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计量投资决策分析论文

2022-04-29

摘要:本文从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概念出发,对人力资源资产属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同时对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报告与披露等基本问题进行了论述,以期为建立人力资源会计提供参考。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无形资产计量投资决策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无形资产计量投资决策分析论文 篇1:

无形资产会计的若干问题研究

[摘 要]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无形资产。随着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会计上如何确认、计量摊销无形资产是长期以来的一个难题。本文对我国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摊销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些基础之上,并分析了无形资产在确认、计量、摊销和披露方面存在的疸,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无形资产;确认;计量;摊销

一、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

1 无形资产的确认

会计确认是会计计量和报告的前提,就某一个会计事项的确认而言,必须同时符合以下四点:可定义、可计量、相关性和可靠性。那么,研究无形资产的确认就要先从无形资产的定义人手。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可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生产许可证、特许权等;不可辨认的无形资产是指商誉。

无形资产在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予以确认:(1)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这虽是企业一般资产所具有的特征,但对于无形资产来说,显得尤其重要。一般来说,如果企业有权获得某项无形资产的经济利益,则说明企业控制了该无形资产产生的经济利益,具体表现为企业拥有该无形资产的法定所有权,或企业与他人签订了协议,使得企业相关权利受到法律的保护。(2)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成本能够靠计量是资产确认的一项基本条件,企业自创的商誉在形成过程中发生的支出难以计量,而不能作为无形资产予以确认,只有外购的商誉才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才能予以确认,即只有一个企业外购另一个企业时,才能将商誉作为无形资产进行核算。

2 无形资产的计量

计量与确认不可分,确认重在定性,计量重在定量,不能计量的不予确认,不予确认的计理了也没有意义。计量是会计系统的核心职能,计量的关键在于计量属性的选择。国际会计准则提出了五种不同的计量属性;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场价格、可实现净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其中传统惯例是以历史成本计量资产。

目前资产评估机构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所采用的基础方法有以下三种:首先,成本法。将历史成本按照评估基准日的计价标准计算,再减去应扣损耗和贬值来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这种方法比较客观,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随意性。但是有些无形资产的历史成本难以确定甚至与实际价值相去甚远,因此,该方法在无形资产的评估中用得并不多;其次,现行市价法。以现行市场价格为计价标准,据以确定无形资产的价值。这种方法要求有一个充分的市场条件,而目前我国的交易市场还不够活跃。同时,无形资产相对于其他资产来说有很强的个体特征,这在客观上限制了这种方法的使用;最后,收益法。通过估算被评估无形资产的预期收益并将其折算成现值,据以确定被评估无形资产的价值。这种方法比较能体现无形资产的意义,只是评估过程中的未来收益需要预测,内含报酬率也需要操作人员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因此收益法的主观性比较强,但在实际的无形资产评估中使用得比较多。以上几种方法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无形资产。

3 无形资产的摊销

无形资产作为一项特殊长期资产,不论是出于财务目的,还是出于资产管理的需要,都必须以一种系统的方式在其预计有效有内摊销,并合理地确定各会计期的企业收益。

现行准则规定无形资产的成本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限内以直线法摊销。如果预计使用年限超过相关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或法律规定的年限,该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按以下原则确定;首先,合同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合同规定的受益年限;其次,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但法律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有效年限;最后,合同规定了受益年限,法律也规定了有效年限的,摊销年限不应超过有益年限与有效年限两者之中较短的。如果合同没有规定受益年限,法律也没有规定有效年限的,摊销期不应超过10个。

二、现代无形资产会计存在的问题

1 无形资产确认范围太小

我国会计制度规定的无形资产分为可辨认无形资产和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生产许要、特许权等;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商誉。《国际会计准则》规定的无形资产包括计算机软件、专利、版权、电影、客户名单、抵押服务权、捕捞许可证、进口配额、特许权、客和供应商关系、客户的信赖、市场份额和销售权等,其范围明显比我国的大。随着经济的发展,计算机软件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同时,新的无形资产不断出现,如互联网上的域名、冠名权等,因此,我国会计制度关于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应适当扩大。

2 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的规定不合理

按现行规定,无形资产应当自取得当月起在预计使用年份内分期平均摊销,计人当期损益,计人管理费用科目。首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人力等无形资产在企业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并且知识、技术发展和更新速度的越来越快,规定企业对无形资产的摊销只能采用直线法,一方面不利于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另一方面抑制企业进行无形资产投资,不利于企业在国内或国际竞争中获得长期优势。其次,所有的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都计人当期损益,计人管理费用科目,没有恰当地反映无形资产的真实使用情况,不符合配比原则。再次,有一些无形资产的价值不会随着使用时间的流逝而贬值,反而会增值,如企业形象、美誉度等。对于这一类无形资产不宜进行摊销处理。最后,按现行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直接冲减“无形资产”账户,这不能反映无形资产历史成本已摊销的程度,不利于投资者进行投资分析。

3 无形资产信息的披露不充分,不及时

现行财务会计关于无形资产的报告不尽合理。首先,现行资产负债表中只有无形资产一个项目,对无形资产的揭示过于简单,没有进行适当分类,不能完整地反映企业的整体资源和综合竞争力;其次,按照现行财务会计模式,企业大部分自创无形资产的费用,尤其是研究与开发的投入,都不作为无形资产成本而作为当期费用处理,不能真实反映这些活动的性质和所发挥的作用,也不能如实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和经营成果;最后,现行财务会计报告系统对无形资产的辅助信息,如分类情况、分类依据、计量基础、摊销政策以及价值变动等等,都不予以揭示,势必影响财务报告的质量。

三、改进无形资产会计的建议

1 扩大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

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那些传统的无形资产内

容已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传统的会计核算模式是适应工业社会需要的产物,侧重于反映企业目前的财务状况,以有形资产的确认、计量、报告为核心,对无形资产的反映非常有限。

在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无形资产要素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人力资源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最活跃且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因素。只有经过劳动者的劳动,并由劳动者组织、控制、协调等,物质资源才能完成生产和再生产,才能增加社会财富,人力资源在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市场资产

市场资产指一个企业通过其所拥有的与市场相关联的无形资产而可能获得的潜在利益总和,是知识资本的第一要素,包括:品牌的信誉,如企业品牌、服务品牌,与客户的关系,如销售网、分销渠道、长期客户;合同,如特许经营协定,专利使用权协定、经常性合同等。

(3)知识产权资产

知识产权资产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和科学试验等创新过程中,所发明创造的高新技术和技术决窍,进而形成的一种产权形式,知识产权资产包括专利权、版权、商标、商业秘密、技术秘密等。

(4)组织管理资产

组织管理资产指企业管理在组织、协调、管理、沟通等方面存在的优势,可能获得的潜在利益。如企业文化、企业管理方法、信息技术交流、网络工作系统。融资关系等要素。知识经济环境下,无形资产的资源得到了迅猛发展,并逐渐成为企业资产的核心和主要收益来源。

2 完善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

首先,在选择摊销方式和时间方面,需要给予企业适度的自主权,允许其根据经济环境和技术发展、知识、技术更新的速度自行选择,灵活选择摊销方式,或直线法、或加速摊销法等。这样企业会增强无形资产的投资力度和获得长期发展优势。其次,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应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分类归集,与生产有关的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要归集为生产成本或者制造费用,最终进入存货成本,如用于生产产品的专利技术的摊销费用;与销售有关的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要归集为销售费,用;与企业整体管理有关或难于分清用途的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归集为管理费用。其次,对不会随着使用时间的流逝而贬值、反而会增值的无形资产,对其不进行摊销,只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减值准备,其调整额进入资本公积项目。这样既可以防止管理者利用它进行利润的操控,又有利于投资者进行决策分析,最后,建议设置一个“无形资产累计摊销”账户,类似于现有的固定资产累计摊销账户,这样可以全面反映无形资产的已摊销额和剩余账面价值。

[责任编辑:杨永波]

作者:张元馨

无形资产计量投资决策分析论文 篇2:

人力资源会计基本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从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概念出发,对人力资源资产属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同时对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报告与披露等基本问题进行了论述,以期为建立人力资源会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会计资产属性无形资产计量披露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义

人力资源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崭新分支,是“鉴别和计量人力资源数据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弗兰霍尔茨认为,人力资源会计可以定义为把人的成本和价值作为组织的资源而进行的计量和报告。人力资源会计不是对传统会计否定,而是将人力资源引入会计要素而产生的带有综合性、继承性、创新性与发展性的特点。企业人力资源及其管理对于企业具有重要的决定作用,为了适应管理和投资的需要,有必要对其成本和价值进行核算、计量,对其需求量进行预测,以及对其投资收益进行分析、评价、决策等,这些活动即构成人力资源会计。对于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义,目前较权威的是美国会计学会人力资源会计委员会作出的,即人力资源会计是鉴别和计量人力资源数据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其目标是将企业人力资源变化的信息,提供给企业和外界有关人士使用。从一般意义上讲,人力资源会汁可分为社会人力资源会计和企业人力资源会计。社会人力资源会计是把人力资源作为社会的经济资源而进行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和管理,是从社会的角度对人力资源进行会计处理,核算人力投资成本、计量人力投资形成的价值、评价管理方案、预测投资效果、进行投资决策等。企业人力资源会计则是把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的人力资产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和管理,是利用人力资源成本和人力资源价值信息,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并根据企业生产经营规划进行企业人力资源需求预测和人力资源投资效益分析、投资决策分析。笔者认为人力资源会计可以定义如下:人力资源会计是把人力资源作为社会或企业的人力资产,对其成本和价值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相应的数据,并将其结果进行适当披露的会计管理方法。

二、人力资源会计模式

(一)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是从企业人力资源投入的角度出发,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和替代成本进行核算。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特点,是单独计量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和替代成本。属于资本性支出的人力资源取得成本和开发成本予以资产化处理并在受益期内分摊转化为费用,属于收益性支出的人力资源取得成本和开发成本也在受益期内分期摊销,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与企业招聘、培训员工有关的应计入相应的人力资源取得成本和开发成本进行核算)直接计入当期费用

(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 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是将企业员工的能力即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人力资源作为有价值的组织资源,通过对员工运用其所拥有的能力在特定时期内为企业创造出的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从而确定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源价值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其目的在于向企业和外界有关人士提供企业的人力资源价值变化的信息。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主要分为货币性计量和非货币性计量。人力资源价值的货币性计量方法是用货币单位来计量人力资源价值的方法。人力资源价值的非货币性计量方法是对不能直接用货币单位进行计量的人力资源价值的某些方面用非货币单位给予反映的方法。

(三)人力资源权益会计 人力资源权益是指劳动者作为人力资源所有者而享有的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相应权益。人力资源权益的确立是基于作为生产要素的人力资本的稀缺性和人力资本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的认识。生产要素分配原则是确立人力资源权益的基础。人力资源权益会计是对企业在与劳动者的人力资源产权交易过程产生的人力资本进行计量的程序和方法。

(四)人力资源投资会计 人力资源投资是指为了使作为人力资源载体的现实的和潜在的劳动者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所进行的投资,也包括人力资源流动投资。人力资源投资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益。

三、人力资源的会计属性假设

(一)人力资源属于会计资产属性假设是指人力资源成为会计资产才能进行会计确认、计量、报告和管理。这一假设是人力资源会计能否成立的关键。人力资源会计资产假设是建立人力资源会计原则、决定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程序和方法的理论基础。由这一假设还可以派生出其他假设:一是人力资源是会计主体,是可以控制的。二是人力资源具有未来服务的能力。三是人力资源是可以计量的,包括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对人力资源会计价值进行计量时,与人力资源价值有关的特殊信息(如企业员工的进取心、责任感、与各方面的关系、影响力、接受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等)无法用货币性方法进行计量,而只能用非货币性的计量方法进行计量和说明。在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中,货币性计量所提供的定量会计信息和非货币性计量所提供的定性会计信息,对于组织内外的信息使用者都是重要的。根据新会计准则的定义,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具有以下特征:能够直接或间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强调资产是现实的而不是预期的资产。人力资源的定义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人力资源载体的角度出发,认为人力资源是一定时期、一定社会区域内在适龄劳动人口和超过劳动年龄的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总和;另一类是从人力(包括体力、知识、智力和技能等)的角度出发,认为人力资源是指一定时期、一定社会区域内在适龄劳动人口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所拥有的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包括已经投入和尚未投入社会财务创造活动的能力)的总和。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属于后者的范畴。对比资产的特征,可以将人力资源作为一项资产。笔者认为,人力资源是人力资源定义的第二类,是指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必然会带来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签订了劳动合同后,劳动者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企业分配的任务,虽然企业不能完全控制劳动者,但在一定程度上,对人力资源是拥有控制权的;人力资源是劳动者先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然后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一种现实的资源,而不是预期的资源。所以,人力资源完全符合资产的定义和特征,可以看作是企业的资产。这是人力资源会计的假设和基本前提。

(二)人力资源资产属性为无形资产 笔者认为,人力资源不仅是会汁资产,更具体的说是无形资产。根据我国新会计准则,无形资产是指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有以下特征:不具有实物形态;属于非货币性长期资产;为企业使用而非出售的资产;在创造利益方面存在不确定性。通过以上定义可以看出:首先人力资源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可以运用的,以人为载体,以体力和脑力表现能力的资源,包括自然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资源,企业控制的人力资源可能是无形资产(如专利权、专利技术等)的来源,但更多的是企业主体不可分离的经营能力的体现。人力资源具有无形资产特征,即人力资源是企业投入很大的成本获得资源,在使用人力资源的过程中,单个个体或者一个人力资源的组合所能为企业创造的利益具有很大的不确定,这符合一般意义上无形资产的

不完整性的特点。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垄断性的资产,常发生价值与价格严重背离的现象。这又符合一般意义上无形资产的价格与价值背离的特点。其次是人力资源满足在确认资产为无形资产时的必要条件,即可辩性、对资源的控制性和未来利益。人力资源在企业的经营活动所表现出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作为单个的个体有明显的特征,所以人力资源是可辩的;企业从某种程度上讲并不能完全控制人力资源的所有方面,因为人力资源属于具有特殊载体的资源。但企业可以通过各种契约,激励和约束制度等来拥有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并不单纯指的是人的个体与其所有的社会权利和义务,而是指人在特定企业组织中所表现出以体力和脑力为主的劳动给企业带来的未来利益。最后人力资源具有特殊的计量模式。一般意义上的无形资产既要进行会计确认,还要进行无形资产的摊销和计提减值准备。而人力资源在这一点上与其他无形资产略有不同。一方面人力资源的价值在于其主体所蕴涵的知识,技能的时效性。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价值逐渐减小,所以要进行适当的摊销。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的价值也可以在企业中增值。人力资源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与物质资本一样,既有升值的可能性,也有减值的可能性。笔者认为对人力资源进行摊销或者计提减值准备是人力资源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目前人力资源会计核算还处于起步阶段,对于人力资源的摊销和计提减值准备问题还没有统一明确的做法。这是人力资源会计重要的研究课题。

四、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

20世纪60年代至今,人力资源的计量问题在理论上还没有统一的计量模式,从而削弱了人力资源会计在实际中的应用;在实务中,由于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尚未统一,使得这一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和可比性降低,相应也降低了实务界对人力资源价值进行计量的兴趣,限制了人力资源价值计量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和完善。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方法主要有货币计量法和非货币计量法。

(一)以工资报酬为基础的人力资源价值的货币性计量方法 这种方法的理论基础是工资是劳动力价格的货币表现,是劳动力的必要劳动的价值,是与劳动力的价值密不可分的。这种方法又有两种具体可操作的方法:一是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它是用职工未来工资报酬的现值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将一个职工从录用到因退休或死亡停止支付报酬为止预计将支付的报酬,按一定的折现率折成现值,作为人力资源价值。这种计量方法是以工资为计量依据,其计算结果反映的只是人力资源的交换价值,并不是人力资源价值的全部。从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的概念来看,人力资源价值会计是以产出价值对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进行核算。可见,人力资源的价值不应仅指交换价值,还应包括剩余价值。二是调整的未来工资报酬折现法。由于人力资源素质的不同,企业之间盈利水平会存在差别,因而企业职工的未来工资报酬的现值应乘以效率系数,这个系数反映了企业盈利水平与本行业平均盈利水平的差异.调整后的工资报酬作为企业人力资源价值。其中的效率系数取决于在设定期间内以某企业盈利水平与本行业平均盈利水平相比计算出的投资报酬率。笔者认为以上两种方法的缺陷是:它们反映的只是人力资源的部分价值(补偿价值或对补偿价值进行适当调整后确定的价值),它是一种人力资源的不完全价值的计量方法,它没有反映出人力资源的创造剩余价值的能力,因而也没有反映出人力资源的使用价值。而根据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人力资源的使用价值远大于其交换价值,因而这种方法一般都低估了人力资源的价值。使用这种方法进行人力资源价值评价,有时甚至可能得出相反的结果。

(二)以收益为基础的人力资源价值的货币性计量方法 一是经济价值法。经济价值法是将组织或组织中的某一群体在未来一定时期所实现的收益的预测值中按人力资源投资率(即该组织或群体的人力资源投资占全部资产投资的比重)计算出的属于人力资源投资实现的部分的价值作为该组织或群体的人力资源的价值。二是商誉评价法。这是将企业商誉评价的方法应用于人力资源价值的评估.其具体做法是,将企业过去若干年收益中超过行业平均收益部分累积起来,作为企业商誉的价值,再将这一价值按人力资源投资率计算出应属于人力资源的部分,并以此作为人力资源的价值。

笔者认为货币计量方法的缺陷主要是以货币计量所反映的关于人力资源的会计信息,已经不能满足会计报表使用者的要求。由于使用人力资源的价格与人力资源的价值有严重的背离,人力资源的价值也不能用来偿还债务,所以更多的使用者关心是人力资源的各种信息,而不是单纯的价格问题。所以笔者认为对于人力资源的计量应更多的采用非货币计量的方法,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评价模式能够有效的计量人力资源的价值。

五、人力资源的报告与披露

人力资源会计的报告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企业如何把有关人力资源的信息传递给信息使用者。传统财务报告既不反映人力资产的价值,也不反映人力资本,从而低估了企业资产总额,忽视了劳动者对企业的经济贡献,把为取得、开发人力资源而发生的费用全部计入当期损益,极大背离了收入与费用配比的会计原则,严重歪曲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以有必要对传统的财务报告进行恰当的调整,把人力资源的资产及其权益和费用,在财务报告中予以充分揭示和披露。

(一)人力信息资源的披露 人力资源会计的报告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有关人力在资产负债表的资产方单列“人力资产”项目,以反映人力资源的即期创利能力。由于强调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和主观能动性,所以应将其列于“长期投资”与“固定资产”项目之间。为了反映企业用于职工的历史成本,应将“人力资源投资”项目列于“人力资产”项目下,列示其中所含的按当前工资水平计算的职工剩余工作年限工资资本化数额。

(二)人力权益信息的披露 人力权益包括人力资本和未分配职工利润两部分。人力资产的披露。应在资产负债表的“实收资本”或“股本”项目下设立“人力资本”明细项目,以反映企业拥有的劳动力投资,而传统会计报表中的“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应改为以“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下的“物力资本”明细科目进行反映。未分配职工利润的披露。应在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下设立“未分配职工利润”明细科目,以反映尚未支付给职工的利润,而传统会计报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项目,应改为以“未分配利润”项目下的“未分配物力投资者利润”明细项目进行反映。至于“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未分配职工利润”与“未分配物力投资者利润”的排列顺序,应分别将“人力资本”和“未分配职工利润”列于“物力资本”和“未分配物力投资者利润”之前,这样不但能保持管理者以及其他部门重视人力资源的利用,而且也符合现行会计制度中要求企业破产时应该优先偿付职3:3-资的规定,在企业破产清算时,人力资本应比物力资本有优先偿付权。以上披露方法,从表面上看,对人力资本进行利润分配会损害物力投资者的利益,但笔者认为,这样既可以极大地提高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可以促使企业最大程度地挖掘职工的潜力,合理进行决策,以使人力资源达到最优配置,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资本利润率。

作者简介:  陈富永(1979-),男,河北魏县人,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硕士研究生  陈华(1969-),女,浙江金华人,浙江三联集团有限公司会计师

参考文献:

[1]张文贤:《人力资源会计》,东北财经出版社2002年版。

[2]刘仲文:《人力资源会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张文贤:《管理入股一人力资本定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年版。

[4]李世聪、莫山农:《人力资源价值会计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财会通讯》2002年第11期。

[5]高伟富:《人力资源会计教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刘永泽:《中级财务会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7]敬立群:《人力资源会计核算问题的思考》,《林业财务与会计》2003年第3期。

[8][美]弗兰霍尔茨著,陈仁栋译:《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上海翻出版公司1986年版。

(编辑 殷功芹)

作者:陈富永 陈 华

无形资产计量投资决策分析论文 篇3:

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品牌、专利、知识为代表的无形资产,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因此,现在一家企业想要得到发展不仅仅取决于有形资产,而且更多是依靠人力资本、科技水平、自主创新能力、企业文化等无形资产方面的优势,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的一种核心竞争能力。国务院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在该文件中表示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因此企业在认真贯彻的过程中,会越来越认识到无形资产的不可替代性。所以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对无形资产进行分析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

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举一个反面的例子来从侧面进行说明。“三鹿”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品牌,就是它让三聚氰胺这个原本陌生的化学名词让全中国人知晓。三鹿集团从辉煌到坠落的具体过程想必大家都十分清楚,所以我在这里也就不再过多赘述。我将重点从它失败原因的角度来分析其在无形资产管理上出现的过失,之前所讲的三聚氰胺其实只能算得上是三鹿破产的一个导火索,真正引向它走向灭亡的还是它背后一套错误的运营机制以及对品牌意识的淡薄。

管理层醉心于规模扩张,对于乳业企业而言,随着产能的扩张,对于奶源的标准在不断下降,这导致三鹿在有些时候接受了质量低下的原奶,这也是一切问题的源头;其次,危机风险控制不当,在曝光出肾结石婴儿事件之前,三鹿集团已经存在许多质量问题,但是它们并没有采取正面的方式解决,而是以牺牲公共形象的代价想法设法地掩饰。由此可见,三鹿对于维护自身品牌的不重视以及对其拥有的结构资本管理的不明确,这些漠视无形资产管理的行为,都让它走上了一条不得不破产的道路。

通过对前人学术成果的借鉴,对于无形资产到底如何确认与计量笔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于企业而言,无形资产的运行状况和经营成果,反映出了无形资产到底为企业创造了多大的价值,能够带来多大的收益,同时也满足了投资者、管理层以及其他相关各方进行决策以及业绩评价的需要。

无形资产的研究是当前会计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无形资产具有“无形”的特点这让人难以对其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无形资产的地位日趋重要。本文将从以上的相关难点并综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

新会计准则关于无形资产的部分,总体上在各项规范的全面性、完整性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社会条件的制约,对于新准则在无形资产的确认上存在一定的讨论。主要涉及确认的范围,以及是否适应会计信息披露的本质需要等多方面。在概念上,之所以用“无形”二字应当是要指出其利益来源不具有实物形态,可是像专利证书、版权证书它们都是有形的,因此“无形”只对它的外形进行了概括没有揭示其真正的实质。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企业内部创造的无形资产以及拥有的人力资本在企业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可是企业会计准则存在遗漏这些重要资产的现象,比如有市场资产(企业品牌、客户名单、营销方式等)、智力资本,这些资产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无形”并且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因此我认为,上述学者所提出的观点是有一定道理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无形资产的确认范围。

企业智力资本的管理。智力资本被认为是一种隐形的无形资产,之所以是隐形的是因为它虽被认定为是无形资产,却没在财务报表中予以披露。但是它的重要性是其他资产无法替代的,可以为企业带来巨额利润以及加大自己的竞争力。智力资本是由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关系资本组成的,在上市公司的年报中基本上没有对这些资本进行量化测评。所以说企业需要加强对智力资本的管理,特别是当前学界对于这类无形资产的计量提出来一些切实可行的模型,因此这也为企业对智力资本进行正确详细的披露提供了可能。

尽管对无形资产投资增长十分明显,可无形资产却没有被很好的计量和认知,因此这种难以计量性也就成为了对其进行研究的动力之源。有学者认为,目前在对无形资产的计量上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把无形资产的支出视为一种费用而不是投资,这样会影响对其准确的计量。

无形资产研发费用的相关思考。会计准则将企业内部研发项目的支出分为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并对此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从我国的会计实践来看,对研发费用处理有些许不足的地方。首先,要对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需要判断是否满足五个条件,而在现实操作中却很难作出一个客观公正的判断;其次,因为研究活动比较复杂,所以想要把企业研发活动中的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作以一个清楚地划分显然是困难的。

以上所说的这些现象在会计实务中确实是时常发生的,所以对于企业研发费用的确认与计量不应该集中于一种会计方法,可以随着实践不断发展,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可以制定出适合它们的会计方法来进行计量。这也还是关于之前提到的智力资本的问题,因此仍然需要借鉴国外智力资本研究成果对这些不能用货币计量的无形资产进行表外地确认。

一些上市公司对无形资产的披露也存在着无形资产信息披露流于形式,过于简单、无形资产项目的名称和级次不规范、无形资产项目与递延借项目相混淆、无形资产确认标准不一等等相关问题。通过对部分国内上市公司年报的翻阅,的确发现许多公司对于无形资产的披露过于简单、不够详细,给读者带来一种模糊的感觉,所以要改善这一现状,必须将完善当前会计准则、制度与加强上市公司的治理相结合,努力使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披露趋于完善。

商誉在传统无形资产的概念中是难点之一,实物界和学术界都对其本质众说纷纭。在新准则中规定商誉因为无法辨认,不具有可辨认性,不符合无形资产的确认条件,因此不属于无形资产。但是有些学者则认为商誉应确认为一项无形资产。

产生对商誉的讨论主要是因为会计实务的保守性,保守性体现在限制了智力资本、市场资本在会计报表中的列报;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人类认知能力的有限性。虽然对商誉本质的认识与理解可能还要更长的时间,但是商誉拥有无形资产的本质特征,因为在会计学理论中无形资产同样也是一种排他、垄断性的权利,这种权利源自创造性的智力活动,并能够创造出可观的的经济利益,因此我认为商誉应被列为一项无形资产。

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确认为无形资产,它不同于有形资产具有所有权,而是没有具体的物作为对象,这是它的一个显著特征,所以被认定为有无形之特点。

我认为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土地使用权还是应该确认为无形资产,有些学者将无形资产的本质当作一种知识资产,这样不符合会计设置账户适用、清晰、统一的原则,知识产权这一说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行业,也不符合一些企业业务特点。同时在此基础上,要保证与同行业或企业本身前后各期比较,设置账户必须力求统一,这样才能到达帮助债权人和投资者进行决策分析的目的。而且现行的会计准则对于企业土地使用权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和外购的房屋建筑物时,不确认为无形资产都作了合理的批示,因此土地使用权应当作为一种无形资产。

对于无形资产确认上的问题,企业需要对其所拥有的智力资本做一个全面详细的规划,不能忽视这一重要的无形资产。对于智力资本信息披露采用由简单到复杂,逐步铺开的方式。可以不影响现有的会计报表体系与内容,在董事会报告中涉及智力资本报告。按照规范的表格形式来集中来反映智力资本信息,并与董事会报告的企业战略、经营活动状况等融为一体。这样,还可以大大提高董事会报告的信息含量;可在现有资产负债表内披露以公允价值反映的智力资本信息,表外披露智力资本附表,即非货币计量的智力资本信息,这样,对现有报表体系与内容的影响不大,做到这一点也不难。

同时,想要对无形资产的计量做到更加合理,只有先对企业自行生产的无形资产研发阶段中所涉及的相关问题做出正确地解决,要将无形资产的研发工作当作重中之重,这样企业才能不断焕发生机。因此,要对无形资产进行合理、正确地计量,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研发活动进行清楚的划分;其次还有开发阶段支出资本化和费用化的相关标准如何确定,这些都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于无形资产的披露,则需要企业对于无形资产的披露不要只停留于形式,对于企业一些隐藏的无形资产都要进行详细地披露。特别是对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信息披露,应该进行严格有效的监控。应该说,目前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信息披露是有要求的,但上市公司往往认为无形资产是公司的商业秘密,外界无权得知,对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不充分。公司披露的无形资产信息不仅包括技术开发信息、无形资产存量信息、无形资产增减变动信息、无形资产的对外投资信息,还应包括无形资产的交易信息、无形资产发生的纠纷与诉讼信息及无形资产收益信息。

基于企业无形资产管理层面的大方向来考虑,企业需要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可以建立一套规范的管理制度以及引入信息管理系统,帮助企业更加科学的管理无形资产。建立无形资产管理制度,拟定商标、专利、版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制度,分别对其管理架构、工作流程、应用要求、侵权监控、权利保护、投资、融资规则等予以规范化;引入无形资产信息系统,完善情报、档案的管理。在全面核查、统计的基础上,建立无形资产存量、增量及变动信息库,随时跟踪和补正企业无形资产的申请注册、投资入股、交易转让、许可使用情况及法律争议和其它相关信息。(作者单位为保险职业学院 )

上一篇: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研究论文下一篇:科学人才观指导人事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