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章思想政治教育

2024-04-27

吴玉章思想政治教育(精选8篇)

篇1:吴玉章思想政治教育

吴玉章德育语录

至训育方面,仍取自治辅导主义,使学生对于校规有自发的猛省,养成共同遵守规律之习惯。学校规则之外,十年上期即由学生组织一群治会,分股办事,由学校予以指导,一面养成自治,一面接近社会,成绩至为可观。至学生十年上期之国文学会、英文学会、数理学会、博物学会、音乐学会、体育学会、教学研究会,均切实进行,撰拟杂志,分期出版。二三年级生复于课余分任本校附设平民夜课学校教员,以为教授之练习。„„此本校教授训育之大概也!

(《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训育及学生实习之状况》1923年3月,《吴玉章文集(上卷)》P366—367)

所要向各位贡献一点的,就是我们不仅要学习技术,同时我们也要学习人品。现在的社会是龌龊极了,在这里面生活,难免要沾染一点坏习惯,所以我们要发动自我批评,在这个社会里,没有自我批评,就是没有改造社会的武器。

另外,刚才听到各位同学报告,大家对于哲学方面都很感兴趣,这是很好的,我们有了正确的立场,作起事来,也就有了信心,对事情的发展也就有了远大的认识,纵然在黑暗中,我们也能看见光明。

(《在龌龊的社会里,还要学习人品——在重庆社会大学的讲话》1946年4月,《吴玉章文集(上卷)》P380—381)

有些人有一种不正确的观点,就是不愿当教员,尤其不愿当中小学教师,这是不对的。现在正是需要我们努力教育成千上万的人,需要教育他们,培养他们成为新民主主义建设的干部,这是极其重大的任务,也是极其噶的任务。我们无论在哪个岗位工作,都是为革命服务,为人民服务,所以无论怎样艰难困苦,我们既是先进的知识分子,就要把教育工作作好。教育工作是一种非常可敬可爱的工作,孟子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我们决不能把教育人的工作看轻了,我们的祖国从来都对教师很尊重。

(《培养革命和建设的干部,为完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奋斗——在华北大学成立大会上的讲话》1948年8月24日,《吴玉章文集(上卷)》P390)

由此就可以看出,我们学校所需要培养的干部,是要有以下各种品质和才干的干部。„„ 第五,是要有高尚的品质,有聪明的才干,有忠诚朴实为人民服务、不怕艰苦、不怕困难、不屈不挠、志愿献身于共产主义建设的精神。要建立健全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范,严守纪律,重视劳动和体育卫生,以及文化娱乐的活动。以爱祖国、字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产为公共的道德。要有生气勃勃,欣欣向荣的新作风,新气象。

第六,是要精诚团结,联系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党员与非党员间保持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空气,要利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克服无组织无纪律的现象,使每个人都锻炼成创造新社会的人才。

《人民大学校刊发刊词》1950年5月,《吴玉章文集(上卷)》P412)

目前国家还不能创办那么多的学校,使所有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都全部升学。我们的小学和中学本来就担负着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和为工、农业生产培养劳动后备力量的双重任务。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要求学校不断地供应大批具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的毕业生参加工、农业建设,这种要求还将随着各种生产技术的改进与提高而日益突出地显示出来。许多事实说明,中、小学毕业生在国家的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事业中是能够起巨大作用的,他们既能够成为生产上的积极力量,又能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和提高自己。但是,动员那些不能升学的中、小学毕业生参加劳动生产是有困难的,主要的就是他们的思想上受着过去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特别是轻视体力劳动和农业劳动的错误思想影响。所以,教育工作者要注意抓紧对高小和初中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和服从国家需要的教育,极为重视地进行深入的工作,按照总任务的精神,联系城乡各地的实际情况,循循善诱,以提高他们的认识,克服他们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思想障碍。要向学生讲清楚劳动与知识的关系,使他们懂得人的知识都是来源于社会实践,而劳动生产乃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学生们在学校中所学得的普通基础知识是参加劳动的一种必要的准备,更重要的是在劳动生产和阶级斗争的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要讲清体力劳动和智力劳动都是同样地光荣和重要的事情,我们要逐渐消灭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体力劳动与智力劳动相对立的现象,而使之很好结合起来。要讲清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各种劳动是同样光荣和重要的事情,同样是国家建设不可缺少的和有发展前途的。要讲清创造性劳动的意义,在我们人民的国家里,从事任何有益于人民的工作,都是取得人民的尊重和党与政府的重视,只要热爱劳动,肯用心思,任何方面的实际工作都有可能进行创造革新工作,获得卓越成绩,而对祖国作出重大贡献。在这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已经参加生产的中、小学毕业生获得显著成绩的实际范例进行宣传。„„

应该指出:在这种劳动教育中,我们教育工作者负有重大的责任,正因为如此,提高我们本身的社会主义觉悟,以身作则,就成为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所在。几年以来,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下,尤其是经过半年来的总任务学习,教育工作者的劳动观点和劳动积极性已经有了显著地提高和增长。但是,不可否认地,在一部分教育工作者中间,还存在着轻视劳动和劳动人民的错误思想,有意无意地给学生灌输了片面的“当专家”和“当干部”的思想,造成只有升学才有前途的错误观念,甚至散布了资产阶级追求名利的个人主义思想;对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认识得不明确,对劳动教育缺乏应有的注意;在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中也常常是偏重于宣传社会主义的美好远景和鼓励学生的远大理想,而严重地忽视了宣传艰苦奋斗和平凡劳动的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国家建设迅速发展的形势,我们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都要求我们把自己的思想水平提到更高的程度。所以,结合总任务的学习,继续提高我们的社会主义觉悟,改变对劳动生产的不正确观念,明确中、小学教育的目标,就是十分必要的。

(《“五一”节给全国教育工作者的一封信》1954年5月1日,《吴玉章文集(上卷)》P467—469)

在学校里,教员直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给予影响。“师高弟子强”,如果没有德才兼备的教员,就难以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学生。„„

我们的学生必须牢固地树立起在学习上对国家负责的观点,认识到在校的学习质量直接关系到将来的工作质量,学习成绩的问题不只是个人问题,而首先是影响到国家建设事业的问题。必须严格地要求自己,使自己符合国家需要的规格,不要有一个人虚度时光而成为使自己和学校都不光彩的废品。为了符合国家需要的规格,一定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这就是说,既要用功学习专门业务,又要注意提高政治觉悟和增强体质。我们所说的提高质量正是指这种全面的意义上的质量。

(《为贯彻提高教育质量的方针而斗争——纪念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五周年》1955年9月,《吴玉章文集(上卷)》P481—482)

社会主义时代的青年,应该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确信共产主义事业的必然胜利;应该具有勇敢、诚实、开朗、活泼、乐观、朝气蓬勃的性格。很显然的,用封建的管教方法是不可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的新人来的。它只能束缚青年个性的健康发展,使青年变得谨小慎微,拘拘束束,奉命惟谨,不敢发挥独立思考和大胆创新。试问这样的青年怎么能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艰巨任务呢?„„

教人毕竟和炼钢不同。人固然也要千锤百炼,但钢是死的,人是活的;人不可以用一付死的框子去套。根本的问题在于多讲道理,耐心教育。

(《让青年发挥更多的独立精神》1956年8月,《吴玉章文集(上卷)》P500—502)

座右铭

我志大才疏,心雄手拙。好学问而学问无专长,喜语文而语文不成熟。无枚皋之敏捷,有司马之淹迟。是皆虚心不足,钻研不深之过。年已八一,寡过未能。东隅已失,桑榆非晚。必须痛改前非,力图挽救。戒骄戒躁,无怠无荒。

(这是吴玉章八十一岁高龄时为自己写的座右铭,1959年9月18日,《吴玉章文集(上卷)》P535)

全国解放十多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在教师和儿童工作者的直接培养下、祖国亿万儿童,正在茁壮地成长,儿童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是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们壮丽的事业,都寄托在他们的身上。因此,关心和培养新一代的成长,就成为党的事业的重要部分之一,就成为每个教师、每个家庭、每个社会成员的光荣职责。为了使新的一代能够担负起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要培养他们成为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知识的、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体魄健壮的、全面发展的新人。也就是说要把他们培养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健壮、活泼、勇敢、诚实、全面、发展的新的一代。少年时代是人一生的开始。人在少年的时候,正是长知识长身体的时候,还没有独立判断是非的能力,还没有形成固定的观念和性格,因而最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有人把少年的思想比作一张白纸,你给它涂上什么颜色它就会成为什么颜色,这是有道理的。要想使新的一代成长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就得从少年时代开始,对他们精心栽培和耐心教养。这好象对一棵刚出土的嫩苗一样,要想让它开放美丽的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就需要园丁辛勤地劳动、精心地培育。古人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也是如此,人不管天资多么聪明,如果没有正确的教育和培养,也不会有大的成就。如果对儿童采取放任态度,他们就会因缺乏教育而向着不正确的方向发展,不好好学习,不遵守纪律,不尊敬师长,恶劳好逸,贪图享受,甚至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希望家长和教师同志们以对共产主义事业的高度责任感来对待中国新的一代,来培养教育青少年儿童。

(《担负起培养新一代的光荣任务》1962年6月,《吴玉章文集(上卷)》P546—547)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社会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内容,封建社会有封建主义的教育,资本主义社会有资本主义的教育,而无产阶级的教育则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教育,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教育。„„

任何阶级教育的目的,都是为自己的阶级服务,而无产阶级教育的目的,同样也是为自己的阶级服务,它的区别在于:一切剥削阶级教育都是为剥削阶级少数人服务,而无产阶级教育是为被剥削阶级广大劳苦大众服务,为党当时所领导的革命事业服务„„

(《大家来写校史》1964年1月17日,《吴玉章文集(上卷)》P562)

在我们的社会里,对年轻的一代,主要是靠社会教育,但家庭教育也很重要,也是培养革命接班人整个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青年与家长相处时间长,接触多,又有一种天然的感情联系,家庭教育往往对他们印象深刻,影响深远。这从我们所受的家庭教育和后来所发生的影响看来,也说明也这一点。

„„当然,旧社会家庭教育的目的是“望子成龙”,希图一朝发迹,光显门楣,荣宗耀祖。这种家庭教育的目的以及某些过于严刻的方法,在今天当然是不可取的。但他们那种严格要求和苦心教育子女的精神,还是有借鉴作用的。

(《新年话家常》1984年1月,《吴玉章文集(上卷)》P570)

篇2:吴玉章思想政治教育

——(前苏联)高尔基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

——(俄)列宁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一般就在部分之中;谁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麽他也就不属于人类。

——(俄)别林斯基

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

——(法)大仲马

爱祖国高于一切。

——(波兰)肖邦

人类最高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之心。

——(法)拿破仑

爱国是文明人的首要美德。

——(法)拿破仑

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吴玉章--义正词严卫尊严

老革命家吴玉章,年轻时东渡日本留学。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国贫弱,日本帝国看不起中国,在悬挂的万国旗中,故意不挂中国国旗。为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吴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学生向学校当局严正提出:必须立即向中国学生道歉并纠正错误,否则,就要举行罢课和绝食以示抗议。学校当局在中国爱国留学生的强大压力下,只得认错道歉。

精忠报国——岳

岳飞,字鹏举,生于相州汤阴县永和乡。绍兴十年夏,金人撕毁和约南侵,岳飞奋起抗战,大破金兵于蔡州、陈州、颍州,郑州、西京、蒿州、许州、孟州、卫州、怀州、郾城等地,并在顺昌、郾城大捷中粉碎了金“拐子马 ”、“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朱仙镇大捷,威振敌胆、金兀术叹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正当岳飞所向披摩,抗金取得节节胜利之际,宋高宗连下十二道金牌,强令岳飞班师。秦桧为剪除和谈障碍,指使万俟莴上章诬篾一贯主战的岳飞“谋反”,收买王俊作假证,十月将岳飞父子和部将张宪关进杭州大理寺。赵构秦桧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岳飞父子和张宪诬害,岳飞宁死不屈,临刑前挥笔写下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文天祥,原名云孙,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人咸淳六年,因得罪奸相贾似道而遭到罢斥。德佑元年正月,闻元军东下,文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次年被任为右丞相兼枢密使。其时元军已进逼临安,被派往元营中谈判,遭扣留,押往北就。二月底,天祥与其客杜浒等十二人,夜亡入真州。复由海路南下,至福建与张世杰、陆秀夫等坚持抗元。景炎二年,进兵江西,收复州县多处。不久,为元重兵所败,妻子儿女皆被执,将士牺牲甚众,天祥只身逃脱,乃退广东继续抗元。后因叛徒引

篇3:沥青拌和站燃烧系统改造

2001年6月河南省公路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购入一套MARINI-175沥青拌和站, 因当时柴油价格较低未对燃烧系统作过多要求。2005年沥青拌和站外租, 由于柴油采购困难且价格高, 承租方要求对燃烧系统进行改造, 用燃料油代替柴油。为了保证基本改造的顺利完成, 对燃烧系统的结构、参数、点火程序以及正常工作的条件进行分析, 确定改造分三个阶段进行: (1) 基本改造, 使燃烧系统能烧燃料油; (2) 改进, 解决第一阶段改造存在的问题; (3) 完善, 实现自动化及安全生产的目标。

2.改造过程

改造前的燃油系统油路见图1, 点火过程如下:柴油罐球阀门打开, 一级柴油泵开, 低压溢流阀调到0.3MPa (3bar) , 压力油经过滤器到二级柴油泵 (增压泵) , 2.5MPa (25bar) 压力柴油到达喷嘴处一部分雾化燃烧, 另一部分经风油比调整机构流回过滤器。燃料油与柴油相比, 价格低, 易采购;黏度大, 需加热和保温;密度大, 需增加风量才能充分燃烧;含机械杂质, 易损坏增压泵;有一定腐蚀性, 不能使用橡胶制品;没有统一的标准, 生产厂家不同, 油的品质差别很大。

针对燃料油与柴油的差别, 按照系统要求, 油罐加装保温层、温度表;如图2所示, 增加加热管道 (图2中虚线为双层管道, 里通燃料油外通导热油) ;去掉因油黏度大无法正常工作的低压溢流阀, 同时去掉压力继电器;调整风油比调整机构, 慢慢调大送风量, 使火焰呈火白亮为最佳;油泵换成国产齿轮泵, 一级泵选KCB-33.3, 供油能力5m3/h, 二级泵选2CY4.2/2.5, 供油能力4.2m3/h;把接到喷枪的胶管换成不锈钢管, 避免管内壁腐蚀、老化、脱落而堵塞喷头。手动球阀在点火前打开, 停火后关闭。

上述改造后, 实现了燃烧燃料油的目标, 但在2年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存在喷头堵、压力不足、燃烧无力、点火困难、点火时火太大等问题, 分析原因如下:燃料油里有机械杂质, 由于二级增压泵磨损造成的压力不足导致喷油减少、雾化不良、火焰短而散且极易烧坏干燥滚筒内部件;由于燃料油黏度大使点火困难和点火时火太大。为此改选用DHB-4.2/3合金内齿点火齿轮泵, 用三菱7.5kW变频器调整电机转速, 把油压控制在2.2MPa以上。在图2中球阀处加一个三通和球阀 (图3) 通气源, 停火时打开该阀门, 用气把进油软管和枪内进油管内的燃料油吹到干燥筒内, 点火问题解决。点着火后通过变频器降低电机转速, 待布袋充分预热后再调回转速即可。经过第二阶段的改造, 燃烧系统点火容易, 工作稳定, 故障率明显降低。

篇4:吴玉章宪政思想演变探源及其启示

关键词:吴玉章;宪政思想;演变;启示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4)-07-0042-03

吴玉章(1878年-1966年),四川荣县人,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一生都在追求宪政真理,他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对特定历史时期的中国宪政问题有着热切的关注、执着的追求和理性的思考。他亲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二次革命”、北伐战争、中共建党、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并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宪政思想贯穿其革命一生。中国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政治局面使吴玉章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宪政思想极具时代特色和历史意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认真研究吴玉章宪政思想及其演变历程对当今时代极具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当然,谈到吴玉章的宪政思想,笔者不是以当今的宪政概念或宪政理念去诠释吴玉章宪政思想的精神实质和内容,而是根据吴玉章所处特定历史时期的言行来分析他究竟具有什么样的宪政思想,挖掘其宪政思想的历史发展脉络。

一、从改良到革命——吴玉章宪政思想的萌生

吴玉章如同近代中国大多数进步思想家一样,由于深受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的影响,他也是从爱国、爱民、救国、救民而逐步树立起宪政思想观的。他从小受到中国传统的忠君爱国文化的熏陶,他自己说“甲午之前,在我的头脑中占主导地位的还是传统的忠孝节义的思想。……我从小便养成了关心国家大事的习惯。”[1]P3传统文化培育了吴玉章的民族气节和社会责任感。

1895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并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日马关条约》,“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我们当时悲痛之深,实非言语所能表述。”〔1〕P2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吴玉章极度悲痛,他的历史使命感和爱国救国热忱油然而生。当他正愁于中国的出路时,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出了变法图强的救亡主张,迅速形成了一股改良主义宪政思潮。吴玉章欣然接受康梁的维新改良思想,投身于救亡活动,在政治倾向上态度鲜明,强力支持改良主义道路。“甲午战争的失败,更激发了我的救国热忱,我需要找寻一条救亡图存的道路。……中国的出路究竟何在呢?我有些茫然。正当我在政治上十分苦闷的时候,传来了康梁变法维新的思想,我于是热烈地接受了它。”〔1〕P4-5“当我读到康梁(特别是梁启超)的痛快淋漓的议论以后,我很快就成了他们的信徒,一心要做变法维新的志士。”〔1〕P7吴玉章深受康、梁的改良主义宪政思想的影响,他初步接触西方宪政,开始从国家体制上思考中国的发展道路,但他对西方宪政实质并没有深刻认识,因而对西方宪政体制并无好感,他认为中国应该像日本明治维新那样,走自上而下的改良主义道路。“在康梁的影响下,总觉得中国应该学习日本,走明治维新那样的道路。不过,我对西方帝国主义却并不那么崇拜,而对中国的前途则充满了信心。”〔1〕P17

虽然维新派提出的改良主义宪政思想极大地冲击了封建传统思想,然而戊戌变法犹如昙花一现。吴玉章继续为中国的出路而努力,1903年初,他踏上了去日本学习西方宪政民主知识的征程。“我在去日本的途中,就已经呼吸到了革命的空气;到日本以后,又受到了更多的革命思想的影响,而且还参加了拒俄学生运动;这样,改良主义思想在我头脑中就逐渐丧失了地位。”〔1〕P21“当我读了邹容的《革命军》等文章以后,我在思想上便完全和改良主义决裂了。” 〔1〕P21“革命的思潮便把我头脑中原来那些改良主义的思想冲淡了。”〔2〕P971吴玉章所阅读的宣传反清革命的文章和他在日本的见闻深深的触动了他,他看清了清王朝的反动和腐朽,原来清政府自上而下的改良主义道路只是泡影,现在只有通过暴力革命彻底推翻清王朝才能拯救中国,他的思想开始从改良主义向民主革命转变。1905年,他加入中国革命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积极从事革命宣传活动,组织、领导和参加形式多样的推翻清王朝的斗争,并且“孜孜以求地实践着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理想信念,成为同盟会中最彻底最坚决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斗士”,〔3〕P44这足以表明吴玉章的宪政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由倾向君主立宪的改良主义思想转变为民主共和的革命思想。

二、从民主主义到初步社会主义——吴玉章宪政思想的发展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然而“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所篡夺,革命党的组织陷于土崩瓦解,中国的天空上满布着黑暗的阴云。……中国人民所碰到的不是民主,而是袁世凯的专制独裁;不是独立,而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欺凌、蚕食和鲸吞;不是统一、富强,而是军阀们的争权夺利、鱼肉人民。” 〔1〕P103中国依然是一个贫穷、落后、分裂、混乱的国家。“二次革命”也没有挽回辛亥革命的成果,中华民国所确立的民主共和制度不能真正得到巩固和实施,社会状况依然是那样黑暗,亡国灭种的阴霾仍笼罩着中国,吴玉章因此“思想上非常苦闷……希望革命火焰会再一次迅速地燃烧起来,把丑恶的军阀统治烧个干干净净”〔1〕P104。

吴玉章被迫流亡法国,此时正值一战,交战国家为了各自利益疯狂杀戮。“世界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已暴露无遗。同时,社会主义思潮风起云涌,各色各样的社会主义思想流派,盛行一时。”〔1〕P104吴玉章对资本主义深感失望,而对社会主义无限向往,他被社会主义所描绘的人人平等,消除贫穷等美好前景深深吸引。然而,此时的他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肤浅的,粗略的,中国如何才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以及自己应该为社会主义做什么,他仍然感到不知所措。“我在法国虽然接触了一些社会主义的流派,但是它们并没有给我指明一条拯救中国的光明大道。” 〔1〕P1051917年吴玉章回国,但北洋军阀统治依旧黑暗,政治局面依然糟糕,社会依旧腐败,他再次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斗争——“护法运动”,仍然以失败告终,这使他深刻认识到革命成功不可能依靠军阀,军阀也不可能为革命效劳。他感到“从前的一套革命老办法非改变不可,我们要从头做起。” 〔1〕P109-110他彻底认识到以前的革命方法有问题,必须另辟蹊径才能挽救危亡的中国。

1917年底俄国发生十月革命。“了解到我们北方邻国已经建立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一个工农政府,伟大的俄国人民已经摆脱了剥削制度,获得了真正的自由解放。” 〔1〕P110这场在社会主义旗帜下指引的革命使吴玉章大开眼界,极大震动了他的思想,他越来越关注社会主义思潮。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中国思想界带来了发展契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形成磅礴之气势。“处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伟大时代,我的思想上不能不发生非常激烈的变化。当时我的感觉是:革命有希望,中国不会亡,要改变过去革命的办法。虽然,这时候我对中国革命还不可能立即得出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新见解,但是通过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教育。必须依靠下层人民,必须走俄国人的道路,这种思想在我头脑中日益强烈,日益明确了。” 〔1〕P112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社会主义洪流中,吴玉章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宪政,其宪政思想又一次发生质的飞跃——从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当然这只是初步的社会主义宪政思想,此时的吴玉章对中国革命和道路还没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见解。但我们仍不能忽视这次思想转型在吴玉章宪政思想演变历程中的影响,他已经认识到中国革命不可能指望资产阶级或军阀,而要依靠广大下层人民的力量,这加速了他与广大人民群众接近的步伐,决意走下层人民路线,在这以前和以后是一个根本性的历史转折,甚至在某种意义上为吴玉章向成熟的社会主义宪政观的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25年4月,吴玉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进一步向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靠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入党的那年已经四十六岁,我的前半生一直在一条崎岖不平的道路上摸索行进。……但是直到五四运动以前,还没有找到一条光明出路。感谢十月革命,……我们找到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这个理论武器一经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立即发挥出无坚不摧的伟大力量。在这个新的历史条件下,我才能够通过自己的具体历程完成个人思想上的革命转变,参加了共产党,从一个民主革命者变成了一个共产主义者。” 〔1〕P121吴玉章认识到了马列主义理论和工人运动结合的强大力量,找到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方向,他通过自己的具体历程完成了思想上的革命性转变,从一个民主革命者变成了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其宪政思想从民主主义进一步向社会主义转变。“当他颠仆竭厥最后找到了人类最先进的思想武器——马列主义之后,他就执着坚定地走上了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道路。”〔4〕P21

三、从初步社会主义到成熟社会主义——吴玉章宪政思想的成熟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吴玉章去了苏联,他的宪政思想迅速向马克思主义指引下的社会主义方向发生着急剧的转变。“到了新的世界,学习了三年马列主义的革命理论。这才真正认识了世界与人生是怎样一回事。”〔2〕P1340“马克思列宁主义水平有了显着提高。我真像得了一面镜子,照透了自己,开始认识到自己以前从事革命,大半都是不满现状,出于‘爱国爱民'的‘英雄'思想,对于革命的出路和社会发展规律是没有深刻认识的……还不能用严格的阶级分析方法……看不到他所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阶级局限性。”〔2〕P1340吴玉章在苏联通过总结大革命的经验教训和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进一步认清了资产阶级的虚伪本质和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俄国十月革命经验的理解。大革命失败的痛苦教训和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是推动吴玉章向马克思主义指引下的社会主义宪政思想转变的直接因素。从此,他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均有显著提高,就像得到一面能够透视社会和自身的镜子,他已能初步用阶级分析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对革命前途和社会发展规律作较为深刻的认识和较为全面的理论分析。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当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并建立人民民主专政新政权时,吴玉章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提出了极具价值的建议和主张。首先,他认为民主政治、法治国家、宪法至上是宪政的重要内容,宪政运动的开端就要体现民主,由人民授权执政当局治理国家,执政当局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政运动的开始发展就是人民要管理国家,要定出根本法。规定我们的国家是怎样的国家,国事要怎么办?特别是宣战议和这样的大事,应该经过什么程序得到人民的许可,有了根本法,授权执政的人就有了制约,一人随便不得,办事就得依法,即使君主立宪国的君主亦不得违法。”〔2〕P196。其次,他认为实施宪政得依靠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实施宪政的社会基础,人民参与政治是实施宪政的保障,还明确主张用无产阶级的暴力打碎旧的秩序,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宪政。“今天我们的民主必须要靠群众自下而上的和一切反民主的顽固派展开坚决的斗争……中国要实施宪政已是不容争辩的真理。”〔2〕P205“我们要准备为宪政而斗争,各国宪政运动没有不斗争的。”〔2〕P197再次,他对世界宪政的种类和中国宪政道路的选择做了全面分析,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政民主不是真正的民主,不应仿效;苏联的宪法虽是“真正民主主义的宪法”,但是中国的国情与苏联不同,亦不能为我所用,中国宪政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只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探寻适合中国国情的宪政之路。“世界上有几种宪政,那些名为立宪国家实系封建军阀专政,如日本等等且不去说它,就是欧美的所谓立宪民主国家根本就是资产阶级少数人的民主。”〔2〕P202-203“现在世界上另有一种唯一的真正民主主义的宪法,这就是苏联的宪法。……苏联的宪法是世界上极好的真正民主主义的宪法。……苏联宪法虽好我们也不能采用。”〔2〕P203最后,他认为宪法不等同于宪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没有实施保障的宪法如同一纸空文,因此需要设立检查机关以监督宪法的实施。“检查机关必须设立,宪法及法律要有一个严厉监督遵行的执法机关。我认为必须要有这一机关,才能使宪法及法律不成为具文。”〔2〕P297吴玉章关于宪政的这些观点和论述足以表明他的社会主义宪政思想进一步深化,他已经完全树立起了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观点,他对宪政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吴玉章的宪政思想再一次发生蜕变——社会主义宪政思想观成熟了,当然这不是他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经过反复比较和经受时代大潮的实践检验,最后才得出的重大抉择。

四、吴玉章宪政思想演变缘由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吴玉章的一生,是不断探索、追求宪政真理的一生。他经历了多次信仰、希望、失望、怀疑和探索宪政道路的漫长旅程,在革命生涯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洞悉历史发展规律,反复比较、反复实践,最后毅然接受了马列主义指引下的社会主义宪政思想。他对宪政思想的选择是理性的,也是科学的,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吴玉章宪政思想一步一步地蜕变呢?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的今天,探究吴玉章宪政思想的演变缘由仍会给我们带来诸多启示。

第一,中国当时的历史时代背景铸就了吴玉章宪政思想从萌生、发展到成熟的转变,其宪政思想被深深的刻上了时代的烙印,可以说吴玉章宪政思想的演变历程本质上是中国宪政思潮发展轨迹的真实写照。清末至民国年间,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民族危机深重,社会急剧变迁,出现了多种政治力量鼎力的社会局面,多元宪政思想应运而生。各种宪政思潮在中国兴起、发展及其相互间的博弈,与当时中国各种政治力量的较量密不可分。身处多种政治权力成分鼎立和宪政思潮跌宕起伏的时代,吴玉章对宪政的认识无疑也会随着历史时代的发展而深化,他曾信奉过、尝试过、怀疑过中国传统的忠君思想和西方舶来的改良主义、民主主义宪政思想,也曾领略过社会主义宪政思想,他通过反复比较和革命实践,逐一甄别,批判的继承和吸取各种思想的精髓,深化和凝炼其宪政思想。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后,尤其是大革命以后,吴玉章认识到资产阶级革命的阶级局限性,开始领悟到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真谛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力量。随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进行,他彻底摒弃了他曾经信奉过的封建忠君思想、改良主义和民主主义旧思想,有鉴别地吸收了西方资产阶级宪政民主思想,欣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新思想,最终形成了成熟的社会主义宪政思想。吴玉章宪政思想的演变历程留给人们的启示是,任何思想都难免打上时代的烙印,只有洞悉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时代前进的方向,根据历史的发展而不断革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保持思想的先进,推动历史的前进。用吴玉章的话说:“中国有句老话:‘识时务者为俊杰。所谓‘时务,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历史的潮流,客观发展的趋势。作为一个革命者,应该而且也只能根据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地领导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因此洞察‘时务是一个革命家最重要的才能和最可贵的品质。” 〔2〕P891

第二,中国当时有限的宪政文化因素注定了吴玉章宪政思想的萌生、发展和成熟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程。无论是清末改良主义宪政的失败,辛亥革命前后的民主主义宪政的失败,还是社会主义宪政的波折,都与中国传统的宗法文化因素以及西方舶来的有限宪政文化因素密切相关。吴玉章自幼受到传统的忠君爱国文化的影响,其改良主义宪政无疑被打上了忠君的烙印,纵使他后来接触了西方的宪政民主思想和社会主义宪政思想,但中国整个社会的宪政文化因素极为有限,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吴玉章宪政思想的发展进程,社会主义宪政思想不可能一朝形成。吴玉章宪政思想的演进与中国宪政文化土壤的滋生进程总体上是一致的。正如吴玉章所分析的那样,中国不能产生宪政有其深刻的文化原因。宪政作为民主政治的表现形式不是孤立的存在物,不是简单移植而来的。宪政的成长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因素。〔5〕P79吴玉章宪政思想演进的漫长历程留给人们的启示是,今天我国宪政建设所需要的政治、经济因素较为完善,而宪政文化因素由于其固有的惯性,表现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宪政的成长。因此,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不仅要有宪政制度的构建远见,而且还要注重培育宪政制度成长的文化土壤,宣扬宪政文化,培养公民的宪政意识,提高公民的宪法素养。宪政文化传播是宪政实施的前提,正如吴玉章所倡导那样,“学习宪法是全国人民大家的事情。全国人民都应当了解宪法的内容和宪法同自己的切身关系,按照宪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实现应享的权利,执行应尽的义务,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和国家主人翁的品格,发挥政治积极性和劳动积极性。”〔2〕P471

第三,吴玉章的三次出国求学经历带来的新思想推动了他宪政思想的演进。他第一次出国是戊戌变法失败后到日本,学习天赋人权,平等自由等西方宪政民主知识,他对中国旧式的忠君思想和西方舶来的改良主义宪政有了全新的认识。近代西方宪政理念对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猛烈冲击,使他的宪政思想为之一变,认识到要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和民主主义就得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这促成了他的宪政思想从改良到革命的大转变,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宪政思想在他头脑中逐步形成。他第二次出国是辛亥革命失败后到法国,他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缺陷,意识到自己从前对于革命前途和社会发展规律,并没有深刻认识和理论武装,试图通过研究西方社会学说为拯救中国寻找一条道路。他认真学习国际共运文件,初步了解社会主义,在思想认识上和理论水平上有了较大提高,这促成了吴玉章宪政思想开始从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初步转变。他第三次出国是大革命失败后到苏联,他系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思想认识上和理论水平上有了显著提高,他已能用辩证的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对资产阶级革命的局限性进行本质剖析。这促成了他宪政思想迅速向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方向发生着急剧的转变,并最终确立了成熟的社会主义宪政观。吴玉章的三次出国经历直接或间接的促成了其宪政思想的大转变,这留给人们的启示是,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过程中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借鉴别人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所谓“师夷长技以自强”,从而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宪政发展之路,不断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思想。

项目: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资助科研项目《四川文化名人资源综合研究——四川文化名人吴玉章宪政思想研究》(12DFWH005-5);四川省哲社规划基地项目《四川近代文化名人法律思想研究》(SC11E023)。

参考文献:

[1]吴玉章.吴玉章回忆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

[2]中共四川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吴玉章传》编写组.吴玉章文集[M].重庆:重庆出版社.

[3]陈秋月.辛亥革命的发动与吴玉章的作用[J].世纪桥,2009(5).

[4]吴达德.论吴玉章的历史观与史学思想[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篇5:吴玉章的名人名言

1、人生在世,事业为重,

2、理想必须要人们去实现它。这就不但需要决心和勇敢,而且需要知识。

3、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为范畴。

4、能够献身于自己祖国的事业,为实现理想而斗争,这是最光荣不过的事情了。

5、你们朝着伟大的.目标前进的理想,将是使你们勇敢地走进生活中去的鼓舞力量,

6、人生有世,事业为重。一息尚存,绝不松劲。东风得势,时代更新,趁此机,奋勇前进。

7、我并无过人的特长,只是忠诚老实,不自欺欺人,想做一个“以身作则”来教育人的平常人。

篇6:吴玉章思想政治教育

报名

吴院会在青春广场(一下校车就能看到)上摆摊,领取报名表前报上自己的省份,文理和高考分数。

在最后一天之前,拿报名表的条件是:文科高于当地提档线5分或以上,理科高于当地提档线15分或以上,各个省份可能会略有差异(江苏等奇葩省份除外)。前几天基本上都是学长学姐在发报名表,没有通容发报名表的权力,而最后一天会有老师来审核没到领表分数线同学的情况,如果分差的不多而且有各种各样奖项的话应该能领到报名表。(所谓奖项一般指竞赛省一等奖及以上或者其他跟学习有关系且有一定分量的奖项)

千万不要虚报分数,因为报分数的同时会有人在旁边用电脑核实你所报分数,如果发现虚报,会立刻永久取消报名资格。

笔试

语文:30分的文言文断句

70分的作文,2012年考的大概是为什么要报考吴院。

数学:只有大题,个人觉得比江苏高考题简单些。考了数列,柯西不等式,费马点的证明(不

知道这个的话考试时猜猜也可以做出来)等内容。

英语:中英互译,有文言文翻译成英语的题目哦~

阅读只有一篇,是讲三星苹果专利问题的,文本比较长。

作文是阅读一小段英文材料然后写作。

题目难度没大家想象中的大。在做到英语翻译的时候不要被吓趴,就按自己所学的知识尽量做就行了。很多人都是裸考过笔试的。

面试

第一部分:自我介绍,在面试前需要提前准备。据说准备英文的自我介绍比较高端大气上档次,但我当年准备了英文的自我介绍结果面试老师硬要我说中文。

第二部分:在前一个人进去面试的时候就可以抽题了,大约有10分钟左右的准备时间(就是前一个人的面试总时间),我抽到的题目是校长是否应该使用网络用语。PS:和平鸽在去年开学典礼上用了不止一个网络用语

第三部分:老师提问。老师会针对你前两个部分进行提问。

个人感觉面试占的比重还是很大的,我有一个当年笔试前10的同学结果最后由于面试不行而没进吴院。

录取

2012年笔试总共有517人通过,面试有208人通过。可能是文理分开划线,笔试分数线大约是在150至160分之间。

以上信息仅是鄙人印象中2012年的情况,如果有错,请各位学长学姐指出。

每年吴院的选拔情况与政策可能会跟以前有区别,比如2012级比2011级在领取报名表上就困难许多,录取人数也少很多,所以以上信息只供学弟学妹们参考。

篇7:吴玉章思想政治教育

人大法学院左同学获得吴玉章奖学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2014吴玉章奖学金评选揭晓。全校共有10名学生获得吴玉章奖学金(本科生7名,研究生1名,博士2名),我院2012级本科生左振斌经过激烈竞选,从全校三十二名参选者中脱颖而出,获得吴玉章奖学金。吴玉章奖学金、宝钢奖学金与校长特别奖学金并列我校学生奖励的至高荣誉。

左振斌同学系我院2012级本科生,此次由法学院推荐参加吴玉章奖学金评选。

左振斌同学思想道德端正,积极追求进步,自2012年入校以来,积极参与党校学习,现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他担任法商实验班班长,连续两年获“三好学生”及“优秀班干部”荣誉奖励。他所在的法学-工商管理实验班在本学年被评为北京市“市级先进班集体”。

他学习成绩优异,在法商实验班、英语实验班中均名列前茅,三年总学分绩3.95,法学、商学专业学分绩均为4.0,并以3.97的优秀成绩于英语实验班结业。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左振斌同学于大二下学期赴伦敦国王学院交换。期间平均学分绩3.94,并荣获桑坦德银行奖学金。学习之余,他还常去皇家正义法院旁听庭审,与所住选区的工党议员积极沟通,有幸前往国会旁听卡梅伦总理与工党领袖米利班德的国会辩论。

左振斌同学英语成绩优异,雅思总分达8.5,大学英语六级662分,并在北京市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中荣获三等奖。他还连续两年为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CRPD)起草者之

一、哈佛法学院教授Michael Stein进行交传及同声传译。左振斌同学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并在2015年6月,荣获2015年“美迈斯法学奖学金(北京)”特等奖,这也是我院首次有本科生获特等奖。

左振斌同学在实践调研与学术上同样不断努力。

学术方面,他的独立英文论文Government Intervention and its failure:An analysis of Rent-seeking in China(《政府干预及其失灵:一个对中国寻租问题的分析》)被“2015世界法科学生大会”选中,并在会议上就此进行英文报告。作为组长,左振斌同学成功带领团队获“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优秀结项。该项目历时两年,期间走访了14个

凯程考研,为学员服务,为学生引路!

篇8:吴玉章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民居院落,院落组合,空间形态

0引言

民居建筑历来是各类聚落中最主要的建筑形式,是聚落民众赖以生存和活动的空间实体。村民们祖祖辈辈生生不息均有赖于此,其附带的民俗文化与建筑艺术等交织于一起,在成为各个聚落宝贵的历史遗存的同时,也是诠释旧时人们生活方式与习俗文化的历史文本。受当地特定气候、地理区位条件以及自然历史资源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晋东南天井关村民居因材施用、因地制宜,形成了以砖木、石材或石木等为原材料的民居建筑形态。

1天井关的区位及环境概述

天井关位于山西省晋城市南部的泽州县晋庙铺镇内,距晋城市约29 km,是著名的“孔之回车”之地。村落于太行山顶之山脊上,呈南北走向,长0.86余千米。村落东西为深沟,形势险要。平均海拔946 m,平面呈哑铃状,中间最窄处仅50余米,主街为一条呈“S”形的道路蔓延开来。天井关历史上是山西通向中原地区交通、邮驿、军事之要道,为晋豫要冲,四面深壑,一途独通,以军事重镇闻名于世,是三晋东南第一大关。天井关南北有晋济高速公路穿过,西侧有晋沁省道经过,交通较为便利。天井关为山西省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有着千年的历史积淀,集线形古道和历史文化古镇于一身。

1)太行八陉之一(太行陉)。

天井关,又名太行关(陉)。在历史上,太行陉是豫北通往晋东的一条交通要道,此陉位于山势陡峭之区域,道路险窄,宽仅五步,百转回肠。太行陉即从沁阳出水南关,渡沁河,北上太行山南麓的常平,过大口隘,一直攀登到太行山顶上的天井关,再经高平、壶关抵达古上党(今长治地区)[1]。

2)军事要塞。

天井关地势险要,周围峰峦叠障,沟壑纵横,古隘丛峙,史称“冀南雄镇”“河东屏翰”。险峻的地理条件使得天井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从战国开始,秦与魏、韩争上党,便屡战于此。至后世,历史上曾有多次争战发生在这里。

3)交通要道。

天井关一直是山西与中原地区的交通要冲,据记载,历史上路过天井关著名的文武官员以及文人骚客不胜枚举,就连皇帝等一国之君也有12人,他们在此留下的历史踪迹,是亟待挖掘的宝贵资源。古时,山西省的煤运往中原各地便通过此地,另外,中原与江南的生产与生活物资进入山西也要经过此关,因此,天井关自古以来经济繁荣、古迹众多。

2院落的一般特征

民居是以院落来组织空间形态的,天井关村的民居院落较好的保持了明清及民国时期民居院落的传统风貌,这些院落不但形制完整,布局井然,而且还与街巷相应成趣,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和较高的研究价值。

1)院落的构成:

院落一般由四类房屋构成,即正房、厢房、倒座和厦房(耳房)。正房多为两层三开间形制,底层一明两暗,即明间设门,左右次间开槛窗;正房两侧的厢房和正房类似,基本都为两层,以一明两暗三开间为主;倒座与正房共轴线,为三开间两层式样;厦房是当地对耳房的俗称,正房、厢房和倒座两侧均设两层厦房,厦房多为一开间形式,偶见两开间。

2)院落的大小:

院落以单进为主,沿纵轴方向的多进院落十分罕见。单进院落纵轴长约20 m,院落的横轴边长约18 m,院落的长宽比例多在1.1~1.2之间,整体形态方正而规矩。

3)院落的朝向:

民居的轴线往往垂直于街巷,由于天井关聚落主街巷道与山势走向一致,所以民居院落的轴线并非南北向,天井关的主街道为南北向,次街巷为东西向,所以聚落中大部分的民居轴线均是东西向,仅有少数民居轴线是按南北向布局的。

4)院落的形式:

院落的形式为晋东南地区典型“四大八小”,“四大”即:正房、两间厢房和倒座,共四间大房,“八小”即大房两侧的八间耳房。无论“四大几小”,厦房前都可以形成一个小的空间院落,这样院落就由一个大空间(主院)与四个空间(厦房前的小院)组合而成了,当地人也将之称为“四和头”(见图1)。

5)房屋的高度:

院落中,正房—厢房—倒座—厦房的高度依次逐渐降低。正房高约10 m,厢房高约8 m,倒座约7 m,厦房约7 m。但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显示正房的地位,正房两旁厦房有时要高于两侧的厢房,有时甚至厦房几乎和正房齐高。

6)院门的位置:

院门多位于倒座的中间一间,且仅占用一层空间,常为两道门。还有一种情况即为传统的东南角的“巽位”院门,它在天井关的具体做法是将院落的一间厦房作为院门来使用。

7)楼梯的位置及形式:

楼梯分为室外的和室内的两大类。院落的室外楼梯一般设于正房与厢房之间,或厢房与倒座之间。室外楼梯多为石材砌筑,有时也会用到砖或木材。上正房二层的楼梯如设在室内,一般会建在正房旁的厦房内,多为木制的,偶尔也会有砖石砌筑的。

8)窗子的形式:

民居窗子无论位置怎样,常常为木棂窗。正房、厢房和倒座均是上下两层,一般每个开间上设置一扇窗,且上下对齐。在太行关聚落中,同一个建筑的开窗形式会有所不同,二层的窗多为矩形方格窗棂或“天圆地方”窗,一层的窗多为“码三箭”式窗。院落的外墙仅在二层开小窗,窗子数量和窗子面积均较小,正房的后檐墙上一般会有两个高窗,正房两侧厦房的山墙上各开一扇,这些窗的形式多为圆形或六边形的,类似牖窗样式。

3院落的组合形态

天井关院子的单位原型为“四合院”。将院落原型进行进一步的组合拓展,可以形成大型院落,其组合拓展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1)多进院落的串联。

天井关四合院单元按纵向排列形成多进院落,其内部联系多通过厅堂完成,主要房间位于纵轴上,两侧设立附属用房,保持严整的合院式格局。院落的一进院正房往往称为过厅,主要作为接待和礼仪的厅房,其后檐墙正中设门通向后院。二进院厢房常见两层,正房多为两层、三层,形成“前厅后楼”的格局。整个院落的入口设在前院,倒座的一层空出一部分做门厅,从院落看,倒座的明间或右侧厦房多为门厅的入口。

2)左右院落的并联。

天井关四合院单元按横向排布形成并联式组合,其中,每个院落都是一个完整的院落体系,往往分别设有单独的出入口。另一种形式偶尔可见,即仅一个院落有出入口,左右两院之间有横向关联的院落。这种院落构成形式,使各户既相对独立,又便于彼此交往。

天井关的阁老院由这种形式组合而成。其为清代早期建筑,店房共有两个大门,院型宏阔,所谓“两门一院”。其优势在于,可以在劳累的商队进驻时,进出有序,避免混乱与拥挤。

4院落空间形态分析

对天井关民居的空间形态分析,将以当地的前后二进四合院为例,以从街道至宅门到外院入内院最后进室内的顺序展开。当地民居空间的序列是以宅门为起点,随着向内院的深入而逐级展开的。建筑空间组织层次丰富,空间性质自然且流畅的完成了由“公共空间”向“私密空间”的转换(见图2)。明晰地空间层次划分,为民居居住区空间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渠道。

1)街至宅门。

在天井关传统的街巷中,各种样式的院门往往成为点缀街景的重要元素,它们或凹进或凸出,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日本著名建筑师原广司先生在对聚落的研究中曾提出过“门槛理论”,“门槛,是一个相互争夺的场所,它保护并保持了秩序或内部的约束力,同时它成为一个与外界交流的联系点。”因此,宅门是人们从外部公共空间到院内半公共空间的过渡,人们通过院门的暗示而给自身带来进入另一空间的心理准备。天井关村的门前空间常常留出一定的空地作为院落的延伸和过渡,它既属于村落交通巷道的一部分,又属于院落空间的延伸,兼顾公共性与私有性。

2)外院至内院。

院落是“负形体”,是没有屋顶的半封闭空间,没有明确的导向性,其通过四周建筑物的向心围合形成了院落的形状。院落和建筑物的体量对比可以给人以不同的空间感受,如封闭的、开敞的或狭窄的印象。院落的过厅表明了一进院落的结束和二进院落的开端,是前后院落分隔的重要元素,是空间序列上的重要节点,前后院落的空间在这里相互渗透。在这个过渡节点的作用下,院落空间产生了丰富的韵律和节奏。

3)内院至室内。

天井关民居的内院比外院的私密性更强,外人非请莫入。院落空间对外封闭,对内开敞。门窗在建筑空间上表现为分隔室内外的媒介,这种半通透的元素使得院落空间和室内空间得以充分的交流。随着空间秩序的深入,内院到室内的过渡完成了半私密空间到私密空间的转换,同时,院落的内聚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当进入中轴线末端的室内时,达到了空间的高潮——这里是整个院落的精神中心。至此,整个空间序列在室内终结。

5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天井关民居形态的初步分析不难看出,其作为晋东南民居的分支,乃至山西民居的组成部分,呈现着独特而丰富的地域特色。天井关民居院落布局严谨,建筑细部精美,文化内涵丰富,具有良好的整体性与原真性,有着较高的科研价值;同时,它既有浓厚地域文化特色的乡土建筑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又体现着深厚的人文内涵和独特的传统文化特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研究晋东南民居是我们继承与发扬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环节,同时,对于现代地域性建筑设计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因此,对晋东南民居的研究是一项积极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深入探求。

参考文献

[1]贾丽娜.天井关传统聚落与民居形态分析[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0.

[2]王金平,徐强,韩卫成.山西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孙大章.中国民居研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上一篇:春反思回顾下一篇:后续式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