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自主创新论文

2022-04-18

摘要:回顾我国保险历史以及发展现状;论述国际保险业面临的新风险;阐述我国保险业今后正值战略机遇期;阐明我国十二五期间保险业发展的前瞻性目标任务。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保险业自主创新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保险业自主创新论文 篇1:

我国高端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保险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普通的医疗保险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健康保障的需求。一些企业高管、明星、商务差旅人士等高净值人群认为普通公立医院的服务质量不尽人意,对于药品的使用和就医的场所都有严格的限制,且存在保额低、境外产生的医疗费用无法报销等问题,导致高端医疗保险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我国高端医疗保险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高端医疗保险市场规模小、高端医疗资源发展不匹配、保险产品结构同质化、存在道德风险与逆选择。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促进高端医疗保险不断完善。

[关键词]高端医疗;保险;医院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8.14.086

1 我国高端医疗保险的含义与特点

高端医疗保险又称为全球医疗保险,主要针对企业高管、商务差旅人士、明星等高净值人群设计的具有保险金额高、保障范围广、赔付比例高和可实现就医直接垫付附加服务全面的医疗费用保险。并且在国内购买高端医疗保险可以在世界各地享受全球高端医疗保险保障,如医疗门诊、急诊、各种检查、手术和住院等都可以进行保险报销。高端医疗保险一般来说主要为高收入、高保障、高社会阶层、高要求的高端人群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代表着医疗服务质量高、技术高、服务的高档次和服务对象的高端性。相对于普通商业医疗保险和重大疾病保险,高端医疗保险产品具有5大特点:第一,保障额度高;第二,不限定医院;第三,不限定医疗服务;第四,直接赔付;第五,个性化医疗服务。24小时医疗咨询援助服务热线协助办理就诊预约,全天候私人医生式高端服务,满足客户的尊贵之需。

2 我国高端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

第一,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高端医疗险的市场规模还相对较小。据2013年保险福利调研报告显示,市场流行的保险福利项目中,雇主已经对超过92%的企业管理人员提供了补充医疗保险福利,但是高端医疗保险福利在他们当中的普及度只有2%。分析其原因,从市场规模上看,价格因素制约了高端医疗保险发展壮大,这主要和服务方医院的收费息息相关。保险公司缺乏与高端医疗服务方的医疗费用数据沟通,目前不能完全介入整个就医流程去控制医疗费用,于是将这种费用风险转移给消费者,通过提高保费来降低自身的风险。这种做法一方面是服务方医院的费用无法控制造成的,但一方面也制约了自身市场的发展。第二,我国高端医疗资源发展不匹配。一方面,公立医疗机构提供的高端医疗资源有限。另一方面,民营医院医疗技术匮乏,即使资金雄厚,但是技术和先进设备不如大型公立医院。同时,民营医院还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大多数会去公立医院。第三,我国高端医疗保险产品结构同质化。一方面,保险公司缺乏创新。另一方面,保险公司缺乏资金投入新产品。各个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出现雷同,缺乏对保险产品的研发。高端医疗险市场由于产品同质化而引发的保险产品单纯依靠价格争夺保险市场的情形不断发生,各公司迫于压力不断压低保费,导致高端医疗险产品的赔付率远高于正常水平。第四,我国高端医疗保险存在道德风险与逆选择。例如,参保后,人们不太注意饮食、吸烟和不太注意锻炼身体等,再者个人在投保高端医疗保险时,保险公司不能强制客户进行健康体检,保险公司只能通过客户单方面在投保问卷上描述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另外,有些客户本身也不清楚自己是否存在某些身体疾病,这种情况会直接导致国内保险公司中某些客户发生逆向选择行为。除了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给保险公司带来的阻碍,过度医疗也给保险公司带来了阻碍,由于高端医疗保险相对其他险种具有高保额和就医快捷方便、医疗服务舒适的特点,使这些人频繁就医,过度占用医疗资源。

3 完善我国高端医疗保险的对策

3.1 加大高端医疗保险普及化

(1)加大宣传力度。一方面,加強对保险公司内部工作人员的宣传与指导。另一方面,加强对全社会目标客户的宣传。首先,保险公司可通过“互联网+”媒介渠道,利用数字化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提高社会群众对高端医疗保险的认知。其次,通过在富人小区及高端会所的电梯间张贴广告等途径,加强高端医疗保险的宣传力度,扩大推广范围,寻找潜在客户,而保险公司的营销部门要利用每一次与有需求的目标客户进行沟通的机会,努力发展新客户。

(2)畅通营销渠道。保险公司要采用多种途径进行营销,积极寻找相关行业的战略合作伙伴,可以与保险经纪代理公司、民营医院、健康管理公司等单位进行合作。国内很多公司客户或者高端人群,都有通过经纪代理公司购买保险的习惯,因此保险公司与经纪代理公司进行合作是重要的营销渠道之一。目前,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尤其是管理层的高收入人群,有健康的体质才是奋斗的根本。健康管理公司慢慢成为财富人群基本所需,这些健康管理公司主要采用会员制,为高端客户提供高端诊疗、家庭医生、体检和健康讲座等一系列的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健康管理公司的客户群往往就是高端医疗保险的潜在客户群,都是社会中的财富人群。一些房地产公司与健康管理公司进行合作,共同建设了“第三代住宅”,就是在第二代住宅的基础上加入医疗服务、人文环境等因素,为居户提供身心健康和生活状态方面的人文关怀,进而形成全方位服务的住宅模式。而保险公司可与健康管理公司合作,成为健康管理公司的第三方,为会员提供包括团体高端医疗保险在内的团体保险服务。

3.2 出台高端医疗政策

(1)加强公立医院高端医疗服务规范化。目前,我国的医疗市场主要是公立大医院或者医学院附属医院最先掌握高端的医疗技术,政府应对现有状况进行整合与改进。针对“月子”中心、家庭产房等占用基本医疗资源过多的高端医疗不应该在公立医院中普遍存在,应不断规范高端医疗服务市场,将医疗资源合理、公正地配置给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

(2)鼓励创办民营高端医疗服务机构。目前,我国民营和营利性医院覆盖面小、规模小,诊疗主要针对常见病的普通患者,国家相关部门应该积极鼓励民营医院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与此同时,民营管理者也应主动学习管理知识,经常到国外高端医疗服务机构进行考察。

3.3 丰富高端医疗保险产品

(1)建立合理的创新机制。首先,关注个人高端需求。保险公司要对现有的高端消费群体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潜在客户对医疗保险的需求等多方面数据,根据高端消费者需求进行分析,然后对中产阶层进行渗透,包括为雇主提供全面的医疗解决方案,再逐渐向其他阶层进行渗透。其次,家庭团体高端医疗保险产品开发。保险公司应加快家庭高端医疗保险团险产品的设计及推广,会有更多人希望获得具有“个人定制”色彩的个性化高端医疗保险产品,这对未来市场销售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加强对保险业自主创新的激励。保险产品创新需要很多具有创新精神、又有一定保险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仅仅依靠保险公司来培养人才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加保险专业的人才供给成为当务之急。一是,由国内高校和保险公司进行合作,建立若干个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在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前对其进行系统训练;二是,各个高校可以多举办一些创新大赛,从中选拔出优秀人才,由高校教师对其进行针对性培养;三是,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部分高校与国外高校进行师生交流,通过至少一年以上的交流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3.4 加强风险防范

(1)引入健康管理模式防范道德风险。健康管理的实质是管理健康风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回报显而易见,是指通过个人或集体的努力,在有限的资源环境下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保险公司可以针对被保险人开放类似于健康讲座等一系列活动引导他们的个人行为,充分了解被保险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是目前高端医疗保险领域降低医疗费用成本和控制风险的主要途径。

(2)加强核保和保单条款设计防范逆选择。为了解决高端医疗保险领域的逆向选择问题,可以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加强核保的准确性,完全掌握投保人群的风险状况;二是加强保单条款设计的规范性。

主要参考文献

[1]范丽丽.浅析高端医疗保险风险管控方式[J].中国外资,2013(8).

[2]李飞飞.高端医疗保险在我国发展的问题研究[J].經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14(10).

[3]涂颖浩.中小企业高端医疗“蓝海”[N].民营经济报,2014-08-27.

[4]苏洁.多渠道营销将利好保险业[N].中国保险报,2011-04-18.

[5]王传东.中国高端医疗保险市场影响因素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5.

[6]陈绍辉.我国医疗责任保险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法制,2005(3).

[7]张源,谭卉妍,吴洋,等.我国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对策[J].中国卫生经济,2015(3).

[8]郑渊.我国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医科大学,2006.

[9]刘敏.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问题与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07.

[10]曹佩琪,谷晨.我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改革与开放,2012(4).

[11]桑晓璐.我国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1(8).

作者:董晶晶 曲巍

保险业自主创新论文 篇2:

“十二五”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与前瞻

摘 要: 回顾我国保险历史以及发展现状;论述国际保险业面临的新风险;阐述我国保险业今后正值战略机遇期;阐明我国十二五期间保险业发展的前瞻性目标任务。

关键词:保险 风险 发展 前瞻

1 简单历史回顾与我国保险业现状

中国保险业自1979年改革开发以来,初期仅由一家国营保险公司独占市场; 1986年以平安等保险公司成立为标志,保险市场出现竞争;再到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在上海设立分公司,中国保险市场开始对外开放引入国际竞争;1995年首部《保险法》颁布并实施;后来2004年12月 中国加入WTO保险业过渡保护期结束,中外资保险公司公平竞争。这是我国保险业逐步发展并正逐步走向成熟的前期经历。自然,时至现在,中国的保险业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

对于我国保险业现状,可以做如下阐述:我们的保险事业起步较晚,开发程度较低,规模小,供给不足。而目前,国外保险公司又已经以合资或独资等多种形式进入了中国保险市场,这是中国保险市场的现状。但是,我国已经是保险大国,当然,还不是保险强国,保险深度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保险密度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保险覆盖面不宽,功能作用发挥不充分,行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需求不相适应。保险作为“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尚未得到更好发挥。这个现状表明了中国保险市场还是一个落后的市场,亟待开发的市场。鉴于一方面管理模式落后,经营机制陈旧,产品结构单一,缺少开发体系,保险法规滞后;一方面消费者保险意识滞后,保险品种单一,专业人才缺乏,市场监管薄弱。这更说明中国的保险业发展潜力十分巨大;当然,面临的国际国内竞争也将十分严酷。

2 当今世界保险业面临的全新风险考验

21世纪的世界是全球化、一体化的世界,世界进入了信息和知识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的潮水般普及,使整个国际保险市场环境风云变化:无数的机遇与无数的风险并存,这种巨变,给未来保险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带来革命性的影响,保险市场将迎来来自各方面的全新的风险考验。现在我们把新出现的风险罗列如下:

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带来的的风险。如核泄漏、计算机系统故障、遗传和基因技术的滥用、新型材料的污染等等。

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型国际经营风险。

金融服务的一体化和金融工具及技术的创新带来的空前金融动荡的危险。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带来了利用高新技术犯罪的巨大隐患。

生活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使人类的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带来了世界性的老龄化问题,加重了医疗、护理等方面的费用。

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保险业的空前发展与相关法规之后的矛盾带来的风险。

未来巨灾风险日益加大,也是保险业的新挑战。它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难。比如地震、水灾以及恐怖袭击等。

总的来说,新世纪,不但平添了诸多新风险,而且传统的不可保风险正在成为可保风险。

3 我国保险业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我国保险业经过“十一五”时期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迅速提升,并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新兴保险市场。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将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而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总量的增长会带动保险产品和服务市场容量扩大。从国际经验看,一国人均GDP在5000至1000美元的阶段,往往是保险业的快速发展阶段。如今,我国人均GDP已接近这个水平。按照“十二五”年均增长7%的目标,今后我国保险业将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保险业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4 “十二五”期间我国保险业前瞻性的目标任务

我国作为保险业的新兴市场,其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足,发展方式还未获得实质性转变,我国保险业“转方式、促规范、防风险、稳增长”道路仍然任重道远。

不过毫无疑问,当前,我国保险市场是有着十分广阔的拓展空间的。比如,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农业保险、出口信用保险、科技保险等业务;支持保险资金在风险可控条件下投资国家基础产业,重点工程建设和新兴产业建设,为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服务。我国十二五期间的目标任务是:初步建成一个市场体系完善、服务领域广泛、经营诚信规范、风险防范有效、综合竞争力较强,发展速度、质量和效益相统一,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相适应的现代保险业。为此,需要重点提升我国保险的四种能力:保险行业综合竞争能力,服务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上面论述过今天世界面临的新风险,自然我们都需要应对。然而,结合我国国情,我国确定了未来五年中国保险业总体性、一般性目标:

4.1民生领域是保险业发展的“优绩股”

“十二五”规划建议把民生问题提到空前的高度,相关政策为保险业发展带来了空间。一方面,国家的重视和政策的倾斜为保险业发挥社会管理职能,参与和谐社会建设与民生工程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收入分配机制的调整,百姓手中可供支配的钱多了,保险市场自然也就扩大了。因此,服务民生领域将成为“十二五”期间保险业最重要的业务增长点之一。在这一领域,保险业可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平安社会建设和灾害管理机制建设等,通过发挥保险业在风险管理和防灾防损方面的专业技术优势,协调政府部门开展灾害预警、预防和救灾工作。民生领域十分宽泛确实是保险业的“优绩股”,最终无疑会大幅度提高保险业的发展业绩。

4.2紧紧抓住科技创新领域保险投资双赢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下大力气,推进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推动产业由规模优势向技术优势转变。科技创新产业投资大、周期长,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这也就为保险业发挥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功能,提供了机会。此间,保险行业将大有作为。保险业可以针对科技企业研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提供新的保险产品。同时可以扩大保险资金投资运用领域,增加科技企业资金的供给,这是个双赢的局面。

4.3空间巨大的节能环保领域

资源相对短缺、人口众多,环境承载能力低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已经成为“十二五”期间的重要任务。在此期间,保险业在针对低碳经济的新型保险产品研发、环境污染责任险服务拓展、森林保险发展等方面大有可为。

4.4“三农”领域是保险的广阔天地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作为“十二五”期间“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同时,将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作为一个专门的命题提出,这就给保险业在支持“三农”领域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我们可以完善政府主导、保险公司商业运作的农业保险经营体系。强化金融对“三农”的资金支持和风险保障作用。使保险业与农村金融机构建立起融资与保险配套合作机制。积极创新“三农”保险产品,提高农村保险覆盖面等。

此外,《中国保险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针对我国现状还提出,第一,人身保险需大力发展长期储蓄型和风险保障型业务,稳步发展投资型业务; 第二,继续稳步推进保险条款费率市场化,以市场化手段促进保险业发展方式转变;第三,规范发展交叉销售,探索与规范发展电话、网络等新兴销售渠道,构建各金融机构参与的多元化销售体系。第四,把创新作为这一时期保险发展与进步的核心口号加以贯彻。我们都知道,为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所提出的日新月异的风险管理新需求,整个世界保险业一直为创新所驱动。1912年约瑟夫·熊彼特首先从经济学角度系统地提出了创新理论后,创新的内涵和意义已经为世界所接受。现在,全球的企业家们都已认识到:创新将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也只有不断地在经营理念、保险产品、组织形式、管理技术、客户服务、营销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创新,才能使保险业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继续得到发展,才能使保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游刃有余的生存空间。

5 我国保险业在宏观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未来五年间,我国宏观层面将面临极为复杂多变各种各样的风险。其中包括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金融的以及民生等各方面的风险。涉及复杂而联系广泛且脆弱的金融体系;腐败和商业贿赂的蔓延;具有潜在威胁的“三农”问题;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不协调的发展和结构失衡;不健全的公共服务体系风险。这其中,风险的综合性、交叉性、动态性特点,使得我们必须尽快建立起一套国家宏观综合风险指标体系和风险预警管理系统。作为专门应对风险作为主业的保险业来讲,无论是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自己生存的角度出发,都必须要在国家宏观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保险业对风险的载体、风险诱发因素、风险的传导机制等应认真研究,为国家宏观风险管理与决策提供系统的和可靠的科学依据。

可以相信,只要我们认真按照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执行。中国保险业在“十二五”期间,在政府不断出台的政策支持下,业务规模会迅速扩大,保险公司的投资渠道将多元化、多样化,甚至国际化。中国的保险深度和密度都将获得空前提高。那时,中国保险业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名副其实的四大金融支柱之一。

参考文献

[1] 翟建华.保险学概论.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

[2]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十二五·新挑战:经济社会综合风险管理”(“北大赛瑟 《CCISSR》论坛”).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第八届)

[3] 北京产业信息研究院.2011-2015年中国保险业市场前瞻与发展战略研究. 2011年9月

作者:吕佳佳

保险业自主创新论文 篇3:

青海经济转型时期保险生态建设的风险与防范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向全面市场化步伐的加快,青海省也步入了“生态建省”的经济转型战略中,此时保险公司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保险公司在经济转型时期,需要建立一个相适应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保险企业的风险经营决定了保险企业在建立生态环境的同时,也面临了新的风险,如何防范、化解风险也成为青海省保险企业建立良性保险生态环境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经济转型 保险生态环境 风险 防范

“转型”作为一个基本概念,最初应用在数学、医学和语言学领域,后来才延伸到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布哈林在研究市场经济向计划经济的转型过程中,曾首先使用了“经济转型”的概念。经济转型(EconomicTransition)或经济转轨(Economic transformation)是指一种经济运行状态转向另一种经济运行状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根本变化。

在西部大开发的总体模式下,青海省也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突出重点抓生态,调整结构创特色的经济转型发展目标。不同的经济运行条件必然会导致不同的运行路径依赖,政府和企业必然要进行调整。就青海省来看,建立生态经济是必然,这也是处于大局的考虑。然而生态立省,必然会牺牲GDP的增长,形式对于保险企业来讲,有待深思。

1 青海经济转型对保险生态建设的影响

1.1 保险业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将进一步优化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加快保险业发展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从参与支持市场体系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建设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进一步确定了保险业的地位和作用,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另外,《关于进一步加快青海保险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青海省《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的相继出台,将进一步促使青海省各级政府部门充分认识保险业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功能作用,把保险业发展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加大政策引导和协调力度,为保险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这一切将使青海省保险业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1.2 青海经济社会的加快发展将为保险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

“十五”期间,特别是十六大以来,青海省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保持了12%以上的增长速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8.4%和15.5%。按照《青海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今后五年青海省国民生产总值将继续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速。这必将推动青海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和社会的稳步发展,并为青海省保险业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

1.3 青海保险业加快发展的特殊条件进一步改善

一是以交通、电力、水利工程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优势资源开发,将为相关保险业务发展提供丰富的保源。二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相关政策的出台、加强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农牧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等,将为“三农”保险业务的拓展提供良好契机。三是随着国有企业进一步改制和重组以及非公有制经济的长足发展,必将把保险作为防范风险、保障生产经营正常进行的重要手段。四是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旅游业的发展和“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郁金香节”等旅游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将带动与旅游业相关的保险业务的发展。五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给商业性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

上述保险生态环境的现状充分说明了,我省保险业的发展环境在不断地优化,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一个现实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即,保险生态环境也需要随着经济发展的转型而更加完善,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青海省的经济转型,我们也可以说我们必须建立起一套适应经济转型的保险生态环境。

保险业存在的许多矛盾和问题都是在传统的体制和思维模式下产生的,在经济转型时期必须用创新的办法才能解决。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以创新的发展思维,用创新的发展模式,走创新发展的道路,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实现青海生态保险发展的新跨越。

2 青海经济转型时期保险生态建设的风险

风险和保险是并存的,两者是一种复杂的合同关系。保险业的风险管控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运作工程,它像一个披着面纱的巨人,使你一时难以企及和无法看清其真实的面目。就经济转型时期看,保险生态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以下方面:

2.1 经济高速发展掩盖了保险业潜在风险

近年来,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上看,我国保险体系已经积累了一定风险,而且随着保险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这种风险还将继续增加。长期以来,保险业风险并没有给行业发展带来明显的实质性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保险业还没有发生过大的系统性风险,所以保险业风险仍表现为潜伏的风险。在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扩张了社会财富前提下,势必掩盖了一些公司在经营效益不佳、盈利能力不强的情况下仍能维持运转的现状。这也必然削弱了构建良好保险生态环境的条件。

2.2 保险业风险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

保险公司与其他金融机构区分在于其独特的负债业务,即各项保险业务。这使得保险业经营风险较银行、证券业更具复杂性。一方面,保险公司要在资产业务方面与银行证券公司一样承担风险,同时在负债业务方面要更加直接地以承担风险来获取收入,这种风险表现为寿命、健康和财产损失的纯粹风险。由于保险公司的负债业务不仅具有融资功能,而且具有相对独立的盈利功能,因此,保险产品的市场定价成为影响盈利水平的重要因素。如果保险业在公司管控、定价能力和管理水平等方面跟不上,就有可能出现新的定价风险。

2.3 资金运用渠道放宽引致新的投资风险

2004年以来,中国保监会不断加大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放开力度,保险资金运用不限于银行存款、购买债券,还可以投资证券基金,之后又取消了不得进入股市的禁令。2005年进一步批准保险资金可以独立席位直接进入股市。2006年允许保险机构作为持有大额、长期资金的重要机构投资者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扩大了保险资金的投资范围。然而,风险总是与收益相伴,随着保险资金的快速积聚,保险资产负债匹配的难度不断加大,保险资产期限错配风险、债券投资的信用风险和投资收益的稳定性都值得关注。

2.4 市场无序竞争危及行业可持续发展

在保险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无序竞争问题始终未得到有效遏制,各类违法违规问题破坏了市场秩序,损害了行业整体利益。在财产险市场主要表现为不严格执行条款费率,通过非正常批单退费、擅自变更承保条件、滥用费率调节系数或违规协议承保等方式,变相下调承保费率,给予投保单位或经办人不正当利益;在人身险市场主要表现为长险短做、违规退保、短期退保套现、退保金不回原单位、现金支付退保金等;在中介市场主要表现为虚构业务或虚开中介发票,协助保险公司或投保单位违规套取资金等。特别是近年来,同业间非理性竞争手段更加隐蔽,主要通过合同外口头承诺、系统外违规操作等方式提供高保障范围和无限制承揽风险来争揽业务,导致保险公司经营风险的大量积聚。

2.5 外部风险与保险业风险关联度不断提高

目前,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和信托业之间仍实行分业经营。但随着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内保险业、银行业与证券业等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相互渗透的趋势不断加强。一是银保合作、银证合作日益密切,银行不仅可以代理保险业务,还可以代理证券业务、代销证券投资基金;二是银行、保险与资本市场间的相互渗透越来越强,保险资金已经可以直接入市,银行资金入市也已提上日程;三是金融控股公司或金融集团公司在我国的发展已构成事实上的混业经营;四是金融一体化概念渐渐走进消费,消费者也越来越偏爱融投资理财、储蓄与风险管理于一体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综合经营对保险公司治理和风险防范产生了重大影响。随着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和投资主体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保险公司的股权结构将变得更为复杂,保险公司的风险也更为复杂。

3 青海经济转型时期保险生态建设的风险防范

3.1 要抓住服务经济社会的切入点来推进保险业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稳步推进“三农”保险发展。总结我区农业保险发展经验,结合农牧业产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和试点品种,鼓励各地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农牧业保险试点。基于青海省农牧业和农村经济的特点,大力发展种生态林与畜牧业保险的发展;二是大力推动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深入贯彻落实新医改政策,积极参与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保险需求,把青海商业健康保险推向新的发展阶段;三是加快发展责任保险。例如,服务国家,促进旅游业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保险。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医疗责任保险等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社会关注度高的责任保险发展;四是要提升保险服务水平。要推动建立行业统一的服务规范。鼓励和支持产品、服务销售和理赔创新,努力为被保险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3.2 要以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来推进保险业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围绕继续扩大内需的政策,跟进保险服务,拓宽保险领域,加强保险产品创新,提高服务水平,社会提供多方面、多层次的保险产品,加大保险服务力度,拓展保障功能,努力为我省提升传统资源型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型新兴产业等提供安全生产等保障服务;二是围绕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开发新的保险产品。积极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森林保险等“绿色保险”,加快保险产品随经济目标的转型过渡。

3.3 加强对保险业的政策支持和监管

保险业发展需要政府在政策方面给予引导、配套和扶持,为保险的功能发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是要全面认识和评价保险特有功能及其现状,突出保险制度的特性与优势。二是要遏止保险制度的弱点与局限,减少机会成本。三是要积极鼓励和推动保险行业更新经营理念,营造一个宽松、有序、创新和协调的监管环境。争取政策扶持,创造和谐发展环境。保险的文化基础就是诚信原则,如实告知、履行义务的保险文化也将潜移默化地增强公众的诚信意识,降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

在青海省经济发展转型的过程中,要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保险业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辨证关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青海保险业的发展,也只有这样,在青海省经济转型的时期,保险业才能建立起一套相适应的、良性的保险生态环境,形成的一个政府与企业彼此关联、相互作用并且有自动调节机制的统一整体,优势发挥生态经济效益,为青海省保险业的发展搭建良性生态平台、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挺高保险对经济提的保障功能。

参考文献

[1]刘煜辉,城市金融生态环境有九大构成要素[N],上海证券报,2005

[2]青海省保险业“十一五”发展规划[R],2006

[3]青海省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2010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R],2010

作者:苏薇

上一篇:互联网营销传播论文下一篇:中医药学科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