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

2022-08-26

第一篇: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

关于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问题的调查

为了从游客层面更好地分析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状况以及由于生态旅游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我们特设计了本调查问卷。请您协助我们填写这张调查表,在符合您情况的项目内填写或用“√”表示。本调查成果仅用于学术研究,不会泄露您的私密信息,谢谢您的协助。

1.您的性别:男()女()

2.您的年龄:25岁以下()25~~35岁()36~~ 45岁()46~~55岁( 56~~65岁()65岁以上()

3.您来自:附近的乡村()附近的城市()省内其他城市()内省外的乡村()国内省外城市()国外的城市和乡村()

4.您旅游的目的:体验简单乡村生活()尝试不同地方的特色饮食()风光摄影(欣赏美丽的山水、乡村田园风光()了解乡土人情() 欣赏当地民族独特的艺术和文化()度假、休闲()

户外运动() 呼吸清新空气()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商务活动如开会等()其他()

5.您的旅行方式:自驾车()乘坐飞机、火车、汽车等公共交通()

骑车或徒步旅行()其他()

6.您打算停留的时间:半天()一天()一天半()两天()两天以上(

7.您对“生态旅游”的了解程度:很了解()略有了解()不了解()

完全没听说过()

8.您的受教育情况:小学()中学()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

9.您以前是否体验过生态旅游或乡村旅游:有()没有()

10.对此次旅游是否有不满意的地方:有()没有()

若有,不满意的方面有: 环境没有预想的好()交通拥挤()

农家乐的经营管理不经如人意()旅游产品昂贵()

11.您是否赞成限制游客人数以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强烈反对() 反对()所谓() 支持()坚决支持()

12.请问您认为“生态旅游”的含义包括:.认识自然生态环境()了解当地文化放松身心(得美的感受()保护景区自然生态环境()尊重当地风俗()发展当地经济(提高旅游者的环保意识().以上全选()

)

)

) ) 无

)获

)

第二篇:生态与环境保护

11级学前教育

林丽贞

古往今来,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代子孙。原来的她被小辈们装饰得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救救地球”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最强烈的呼声。

我为周围环境的恶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话,我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作出严厉的惩罚。为此我下定决心要从我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这个赖以生存的家园,做一个保护环境的卫士。

在刚过去的一年中,我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植树活动,带领我们初一(6)中队的班干部创立了“绿色天使”植绿护绿小组,鼓励队员们在校园里认养了一棵小树苗,利用课余时间给它梳妆打扮,为它长成参天大树打下了基础。在学校组织的“让地球充满生机”的签字活动中,我郑重地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并写下了自己对环保的决心和期望,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我积极参加学校在世界环境日举行的有奖征稿,认真查阅、收集各类资料,进行社会调查,撰写有关环境治理设想方面的文章,我经常去参加学校组织的环保讲座,观看环保方面的录相带,积极参预环保知识问答调查活动,认真填写每一项提问。我参与了“红领巾植绿护绿队”的网站建设,在上面发布大量的环保图片和环保知识,以及关于环保的各方面的法律知识,我国在环保方面发展动向、世界各国的环境保护情况;每个月我都利用网络、报纸,查找一些最新的不同的专题和板块“环保资讯”来告诉大家;还定期制作一些宣传板来宣传环保知识和生活中的环保常识。提高了大家的环保意识;号召同学们从不同的方面来关爱自己的家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周围的环境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积极动员身边的人一起来依法保护和建设人类共有的同样也是仅有的家园,为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文明做出贡献。我还和同学们共同发起“养一盆花,认养一棵树、爱惜每一片绿地,让我们周围充满绿色”和“小用塑料袋不使用泡沫饭盒和一次性筷子,让我们远离白色污染”的倡议。让我们放下方便袋,拿起菜篮子,让我们共同走向美好的绿色的明天,走向辉煌、灿烂的未来! 据我收集到的一份报告说:“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不适当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五大类。”一个个铁一样的事实告诉我们,它们像恶魔般无情地吞噬着人类的生命。它威胁着生态平衡,危害着人体健康,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让人类陷入了困境。为此我作出宣告:“只要我们——人类有时刻不忘保护环境的意识,有依法治理环境的意识,地球村将成为美好的乐园”。未来的天空一定是碧蓝的,水是清澈的,绿树成荫鲜花遍地,人类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幸福。

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我们生命的摇篮,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我们每人都有责任来保护她。近几年人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了,无论在电视,广播里,报纸上经常会见到关于换进保护的话题,也经常会见到由于环境破坏给人们带来的自然灾害,所以作为地球村的小公民,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来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家。现在水资源的缺乏越来越严重,所以我们建议的大家节约水,早晨洗脸时把水龙头拧小点,生活重要循环利用水。现在正是春天,我们阜新地区的风多而且大,不时就会看塑料带随风飘舞,所以我们要地形妈妈买菜时不要用塑料带方便袋,以减少白色污染,再有我们这里刮风时尘土飞扬,经常会眯眼睛,我希望每年春天我们能亲手种植一棵小树,让它和我们一起茁壮成长,来抵御那讨厌的风沙。还有我们不使用一次性餐快,因为它是用树木做的。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没有了地球我们无处可去,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地球会重新焕发生机,更加美好的。

第三篇: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

课程论文

浅谈城市河流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

摘 要:城市河流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之一。其供水,环保,绿化,游乐等生态功能, 已逐渐被应用到生态城市建设中,传统的用混凝土等硬化覆盖河岸的城市河流整治方法,已 逐步被各国普遍否定,而建设生态河堤成为国际大趋势,城市河流整治应以保护,修复生态 环境为前提,以建立良好的滨水环境为目的。 关键词:城市河流,环境保护,河道整治,生态系统

1城市河流的作用与意义

河流是城市景观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城市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维护河流生态平衡,保护河流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加强河流生态维护,对城市生态平衡,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从生态学角度对城市河流进行整治,以及河流在城市中的生态价值,河流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总结,明确城市建设中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及意义。城市河流具有供应水源、提供绿地、保护自然环境、旅游娱乐、交通运输、文化教育等多项生态功能,对城市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今河流治理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维护人类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和谐性。城市河流治理与维持河流健康将对城市的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城市河流在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

河流赋予城市神韵,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依托,优美的河流景观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内涵。城市环境建设离不开河流与水面,是城市景观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水赋于城市生命与活力,是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城市河流首先是城市的生命之源,减少城市的洪涝灾害与热岛效应。使城市物种具有多样性,景观变得生动,丰富人们的生活,实现城、水一体的人文设计理念。在河流被城市广泛使用,为人们生活带来享受的同时,生态环境倍受考验,城市河流的生态环境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加强城市河流的整治与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对城市发展建设有着特殊的作用与意义。

水环境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融入城市市民的整个生活环境中。在城市生态规划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促使人类向往自然环境,以人水和谐的方式处理城市与河流的关系。要结合城市景

1

课程论文

观规划,以水造景,把水景观融入城市景观,充分考虑城市河流沿岸居民和游人的活动需求及环境感受,以“绿”和“水”作为空间基质,构成景观开敞的亲水性人文活动空间,为市民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和谐和富有情趣的滨水环境。 3城市河流存在的问题及整治

河流作为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正在受到建设者与居住者的关注,就我国城市河流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3.1城市河流存在的问题

河流在美化城市的同时,还承担着排涝、防洪之重任。首先,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开发都喜欢依山傍水。河道周围的土地开发与利,严重的损坏河床与河道。由于国民综合素质还不是很高,在城市生活配套设施不到位的情况下,大量的生活垃圾,工业污水涌入河道,对河道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其次,大量的人工河道修建,破坏河流湿地生物生存空间,随着河道的降低,河床到河岸的延伸空间缩短,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同时也阻断了水系与土系之间的联系,高筑的防洪大堤,石砌的护岸,破坏了河流的自然规律,影响了水生态环境的同时生物种群受到影响。最后,大量的人工河,造成河道蓄洪能力减弱,使地表径流速度加快,从而出现一下雨就涝的现象。

3.2加强对城市河流的整治

城市化建设实现人文理念,对城市河流整治也要以人为本,对河流规划突破传统思路,引进先进的生态的环境设计理念,开展城市河流整治工作,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首先,在对城市河流整治的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保持河流原有的自然特性与生物的多样性。自然河流对洪水具有一定的调节做用,在自然水流的长期作用下,所形成的曲流,浅滩等,能有效的缓解下游的洪水压力。在对城市河流整治的过程中,保持河流的曲折蜿蜒以及河流的多种形态,在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也保持了河流的原生态。其次,在对城市防洪的设计中,要把堵与疏相结合,蓄与泄并重的理念。增设河流过水断面,是现代防洪的新概念。现代化城市建设必须尊重河流自然演变规律,保留原有的河流,洼地,湖泊等。最后,河流护堤的整治,应按保持自然的国际治理准则,建设生态活堤,是今后城市河堤整治的发展趋势。把保护生物生存环境与创造生物生存环境做为首要任务,在考虑防洪功能的同时,也要充分体现河堤生态效果,把河堤整治与水系,土系,生物链相结合,建造适合生物生长的,具有自然形态的河堤。

2

课程论文

4城市河流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由于城市化建设对河流水域的污染,污染势头一发不可收拾;大面积的开挖,使得地面沉降,土地沙化,生物栖息地缩小,严重的损害了生物的多样性,由水资源引发的社会问题已严重的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城市河流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4.1施实行政干预手段,保护城市河流生态环境。在城市化进程中,对水污染的防治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一直以社会道德教育进行城市河流生态保护。在二十世纪初,我国明文规定所有工业排放必须达标排放,否则就实行关停,整顿措施。从而增强了企业与各地方政府的责任心与紧迫感,推动了环境整治的脚步。

4.2运用经济手段,保护城市河流生态环境。对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排水设施的建设与管理实行国家补贴,地方政府与企业共同承担的原则,实行多渠道积资政策,执行排水许可与排污收费政策。同时也可将污水处理进行市场化,根据污水处理需要,按标准收取污水处理费,采取公平公正的原则,提供公平竟争的平台,实行全新的治理污水理念,减少城市河道的排污量。

4.3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保护城市河流生态环境。市政工程实行管网雨污分流,减少污水排放量,把分离出的高浓度污水在污水厂进行处理。实现高效,节能,减少河道环境污染。加快污水处理厂的投入与建设,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对现有的污水处理工进行工艺改造。随着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城市人口急增,加大城市的供水量与污水排放量,然而城市污水处理建设相对滞后。据不完全统计,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占总污水排放的40%,在大城市已达到70%。加大城市污水投入建设,既清洁了城市又保护了城市河流生态环境。

4.4加强河道清理工作,消除河道内部污染源。河道内部污源多是产生在河道比较缓慢的区域,在水流平缓的河段一般都会累积污泥。污泥的有机物含量高,当水体的CODMN含量达到15毫克每升时,就是最差水质的标准。当气温变化,温度升高时,底泥上翻融入水体是造成城市河流黑臭的主要原因。因此,定期对河道进行清理工作,是清除河道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

4.5加强截污排污工作,禁止河道养殖。河道的污染源除了工业排放外,还有利用河道进行养殖的养殖废水,居民生活污水等。生活污水可以通过市政工程设计,把生活废水直接送入污水处理站,污水经过处理之后再进行排放。对上游养殖基地进行政干预,禁止在城市上游进行放鸭,养鱼行为,把污染降息到最低,

3

课程论文

维护城市生态环境。

4.6 控制污水直接排入城市河道,从根本上消除河流污染。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城市河流治理的经验表明,要发挥城市河流的生态功能,控制污水直接排放入河,是减轻河流污染的根本措施。城市河流的生态功能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河流水质的清洁,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观点出发, 城市河流不应是接纳工业、生活污水的纳污之地。城市河流如果成为城市排污场所,那就意味着城市河流生态功能的消失,城市河流只剩下排污的功能,对城市的生态建设将是致命的威胁。因此,城市与河流要和谐相处。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我们要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抓好水污染治理,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5结束语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河流的改造治理已经不容忽视。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如果我们把绿地比作城市之肺,那么城市河流则是城市的血管,而河水则是城市的血液。在对城市河流进行开发和利用的同时,应从全新的视角,全面地加以探索和研究,不应还停留在传统的河流治理上,过度追求防洪、排涝、排污等基本功能,而应着重考虑以自然和生态为原则,在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环节均贯彻“以人为本”、“人水和谐”及“人水合一”的理念,以城市河流生态的可持续性和维持城市河流健康生命来支撑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总之保护好城市河流生态环境,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城市建建设工程,保护好河流水环境就是保护城市,同时也是保护我们自已。加强城市化建设,必须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4

课程论文

【参考文献】

[1] 曹梅英,王建华.城市河流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J].山西水利,2008,(1)

[2] 刘树坤,刘树坤访日报告:河流整治与生态修复(五)[J].河海水利,2009,(5)

[3] 朱向宏,刘兴仕,王宗亮,等.水生态环境保护实践[J].节水灌溉,2010,(1).

[4] 沈清基.对城市河流的生态学认识[J].上海城市规划,2008, ( 2)

[5] 董哲仁.河流形态多样性与生物群落多样性[J].水利学报, 2010, ( 11)

[6] 宋庆辉, 杨志峰.对我国城市河流综合管理的思考[J].水科学进展, 2009, ( 3)

5

第四篇:生态美学与环境保护

美的栖居

——浅论生态美学对环境保护理念的支撑

14中本2班

孙辉

14211420133

摘要:随着如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在关注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当前社会的现实与时代的特征,使得人们在谈到保护环境时也越来越多地考虑到生态美,生态美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生态美学对环境保护理念的支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生态美学要求在环境保护时顺应自然景物的美的规律发展,并且还要注重人在其中所获得的幸福感;其次,生态美学要求环境保护着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要注重人的精神需求;最后,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是能让人们自觉形成一种生态美的意识。

关键词:生态美学

环境保护

生态意识

精神家园

随着当代人类对环境意识、生态意识的觉醒,环境和生态问题的研究不再仅仅局限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在人文学科中也受到了极大的重视,而生态美学就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生态美学是一门将生态学与美学有机结合的学科,主张“人——自然——社会”的协调统一。它以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审美关系为研究对象。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生态美学的研究中。然而,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存在了这样的美学思想。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艺术对于诸多生态美学问题,都有着极为丰富和深刻的阐述。艺术源于自然,传统山水画作为中国画艺术的精华,更是离不开自然之本。自然之美应是一种和谐之美,而这种美只能心领神会却无法真正用语言表述。而中国传统文人山水画却将这种不能够言传的美临摹了出来,在作画的过程中,那种心灵与自然的契合,就是这样一种和谐之美。作画之人将这种无与伦比的契合跃然纸上,便使这种和谐之美、自然之美传递了出来。例如,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画面峰峦起伏、林木秀美,祥和的小村落点缀在自然山水间,溪流、飞瀑、亭台、小桥,随着画卷的不断展开,景随人动,人随景迁,让我们领略到人与自然的灵性律动,描绘出人

1 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不言而喻,谈到生态美学,最先让人想到的就是自然,然后就是人和社会,这也导致了如今人们在谈到环境保护时总能想到生态美的问题。毫无疑问,如今人们所倡导的环境保护理念已经融入了生态美学的思想。

首先,生态美学不仅仅要求在环境保护时顺应自然景物的美的规律发展,也同样注重人在其中所获得的幸福感。由于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生产的需要,许多地方的环境遭到了破坏,于是一种顺应自然环境同时满足人们需要的生产发展方式应运而生,而这里面所包含的就是生态美学的思想。由于现今经济发展的迅速,许多家庭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对物质需求的追求,而是越来越注重自身的精神需求。而在如今旅游业发达的前提下,“生态旅游”这一概念越来越被人们津津乐道。“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从这一定义可以看出,生态旅游不仅仅着重与对自然景观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还关注人们在这一过程中所体会到的幸福感。如果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那肯定是不会产生幸福感的。若是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没有打扰当居民的日常生活,还对他们的生活品质起到了提升的作用,那一定会产生幸福感。与此同时,来旅游的游客也能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下感受到幸福感与满足感。

其次,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是寻求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即不仅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要注重人的精神需求,这也是生态美学的体现。现如今大热的“诗意地生活”的理念中就包含着生态美学思想。前段时间,网络上盛传一句话——“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旨在倡导人们忘却生活里的世俗与嘈杂,力求一种诗意的生活方式。而这种诗意也是人们现在在倡导环境保护时的一贯热衷。诗意的生活不可能是人类独立于自然与环境的生活。如果说这句话中的“诗”所代表的是人类思想与灵魂的深度,那么这个“远方”所代表的就是人类理想的自然,而这“眼前的苟且”便是人类简单的生存欲望和财富权利的欲求。只有外物的理想化加上内在的深度化,才能达到忘却“眼前的苟且”。所以,诗意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下,人类自我精神所达到的高度。然而人是不可能脱离物质世界生存的,所以这种“诗意地生活”不可避免地要与整个现实相契合,或 2 者说要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相协调。就好像我们口渴时喝茶,很多人不光是为了解渴,更是为了感受茶的馨香与内心的满足,所以我们会去讲究喝茶的茶叶、茶水、茶具等等,喝茶也就成了品茗,成为了一种审美对象。

最后,环境保护的最终目的是能让人们自觉形成一种生态美的意识。我们所追求的环境保护理念是要塑造人们自觉的保护环境的意识,而这种自觉的环保意识也需要生态美学的引导。自觉的环保意识来源于良好的公民素质,而正确的审美意识是这种公民素质的一部分。如今,许多人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认为人类的价值与利益高于一切,他们所缺少的正是生态美的审美意识。就像古代的文人,在自然的体验中感受到了自然与灵魂的契合,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便是感受到了这种生态美,那么他们就不可能去破坏这样的一种美。而环境保护理念的核心便是让公民自觉地产生这样一种生态美的意识,从而产生自觉的环保意识。

总之,生态美学对环境保护理念的要求不仅仅着重于自然与环境,还关注人类的精神需求和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曾繁仁. 生态美学导论 [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2]叶 朗. 美学原理 [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4 [3]高尔泰. 美是自由的象征 [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4]万书元. 生态美学的性质及其意义 [J]. 江苏社会科学,2004(2). 3

第五篇:对秦州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的调查与思考

摘 要:

天水自古被称为陇上小江南,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秦州区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同时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也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向往清新空气、宜人风光、田园生活的愿望变得更为强烈,这一趋势在天水市城市居民中已明显反映出来。人们逐渐厌烦噪杂拥挤的都市环境和重复观光原有的景点,逐步走上广阔清静、独具特色的农村旅途。农业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也是一种与农业相结台的消遣性劳动活动,已成为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及农民增收方式。因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观光生态农业密不可分。本文在简要介绍了秦州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同时,阐述了秦州区发展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的前景,提出存在的各种问题并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旅游生态农业对策与建议

正文:

一、秦州区农村环保工作的基本情况及发展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的优势和潜力

(一)秦州区农村环保工作的基本情况

1、生态示范创建取得积极进展。生态示范创建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工程。我区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原则,通过大力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和绿色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环保工作的整体推进。为使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各乡镇积极行动起来,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秦州区环保局制定了《秦州区生态区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农村生态建设活动。秦州区、镇、村积极开展治理“三乱”(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乱堆杂物)、清理“三堆”(柴草堆、粪便堆、垃圾堆)、推广“三改”(改水、改厕、改厨)、美化“三口”(村口、路口、门口)活动,优化了农村环境,推动了生态示范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

2、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积极开展。大力推进“一池三改”沼气建设项目,实行绿色生态养殖,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强化畜禽养殖环境监管,不断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引导畜禽业生产在农业生态系统内的良性循环。

3、农村生活垃圾污染整治稳步推进。2009年积极争取国家农村环保项目,在秦州区天水镇咀头村建成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场一处,制定了农村地区建立垃圾集中处理管理体系的总体规划,区环保局积极推广村收集、镇中转、区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一些村组建立了垃圾环卫管理制度,设立了专职保洁员。

4、土壤污染防治初见成效。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使得土壤养分比例失调,土壤有机质、钾和微量元素严重失调,土壤理性化性质恶化,稳定性差,肥力下降。过度使用农药,不但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而且污染环境。非降解农膜碎片进入土壤后,会严重改变土壤物理性质,影响土壤透气性,阻碍农作物吸收和根系生长,导致减产。秦州区加强对农业用地的环境监测和评估,通过技术、工程等多种手段,积极防治土壤污染。

5、农村大气污染和工业企业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加大了区域大气环境整治力度,取缔了一些碎石和大白粉加工企业,捣毁了一些废旧塑料加工点,建立了联合整治扬尘污染的工作机制及空气质量预警机制,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办法,强化了对城镇工地及渣土拉运车辆的监督检查。特别是秸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成效显著,今年夏季秸秆禁烧工作实现了未出现一起着火点的可喜成绩,秋季秸秆焚烧工作也取得好成绩,10月份良好空气质量比去年多两天。

(二)秦州区发展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的优势和潜力

秦州区作为天水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甘肃省第二大城市,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具有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的条件和基础。

1、区位优势明显,客源充足,有着深厚的生态农业基础。

秦州区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最大的优势是秦州区人多。秦州区有常住人口60万,流动人口10万以上,按每年50万人,每人一次计算,每年可有50万人次到郊区旅游,他们要在吃、行、玩、购等方面消费,按每人消费100元计算,可为农村增加5000万的收入,这样计算,并不是空穴来风,以牡丹镇尖山庙会为例,一个星期就有1万人次以上游客,辛家山村村民在餐饮、农产品销售、存车等方面毛收入达25万元(由于接待条件有限,仅有10%左右的游客可在庙会就餐)。

2、资源优势突出,文汇底蕴深厚,有着丰富的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天水市作为羲皇故里,文化底蕴相当深厚。三国文化遗址有牡丹镇木门道、天水镇天水关,古遗址有太京师家崖,渭河穿境而过,渭河两岸的滩涂、湿地、溪流、泉水、山岭、森林以及古遗址、古村落、古墓葬都是可以开发的资源,加之近年来发展现代农业的成果,如玉泉镇和中梁乡的千亩大樱桃、太京和藉口的苹果桃子等果木,也是可以利用的资源。

3、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条件日趋成熟。经过多年建设,秦州区广大农村交通、供电、供水、卫生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尤其是生态文明程度有了很大提高,荒山绿化、滩涂绿化、通道绿化、村庄院落绿化的成果都为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秦州区农村环保工作与旅游观光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农村生态创建工作有待深化。要实现“村在林中,院在绿中,路在树中,人在景中”的农村生态格局,必须持之以恒地抓好生态建设。而目前秦州区农村的生态建设工作尚处于示范阶段,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在一些地方仍然十分突出,“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

2、化肥、农药和农膜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不容忽视。化肥的应用对农业的增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使用技术落后,导致大部分化学元素进入环境和土壤,对生物多样性破坏的严重后果已经显露。同时,随着农膜使用量的逐年上升,非降解农膜破碎部分残留在地表和土壤中,不易分解,污染了环境。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保投入不足。多数乡镇没有垃圾填埋场或是垃圾填埋场比较简陋,一些村庄没有污水排放设施,垃圾清运车辆数量不多,保洁人员以及垃圾桶的配备并未覆盖全部村庄,仅限于重点村镇,有待大面积推广,以及农村环保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等。

4、政府职能发挥不到位,农业生态旅游无序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已有十多年的历史,涉及林业、农业、水利、建设、旅游等众多部分,但政府并没有发挥指导作用;因缺乏统一

规划、管理和引导,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建设重复严重,遍地开花,特色不明显;同时水电、道路、通讯、卫生设施等基础设施不完善,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要,服务质量难以保证,明显滞后于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速度,影响了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潜力,制约了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5、秦州区旅游观光生态农业地方特色不明显,旅游产品单一。农业生态旅游应具有独立性,有鲜明的农业特色以区分于其他旅游景区,充分体现其“农”趣、“农”味、乡土气息。但目前秦州区农业生态旅游多集中在开发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开发项目多为观光果园、森林公园、垂钓园等,许多乡村旅游活动只是“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产品雷同,品位不高,未形成系列旅游产品,导致游客在乡村的滞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或者虽然已注意到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参与性,但对其深度的挖掘不够,活动形式过于单调,落入“春季赏花,秋季摘果”的套数。

6、旅游活动参与程度低,缺乏专业管理者与从业人员 。农业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其发展空间巨大但就其专门的旅游人才来说,却十分匮乏,造成旅游项目少、参与程度低。目前,农业生态旅游活动主要以观花采果为主,没有充分有效地利用农事活动,使旅游项目贴近农家生活,大多数游客只能玩牌、聊天,游客的参与和互动活动不多,没有结合生态农业的特点,推出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旅游项目,难以使游客产生深刻的体验,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多样化和高品位的旅游需求,尤其是少年儿童求知、求真、求趣的需求。而缺少专门的农业生态旅游人才,直接导致现在农业生态旅游中管理者与从业人员参差不齐,主要是农民自发的经营管理,家庭作坊式的经营;另外,农业生态旅游项目设计、规划、开发、营销策划等方面投入力度不够。农业生态旅游项目粗糙,只注重自身经济效益,忽略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因此,通过行业知识、服务技能、服务意识等的培养,提高农业生态旅游服务的软环境,对扭转目前出现的问题、应到农业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对加强秦州区农村环保工作与旅游观光生态农业的的几点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环境意识。各级人民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种宣传工具和渠道,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保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加强农村环保工作的重要意义,努力形成人人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良好氛围。要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相关内容编成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通过举办文艺汇演、“下乡”等活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以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要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生态环保教育活动,通过青少年文明素质的提高,带动家长,影响社会。要加强对农民等生产者的科技文化教育,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系列标准和生产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基本知识作为农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的重要内容,引导农民逐步从传统的耕作方式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

2、建立长效机制,完善监管体系。农村环保是一项跨部门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到环保、发改、财政、农业、建设、卫生、水利、国土、林业、科技等部门。因此,要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完善农村环保机构建设,建立城乡一体化环境监管体系,环保机构要向乡镇、街办延伸,形成各有关部门和乡镇、街办以及村组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农村环保工作机制。根据受益者付费、破坏者赔偿、开发者补偿的原则,逐步建立完善公平合理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研究制定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考核办法,把生态环境保护状况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以落实好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任务。积极探索加强农村环保自我管理的村庄保洁机制,鼓励、支持村民建立村规民约,增强村民的自

主保护环境能力。对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发展规划和建设项目,要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与诉求,尊重农民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维护农民的环境权益。

3、发展生态农业,重视科技支持。市和区、县人民政府要从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发展良性循环的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强农药、化肥控制,坚决禁用超标农药,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积极扶持生产企业开发生产生物肥等新型高效肥料品种。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大力研究、开发、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农村健康危害评价等方面的环保实用技术,将清洁生产和废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大力扶持并建设一批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化废为利的生物科技企业,通过“压小上大、扶优汰劣”提升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条。推广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重视对塑料农膜的污染防治。采取适时揭膜技术,增加塑料地膜的回收率;要提倡使用可降解地膜,鼓励开发农膜再生加工技术。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评估,掌握水质状况,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村生活饮用水达到卫生标准。

4、加大资金投入,加强能力建设。市和区、县政府要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逐步增加农村环保的资金投入,加强能力建设,着力解决农村环境中的突出问题。要在财政安排、城建和预算内资金补助、各专项资金等向农村倾斜,围绕重点小城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民培训、产业引导等制定明确的支持政策,形成长效有力的支持新农村建设机制。在每年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村环保工作,重点支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质改善和卫生监测、农村改厕和粪便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及生态示范创建工作的开展。逐步建立“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支助、农民自助”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将资金更多地投入到解决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威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上。

5、加强环境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各乡镇要把农村环保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措施,落实目标责任。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整治工作,明确整治的重点区域,制定科学合理的整治规划和方案。首先,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对农村普遍存在的“垃圾乱倒、粪便乱堆”等脏、乱、差现象进行集中整治,力求短期内见成效。按照国家农村户厕卫生标准,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其次,逐步建立完善的农村垃圾处理系统,努力解决农村垃圾处理问题。逐步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方式,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再次,加强畜禽养殖集中整治。科学布局畜禽养殖场(点),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坚决落实养殖业禁建区、禁养区的要求;加强对畜禽养殖散养户的引导和扶持;把养殖与改善燃料结构结合起来,把农村污染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发展清洁能源结合起来,大力实施改厨、改厕、改圈,实现“一池三改”,推广“猪-沼-果”、“四位(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一体”等能源生态模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发展农村户用沼气,推广秸秆利用、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等措施,逐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最后,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示范村、生态村、文明村创建活动,出台支持创建活动的奖励办法,推动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提升农村环境面貌。对一些有条件的村镇道路两侧、房前屋后及废弃的晒场等裸露闲置地进行全面绿化或硬化,营造优美整洁的村居环境。

6、加大监管力度,保障环境安全。在农村环保工作中,环保、水务、国土、卫生、农业、林业等各职能部门要以保障环境安全、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为目的,充分行使执法职能,认真履行督促职责,严肃查处有关违法行为。要加强对矿产、旅游等资源开发活动的监管,

努力遏制新的人为生态破坏。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和基本农田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监测。努力实现由注重末端治理向注重从源头抓起、由控制工业污染为主向控制工业和生活污染并重、兼顾农业污染控制转变,加强对农村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防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工业污染向农业转移、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要对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等措施,下大气力保护好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

上一篇:商务部外资企业备案下一篇:食堂工作人员责任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