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工作下农业推广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西藏贡嘎县农业推广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农业推广是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农村社会教育和咨询活动,具有教育性、社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针对我县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和协调行政部门对农技推广的支持,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机制的改革,逐步形成社会化的农业技术服务,以便更好的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西藏山南地区贡嘎县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县之一,农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迅速发展西藏山南地区贡嘎县农业生产综合能力,加快农民收入增长,必须加强农业推广。然而,长时间存在“科研为本,推广为次”的思想,使得农业推广的理论与实证分析都很少,致使长期缺少效率较高的农业推广体系方案。本论文对西藏贡嘎县农业技术推广实况的调查与分析,了解到西藏贡嘎县农业发展不仅会受到农民与牧民技术素质的影响,也会受到体制转轨与机构革新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市场对其产生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客观研究西藏贡嘎县农业推广体系面对的问题与发展形势,学习国际与国内农业推广成功案例,更新当前农业推广体系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论文通过问卷、访谈调查方式调查贡嘎县农业推广实况,对当前农业推广体系的特色与问题展开研究,探寻科学合理的农业推广模式,用创新化的农业推广思想,使农业推广政策与法律环境更加完善,建立完备的农业推广投资制度,建设结合科研、教育与推广三方面的管理制度,以这些方式提升农业科技研究人员、推广人员、农民与牧民的工作热情,提升农业推广员与农民牧民的综合素质,让人与物、信息与管理都能达成最优化的组合,提升科研成果的转化能力。深入探析适应西藏贡嘎县农业新发展的推广体系政策措施与建议。 经过理论研究以及实践活动,笔者领悟到参与式培训方法利用平等对话、小组学习等手段,实现了对农牧民在自我发展活动中主动学习的赋权,帮助农牧民逐步建立起主人翁意识、自信心和责任感,有利于实现农牧区经济和农牧民自身的共同协调发展。因而笔者认为参与式培训方法在西藏自治区农牧民培训工作中大有可为,必将会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重视和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西藏贡嘎县;农业推广;建设设计

学科专业: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研究理论主张和实践经验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农业推广体系的理论基础

2.1 农业推广的涵义、性质和功能

2.1.1 农业推广的涵义

2.1.2 农业推广的性质

2.1.3 农业推广的功能

2.2 农业推广的内容

2.2.1 农业科技

2.2.2 农业服务推广

2.3 农业推广体系的概念和特征

2.3.1 农业推广体系的概念

2.3.2 农业推广体系的特征

2.3.3 农业推广体系的功能

2.4 农业推广体系主体结构

2.4.1 行政主导下的政府推广体系

2.4.2 市场主导下的企业推广体系

2.4.3 二者结合的双轨推广体系

2.4.4 以大学为依托的推广体系

2.5 农业推广的指导理论

2.5.1 农民行为产生与改变理论

2.5.2 农业科技创新与扩散理论

2.5.3 农业推广成本与效益理论

第三章 西藏贡嘎县农业推广体系发展现状及分析

3.1 西藏贡嘎县农业基本特征

3.1.1 西藏贡嘎县基本概况

3.1.2 西藏贡嘎县基础设施

3.1.3 西藏贡嘎县自然资源

3.1.4 西藏贡嘎县农业科技

3.1.5 西藏贡嘎县农业总量和结构

3.1.6 西藏贡嘎县历史文化

3.2 西藏贡嘎县农业推广现状

3.2.1 近 10 年农业推广成就和成效

3.2.2 农业推广机构设置和推广队伍

3.2.3 农业推广管理机制与激励策略

3.3 西藏贡嘎县农业推广案例

3.3.1 成功案例

3.3.2 失败案例

3.4 调查方法及分析

第四章 西藏贡嘎县农业推广体系存在问题及建设设计

4.1 现行农业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4.1.1 体系建设不完善,难以形成核心

4.1.2 农技推广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4.1.3 农业推广队伍建设滞后

4.1.4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农业推广步履艰难

4.2 指导思想

4.3 设计原则

4.4 结构模块

4.5 运作路径

4.6 体系方案的可行性检验

第五章 农业推广体系建设实施意见

5.1 更新农业推广理念,改善工作方法

5.2 教育、科研与推广三位一体,形成新农业推广合力

5.3 建立完善的农业推广政策与法律,促进各项产业的持续发展

5.4 强化农业推广团队建设

5.5 重视农民的需求,加强民技术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5.6 发展并壮大农牧民专业合作社

5.7 建设完善的信息网络服务机制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上一篇:跨国并购中的文化差异论文提纲下一篇:老龄群体人口老龄化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