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财务论文

2022-04-15

【摘要】我国一直以来特别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素质,各大普通高校采取不断扩招的政策,使得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给财务管理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目前,国内的许多普通高校明显存在着严重的财务管理问题,直接制约了高校的未来发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普通高校财务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普通高校财务论文 篇1:

以创业为导向普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摘 要]本文依据对创业者素质的分析指出目前我国普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以创业为导向对普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提升学生能力为目标重构课程体系及内容、改革教学执行与考核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改革措施。

[关键词]创业导向;财务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实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是一国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创业可以增加社会就业机会,所以倡导创业、特别是在青年人中倡导创业对实现充分就业具有非凡的意义。最早对“创业”一词的解析是法国经济学家萨伊(Jean BaPtistesay),1800年他提出“创业是将经济资源从生产力低的地方转移到生产力高的产出多的地方的过程”。此后不同的理论学家从不同的考察角度对创业一词进行了定义。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比较有影响的观点。一是创业是新企业的创造及过程(代表人物Macmillan,Dess et al.等);二是创业等同于创新(代表人物Peeter F. Drucker);三是创业是捕捉新商业机会的过程(代表人物Shane)等。南开大学创业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张玉利教授(2008)认为创业是开创新的事业。其本质在于把握机会、创造性地整合资源、创新和快速行动,创业精神是创新的源泉。早在2010 年 5 月,为了激励大学生创业,人社部和教育部共同推出了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规模”。可见创业早已提升到国家战略层级。作为向社会培养输送人才的普通高校在全民创业的浪潮中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创业能力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

二、从创业者素质要求看普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按创业的创意来源不同创业可分为复制型创业、模仿型创业、演进型创业和创新型创业四种。复制型创业是创业者对其所熟知的企业经营模式的完全重复与翻版;模仿型创业是创业者对已取得创业成功企业经营模式的模仿。严格意义上讲这两种创业属于生存型创业。演进型创业是创业者以自己拥有的专业特长和技术成果为核心竞争力所进行的创业。这种创业难点在于组织创新,具有风险高收益大的特点,是一种机会型创业。创新型创业是突破传统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有创造性地开发和引导市场以满足顾客现有需求及潜在需求的创业。这种创业同样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但能创造较大的社会价值,是一种开拓型创业。一般来说演进型创业和创新型创业是社会倡导的创业主流,这也决定了普通高校对创业人才的培养应以创新型和开拓型创业人才为主要规格。一般来说创新型和开拓型创业人才应具有冒险精神、首创意识、协调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特质。具体到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还需要具有理财能力、战略规划与执行能力、决策与判断能力等。上述素质能力的特点决定了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应具备较扎实的财务管理、会计、税法、审计、金融证券、工商管理、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知识以及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按照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需求的素质反观我国目前普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会发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缺乏创新创业知识要素的融和。目前虽然不少高校设立了创新创业教育课,但多是独立课程,并且侧重于理论,从财务管理专业所设置的系列课程看,形式上其与创新创业课是相互割裂的;在内容上其尚未引入创新创业理念,未与创新创业知识要素相融合。

2.课程体系结构以理论教学为主。目前我国不少普通高校在课程体系设计上理论课仍占较大比重,比较忽视实验实践课程的设置。不但实验课程门类少,且所占教学课时也较少。影响了学生对理论的消化理解以及动手能力的提升。

3.教学方式、方法及考核方式过于单一。目前不少普通高校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上课仍以教师为中心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同时制订严格的教学计划对授课内容及进度加以约束;考核方式仍以考试为主。这些方式方法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规划设计、分析总结、求异思维、创新创造等多种能力的提升。

4.专业教师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较差。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有理论扎实和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做引领。纵观我国普通高校教师绝大多数受过博士或硕士教育,理论功底较厚、科研能力较强。但是目前绝大多数普通高校教师毕业后直接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缺少在企业单位从事经营管理及财务管理的工作经历,拥有创业经验的更是凤毛麟角,这不利于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三、以创业为导向普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针对前面所论述的问题,结合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建议完善普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以提升学生能力为目标重构课程体系及内容

1.围绕提升学生专业素质构建多层次的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型人才所需求的知识与能力是多方位的,所以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围绕提升学生素质需要区分出不同的课程层次,并按不同的原则加以设置。按创新创业型人才素质要求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应是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以此为中心依次设置专业基础课程、普通教育必修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在设置原则上专业基础课程为必须;普通教育必修课为够用;素质拓展课则为宽泛并可跨专业。每一类课程又可以区分设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类。必修课应是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知识。选修课应具有多样性并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个性及职业发展。

2.以提升学生创业素质为核心设计课程内容

为了提升受教育对象的创业能力,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应注重所传授知识的前瞻性、实用性和深度性。所以建议财务管理专业在设置理论课程时应在现有的初级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高级财务管理、证券投资学、项目评估、跨国公司财务、会计学、财务分析与评价、经济法、税法等核心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可将企业运营管理、工程预算、纳税申报及税收筹划、管理信息系统等纳入到核心课程之中。同时在非核心理论课程中加上常用办公软件、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电子商务、经济应用文写作、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导向及风险管理、创新创造学、大学生创业指导等。为了适应知识不断更新的需要建议设置涉及财务管理、风险投资、电子商务、企业管理、经济法、税法及创业经验等专题讲座课。

3.加大实验及实践课力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创新创业人才需要极强的动手能力和求异性思维,所以建议各高校应将现有的财务管理实验、会计学实验、ERP、TOP-BOSS、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做实做强,在此基础上应增加实验的种类和数量,建议增设投资学实验、项目管理实验、财务分析与评价实验、纳税申报及纳税筹划实验等。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建议增设集财务管理、税法、投资学、项目管理、财务分析与评价、会计、内部审计、专业英语、电子商务等为一体的财务管理专业的综合实践。在实验实践教学顺序上依次是课程单项实训、课程综合实训、TOP-BOSS、ERP企业模拟实践等。建议采取交叉方式安排实践课与理论课的课序。即一段理论课后即一项单项实验,理论课结束后即是课程综合实验。全部理论课结束后是专业综合实践。同时建议每学期以上述系列课程为知识基础举办大学生创业赛、创业计划赛、创业知识赛等,将专业知识与创业元素相结合并加以强化,以此强化能力,提升创业潜质。

(二)改革教学执行与考核方式

1.实行弹性教学计划

为了突出教学活动的人性化、提升知识的传播时效和成果,建议在规范教学计划的前提下赋予教师一定调整计划的权利。不但教学时间可以一定的调节,同时教学内容根据最新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可以一定的增减。这样教师才能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接受知识的能力方便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式方法;同时也有利于将最新的知识吸纳入课堂。

2.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为了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改革过去填鸭式和教师一言堂教学形式,变教师主体为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发挥好引导和督查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可先通过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任务的部署让学生课下自主学习,之后在课堂上通过反馈交流、案例设计、实景参与、小组讨论与对抗等形式完成知识的巩固与强化。在教学理念上完成学生从过去知道什么及为什么到运用知识怎样去圆满完成任务的转化。

3.改变考核方式

树立过程考核理念。改变过去一考定终身的做法,学科成绩的评定兼顾期末考试、期中考试等试卷成绩同时重点向学生整个学科学习期间的表现倾斜。如教师布置任务完成程度、解决问题质量、课堂上的活跃度等。同时还要综合学生的综合能力评定,如学生的社会实践经验、发表的相关学科的论文、参加相关学科的赛事、创业经历等。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有高深专业知识和具有创新创造思维和能力的师资队伍作为保障。针对目前普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的状况,建议高校老师应通过参加短期长期培训、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及到国内外大学访学等形式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知识储备;同时创造条件激励高校教师通过到企业挂职锻炼、参加社会职称考试等途径让高校涌现出更多的双师型教师。此外高校应改变过去的用人观,可以聘请校外创业成功人士和优秀的企业家以及投资理财、税务、工商、银行等各界专家到学校担任兼职导师和客座教授,让他们将创业和经营的前沿知识与理念传授给学生。同时也可以通过订单式教学、校企联合办学等模式让更多的企业界精英担负起高校人才培养重任。

〔责任编辑:侯庆海〕

作者:张前 杨蕙璇 徐丽

普通高校财务论文 篇2:

普通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不足及对策

【摘 要】我国一直以来特别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近年来,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素质,各大普通高校采取不断扩招的政策,使得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给财务管理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目前,国内的许多普通高校明显存在着严重的财务管理问题,直接制约了高校的未来发展。本文对我国普通高校财务管理的相关情况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当前我国普通高校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就此提出了改进对策。

【关键词】普通高校;财务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在教育事业上的资金投入也是不断加大。由于近年来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普通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也随之变得复杂起来。新时期的财务管理目标和任务给各大高校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和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现代的经济发展规律和办学环境,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因此,普通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应该立足于当前的发展环境,从客观的角度制定出一套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要求的财务管理模式并投入使用。

1.普通高校财务管理情况概述

1.1普通高校财务管理的基本特点

普通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是针对普通高校的资金筹集、使用、回收和分配等一系列财务活动以及该活动形成的财务关系进行的相关管理工作。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各种教育改革制度不断涌现,使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各大高校为了未来的良好发展,从各种渠道筹集资金,这些资金需要财务管理人员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进行分配,以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而且,高校的财务资金不仅包括教育资金,还包括经营资金,高校的资金流动包括资金的流量和存量,为了保证高校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要掌握资金运动规律,能够在一定的时间跨度内对资金运动进行合理的预测、调节和控制,做好项目取舍。

1.2普通高校的财务管理内容

普通高校的财务管理内容包含众多方面,即资金管理、预算管理、资产管理、制度管理以及监督管理。首先,资金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教育资金十分有限,要想保证高校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要开源节流,优化教育资源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其次,财务管理人员要合理安排预算,提前对预算进行控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再者,学校的校舍、场地、教学用具等都被算作是学校的固定资产,这也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学校的实物资产和无形资源也应该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尽量减小资产的损耗。第四,制度管理也是高校财务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校的财务管理必须要建立在一定的制度之上,才能保证财务的收支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另外,高校的财务管理需要相关部门的监督。随着高校的不断发展,其财务活动也逐渐丰富起来,这是必须要加强监督管理,推行廉政建设,保证科研和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1.3普通高校财务管理模式

目前,普通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模式,另一种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模式。前者是所有的财务活动都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之下,采取集中管理的模式,学校所有财务收支都必须通过一级财务部门,校内各院系没有任何财权,也没有制定院系内部财务规章制度及实施办法的权力。这种模式适合规模较小的普通高校,但是随着高校实力的不断壮大,这种管理模式显然不太实用,取而代之的应该是“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模式。这样的管理模式分工明确,可以充分调动校内各单位当家理财和增收节支的积极性,而且工作效率较高。

2.当前普通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2.1预算编制不合理

当前我国普通高校财务管理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预算编制不合理。合理的财务预算可以对高校整个年度的财务流动进行编制和分析调整,这样就能够很好的保证高校财务流动的相对稳定,不会影响高校的发展。而在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中,许多高校的预算编制不够合理详细,有的预算编制时间过短导致预算不够客观全面,这样的预算编制会严重影响高校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有的高校没有严格执行预算制度,经常会出现预算失控的复杂场面。这样一来,不仅会使财务支出过多,还会给以后的预算编制造成一定的难度,因此普通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要重视预算编制工作,尽量避免预算不准确、不科学、不全面的现象出现。

2.2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有待加强

普通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是影响财务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一些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够高,已经严重影响到高校的财务管理效率和高校未来的经济发展。一些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模式较为单一,仅仅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等方面,忽略了其他的财务管理职能,财务管理目标不够明确,理财观念较为陈旧。另外,高校没有安排专业的高级管理人才进行指导和监督,使得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财务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严重阻碍了高校财务水平的提高。

2.3资金使用效果不佳

普通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首先應该懂得如何合理的理财,但是现阶段很多普通高校存在着资金使用效果不佳的问题,浪费较为严重,严重影响了高校经济的发展。现阶段,许多普通高校存在着资金紧张的局面,其根本原因就是浪费现象较为严重。除了办公经费的超标使用之外,高校的长明灯和长流水现象也是屡见不鲜。还有的高校为了扩大办学环境进行施工,工程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同样造成了严重的浪费。另外,还有的高校为了强化硬件设施,高价购置大量的仪器设备,有的设备购置后处于长期的闲置状态,面临老化的现象,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2.4科研经费管理不当

我国对于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在高校科研方面的资金投入也是不断增多。各大普通高校的科研项目繁多,科研经费的来源也是较广,这样一大笔资金就流入了高校的财务管理账户中。但是,随着而来的问题也就出现了,一部分高校的教师无视经费使用制度,随意使用科研经费,再加上高校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大量的科研经费流出,大大降低了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因此,对于科研经费的管理,普通高校的财务管理部门也应该相应的采取措施加以重视。

3.加强普通高校财务管理的措施

3.1完善高校预算管理体系

高校的财务预算是指导高校未来经济发展和控制财务收支的重要内容,因此,完善高校预算管理体系是普通高校的大勢所趋。合理的进行预算编制能够有效指导高校财务完成短期计划,大幅度的提高资源利用率。高校应该坚持客观透明的预算原则,合理统筹高校的各项资金。预算制定好之后,财务部门应该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不可擅自进行修改,对于特殊情况要进行及时的申报和审批,并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另外,高校还应该引进先进的预算管理技术,做出弹性预算模型,切实保证资金的收支正常。

3.2提高财务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财务管理人员是我国普通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推进财务管理队伍的人才建设,能够大幅度提高我国普通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为了适应当代的发展需要,高校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增强,那么对于人才的要求也是逐渐增强。所以,普通高校应该注重培养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同时鼓励财务人员钻研业务,更新观念,努力学习。另外,高校还应该组织财务管理人员定期参加现代管理手段和工作技能培训,以应付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

3.3科学安排和管理资金

对于普通高校来说,科学安排资金的使用显然是尤为重要的。高校必须要做好资金预算,规范各项资金的使用规程,完善分配制度。对于校内单位的各项创收,必须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开具统一的专用票据,并及时上缴给学校,做到 毫不隐瞒。同时学校要坚决杜绝乱收费的情况出现,切实保护学生的个人利益。另外,对于高校的教职工要实行严格的审核报销制度,必须对各项花销进行监督检查,避免出现虚报假报的情况出现。

3.4规范科研经费管理

高校的科研经费是高校财务管理中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的科研经费必须要纳入学校财务部门的统一管理,由学校进行调配。其次,高校应该专门制定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度,规范科研经费的申报、审查和使用。同时高校的财务部门还应该要求科研经费的申报者定期进行财务汇报,加强对科研经费的支出监督,确保科研项目资金安全并合理使用。

4.结语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仍然需要不断的改革和完善,高校的财务管理也需要不断的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总之,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应该立足于本校的实际情况,对财务预算进行合理的编排,妥善运用科研经费,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同时,高校也应该注重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制定周密的工作制度,保证普通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持续稳定进行。

【参考文献】

[1]彭伟.加强高校财务风险认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J].商业经济,2009(1).

[2]刘荣.浅谈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的理念创新[J].经济师,2009(3).

[3]李蕴慧.论高校财务管理体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5):134.

[4]张福荣.现代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探讨[J].会计之友,2011(4):30-31.

[5]周洁.浅谈高校财务制度的成本核算和预算管理[J].商情,2012(34:22.

[6]陈宏.高校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4):37-38.

作者:孟令鹏

普通高校财务论文 篇3:

普通高校财务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与教学研究

摘要: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和内在的一致性,先修课程的学习对后修课程的学习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由于受到教学学时和教學资源等的束缚,一些互为基础和补充的课程往往在学习顺序和内容上难以做到相互衔接和有效配合,最终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应该尝试破除课程壁垒,通过案例教学等手段,探讨融通式教学模式,促进教学与学习质量达到更高水平。

关键词:财务管理;财务分析;融通式教学;案例教学法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0.075

鉴于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具有很强的内在逻辑性和先后顺序,在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制订时就要仔细分析,避免由于先学课程的缺失导致相关专业课的学习达不到预期目的。同时,通过融通式教学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财务专业的综合理解能力和整体性的把握水平。

1从高年级专业核心课程出发,详细梳理专业课程脉络

一般来说,高校本科高年级的专业课程的专业性和综合性都很强,而前两年主要学习的是大学基础性课程以及跟专业紧密相关的基础类课程。因此,可以从高年级开设的专业课程出发,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梳理,确定合适的专业课程体系范围,以及教学安排的时间顺序。

1.1高年级专业课程的分类

1.1.1纯专业类课程

主要指跟以前各学期专业课程关联度低,可以作为相对独立的教学单元进行课程开设的专业课程。譬如经济法等经济法规类的课程,等等。

1.1.2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在高年级课程中占的比重最大,主要指跟相关专业课程具有一定的关联度的,知识牵扯面局限在一个比较窄的范围之内的,对财务管理专业素养的提升和知识结构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的课程。譬如税法,其学习首先需要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在相关知识点尤其是企业所得税法的学习中,需要对所得税会计相关知识有所掌握。反过来来说,财务会计中所得税会计相关知识的理解,也有赖于对税法相关处理的学习。再譬如说审计,对审计的学习首先建立在对中级财务会计知识的把握和理解基础上,如果不能较好的掌握财务会计核心的知识和主要的会计处理方法,就不能深刻的体会审计相关方法的设计和运用。

1.1.3专业综合课程

专业综合课程数量上不是很多,在教学安排时由于一般认为相关知识在前述课程中都有一定的涉及,所以在教学学时上都不会太过于宽裕。比较典型的就是财务分析这门课程,其先修课程不仅涵盖了财务管理最基础的核心专业课程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还涵盖了其他专业性较强的课程,譬如审计、公司战略,等等。

1.2重视专业综合课程对专业课程脉络的梳理和巩固提高的作用

财务管理专业教学上跟其他专业一个明显的差异就是,财务管理的专业既有从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上逐步细化和拓展而形成的各专业课程,譬如从会计学的原理知识出发,派生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以及更加具体的行业类会计课程,也有像财务分析这一类进一步综合的专业课程。由于专业综合课程相关知识的学习看似有点重复,所以无论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还是学生的学习专注度都或多或少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专业综合课程的开设,对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其实起到统领的作用,通过专业综合课程的开设和学习,可以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相关专业课程知识的重要作用。

以财务分析课程为例,财务分析的知识点涵盖了大部分财务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相关的知识,也包括公司战略和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如果能够深入挖掘此类课程的模块化功能和综合性特点,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能够对财务专业的知识体系建立起整体性的认识,把分散的知识点真正融合成综合的专业知识体系,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财务管理专业课程开展融通式教学的方法选择

财务管理专业开展融通式教学,首先就要选择适宜的一门或数门课程作为载体,该课程应该具有相当的综合性和应用性。另外,要有一套完整的模块化教学的机制和相关的软硬件配合,从而更好地利用不同教师的专长,也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参与积极性。

2.1财务分析的知识结构适合选择作为融通式教学的课程载体

财务分析的知识结构不同教材有一定的差异,主流教材一般包括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财务决策等模块。

2.1.1战略分析

战略分析作为财务分析的地点,为财务分析定下了基本的方向。一个企业的财务表现根本上取决于该企业的战略选择和战略执行能力。而战略分析是公司战略的核心内容,在这一知识上两门不同的专业课程建立起了内在的联系。

2.1.2会计分析

会计分析直接依赖于财务会计相关知识以及对会计准则的把握程度,其分析方法不仅以财务会计知识为基础,还需要审计学相关知识和方法的配合。

2.1.3财务分析

财务管理学的财务分析内容为财务分析提供了基础的方法依据,财务管理的价值理念以及风险观念对财务分析的深刻性和分析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

2.2通过模块化的案例教学,促进相关知识的有效融合

2.2.1模块化教学

要进行模块化教学,最大的挑战一是目前教师教学任务的分配方式,二是教学工作量的核算问题,三是需要相关的条件和资源进行配合。教师教学任务分配方面,普通高等院校一般都会有明确的定位课程,如果财务分析定位于某一特定的教师,则会使得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从教学效果上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从教学工作量核算上看,教学工作量跟教师的收入直接挂钩,如果不能在这种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上计算工作量方面进行特殊的设计,则难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无法把一门本能够发挥重要专业效果的课程价值真正体现出来。从相关资源和条件来看,要把财务分析此类课程进行有效的分解,就需要从硬件和软件各方面提升整体专业办学水平。

2.2.2案例教学法应该贯穿财务分析课程的始终

案例教学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配合模块化教学的需要。在案例教学中,首先要设计一个有很强的综合性和連贯性的贯穿教学不同模块的案例;另外,在不同模块中,可以引入跟该模块教学具有紧密联系的,更能让学生理解的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通过层次化的案例设计和教学实践,把不同模块用案例的形式生动地展现出来,防止模块化导致的知识重新碎片化。

3财务管理专业融通式教学模块的设计

接下来以某旅游类上市企业为例,具体介绍财务分析课程作为财务管理专业融通式教学的模块选择和实施途径。

3.1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一个企业的财务表现归根结底直接决定于该公司所选择的发展战略以及与环境的适应性。发展战略分析应该结合公司战略的相关知识来进行,鉴于公司战略一般作为高年级的课程进行开设的,建议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尝试同步开设,并且由同一位专业教师负责公司战略课程以及财务分析关于公司战略模块的教学活动。

3.1.1资料来源

从教学的角度出发,考虑信息获得的可能性和相关成本,最简单的来源渠道一是看管理层对公司发展的讨论,二是收集相关行业证券分析师的研究报告。三是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开展有针对的调研活动,亲身感受相关企业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的实践。

3.1.2发展战略的梳理

例如,某旅游类上市公司管理层在近年年报中对行业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持续的分析。行业竞争格局方面,旅游业竞争日益加剧,一是交通环境的改善拉近了景区间的时空距离,增强了区域竞争;二是能源、地产、水利、电器、农业、保险等大中型企业集团开始转型投资旅游,产业资本的迅速涌入加剧了市场竞争;三是顺应散客化、个性化、休闲化旅游需求的新型旅游企业大量涌现,给传统经营模式的旅游企业带来新的挑战。行业发展趋势方面,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旅游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和转型升级期,其中,关于产业转型,该公司认为旅游产业结构将会持续调整,随着旅游消费不断升级,旅游行业正逐步从观光到休闲的形态转变,从国内到国际的地域拓展,从景点旅游到全域旅游的业态迈进。

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搜集同行业其他可比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比较,并且搜集该企业在过去较长时期的发展战略选择,看看其中的差异和变化。同时,不断搜集行业发展的宏观资料,对该企业对发展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以及自身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判断,看看与该企业管理层的判断是否一致。

3.2会计质量分析

会计质量分析需要对公司财务报表及附注进行详细的阅读和分析,还需要关注跟公司治理等密切相关的资讯。该模块的教学应该由具有较强的财务会计和审计知识功底的教师来担当。从公开信息看,该上市公司近年来一直深陷腐败困局,管理层中既有因贪污腐败而入狱者,也不乏通过辞职远离“是非之地”的。而且通过以上的公开信息,并且搜集以前期间的相关信息,我们其实可以发现,该企业内部面临的种种困局,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并且相关问题及处理一直延续到了2016年。虽然以上信息并不能表明该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的缺陷,但由于该企业的问题具有持续性的特点,我们在进行分析时有对其会计信息质量要保持足够的谨慎。

3.3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在战略分析和会计分析的基础上,对相关项目进行调整后,运用指标分析等方法了解目标公司财务情况的重要一环,也是最终形成结论的关键一环。财务分析中直接运用到财务管理课程的核心知识。

2016年该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35亿元,同比增长09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326亿元,同比增长1157%。其中,单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03亿元,同比下降113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151亿元,较上年下滑1015%。

报告期内,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157%和4091%。其中,公司酒店业务、索道业务及旅游服务业务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717%、4350%及1156%。上半年,公司共接待进山游客14153万人,同比增长883%。

公司的偿债能力指标、营运能力指标、盈利能力的指标等等可以结合可比各期的资料进行比较和趋势分析。

4案例分析及分组讨论

4.1分组讨论的实施

根据班级人数的特点,以四人左右为一组,从课程开始就对每组的学生构成及其相关的工作任务进行分工,随着教学的开展,每个模块均要求做好资料收集、案例分析、分析报告,并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课堂讨论,以此作为学生学习的成绩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学习形成硬性约束,保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2分组讨论的命题设计

做好分组讨论,相关命题的设计是否合理具有重要作用。在模块化教学中,不同参与教师可以针对案例的特点以及本模块知识的特点设计适合讨论的命题。选择的命题不仅要体现出核心知识特点,还要兼顾不同模块内在的联系。一般来说,以下一些命题应该作为重点体现出来。

1.企业当期盈利的质量如何?盈利的构成以及收入、成本的配比是否合理?

2.企业发展趋势如何?盈利能力有什么样的潜在变化?对资源的要求或约束怎样?

3.企业近期的财务表现是否与公司的发展战略相吻合?企业的发展战略的可行性如何?

4.公司是否存在寻机性的会计处理?哪些领域应该予以重点关注?会计信息质量可能受到哪些方面因素的潜在影响?

5.公司是否存在管理层舞弊的风险?如果有,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否会受到重大影响而使得报表信息不可信赖?

5总结

财务管理的融通式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对真正提升教学和学习的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该实践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把综合性的课程真正模块化,由真正具有专长的教师负责特定模块的所有教学活动,一方面真正把教师专业价值最大化,减少承担过多课头导致精力分散难以达到专业精深的要求,另一方面通过综合性的案例把相关模块真正串联起来,让教师和学生都能深刻体会到该模块对财务管理专业整体知识体系完善的重要性,切实感受到不同模块在实践中相互支持、相互补充、相互印证的特点。通过案例教学和分组实践讨论的方式,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和实践的热情,彻底摆脱传统填鸭式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

财务管理融通式教学实践的顺利开展,有赖于相关政策的支持和考核评价方式的改革。一方面让专业的人集中精力做专业的事,另一方面,要在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上对做专业的事进行更加客观公正的评价。只要在相关待遇跟上、相关配套软硬件条件不断改善的基础上,专业改革才能真正地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成本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

[2]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

[3]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

[4]武晓玲,田高良.企业财务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作者:向隅

上一篇:高中历史教学论文下一篇:德育班级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