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就业论文

2022-04-17

摘要: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愈发凸显,因此,文章就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让当代大学生在就业理念、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能力上得到提升,从而实现从容就业。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我国大学生就业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我国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1:

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研究状况综述

摘要: 总结了近年来有关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研究状况,发现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缺失问题与对策;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问题研究;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求主体研究;如何建设和培育大学生就业市场等。在研究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有关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研究上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市场;综述

一、 调查方法与基本情况

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中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时间定在1994年到2012年,以篇名“大学生”并且“就业市场”检索,去掉重复样本和新闻报道,得到有效样本115篇。以下分析均以检索到的这115篇文献为研究样本。

(一) 大学生就业研究的数量变化

从调查数据得出,最早研究有关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文献出现在1994年,1994年至2002年这

几年中有关此课题的研究成果较少,从2003年起,论文数量开始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从图1可以看出,2007年此课题的研究数量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峰,而2008年下降趋势较大,至2009年开始反弹,之后呈现上升趋势。

图1样本数量走势图

(二) 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支持度

1994—2004年有关此课题的研究成果较少,且这些研究成果中,没有获得课题支撑。自2005年开始,此项研究开始出现了课题的支撑。统计显示,2005—2012年,有关此课题的研究获得国家级课题支撑的有2篇,占样本总数的1.7%;获得省级课题支撑的有15篇,占样本总数的13.0%;校级课题9篇,占样本总数的8.0%。

(三)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研究方法

统计结果显示,在本选题使用的研究方法中,定性与思辨研究被学者用的比较多,其中感悟性思辨35项,哲学思辨27项,多学科思辩12项,历史性和比较性思辨方法较少,分别为4项和5项。定量与实证研究中,调查法24项,是被应用最多的方法;个案法5项,数学分析法7项,多学科实证方法5项,被运用的次数较少。由于有的文章使用了不止一种研究方法,故研究方法的统计总数会超过样本数。

(四) 大学生就业市场研究的影响力

从统计调查可以看出,有31.3%的文章没有被引用过,14.8%的文章仅被引用过1次,被引用10次以上的文章占样本总数的7%左右。其中未被引用的36篇文献中,有20篇是2011年和2012年的文献,这可能跟文献上传时间较短,没有受到学者关注有关,尤其是2012年的11篇文献中,只有3篇文献各被引用了1次,其余文献引用次数均为0,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研究成果的学术影响力。

(五)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研究者构成

从表1可以看出,样本作者中91.4%的研究者是教师或者就业办和学工处的教职工,只有约9%的研究者是学生,其中本科生占样本总数的比例最低,仅0.9%。

表1样本作者情况

作者职位教师就业办学工处研究生本科生

数量/名8514691

比例/%74.012.25.27.80.9

二、 研究内容分析

通过对文章摘要、关键词以及内容的阅读分析,发现近年来有关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缺失问题与对策;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问题研究;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求主体研究;如何建设和培育大学生就业市场以及女大学生就业市场性别歧视问题等。

(一) 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缺失问题研究

刘永根、李幼平对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管理的诚信管理制度、诚信征询体系、诚信监督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要创新大学生诚信教育,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管理体系和教育体系,杜绝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不诚信现象的发生,提升整个社会的信用度[1]。邹开亮认为,目前相关就业制度缺位、就业压力增大和社会诚信机制缺失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加强诚信道德建设,强化诚信法制效应,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是构建诚信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有效途径[2]。胡世先、杨勇指出了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缺失现象中的责任,并针对高校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3]

(二) 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问题研究

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市场化发展使学者逐渐把大学生就业置于市场运作轨道,以市场营销的理念和方式来研究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问题,为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开辟了新空间。

郑晓明从市场营销的角度审视了师范生就业市场,并就市场开发与行业竞争策略、产品策略、行销战术三方面对师范生的就业市场运作做了具体阐述,继而指出师范院校应从以上三个方面采取适当的策略和方法 ,使毕业生占领就业市场[4]。杨帆以市场营销学的理论为依据,分别论述了毕业生的策略营销、高校的市场营销和政府的环境营销,为毕业生、高校和政府提供了详细的营销策略[5]。何小洲、周治娟认为大学生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具有主观能动性是其区别于其他“产品”的主要特点,因此他们借助于营销学中的产品层次模型,勾画出当前大学生作为特殊“产品”的产品层次图,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由此提出了如何将大学生打造成一个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产品”的策略与建议[6]

(三) 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主体研究

市场主体——大学生在择业时,考虑较多的是薪酬、自我提升空间、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等,而另一市场主体——用人单位考虑较多的则是大学生自身的能力、对单位的忠诚度、稳定度等因素,因此,目前从市场供求主体着手研究大学生就业市场问题的成果也比较丰富。

陈丹英针对导致大学生最青睐行业与最需要人才的行业之间错位的原因进行了探究,指出造成错位的因素有高校专业设置不合理、大学生心理预期偏高等等, 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思路[7]。乔雪峰、操太圣从沟通理性角度出发分析了在就业市场中导致高校、市场和学生角色异化的原因——人才筛选标准被异化为各种指标,进而剖析了就业市场中存在的话语霸权及其对高校教育质量的影响。最后指出建立高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机制有利于优化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筛选机制[8]。蒙绍权、李桂芬对市场主体的“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二者的心理特征、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文化构成因素进行比较分析,进而揭示了造成大学生就业市场失调的传统文化因素,为深入研究如何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生就业市场问题提供了参考意见[9]

(四) 大学生就业市场建设与培养问题研究

大学生就业市场经过近几年的建设和发展,虽已具雏形,但目前还存在制约机制失衡、市场没有固定的时间和场所、法规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目前是大学生就业市场建立的关健时刻,迫切需要研究在中国的具体国情下形成一个怎样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因此,目前有关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培育问题成为研究热点。

徐艳丽、张建军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市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的具体类型以及它们不同于社会人力资源市场的特点, 进而对培育大学生就业市场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10]。朱华、周玉霞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和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对策——建立大学生就业市场运行机制;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尽快出台大学生就业法;大学毕业生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建立就业流向调节金及毕业生待业救济金;发展大学生就业无形市场等[11]。侯捷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实然”状态做了具体的阐述,如机制还很不成熟,大学生就业心态滞后于市场发展形势,大学生培训机制与引导机制不健全等。同时指出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应然”状态,如政府简政放权,创新高等教育就业体制;完善就业市场机制;促进毕业生公平公正就业;完善人事代理制度;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建立毕业生就业评估的监督机制等[12]。郑军庆深入探讨了国内经济因素、传统儒家文化、大学生思想模式及其不良心理等因素对形成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影响。并具体阐述了目前我国应避免以上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消极影响,并吸收借鉴国外大学生就业的经验,建立以高校为主体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观点[13]

(五) 女大学生就业市场歧视问题研究

何树莲、梁少群调查分析了2007—2009年面向42个高职院校女毕业生招聘的2 521家用人单位招聘条件,并基于用人单位的需求提出应根据女大学生就业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根据专业方向拓展女大学生就业市场,根据女大学生创业需求加强创业教育,以提高女大学生就业竞争的建议[14]

王晓丽分别从女大学生自身因素、劳动力市场、企业雇主、政府法律法规的角度审视了就业市场性别歧视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反性别歧视解决办法[15]。余秀萍阐述了当前就业市场中女大学生遭到歧视的具体表现,认为传统的性别观念、企业的趋利性行为和法制的不完善等因素是导致性别歧视出现的主要原因,进而从经济、社会传统和法律等角度提出了改善意见[16]

三、 研究成果评价与展望

(一) 研究趋势稳步走强,高质量成果较多

从1994年出现第一篇关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研究文献至今,此选题受到关注的程度逐年平稳增加,且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也较多。如胡永远等作者的 “个人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影响”一文,被引用次数高达53次,同时这个课题获得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自2005年有关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研究出现课题支撑以来,近30%的文章获得了校级或校级以上的课题支撑,这在一方面可以体现国家对建设大学生就业市场以及对此方面研究的重视,另一方面又体现出此选题的创新性和实用性。此选题的研究不仅可以摸清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预测将来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趋势,而且高质量研究成果中涉及的可操作性意见,对完善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也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 研究方法多样,研究视角丰富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学者在进行有关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研究时,研究方法多样,既有定性与思辨研究,又有定量与实证研究,学者对问题的研究不只局限于使用感悟性思辨、哲学思辨和调查问卷法这些常用的研究方法,而开始将视角扩大到历史性思辨、比较性思辨、多学科实证和个案分析法、数学分析法等。丰富的研究方法使研究成果更加饱满,有较多学科方法应用于该课题研究,使研究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 研究主体多样,学生所占比例偏低

从表1可以看出,关注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不只是就业办或者学工处的教职工,有74%是高校教师,他们在高校工作时间较长,对大学生就业情况比较熟悉,大多能将自己的工作与研究相结合,更能体现研究的应用价值。同时样本作者中不乏在校学生,但是比例偏低,研究生仅9%左右,而本科生不足1%。这就可能造成在研究大学就业市场问题时,听不到市场最重要的主体——大学生自身的呼声,不能较好地了解他们的思想现状,如有很大一部分文章是研究大学生就业市场中市场主体之一的大学生存在诚信缺失问题,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分析,必然不如大学生自己了解他们群体之所以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所以应提倡大学生多进行此方面的研究,多为大学生提供科研立项的机会,提供课题支撑,这样研究主体就可以进一步丰富,进而可以全方位把握大学生就业市场主体之一的大学生的实际想法和时代诉求。

(四) 策略符合我国实际,但缺乏国际比较

从样本的内容概括,大致可以看出,研究主题大致在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缺失问题与对策;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问题研究;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求主体研究;如何建设和培育大学生就业市场这几个方面,而关于国外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阐述和剖析的研究成果基本上没有,这是目前此课题研究的空白之处。虽然中国有自己独特的经济背景、发展道路,有自己地域特点和传统文化,同时中国的大学生也有自己的特点,但是对于国外的经验,也要根据我国国情和大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吸收和借鉴。这样才能更加完善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才能形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体系。

参考文献

[1]刘永根,李幼平,舒福灵,等.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诚信管理[J].学术论坛,2005(6):186189.

[2]邹开亮.对构建诚信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3):6264.

[3]胡世先,杨勇.大学生就业市场诚信缺失现象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3114.

[4]郑晓明.普通高师院校大学生就业市场营销论[J].教育科学,2003(5):4649.

[5]杨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营销问题[J].华东经济管理,2006(7):127129.

[6]何小洲,周治娟.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基于营销学产品层次模型的视角[J].华东经济管理,2011(5):130132.

[7]陈丹英.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错位之“潜规则”解析[J].文教资料,2006(8):910.

[8]乔雪峰,操太圣.表现指标化: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潜规则探析[J].复旦教育论坛,2010(2):4347.

[9]蒙绍权,李桂芬.大学生就业市场失调的传统文化因素分析[J].高教论坛,2011(5):119121.

[10]徐艳丽, 张建军.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类别、特点及培育[J].高等农业教育,2005(2):8183.

[11]朱华,周玉霞.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培育[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3):2528.

[12]侯捷.大学生就业市场建设探析[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3):2327.

[13]郑军庆.以高校为主体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之浅见[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1):1922.

[14]何树莲,梁少群.基于就业市场需求审视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J].2010(36):111113.

[15]王晓丽.女大学生就业市场上性别歧视原因和正视路径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0(4):106.

[16]余秀萍.就业市场歧视女大学生的表现、原因及改善建议[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1):6668.

(责任编辑刘伦)

作者:朱欣

我国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2: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 要: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愈发凸显,因此,文章就高校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让当代大学生在就业理念、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能力上得到提升,从而实现从容就业。

关键词:就业;职业观;综合素质;就业竞争力;对策

引言

當前,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水平越来越快,在全民素质不断提高的同时,大学生由于基数大、就业竞争力不强等原因出现了就业难的现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就业的形势不断严峻,已经成为了民众、媒体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若不能采取有效的方式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社会的稳定性、高校人才的培养以及创新人才驱动战略等都会受到影响,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显得迫在眉睫。

一、大学生就业的现状

(一)大学生毕业人数呈上升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高校的大规模扩招,使得大学生的数量一直呈现出上升趋势,据数据表明:2015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到750 万,2016 年增加到 765 万,2017 年增加800万,而2018 年已经到达 820万。在数百万大学生需要就业的形势下,每年大学生不仅要面对同届学生的竞争,还要面对来自往届未就业、跳槽大学生的压力,因此就业的形势日益严峻,需要就业的人数每年都呈明显上升趋势,导致大学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难度逐渐上升,就业市场压力呈现出较重的压力,就业矛盾愈发突出。目前大学生就业的最大的矛盾就是迅速增长的大学毕业生和供需能力不足的就业市场之间的矛盾,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一直居高不下,而经济形势和就业环境不断下行,造成了更多的大学生不能就业,就业的形势已十分严峻。

(二)就业区域结构不合理

就我国来说,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呈现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总体格局,资源岗位分布不合理、不平衡,据近年来大学生的就业跟踪回访调查显示,在东南部地区读书的大学生更愿意呆在读书的区域,选择在东南部地区就业的大学生也占了绝大多数,同时由于东南部地区的工薪待遇高、就业环境好和发展机遇多等因素,使得大学毕业生竞相涌进东南部地区进行就业,相对的加大了东南部的就业压力,增加了东南部地区的就业竞争度,造成了大学生宁愿在东南部地区待业也不愿意去其他的城市直接就业的现象,使得人力资源无法合理分配,造成了大量的浪费;而相对于西北部地区而言,因为大部分地区属于经济不发达的落后地区,以农业为主要产业,致使人口不断流失,大量的岗位寻求不到合适的大学生,使得就业机会白白浪费,资源配置也不合理,致使地区经济发展愈发减慢,形成缺人、少人的恶性循环。因此,我国的就业区域结构不合理也导致了大学生出现“就业难”问题。

(三)大学生就业趋势盲目化

当前,计算机科学、金融、互联网+、共享式经济发展十分迅猛,使得大学生在最初选择专业时会倾向于一些热门的行业,使得实体经济需要的技术类人才,例如:机械制造、焊接、车辆工程等专业的毕业生出现短缺现象,近年来甚至出现用人单位到高校招生时,直接录取整个班的现象,从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就业趋势盲目,他们以热点为指引,扎堆进入了热门专业,但是热门行业的岗位供给不足,造成了大量的金融、计算机等方面的人才无业可就,而机械制造、食品生产等岗位却无人可招的矛盾境地,这也产生了较大的行业压力,造成了“就业难”的现象。

二、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不强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断增高,但随着高校在招生规模上的不断扩大,高等教育的精英化逐渐转变为了大众化的教育,大学生在综合素质、问题处理等方面参差不齐[1]。学业问题也日益突出,很多高校学生的挂科率居高不下,学习动机功利化、目标不清晰等问题致使大学生离企业岗位的要求产生断层式的差距,因此,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

(二)缺少职业规划目标

在现代社会,新兴行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也不断产生,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没有对就业产生足够的重视,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很多时候都停留在看招聘信息等表层,对于招聘企业的具体要求和职责岗位不清楚,不明晰,理解的也不透彻,去面试的时候往往答非所问,人云亦云,不能清晰的展示出大学生自身的素质,究根到底,还是由于大学生自身没有进行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清晰的目标指引,学习的氛围也不浓厚,使得大量的学习时间被浪费[2]。根本的原因在于大学生对社会的发展状况不了解,对自身认识不足,不能清楚的对职业进行选择,从而感到迷茫,失去了方向。

(三)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薄弱

就业实践是指大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理论学习的知识与理论,通过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统一,在提高自身认识的同时也对自身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提升,达到理论学习和实操能力满足企业的岗位要求。目前,众多高校开设了大量的理论课程,但是实践类课程偏少,实习基地数量不多,实习时间严重不足,使得大学生对于自己所处行业的发展形势、热点重点、困境瓶颈表现出不了解、不明晰的状态,因此,在偏重于理论学习的大学校园中,大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更加薄弱,在当前国家的就业状况中分布明显,大量的技术类的实际操作岗位严重缺少人才,一些企业在实习生的招聘方面屡屡找不到人,产生了学生找不到实习而企业又招不到实习生的矛盾现象,从而大学生的就业时间能力无法满足社会企业的要求,从而产生“就业难”的问题。

(四)高校就业指导不足

大学生在高校内较少接触就业,对于就业的认识暂时处于空白的状态,这是高校的就业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是由于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不系统、不连贯、不全面,使得大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的认识不深刻,对就业的重视程度不高,有些想了解的同学也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途径进行咨询,致使大学生在高校中获得的就业指导类型偏少,总体质量偏下。因此,提供有效的就业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了解和把握就业的形势、制度和相关的政策,从而有针对性的提高就业相关的能力和技巧,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但就目前高校所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而言,呈现出内容不够系统,理论性过强,就业的精准化和特殊学生群体的指导尚未完全建立,就业指导的成效有限。

(五)自信心和耐挫折能力不足

当前,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很多大学生都是在父母的宠爱中长大,没有经历过大的风雨,没有体会过竞争所带来的压力,不会主动去寻求岗位,大部分只会一味的等待,而不能积极主动的向企业去介绍、展示自己,不能主动的去加入就业竞争的大浪潮中去,出现了往往简历看上去十分漂亮,可是面试却接连失败的现象,尤其是非名校毕业的学生来说,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与名校的学生同台竞技时,往往会出现信心不足、紧张、心虚、怯场的情况,致使表现的很差,从而失去了就业的机会;同时由于经历的失败过少,在一两次面试失败后就不再去面试,反而以考公、考研等作为借口回避直接的竞争压力,从而自身素质不能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从而难以实现就业。

(六)个人主义突出,团队意识薄弱

近年来,由于西方成功思潮的不断涌动,过分强调个人的奋斗及成功,使得大量的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功利化、团队意识薄弱的現象,在集体活动中,每个人都渴望展示自己,而没有了奉献和合作的意识,因此,在当今企业特别看重团队合作精神的时代,越来越多个人主义的大学生很难找到中意的工作,因为他们表现出的是想在任何的活动中展现出自我的价值而非团队的价值,对集体和他人的事情充耳不闻、漠不关心,与当今社会的合作共赢精神相违背,与社会对求职者的要求产生了背离,从而产生了就业难的现象。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大学生自身素养建设,提高就业竞争力

当代大学生在就业难的问题上首先要从自身寻找原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打造强有力的就业竞争力。第一,要适时的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明确自身发展方向,通过职业测评、精准指导来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和相关的优势,是自己能够匹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从而最大限度的做到人职匹配。同时,大学生要积极运用新媒体技术来搜集就业的相关信息,借助新媒体来克服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达到全面、真实、快速了解就业岗位信息的目标。第二,要认真学习就业技能,增强自身综合竞争力。一方面大学生要从就业观念、就业信心、求职技巧等多个方面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另一方面,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应当融入职业价值观、职业选择等教育,提升大学生在社会的适应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

(二)构建提升能力评价体系,满足就业市场要求

高校是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在现代社会,高校的教育一方面要一步一个脚印,深耕发展;另一方面又要切合时代主题,与时俱进。社会的需求日益变化,因此高校要深入落实习近平新时代的社会发展要求,建立多维度、多层次、多维度人才观念,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构建科学的能力评价体系[3],一方面既要将专业培养的目标、产业结构的变化和发展、学生的能力结构及自我发展融入就业教育中,加强就业相关教育的内涵;另一方面要加强师资力量、教学硬件设施、教学课程安排等关系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探索就业的理论并构建就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完备的能力评价体系。同时,高校需对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跟踪,做好就业满意度、学生发展的反馈,推进高校自身就业体系的完善,加强各个环节的监测,更好的让学生全面发展,从而解决当前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4]。

(三)合理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分类精准培训

近年来,国家提出“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口号后,大量的中小型企业涌现,从人才需求层面上来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但有部分企业一味的追求高学历,使高端人才从事与其不相符的工作,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企业要根据实际的用人需求,遵循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标准,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需求规划,不应盲目追求高学历,同时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人力资源招聘与录用标准,精准的选拔和实用人才,使人才能够真正在企业成长和发挥自己的才能,让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5]。同时,要整合招聘渠道,充分利用新媒体等多种方式,在体现企业自身需求的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和完备合理的培训体系,并根据各类学生群体的需求,制定有相应特点的培训计划[6]。通过企业的内部与外训培训相结合,共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从而满足企业自身对人才的要求,促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真正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困境。

(四)做好制度保障,鼓励大学生创业

当前,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口号,相应的创客空间纷纷成立,但是在行政审批上大学生创业还存在制度的帮扶,政府应该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来带动就业,放宽大学生创业的门槛要求,积极帮助大学生寻找资金来源,放宽户籍管理制度,使大学生能真正留在当地城市;同时要制定大学生创业优惠补贴政策,在税收、贷款、利率等方面都要加大扶持力度,加强法律意识的普及,要求每一个就业单位的大学生都应签订劳动合同,保证大学生的合法权益,而且应加大对西、北部地区就业政策的宣传,鼓励大学生去西部就业,支持西部建设,在一定物质奖励的基础上还要设置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实施方案,真正做到让学生后顾无忧;再者,要加大对官方就业信息渠道的建设,打造多部门、多省市、多区域的平台,保证就业信息传递及时、通畅,使更多的大学生能就业、想就业。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国家进入转型期中,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困境,但在困境面前也有着机遇和挑战,“就业难”现象的出现,是社会前进和发展的一个缩影,要让大学生真正能從困境找到突破,这需要大学生自身、学校、企业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共抓共建,切实做好就业工作,因此,通过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加强就业课程的指导,做好实践与课程的结合,把握行业就业信息,以创新创业为助力,真正的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其就业竞争力,从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困境[7]。

参考文献:

[1]李元元,张一婷.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8(07):3-4.

[2]关磊,黄子倩.高校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基于150名大四学生的调研[J].劳动保障世界,2017,21(20):11-15.

[3]陈莹花.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思考[J].湘南学院学报,2008(3):113-117.

[4]王淼.当代大学生就业困境[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5):46-49.

[5]孟丽娟.大学生就业对策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8(20):28-29.

[6]李华,张健.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29-31.

[7]林丽萍,廖文娟,黄伟山.当代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常态与就业观分析[J].当代经济,2018(10):142-143.

作者:唐诗潮

我国大学生就业论文 篇3:

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发展历程、演进轨迹及动力系统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经历了萌芽、初步发展和全面发展三个历史阶段。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理念由择业指导转变为生涯辅导;课程地位从高校的边缘走向中心;课程实施由经验型走向科学化。政府、高校、大学生是就业指导课程发展的动力因素。政府的政策扶持、高校的实践探索、大学生的现实需求构成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不断完善的动力系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演进轨迹;动力系统

作者简介:侯婷,女,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分团委书记,助教,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为适应我国高校就业制度改革的需要而开设的一门课程,[1]是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落实国家就业指导政策的主要载体。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历史梳理和总结,对政府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对高校顺应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改革以及推进大学生个人实现顺利就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时期

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实践活动始于个别学校的自觉行为。1916年,清华大学校长周诒春开设“生涯规划”等相关的辅导课程,拉开了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序幕。之后,由于我国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我国的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长期处于停滞状态。1986年,深圳大学首开改革开放后大学生就业指导先河,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成立就业指导中心,主要职责是通过开设就业辅导课,创办《就业辅导报》,搜集职业信息,组织用人单位开展招聘,来帮助大学生择业就业。[3]此后,在深圳大学的引领示范下,一些高校开始了对就业指导工作的探索和實践。但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我国实行统包统分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缺少开展就业指导的环境,造成就业指导工作不受重视,所以,这一时期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虽有发展,但规模和速度都极为有限。

(二)初步发展时期

20世纪80年代末期,为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要求,我国开始推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政策。就业体制的改革使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实施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成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高等学校发展的一致需求。1990年,国家教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有条件的学校有计划地开设就业指导课或讲座,帮助毕业生做好就业前的各种准备。1995年,《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的通知》建议,在高校高年级中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并加强教材编写工作。这一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由个别院校的实践探索上升到国家层面,进入了政府政策引导、普遍规范发展的历史阶段。

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也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1)由于存在历史局限性,造成国家出台的指导意见存在很多不足,如指导对象仅限于毕业生、就业指导观念陈旧、指导形式单一、指导工作的“季节性”等;(2)高等教育的精英化、小众化,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分配中的从属地位没有明显改变,以及就业指导对毕业生的就业成效不高等原因,导致高校在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方面动力不足,就业指导课程在高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不高,处于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边缘。

(三)全面发展时期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1999年,国务院批准了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确立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同年,我国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大学生的就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更为宽松的实施环境以及更加强烈的就业需求,进一步凸显了以服务于大学生就业为指向的就业指导工作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也极大地推动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2003年,《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将就业指导课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日常教学。2007年,教育部颁布《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教学要求》”),详述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课程性质与目标、主要内容、课程设置、教学评估、教学管理与条件支持。2009 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国高校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此后,国家在每年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都有所强调,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这一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进入课程建设的大发展时期,课程进一步普及,课程体系更加完备,课程实施更为规范,制度保障更加有力。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演变轨迹

(一)课程理念:从择业指导到生涯辅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理念经历了从最初的辅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向关注全体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由关注大学生短期的初次就业向长期的职业规划转变。[4]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课程对象的全员化。早期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以“人职匹配”为理论指导,以学生就业安置为目标,就业指导工作主要集中在就业阶段,面向毕业班学生进行。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的课程理念的转向,使得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大学生,既要关注毕业班学生的需求,以职业选择、准备、就业和适应为工作重点,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顺利就业;同时,也要关照其他各年级学生的发展需求,以教育大学生学会自我适应、社会适应和职业适应为重点,为大学生承担相应的社会角色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2.课程实施的全程化。生涯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就业指导也必须贯穿于整个大学生生涯的动态过程,而非毕业时静态的人职匹配。[5]课程实施的全程化,既表现为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要贯穿高校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结合不同阶段大学生的认知特点、重点问题和个体需求差异,分阶段、持续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也表现为就业指导课程理念要渗透到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通过各学科教学、学生教育活动、高校管理工作等途径,全方位地对学生开展生涯发展教育。

3.课程内容的拓展和丰富。以择业指导为理论基础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主要包括就业政策的解读、就业技巧的培训、就业信息的收集以及就业观念的教育等内容,其目标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和行为规范,掌握求职技巧,正确选择职业。而生涯教育概念的引入,使得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转向强调人的生涯意识的培养与教育,重视学生个体对自己职业的规划和选择能力的提升。因而,在课程设计上又新增了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以及市场实践体验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二)课程地位:从边缘到中心

1990年,《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毕业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应有计划地开设就业指导课或讲座。1995年,《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就业指导选修课的通知》提出,将就业指导课作为选修课试行。2007年,《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进一步明确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开设,并要求经过3~5年的完善后全部过渡到必修课。2009 年,《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再次强调,高校要“开设就业指导课并作为必修课程”。自此,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在政策上完成了从“鼓励和提倡开设”到“必须开设”,从“选修课”到“必修课”的“进化”。

这种过渡和演进并不是课程性质的简单变化,而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不断完善的必由之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以必修课的形式存在,成为高校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之一,表明其地位和作用在制度上得以确认和保障。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已逐渐从高校工作的边缘走向中心,在高校课程及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三)课程实施:由经验型转向科学化

1.授课师资的专业化。我国政府和高校一直在推进就业指导教师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非常重视就业指导教师的培训。自1994年开始,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每年筹办毕业生就业指导人员和任课教师培训班,为就业指导课的开设培养师资。在授课教师的资质上,国家早在1995年就提出了由学校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德育工作人员担任,并从1999年开始推行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证,从而提高了就业指导教师的准入门槛。同时,国家还从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身份待遇,支持就业指导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等方面着手,鼓励教师努力提升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提高就业指导水平。

2.教学研究的规范化。(1)教研室的成立。2009年底,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指出,有条件的学校可成立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就业指导教研室的成立对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材编写、教学与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师资培训等,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2)教学标准的出台。《教学要求》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展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科学化建设作了充分的理论和实践准备,进一步推进了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由经验指导向科学规划的深刻转型。[6](3)教材的规范建设。教材是课程建设的核心部分。初步发展时期的就业指导课程教學主要使用由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教育部等政府部门集中编写、出版的统编教材。随着就业指导课在高校的推广和普及,高校也加强了教材的本土开发和编写,为本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的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4)教学监督与评价的加强。教育部多次强调,要重视对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情况进行检查,一方面,通过经常性的教学检查,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秩序、教学效果进行规范管理;另一方面,通过组织课程观摩、交流,评选出一批示范课程和精品课程。最后,通过分析监督检查结果,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激励反馈机制,从而调动就业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3.课程实施形式的多样化。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是一门综合课程,既重视对学生知识的系统传授,也重视学生态度、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培养。单一的班级集中授课的教学形式不利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因而,要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以讲座、论坛、培训为补充,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新创业设计大赛等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实施形式。这既是对大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开展个性化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必要举措。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发展的动力系统

政府、高校、大学生是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三个动力因素,这三个因素构成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走向完善的动力系统。

(一)政府的政策扶持

政府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动力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1)政府角色的转变。伴随着大学生就业分配政策的改革,政府在大学生就业中的角色也发生了从完全包办到半管制,再到服务型角色的历史转变。[7]角色的转变需要政府转变工作方式,从直接参与大学生就业分配的微观事务领域中退出来,转向宏观调控的方式。作为大学生就业分配的多元主体之一,出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相关的政策,是政府介入大学生就业工作的一条重要途径。(2)政府促进就业职责的实现。促进就业是政府的重要职责和任务,政府需要采取有效方式,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从而保持就业形式稳定,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3)政府其他工作开展的需要。政府有必要通过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行业、就业地域、就业形式做出宏观的指导,以使人才的流动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政策支持是政府推进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主要方式。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出,政府在实施机构、师资力量、授课方式、学科建设和组织领导等方面都提出了确保课程实施及科学化建设的意见,为就业指导课程在高校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组织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等部门编写统编教材、组织中国职业生涯规划国际论坛、举办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硕士培训班、支持就业专项课题的申报和研究等,也是政府除立法、行政手段之外,服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另一有效途径。

(二)高校的实践探索

高校推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发展的动力来自三个方面。(1)法律规定的责任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59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履行法律责任的重要途径。(2)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要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只有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全面服务于毕业生就业创业,才能提升高校的社会声誉和知名度,赢得社会支持,获得长久发展。(3)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高等教育的终极目标和崇高使命。就业指导课程以生涯辅导为理论基础,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指向,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

高校对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探索实践早于政府的指导和干预,是就业指导课程发展的重要助推力。(1)课程开设进一步普及。2007年以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被多数高校纳入教学计划。[8]同时,查阅各本科类高校的教务处、招就处、学生处的网站也发现,很多高校都设置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并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2)推动学科建设。北京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已经尝试设置就业指导的硕士、博士专业方向以及硕士学科点。(3)多元化课程实施体系的探索。2000年,北京市学联等单位发起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8所首都高校开展“2000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4)加强课程研究。各高校非常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经验交流和理论研究。2005年,河南省举办“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高峰论坛”;2006年,华南师范大学举办“广东省高校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高层研讨会”。同时,有关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研究的学术论文和专著也不断涌现,数量和质量逐年攀升。

(三)大学生的需求驱动

大学生成功就业的现实需要是就业指导课程发展最直接而原始的动力。“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时代,政府将就业的自主权让渡给了学校和毕业生本人,毕业生作为拥有自主支配自身择业权利的供给方进入毕业生就业市场,按照个人能力、条件参与市场竞争。因此,不断提高自己的就业力,在激烈的市場竞争中取胜,成为众多大学生的迫切需求。这种现实需求,倒逼政府和高校必须不断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使之成为帮助大学生成功择业、顺利就业的一种较为便捷、有效的途径。

大学生的现实需要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形式的改革。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人才的需求,使得高校大学生不仅需要重视就业技能短期的培训和提升,而且更加需要重视发展潜能的长期教育和培养,这就使得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必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学内容。课程的实施应面向全体大学生,实施的过程应贯穿于学生大学阶段的始终,贯穿于高校所有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同时,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必须考虑学生的群体共性和个性差异,采用多元多样化的课程实施形式,从而切实提高课程教学的实效性,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妍.浅谈就业指导课的课程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9(9):142-143.

[2] 刘筠.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问题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46-50.

[3] 朱永平.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11.

[4] 朱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解读与思考[J].就业与创业,2009(7):33-35.

[5] 王正斌,李春雷.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创新与发展探析[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6):50-54.

[6] 马艳芬.从边缘到中心: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演进历程及重要转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08-112.

[7] 赖德胜.缓解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政府职责[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8):10-12.

[8] 王莎佳,钱文彬.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兴起、发展与挑战[J].教育与职业,2011(8):80-82.

[责任编辑 盛 艳]

作者:侯婷

上一篇:肝脏免疫学认识论文下一篇:中外法医学司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