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章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2022-04-21

摘要:按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我校积极探索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到“三全育人”模式中,并形成了全校师生团结一心、奋发有为的强大精神动力。关键词:红色文化、三全育人、实践红色文化,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吴玉章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吴玉章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篇1:

吴玉章先生在中国人民大学两次讲话

吴玉章吴老是我党著名的“延安五老”之一,他于1950年2月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担任校长17年时间,直至1966年12月12日逝世。毛泽东曾评价吴老:“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这才是最难最难的啊!我们的吴玉章老同志就是这样一个几十年如一日的人。”吴老在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期间始终坚持专注办学,提出“中国人民大学的任务是培养新中国的各种建设干部”。本文通过吴玉章先生在中国人民大学的两次重要讲话,感悟他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的精神和情怀。
一、第一次学生大会

1950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召开第一次学生大会,吴玉章校长作了主题为“大力培养建设新中国的生力军”的讲话。

建国伊始,在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的同时,“国家也迫切需要各种人才从事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建设,中央决定成立中国人民大学,也正是为了培养新型的知识分子为新中国的建设服务。”吴玉章首先站在国家的高度、从总体大形势出发,向广大新生阐明了办学的必要性和目的性,让每一位学子了解党中央和国家对学校以及广大同学的期望,让每一位学子明白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你们将成为新中国建设的生力军,生力军生长的越快就越好,所以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秉承我党一贯务实求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工作传统,吴老进一步对学校是初创,同学来自五湖四海、成分背景不同、基础水平不同的现实情况进行了分析。“我们的有利条件是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苏联的直接帮助、政府各有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但“我们学校一切都是草创,缺乏经验、困难很多,特别是目前,由于战争破坏,经济伤痕尚未恢复,物质设备比较简陋,一时尚难改善”;“我们同学来自各方,文化、政治、理论水平都不大一致,经验作风不同,有地方干部,有军队干部,有老干部,有新干部,有工农分子,有知识分子”。面对这样的现状,吴老对广大本科新生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和要求,尤其强调了艰苦奋斗和团结互助对真正“达到学习之目的”的重要性。“需要我们大家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来克服当前的困难”,“我们是有困难,但也有办法。但是要把这一学校办好也绝不是几个少数人可以办好的”,“需要大家紧密地团结起来,互相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尤其是老干部更要以身作则,带动大家努力前进,这就是我们学习的一种保证”。
1950年3月吴玉章校长在第一次学生大会上的讲话底稿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吴老深知要想办好学校,要想让这样一个全新的大集体有秩序运转、进而向着正确的方向和目标稳步前行,没有严格的纪律要求是不行的。“希望大家根据学校规定按时上课按时作息。大家一定要知道,学校秩序与制度的建立,对保障同学们学习,是有决定作用的,正像我们在工厂、在部队、在机关里一样,没有秩序与制度,工作是搞不好的。我们学校也一样。因此,不允许有任何自由散漫、无组织纪律的现象发生,哪怕是少数人,因为少数人会妨碍多数人的。也许有些人不习惯于学校的生活,特别是我们这样的学校生活,但由于客观环境上的变动与主观上的控制,不是不可以养成的”。在吴老的教育理念里,严格的治学纪律和学校风气是必须树立的,它可以督促学生认真学习,使他们得到真才实学,但严格绝不是要把学生管得很死,不能限制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课余休息时间应该让学生自由支配,不能横加干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做他们喜爱而有益的事情,使他们的个性得到更多方面的发展。

在对办学提出要求、对同学提出希望的同时,吴老还不忘作自我批评。“这次因为我们招生仓促,缺乏充分的动员和准备工作,一方面是大家有许多情况不了解,另一方面学校有许多应有的设备也未及时赶上,会上提出自我批评,请同学们原谅,我们现在就改正这个缺点”。吴老真正领会了“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重要思想武器的精髓,必须坚持“团结-批评-团结”,严肃认真提意见,满腔热情帮同志,决不能把自我批评变成自我表扬、把相互批评变成相互吹捧。因此,他也在自我批评时,再一次强调团结,“希望同学们用积极的革命的行动、正确的学习态度来支持学校,克服存在少数人当中的诸如信心决心不足、这山望着那山高等一些不正确的思想倾向,加强团结,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吴老在第一次学生大会上的讲话虽然不长,但内容全面而丰富。其中既有对无产阶级政治思想和美好前景的宣贯,又有对办学目的的阐述和对现实问题和困难的分析;既有对自己和广大师生的批评与要求,又有对大家能够学好习、办好学的信心和鼓励。面对党中央和国家交办的重要任务,吴老强调正确的思想方向和目标,强调团结一致和艰苦奋斗精神,强调严格遵守秩序和纪律性,这正是他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精神的体现,也为中国人民大学日后朝着正确的方向快速发展奠定了扎实的思想基础。
二、1955年毕业典礼

1955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召开当年毕业典礼大会,当年正值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即将决定,吴玉章校长面向广大师生发表重要讲话。

经过近6年的时间,中国人民大学已经从一个百废待兴的草创学校发展成为“不断的输送给国家建设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1955年当年,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的有本科工业经济系、法律系、外交系、俄文系学生286人,经济计划、国内贸易、供销与消费合作社、档案、统计、财政银行、工厂管理、生产合作社、劳动九个专修科的学生932人,还有马列主义研究班和各教研室的研究生742人以及进修生80人,共计2040人,连同历年来的毕业生在一起,毕业生就有将近一萬人。

在用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数字对中国人民大学这些年的发展成绩进行了简单总结后,吴老对本届毕业生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点评。“本届毕业生中,革命工作干部、革命军人和农业工人成分仍然占着大多数。他们许多人经过几年的系统学习,可以有把握地说已经由普通的工人和一般工作人员成长为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一定科学水平的高级建设人才”。今年毕业的研究生“虽然一般都还年轻,但却是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先进的科学知识的新生力量”。“由于几年来学校注意了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了政治思想教育与体育卫生工作,所以今年的毕业生无论在专业知识、政治思想水平和体格等各方面的质量,比往年都有所提高。显然这些毕业生将在革命建设事业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1955年11月吴玉章校长在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稿首页

毕业生的数量、素质和水平都不断提高,作为教育工作者的吴老对此倍感欣慰。这是在他的带领下、在广大教师同志们认真负责的指导下,学生们自觉刻苦用功的结果,这更是党中央和国家亲切关怀和培养的成果。面对成绩和进步,吴老没有骄傲自满、没有忘记中国人民大学的办学目标和使命,那就是要不断培养为新中国建设服务的生力军。国家在不断发展和进步,对参与建设的人员水平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因此,学校也必须不断的改进不足、提升自身教育水平,这样才能培养出满足国家建设发展需要的人才。吴老指出,“今年毕业生的情况同时也暴露了我们学校工作中的缺点”。当年的本科和专修科有40多人因有两门课程不及格不能毕业,还有50多名学生在等待补考,研究生里也有少数人存在课程不及格的情况,此外更是有少数学生已经因为条件不合格中途退学。“这就表明,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完成了国家所交付的学习任务。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少数学生、研究生自己努力的不够,同时也说明学校的工作上的缺点。我们有必要在这里坦率的指出这些缺点,以提起大家的注意,从中吸取教训,改进工作”。

毕业,意味着学校的熏陶和老师的谆谆教导不再每天萦绕,意味着同学们的任务要从学习转变为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建设社会主义。因此,不同于在开学学生大会上提纲挈领的发言,在毕业典礼上,为了更好地将亲自培养出来的同学们交给国家,吴老紧密结合国际国内时政形势,对广大毕业生提出了“五个希望”,为同学们上了大学期间的“最后一堂思想政治课”。

1955年是新中国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三年,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年,这个计划也即将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它对当时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国家正在进行历史上空前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国家对于高等学校的毕业生有着殷切的期待,在目前的形势下,这种期待比过去是更加的迫切了”。“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展,国内的阶级斗争是更加的复杂化和更加尖锐了。在国际上,目前的国际条件对我们是有利的,国际局势近来有了一定程度的缓和,但是社会主义阵营和帝国主义阵营之间本就存在着尖锐的复杂的斗争,帝国主义势力还在包围着我们,我们还必须准备应付可能的突然事变”。“在这种形势之下,国家的各种工作都应该提高到新的水平,各方面都要求有大批德才兼备、忠实于社会主义、敢于和一切敌人作斗争、而又掌握专门的科学技术精通业务的干部”。吴老强调,“所有工作岗位都是社会主义建设战线上的重要岗位,都是光荣的岗位。我们相信,毕业生们和研究生们一定能自觉的接受国家所分配的工作,愉快而勇敢地走上任何艰苦遥远的工作岗位,把国家交付的任务毫不犹豫的担当起来”。

吴老首先希望同学们戒骄戒躁,在工作中坚决反对骄傲自满情绪。作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吴老始终把马列主义作为行动指南,并强调骄傲自满情绪是与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背道而驰的错误意识。“我们的党和毛主席再三教导我们的干部力戒骄傲自满,而应该保持谨慎谦虚的态度,兢兢业业,向群众学习和在同志之间互相学习,以求工作中少犯错误、不断进步”。

希望同学们在工作中仍然要坚持继续努力学习。吴老指出,“在人民大学毕业,只是一个很短的学习阶段的结束,从你们未来的长远生活和工作来说,这只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和起点”。“希望你们在工作中进一步钻研业务,加强科学研究,使自己真正成为精通专业的人。希望你们在工作中也继续不断地学习马列主义理论”,“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实际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希望中国人民大学的毕业生都能成为辩证唯物主义的积极宣传员和反对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积极战士。

希望同学们在工作中关心政治。吴老要求毕业生们不仅应该“是熟悉本行业务的人才,而且应该是积极的革命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防止堕落为鼠目寸光、只图眼前利益的事务主义者”;应该“时刻关心国家的命运,关心国内外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养成敏锐的政治眼光和学会阶级斗争的艺术”;应该“认真执行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令,严格地按照政策法令办事”。

希望同学们在工作中艰苦奋斗,克服困难。吴老提醒各位即将走向新的工作岗位的同学们,“对于我们每一个革命工作人员来说,在各种实际工作中不会不遇到各种具体的困难”,毕业生们“代表新生的力量,依据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认识,不管任何巨大的困难我们都能一眼就看透它的底子,把它们放在不在话下的位置”。同学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一贯的艰苦奋斗、克服困难的光荣传统,在和困难作斗争中把自己锻炼成真正坚强的干部”。

最后,吴玉章校长希望同学们毕业后继续与学校保持亲密联系,互相提供可能的帮助,并对同学们的未来送上了真挚的祝福。吴老仍不忘再次强调第一个五年计划,希望同学们“不惜一切为实现这个伟大的计划而奋斗”,“继续完成若干个五年计划,直到把我国家建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以至进到伟大的共产主义社会”。

两次讲话,一次是在起点,一次是在階段性“终点”。吴玉章先生始终用务实的精神、从党和国家的需要出发,认真踏实地履行自己的使命,充分体现出了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以及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呕心沥血。

吴玉章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教育的一生,1960年他以80多岁的高龄写下《自励诗》:“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88岁高龄的他还时常登上讲台给人大师生讲党史。吴玉章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革命,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青年,真正做到了“一辈子做好事”。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校史馆

作者:刘甜甜

吴玉章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篇2:

泸州红色文化融入三全育人的实践

摘要:按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我校积极探索将地方红色文化融入到“三全育人”模式中,并形成了全校师生团结一心、奋发有为的强大精神动力。

关键词:红色文化、三全育人、实践

红色文化,是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红色文化资源是优质教育资源,在传播知识、树立思想、涵育道德、铸造灵魂、培育新人、振兴文化、展示形象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学校积极将红色文化融入到三全教育体系,形成了全校师生团结一心、奮发有为的强大精神动力。

一、泸州以及我校的红色文化

泸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名称。地处川滇黔渝结合部,红色资源十分丰富。有红色文化历史遗址1200余处,如:中央红军“鸡鸣三省”会议旧址、太平镇长征街红军驻地旧址、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九溪渡”、泸州起义指挥部旧址……

我校有百年的办学历史,红色校史文化十分厚重,四川第一所“新学”。赵熙、朱德、恽代英曾先后在这担任校长,宣传新思想,播撒革命救国的种子;肖楚女等著名革命家先后在此教学,培育出了许多优秀的学子如曾润百、余泽鸿、张霁帆等,他们奔赴全国各地,成为革命的主力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学校培育出吴玉章等许多杰出人才,为新中国教育、社会主义建设等事业作为杰出贡献[1]……

二、泸州红色文化融入三全育人的实践

“三全育人”是指我国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不断实践探索总结出来的一种育人模式。它主要指在育人过程中要构建一个全员联动、全程跟进、全方位展开的系统性工作模式。在长期实践中,我校形成了泸州红色文化融入三全育人独特做法。

(一)构建以党委、团委、学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教师为主体的全员协同育人模式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 因而,要做高职的思想工作,也要充分调动并整合各课程教师的育人力量,实现无缝对接、高效联动,建立教师全员协同机制,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第一.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团委、学工作为首要责任人的作用。党委、团委、学工,他们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职能部门,在自己工作中,以地方、学校红色文化引领,开展特色育人工作。党团学教育中已打造具有我院特色的“玉阶”(朱德,字玉阶,曾是我校校长)文化品牌系列活动,形成了“玉章”(吴玉章,著名教育家,我校优秀毕业生)体育文化节、“求实”(李秋实,我校教师,著名革命家)社团文化节、“萧秋”(萧楚女,又名萧秋,著名革命家,曾是我校教师)新生文化节、“代英”(恽代英,著名革命家、思想家,曾是我校校长)校园文化艺术节四大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学校已形成了红色文化育人的氛围,并取得了一定的育人成果。学校已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二处;“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新单位”等示范性红色资源。

第二.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中坚力量的作用。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是高校专门负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队伍,他们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工作职责就是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然而,在很多高校的具体实际工作当中,思政课教师侧重于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但主要是一种理论知识的传授。辅导员除了负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外,还要负责大学生的日常性事务管理工作。两者工作的差异比较难以建立起一种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为此,我校主要开创了,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协同育人的制度。如制定了辅导员参与思政课课堂的听课与教学,并将辅导员参与到思政课课堂的一些活动,以业绩考核的方式列入到对辅导员的考核和评价体系中去,积极促进两者的有效融合,形成协同育人的合力。二是加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的一体化建设。我学制定思想政治课教师与辅导员“双向兼岗”的管理制度。鼓励辅导员或班主任骨干兼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鼓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兼职辅导员、班主任工作。这样就能有效发挥两支队伍优势互补的作用,推动两支队伍的有机融合,促进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同频共振、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格局。

第三.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专业课教师作为培养人才中的重要教育主体,不仅要承担专业知识的传授,还要在课堂教学中,承担着思想政治价值导向、引领的作用,培养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为此,学校加强对专业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培训。通过百年经纬的讲座、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共同参与的沙龙学术活动等各种方式强化对专业课教师的指导,提升他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意识与能力,加强课程思政开发,提升课程育人功能。

(二)构建以红色文化融入全过程的育人文化

第一:以红色文化为特色的入学教育   举办新生入学讲座“百年经纬,系列名人讲座”如:代英校长、朱德在泸州、启明教育,萧楚女等等,带学生参观“三馆三广场”。三馆,一是红色校史馆,二是经纬家教家风馆,三是学校美术博物馆。校史馆,介绍学校100多年的办校历史和杰出校友;经纬家教家风馆,展示的是百年校史中,学校知名教师、校友的家风家教;美术博物馆是学校知名校友,赠送给学校自己创作的美术作品。三广场,分别是纪念恽代英等烈士的启明广场,朱德等知名人士的玉阶广场,还有就是纪念学校创始人的赵熙广场。学生通过这些入学讲座、参观考察,了解学校的历史,理解学校百年的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作社会主义合格的大学生。

第二,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亮色的课程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专业课与思政元素结合,对学生进行红色基因教育。学校理念重视课程思政的育人作用,学校出台文件指导课程思政的开发与建设,到目前为止,学校共有省级课程思政6门,校级课程思政42门,学校出台文件,每年培育一定数量的校级课程思政。如师范学院的培育的红色经典音乐作品赏析。

第三:开展以红色文化为底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实践教育 党委、学工系列出台文件,指导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实践教育的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已形成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理论教育上,红色文化进入了课堂,教学内容上增加了“红色泸州”“红色学校”“红色经典书籍阅读分享”的教学板块;實践教育以学校以及“四川长征干部学院泸州市‘四渡赤水’分院”为主要代表的实践基地为依托,带领学生开展“三馆、三广场”的侵润式实践教学,以及“红色泸州”的实践学习。学生参观考察,课堂开展“致敬英烈”的实践教学汇报。

第四:开展以浸润红色基因为特色的毕业教育 学校的红色文化提炼出的毕业生教育“又红又专”:“红”是培育有“共产主义信仰”、 “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爱校、爱企业”的忠诚品质; “专”是通过专业培养,专业练兵、专业比武,培养专业知识过硬、专业技能出众的大国“工匠”。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培养用人单位需求的“热爱企业、热爱本职工作、专业技能过硬”“又红又专”学生,提高我院学生在成渝经济圈、全省、全国的竞争力。

(三)构建环境、管理、文化为关键的全方位的育人模式

第一,红色校园环境育人  在百年校史教育传承中形成了独特的红色文化。1、红色教学楼 以英烈名字命名的红色教学楼。代英楼,纪念在川南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新中国英勇就义的校长---恽代英烈士;玉章楼,纪念知名校友,延安五老之一的吴玉章;玉阶楼,纪念朱德校长;萧秋厅,纪念我校国文教师,为共和国牺牲---萧楚女烈士;求实厅,纪念我校英语教师,左联五烈士---李秋实;2、红色广场。启明广场,纪念恽代英等烈士最早在学校以及川南传播马克思主义,开启泸州思想光明;玉阶广场,纪念朱德、吴玉章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新中国成立,追求真理,不怕牺牲的精神;赵熙广场,纪念学校赵熙等老一辈创始人,在近代为救国救民,创办经天纬地学堂的开创精神;思品广场,纪念学校培养的,为新中国成立牺牲的曾润百等一批优秀学子。3、红色活动, “玉章”体育文化节、“求实”社团文化节、“萧秋”新生文化节、“代英”校园文化艺术节、“玉阶”校园文化活动节。4、红色基地  学校拥有以“四川长征干部学院泸州市‘四渡赤水’分院”为主要代表的实践基地;学校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二处;拥有“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拥有“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新单位”等示范性红色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校园文化。

第二,红色文化内涵育人 学校在百年传承中,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内涵。 川南师范学校师生受革命思想的影响,办教育兴实业,传播新文化,在不同的岗位实现报国的使命。第一任校长赵熙,淡泊名利,秉持儒家知识分子高尚操守,致力于利国利民的践行探索。校长温筱泉秉持勤俭奉公,济困扶危的优良家风,积极投身教育事业,为国家培养人才,后因不满官场风气,辞职回家经营家族事业。1915年,温筱泉带着“三百年老窖大曲”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夺得金奖,在中国白酒史上写下灿烂一笔。抗战期间,冒着轰炸危险坚持生产,将大量基础酒运到酒精厂,制成医用酒精运到前线。在艰难时局中,坚持“温永”老窖的生产,为国家保存了明代窖池。校长殷懋德一生将振兴中华视为己任,把热血献身于教育事业。日本轰炸泸州城后,为解决泸州子弟读书问题,殷懋德依然捐出住宅和田土,创办桐荫中学,抗战结束后,又设立桐荫中学分部,建国后将个人收藏的数千图书捐给泸州图书馆。川南师范学生金丽秋、陈漱云则通过兴办实业,进行实业救国。

纵观我校120年的办学历史,泸职人形成了鲜明的精神特色,即以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为核心的泸职精神,包括经天纬地、家国天下的学堂精神,“大公无我,赤心救国”的革命精神,“自强不息,实业兴国”的工匠精神,“是立本强国、德智交育”的教育精神。

第三,红色文化管理育人 我校百年校史沉淀的红色理念,创新管理育人。学校在长期的办学经验中,已形成“一中心,四个着力”红色文化管理育人模式。“一个中心”是依托启明思政研究中心继续提炼红色泸职精神,“四个着力”是打造经纬党建品牌,营建红色学府团建品牌、致力于红色校史的学工品牌、红色思政的课程品牌。用红色文化管理育人。形成6531三全育人的工作体系:6平台,5工程,3名片,1机制。即建设红色文化育人平台、课程思政育人平台、群团组织育人平台、创新创业育人平台、社会实践育人平台、网络媒体六大育人平台;实施同心工程、培根工程、润心工程、知行工程、卓越工程五项育人工程;打造“红色文化”铸魂模式、“广域思政”育人模式、“求实书园”管理模式;强化统筹协调、评价反馈、督查考核、表彰激励、服务保障一体推进机制。

参考资料

[1]“红色基因在高职校园文化中建设的应用价值—以泸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张波等,《时代人物》  2020年第25期0258-0258,共1页

[2] 习近平.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 [N].人民网,2019-3-20.

基金项目:

1、2021年泸州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研究课题“红色文化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构建“又红又专”三全育人模式研究”(项目编号:LZJY-2021-27);

2、校级教研教改重点项目:《泸州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工作室》(项目编号:JG-202106)

作者简介:1.魏晓娅(1974-),女,四川达县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朱先银(1972-),男,安徽太湖人,讲师,主要从事律师以及经济学教学与研究。

作者:魏晓娅 朱先银

吴玉章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篇3:

从校训校歌的文化内涵探讨大学生素质教育

摘要:大学校训校歌反映着大学的文化特质,是大学精神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指引学子们前进的明灯,本文通过对延安大学校训产生过程之历史回溯,通过总结大学校训校歌的基本内涵和功能特点来提炼和升华大学精神,进而以此促进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大学校训校歌体现了学校办学传统和校园文化的传承,阐释了教育实质和人才培养目标,反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本文从校训校歌的文化内涵、时代特点等出发,以延安校训校歌为实例,探讨校训校歌对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校训校歌;文化内涵;素质教育

一、延安大学校训校歌产生过程及蕴含的时代意义

延安大学坐落在革命圣地延安,是由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4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将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延安大学,1943~1944年,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和行政学院相继并入,其历史可以上溯到陕北公学成立之时1937年。在艰苦的战争岁月和社会主义新时期,延安大学为党和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教育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吴玉章为首任校长。

延安大学校训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首任校长吴玉章的办学理念和宗旨定位,首任校长吴玉章在首届开学典礼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延大的教育目的“不但在专门技术和知识的获得,且更应注意养成学员的伟大品格”,“延大不应当只是学科学的学校,更应当是学做人的学校”。革命战争年代的办学实践证明了吴玉章校长办学理念的正确性。“立身为公”的“身”的社会学本意是身份,同时隐含人格品质、道德学养等引伸意。具体讲就是通过人格品质、道德学养的修炼,使自身能够成为被社会认可的一种身份或角色。“公”显示了自我人格与公共社会的一体性联系。“立身为公”意思是培养树立“公平”、“公正”、以天下为已任的大公无私品质。“学以致用”的核心概念是“学”与“用”。“学”是学习、学业,“用”是实践、运用。“学以致用”,从主观上讲是将学习的目的建立在实际运用的基点上;从客观上讲,是将学到的知识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充分运用。数年来,延安大学培养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社会的普遍评价是有真才实学和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学以致用”的教育方针已经成了被社会所高度认可的优良传统。作为校训,“立身为公学以致用”既是对延安大学优良传统的继承,同时也体现了教育科学的永恒意义。

延安大学校歌由老一辈革命家作词谱写,激昂高亢的旋律和催人奋进的歌词体现着延安精神的内涵本质。延安大学在每年新生军训都会组织合唱比赛,延安大学校歌是必选曲目。延安大学前身之一的陕北公学的校歌由校长成仿吾作词、鲁艺音乐系负责人吕骥作曲。校歌既洋溢着严肃活泼的集体主义的乐观精神,又充满慷慨激昂、一往无前的战斗豪情,表达了献身革命事业的决心和对革命取得胜利的信心。1988年,延安大学迎来了50周年校庆,陕北公学校歌的曲作者吕骥又专门创作了延安大学校歌,这首校歌既表达了老革命家对延大的怀念和赞美之情,又寄托着对延大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望。当延大师生在建校70周年庆典晚会上深情地歌颂母校的荣光时,在场的所有新老延大人都被深深地感染了,他们为自己身上流淌着的红色血液而自豪,他们深信延大的红色文化基因必将得到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二、大学校训校歌的基本内涵与功能特点

1.校训是一所大学独立思想、传统精神和办学特色的集中表述。校训对全校师生员工有导向性、规范性和勉励性的训示、号召和要求,是一所大学独立思想、传统精神和办学特色的集中表述,是一所大学对全校师生员工有导向性、规范性和勉励性的训示、号召和要求,是一种赋予大学以生命、品格与典范并深刻体现其办学宗旨、治学传统、文化底蕴、团队精神、社会责任和个性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形态,是大学历史与传统文化的浓缩,是师生共同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延安大学的校训“立身为公学以致用”在当今时代体现了我们的办学思想和宗旨定位就是培养面向基层:培养下得去的人才服务基层:培养用得上的人才扎根基层:培养留得住的人才。

2.校歌是将校训和校风的内容用旋律节奏等表达出来,使之形象化和艺术化,更容易走进师生生活的具有一定美感的表现形式。延安大学校歌高潮部分“为挽救祖国危亡,为争取民族解放,延大的英雄儿女贡献了革命的青春和力量,前进呀前进,革命的熔炉,永放光芒;为祖国繁荣富强,为人类美好理想,延大的英雄儿女正献出全部的热和光,前进呀前进,革命的传统,永放光芒;努力学习团结奋斗,把延安精神发扬,新世纪美好的远景已显现灿烂的曙光,前进呀前进,延安的精神,永放光芒。”这首校歌既表达了老革命家对延大的怀念和赞美之情,又寄托着对延大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望。

3.大学校训是大学校本文化的灵魂和旗帜,校歌是大学校本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艺术形式,这对一所大学来说,校训、校歌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1)评价作用。作为对学生行为规范有指导意义的校训校歌,有让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并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地以此为尺度衡量自己的行为,并以此为标准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2)凝聚作用。校训、校歌借助群体成员价值的认同、人际关系的协调与精神纽带来团结校内成员,建立起和谐、信任、友谊、理解、尊重的群体关系,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学校凝聚力。(3)激励作用。校训、校歌创造了团结进取、严谨治学、勤奋读书、大胆创新的良好环境。激励当今大学生勇于探索、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挫折和困难。(4)辐射作用。学生在校期间要接触社会,毕业后要走向社会,校训、校歌感染学生,学生也会把好的习惯、品质和风气带到社会。提升所在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文明程度它是一所大学较长办学历史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独特的精神特征。

三、大学校训校歌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指导意义

大学办学理念、价值追求、大学教育、大学文化对人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提起大学,首先出现在脑海的便是具有标志意义和象征意义的校训和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校歌,校训校歌的对大学生的成才成长和价值观念、人生教育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导向功能。大学校训校歌是学校办学指导思想的集中体现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校园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校训则起到了关键作用。校训可以体现高校发展及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引导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最终将影响大学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如延安大学校训“立身为公学以致用”就是要求我们培养具有公平、公正、大公的高尚品质和高雅操守的道德品质人才,就是我们教书育人过程的风向标和指南针。2005年,延安大学毕业学生3584人,其中志愿到西部就业者达2800余人,这些就业者中又有1600人留在了陕北;在县级以下基层单位就业者多达3000人,约占毕业生总数的86%。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建设服务,为基层服务,除了具备思想政治素质,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更需要具备相应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这就是在校训激励下的文化导向功能的真实体现。

2.教化功能。校歌对师生的思想行为有着潜移默化地影响特别是在学生中形成一种群体的意识,这种群体的意识一旦确立,学生的努力方向就会得以确定,校歌所蕴含的教育思想、理念、理想就会因此而实现,从而影响学生的整个人生。如延安大学校歌所唱“努力学习团结奋斗,把延安精神发扬,新世纪美好的远景已显现灿烂的曙光,前进呀前进,延安的精神,永放光芒”这种催人奋进高亢激动人心的革命意志歌曲不仅教育我们不要忘记革命岁月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艰苦奋斗和自力更生的美好品质,同时也是寄托着我们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望。

3.育人功能。延安大学诞生于抗日的烽火岁月中,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大学肩负着培养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条战线上急需人才的历史重任,为共和国的诞生培养了一大批精英。当时,全国各地的爱国青年满怀报国热情,闯过重重封锁,跋山涉水,来到延安这块火热的革命根据地。而延安的条件十分艰苦,缺衣少药,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喝的是南瓜汤。就是在这样的艰苦岁月里,延安大学师生锻炼了革命意志,形成了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这种精神和意志在校训和校歌中均有体现,培养我们的学子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都要保持一颗永远年轻的革命乐观主义和无私奉献精神。

4.价值功能。校训校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意义对当今大学生的影响还体现在价值观念的塑造和人格精神的培养上,那种身体力行、重于实践、乐观精神、勇于向前的品质高尚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都是校训和校歌的在当今大学生身上的体现。数年来,延安大学毕业用于生能够积极面向西部,融入陕北,服务基层,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祖国建设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是与学校的光荣历史、优良传统以及多年来形成的培育机制分不开的。为了鼓励学生融入基层,延安大学还通过在西部地区特别是在陕北地区建立长期的、固定的实习与实践基地,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陕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对人才的需求,树立在陕北和西部建功立业的信心与决心,从而在上岗之前就为服务基层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和实践基础。

四、结束语

延安大学的校歌校训诞生于革命年代,但对新时代的大学生具有重要指引和价值意义,这种“立身为公学以致用”的校训和革命乐观主义的朴实校歌内涵不仅会影响延安大学的学子,而且也会影响到每一位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李岚清同志曾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就指出: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以校训为核心进行,这句话是对大学校训的文化功能的最好注释。高校的主要培养目标之一就是努力使德育对象具有健全的品德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创造个体的幸福生活。在新的形势下,大学应充分重视校训的精神塑造功能和价值引领功能,积极探索培养大学生校训精神的有效途径,就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大批高级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延安大学.红色文化显特色 延安精神铸校魂[Z].延安大学.

[2]高延龙,石玮.延安大学校歌与延安精神[N].中国教育报,2008-05-14(9).

[3]徐军.校训的文化内涵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

[4]滕少华.我国大学校训的导向功能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2007,(3).

基金项目:本文是延安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研究项目

作者简介:高曙光(1981-),男,陕西富平人,中共党员,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党委秘书。

作者:高曙光 王升文 申圆圆

上一篇:多媒体教学历史教学论文下一篇:关于小学生音乐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