下一块石头,激发了教师们的研究热情。老师们针对“八环节学案型教学模式”在实施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例如:针对展示交流形式单一的问题,创建了“八环节多形态有效课堂”;针对转化的问题学生不喜欢,提出创设问题情境的对策;针对教师培训,创建了“建构式校本培训”模式和“以课堂观察为基础的校本研讨课”模式;另外还首创了用“四色笔书写学案”的方法,使“八环节学案型教学模式”更加充实,丰满,富有内涵,成为我们高中新课程有效教学比较成熟的模式之一。2009年,以“八环节学案型教学模式”为主的一组创新成果获“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一些媒体也报道了我校的课改经验,在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第四幕:攀登不止

2009年秋季,河北省所有高中都开始实施新课程。由于我们有了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老师们有了一定的经验,大大提高了新型课堂的驾驭能力。因而我们比较从容地进行校本教材编写和校本课程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社团的完善等项目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校也被确定为河北省高中实施新课程样本学校。

生命是在自主中发展的,自主是在选择中实现的,选择是由兴趣决定的,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也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此新课程的“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管理体系和“领域·科目·模块”的编排结构,突出了方便学生选择的特性,既顺应了生命发展的本质规律,又是激发学生学习激情的手段。高中新课程的这一大亮点,为学校的特色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自然也就成为了我们的工作着力点。

然而,应对这一挑战绝非易事。首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内容丰富的选修课,没有足够的数量就没有选择性可言。因为一个人的兴趣不可能广泛到所有的科目都选修,因此在科目内,学校必须为学生至少提供2:1或3:1甚至4:1的选择空间,否则就谈不上选择,这对没有一定实力的学校而言,是具有相当难度的。

更难的还在后面。最困难也最关键的问题是,提供了数量不等于就实现了选修,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选修的实现需要许多因素,学生要选内容,要选教师,还要有学生能够选修的时间和能容纳学生的场地。一句话:新课程选择性实现的条件是,要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选用适当的教师引领适当的学生学习适当的内容,而绝不能像美国五星上将布雷德利说的“在错误的地方、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对手,打一场错误的战争”。因此,选修课程方案的编制、课表的编排以及实施走班学习后的学生管理等问题,对学校管理者

的智慧和水平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尽管这是一个艰巨的挑战,我们依然迎难而上。改革的剧目将不断上演。

任何一种缺乏学校教师共识和需求的改革,都很难在学校内汇聚到改革的起动力。要改变教师的“教”去适应学生的“学”,必须要取得共识,必须要使教师树立新课程文化理念,进而形成学校新课程文化。而长期以来,“优胜劣汰”的社会价值观令“考试文化”演变为学校文化的主宰。

我心里非常明白,学校新课程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一点点建构,并非一日之功,但其形成必定始于共识。于是,学校成立了“学校文化研究中心”,进行了学校新课程文化构建。

澄清问题的过程,就是对教育价值观的再认识并达成共识的过程。经过45天紧张的工作,我们完成了《鹿泉一中文化系统》初稿。确定了学校的核心理念、学校愿景等。

2007年7月4日,我们召开了“鹿泉一中文化建设新闻发布会”,向世人宣明了我们的教育理想。从此,鹿泉一中的新课程有了文化的支撑和引领,凝聚了人心和力量,对日后的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学校在新时期得到了飞速发展,班级由原来的6轨变为8轨再变为12轨,最后变为20轨,但仍然不能满足全市人民对优质教育的追求,教育公平和公正已不再是学生有没有学上的问题,而是能否满足全市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问题。原来的校园已经很难再扩充发展,新校区的建设已迫在眉睫。

2004年开始的新校区建设,是我人生中最大的挑战之一。建设前期的可行性论证、土地征用、功能布局、图纸设计、资金筹措以及施工队伍和监理队伍的招标等任何一项工作,对一个普通教师出身的校长来说都是陌生的,更不用说建设过程中的建设队伍管理、工程变更、进度要求、质量保证、安全生产以及建设资金的合法使用了。这些工作涉及部门广、程序严格、政策性强、时间限制多,许多事情有时不论大小,只有校长亲自出面才能办成。为了保证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我前后与省、市、县几十个职能部门沟通,和上至国家级机关管理人员下至村民寻常百姓打交道,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2006年8月一座全新的现代化学校正式投入使用。新校园设计充满了人文关怀和艺术魅力,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回顾我所走过的教育道路,从一个“草根教师”逐步成长为优质学校的“现代校长”,我心中充满了深深的感激之情。我的成长得益于教育这块沃土的滋养,得益于教育大师对我的启蒙和指引,得益于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得益于广大师生的理解和支持。抚今追昔,展望未来,心中升起的那个声音始终如一:敢为人先的本性,我不会改变;历史赋予的责任,我将在开拓中完成。

作者简介:韩爱学,1964年生,中学高级教师,化学特级教师,河北省优秀教师,河北省中小学骨干校长、石家庄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石家庄市拔尖人才。

一直致力于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改革,所撰写的10余篇论文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主持了河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八环节学案型教学模式”获“石家庄市创新成果一等奖”和“河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在教育部举办的多期“高中新课程校长培训班”上作专题报告。

(责任编辑 刘然)

作者:韩爱学

中学教师教学话语改革论文 篇3:

教育哲学的建构、应用、深化与推广

教育哲学是我们研究教育所必需的独特视角和价值定性的出发点。王坤庆教授明确指出,“所谓教育哲学,是运用一般哲学原理去探讨教育基本理论的一门学科,是人们关于教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其实,教育哲学并不神秘,普通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建构属于自己的教育哲学。建构自己的教育哲学观,丰富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哲学,应成为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

建构自己的教育哲学,一方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批判地继承中外教育哲学之精华,深入探究其理论体系和内容,努力提升理性思维水平。另一方面,要借鉴、参考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教训,结合新时代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新任务、新课题,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原因、过程和性质目标,逐步建构和完善相对独立的教育教学理论,更好地发挥教育哲学对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的指导作用。

建构:从课题研究到成果申报

一切教育哲学,源于问题反思,始于课题研究,瑧于教研成果。天天照本宣科,不乐于思考,不善于研究,一线教师的教育教学就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从问题开始反思。所谓反思,就是提出问题,自问自究。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明确指出:成长=经验+反思。这就告诫我们,教育教学不能满足于现有经验,而应经常反思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打造自己的教学特色。只有养成反思的习惯——反思成功、教学灵感、教学艺术;反思失败、失误、不足、不当,才能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所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面对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教材变化很快、考试要求很高、教师教法欠新、学生兴趣欠浓等一系列问题,我反复思考:如何把握新课标,驾驭新教材?如何革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如何提高学生学科素养和教学质量?带着这些问题,我矢志不渝地走上了教育科研之路。

从课题着手研究。问题即课题,发展即研究。广州外国语学校(简称“广州外校”)新建复办之际,就确立了“主动、互动、灵动”的学风,但没有对“主动”“互动”“灵动”的内涵作出具体阐释。作为首批教师,笔者深感责任重大,连续两次以此为题申报省、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未果,于是缩小研究范围、调整课题层次,于2011年上半年改以《构建主动、互动、灵动的政治课堂》为题向广东教育学会申报“十二五”规划课题并成功立项,开启了灵动教学研究之旅。本课题研究期间,课题组成员先后在《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教育导刊》等期刊发表专题论文《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提高中学政治课堂互动实效的有效策略》等10余篇,在全国范围内推介灵动政治课堂教学主张及成果,引起了各地同行的共鸣。

从结题提升成果。结题意味着一项课题基本达成研究目标,但不一定是这一研究领域的高质量成果,它与教学成果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只有继续深化研究,形成能真正反映教育教学规律的,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的,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才能称其为教学成果。课题《构建主动、互动、灵动的政治课堂》在2013年11月顺利的如期结题后,同年在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广东省思想(品德)政治小课题第一期教学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中获评一等奖。在此基础上充实研究成果、优化研究材料,“预习互教——情境导学——自学交流——展示点评——辨析感悟——拓展升华”3H六环节教学模式日臻完善,“主动、互动、灵动”的教学风格开始普及,理论和实践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因而在2015年9月荣获广州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应用:从实践检验到系列研发

教研课题源自教育教学,又高于教育教学实践,最终要回归教育教学领域,通过实践检验现有的教育理论和自己的教学主张,真正在教育教学中应用,进而转化为教育教学发展的原动力。

本学科检验升华。实践是检查真理的唯一标准。有价值的教研课题,必然回答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因而首先要应用到本学科教学中接受实践的检验。经检验,发现研究报告中不够完善的问题,课题组进一步拓展、升华,相关研究就可能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态势。《构建主动、互动、灵动的政治课堂》课题结题、获奖后,课题组并未就此停下研究的步伐,而是將课题成果持续应用到初、高中思政课教学中,在反复检验的过程中丰富研究成果,实现了质的飞跃,逐步形成了“灵动政治教育教学理论”。

系列化课题研发。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单独的一项研究课题,往往不足以形成系统的教学成果。围绕现有课题的核心概念或关键问题,连续不断地申报相关联的系列课题,一个接着一个研究、结项,长期坚持下来必然开发出新的研究领域,取得新的研究成果。基于《构建主动、互动、灵动的政治课堂》课题成果,我相继申报、主持或者独立承担广州市特约教研员课题《多元文化背景下六年一贯制初、高中政治课主动、互动、灵动教学研究》、广东省教研院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区域推进政治校本课程开发与外国语学校办学特色建设研究》、广东省“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灵动政治教学与评价研究》、广东教育学会规划课题《在灵动政治课堂中提升中学生法治素养的研究》,研究范围涵盖灵动课堂教学、灵动校本教材开发和利用、灵动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而打通了学科核心素养与灵商之间的内在联系——政治认同属于情商、情感力,是灵商的价值观目标;科学精神属于智商、思维力,是灵商的理性思维境界;法治意识属于法商、思维力,是灵商的法治思维内涵;公共参与属于行动力,是灵商的行动表达。

多渠道联合检验。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如果教研成果不接受外界的检验,在教研领域的影响力就会越来越小,话语权就会越来越弱。《构建主动、互动、灵动的政治课堂》课题立项以来,课题组在独立自主研究的同时走出去,主动申请省、市、区教研机构在思政课教研与考试评价中应用、检验,在省内外同类学校应用、检验,适当借鉴他们的研究成果,在更高起点上推进灵动政治教育教学理论创新。2018年起,华南师范大学刘石成副教授在政治与行政学院开设《灵动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并在相关公司开设该培训课程;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开设《灵动教育导论》《灵动政治教学》《灵动政治课程》等继续教育课程,使本成果在中学教师职前、职后教育中得到全方位检验,理论水准显著提升,辐射范围不断扩大,2020年3月参评广东省教学成果荣获基础教育类一等奖。

深化:从自主提炼到专家引领

教育科研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其中,自力更生、自评提炼是形成课题成果的关键;专家引领、思想凝炼是成果深化必不可少的支撑。在提炼、深化的过程中,积淀自己的教学经验,吸收他人的理论精华,进而形成新的教育哲学。

课题组自我提炼。教育思想并不是教育家的专利。其实,每个课题组都形成了一定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为什么没有得到同行的公认呢?关键在于课题组是否基于自身论文、课题,提炼出了相对成熟的教育主张,形成了个性化、系统化的教育思想。以主动、互动、灵动的政治课堂教学为出发点,课题组持续研究、梳理和提炼自己的教研成果,逐步形成了从主动、互动、灵动教学到包括系列模拟活动型课程、《走向世界的中国人》等国际化教育校本课程在内的“一体两翼”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着力提高灵动教学效益”的“两主一效”灵动教学评价机制,逐步建构并不断发展自己的教育哲学。

主持人自成一体。教育界流行一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领悟。”根据专家的指导意见,我系统梳理十余年的研究成果,初步整理成书稿《灵动政治教育》于2017年10月由吉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分为灵动课程与教学资源、灵动课案、灵动课堂三大部分。

专家组专业指引。成功的捷径,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教育科研遇到瓶颈的时候,千万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及时请教育专家指点迷津,可以少走弯路,早日找到突破口。在课题《构建主动、互动、灵动的政治课堂》研究期间,我围绕“主动”“互动”两个关键词发表了专题论文,但对“灵动”的内涵没有作出明确的界定。在结题鉴定会上,广州市教研院高中部主任张云平老师指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思政课独特的教学目标,灵动教学的目标就是要触动学生的灵魂;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曾文婕建议,将“主动、互动、灵动课堂”的内涵概括为“灵手”主动、灵思互动、灵魂触动。在此基础上,我吸收国际灵商理论和国内创新教育、灵动教育成果,率先将灵动教育理论引入思政课教学研究领域,创造性地将主动、互动、触动浓缩为灵动,即以学生的主动、互动学习为核心,将思政课教学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与实践中探索、发现与应用新知,在交流与互动中激发思维,达到灵魂触动的境界。2016年下半年,《灵动政治教育》书稿完成后,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左璜副研究员系统地审阅了书稿,对书稿内容和体例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意见。2021年5月,课题组邀请专家组来校作《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灵动政治教学与评价研究》结题鉴定,左璜副研究员提出要厘清思政学科核心素养与灵商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指导课题组进一步理顺了课题研究思路。2021年8月,经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鉴定,《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灵动政治教学与评价研究》如期结项,并获评优秀等级。

推广:从局部培育到全面推广

让教学成果打破特定学科研究、应用的局限,上升到学校文化的层面,在全校不同学科甚至跨区域、跨学科推广应用,是教育科研的理想境界。全面推广教研课题成果,首先要在学校和校际不同层面推广,进而在本区域推广,努力在全省乃至全国产生一定的影响。

跨学科培育。2015年11月、2020年11月,广州市教育局先后与广州外校签订《广州市教学成果培育合同书》,由学校组织推广《构建主动、互动、灵动的政治课堂》《灵动政治教学课堂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成果。广州外校依托这些课题申报跨学科的广州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外语特色学校主动、互动、灵动教学研究》,努力以灵动政治教学带动全校教育教学,并借艺术节和教师节文艺汇演舞台,发动师生用文艺的形式推介灵动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再现灵动课堂,诠释学科魅力。经过多年研究与提升,《外语特色学校主动、互动、灵动教学研究》于2020年5月正式结题,经专家组鉴定评为优秀等级。期间,我应邀在广东教育理事会年会、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年会作交流发言,在广东省政史地骨干教师培训班所作的《中学思政课灵动教学理论的凝练与提升》《灵动政治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等专题讲座被华南师大教师教育学部列为精品课、示范课,让灵动教育教学理论在省内外得到不同程度的传播。同年制定、颁布的《广州外校第三个五年发展规划》《广州外校教育集团发展规划(2019-2024)》相继提出“构建灵动课堂,培养灵气学生,成就灵性教师”的教育发展模式,华南师范大学、广州市教育局因此将广州外校列为协同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教师发展实验学校,相关办学经验入编《教师专业发展的本土化探索——基于广州市25所中小学校的实践》一书,即将出版、推广。2021年3月,广州市教育局批准广州外校申报的《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灵动语文教学与评价研究》为市教育科研规划课题,标志着灵动教育教学理论开始从思政学科迁移到语文等学科教学与研究。有理由相信,灵动教育教学成果将推广到更多的学校和学科,结合所在学校和各自学科特点,打造各具学科特色的灵动课堂,让学生在课堂动手、动脑、动情,逐步在教育教学中推行灵动教育教学。

跨区域推广。古人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教学成果要在不同地区推广,既要利用学校和所在区域的对外交流机会向来学校和所在地区交流的同行推介,又要主动走出去,利用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广。一方面,课题组和其他科组经常在学校承办的区级以上教学研讨会、教学开放日等活动中展示各具学科特色的灵动课堂教学,黔南州、重庆等地区中小学教师和名师工作室来校交流或者跟岗培训时展示灵动教育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南沙区教育发展中心率先在全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教研活动中推广,增城区教研室王海滨老师从2019年起主持广东省“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灵动政治课堂教学研究》,全区各初级中学同步推广应用,《道德与法治》学科中考均分显著提高。2016年9月,我应邀在全国高中卓越政治课堂观摩及研讨会发言,让与会的高中政治教师初步了解并认同了灵动政治教育教学理论。主持工作室期间,我发动工作室成员回各自学校传播、应用政治教育教学理论,围绕灵动政治教育深化、应用申报课题,联合不同工作室开展灵动教育主题研讨,还应邀赴韶关、东莞、沅江、贵州六盘水等地的省、市名师工作室作专题讲座,通过课题引领、以点带面,让灵动教学理念逐步传播到不同地区、不同学科教学中。

全媒体推介。好酒也怕巷子深。教学成果要扩大辐射范围,还要借助自媒体和其它媒体的力量。广州外校注重科研宣传,先后通过学校官网、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广州市《中学生时事学习》、广东教育杂志社《师道》、光明日报社《教育家》等媒体宣传、推介灵动政治教育成果。在课题推广过程中,课题组致力于在本學科直至跨学科推广、传播灵动教育教学理论,2020年7月16日《广东教学报》、2020年第3期《广州师训》相继以《以灵动的教育教学教研战“疫”》为题,报道课题组暨广州市杜良云名教师工作室团队克服疫情困难探索线上教学中应用灵动政治教育教学成果的事迹。《广州日报》《广东基础教育研究》《南粤校长》等本土媒体和《中国教育报》、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学》等主流报刊多次向省内外推介广州外校开展灵动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经验,让灵动政治教育走出广东、走向全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地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教师既是教研课题的研究者,又是推广、应用教学成果的主力军。在互联网、大数据、AI等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教师教研只有将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紧密融合,才能转化为教育发展的原动力,实现教学成果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的积极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让广大教师“在繁重的工作中找到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进而走上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

名师介绍

杜良云

正高级政治教师,灵动政治教育教学理论创始人,系广州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秘书长、广州外国语学校工会主席、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兼职教授。先后在中国标准连续出版期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140多篇,主持的《培育新时代灵气学生——灵动政治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成果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作者:杜良云

上一篇:建筑高层施工技术管理论文下一篇:高中化学合作高效课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