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地方课程论文

2022-05-12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小学地方课程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中小学地方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课程体系建设却相对薄弱。基于课程出版理念,在教材研发出版的基础上,建设配套课程资源,搭建教学服务平台,开发在线数字课程,提供覆盖教学活动全流程的服务支持,构建中小学地方课程体系,是提高中小学地方课程质量的必由之路,也是新时代对中小学地方课程建设和教材出版的必然要求。

第一篇:小学地方课程论文

地方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初探

【摘要】专业课程体系在培养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地方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一般开设时间较短,经验缺乏。本文将从专业设置院系、课程类型及学分比例、课程内容三个方面分析地方院校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从注重实践、加强知识整合、调整课程组织形式等方面完善专业课程设置。

【关键词】地方院校 小学教育 课程体系

一、D学院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概况

D学院从2016年开始开设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具体有小学教育(文科)和小学教育(理科)两个方向,开设院系分别为文学院和数理学院。

现将D学院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专业课程(包括教师教育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能力课程中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进行统计归类为:教育心理类、学科专业类、学科教法类、教师技能类、艺术修养类、通识教育类等6个种类,详见下表。

二、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描述

1.学科专业知识类课程所占比例最大,高达19%~29%。而且从开设院系也都体现了在小学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固守学科本位的做法。另外,从内容上说,具体开设的课程集中在语文和数学两个学科领域,在选修课中少量涉及其他学科。

2.教育心理类课程开设比例为8%,此类课程认同度较高。从具体内容上说:班级管理工作类与教师教育类课程比例居前。此类课程大都从教师的角度来理解解释教育,而有关儿童研究类的课程则非常少。

3.学科教法类课程是小学教育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从内容上说集中在小学语文与小学数学教材教法,其他学科的教法开设偏少,只在选修课中有少量涉及。

4.教师技能类课程主要涉及工具技能类课程:传统的语言表达课程、书写类和多媒体课件、信息技术类课程,教育智力技能类课程(反思性实践、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等)涉及不多。

5.艺术修养类课程开设以音乐、美术为主,舞蹈、表演类课程也有一定的涉足。

6.通识教育类课程以人文社会类的课程居多,自然科学类较少。另外地方课程的开设是一个有益的探索。

三、专业课程设置的问题分析

1.学科专业类课程开设(开与不开,开多开少、开什么课程)基本体现了专业负责人的个人知识系统,随意主观。且学科课程与教育心理类课程普遍存在两张皮的现象,且难以实现两者之间的融合。

2.教育心理类课程体系中缺少从儿童研究类课程。除了小学教育学和小学心理学之外,基本没有直接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的课程,甚至有些课程前还冠以“中学生”“中小学生”“青年”等字样,这种缺失与错位可能会导致未来的小学教师对小学儿童的观念、知识、态度、行为与实践能力等专业认知理念的不足,进而影响整个专业素养的发展与提升。另外,课程设置缺少对小学教育实践的关照。因缺乏与小学教育实践的联系,难以体现小学教师培养的特性,所开设的课程注重完整的学科逻辑体系,最多加上“小学”字样,几乎很难看到联系小学教育实际的案例性课程、实用性课程。

3.学科教法类课程占总学分比例较小,相对薄弱,无法顾及小学各科教学。教材教法类课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形成未来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关键课程。学科教法类课程的学分比重比学科专业类课程的比例相去甚远,显得相对薄弱。同时应进一步关注小学中语文、数学之外的其他科目教法课的开设。

4.教師技能类课程较为单一,不能满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技能类课程集中在传统的“三笔一话”,多媒体课件制作、现代教育技术等工具性技能与训练,对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的认识狭隘化,小学教师更需要掌握教学反思与教育科研、教育实践智慧等能适应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的教育智力技能。

5.专业课程中的通识类课程的比例低且都为专业选修课,不利于培养综合化的小学教师。单一有限的通识教育课程难以对师范生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素养的提升发挥作用。

四、完善地方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几点建议

1.课程设置要立足小学教育场域,注重实践取向。各类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开设,要立足于小学教育教学,满足小学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需求。也就是要与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围绕小学生、教师、教学的实际问题、实际教学情境来选择和安排课程内容。比如教育心理类课程应呈现出模块化、专题化、综合化、临床性的特点,注重与教育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教育实践能力。

2.打破学科界限,加强知识整合。加强小学教育学科专业类课程与教育类课程、心理学类课程的有机融合。比如: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渗透在其他多门课程中。补充小学多科目教法类课程、通识教育课程、艺术类课程的范围,发挥其增强学生教育实践、文化底蕴和教育张力的功能。

3.调整课程组织形式,设计案例教学等基于真实教育情境的情景化学习方式。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各类课程主要以理论传授为主,学生学习更多停留在记忆层面,而不知如何将理论知识迁移到实际的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可以通过调整课程组织形式(比如通过对真实教育情境中具体案例的观察、学习),增强问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缩短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情境之间的距离,增加两者的契合度。

参考文献:

[1]陈威.“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2]李玉华等.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心理学类课程设置该走向何方?——基于中美比较研究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6年2月.

作者简介:

赵华丽(1982-),女,山西人,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学管理,课程与教学论。

作者:赵华丽

第二篇:基于课程出版理念,构建新时代中小学地方课程体系

摘 要:中小学地方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课程体系建设却相对薄弱。基于课程出版理念,在教材研发出版的基础上,建设配套课程资源,搭建教学服务平台,开发在线数字课程,提供覆盖教学活动全流程的服务支持,构建中小学地方课程体系,是提高中小学地方课程质量的必由之路,也是新时代对中小学地方课程建设和教材出版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课程出版 地方教材 课程体系 信息技术

作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一样,在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新时代,一方面,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继续深入推进,国家教材管理政策做出重大调整,中小学地方课程建设和教材出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格局变化;另一方面,为积极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教育部制定《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进一步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出版机构基于课程出版理念,加强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地方课程的深度融合,构建新时代中小学地方课程体系,提升自身产品竞争力,更好地服务国家教育事业,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一、中小学地方课程体系的基本内涵

2019年教育部颁布《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地方课程教材的规划、开发、审核和管理。地方课程主要内容包括:①依据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对一些国家课程的补充和落实。②结合本区域经济社会、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等开发设置的课程。地方课程方案是地方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例如,国家课程《地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乡土地理的内容则需要通过设置地方课程和开发地方教材进行补充;再如,广东省教育厅2020年11月颁布《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规划开发与实施指南》,规划设置了《广东地方综合课程》《创新教育》和《生涯规划》三门省级地方课程,也是未来广东省地方教材开发的重要依据。

本文中的“课程体系”并不是指某区域地方课程所有品种的总称,而是具体到每一门课程,如中小学心理健康课程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中小学阅读课程体系等。在地方课程体系中,课程标准、课程纲要或课程指南是教材编写和研发的依据,教材是课程资源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依据《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地方教材必须通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核才能进入学校使用,因此,尽管教材只是课程资源的一部分,却是构建中小学地方课程体系的基础。构建新时代中小学地方课程体系,就是以教材的内容体系为基础,站在课程整体的高度,为课程实施建设课程资源和课程产品,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专业高效的支持服务,其突出特征是信息技术与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的深度融合。

二、构建中小学地方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地方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一直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课程体系的构建相对也比较弱,支持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相对匮乏,很多课程只有一本单薄的传统教材。新时代,随着中小学地方课程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愈加重要,中小学地方课程建设和教材出版已经越来越引起教育部门和师生、家长的关注,丰富地方课程的课程资源,构建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提升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教材质量已经迫在眉睫。

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2014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教材编写和修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着力改革的重要领域,并要求各地做好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管理,加强综合实践和技术等课程的开设;2020年新修订的高中课程方案加强了职业体验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课程;中央颁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强调“五育”并举,切实加强劳动教育。这些政策性文件和精神都与地方课程建设和教材开发密切相关,因此,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地方课程正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任务和职责。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关注学生解决真实情境中问题的能力和跨学科开展实践活动的综合能力;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使得传统课堂学习与互联网学习逐渐融合,持续推动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进行,使得这种变革更加深入人心。与国家课程相比,地方课程灵活性更強,综合性和实践性更加突出,在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理念过程中更能发挥先锋队和试验田的作用。

3.地方课程自身发展需要

我国的地方课程虽然历史很久,但直到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地方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和课程权限,地方课程才真正纳入到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总体上,地方课程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相对薄弱,在教材研发、课程资源建设、学校教学、考试评价等环节中不被重视;一些地方课程自身的品质和规范也存在问题,如课程目标定位不清楚、课程内容把握不准、课程评价操作性差等。随着中小学地方课程逐渐被重视,被纳入更高水平的育人体系,构建课程体系,提升地方课程品质不但有外部压力,还有地方课程自身发展的内生动力。

4.教育出版机构应对市场竞争的需要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即将颁布,与地方课程密切相关的综合实践、信息科技、劳动教育等将发生较大变化。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科文科教材实行国家统一编写、出版后,各出版社的教材品种被进一步压缩,地方教材市场已成为各出版社关注的重点领域,市场竞争空前激烈,尤其是地方教材还需通过省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材审查才能使用。因此,研发高质量的地方教材,并以教材为基础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就成为教育出版机构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必然要求。

三、基于课程出版理念,构建中小学地方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

所谓课程出版就是以课程作为出版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动态复制和公开传播。课程出版是教育出版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其出版内容包括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测评、教学管理等,其出版载体也不仅限于传统纸质教材,更包括云存储和课程教学平台,主要通过互联网进行发布和传播,课程的学习者也通过人机、师生、生生互动深度融合在课程之中。课程出版的核心是“教材+在线课程”。

课程出版在高等教育出版领域已经渐臻成熟,“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的课程已经超过1万门,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在教学活动组织、教学管理、教学评价、学生信息化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并不能将高等教育领域的课程出版模式完全照搬,更多是对其基本理念的借鉴。

笔者认为,构建基于课程出版理念的中小学地方课程体系,既要结合课程、教材、教学以及课程出版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理念,更要结合我国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教材的实际情况。首先,要做好传统教材的出版和送审工作;其次,要基于传统教材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赋予传统教材新的价值,建设立体化教材;最后,要加强对课程本身的深入研究,借助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开发课程产品,搭建教学服务平台,提供覆盖教学活动全流程的服务支持,切实保障课程的顺利实施和课程目标的达成。

1.做好教材出版,奠定课程体系的坚实基础

作为课程资源最核心、最基础的部分,教材虽然只是课程内容的一部分,但通过教育部门审定的教材具有体系完整、内容严谨、表述规范等优势,也非常便于学生使用,还不损伤学生视力。更为关键的是,我国目前尚未开展对数字教材的审查,只有传统教材才具备送审资格,也只有通过教育部门组织的教材审查,才能进入地方教材目录进行实验和使用,因此,传统教材将在我国中小学教学实践中长期存在。构建中小学地方课程体系,首先要做好教材的研发和出版,这是构建课程体系的基础。

在地方教材的研发和出版过程中,教材编辑必须继承和发扬传统编辑的基本素质,确保教材的高质量。需要重点做好如下四个方面的工作:①要深刻理解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材工作的新要求,深刻理解教材建设事关国家事权,深刻认识地方教材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以高度的政治意识守住教材的政治生命线。②要积极践行工匠精神,深入研究相关区域的地方课程设置方案,研究地方课程的知识体系,创新教材内容的组织形式,严格执行编校流程,精雕细琢,确保教材内容的科学、准确、规范。③要密切关注基础教育研究进展,深入一线教学实践,加强对教育学基本理论、中小学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的学习和研究,深入研究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确保教材的教育性和适用性。④要有较高的组织和协调作者的能力,地方课程的内容一般是多学科的综合性内容,涉及多领域作者,教材编辑不但要储备足够的作者资源,更需要在教材内容整合、作者关系协调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保证教材建设顺利推进。

2.赋予传统教材新价值,建设立体化教材

尽管教材是课程资源最核心、最基础的部分,但是传统教材受其载体形式、篇幅容量等诸多因素限制,所能承载的信息和学科知识非常有限,基本上以课程的核心知识体系为主要呈现内容;同时随着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对拓展内容、背景材料等的需求更加旺盛;另外,传统教材还存在更新周期长、推送效率低等弊端,难以满足现阶段学生和教师的使用需求。

基于当下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对传统教材赋予新的价值,建设立体化教材。①首先要以教材的内容体系为基础,围绕教材的核心知识点和教学活动的关键环节,建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线上课程资源,包括音频、视频、动画、图片等多种形式,这些资源基于数字化建设,形式更加生动精彩,表现更加直观、形象,非常有利于学生进行学习、体验和探究。课程资源的内容涵盖电子课本、教师手册、操作示范、使用指南、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拓展资源、示范课和优质课等,基本覆盖教学活动的全部场景,可以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有效支持。②要基于信息技术更新迭代快的特点创新课程资源的推送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分发效率高、分发范围广的优势,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搭建APP或者微信小程序,使用者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实现“即扫即用”,二维码关联的内容也可根据需要随时调整更新,既能大大提升推送效率,又能克服传统教材内容相对固化的缺陷。传统教材加数字课程资源的模式将大大缓解中小学教师开展地方课程教学的基础性需求。

3.搭建教学服务平台,开发课程产品,为教学活动提供支持与服务

基于课程出版理念搭建中小学地方课程体系,更为关键的是在教材出版的基础上搭建教学服务平台,建设和推送在线课程,并基于教学服务平台为教学活动提供全流程的服务与支持,即要站在课程的高度,开发和建设促进课程目标达成、推进课程实施的整体解决方案,包括搭建教学服务平台、开发课程产品、提供教学服务等方面。

(1)开发数字化的课程产品。与传统教材加数字化教学资源相比,数字化的在线课程不仅仅是在传统教材的基础上增加数字化的课程资源,更是针对教与学的全流程进行系统开发,教育出版机构要组织课程专家、教材编写者、优秀教研人员和数字技术人员组成课程开发设计团队,对课程体系和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研讨、科学设计,不仅仅是媒介形式的多样化,更重要的是通过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科学设计,达到革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以地方课程——中小学阅读课程体系的构建为例,在研发出版阅读教材,建设配套音视频课程資源的基础上,更要进一步对阅读课程进行体系化设计,包括课程的实施方案、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阅读分级评测标准和试题等方面,教师或者学校可以根据现实需要,选择阅读课程体系中的全部或部分数字化资源,调整课程结构,在标准化课程的基础上补充部分特色资源, 形成适合不同学习者、适应不同学习目的的个性化阅读课程,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活动。

(2)提供覆盖教学活动全流程的教学服务。数字课程绝不仅仅是将传统教材中静态化的文字、图片扩展为如教学视频、课件、动画、虚拟现实等动态教学文件,还包括在传统模式中不易展现的动态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如讨论、作业和考试等。与传统教材需要依托于纸张和油墨一样,数字课程的发布和运行,为学校和教师提供的教学服务也需要依托于统一的网络教学服务平台。教育出版机构在构建地方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教学服务平台的建设。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更多应用,教学服务平台的功能日渐强大,单一立体化教材在课堂教学互动、大数据采集与分析等方面的不足基本被克服。通过教学服务平台的支撑,可以使教学活动中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与教材编写者和教材编辑之间的沟通互动更加顺畅,甚至可以实时互动;可以更加精准地对学生学情进行统计和分析,更有可能因材施教;可以覆盖教学活动的全流程,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专业、即时、全面的支持和指导,也可实时了解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加强基础性研究,进行课程的定制化开发。基于课程出版基本理念构建中小学地方课程体系在满足已有地方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实际还蕴含着未来定制化开发课程的可能。目前,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爱课程”、人民卫生出版社的“人卫慕课”在数字课程开发和平台运营方面已经比较成熟,其丰富的数字课程资源、灵活的课程组合方式、强大的课程教学交互功能为教师的多样化教学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撑,很多学校和教师已经根据需要进行定制化课程开发。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中小学地方课程设置、课程实施、课程评估的权限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相比国家课程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因此,课程体系完善、课程资源丰富、实施方案可行、服务支持强大的课程极有可能获得教育部门“青睐”,教育出版机构可以根据教育部门的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和建设,争取成为一个区域的地方课程。当然,教育出版机构也可以未雨绸缪,加强与高等院校、省级教育教研部门的深度合作,加强与地方课程相关的基础性研究,运用课程出版的基本理念,进行课程的定制化开发和建设。笔者所在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就充分利用在中小学语文教材研究和出版领域积累的丰富资源和经验,2018年起着力加强中小学阅读课程体系的建设,研发出版阅读教材,建設阅读课程资源,搭建阅读服务平台,开发分级阅读课程,目前已经在一些省级区域成功落地,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果。

四、结束语

中小学地方课程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教育出版机构基于课程出版理念构建中小学地方课程体系,更多的是借鉴课程出版的基本理念,借鉴高等教育出版领域新形态教材建设的思路,改变一本纸质教材打天下的局面,丰富地方课程的资源,进行地方课程的精品化、体系化建设,为中小学地方课程的实施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同时在激烈的中小学地方教材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教材编辑作为其中的关键环节,身兼教材编辑、课程编辑、教研服务专员、项目运营专员多重身份,肩负多种职能,因此,必须要转变观念、加强学习;教育出版机构更需要立足长远,切忌追求“短、平、快”,切忌追求上品种、堆码洋,要遵循课程建设和教材出版的基本规律,给予教材编辑精耕细作的充分时间和空间,与教材编辑一起用心建设和打造更多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中小学地方课程和地方教材。

参考文献:

[1]成尚荣.地方课程的发展检视与时代再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04):4-9.

[2]刘清田.教育出版转型升级的新阶段——课程出版[J].科技与出版,2016(6):96-99.

[3]陈晓光.教育出版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编辑,2020(1):4-9.

[4]成尚荣.地方课程管理和地方课程开发[J].教育研究,2004(3):67-71.

(作者单位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科学研究院)

作者:姜涛

第三篇:地方本科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策略

[摘 要]合理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应是学科课程与教师教育课程并重的“双核心”课程体系,是实践课程突出、有合理的层次和梯度的课程体系。地方本科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应依据教育部最新出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对原有的课程体系进行反思,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 课程体系 地方本科院校

新教育理念下的教师教育强调“学术性”与“师范性”、“学科专业知能”与“教育专业知能”的统一。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地方综合性高校,如何凸显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师范性?如何实现“学科专业知能”与“教育专业知能”的统一?关键是要有合理的课程体系。因此,应对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审视、反思,依据教育部最新出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对原有的课程体系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以下以河池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语文方向)课程体系改革为例,探索地方本科院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

一、构建教师教育类课程与学科课程并重的双核心课程体系

(一)小学教育专业学科课程与教师教育类课程设置现状

1.教师教育课程门类不全、偏旧

目前河池学院的教师教育类课程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门类不够齐全。如在“儿童发展与学习”这一领域就欠缺相应的课程,也没有开设专门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二是开设的课程比较旧。现有的课程仍然以“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这老三门为主,课程内容显得笼统、浅薄,包容广但不深不专。

2.教师教育类课程学时学分偏少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规定4年本科教育中教师教育类的必修课程最低学分须到达24分,而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总学分(含选修课)须到达32分,18学时获取1个学分。以河池学院目前的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教育方向)本科课程体系为例,教师教育类必修课程学分为18.5分,教师教育类课程总学分为27分,未能达到《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的要求,学分和课时绝对偏低。

3.教师教育类课程与其他类课程比重失衡

以河池学院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教育方向)本科为例,公共必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27.5%,学科课程(汉语言文学类课程)占总学分的23.6%,而教师教育类课程只占总学分的10.4%。这样的课程设置现状可能造成师范生学科知识和通识知识丰富,教育教学知识却不够全面广博,因此陷入“不会教”、“不知道如何教”的困境。

(二)改革措施

1.改换教师教育类课程门类,增加教师教育类课时和学分

对照《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五大学习领域和相应的课程,我们增设了一些课程如“教师职业道德”、“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小学生心理辅导”;改换了一些课程如“语文教学法”、换成“小语课标解读教材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小学生作文指导”、“小语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小语多媒体课件制作”等课程;还调整了某些课程的地位,如 “中国教育史”放入了选修课程,而“教师口语”、“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设为了必修课程。

调整之后教师教育类课程由原来的6门课增加到13门课,教师教育类必修课程学分由原来的18.5分增加到27分。其中“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教育学”、“小学生心理辅导”、“现代教育技术与课件制作”、“三字一话”、“教师职业道德”、“教师口语”、“教育研究方法”等归类为教师教育类的公共必修课即所有师范专业的专业公共必修课,而“小学语文课标解读教材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小学生作文指导”、“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指导”、“小学语文多媒体课件制作”几门课程归类为教师教育类的方向必修课程,即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教育方向)的教师教育类必修课程。

2.适当缩减学科课程学时与学分

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教育方向)所开设的汉语言文学类课程课时和学分较之教师教育类课程明显偏多。为了达到平衡,节省出一些学分和学时,补充教师教育类课程的不足,应对某些学科课程的学时和学分进行适当的缩减。如中国古代文学144课时9个学分缩减到7个学分;中国现当代文学112课时7学分缩减到6个学分;古代汉语90课时缩减到4个学分。小学教育专业双专业性质决定了只能通过有限的学时来让学生尽可能地掌握完整、扎实、系统的学科知识,因此要求学科课程的教师必须精选学科知识,缩减学时。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科课程与教师教育类课程学时与学分的比重基本达到一个平衡,实现“双核心”课程体系,让学生教育教学知识与学科知识齐头并进,从而形成“在综合培养的基础上,对应小学开设的学科分方向培养‘学有专长’的小学教师的模式”[1] 。这样的模式比较适合师资有所缺乏、规模较小的一般地方性本科院校的小学教育专业。

二、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应突出教育实践这一主线

小学教育专业主要培养目标为“理论基础较为扎实、实践能力较强、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胜任小学教学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2]有学者认为,专业定位本身需要事实依据,而最有力的事实不是来自专业设置的某种标准或原则,而是来自小学教师职业本身。[3]《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的基本理念是“师德为先、学生为本、能力为重、终身学习”。[4]因此,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不仅仅要给学生广博、全面的专业知识,培养其先进的专业理念,更应培养其专业实践和专业发展的能力。

(一)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课程现状

河池学院目前的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教育方向)课程体系中,综合性的教育实践课程主要是: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教育实习集中在第7学期为期18周,教育见习集中在第6学期为期1周。虽然教育实习的时间有18周,但集中见习时间太短。目前我院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教育实习主要是顶岗实习的形式。顶岗实习时间长,压力大,对师范生要求更高,无疑实习之前的见习显得尤为重要。如果师范生没有足够的见习或尝试实习,积累一定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是难以胜任顶岗实习的,因此应该大力加强教育见习。

(二)改革措施

1.依托实习基地,狠抓教育见习,落实“尝试实习”

实习基地是师范生实习前主要的教育教学实践场所,在实习基地学生既可以找到自己的“师傅”,了解小学教学的现实情况,又可以小试牛刀,及早接触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也在实践当中更透彻地理解理论知识。高师院校应大力建设并充分利用实习基地,依托实习基地狠抓教育见习。在2-6学期应每学期安排一次集中见习,见习内容应紧扣课程内容(见表一),并要求学生通过考核获取学分。集中见习的同时可以要求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分散见习。

“尝试实习”是学生正式实习之前的一次“热身”,它不同于顶岗实习要求学生独立承担教学工作,也不同于见习只是观摩。“尝试实习”是在见习之后,在实习指导教师和教学法教师的帮扶下,师范生进行的亲身实践。有教师的充分指导也有自己的亲身体验,这样的实习非常有利于师范生发现自身实践能力的不足之处,有利于师范生体验实践与理论如何融合,因此非常有必要。但往往学生“尝试实习”没有落实。一方面,见习时间太短,难以做到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有时间尝试一次实习;其次,没有具体的考核检查监督的机制;再次,与实习基地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实习学校不愿意让学生尝试实习。

2.鼓励学生自主参加课外校外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充分利用非正规课程

课内的时空非常有限,要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必需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充分利用非正规课程。如可以成立学习小组,教师布置具体的试讲任务,发挥学习小组的合作、竞争、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作用,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学习;也可鼓励或要求学生参加支教、家教以及教育教学各类竞赛活动,以促进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地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形成 “课堂—课外—校外”立体化的实践空间,丰富学生实践体验、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

三、构建有层次有梯度的课程体系

(一)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层次现状

目前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教育方向)课程体系模块清晰,但欠缺合理的层次和梯度。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教育方向)课程体系主要由通识课程、学科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和实践课程四大版块组成。通识课程、学科课程、教师教育类课程主要是为学生铺垫专业基础,属于基础课程,这些基础课程几乎都是单门别类的分科课程,缺乏整合知识的学科综合性课程和需要综合运用知识具有针对性的有一定专业高度的专题讨论课程。毕业论文、教育见习、顶岗实习主要是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实践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在完成基础课程之后马上进入“毕业论文”和“顶岗实习”等高难度的实践课程的操作,学生会感觉到跨度大、压力大 。

(二)改革措施

1.增设一定量的学科综合性课程、专题讨论课程

学科综合性课程要求将各基础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综合利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起到巩固、整合、提升知识的作用。如学习了“古代文学” 、“现代汉语”、 “文学概论” 等课程后可设“小学语文教材分析与研究”等。而专题讨论课能促使学生有针对性地深入钻研学科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有效提升实践能力。如见习之后实习之前可设“小学语文教学疑难问题诊断与应对技巧 ” 等。在专业基础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应适当安排这样的学科综合课程和专题讨论课程。

2.注意课程之间的沟通整合,过渡衔接,呈现合理的梯度和层次

大一、大二应主要安排一些专业基础课程,如儿童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汉语言文学类的各学科课程;教育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多媒体应用和课件制作、教学基本功(三字一话)等教师教育类的各学科课程。大三可以安排一些学科综合性课程如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材分析研究、名师教学策略与艺术、小学语文课件制作、文学概论、美学等。大三下学期实习之前可以安排一些针对性强、综合性强的专题讨论课程,如“小学学科教学疑难问题诊断与应对技巧”、“小学生课堂管理疑难问题与对策”、“名师教育教学机智赏析”等。构建课程类型丰富,层次、梯度合理的课程体系,才能让学生知识有效内化、整合、提升,循序渐进。

[ 参 考 文 献 ]

[1] 马云鹏等.小学教育本科培养模式探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4):73.

[2] 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2011,(10).

[3] 江峰.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研究的思路与出路[J].教师教育研究,2003,(6):23-27.

[4] 教育部.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2,(2).

[5] 许凤琴.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化[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3).

[责任编辑:雷 艳]

作者:谭静

上一篇:电大专科法学论文下一篇:金融硕士毕业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