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推广体系下农业技术论文

2022-04-27

[摘要]在论述农技推广体系现状、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农技推广体系的对策建议。[关键词]农技推广技术进步体系创新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步入了实施科教兴农、农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农村市场经济新体制建立和完善的新阶段。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农技推广体系下农业技术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技推广体系下农业技术论文 篇1:

西藏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农业发展曾出现过一定时间的停滞,直到时间来到新世纪后,农业建设又逐渐成为了我国的发展重点项目。现阶段,农业已经迈向了现代化,并且衍生出了一系列的农产业链,并将其进行了融合发展,现代農业发展道路十分宽阔。但是在西藏地区,现代农技的使用和推广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应当加强对于我国藏区的农业技术发展研究,并深入核心,结合地方发展情况做出切实可行的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

关键词:西藏;农技推广体系;发展对策

前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我国全面建成新农村农业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农业服务中的基础前提。合理、科学的建设农技推广体系能够帮助国内农业高质量发展,也能将西藏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全面步入现代化。西藏地处高原地带,对于农业建设来说有较大的局限性,所以一般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于此地区来说并不适用。应当结合当地的实际发展水平,调整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促进地区农业发展的同时也将农民群众经济物质生活得到保障。

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重要性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对于农业的重视程度十分高,且现代农业在我国的经济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影响广泛而重大。现代农业相比于传统农业,其生产力和生产效益更高,且所需要占据的人工成本较低,不仅能缓解农民群众的身体劳作负担,也能将农业农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代农业经济水平决定着我国整体的经济稳定状态。通过实践可以清晰的看到现代化农业的优势所在,因此,也诞生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立完整、科学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不仅能保障现代化农业建设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也能将农民群众经济收益稳定保障。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基于现代化农业为基础衍生的,所以要想将推广体系效益达到最高,就要对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模式进行分析。现代农业生产管理的大框架还是沿用的传统农业模式,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现代化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将自然科学融合并实现了和谐发展。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在则是为了能将现代农业更深入建设发展,所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也应当融合现代化技术理念,实现正确的推广建设效果[1]。

2、西藏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

2.1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设立以及队伍建设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落实不但能将农业生产质量进行提高,也能更方便农业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管理控制。科学的推广渠道能够大幅度提升当地现代化建设,实现农业综合水平新局面。对于西藏地区来说,基层农技的推广落实需求比其他地区要更大。因为较于其他城镇农村来说,西藏地理位置较偏,且土壤土质不适用耕种一些基础粮食作物,对于农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经济作物上的种植也要按照当地的地质情况和耕种水平做一定程度的筛选。落实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不仅能让当地的农民群众了解到专业农业知识,也能提供更专业的农耕农种建议。在西藏的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设立中,截止二零一四年,全区共设有县区、乡镇两级基层农技推广机构583个,获得了实质性农业发展进展。在资金规划方面,西藏地区对每个乡镇基层农技推广都进行了不同数额的补贴,最高达到了五十万元。且深入贯彻落实了关于西藏地区基层农技推广建设的中央重要指示,不仅安排了资金补贴,还加强对于技术人才的引进,西藏水利部门、农牧厅等全面扩大职能招收人数,积极招录大学生4000余名扩充到一线的农技推广工作,大大缓解了西藏地区的基层农业发展建设压力。在“十二五”期间,国家投资70.17亿元,实施了高标准农田、游牧民定居、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等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强了农牧业发展后劲。粮食和蔬菜产量分别比“十一五”末增长10.3%和19.8%。截至二零一五年,西藏农牧民科技特派员已覆盖所有行政村。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45.1%,比“十一五”末提升5.1个百分点。“十三五”期间,西藏还建成了数百个半农半牧和纯牧业乡镇农牧综合服务中心[2]。

2.2年龄结构和专业学历

在现阶段的西藏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年龄都逐渐迈向年轻化,在加强对于应届毕业生的招录后,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相比于以往来说有了年轻的趋势。在专业技术人员中,三十五岁以下的工作人员占比是最高的,在县区和乡镇中有一大半的技术人员都在此列;而四十到五十岁之间,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骨干成员占比较少,应当调整骨干人员的数量,适当增多。在推广队伍年轻化时,也将推广体系带来的改革创新,推广方案手段十分多元化、新颖化,且在实践当中可以看到较好的推广效果。在创新的宣传推广中,拥有较好效果的方式就是信息技术推广。西藏地区切实结合了时代发展背景,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线上+线下的推广模式,将农技技术知识进行了有效推广。西藏的基层农技推广团队的整体专业学历都较高,特别是招录的各院校应届毕业生,都具有相当程度的专业知识。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据了将近百分之九十,高出全国农业中其他畜牧、种植等系统百分之三十的水平,为未来的藏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

3、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优化发展对策

3.1提高建设推广团队整体专业素养

要想将基层农技推广发挥出良好效益,就要做好推广队伍的建设组织和专业素养的提升。在基层农技推广团队中,应当建立继续教育制度。目前西藏的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人员都普遍趋于年轻,甚至很多都是应届毕业生,因此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岗位培训势在必行。要在实践中不断强化工作技能,加强岗位荣誉感和责任感,认真研究学习相关职能部门推出的各项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结合实际工作岗位内容,将规范细则落实在行动中。继续教育制度的建立可以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充分将现代农业发展技术和手段进行认识,在学习中进步,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质量建设。除了建立继续教育制度外,应当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完善职称评定制度。公正的职称评定能够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得到调动,也能刺激团队的良性竞争,提高团队活跃度。

3.2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一定要建立建去哪各项管理制度。其中包括人员的管理制度、岗位 管理制度。结合现代化背景,农技推广体系要切实利用现代化思维模式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升级。打造岗位目标责任制、包村联户制、定时培训制、绩效评价等,从全方位将农技管理体系进行升级。建立创新融合的岗位工作目标,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要有明确的工作内容,并按照级别小组进行责任管理;将工作对象、项目进行最实际的推广策略设计措施,结合不同地区选择最优服务。深化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将农业技术和知识带领到家家户户,在进行入户服务时,要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的农业困难,做到实质性帮助。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能将各种先进的农业技术和农业信息进行传递交流,并且能对地区的现代农业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中华融合和了信息技术的特征,并且将其发挥出了最大的效益。在实际进行基层农技推广时,也能同时将各种先进农业产品提供给农民群众,将技术、知识、设备机械等进行了综合化调动[3]。

4、总结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是现代化农业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不仅保障了农业高质量发展,也将农民群众经济收益进行了提高。西藏地区的基层农技推广应当结合实际农业发展水平,做出有地方针对性的推广建设工作,以促进西藏地区的农业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蹇玲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现状与建议[J].四川农业与农机,2021(02):62-63.

[2]王娟.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农家参谋,2019(14):10.

[3]占胜平.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及发展对策[J].江西农业,2019(10):134.DOI:10.19394/j.cnki.issn1674-4179.2019.10.106.

作者:平措卓玛

农技推广体系下农业技术论文 篇2:

浅议农技推广体系的创新

[摘 要] 在论述农技推广体系现状、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农技推广体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技推广 技术进步 体系创新

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步入了实施科教兴农、农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农村市场经济新体制建立和完善的新阶段。农技推广体系如何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我国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初步形成了从中央到省、市、县、乡、村多层次、多功能的农技推广体系。国家的农技推广部门包括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农机化、经营管理、水利、林业以及农业气象等多个专业门类,机构设置覆盖中央、省、市、县、乡五级。但我国农技推广体系在机构性质上,实行政府主导、政事合一,既承担技术推广职能,也承担部分行政执法职能;管理体制上,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推广目标上,数量和质量并重,并逐渐向以质量第一的目标转移;推广方法上,实行“技术示范+行政推动+物资配套”;服务领域上,以产中服务为主,逐步向产前、产后延伸;经费供给上,实行国家扶持与自我发展相结合;服务形式上,实施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

二、我国农技推广体系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1.我国农技推广体系面临的挑战

(1)农村体制环境的变迁。农村体制环境变迁对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产生的影响表现在:一是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带来的基层政府组织职能和结构的重组。这一改革对农技推广工作的影响非常深远。二是农民自主经营地位的巩固。农业生产者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依靠力量,但在短缺经济时代,为了尽快解决粮食自给问题,农业生产的组织采取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模式,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被抑制的。而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已基本确立,农民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享有相当高的自主决策权,这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技推广工作的动力机制。

(2)农民科技需求的多样性。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向总量基本平衡和结构性、地区性相对过剩;农业的生产由追求产量最大化转向追求效益最大化;农业的经营形式由单纯的原料生产逐步转向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对科技的需求越来越多地反映为消费者对农产品需求的延伸,因而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趋势。从对品种的需求看,主要是名特优新;从对技术的需求看,不仅要有增产技术,还要有提高品质的技术、安全环保的生产技术等;从对服务的需求看,不仅要有产中技术指导、统一服务,还要有市场信息咨询、产品营销服务等。

(3)农业科技服务市场逐步发展,多元化市场主体逐步形成。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科技服务市场获得了较快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其他农业中介服务组织在一些地方逐渐发育,成为新的市场主体。在开展农业技术服务方面,他们呈现出两方面的发展趋势:首先,大部分民间农技服务组织的主营业务定位在农技推广的某些环节,如良种繁育、技术培训、农资供应等,这些领域有一定的利润空间,也是政府农技推广机构开展技物结合经营的传统范围。其次,越来越多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开始从事产前、产中到产后的全过程一体化服务,它们的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2.我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问题。由于认识不到位,因而在对如何开展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上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例如:一是认为农技推广只有投入,没有直接收益,在财政困难、农村工作重点多、人员工资难以保障的情况下先放一放;二是忽视农技推广事业的公益性,片面强调农技推广机构的有偿服务,认为可以将其全部推向市场;三是认为农产品供求形势已发生历史性转变,农业问题已基本解决,农技推广队伍可有可无。这些认识问题不解决,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就难以推进,有关政策措施就难以落实。

(2)体制问题。当前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体制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农技推广体系的职能定位不明确。二是国家没有建立稳定的农技推广支持系统,大部分地方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各项经费长期不足。三是各级推广机构一般按行政层级对口设置,基层推广力量较弱。四是在乡镇推广机构的管理上,县乡两级的管理权限长期没有理顺。

(3)机制问题。从人事制度看,主要有两方面问题:一是进人关不严,没有全面推行执业资格制度和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上岗制度,导致人员良莠不齐。二是考核办法不健全,没有将农民对农技人员的评价纳入到工作考核体系中,难以调动农技人员扎根生产一线。从分配制度看,主要是没有解决好按绩取酬,奖勤罚懒的问题。

三、创新我国农技推广体系的政策建议

1.明确改革的基本思路

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要立足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有利于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有利于创建新型的农技推广体系。要通过改革,充实农业生产一线,提高农技人员素质,加强薄弱环节,使农技推广工作更好地为农业和农民服务。要坚持因地制宜,妥善处理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要改革现有的农技推广机构和管理体制,在创新机制、优化队伍上下功夫;要根据本地实际和农民需要,大胆探索改革的具体做法,坚持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在改革中要保持农技推广队伍的基本稳定,推进农技推广事业的健康发展。

2.创新农技推广体制与机制

进一步明确政府在农技推广中的职能和任务,要探索建立国家的推广机构为主导和面向市场相结合的多元化推广体系。发挥国家的农技推广队伍的骨干作用,大力培育多种成分、多种形式的农技服务组织,逐步形成政府与市场互动发展、互为补充的农技推广新格局。加强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之间的联合,推动跨地区、跨专业推广机构之间的横向协作,拓宽科技下乡的渠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要改变产、加、销脱节的状况,根据市场的需求,围绕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开展技术服务,鼓励农技推广服务从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更好地满足农民增收的需要。

3.改革完善政府农技推广机构

一要明确政府农技推广机构的职能。政府农技推广机构要切实承担好法律法规授权的执法和行政管理,重大和关键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动植物病虫害及灾情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产品(包括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疫,农业资源、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农业公共信息服务等公益性职能;逐步将技物结合,以及产后加工、运销等经营性服务分离出去,按市场化方式运作。对于动植物良种繁育及推广,技术咨询及农民培训等一般性农技推广服务,要在实践中逐步明确职能性质。二要理顺管理体制。要根据农技推广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推广机构的管理方式。三要保证必需的财政供给。对履行公益性职能的人员列入财政全额预算,从事一般性农技推广服务工作的人员实行差额预算或实行定额补助。对既承担公益性职能又参与一般性农技推广服务工作的推广机构,可在经费拨付上探索按比例分摊的处理办法。四要妥善安置分流人员。对在改革中精简下来的原农技推广机构在编人员,应妥善安置。制定政策鼓励提前离岗人员到各类经营实体中从事经营服务工作;退休人员应按照其他事业单位的标准,切实保证基本待遇。

4.多种形式兴办经营性农技服务实体

按照国家的信贷、税收的有关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企业和市场中介组织参与农技服务。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开展农技服务,要给予财政支持。要规范农技服务市场的秩序,建立完善监督机制,维护农业生产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梁传银:完善农技推广体系以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现代农业科技[J].2007(2):16~18

[2]赵秀萍:让农技推广与农民“零距离”——永年县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探索与机制创新.中国蔬菜[J].2007(10):34~37

[3]陶官军:浙江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创新模式初探.浙江农业学报[J].2006(1):46~49

[4]管叔琪.农技推广体制改革与农业科技和推广体系创新.安徽农学通报[J].2007(8):65~69

[5]李忠国.对新形势下农技推广体系创新的思考.中国农技推广[J].2004(1):38~42

作者:杨 华

农技推广体系下农业技术论文 篇3: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摘要: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猛,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农业发展也應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农业的现代化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在我国的各个省份,基层农技的推广与建设工作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有耕种技术过于单一、产业技术对接不充分、农作物品种低劣等问题。本文将对目前基层农技推广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且给出基层农技推广建设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农技推广;农技体系;改革建设

农业的发展与建设作为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决不能够拖后腿,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充分发挥在农技推广方面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引进企业资本与人力资源,推动基层农业的发展,在科技转化成技术设备的方向上多做功,并且设立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从而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

1、推广政策不能落实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就已经颁布了农业技术推广法,并且在2012年也进行了修正和再度推行,要求地方政府在农技推广与改革上下功夫,推动农业发展,以跟上时代步伐,为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稳定的基础。但是,政策颁发的愿景与现实情况往往有一定的差距与问题存在,这些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甚至还积累起来,久而久之就成为了基层农技推广的弊病,比如地方政府在农技人才方面的引进和推广的资金一直没有拨出一定的费用,导致问题的解决方案以及推广措施无法真正地落实下去。

2、基础设备不够完善

推广农技不仅要从农学理论入手,还要从现实角度着手,没有技术与设备,再好的农技也无法推广下去,信息与技术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助力之一,及时地更新农业资讯、农学意识以及农技设备,才能够提高生产力,提高农耕效率。

3、科技直接转化成技术的难度较高

我们知道,科学理论、科技成果要直接转化成技术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目前,科研、技术推广与农业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较为薄弱,科技成果不能够和农民们的生产需求产生具体的联系,许多科研成果仅仅只是初级成果,不能够直接转化为农业上需求的产品与技术设备,这就需要有专人、专业的团队在科技与技术设备之间建立桥梁,通过一定的实验与创新设计,把国内外比较新颖的科技成果转化为有利于提高农业效率的设备,而这种工作对专业人员的素质水平要求较高,难度也较大,不容易出成果。

4、相关的农技推广部门工作流于形式

我国的一些乡镇都设置了农业综合办公组,主要的职能是负责农技、农机、畜牧、林业的技术推广、设备引进、招商引资等工作。技术推广的主要工作虽然是由乡镇的农业综合办公组负责,但是许多乡镇办公组的工作人员往往因为专业水平不够,农技推广意识不足,在推广的工作上就容易流于形式,这样久而久之,农技的推广体系就无法建立起来,办公组与农民技术人员的联系几乎没有,体系建设散漫,真正的推广工作没有办法落实。

5、农技推广体系的现状与现代化农业的需求有差距

差距的主要问题在于相关的农业技术人员知识储备不足,技术水平落后,而且部分地区的农业工作环境由于经济问题仍然处于较低级的水平。此外,研究与推广经费问题也很重要,由于农业水平落后,用于发展设备与技术的经费需求较大,因此要想发展农技推广体系,还需要地方政府积极引进社会资源与投资,为农技推广注入新的源泉,形成良性资金链,保证农技推广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相关措施

1、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

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与改革工作需要地方政府的参与,农业建设的工作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公益性,这就导致社会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上积极性较差,没有较高的热情。这需要地方政府发挥自己的职能,积极招商引资,在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上推行一些优惠政策,对于积极投资农业建设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经济优惠支持,用政策引进高素质农业人才,要引进人才、留住人才,让人才能够心甘情愿地投入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政府在推广上不仅要重视人才、资金,还要重视技术的引进与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在保证推广经费充足的情况下,借助公开投标的方式,让有想法、有能力的企业加入到农技建设行列中来,为工作的开展与进行注入新的活力。以昌图县农业农村局的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为例,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在昌图县已经实施8年,全县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工作成效显著。目前全县基层推广体系有了较大的发展,基本形成了县、镇、村技术推广的网络框架。其中县农技推广机构1个,人员45人,乡镇推广机构45个,人员161人,全县科技示范主体450个,辐射范围覆盖全县农户。当地政府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与制度来进行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借助网络化的工作团队来细化每一个任务,切实地把推广与改革工作落实到实处,充分发挥了政府的职能。

2、树立具体目标,及时进行评估

在过去,农技推广体系的建设工作不能够落到实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没有树立具体的目标,只有热烈的口号,没有具体的目标与措施方案发布,基层工作人员没有工作的导向,容易对工作开展感到茫然,后续也没有实际的监管体系和评估制度,没有具体的奖惩措施,积极性自然不足。

因此,地方政府要树立具体目标,在推广前进行实地考察,给实际的工作人员提供更为细致的工作方案与具体目标,给他们的推广工作提供具体的导向,同时设置监督组,让监督组定期进行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的监管,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主体,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出现错误果断问责,让奖惩制度发挥作用,对推广建设工作有重大贡献的工作人员必须予以一定的奖励,对破坏、耽误推广工作的人员予以批评、警告与问责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推广工作的效率。

以昌图县的推广工作为例,该县在2020年的农技推广项目上设立了重大目标:要求县里的农业技术推广到位率超过90%;科技示范服务平台的建设要完整,建设多个能够提供示范带动效果的科技示范基地;要求农技推广的信息化水平要大幅度提升,要求全县起码有80%的基层农技人员学会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并且定期进行线上指导和服务效果的展示;农技推广队伍业务能力稳步提升,50%以上的基层人员能够接受至少一周的业务深化学习。同时,该县在具体的目标指导下给出了实施方案内容,其中包括主导特色技术、主导种植物品种、分派技术指导员的确定。主导产业上,结合该县实际的农业发展情况,确定以玉米、花生、生猪、肉牛4个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主推技术上,玉米产业采用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秸秆还田技术、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等技术;花生产业上采用了绿色轻简栽培技术、花生大垅双行覆膜技术等技术;生猪产业上,充分采用了标准化规模养殖综合技术、阳光猪舍养猪技术、生态床猪舍养猪技术等技术;肉牛产业上采取了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牛品种改良技术、秸秆饲料开发利用技术。

3、加强基础设备的引进与建设

政府在这方面要加強基础设备的引进与建设,设立相应设备购买经费基金,为推广体系提供基本的技术与资金支持,如给农技推广部门购买办公设备和新型的高效率农耕器具,保证办公人员与农技推广人员拥有较好的办公环境。相关工作人员还要耐心地将新型的农耕器具的使用方法教授给务农人员,及时对他们产生的工作问题和器具问题进行收集并给出解决方案。

4、加强农技人员的培训工作

农技人员作为推广工作的重要主题,是决定农业工作质量的最核心要素,只有农技人员的水平素质提高了,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才能够正常进行。此外,在技术指导员的选择上也要重视。在乡镇的负责辖区选聘一定数量的农业技术指导员,技术指导员在高级技术单位的方针指导下,负责所管辖区内的技术指导与培训分工,要求每一个技术员都要参加到包村联户制,每名技术员对接联系1~2个科技示范主体,重点负责对示范主体与农民的培训与指导农技工作。要帮助农民学会并掌握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其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劳动带动能力,使农民成为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成员,成为技术调查员、农技推广员、政策宣传员,成为人们看得见、找得着、留得住的“农技专家”。

此外,农技人员的知识提升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因此,要及时设立农技人员知识更新与储备机制,采取异地学习、乡镇重点办班和现场实践教学等形式,对基层农技人员开展知识更新培训,提高农技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工作能力。统筹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加强培训师资和课程体系建设,丰富理论教学、现场实训、案例讲解、互动交流等培训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技术指导员分专业进行一次数天的异地研修,分批集中培训等。

5、重视信息化建设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今天的发展已经融入了各行各业,并且大幅度地加快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农业要想发展、要想跟上现代化的节奏,就得重视信息化建设,要充分利用好通讯设备获取国内外的新颖农学资讯及理论,不断进行农技推广手机应用的推动,指导务农人员对农技服务讨论平台的使用等。以昌图县为例,该县85%以上的农技人员已开通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每人每月报送有效日志、农情等信息人均每年不少于50篇日志、农情,100条提问、问答,并及时将相关工作上传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推广服务信息化。450名科技示范主体,50%安装使用中国农技推广APP。在信息化应用与平台的支持下,该县的农技推广工作开展效率大幅度提高。

6、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

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够直接将最新的科技、农学理论转化为实际的技术设备与技术方法,从效率上提高农业产出。因此,要积极鼓励地方科研部门与企业合作进行科技成果的转化,鼓励农业设备生产企业与科研高校的合作与联系,提高合作的成功率,建设科技成果示范基地,地方政府要构建一个合作平台,让科研人员与农技人员的信息交流更加全面,在科研高校的实验区域进行新农业设备的使用实验,经过科学合理的实验证实后,将确实能够提高农业产出效率的设备大力推广出来,并且鼓励社会企业加入到该设备的生产中来,从而降低新设备的市场价格,为务农人员的设备采购提供机会和便利。此外,要将农业合作社建成科技成果示范区域,给予务农人员试用、学习新科技成果。

7、将农技推广工作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

目前,乡镇农技推广工作还没有明确的划分,许多工作没有安排专人负责,政策下放到乡镇后容易出现工作漏洞,严重影响农技推广的力度与深度,虽然是由乡镇农业综合办公组负责,但是在具体事务的分配上没有一个明确的归属,容易存在责任归属不明、过度重视行政忽视实干等问题,乡镇政府应该从办公组中挑选出具备足够能力与素养的工作人员,由这些工作人员负责具体的农技推广工作,把措施落实下去,让每项任务都能够有理可循,有责可问,只有这样,基层的农技推广工作才能落到根本、落到实处。具体在工作上可以安排设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职责统筹兼顾项目的各个任务,确保项目顺利实施。领导小组下设立农技综合办公室,办公室主任要负责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日常工作,做到统一发动落实、统一技术方案、统一综合考评,协调各部门之间加强合作、各尽其责。

结束语:

深入浅出地开展基层农技推广的建设与改革工作非常重要,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提升基层的管理能力,重视农村改革的深化与加强,发挥农村的重要地位,发挥农业在国家现代化中的重要基础作用。尽管目前农村基础的农技推广工作仍然有许多问题存在,但只要有关政府、企业、高校通力合作,密切联系,共同发展,从根本上为农民们找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农耕效率,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农业的发展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蹇玲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现状与建议[J].四川农业与农机,2021(02):62-63.

[2]田雯.新郑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发展现状与对策[J].基层农技推广,2021,9(02):1-3.

[3]陈彦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存在的问题和策略探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11):98-99.

[4]张晓明,张维.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提高农业技术服务能力[J].基层农技推广,2020,8(03):1-3.

[5]吕才波.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农村科学实验,2020(02):97-98.

[6]吴玲雁.浅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J].农村科学实验,2019(06):114-115.

作者:李志伟

上一篇:技术创新的企业财务战略论文下一篇:剖析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