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民族政策要求论文

2022-04-28

在新时期多元文化背景下,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理论,民族精神的培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发展观民族政策要求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科学发展观民族政策要求论文 篇1:

建立健全民族政策监督制度探析

【摘 要】建立健全民族政策监督制度是确保民族政策发挥应有效能、提高政策执 行效率的关 键。现阶段,我国的民族政策监督制度还不够完善,致使民族政策运行过程中的问题不能被 及时 发现,发现了也难以及时纠正,影响了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因此,建立健全民族政策监督 制度,对于纠正或减少民族政策偏差,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 意义。

【关键词】建立;民族政策监督制度;政策运行效率

【作 者】李安辉,中南民族大学副教授 、博士生;雷振扬,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博士导师。武汉,430074

The exploring 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supervision systemof national policy

Li Anhui,Lei Zhenyang

Key words: Establish National policy Supervision system Pol icy efficiency

在民族政策的运行过程中,由于认识不足,或重视不够,或利益偏好,或权利纷争等影响 ,我国有些民族政策被误读,或是被曲解,或是被滥用,或是执行不力,直接影响了民族政 策 的执行结果。因此,建立健全民族政策监督制度,对民族政策执行过程加以监测与督察,及 时发现、纠正或最大限度地减少政策偏差,是确保民族政策发挥应有效能,提高政策执行效 率的关键。

一、建立健全民族政策监督制度的意义

公共政策监督,是公共政策监控主体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对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及终 结活动进行监视与督促的活动。①美国学者威廉•邓恩在《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一书中认 为, 政策行为所带来的后果永远无法完全预知,因此,在政策行为开始之后进行跟踪监测与督查 至关重要。②政策监督的目的是描述政策是如何运作的,记录政策实施之后出现的变化, 说明 政策实施情况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并评估其执行效果。通过对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可以找 出政策目标与执行手段之间、预期政策目标与实现政策绩效之间的差距,发现问题之所在, 并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如调整政策目标、加大執行力度、重新配置资源等。政策只 有 被采纳并付诸实施之后,才有可能产生实际作用并达到预期的目标。我国民族政策是一种 公共政策,是党和国家调节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的措施、 规定的总和。民族政策监督是公共政策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建立健全民族政策监 督制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我国的民族政策监督,主要包括对民族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及终结的监督四个 环节。民族政策监督功能主要是保障政策的合法性和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调控政策的评估 、调整和终结,反馈政策监督过程的信息以及评估其执行效果,以促进既定民族政策目标的 实现,推动民族政策法规的全面贯彻落实。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 民族发展,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民族政策监督是提高政策制定与评估质量的重要保障。民族政策要发挥调节民族 关系,解决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发展的作用,就必须符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反映少数民 族群众的利益诉求。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保证民族政策制定的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 规范化,就需要有完善的民族政策监督体制作为保障。只有健全民族政策监督制度,才能制 定周密、科学的方案,解决影响民族利益的公共问题,提高民族政策的质量,从而保障少数 民族的平等权利,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 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民族理论研究再次,民族政策监督制度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民族政策、民族法 律法规能否得到充分贯彻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法和监督是否到位。③建立健全政 策监 督机制,营造良好的政策监督环境,是解决我国民族政策贯彻执行中存在问题的基本措施。 我国民族政策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执行政策时偏离了既定的政策目标方向以及政策 贯彻落实不力的情况较为严重。这些问题的解决,除了需要有完善的执行机制和评估机制外 ,还需要有一套科学完整的监督机制作为强有力的外部监督保障。

最后,民族政策监督制度为民族政策运行过程中的监督工作提供法律保障。以往,我国 的民族政策监督工作,往往受到行政权力的干扰,或文化习俗、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监督效果不明显。民族政策监督制度的建立,为民族政策的正常运行与充分发挥功效 提供法律依据,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确保各族人民的利益,实现政策目标。

二、现阶段民族政策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民族政策监督制度是政策过程的重要环节,在政策分析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由于政策变迁、政策固化、政策执行主体的素质以及我国“问责制”建设的缺失,影响了民 族政策优越性的有效发挥。在现阶段,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问题以及少数民族在求职就业上的平等权利落实等问题, 引发我国民族矛盾与民族纠纷的事实仍然存在,伤害少数民族群众感情的事件时有发生。造 成这些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民族政策监督制度的不完善。

1我国尚无专门的民族政策监督制度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民族政策监督法律制度。有关民族政策监督执法主要依据《 中 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宪法》第四十一 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 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 、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第一百二十九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六十六条 规定:“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对各民族的干部和群众加强民族政策的教育,经常检查民族政策 和有关法律的遵守和执行。”

现阶段,与民族政策相关的监督,属于整个国家政策监督体系的一部分。我国现行的政 策监督主要由以下五个方面构成:一是立法机关的政策监督。我国立法机关的政策监督主要 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政策过程 监督。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是迈向立法监督法制化的重要一步。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 权力机关的监督是最高层次的监督。人民代表大会从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两个方面实行监督 ,“法律监督是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对规范性文件是否违宪、是否违法所做的裁决”;“工 作 监督是人大对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具体活动和官员的具体行为所实施的监督。”④二是 行政 机关的政策监督。我国的行政机关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其主要职责是行使国家的行政权 。行政机关的监督主要包括行政监察、上级行政机关对所属部门及下级机关的工作指示、检 查、布置与敦促以及人事任免,同时也包括所属部门和下级机关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上级 机关的监督。三是司法机关的监督。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通过法律的手段对国家工作人员 和公民的行为进行制约,从而间接地影响政策的运行。四是中国共产党的监督。中国共产党 通过对国家政治生活的领导实行党纪监督,通过基层党组织对党员实施监督。五是人民政协 和社团组织的监督,以及公民监督和舆论监督。公众对政策的监督主要通过社会舆论如报纸 、网络等形式来实现,社会舆论在现代公共政策中的影响不容忽视。

2我国现行的政策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

我国现行的政策监督机制从形式上看是成系统的。但是,在实践中,我国的政策监督 机 制还不够健全,尚存在诸如权力机关监督不到位、行政监督体制不完善、社会和舆论监督程 序不规范等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法律地位虽然较高,但实际监督力度不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是我国的权力机关,拥有监督政府、法院、检察院的权利,但是“一府两院”的权力在日常 生活中十分强大,有些问题积重难返,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实际效果不明显。

二是司法机关的监督受限。我国司法机关缺乏独立性,在人事、财政等方面受同级政府 的制约,监督权受到妨碍。同时,司法机关的监督采取“不告不理”的原则,只有在政策运 行过程中发生问题诉诸法院或检察院,司法机关的监督权才有实施的可能性。

三是中国共产党的党纪监督范围和空间是有限的,主要是通过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来实行监督,并不能对公共政策运行过程进行全面的动态跟踪监督。

四是社会监督的作用发挥得不充分。首先,公民的监督意识薄弱,只要发生的问题未损 及公众的实际利益,大多数公民都对政策的运行过程抱“观望”的态度。其次,社会团体的 监督力度不够,因为社会团体不具有国家权力的性质,不具有强制性,监督工作大多流 于形式。再次,舆论监督的社会地位没有保障,舆论监督的主体常常受到其它权力的干涉和 打压,致使舆论监督的作用难以发挥。

以上各种监督主体之间缺乏联系,监督机制出现脱节现象,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监督 作用。因此,公共政策监督机制的不完善,导致监督功能弱化,出现“弱监”、“虚监”等 现象,严重影响了监督的效果,从而损害了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权威性与科学性。在公共政 策执行过程中,监督不力导致公共政策执行的质量降低和公共政策功效流失,影响公共政策 目标的实现。在政策评估过程中,由于监督失效,评估往往成为掩盖决策失误或错误,甚至 成为歌功颂德的一种手段。

3民族政策监督没有特定的执法机关

民族政策监督除了存在一般公共政策监督的通病之外,还存在一些特殊的问题。从执 法 的角度看,《民族区域自治法》等并沒有一个特定的执法机关,而是由相应的国家机关根据 自己的职责所涉及的范围分别负责执行。⑤虽然《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七十二条明确规定 : “上级国家机关应当对各民族的干部和群众加强民族政策的教育,经常检查民族政策和有关 法律的遵守和执行”。但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没有相应的国家机构和地方机构与之相匹配 ,权责不清、主体缺位,监督对象不明,监督不到位现象时有发生。因职责不清,或因环境 的变迁,或因部门之间没有约束力而导致民族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互相推诿、无人负责、 无人管理、无人过问的现象。同时,《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没有相应的处罚规定,也导致政 策监督的约束力不够。没有责任,就没有义务,没有处罚,就没有约束,公共政策执行监督 就没有保障。

4我国民族政策的内在运行机制不完善

民族政策的运行过程包括制定、执行、评估和终结,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 政 策实施的最终效果。民族政策的监督贯穿于整个政策运行的过程中,是对各个环节出现的问 题进行及时的反馈,保证政策目标的实现。我国民族政策的运行与监督难点除上述原因之外 ,还有内在运行机制方面的障碍。民族政策的内在运行机制不完善,削弱了政策的可操作性 ,增加了民族政策监督的难度。这种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民族政策制定的目标不够明确。如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扶持照顾的政策,在 制定时对照顾、扶持程度和办法往往只提出了原则性的要求,没有具体的指标与操作办法, 各级部门在具体执行时,往往只能视当地的情况与各自的理解而定,随意性和差异性较大。

第二,民族政策的执行机制不够完善。一项政策执行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行 主体的认识与能力。执行主体职责明确是政策有效贯彻落实的关键。在民族政策的执行过程 中往往出现三种情况:一是有些民族政策出台时,没有明确的执行主体。如《城市民族工作 条例》法律法规没有明确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以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行政执法主体 。这样一来,政策由谁来组织实施和协调、由哪些部门分别落实以及各级部门的具体职责等 问题都没有明确,导致民族政策在贯彻执行中缺乏总体上的协调与配合,出现相互推诿的现 象。二是我国民族宗教工作机构行政执法主体缺乏应有的独立性,有的县级民族宗教工作机 构大多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其中有些没有独立经费和专职的民族宗教工作人员,有的民族 宗教工作机构属于其他部门的内设科室,不具备民族宗教工作行政执法主体资格。三是执行 主体之间缺乏协调和沟通。由于职责的交叉和重叠,使得政策执行主体不明,政策执行不力 ,使执行效果大打折扣,给执行带来阻碍。

第三,民族政策的约束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尚没有政策性文件明确规定民族政策贯 彻落实的督促检查、具体考评及奖惩办法。因此,民族政策的落实难以从政策上给予规范与 保障。

第四,缺少完善的民族政策评估机制。政策评估是政策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 利于检验政策的效果、效益和效率。“制定的政策究竟好不好、政策实施以后有没有达到预 定的结果、公众的回应如何,这些都不能凭制定政策时的主观来衡量,必须通过严格的程序 、周全的资料和科学的手段加以客观评估才能得出结论。”⑥政策评估有利于提高决策科 学化 水平,也有利于政策资源的有效配置。评估机制不完善,使得民族政策的实际运行效果无法 实现预定的目标,也使民族政策不能及时调整,发挥应有的效能。

因此,民族政策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使民族政策监督主体、监督对象、具体责任、奖罚 措施等难以落实,使民族政策运行过程中的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发现了也难以得到纠正, 影响了政策执行的效果。我国民族政策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与 完善民族政策的监督机制提出了挑战。

三、建立健全民族政策监督制度的措施

现阶段,为了更好地推动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健全民族政策监督制度,建议如下:

1完善法律规范,加大民族政策监督力度

第一,建议在进一步修改《民族区域自治法》时,在第六章“上级国家机关的职责” 之 后,增加“民族政策监督”一章,明确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负有监督 民族政策执行之责。权力机关政策监督的形式,包括对相关法律政策的审查,对民族政策执 行情况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执法检查,听取政府关于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汇报,对违反民族 政策的行为、事件、人员进行问责,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改正违反民族政策的行为 或执行民族政策不力的做法等。

第二,要通过对法律的修订,强化人大监督的地位,赋予人大更多的监督政策执行的权 利,保证人大监督权的落实更加有法可依。

第三,加强社会监督力度,赋予公民和社会团体更大的监督权,保证社会监督不 流于形式。

第四,要明确各监督主体的职责。职责不明确,会使得监督出现互相推脱的现象,使整 个监督工作混乱不堪,发挥不了作用。明确的职责分工可以保证形成一个有层次的强有力的 监督体制。民族政策监督制度应明确规定监督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监督者应拥有根据职权实 施监督的权利,任何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都不得干涉;监督者在监督过程中受到伤害,有 受法律保护的权利;监督者必须依据法律行使监督权;监督者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监 督者不得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

2建立健全民族政策定期检查的制度

200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了对《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这是民 族 区域自治法实施20多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对该法的第一次执法检查。这次检查收到了很好 的效果,国务院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检查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结合本部门的职责,提出了 许多具体的改进措施,有力地推进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贯彻落实。实践证明,民族工作检 查是民族政策监督的有效形式。根据已有的经验,我们建议将民族政策检查制度化,法制化 。一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要依法定期检查民族政策的执行情况,每届任期至少应有一次检查工 作。二是国家民委要会同有关部门,每年开展一次民族政策大检查,每次重点检查一项民族 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督促有关部门和地方对贯彻落实民族政策中存在的问题限期进行整改。 2009年4月l日,国家民委印发《国家民委关于加强民族法规和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工 作的意见》,明确了民族工作部门对党和国家民族法规和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监督检查的职责 ,强化了监督检查工作。三是民族自治地方和其他多民族省份,要每年进行民族政策检查工 作。散杂居民族地方也要根据本地的民族工作实际,不定期地开展民族政策执法检查。深入 基层群众,加强调查研究,发现新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要把检查民族政策贯彻落实 情况的过程,作为宣传党和国家民族工作大政方针的过程,作为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多民族 基本国情和民族政策教育的过程,作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调动各方面力量共同做好民族 工作的过程,不断提高各族干部贯彻落实民族政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推动民族法规和民族 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

3建立健全民族政策监督员制度

民族政策监督要将权力机关、行政机关的监督与人民群众的监督结合起来。我国《宪 法 》明确规定“公民有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一切国家 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的义务。为了及时了解人 民群众对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意见与建议,真正接受群众的监督,除了深入实际,深入群众 ,加强调查研究,接受群众信访,建立畅通的意见反映渠道等途径之外,有必要面向基层, 从有关行业、部门、单位聘请一批民族政策监督员。民族政策监督员从属于国家民委增设的 监督检查司领导,其基本职责是:了解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本行业内民族政策的贯彻 落实情况,收集群众意见,及时反映情况。国家民委监督检查司对民族政策监督员进行必要 的培训,定期召开座谈会,听取意见与建议。在监督员队伍中,尤其要注意吸纳民族理论与 政策研究人员参加,发挥专业研究人员的优势,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角度提出对民族政策执 行情况的分析。

4建立健全违反民族政策的责任追究制度和重大情况通报制度

发现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纠正,是进行政策监督的基本目的与任务。对 于 监督中发现的严重违法、违反政策的行为,要严格依法进行处理。触犯刑律的要依刑法进行 处理,违反法律和政策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按照党纪政纪进行处理。健全民族政策 监督制度,就是要强调民族政策、民族法规的权威性、严肃性,保证民族政策法规的贯彻执 行。一旦发现违反民族政策的重大事件,要采取适当形式及时进行通报,分析原因,采取措 施,汲取教训。民族政策监督要纳入相关的罚则,既要明确规定监督者在监督过程中因出现 不当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也应明确规定政策执行主体对政策扭曲、执行不力或落实不 到位所应受的处罚,从而增强民族政策监督的约束力。要通过建立违反民族政策重大情况通 报制度,增强各级干部群众贯彻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意识,自觉地把维护民族团 结、增进民族和谐列入议事同程,纳入目标管理責任制。⑦

5完善新闻舆论监督制度

新闻舆论在西方被当作除了立法、行政、司法三大权力之外的“第四种权力”,在行 政 监督中起独特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公民自主性的增强,大众传媒在政策过程中的 作用也越来越大,成为影响政策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⑧民族政策过程中的许多不合法、 不合 理的行为,经媒体“曝光”,可以起到政策监督起不到的作用。由于民族问题的敏感性,目 前,我国一些民族地区或民族工作部门,对于舆论媒体的监督心存疑虑。而一些新闻从业人 员也顾虑较多,致使许多地方媒体感到开展舆论监督压力大,困难多,一些本该实施的舆论 监督因此而被限制、被扼杀,导致媒体的舆论监督层次低、力度小、效果差。因此,完善新 闻舆论监督是民族政策贯彻执行的重要保障。对此,我们认为,一方面新闻媒体从业人员要 加强民族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既要宣传贯彻落实民族政策的好典型,又要实事 求是揭示存在的问题,提高民族政策监督的质量。另一方面,民族工作部门和民族地区的各 级领导干部,要本着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增强工作的公开性、透明度,加强同媒体的联系, 主动接受新闻舆论媒体的监督,不能以民族问题为挡箭牌,拒绝监督。

民族政策监督制度具有社会整合功能,通过制度整合,内化个人的行为准 则,将社会成员的行为纳入一定的轨道和模式,以维持社会秩序。因此,建立健全民族政策 监督制度,是反映少数民族利益诉求的需要,是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的重要举措,对于落 实科学发展观、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对于维护我国民族和睦、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有 着积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注释:

①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95—96

②[美]威廉•N•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 69

③吴仕民中国民族理论新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219

④冯静公共政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77

⑤彭谦中国民族政策法律化问题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291

⑥胡宁生现代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的整体透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 7233

⑦刘宝明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民族工作有关机制的几点思考[J]民族工作研究,200 8,(6)

⑧宁国良,周东升论公共政策成本优化[J]求索,2007,(12)

〔责任编辑:覃彩銮〕

作者:李安辉 雷振扬

科学发展观民族政策要求论文 篇2: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的研究实践

在新时期多元文化背景下,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理论,民族精神的培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2009年教育部颁发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在各级各类学校扎实抓好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为重点内容的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培养各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提高各族学生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反对分裂的自觉性,增强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地理学科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的优势

根据《纲要》的要求,民族团结教育要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有其学科的优势所在:

中学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和素材。一是整理教材中有关民族团结教育的知识和内容,在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中得以有机渗透。如我国民族及其分布特点、各民族文化、我国民族政策等。二是挖掘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深化理解有关民族政策。如我国人口国策是实行计划生育,内容是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同学们都知道“只生一个好”,但在具体实施中因地区和民族而异,有些少数民族可生育多胎,这体现出国家对少数民族的特殊政策。

地理学科综合性强,学科课程资源丰富,其中不乏丰富的民族团结教育资源。如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党的民族政策下的地区交通事业的不断改善,社会事业的和谐进步,经济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等。新课程倡导整合课程资源,用之于学科教育与教学。把丰富的社会资源整合为地理学科课程资源,特别是民族团结教育资源,广泛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能有力地推进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深入开展。

地理学科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的策略

“交通运输布局”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交通运输的方式和布局”中的一部分,教材以南昆铁路的建设为案例,分析交通运输线路建设的影响因素和意义。

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民族团结教育的主渠道。笔者基于对教材文本的研习,通过挖掘教材中的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在课堂教学中有机渗透,让学生更多地“知”:更多地熟悉和掌握党和国家的民族知识和政策,以及在正确的民族政策下,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事业的建设发展成就。

围绕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和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是地理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笔者结合学科教学,利用学生每年暑假的机会,通过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更深地“信”:家乡的社会调查与实践活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情感。学生在亲历社会中看到真实的基础设施、科技文化、社会事业、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从中真切地感悟和理解民族政策的优越性,从而大大增强对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可信感。

组织举办地理专题活动 在阅读学生“暑假作业”,了解整体情况后,笔者组织了班级家乡地理社会(调查)实践专题报告会。通过地理专题报告会,让学生更快地“行”:逐步树立对党和国家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牢固树立“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意识,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当今和未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积极宣传、自觉维护并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在思想和行动上提升学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先哲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德育的有效性体现为认知和行为的统一,体现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个体思想道德情感的产生和升华,学生对思想道德存在意义的深切领悟。知与行是不可分的,知是为了达到行。充分利用地理学科优势,积极整合学科课程资源,通过课堂教学、专题活动和社会调查(实践)活动交互,让学生由“知”到“信”,走向“行”,最终实现情、知、意、行的统一,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我国的团结统一和繁荣富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地理学科教学应有的贡献。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

作者:张伟明

科学发展观民族政策要求论文 篇3:

马克思主文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阶段性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第一阶段特征——制度创新

第一阶段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这个阶段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制度创新,即实现了,民族政治平等和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地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深受双重民族压迫,即帝国主义列强的民族奴役压迫和国内统治阶级的民族剥削压迫,这是导致民族矛盾和产生民族问题的主要根源。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提出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解决民族问题的“双要求”纲领,即对外要求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对内要求国内各民族之间的一律平等。中国共产党正是依照这个纲领,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最终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实现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同情相结合,提出了民族平等、自治与统一为原则的理论主张,在充分考虑民族分布、历史传统、经济交往、革命实践基础上选择了民族区域自治这一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国家结构形式。1949年9月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了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的规模、民族自治机关的性质和职权。1954年民族区域自治明确载入《宪法》,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法律地位的确立。

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阶段里,实行制度创新,彻底废除了民族压迫制度,为实现各民族真正平等、建立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奠定了牢固的政治基础;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地位,为少数民族平等权利的切实保护提供了基本政治制度上的保障。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第二阶段特征——政策创新

这一阶段主要包括从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到党的十六大召开。这个阶段可分为两个时段,一是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到改革开放前的民族政策体系建立时段:二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到十六大以前的

(一)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民族迅速步入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了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生产力基础非常薄弱、人民生活普遍贫困。据1949年的调查,当时在全国36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中,仅约1/3达到汉族地区比较发达的经济发展水平,约一半人口处于地主经济的初步发展状态,另约500万人口处于封建领主经济形态,约1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经济状态,约80万人口生活在原始公社社会形态中。如何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消除各民族间发展上的不平衡,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民族问题。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这是我们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和制定民族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指出:“我们国民经济没有少数民族的经济是不行的。我们要诚心诚意地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周恩来在1956年讲:“最根本的问题是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生产,如果少数民族在经济上不发展,那就不是真正的平等。”邓小平也曾深刻地指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不把经济搞好,那个自治就是空的。”这一切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贯态度和坚定决心。党和国家把制定贯彻民族政策作为诚心诚意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Ⅸ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先后制定了民族经济政策、民族平等团结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民族十部政策、民族语言文字政策和民族风俗习惯等民族政策。初步构建了以民族平等团结政策为基点、以民族区域白治政策为核心,以民族经济政策为重点的民族政策体系,为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民族政策支持。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对内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进行开放,开始与世界经济接轨,资源配置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1992年,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已经实行的各项民族政策,要继续执行,并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及时完善和改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力的增强,要逐步增加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以增强这些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充分表明了党和国家对民族政策创新的鲜明态度。

党和国家在民族政策创新过程中,把调整完善计划经济时期制定的民族政策作为切入点,把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民族政策体系作为立足点,把推进民族地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着力点,坚持把民族政策的制定贯彻与国家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相同步的原则,突出了民族政策的宏观性特征,大大提升了民族政策功效。党和国家先后制定优惠的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政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修改民族区域自治法、开展兴边富民行动等一系列民族政策法规,安排一大批惠及民族地区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等重点工程,并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同步实施,有力地推进了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科技教育发展、生态环境改善,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民族政策支撑。

这个时期,我们党对民族政策体系进行了与时俱进地调整、完善和创新,切实提升了民族政策功效。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第三阶段特征——工作创新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共同团结奋斗,就是要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来。共同繁荣发展,就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在当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尚未改变的情况下,凝聚全国各民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真正实现各民族平等,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经过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第一、第二阶段,我国民族政治平等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已经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民族政策体系也已初步制定,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制度政策基础。把这种制度政策

优势转变成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现实生产力。转化成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形成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最终还需要靠民族工作创新来完成。“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涉及全局的大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民族工作坚持以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要内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民族地区经济落后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民族地区社会事业有了很大发展,我国民族团结事业不断得到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

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时期,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民族间共同因素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将长期存在,民族问题依然复杂,民族工作任务依然繁重。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民族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针对民族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调整民族工作思路,建立民族工作机制,实现民族工作创新。进入新世纪,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主要包括:民族政策制定协调难。贯彻落实更难;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提高难,激发发展活力更难。这种新的挑战,已经使民族政策法律法规所具有的多元功能在贯彻落实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对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

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地区各族干部要立足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真正把各项优惠政策和各方面的扶持帮助转化为自我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为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创新指明了方向。民族工作创新,一定要把工作的立足点放在民族地区干部牢固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思想上;一定要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促进转化上,即真正把各项民族政策、法律法规转化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具有多元性,既包括民族地区党政领导干部的科学发展能力,也包括民族地区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第三阶段,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我国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主题,促进民族优惠政策真正转化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民族工作创新阶段。

作者:崔成男

上一篇:生态心理学环境艺术设计论文下一篇:行政诉讼中公益诉讼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