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审计法律制度研究论文

2022-04-24

摘要:近年来,审计部门逐渐加大了对于国有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审计工作力度,深入地揭露了某些单位财务管理以及预算执行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伴随而来的是,审计法律制度也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线,审计法律制度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我国审计法律制度中还存在一定缺陷。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我国审计法律制度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国审计法律制度研究论文 篇1:

荷兰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的经验与启示

摘 要:荷兰是较早开展环境审计的国家,其环境审计法律制度具有政府强制环境审计与社会组织自主环境审计并重、注重环境绩效审计、加强欧盟范围内区域合作环境审计等特点。近些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全球化,荷兰环境审计法律制度也开始呈现注重依托企业自主环境审计机制,全面开展环境保护政策绩效审计,跨部门多领域协作环境审计,以及积极开展国际环境保护公约审计的趋势。荷兰环境审计法律制度对于我国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特点;发展趋势;启示

作者简介:路广(1977— ),男,江苏丹阳人,南京审计学院法学院国际法教研室主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法学和公司法律归制。

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AHSKF07-08D10)

一、 荷兰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的历史和现状

荷兰是西方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化学工业、对外贸易、金融服务和现代农业是其重要的经济支柱,由于地理以及工业农业活动的影响,其环境问题较为突出,为此,立法机关制定了一系列环境法律法规,政府也颁布并实施了许多具体的环境发展规划和政策来保护及改善本国环境,以期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环境问题。荷兰环境法律体系主要包括欧盟的环境保护条约和指令、欧盟法院环境案件的相关判例、荷兰各级议会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律和荷兰高等法院有关环境案件的判例。

荷兰环境法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由于当时还缺乏系统性保护环境的理念,荷兰政府只是针对水源、土壤和噪音污染等具体环境问题制定了一批单独的环境法规,例如《地表水污染法》(1969)、《废弃物法》(1977)、《噪声侵权妨害法》(1979)、《土地净化法》(1982)等等。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荷兰政府在这个时期提出了“环境管理”的理念,确立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通过立法程序制定了综合性的《环境管理法》(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ct,EMA)。这部法律包括了处理各种环境纠纷的相关程序方面的规定,同时也包括了工厂或设施许可证申请与发放的规定,废弃物质的管理规定,环境规划,环境质量标准,以及环境法的救济与实施和财政条款等内容。第三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荷兰政府和社会组织以及公众都开始切实对待环境问题,企业还自行制定了环境保护制度,国家的环境保护政策进一步朝综合化方向发展。这个阶段一方面不断有新法律出台,另一方面则是企业越来越多地自行用更严格的要求来处理环境问题[1]。

荷兰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积极适应环境保护理念、措施和规划的变化发展,不断调整其审计对象和层次,使其与政府的环境环境保护立法和政策保持协调一致。

在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荷兰环境审计法律制度把环境审计的重点放在部门性和地方性特定环境问题的审计上,意图通过有针对性的审计对政府因这些具体环境问题制定的政策规划的实施情况和执行效果实施监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只针对地方性和特定性环境问题的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的缺陷性越发显露,因为地方性的环境问题有可能会转移至国内的其他地方,部门性的环境问题有可能转移到其他部门,特定的环境问题可能会转化为系统性的环境气候问题。90年代以后,针对本国环境法规和政府环境政策的变化,荷兰环境审计法律制度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随着政府“环境管理”理念的提出,荷兰审计院也确立了综合环境审计的模式,把原先只针对特定环境问题(水源、土壤、大气)的特定环境审计法律制度调整为针对系统型气候环境问题(气候变化、酸雨、有毒物质管理)的综合审计监督,尤其是《环境管理法》出台后,更是将环境审计的重点放在了政府的综合环境管理、环境政策、环境许可和审批的审计上;将原先部门性和地方性环境审计监督法律制度调整为跨部门的、涉及多个相关环境利益团体的、全国性的环境审计监督模式;同时依据欧盟相关环境保护指令和协定的要求,积极开展在欧盟范围内的区域合作环境审计;在审计层次上,针对《环境管理条例》中关于企业应该对于环境保护负有独立的责任以及企业还要通过建立相应的环境审计制度来开展自主环境审计的相关规定,将原来的政府环境审计拓宽到企业自身环境内部控制审计。

二、 荷兰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的主要特点

(一) 政府强制环境审计与社会组织自主环境审计有机结合

环境是一种社会公共资源,具有很强的外部性。环境资源的共有性决定了政府应当承担管理和保护的职责。同时,各种社会组织,尤其是企业,又是环境资源的主要使用者,其活动也会导致环境问题的产生,因此,社会公众也应当具有环境保护的注意义务。荷兰的环境保护法规定政府环境保护职责和公众环境保护义务共存,这就要求环境审计法律制度必须体现政府强制环境审计为主、社会组织自主环境审计为辅的特点。

一方面,荷兰环境保护法规定了政府必须具有环境保护的职责。1983宪法第21条规定:“政府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得国家适宜人民居住,并且要保护和改善环境。”1989年政府开始执行“国家环境政策计划”,该计划是反映政府环境政策的主要文件,它规定了环境领域大部分的一般性标准,这些标准用来评价审计结果并得出审计结论的基本框架,审计人员可以参照有关标准来检查执行情况。1990年,荷兰审计院将环境政策审计列为重要审计内容,正式将环境事项列入审计研究发展计划,此后审计院开展的所有审计工作都有义务在可行的情况下对环境事项进行检查[2]。

另一方面,荷兰环境保护法还规定了社会公众也应当具有环境保护义务。《环境保护法》第1.1条规定社会公众必须对环境承担应有的注意义务,要求任何社会公众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或限制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行为。荷兰环境审计制度同时也规范了社会组织尤其是企业的自主环境审计,并将其放在了与政府强制审计同等重要的地位。1989年政府制定的《环境管理条例》规定企业对于环境保护负有独立的责任,企业要通过建立相应的环境审计制度开展自主环境审计。例如荷兰壳牌石油公司每三年更新一次企业环境战略规划[3],并且把企业环境战略规划的审计纳入其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计划。

(二) 扩大了传统环境审计法律制度内容

荷兰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的内容比较广泛,包括由荷兰审计院(政府审计机关)、民间审计组织以及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所从事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合法性审计、合规性审计以及绩效审计,除此以外,还包括了其他各种与之相关的环境评价和环境审查法律制度,例如拟投资项目环境评价审计法律制度、社会组织遵守国家环境法律法规情况审计法律、污染预防审计法律制度、产品环保性审计法律制度、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认证审计法律制度等。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执行力度的加大,荷兰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的内容还会进一步增加。

荷兰环境审计法律制度内容的广泛性是由其环境保护立法的全面性决定的。在荷兰,政府对环境的保护实施了战略性的管理和规划措施。《环境管理法》第4.3条和第4.9条规定皇家政府以及各行省政府必须每四年制定新的环境政策规划。政府在进行可能会涉及到环境问题的决策时,必须将此规划考虑在内。《环境管理法》还要求荷兰审计院必须对政府决策进行环境政策法规执行和环境规划的审计。《环境管理法》第4.7条规定了皇家政府、省政府和市政府每年都必须制订一个包含了未来所要采取的具体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性环境计划。该计划的调整、财政预算、实施情况和效果都必须进行环境审计。

荷兰的环境审计法律制度还包括了环境影响评价审计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一种对可能造成环境污染的特定活动的事前预防措施。《环境管理法》规定,任何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和污染的活动都必须经过相关政府机关的批准,在此批准过程中,必须进行环境影响的评价和环境污染预防审计。《环境管理法》还规定了环境许可制度和相应的环境许可审计制度。

(三) 加强了欧盟范围内环境审计的区域合作

荷兰环境审计法律制度体现了欧盟环境区域合作审计的特点。《环境管理法》中规定了荷兰海域和境内国际河流的环境保护措施及积极开展区域环境保护合作的措施。荷兰审计院在政府环境审计制度中也增加了加大区域合作环境审计力度的内容,并且开展了富有实效的审计活动。1998年至2002年,在最高审计机关欧洲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的组织下,荷兰、波兰、挪威、土耳其等8个国家的最高审计机关联合开展了对《防止船舶污染海洋公约》(MARPOL Convention)的环境审计。

荷兰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突出了区域合作审计的特点,其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

第一,荷兰环境保护法的法律渊源和法律效力的特殊性。荷兰环境法的主要法律渊源包括欧盟的环境保护条约和指令、欧盟法院的相关判例、荷兰各级议会颁布的环境保护法律以及荷兰高等法院的有关环境案件的判例,其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对荷兰以及成员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欧盟环境保护条约、指令和欧盟法院判例。根据欧盟法,在欧盟环境指令和成员国环境立法并存的局面下,欧盟主要通过辅助性原则、直接适用原则、优先适用原则和例外原则来协调欧盟环境指令与各个成员国国内环境立法之间的关系[4]。欧盟法院也通过相关判例确认了欧盟法构成成员国法律体系的一部分,欧盟法优于成员国法。正是由于欧盟法法律渊源和效力的特殊性,大量的欧盟环保指令和区域环境保护协定成为荷兰环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环保指令和区域环境保护协定都要求荷兰审计院必须会同其他欧盟成员国的国家审计机关对指令和协定的执行情况开展区域合作审计。

第二,得益于区域环境审计组织的组织和推动。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COSAI)已经充分注意到了环境保护越来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鼓励各国最高审计机关联合开展环境审计”的观点散见于其环境审计委员会制定的工作计划及其他文件中。该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的第一部正式文件即是《各国最高审计机关如何在国际环境协定的审计方面开展合作》,在该文件的指导下,最高审计机关欧洲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推动了联合开展对《赫尔辛基公约》(Helsinki Convention)和《东北太平洋环境公约》(OSPAR Convention)的审计[5]。

第三,环境问题本身的共同性和相关性。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环境问题已经超越了国家和地区的界限,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这就要求国际社会成员必须加强合作,共同推进这些问题的解决。荷兰由于国土面积狭小、地势较低等自然因素,其国内环境问题的妥善解决迫切需要加强同欧盟其他成员国的合作。荷兰环境审计法律制度中区域合作审计的特点正是欧盟内部区域合作的体现。

三、 荷兰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

(一) 从单纯强调政府强制环境审计向同等重视社会组织自主环境审计转变

1990年,作为荷兰国家最高审计机关的荷兰审计院开始将环境政策审计纳入重要内容,并且开始根据《环境管理法》(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ct,EMA)的统一要求,对于拥有环境保护任务的国家机关进行强制环境审计。荷兰审计院早期非常强调政府强制环境审计,“它最主要的任务是审计中央政府,所以审计院审计战略主要是针对中央政府部门而制订的,其审计范围十分广泛,包括中央政府13个部委的23个政府机构以及森林、供水、公共设施等公共管理部门,主要是调查和评价这些部门、机构的能量节约、内部环境管理和降低流动性等情况”[6]。

随着国内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荷兰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的设置开始出现了从单纯强调政府强制环境审计向重视社会组织自主环境审计转变的发展趋势。导致此种法律制度设置转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社会组织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成为环境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化工工业和园艺农业是国家经济两大支柱产业,企业的生产活动给荷兰环境带来了非常大的消极影响。积极开展企业内部自主环境审计,有效地治理企业内部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从源头上解决国家环境问题,已经成为荷兰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制订者的共识。

第二,荷兰国家环境政策计划(NEPP)中,环境管理的主要原则强调了企业自主环境审计的重要性。NEPP环境管理的主要原则包括污染源对策原则、维持现有环境质量原则、污染者自我负担原则、企业自愿协定原则等。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如果建立了内部环境审计机制,取得了国家环保部门颁发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书,就能有效预防和控制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风险,还可以为企业带来额外的经济利益。

(二) 从欧盟成员国联合环境审计法律制度向国际合作环境审计法律制度转变

荷兰审计院一贯重视区域联合环境审计的实践。1998年至2002年,其联合了波兰、挪威、土耳其等8个国家的最高审计机关共同开展了对《防止船舶污染海洋公约》(MARPO Convention)的审计。人类在进入21世纪以后,环境问题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难题。全球气候异常、地球大气层破坏等国际性环境问题的出现,要求各国政府共同采取行动以应对全球性环境危机。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制订了《各国最高审计机关如何在国际环境协定的审计方面开展合作》的文件,该文件要求各个国家的最高审计机关协作开展针对国际环境协定的联合审计。在这一国际文件的要求下,荷兰审计院积极参加了针对《生物多样性公约》、《蒙特利尔议定书》、《防治荒漠化公约》、《海洋倾废公约》等国际环境协定的国际联合审计活动。为了适应国际环境协定联合审计的需要,荷兰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的设置开始从重视欧盟内部联合环境审计向顺应国际联合环境审计需要的方向转变。

(三) 从单一部门的环境审计法律制度向跨部门多领域的联合环境审计法律制度转变

荷兰审计院长期以来主导着国家环境审计工作,并且对于荷兰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的设置发挥着非常大的影响力。随着环境管理整体化趋势的发展,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的设置开始向跨部门、多领域的联合环境审计制度转变。目前,有关的环境行政管理机关主要涉及三个部门,即住房、空间规划与环境部(VORM),交通和水利管理部(MTWM)以及农业、自然管理和渔业部(MANMF)。环境管理局是VORM中的下设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制订国家环境政策并确保实施,其中心任务是作为国家环境机关执行国家环境规划所规定的事务[1]。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的设置出现了全面化的趋势,审计范围覆盖了工业、能源、交通、农业等领域以及上述多个环境管理部门。导致此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环境问题本身的成因日益复杂,影响越发广泛,必须通过多部门综合治理方能有效控制;二是荷兰的综合环境立法体系直接促进了跨部门多领域联合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的形成。荷兰的环境立法从早期的单一环境问题立法(例如1969年《水污染法》、1970年《大气污染法》、1976年《化学废物法》、1979年《噪音污染防治法》)向综合环境立法(1993年《环境管理法》)转变。荷兰的综合环境立法体系为多部门联合治理环境问题以及多部门联合环境审计提供了法律依据。

四、 对我国环境审计法律制度构建和完善的启示

面对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我国政府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目标,进入21世纪以来,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旨在保护环境和防控污染的行政法规和产业政策。环境审计能切实有效地监督和促进这些环境法规和政策的执行和落实,有利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推行。但是,我国的环境审计工作起步较晚,环境审计实务和理论研究相对于环境审计开展较好的美国、加拿大、荷兰、挪威等国家明显滞后。

荷兰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立法体系合理、实际适用效果明显,其对于我国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的构建和完善主要有四点启示。

第一,重视社会组织和企业的环境审计作用,扩大环境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我国现阶段环境审计的负责机构主要是审计署的农业与环境司和各省、自治区审计厅的环境处。由于国家对于企业内部环境审计重视不够、企业自身环境保护意识薄弱、内部审计人员专业构成单一等因素,我国的其他社会组织和企业并未建立起内部环境审计机制。在当前环境问题日益尖锐的情况下,我们应当通过增加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的途径来解决环保行政监督机关力量不足、监督不力的问题。荷兰企业内部环境审计机制设置的实践表明,企业内部环境审计制度对于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治理是高效的。企业通过内部的环境审计监督,从源头上把可能危害环境的不良因素控制住,不仅降低了环境污染的风险,也能给企业减少不必要的治污开支。我们应当借鉴荷兰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的同等注重政府强制环境审计和社会组织自主环境审计的做法,尽快构建我国的企业内部环境审计法律制度。

第二,扩大环境审计类型,积极构建绩效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目前我国环境审计的主要对象还仅是政府环境保护资金,审计类型还是以财务收支审计为主,还未针对环境保护行政机关的环保法规、政策和绩效进行审计。政府对于社会组织和企业的环境审计主要还是停留在监督企业是否遵守环保法规政策的合规性审计上。环境审计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对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执行情况、实际效果作出评价,从而达到推进和落实环境保护工作的作用。荷兰审计院的环境绩效审计重点关注了安全、收入、社会福利、教育、住房和环境等领域,其制订的工作计划强调重点关注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变化、对自然资源的过量开发、对健康的威胁、对外部安全的威胁、物理环境的退化等环境问题[8]。我们应当借鉴荷兰的环境绩效审计法律制度,努力探索和完善我国的环境绩效审计,构建绩效环境审计法律制度,把环境审计的重点转变为针对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性、环境法规和政策的适用效果、环境项目的实际收益和环境保护行政部门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进行审计,确保环境审计能够真实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环保措施的实际执行情况,确保环境项目能够有效地进行。

第三,积极探索跨部门联合环境审计,构建环境审计外部专家机制。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问题的成因越发复杂,影响范围已经扩大至工业、能源、交通、农业、医疗等多个领域。环境问题的跨领域性导致了环境审计必然会涉及很多不同领域的专业问题。荷兰的环境审计法律制度设置了环境审计外部专家制度,提高了环境审计的效率。荷兰审计院主要从科研机构或大学聘请了具有与环境审计特定领域相关知识技术背景的外部专家来共同参与环境审计工作,并且根据相关环境审计法律制度,联合了工业、农业、卫生医疗等部门共同进行联合环境审计。我国的审计机关应该吸收荷兰跨部门、多领域协作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的优点,由审计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司会同其他环保行政机关实务部门,构建联合环境审计主体,积极有效地开展综合环境审计。

第四,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审计法律制度体系的构建,树立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全球性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依赖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和统一行动。为了适应国际环境联合审计的需要,荷兰的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的设置开始从重视欧盟内部区域协作环境审计向积极开展国际联合环境审计的方向转变。荷兰审计院利用1992年至2001年担任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工作组主席国的地位,起草制定了《关于最高审计机关如何在国际环境协议审计方面进行合作的指南》、《环境审计前景工作指南》等一系列重要国际组织文件,有力地推动了国际联合环境审计的推广。我国应当重视国际环境保护责任的承担,努力树立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为此,应积极开展与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在国际环境保护协定审计方面的合作,努力构建国家最高审计机关针对本国政府执行国际环境公约情况审计的法律制度。国际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获得世界其他国家对于我国政府执行国际环境公约情况的认同和积极评价。

作为国际上较早开展环境审计的国家,荷兰的环境审计法律制度是立法体系相对合理、法律法规适用效果明显的、较为先进的法律制度。虽然国情有所不同,但是荷兰环境审计法律制度对于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的我国的环境审计法律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汪劲.荷兰环境法考察报告[M]//吕忠梅,徐祥民.环境资源法论丛.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189227.

[2]陈怀玉.独具特色的荷兰环境审计[J].商业会计,2006(14):3738.

[3]闫娜,罗东坤.从壳牌公司的环境关注看企业环境战略的制约因素[J].企业经济,2009(4):4243.

[4]尚宏博.中国与荷兰环境法的宏观比较[D].中国政法大学,2004:910.

[5]审计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趋势[J].湖北审计,2003(3):5.

[6]陈怀玉.独具特色的荷兰环境审计[J].商业会计,2006(14):3738.

[7]审计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趋势[J].湖北审计,2003(3):6.

(责任编辑:黄 燕 许成安)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From Environmental Audit Legal System of the Netherlands

LU Guang

Key words:environmental audit; legal system; characteristics; development trend; enlightenment

作者:路广

我国审计法律制度研究论文 篇2:

探讨我国审计法律制度的完善

摘 要:近年来,审计部门逐渐加大了对于国有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审计工作力度,深入地揭露了某些单位财务管理以及预算执行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伴随而来的是,审计法律制度也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线,审计法律制度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我国审计法律制度中还存在一定缺陷。主要分析我国审计法律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审计法律制度;问题;完善对策

引言

近年来,审计部门逐渐加大了对于国有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审计工作,深入地揭露了某些单位财务管理以及预算执行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社会上也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伴随而来的是,审计法律制度也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线。自从1983年国家恢复审计监督制度之后,审计监督制度在经济活动以及国家政治中的地位也逐渐地凸显出来,审计内容也逐渐地得到了扩展,审计监督制度在促进社会的发展方面起到可十分积极的效用。审计法律制度为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但是,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我国审计法律制度还存在一些缺陷。本文针对我国审计法律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措施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一、目前我国审计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为了保障审计职能的充分发挥,必须要坚持依法审计。但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现行审计法律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的凸显出来。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计权限规定不完善

虽然《审计法》对于审计权限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与其他国家相比而言,我国《审计法》关于审计权限的规定还存在一些问题。多数情况下,审计工作人员只能够依靠领导的决定或者国际惯例来执行工作,法律支持不足,这也不利于审计机关职责的发挥。

(二)审计人员准入制度存在缺陷

审计工作对于工作人员专业性要求极强。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相应的会计与审计知识,还应具备法律、计算机、经济管理及其相关专业知识。为此,审计人员入职需要严格的准入制度来保障。但是就现阶段来看,我国审计人员准入制度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入职门槛较低。目前,对于审计人员准入的法律条件并不严格,即使部分法律中做了相应的规定,也难以起到相应的约束效果。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存在大量的非专业人员加入到审计队伍之中。现阶段入职的审计人员多为正规高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但由于工作经验缺失,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和实习才能够进入角色开展工作,这就对审计工作质量的提升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其次,未将任免程序落实到位。我国《审计法》中明确规定,对于审计机关工作人员的任免必须要严格的遵照法律程序,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此项规定并未得到落实。对于审计机关工作人员的任免多存在流于形式的情况,这就直接制约着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审计公告法规不健全

为了提升审计工作的成效,进而充分地发挥审计工作的监督价值,我国《审计法》中对于相关的公告制度做出了确切的规定。但是此举依然不够具体,主要表现在:第一,未明确审计结果的法律意义和效能。在我国《审计法》之中,并未明确规定审计结果的法律意义和效能。这就导致对审计结果没有强制性规定,严重影响审计工作的公信度。第二,审计结果执行力度不足。为了保证审计公告可以得到良好的落实,审计署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准则与公告,但是这些准则与公告的实践性不足,也未对审计结果做出详细的规定。很多审计信息都未得到应用的公开。与此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审计决定书以及审计报告的生效时间与完成时间还有一些差距,这也不利于公众了解审计结果。

二、完善我国审计法律制度的对策

在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推进之下,审计机关必须依法推进审计工作的开展。为此,必须要完善我国的审计法律制度,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改进审计管理体制

国家审计机关想要全面的发挥审计监督职能,就一定要保障审计机关的独立性。就现阶段来看,世界各国的审计模式包括司法型、独立型、行政型与立法型几种。我国审计机关属于典型的国家行政机关,即为行政模式。但是,对于财政预算管理却总是难以起到相应的作用。同时,审计机关本身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不利于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要保障审计的效果,就需要赋予审计机关及审计人员的独立地位。在我国目前的审计管理体制之下,需要打破政府的限制,提升审计机关的地位,强化垂直管理体系,加强领导力度,保障审计业务的独立性,落实好处罚制度,防止地方政府对审计活动产生不良的影响。在工作人员的任免上,可以由人大常委会或者审计机关自己来决定,并及时报告给上级单位进行备案,减少政府的影响。此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由本级行政机关来责任审计事宜,这样不仅防止行政工作对审计事务产生不良的干扰,还能够有效提升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二)保证经费管理的独立性

保障审计经费的独立性是促进审计工作发展的前提条件。在以往,我国审计机关的经费主要由审计单位提供,这就会影响审计结果的公正性。而目前的审计经费则由地方政府统一支付,这样,审计机关就不会受到审计单位的制约,但是却会受到地方财政的影响。考虑到这一因素,可以积极借鉴其他国家的做法,由地方人大直接负责经费,防止地方政府对审计结果产生不良的干扰。

(三)完善审计人员的准入制度

就政府审计而言,审计机关属于典型的行政机关,其工作人员为公务员编制序列。为了提升其工作人员的准入门槛,可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做法,根据审计岗位与层次的要求把握好工作人员的准入关。录用时不仅要求他们学历过关,也需要其具备相应的经济、法律、管理及相应专业知识。审计人员在入职之后必须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见习活动并通过考核才能够上岗。若无法通过,就需要取消他们的审计执法资格。而无论是政府审计、单位内部审计拟或社会审计,其单位负责人的专业技能水平与责任意识直接影响着审计工作的开展成效,进而需要在法律上严格审计机关负责人员的入职门槛。不仅需要他们具备一般审计人员所应具有的基本条件,而且需要具备像会计机构负责人所应具有的从业经验。同时,作为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审计工作对于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有着较高的要求,仅仅依靠传统的考试制度是较难选拔出足够的审计人员。为此,可以考虑拓展人才引进机制,从而优化审计人才的队伍,不断提升整个审计队伍的综合素质,提高审计工作的工作成效。

(四)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在世界其他国家,多会将审计结果统一发布出来,这样就能够有效地优化审计工作的成效,也可以有效提升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帮助司法机构、立法机构掌握审计工作的变动情况。在我国民主法治进程的推进之下,审计结果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考虑到这一因素,审计机关可以积极的利用各类媒体将审计结果公布出来,将审计信息公开化。就现阶段来看,我国的审计署已经出台了关于审计公告的实施办法与准则。此举,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审计工作的实施成效。但是,审计结果的可操作性并不强。为了提升审计工作的成效,可以将审计结果通过出版物、会议纪要、网络媒体等公布出来,提升公告的广泛性。除了做好以上的工作之外,还要完善救济制度、监督制度以及法律责任制度,保障审计结果的公布可以做到有法可依。

(五)细化法律审计责任

目前,我国地方审计机关难以摆脱地方政府影响。同时,审计机关在协调与组织工作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必须要在法律上明确上级审计机关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法律责任,保护好审计工作开展的独立性。同时,为了解决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需要细化审计人员与审计机关的法律责任。对于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应该及时移送至检查机关与纪检委等上级部门,并及时落实好相应的责任。对于违反工作流程的被审计单位需要采取相关的强制性措施。同时,明确审计人员与审计机关的免责条款,并坚持原则,划分好间接与直接责任人之间需要负起的责任,方式责任出现均分的情况。

结语

近年来,审计部门广泛地开展了专项审计、跟踪审计以及经济责任审计等各项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内容丰富的审计法律制度为这些工作的开展及成绩的取得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因素及法律制度自身缺陷等原因的影响,我国审计法律制度中尚存在一些缺陷。为了解决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不断地完善审计法律制度,保障审计工作可以做到有法可依,进而提高审计工作的实施成效。

参考文献:

[1] 曲炜.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我国审计法律制度的影响[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4).

[2] 厉国威.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下的国家审计风险与对策[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3] 韦德洪,覃智勇,唐松庆.政府审计效能与财政资金运行安全性关系研究——基于审计年鉴数据的统计和实证研究[J].审计研

究,2010,(3).

[4] 姚刚.内部控制审计制度研究:一种新的内部控制审计观及其实现[D].北京: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12.

[5] 温美琴,徐卫华.论我国审计监督制度的完善——基于深圳政府绩效审计实践的思考[J].南京社会科学,2006,(5).

[责任编辑 陈 鹤]

作者:刘大鹏

我国审计法律制度研究论文 篇3:

对审计地域性收费差异存在性的研究

摘要:我国审计市场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审计收费受到地域性特征的影响也呈现出地域性差异。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证明我国审计市场收费差异是存在的,而且是普遍存在。

关键词:审计地域性  审计收费  差异性

一、引言

在国外,大多数学者认为对审计定价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起源于1980年Simunic的研究。Simunic(1980)提出了审计收费定价的理论模型,奠定了现代审计定价研究的基调。他运用经济分析的方法研究当时的美国股票市场数据,诸如公司业务的复杂性、审计意见类型以及事务所规模等十个因素对公司审计定价的影响,结论表明上市公司的业务复杂性、子公司的数量、涉及行业类型等因素是影响其审计收费的最主要的因素,而反映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些特征因素影响却不明显。可以说,Simunic开辟了审计收费相关因素的研究的先河,其率先提出的审计收费定价理论模型则奠定了相关研究的基础,此后的学者研究几乎都是从该基本模型出发,结合自身专长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得出更进一步的研究结论。

在国内,2001年12月10日证监会发布了新的年报格式和内容,要求上市公司详细披露其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信息以及其支付的审计费用。于是,有关审计收费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我国学者从上市公司特征和会计师事务所特征出发,总共研究了80多个影响因素;其中,从上市公司特征出发的研究占了大多数;从会计师事务所特征研究的较少,本文收集到的有冯均科和李清丽(2007)、吕兆德等(2007)等,但他们的研究结论也各不相同。但其基本上证明了Simunic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

二、审计地域性的文献回顾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不成熟,上市公司的审计定价与国外有一定的差别。在地域性定价上,国外几乎没有针对审计地域性特征的研究。其原因大致是国外的发达国家审计市场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上百年时间,行业早已从充分竞争的市场走向了成熟的垄断市场,基本形成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寡头垄断格局,使得市场地域特征不仅不存在于某一国家内部的审计市场,也不存在于国与国之间。

而在国内,审计市场分割是审计服务市场中存在的一种常态。余玉苗(1999)指出我国存在严重的审计地域分割问题,上市公司在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时,更加偏好于本土会计师事务所。耿建新和杨鹤(2001)发现:如果第一年是外地所审计,那么在接下来的第二年,上市公司有更大的概率通过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来选择本地事务所;间接的证明了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张立民和管劲松(2004)证明我国 A 股审计市场存在严重的地域分割的现象。Chan等(2006)第一次从政治经济的角度说明我国存在通过事务所的地域性来进行审计购买的现象。陈小林、潘克勤(2007)通过公司的法律执行力度以及政治关系的差异来研究对审计定价的影响。

三、审计定价的地域性关系

(一)审计定价与异地审计。本文对地域关系的定义为:若上市公司注册所在地与事务所所在地在同一行政区域内,称为同地审计。反之,则定义为异地审计。从理论上讲,地域关系对审计定价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很难确定地域关系影响审计定价的方向。(1)从审计市场地域特征来看,在地方政府保护主义和地域分割的背景下,我国审计市场不是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事务所的活动会受到来自政府和公司的干预。由于各个地域审计市场的地域壁垒很高,使得异地审计面临的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都很高,从而导致高额的审计收费。(2)从审计定价本身来看,审计服务作为一种商品,价格竞争是国内事务所常用的手段。尽管存在地域壁垒,但为了争取异地客户,事务所会“低价揽客”不惜以牺牲大部分审计利润为代价。所以说各个地域的行政力量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为导致了地域之间审计收费差异。

(二)审计定价与经济发展水平。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审计服务也是一种商品,具备商品的各种属性,因此审计定价必然会受到被审计单位所在地购买力的影响。购买力主要受工资水平和物价水平决定。上市公司的管理层在购买审计服务时,其对审计服务收费的预期是以当地的物价水平为基础的。当与事务所协商审计收费时,如果事务所给出的审计定价高于其预期,上市公司一定会降低相应的审计定价直到符合其心理预期。所以说,各个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审计收费的差异。

(三)审计定价与法律制度环境。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中,我国的法律环境具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不同地区法律完善程度及法律执行力度存在显著差异;二是各个地域法律环境不断改善会使差异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法律环境的差异会影响审计风险并被反映到审计费用上。所以,地域之间的法律差异导致了审计收费的差异。

综上所述,在地域性因素的影响下审计收费一定会出现差异性。

四、实证分析

由于样本限制,本文的地域关系只考虑省级以上行政区划,且排除了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最终得到上市公司2009-2013年在31个省、市、自治区分布的样本和地区审计收费的平均数。具体见上页表1。

(一)描述性统计。通过对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根据各地审计费用均值,大致可以分出四个等级的层次。第一层级为:北京、上海、山西。这一层级的审计费用均值比较大,均超过了一百万元。而紧随其后的第二个层次:天津、福建、青海的审计费用,也大概在九十万元左右。而处于最后一个层级的是:西藏、吉林、宁夏、甘肃,其审计费用大致区间为50万元到60万元;而大部分样本是属于第三层级,这一层级包括21个省市,其审计费用均值区间为60至90万元。

对于第一层级的北京、上海,审计费用远远高于其他省市的原因:当地工资水平、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以及法制制度水平高于其他省市,这就体现了工资水平、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法制水平对审计费用的贡献度,比较符合上述理论分析的预期。而对于工资水平、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法制水平不太突出的山西、青海其审计费用比较高的原因则是由于当地上市公司规模较大。从这两个地域来看发现,处于这些地区的上市公司大多是资源类大型国有企业,除了当地公司规模较大原因外,可能与该地公司的治理结构有关或者说与其董事会和管理层的特征有关。而对于处在第四个层级的各个区域,其审计费用偏低,很明显的是其异地审计较多,而且工资水平、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法制制度水平较低。由此可知,异地审计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可能是反方向的。由于在这些区域,本地会计师事务所很少,地域性壁垒并未形成,导致其他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争夺这块市场而产生了过度竞争,因而存在一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低价揽客”的现象,而其他因素则也很好地符合了理论预期。

通过上述简单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可知,上述的指标变量能很好地描述审计费用的变动方向。且相关影响审计费用的因素也很好地符合了理论分析的预期。

(二)地域关系间审计定价的非参数检验。多个独立样本检验是要解决多个独立样本间是否具有相同分布的问题。检验有两种方法:Kruskal-Wallis检验和中位数Median检验。由于本文样本量太大,进行中位数检验时,两两配对结果行数特别多。为了结果的直观性和可行性,本文通过Kruskal-Wallis检验方法来查看31个省市样本是否来自具有相同中位数的总体以及是否具有相同的分布(详见上页表2)。

中位数检验表中的地域两两比较相伴概率大于显著性水平0.05,说明这些组之间的差异不明显;反之,这些组的相伴概率显著性水平小于0.05,则说明这些组之间的差异显著。根据非参数检验结果表2发现,北京和上海与所有其他地区的审计定价上存在差异;天津、浙江和福建也与其他22个省市存在差异性。宁夏、吉林、西藏分别与其余23、22和21个省市存在差异,等等。经过统计存在66.86%的两两显著差异。因此,地域间的审计定价差异性并非来自于个别地区或者个别地区的特殊值,而是普遍存在的。

假设:不同地域关系的上市公司审计定价具有显著差异,且具有普遍性;最终得到验证。

五、结论

由上述分析可知,我国地域性的审计收费差异显著且普遍存在。我国审计市场的地域性特征通过事务所的异地审计、地域的经济发展差异和法律环境差异导致了地域之间审计收费的差异。可知,会计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在协商定价时会考虑到地域之间的差异。所以,监管部门在进行价格指导和审查时需要充分考虑到地域间的差异。当会计师事务所的收费在某个地域间明显出现奇异值时,相关部门应注意该事务所是否存在“低价揽客”的现象,对于这种现象需要坚决的打击。

参考文献:

1.Simunic,Dan A. The Pricing of audit services:Theory and evidence [J].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80,22(3):161-190.

2.余玉苗.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市场结构的初步分析[J].经济评论,2001,(3): 120-122.

3.耿建新,杨鹤.我国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情况分析[J].会计研究,2001,(4):57-62.

4.张立民,管劲松.审计师非自愿性变更与审计监管[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4,(3):1-7.

5.陈小林,潘克勤.法律环境、政治关系与审计定价[J].财贸经济,2007,(1):90-95.

6.吕兆德,朱星文,宗文龙.民间审计地域特征研究——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证据[J].统计研究,2007,(1):40-46.

7.伍利娜.评《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审计费用率》[J].中国会计评论,2006,(6).

作者:陈炜煜 钟求己

上一篇:新型农村人力资本投资论文下一篇:农业专项资金审计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