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兴趣培养论文

2022-04-17

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数学感性认识,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近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一节课自己认为备课充分,知识讲解透彻,应该有好的教学效果。而事实上呢?学生一个个无精打采,教学效果不佳。为什么呢?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占其原因很大一部分。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数学教学兴趣培养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数学教学兴趣培养论文 篇1: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探索和实践,并在次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智力开发中的作用。随着知识、经验、技能地不断丰富,学生已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感的要求。数学本身是一门内容抽象而枯燥的学科,因此,如何把要学生学数学变成学生自己要学数学;把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有趣这就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的重大课题。因为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学好数学的保证。

关键词:小学数学;兴趣培养;重要性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能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及勇于探索的强大动力。如果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那么,他在学习中所付出的精力和在学习方面产生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参与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教师一定要根据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玩游戏、爱活动的特点,精心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使学生乐学、爱学。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有所不同,所以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思维的层次也不同,在学生交流讨论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想法和思路,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有好处的。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创造性地应用教学资源,精心创设情境,就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形成,将变成一种学习的动力和信念,这种信念将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怕吃苦、不怕挫折,敢于质疑、敢于挑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理论曾提出过“三主”的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和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创设竞争性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也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在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例如,在一次数学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就根据教学内容并针对小学生心理特点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讲授“8的认识”,在做课堂练习时,教师拿出两组0~8的数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队,女队进行比赛。虽然此刻教师还没宣布比赛的规则和要求,可是全体同学已进入了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之中,暗中为自己的队加油,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引发出来了。

三、创设游戏性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这一活动。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故事性情境,唤起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例如,在教学“比的应用”一节内容时,在练习当中我为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中秋节,江西巡抚派人向乾隆皇帝送来贡品——芋头,共3筐,每筐都装大小均匀的芋头180个,乾隆皇帝很高兴,决定把其中的一筐赏赐给文武大臣和后宫主管,并要求按人均分配。军机大臣和珅了马上讨好,忙出班跪倒“启奏陛下,臣认为此一筐芋头共180个,先分别赐予文武大臣90个,后宫主管90个,然后再自行分配”。还没等和珅说完宰相刘墉出班跪倒“启奏万岁,刚才和大人所说不妥。这在朝的文官武将现有56位,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两个,而后宫主管34人,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三个,这怎么能符合皇上的人均数一样多”。皇上听后点点头“刘爱卿说的有理,那依卿之见如何分好?”此时,学生都被故事内容所吸引,然后让学生替刘墉说出方法,这个故事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情节之中,从而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五、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

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造精神。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内容时,教师提前让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几种三角形的纸片。让学生试做每个图形的对折,使图形对折后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操作后发现有些图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图形不能完全重合。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设计,不但使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张秀娟.浅谈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理论与实践,2009,(7).

[2]纪迎春.让学生爱你所教的课——从兴趣与学习谈起[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3).

[3]杨玉月.也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2).

[4]成莲莲.如何培养学生持久的数学学习兴趣[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3).

作者:陈旺根

数学教学兴趣培养论文 篇2:

浅谈数学教学兴趣培养

数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数学感性认识,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在近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一节课自己认为备课充分,知识讲解透彻,应该有好的教学效果。而事实上呢?学生一个个无精打采,教学效果不佳。为什么呢?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占其原因很大一部分。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应该努力创设生动和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逐渐产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让生活走进课堂。在教学途径以及相关教学思索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以期望对实践中的教学工作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多地注重对数学逻辑知识结构的教授而忽视了对数学知识的现实性以及应用性方面的教学,这就使得数学教学远离了学生的生活,从而未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重视生活原型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就学生而言,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根据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个人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供大家交流。

一、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学习氛围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习兴趣的前提。孔子曰:“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实践证明,哪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与学生关系正常,特别是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教师所教的课学生厌学的就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良好氛围里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任意驰骋,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联系日常生活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如果能根据教材特点及教材内容需要出发,用一个与生活联系紧密并能激发起思维的问题来导入新课。例如,在讲随机事件时,我利用QQ好友的在线来引入随机事件,学生一下兴趣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学生对新的内容一开始就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三、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把幽默带进课堂

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常给人带来欢乐,并给人以启迪。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犹如画龙点睛,给学生以启迪和警醒。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变机械模仿为心领神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真正把课堂当成精神乐园。如在教“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时,我问学生:“把零比作炸弹,任何数与零相乘都会发生爆炸,结果会怎样?”学生自然回答:“都会炸得一干二净,变为没有了。”学生一阵大笑,对课堂的反应更加激烈。

四、组织接近学生生活的活动,培养合作精神

教师在生活中要细心了解学生们的课外活动,巧设教学活动,让学生享受到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例如我在讲勾股定理的证明时,在班里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利用三角形和正方形拼接,同时证明出结论,看哪一个组做得又快又对。这种分组合作学习形式要求学生通力合作才能完成。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以自己为中心,而合作精神是孩子心理健康成长的因素。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作为教学的示者、组织者、监督者,必须具备协调促进指导等整体作用,才能创设出良好的教学课堂。因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生活实际出发,设置多种多样的教学课堂激活学生主体,激发学习兴趣,活化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王艳萍(1977.10-),女,汉族,新疆伊犁州霍城人,大学本科,数学及应用数学专业毕业,现于新疆霍城清水河镇中心校任教。)

作者:王艳平

数学教学兴趣培养论文 篇3:

谈高中数学教学兴趣的培养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想真正达到教学目的,就一定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在动力,当学生对数学这门课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们就会愿意学、主动学。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的强弱。

一、渗透数学思想

科学愈发达,需要的数学知识就愈多。哪里有“形”,哪里就有“数”,哪里就少不了“数学”。可以说,当今科学研究工作,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学科的“数学化”。如财务报表用到统计分析;市场价格和销售量分析时要用到抛物线的极大值和极小值;设计齿轮、轴承、螺杆、灯泡形状等要用到各种各样的数学曲线,如阿基米德螺旋、渐开线、双曲线等;发射炮弹、卫星,要用到抛物线的知识;分析各种变量互作的农业技术时,要用到方差分析、多重比较,还有多元线性回归与分析等。教师在授课时如能将这些具体实际生活中的数学应用分析到位,就一定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二、融洽师生关系

古语有云,“亲其师,信其道”,意思是说喜欢一位教师,就会对这位教师深信不疑,会喜欢上他所教的课程。教学实践中我们的确可以发现这一点:个人魅力较大,亲和力较强,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和喜爱,所教的那门课程也会受学生的欢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学习效果相对较好。反之,学生害怕、讨厌某位老师,也就害怕、讨厌这位教师所上的课,师生之间就会产生消极反馈:当这位教师一走进课堂,学生的学习心理就会蒙上一层阴影,兴趣也就会一落千丈,教学效果必然不佳。良好的课堂气氛对学生学习知识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开展合作探究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每个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我校采用的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适合当前教学要求,真正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我在教学中提倡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开展数学活动激励每个学生自己探索数学,独立思考,发表见解,善于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意见,在小组交流、合作中达到共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一节时,学生在学习了等差数列的概念后,引导学生用一个等式的形式表示定义,将问题抛给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各抒己见,层层深入,最后总结出公式。小组合作尝试解决问题,通过对语言的理解、分析,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用等式将定义完整展现。同过问题的解决,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四、进行学法指导

后进生数学学习能力较差,主要表现在对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上。只有在巩固基础知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要加强对旧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起点要低;通过基础知识的训练,让学生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提高,使他们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从而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起到促进作用。一些后进生在数学上花费工夫不少,但学习成绩总不理想,这是学习不适应的表现之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另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

五、开展成功教学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使青少年好好学的欲望。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任何巧妙的情绪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成功时,教师及时给予恰当的评价和表扬,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教育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运用“表扬”这个手段激励学生,做到多表扬,少批评,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注意这方面的把握。

教师需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学到实质性的东西,都“有事可做”,从而提高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基本功扎实的尖子生,可布置难度较大的、通过思考能解出全部或大部分的题目给他们练习,拓展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分析、解决综合题的能力。对基础差的学生,可适当降低要求,出一些基础的、通过努力能完成的简易题,并注意对他们的个别辅导。只要求他们基本能掌握识记目标,能模仿做简单的习题,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都能学到新知识,取得进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看到自身的价值。通过这种练习,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注重直观教学

根据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高中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在数学学习中,他们比较喜欢认识具体和形象的事物,重计算,轻概念,重记忆,轻理解。例如:复习“数轴”的概念时,教师是拿着实物温度计上课,温度计上有刻度,根据温度计上液面不同位置就可以读出不同的数,测量不同的温度;与温度计类似,我们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刻度,标出读数和方向,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0,那么这样的直线叫什么?于是引出了数轴的定义,这样的讲解生动具体,使学生看有实物,想有形象,记有特征。不但使他们学得深入、记得牢固,而且使他们理解得较准确和深刻。这样处理教材的例子是相当多的,教师应加以充分利用,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注意到直观形象教学的局限性,不能滥用,要特别注意类比的事物与新的概念法则间的内在联系,慎重考虑它们之间比较的科学性。

七、采用多媒體教学

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因为具有声、像、图、文并茂的特点,所以备受学生的喜爱和欢迎。我们要利用这种教学手段巩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将抽象的数学最大限度地直观化、具体化、表象化。如:运动轨迹、变换的过程通过电脑显示能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枯燥的理论生动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简单的结论充实化,静止的画面动态化。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各种感官,使学生的眼、耳、手等器官综合参与,更使学生乐于参与,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者:王小芳

上一篇:口语交际倾听教学论文下一篇:化学实验课程改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