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程研究论文

2022-04-18

【摘要】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核心素养不仅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且它还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英语课程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小学英语课程研究论文 篇1:

我国小学英语微课程研究述评

摘要:小学英语微课程作为教育与信息技术发展相结合的新产物,在国内教育领域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相关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小学英语微课程的制作、作用、运用和意义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结合我国小学英语微课程的实际和研究现状,今后小学英语微课程的研究应凸显小学英语微课程开发的理论性、规范性、实证性和保障性。

关键词:小学英语;微课程研究;综述

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中,小学英语微课程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资源,小学英语微课程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应用在学科教学中,构建出生动、有趣、灵活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教学观念与方式的变革带来新的机遇。

一、研究内容归类

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笔者以“小学英语微课”为主题,对近年来所有的文献进行检索,得到238条记录,对238条记录进行辨别,去掉重复内容,删除无效文献,最终得到围绕“小学英语微课”主题的文献共236篇。其中:博硕士论文9篇,占3.8%;期刊论文213篇,占90.3%;报纸文章13篇,占5.5%;会议文章1篇,占0.4%。为了达到较高的查准率和查全率,本文检索方案采用以主题词为主的检索方式。因为主题词经过了规范化处理,它对文献中出现的同义词、近义词、多义词及同一概念的不同书写形式等进行了严格控制。[1]

在阅读大量小学英语微课程相关研究文献和观看大量小学英语微课程论文的基础上,笔者以内容分析法为研究工具,按照全部文献资源的研究类型进行排序统计,发现以下几类研究内容比较突出,其中近一半文献的研究集中于小学英语微课的运用,达112篇,占文献总数的47.5%;其次是小学英语微课设计与开发的方法,达52篇,占文献总数的22.0%;再次是小学英语微课程的概念等方面的研究(9.6%),关于小学英语微课程的作用研究(7.7%),小学英语微课程开发的意义研究(6.8%),还有其他6.4%是对国内外的小学英语微课程进行了对比研究。

(一)微课程的概念

微课程是由英文Micro-lecture翻译而来,是舶来品。目前,人们对于微课程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微课程的定义众说纷纭,纵观文献,有以下几种说法。

美国学者戴维·彭罗斯最先提出微课程,他认为微课程既是一种进行知识挖掘的工具,也可以看作是微型的知識脉冲。[2]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老师认为微课程又名微课,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课程,强调教学微视频与相关配套教学资源的有机整合。[3]华南师范大学的焦建立对微课程的定义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4]上海师范大学的黎家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5]

人们对微课程概念的认识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在不断地发展,从关注外部形式、内容大小和时间长短发展到现在从其知识点的密度、关联度、系列化和系统化角度去分析和界定。[6]

(二)小学英语微课程开发的方法

小学英语微课程开发的方法很多,涉及多方面的内容,笔者阅览文献发现主要可以从编写教案、制作课件、设计任务单、录制微视频等几方面入手。

1.准确定位目标,编写微课教案。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教材,基于学生的学情,制定微课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然后从Warming up,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Consolidation,Summary和Homework五个环节精心设计微课制作的教案和微课脚本。[7]

2.搜集微课素材,制作初始课件。微课教案设计好以后,就要进行初始课件的制作。教师根据教案设计的每一步骤,搜集大量多媒体素材,制作成画面清晰、布局合理且吸引学生的精美课件。[8]

3.深入钻研教材,设计学习任务单。自主学习任务单是和教学视频相匹配的,一般包括三个要素: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和困惑与建议。学习指南包括课题名称、达成目标、学习方法和建议等。学习任务就是观看视频完成的任务。困惑与建议指的是学习学过程中遇到的不懂的地方或是对微视频的建议。[9]

4.利用录屏软件,录制微课视频。用录屏专家或Camtasia Studio8录制微视频,首先要打开录屏软件和PPT的界面,戴好耳麦,调整好话筒的音量,然后单击录制按钮,开始录制。教师也可以先打开录屏软件,导入PPT,然后在PPT中的选项里按录制按钮进行录制,这种方法更易于操作。[10]

(三)小学英语微课程的运用

小学英语微课程一般只讲述一个教学知识点,这个知识点是供学生自主学习时,必须要教师讲解才能领会的内容,是学习的重点、难点或者易错点。小学英语微课程的运用在教学中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检验微课程作用的有效途径,具体可以从课前导学、课中引学、课后辅学几个方面入手。[11]

1.课前自主学习,提升能力。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前使用微课资源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其自主性,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便于课上解决,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12]

2.课中突破难点,答疑解惑。在课堂上,教师要组织学生针对自主学习阶段提出的疑惑展开讨论交流,并适时给予引导。如果是视频上可以解决的问题,那就带领学生继续观看微课视频材料,辅助学生逐步找到问题答案。这样既能让学生逐步理清知识点,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质疑能力和自学能力。在师资较为短缺的地区,学生在课上观看微课视频理解知识点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13]

3.课后复习巩固,拓展知识。学生可以在课后通过观看微课再次复习巩固课上学习的重点内容。微课程不仅能辅助学生复习,还能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课堂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给班级优秀学生安排一些拓宽知识面的视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性地学习教师安排的微课,这样能很好地解决课堂上因为大班授课,而满足不了部分优秀学生求知欲的问题。[14]

(四)小学英语微课程的作用

小学英语微课程的作用在文献中论述颇丰,而且观点比较一致,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的合理补充,二是学生学习的新媒介,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15]

1.课堂教学的合理补充。梁乐明等认为微课程应注重与现实课堂教学的整合,应当扎根于现实课堂的土壤中。[16]微课程在课堂中可以承担不同的角色:新课导入、重难点讲解、课后练习等。在与课堂教学整合层面,需要注重教学环节设计,即对学生需求进行剖析,结合教学任务,确定学习内容,并建构成微课程资源。从这个角度来看,开展小学英语微课程开发和设计,是传统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是目前课程内容走向精细化和便利化的一条捷径。

2.学生学习的新媒介。微课程的出现是信息技术和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其根本的作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适应新时代学生便捷学习的需求。王觅等认为微课程资源的微型化、碎片化符合各取所需的学习形式,能有效增加学生学习机会和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17]

3.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载体。马朝宏等认为,微课程让教师从教授者变为学习者、开发者和创造者,在简单、有趣、挑战中享受成长。[18]刘静波认为微课程是一种需要教师学习的“课程”,一个借以成长的工具,更是一种教师自发的“草根”的教研方式。[19]微课的制作,需要教师在过程中运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学习的内容。正是由于微课的信息技术含量较高,迫使教师不得不继续学习,以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0]

(五)小学英语微课程开发的意义

小学英语微课程的开发,促进了教育信息化进程,更好地帮助学习者学习,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教学指导,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构成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意义深远。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二是英语课标的呼唤,三是教学改革的需要。

1.时代发展的需求。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学习的方式方法日益更新,顺应时代的微课程成为师生的新宠,备受关注,相关研究文献逐渐增多。微课以其“短、小、精、活”的优势,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前课后完成,知识难点的内化经教师的帮助与同学间互助完成。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而言,微课程可以使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架构,调节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和任务,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学习,打破了小学生接受能力差异与学习时间不同的局限。

2.英语课标的呼唤。《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大力倡导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生英语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使学习的渠道得以拓展,最终达成学生自主学习的目标。用微课程辅助小学英语教学,适应了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需求,微型化的教学资源丰富了教学内容,满足了学生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需求。

3.教学改革的需要。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花大量时间对单词和句子进行操练,加强记忆,课堂比较低效。微课的出现改变了现状,单词教学环节可以使用微课辅助教学。这样可以使得单词学习形式更加丰富,适合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是教学改革的需要。

二、研究进展评析

通过检索文献及对文献进行比较和分析,笔者发现近年来广大研究者在对小学英语微课程开发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主要成績

1.研究范围不断拓展。从检索文献的内容看,微课程开发研究的范围不断扩大,集中于小学英语微课的运用,小学英语微课设计与开发的方法,小学英语微课程的概念,小学英语微课程的作用,小学英语微课程开发的意义等。这些方面的研究涵盖了小学英语微课程开发的核心要素和主要内容,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我国小学英语微课程开发的现状和全貌。

2.研究视野不断扩展。小学英语微课程的文献从开始的笼统涵盖到细化深入,关注了具体课型的具体设计,研究视角逐步扩大。如基于故事情景的小学英语微课的设计。这样的微课给研究教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要求研究教师对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合理的组织,并将其编织成简短又富有意义的故事。在故事情景的设计以及素材选取方面,还应与知识点内容有一定的适切性与关联性。

3.研究内涵不断深化。关于小学英语微课程的运用研究把小学英语微课程开发的研究推向一个新高度,注重理论引领进而深化内涵建设。一是丰富微课资源。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教育资源也在不断充实,更多、更丰富的微课资源,可供更多的学习者自由地选择。二是完善微课制作“生态链”。微课不是单一地观看视频播放,需要一系列的“链式”设计,形成“制作—应用—反馈”有效运作的螺旋上升型生态链,使它和传统的多媒体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有所区别。

4.研究层次不断提升。目前小学英语微课程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在心智和品格养成方面有所获益,并能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增进其文化意识,无形中使小学英语微课程的专业研究层次显著提高。第一,合理选择微课程教学内容,紧扣英语课堂教学的核心知识点,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和效率。第二,合理分配小学英语微课程的教学知识点的时间比例,紧扣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第三,微课程的制作从小学生的基础水平出发,适当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增进其文化意识,帮助学生更恰当地运用英语知识。

5.研究队伍不断优化。微课程是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从文献的先后顺序看,微课程的起初研究者是胡铁生、刘静然、黎加厚等一些高校的教授及博士生、硕士生,他们有一定的理论高度,经过学术研究的规范训练,有科学的研究精神、严谨的研究态度和精湛的研究方法,属于学术派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者范围越来越广,向一线教师倾斜。从文献作者的构成来看,现在的研究主体主要是从事一线教育教学的教师,他们对小学英语微课程的运用、制作方法及作用有切身的体会和实际的需求,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从教学实际出发,有一定的针对性,能够代表广大师生的心声,属于实践派研究。学术派和实践派的相互补充优化了研究者的队伍。

(二)不足之处

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资源形式,小学英语微课程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深度不够,应用效果缺乏实证研究。小学英语微课程发展到现在,研究的范围己经比较宽广了,不仅有基础理论的探讨,还有微课的设计、开发、应用等各环节的研究成果,但是研究的深度还不够。大多数微课程研究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具体的实践过程,也没有规范的研究方法和丰厚的研究成果。

微课最先在国外兴起,后来被引入国内,国外可汗学院的成功案例让国内的许多微课研究者都对微课的应用效果及发展前景信心满满。但微课是否真能促进学习并没有在国内得到证明。笔者始终认为对于微课的应用效果,最有发言权的是学生。只有学生在学习微课后,学习成绩、学习兴趣或学习效率有大幅提升,才能证明微课存在的价值。

2.形式不够规范化,缺乏学习评价体系。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既然是课程,就需要有完整的教学配套活动,而不是课堂教学片段,或省略许多程序与步骤,直奔主题的知识点讲解。目前,许多微课程没有清晰的课程说明和完整的教学结构,使学习者无法快速了解课程的教学目标或内容,在学习前没有一定的心理预设。

在目前的微课学习中,学习者大多是孤立地看视频,而得不到学习结果反馈,无从知晓学习的效果,评价体系缺乏。评价理论文献研究中,只有《从学习元看微课评价的设计》一文比较系统地提出了学习结果的评价方案,但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实施。目前国内微课平台没有提供一套完整的学习评价过程,与完善的学习评价体系形成还有很远的距离。

3.开发技术不够简化,平台缺乏有效管理。对于信息技术基础比较薄弱的教师来说,现有的微课开发技术还是太复杂了,不容易操作。一线教师平时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他们要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微课的探索,往往力不从心。如果教师想要制作出系列的微课程,那么现有的微课制作技术与设备会成为很大的阻力。

目前,免费的微课平台也没有完善的管理机制,微课程设计与开发中的交互功能非常缺乏,特别是在提供同步在线讨论、支持小组在线协作学习等方面,微课程建设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三、未来研究展望

纵观小学英语微课程的现状和教育发展趋势,小学英语微课程的重要作用日趋明显,也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鉴于小学英语微课程的研究现状和教育发展对微课程的要求,今后小学英语微课程的开发范围会越来越广,但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小学英语微课程在其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足,需要正视和反思。今后的研究中,以下几方面值得关注。

(一)理论层面:增加理论研究深度,注重与实践相结合

要想微课程在接下来有积极、健康的发展,就要“理论”“实践”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日常教学中可以选择现有优秀微课程资源,或自主开发出系列完善的微课程,然后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去,让学生用成绩来说话。实证研究可证实微课程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二)技术层面:优化研制技术,加强学习平台建设

要想通过微课把知识顺利传递出去,降低技术门槛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应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思考如何设计微课内容上,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纠结软件的使用上。因此首先必须简化微课制作程序,开发简易、规范的微课制作软件。其次可创建知名的微课学习平台,让人们一提起微课,就马上想到相关的网站或媒体。平台里的微课分类应清晰明了,让教者和学者都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所需要的微课资源,方便学习和交流,做到时间利用最优化。

(三)管理层面:建立学习共同体,相互评价监督

在传统的班级授课中,有教师的监督和同伴的影响,使学习者能够努力学习。而在网络学习中,学习者主要靠自我监督,比较像孤军奋战,学习很容易中途放弃或是受影响和干扰。如果在微课学习中,能建立学习共同体,建立评价体系,学习者之间互相鼓励、互相监督,就会使其有心理归属感,并且共同进步。

总的来说,在学习走向移动化、微型化、碎片化之时,学习资源和方式的变革势在必行。小学英语微课程的出现正是顺应时代的潮流。但小学英语微课程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诸多相互联系的环节等,建设之路还很漫长。笔者希望本文相关的研究数据和结论以及对策建议对推动我国小学英语微课程建设的深入发展具有实践价值和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潘广友,等.学术论文关键词的概念辨析和选词应注意问题[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S2).

[2]王国义.基于微课的小学英语故事教学法研究[J].学周刊,2017(4).

[3]胡铁生,等.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 2013(4).

[4]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 2013(4).

[5]黎加厚.微課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4).

[6]胡铁生.微课的内涵理解与教学设计方法[J].广东教育(综合版), 2014(4).

[7]李玉平.微课程——走向简单的学习[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11).

[8]赵继宏.小课堂大智慧——小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隐形翅膀”[J].学周刊, 2016(35).

[9]张春辉.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建议[J].学周刊, 2016(29).

[10]冯冰清.微课制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设计策略——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小学英语教与学”为例[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6(4).

[11]梁慧.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课前导学模块的设计和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6:7.

[12]盧婵梅.浅谈“微课”及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英语广场, 2015(1).

[13]杨青青.基于微课:例谈译林版小学英语语音板块教学的有效设计[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5(11).

[14]何立艳.微课在廊坊市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 2015(30).

[15][20]陈如丽,谢李伟.思维导图微课在提高学生思维品质中的作用分析——以小学英语五年级“Read and Write”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 2015(10).

[16]梁乐明,曹俏俏,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 2013.(2).

[17]王觅,贺斌,祝智庭.微视频课程:演变、定位与应用领域[J].中国电化教育, 2013(4).

[18]马朝,刘溜.微课程:教师成长新途径[J].现代教学, 2012(11).

[19]刘静波.构建微学习生态系统——基于微课程的教师培训新模式[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2(11).

A Review of Studies o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Micro-Lectures in China

WANG Xiao-qing

(Sihong Qingyang Primary School, Sihong 223900, China)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English; study on micro-lecture; review

作者:王晓青

小学英语课程研究论文 篇2: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英语校本课程研究

【摘要】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核心素养不仅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且它还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语言知识点掌握程度的综合反映,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小学英语原著阅读校本课程开发为例,探究原著阅读在培养小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英语原著阅读;校本课程;小学英语

【作者简介】蔡小丽,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文学院;张智慧,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文学院;何菊华,华师附小恒大南海学校。

一、引言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型人才,即为适应全球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全方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探索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具体行动,还是加强我国教育在国际竞争力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一背景下,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地进行教研,尝试开发出适合本校甚至全国的校本课程,如小学英语原著阅读。本文旨在说明原著阅读在培养小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指出其不足之处并进行改正和提高,使原著阅读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二、小学英语原著阅读应用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可行性分析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强调尊重人的价值和主观能动性,认为心理学应研究人自我实现的价值。英语原著分级阅读的内容设计以育人为目的,为人的正常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环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同时也教会了学生如何学习。此外,英语原著分级阅读符合人的需求。阅读的任务设计、情节设置都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趣味较强。从内容上来说,故事的发展贴近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其中一些极具想象力的情节也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

1.知情意结合,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英语原著阅读可促进价值建构和精神成长。人本主义教育认为教育应针对学生知、情、意的需求,结合学生的经验去设计学校教育,从而使学生的潜力得以充分发展。英语原著阅读充分体现人本主义教育的理念,其内容不仅贴合学生生活,并且学生能根据需要选择绘本内容。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在智能方面得以自我表现,在情意方面也能掌握自立立人的能力;另外一个观点是针对目前及未来的生活需求,使每个学生学习到必要的知识、技能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适应多元化的社会。这个观点体现了英语原著阅读在学生文化意识和语言能力这两个英语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原著阅读设计主要是以西方国家文化背景为主,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培养文化意识,提升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因此,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原著阅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2. 学会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罗杰斯认为教育目标应该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适应环境变化和学会如何学习的人,而非像以前一样只注重知识内容的学习和考试结果的评判。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英语原著阅读的内容大多为情景式对话,并且具有故事性。由于自身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小学生难以理解过于复杂的文字。一本好的英语原著阅读课本,画面和文字都应具备故事性,使学生能根据图画呈现的不同情境恰当地使用英文进行对话。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三、小学英语原著阅读应用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性分析

1. 文化意识的培养。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英语教学在加深学生对本国文化理解的同时渗透外国文化,进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结合原著阅读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文化因素,逐步增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力。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创设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境,让学生在体验真实语境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如,小学三年级的原著阅读围绕“饮食”“家庭”“生活”等主题让学生了解了不同国家的文化。

2.思维品质的培养。思维能力是人们运用思维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与思维之间关系密切,学习英语有助于提升学生思维的逻辑性,促进思维多元化。小学生年龄较小,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依赖于感性的体验,而原著阅读中生动的故事情境便是有效的补充。

英语原著阅读的图片生动有趣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整体理解原著内容,并引导学生关注故事情节发展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性。在进行英语原著阅读教学时,教师依据阅读内容设计风格各异的思维导图以辅助学生理解阅读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实现信息的内化和重组。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3. 语言能力的培养。语言能力,是运用语言所包含的听、说、读、写等技能理解相关知识以及向他人传达意义的能力。在语言实践活动中语言得以构建和运用,学生主动进行语言积累并进行梳理和整合,最终学会灵活运用。英语原著阅读设计以情景式对话为主,图文的形式呈现情景对话,更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但若要真正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主要还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原著阅读正是结合学生母语学习的经验和认知发展需求,针对英、美两种语言的异同,重点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如感知和模仿英语发音、掌握有效记忆和使用英语词汇的方法、理解英语句型的结构和语用功能、在具体语境下开展有效交流以及主动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策略等能力。

4. 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能力包括对英语和英语学习的认识、态度、兴趣、动机、习惯、意志、方法、策略等维度的表征。作为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补充,英语原著阅读通过精美的图画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英语原著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根据图片猜测新单词的含义、故事情节发展,之后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边阅读边完成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后随之而来的成就感会增强学习动机,爱上英语原著阅读,从而提升综合学习能力。

四、小学英语原著阅读应用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启示与建议

1.存在问题。(1)教学手段和模式缺乏丰富性。因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英语原著阅读教学手段和模式缺乏丰富性,显得机械枯燥无味。重复机械的练习虽然能让学生获得优异的成绩,但枯燥的阅读技巧练习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教学中若只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本,学生将难以进行深度有效的理解与思考。所以,教学手段和模式缺乏丰富性会严重阻碍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

(2)缺乏多元有效的评价体系。英语原著阅读的评价机制与教学目标相辅相成,有目标才会有针对性的评价机制。如果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会使教师偏离教学重点,严重者还会阻碍正常的教学计划,降低教学效率,同时也缺少了对学生的约束性,助长了学生轻视英语原著阅读的心理。目前英语原著阅读课程评价体系主要是以文化意识培养为旨归,阶梯式发展性评价为主体,根据学生参与课程和活动的学习动机、参与程度、过程与方法等方面为过程性评价指向,缺乏多元有效的评价体系

2.探索可能的改进措施。(1)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进行对话练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原著阅读材料小组合作进行角色扮演。小学生的表现力极强,角色扮演不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师亦可引导学生进行英语配音练习,通过播放屏蔽英语原著阅读原声的听力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生在表演完毕后,师生共同评价出最优小组。这样不仅把课堂交给学生,同时也达成了教学目标。学生课后与父母一起阅读并配音,通过孩子与家长亲密互动培养了亲子关系。因此,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能不断地激发并维持学生的阅读兴趣。

(2)建立多元化的英语原著阅读评价体系。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重点建构以核心素养为本位的评价体系。作为英语学科的补充课程,英语原著阅读课程旨在弥补英语课堂重语言教学轻素质教学的不足。核心素养是学生必备的学习品格和适应社会的关键能力,特别注重内在的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所以,原著阅读在评价内容上从仅关注学生的成绩到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进行全面科学的综合评价。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制订核心素养评价体系,构建过程性、发展性的评价体系。学生在实践创新能力、文化素养能力等方面各有优势,所以教师不能用片面单一的评价标准去评价学生。

五、结语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原著阅读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能力,而且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与创新的教学手段,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还要选用合适的校本课程英语原著阅读课程。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英语原著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手段,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提高核心素养意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为学生选择更好的教材,从而在核心素养下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N].人民日报, 2016,09,14.

[2]程晓堂,赵思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2016(5):79-86.

[3]顾莹.基于核心素养下小学中年级英语绘本阅读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J].中国教育报,2014:4-6.

作者:蔡小丽 张智慧 何菊华

小学英语课程研究论文 篇3:

利用信息网络资源,优化英语听说教学

摘 要:《小学英语听说活动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研究是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在其设计上体现素质教育思想,把信息技术和英语课程整合,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的培养。强调“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态度和提高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听说教学;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小学英语听说活动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研究是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在其设计上体现素质教育思想,把信息技术和英语课程整合,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和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培养。强调“以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态度和提高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这也是落实“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本课程的实施也体现了我校“科研兴教”的一贯宗旨。同时也推动全校英语教师不断地更新理念,更注重把网络信息技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校的英语教育教学中,使教改春风吹遍学校每个角落。当然,要把课程的研究引向深入,必须学习、实践、总结相结合。现将本课程研究作如下总结:

一、课程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我校研究本课程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网络,开发英语教学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大量的听说训练方面的教学和学习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同时通过我们开发的听说活动资源,让小学生在低、中、高年段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从而循序渐进地丰富学生的词汇量、语言材料、生活素材和世界各国的文化背景,全面提高学生听的技能,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从而训练思维能力。

本课程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在一、二年级阶段,如何充分地开发有番禺特色的听说活动资源,通过尽量多地运用我们设计的贴近生活、贴近番禺的游戏、歌曲、歌谣以及小故事等听说活动资源,向学生输入一定量的语言材料,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促使他们喜欢英语,为下一阶段的学习作准备。

2.四年级阶段时,在上述的基础上,通过开发有番禺特色的听说活动资源,进一步为学生提供趣味性浓的源于番禺生活的听力材料,从而带动学生做一些富有趣味性的英语活动,如:举行英语话剧表演、英语小故事,培养他们的兴趣,最终为下一阶段的听和说提供语言材料。

3.六年级阶段时,学生经过低、中年段有针对性的指导后,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词汇量和语言材料,这个时候,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Topic,自己开发有利的听说活动资源进行听和说的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课外读物,以拓展知识面、丰富语言材料。

二、课程研究方法

1.以教育科研方法论(系统论、信息论、协同论)为指导,规划课程研究方法的整体框架。

2.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开展课程研究。

3.运用“案例分析法、评价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具体方法对研究成果进行科学分析。

三、课程研究过程

(一)课程研究的准备阶段(2010.9-2010.11)

召开动员会议,组建研究组,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和拟定课程研究方案,并聘请专家为研究组成员培训,购置文献书籍;同时,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拟定自己的子课程。具体如下:

1.成立小组

由校长、教导主任组成领导小组,对课程的规划作出指导,并定时检查本次课程研究的进展情况,为研究组提供充足的研究经费、物质保障。

2.确定研究课程

2010年9~11月,在区教研室的指导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研究确定了“小学英语听说活动资源开发与利用”为本校的研究课程。

3.制订管理措施

由于研究组成员工作比较繁重,本课题采用统一、分散的管理原则。在统一目的的要求下,发挥各成员的能动性、创造性,进行分头探索,统一研究。

4.组织理论学习

本课程的研究主要以学习、行动研究法贯穿始终。先聘请专家为研究组成员培训,并购置及学习相应的文献书籍,如,胡春洞主编的《英语教学法》、李庭芗主编的《英语教学法》、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的《小学英语教学法》系列丛书、李若健的《唱歌学英语》、王蔷的《小学英语教学法教程》及《英语教学法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新加坡合编的《小学英语教材》及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加拿大合编的《小学英语教材》、何安平主编的《新课程理念于英语课程改革》等,使课题组成员能较全面了解英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理论知识,能较好地运用于以后的研究工作中。

5.撰写读书笔记,组织交流心得

教师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要运用观察法作好记录,并每月进行一次研讨交流。通过专家指导和阅读文献后,教师反映热烈,认为内容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使他们的视野更开阔,从而更有助于培养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月末进行的交流研讨中,研究组成员都深刻地谈了体会,并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思考和改进建议,为下一阶段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过学习,统一了思想,确定要好好利用教材、媒体等各种资源把本课题组的教学活动和方法设计做到实用、科学、多样、生动。

6.召开全校英语教师会议,把本课程的理念进行集体研讨,贯彻落实到平时的教学实际中去

(二)课程研究的实施阶段(2010.12-2011.8)

1.利用信息网络资源,优化英语听说教学

(1)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

这里所说的课程资源开发不是编写教材或辅导教材,而是因地制宜地制作或编写有番禺地方特色的又可以用于补充课堂教学的小学英语听说活动材料,如,创意听力、配图故事等。为此,学校应尽可能多地为教师配备或购买教学资料,使他们能够及时补充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本学期,我校举办了“小学英语听说活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课程研讨活动,我校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听说活动教学资源,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学生开阔了学习的视野,拓展了思维的方式,也为教师开拓了教和学的渠道,更新教和学的方式,增强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我校小学英语听说活动资源的开发,主要是根据学校教学实际的需要和客观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发一些辅助性资源,并应用于教学实际。我们从本校的实际出发,构建了一个体现我校个性特色的专题性英语听说活动资源网页,这些网页都是研究性学习系统,它们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和实践空间。

(2)利用信息网页环境提供英语教学丰富资源,再现真实情境

网页资料形象生动,图文声并茂,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习兴趣,而且现学现用,检验学习效果。我校确定以六年级为试点年级展开研究。

①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三次小报制作比赛,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小学英语听说活动网络资源,制作的小报要精美,健康有趣。具有一定的欣赏价值。

②在学生中开展了小学英语听说活动网页资源制作比赛,英语文章写作比赛,英文黑板报比赛等。

③组织了一次英语讲故事比赛。要求学生通过小学英语听说活动网页资源,挑选自己喜欢的故事,再用流利的英语进行演讲。通过这一活动,我们很顺利地选出了几个口语比较优秀的学生,再对他们进行重点培训,2009学年在区迎亚运英语风采大赛中,王博和马崧元同学相继获得市桥城区高年级组金奖,并挺进决赛。在区总决赛中,马崧元同学荣获高年级组二等奖,王博同学获一等奖并独揽了唯一一个最佳才艺奖。吴琳和吴曼洁同学也获得了市桥城区英语风采大赛中年级组二等奖的好成绩。

(3)利用信息网络资源与英语听说教学的整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听说能力和创新精神

①通过小学英语听说活动网页资源,在课堂上演绎生动、有趣的卡通英语对话片段,加深学生对新学内容的理解。

②借助小学英语听说活动网页资源,创设语言情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听说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通过小学英语听说活动资源,运用信息技术来辅助英语教学可以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2.利用信息网页资源,促教师素质提高

我校组织教师进行电脑技术的培训,同时借这次培训的机会,在青年教师中进行了一次“小学英语听说活动网络资源课”教学评优工作,郭蓓老师胜出。郭蓓老师于2010年12月份代表学校向市桥城区,上了一节有关小学英语听说活动网络资源的六年级的公开课,黄小珊老师于2012年4月份代表番禺区上了一节有关小学英语听说活动复习课,专题网络教研活动网的公开课,两节课均受到了镇领导和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三)课程研究的总结阶段(2011.8-2011.11)

完善整理归纳资料库和网站,对整个课程研究作全面的总结。

四、本课程的主要特点

1.前瞻性

如今,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正受到中小学校越来越多的关注。多媒体网络开放式教与学的模式,将为我们学生的学习提供很好的条件。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必须是多样化的,我们研究的开放式教与学既符合近距离课堂教学的要求,同时又能为远程教育服务。

2.实用性

由我们在一线参与实验的教师亲自设计制作出来的,从内容的选择到版面的设计,非常符合学生们的性格特点,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

3.学习性

本实验课程的开展,不仅在我校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教育教学研究氛围,同时也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重视和省市兄弟学校的关注。

4.发展性

在全体英语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课程研究工作开展得十分顺利。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了认真而深入的研究,积累了大量宝贵而翔实的研究资料,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达到了预期研究的目标,促进了我校各学科教学与现代教育的整合。同时,还为下一步课程研究打下了坚实的研究基础。所设计的课程研究专题网页同样还可以作为下一课程研究的主要阵地。

五、课程研究的成果与实效

1.探索并建立了开放式教与学的新的教学模式

我们的教师从网页的建立到运用,都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我们既是网页的策划者,又是网页的建设者,更是网页的运用者。我们从实践中来,又到实践中去,积累了丰富的网页教学经验,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地在更新,这就使得我们的网页日趋完善,同时也日渐形成了“引导→探究→收集整理→交流合作→实践→再创造”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并显示出了良好的态势。具体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入网页,找到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进行探究性学习,并及时将相关的资料收集整理在自己的收藏夹内,并与学生、教师进行交流,最后用网页小报或手编小报的方式将自己学到的新知识展示出来。这种模式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2.开发出了一大批极具实用价值的听说活动的材料,建立了丰富的资源库

课题实践证明,资源建设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积累建设过程。学校资源库采用全开放平台,整合了学校自有资源、教师个人资源、其他资源库。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开发出了一大批极具实用价值的听说活动的材料,建立起具有教师个人特色的“系列材料”。

3.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以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教学

应该说,以上课题的研究,给我校的英语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有了网页教学,教师就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了。尤其有了专题性的学习网页后,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多角度的、全方位的、系统性极强的知识库,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和学生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引导学生在知识库中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困难,不断使学生获得新的成功。

六、小学英语听说活动资源开发与利用课程研究展望

科学地开发与利用小学英语听说活动资源,为学生创建一个大空间的、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实现探究性学习的高效率,是我们教学研究的基本宗旨。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不用多久,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将会引领学生进入科学快车道,驶向网页的大时空,融入自主的大课堂中去,学生最终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在全国积极地推进。在本次小学英语听说活动资源开发与利用中,教师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我们广大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必须根据学生学习需要,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开放教学空间,拓展学生学习,运用英语的渠道,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新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高文.建构主义研究的哲学与心理学基础.全球教育展望[J].2001(3):4,5.

[3]鲁宗干.小学英语教师手册[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4]李伯,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实验小学)

作者:陈惠茹

上一篇:企业管理企业会计论文下一篇:会计信息失真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