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投资决策分析论文

2022-04-19

摘要:该文在信息类专业《系统工程与决策分析》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引入案例教学方法。通过面向信息专业特色、理论联系实际和激发学习兴趣等方式建设课程案例库。文章还进行了案例教学引入和案例学习分析过程等教学方法的探讨。课程实践表明案例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旅游投资决策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旅游投资决策分析论文 篇1:

旅游景区项目投资决策方法优化研究

摘要:从旅游景区项目投资决策所面临的问题入手,结合当前旅游景区项目投资决策方法与现实的冲突,本文论证了旅游景区项目投资决策方法优化的必要性。在分析旅游景区项目投资特征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引入实物期权理论与当前景区项目投资决策方法相结合,是对景区项目投资决策方法的优化。

关键词:景区项目;投资决策;方法优化

国家旅游局《2007中国旅游投资报告》指出,各地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十一五”期间将要开发的大型旅游项目达12697个,大型旅游项目投资总额将达17888.71亿元,比“十五”期间开工建设的旅游项目总投资8281.5亿元增长了116%。这意味着我国已进入旅游投资的黄金时期,而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集聚点的旅游景区,引领着旅游产业投资的升级。旅游景区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在于投资决策的科学性与正确性,然而,目前对旅游景区项目的投资决策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在当前“旅游投资热”的形势下,为保障旅游景区的成功运营,亟需对旅游景区项目投资决策方法进行研究,找到一种优化途径。

一、旅游景区项目投资决策方法优化的必要性

1、旅游景区项目投资决策所面临的问题

(1)外行业投资者居多,投资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为数不少的民营企业主由于缺乏旅游开发的基本知识储备及实践经验,又缺乏必要的前期可行性研究且不善于借助外部的智力资源,将导致其投资行为具有较大的盲目性。投资景区项目具有投资周期的长期性、投资实施的连续性和波动性以及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等特征,比一般的工程项目投资复杂许多。同时,民营投资者在获得景区经营权的同时还需承担景区资源保护义务,而环保资金的数额又是很难预测的,与景区的发展阶段与投资项目的成败有关。加之景区产品生命周期性的特征鲜明,更新换代较快,投资者在投资时机的选择上往往产生许多困惑,对项目未来的运营风险把握不准,无法根据市场变化有效把握投资时机,以至于丧失好的投资机会。

(2)投资环境不确定性大,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形成

旅游景区项目的投资环境存在众多不确定性,而它的市场依赖性决定了其自身的敏感性与脆弱性。我国目前的景区投资机制落后,实行景区经营者拥有开发经营权、景区管理机构实施监督权等简单的传统管理机制,风险投资机制尚未形成。随着对景区项目投资的日益扩大,亟需专业的风险投资评估机构对景区项目投资的可行性进行科学分析论证,这不仅将为投资者提供可靠的投资依据,而且可以为政府、社区居民等相关利益者提供利益保障,有利于景区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一体化发展。

(3)投资决策工具落后,投资战略抉择难度大

目前景区项目的投资决策工具简单,对众多变量的确定是一项难题。在众多假设之上所做出的决策不免产生许多疑问,无法正确指引景区投资的实际操作。特别是在景区投资由简单操作转向战略运营的今天,投资者须进行长远的战略抉择,拉长景区产品的生命周期,提升景区的整体价值与竞争力。为适应目前景区投资环境的转变,景区投资决策工具亟需推陈出新。

(4)投资决策重预测而轻过程,忽视柔性管理

目前景区的投资决策还局限于投资前期的预测,对投资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变化未作充分准备,如根据市场的变化来决定对景区的产品是采取扩张投资还是紧缩投资,甚至放弃投资。然而,景区投资战略化的发展趋势,需要将投资灵活性即投资的柔性管理纳入其中。投资决策者要认识到投资的柔性管理所带来的机会也是有价值的,应改变以往重预测轻过程的决策思维。

2、当前旅游景区项目投资决策方法与现实的冲突

一般来讲,投资决策的方法可分为两种:未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评价方法和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评价方法。未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评价方法又称一般传统决策方法,主要包括静态与动态评价两个方面,其中静态评价方法主要有投资回收期和会计收益率两种,动态评价方法有内含收益率法、净现值法、现值指数法和动态投资回收期方法等。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评价方法又称为特殊的传统决策方法,主要有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风险调整折现率法、蒙特卡罗模拟法和决策树分析方法等。当前景区投资决策方法主要使用一般的传统决策方法,采取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每种决策工具的运用都有事先的假设条件,然而,这些假设有时是和现实情形相冲突的。净现值法(NPV)是传统景区投资决策工具的代表,以该方法为例,分析其假设前提与景区投资项目自身的特点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资产可回收的角度。NPV法假设投资成本可以撤回,即市场条件不如预期的好时可以撤回全部投资。然而,对于景区项目来说,由于景区投入资产的专用性,一旦支出,就不可能被全部收回。如果项目被中止或放弃,至少有部分投资已转化为沉没成本。甚至因景区的资源与地域的专用程度高,导致投资成本全部不可收回。

(2)收益确定性的角度。NPV法假设未来收益可以预测,并将不确定性等同于风险,利用高折现率抵减风险。然而,景区投资收益受内外环境影响,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仅仅用提高折现率来衡量风险是不科学的。

(3)无形价值的角度。传统方法完全未反映、更无从计量投资中的无形价值,不能为着眼于未来的投资决策提供理论支持。

(4)延迟投资的角度。NPV法假设投资没有延迟。然而,景区项目投资很少发生仅在单一时点投资的情况,事实上决策者通常拥有一个延迟投资的选择权或机会。延迟投资可以帮助决策者获取更多的信息来评估项目的获利能力,或争取更多资源为项目的开展做好充分准备,从而减少风险。

(5)管理柔性的角度。NPV法假设一旦投资后,就在可预期的寿命里一直经营下去,不考虑后续投资的时机的选择或放弃。然而,在景区投资实施阶段,经营者可以根据市场状态等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发挥经营柔性,确定景区的投资规模是保持、扩大还是减缩。

由上述可见,有必要对旅游景区项目投资决策方法进行优化与创新,以提高景区项目投资的效率与效果。

二、旅游景区项目投资的特征分析

1、高风险性和高收益性同时并存

高风险性表现在:(1)政策风险。在我国,景区经营权转让属于新生事物,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反对者众多。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相关部门也没有出台关于景区经营权出让的明确政策。(2)市场风险。旅游景区项目投资环境变幻莫测,旅游资源的可替代性较强。景区的品牌特征是吸引游客消费的最终砝码,然而,品牌特征的弱化却是任何景区在参与市场中都必然面临的问题,旅游景区的主题定位、市场定位、项目创意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难得到市场的认可,与期望的偏差较大。

高收益性表现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日益成为人们的生活要素,这为旅游开发提供

了十分有利的市场条件;同时,景区项目投资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我国属于新生事物,发展潜力极大。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极大的发展潜力赋予了景区项目投资的高收益性。

2、景区项目投资金额大、限制多、回收期长

政府出让景区经营权,其合同标的是景区一定时段(一般为30-50年)的经营权,通过合同协议对投资公司开发和利用景区资源进行约束与限制,确保景区的生态、社会环境不会遭到破坏。目前,在经营权转让合同的条款中,景区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是必不可少的一条,通常据投资模式的不同而由不同的主体分别或共同实施保护权。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对旅游资源的定义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这样看来,景区的资源在开发成产品投放市场之前是不具备旅游经济价值的。从已有的景区项目投资实践可知,要得到旅游市场的认可、获得期望的经济收益,投资公司就必须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规划、产品包装组合、市场营销策划等。因此,投资公司的投资金额远大于景区一定时段经营权的担保金额。

3、投资公司参与经营管理

从目前大部分实现经营权出让的景区情况来看,投资公司不仅是融资主体,而且是投资管理的参与主体,他们选派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参与到景区的经营战略的选择、经营策略制定和日常管理指导中。

4、投资公司的目的是使资本增值,得到高收益

景区投资者的目的不是控制旅游景区,而是通过资金的注入,促进景区快速发展,使投入的资本获得增值,达到高收益的目的。景区经营权投资公司购买的是景区一定时段的经营管理权,等到经营权期满后,景区经营权投资公司会卖出所持股票或转让持有股权,实现投资权益。

5、景区项目投资属于风险投资

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对“风险投资”的定义是: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力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这种投资的目的不是获得企业的控制权,而是在获得利益和影响后从风险企业退出。风险投资评估主要是以项目本身的成长性来判断,要求在日后投资退出时能获得较高的收益。风险投资是一种资金与管理相结合的投资,具有很强的参与性。从上述定义出发,结合景区项目投资自身特点,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景区项目投资属于风险投资。

三、旅游景区项目投资决策方法优化——实物期权理论的引入

1、买物期权的核心理念

实物期权指投资项目在决策时拥有的,能根据决策时尚不确定的因素的变化改变行为的权利,它能极大地影响投资项目的决策,提高项目获利能力,降低投资损失。一项投资可以看成是由一个或多个期权所组成的集合,各个期权分别出现在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及营运的整个项目寿命期内的不同阶段。这些期权的标的资产是建筑、设备及土地等实物资产,称为实物期权,以区别于金融期权。实物期权方法着眼于描述实际投资中的真实情况,以动态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管理者不但需要对是否投资进行决策,而且需要在项目投资后进行管理,根据变化趋利避害。简单来讲,投资者运用实物期权理论进行决策就是选择是否执行投资期权及执行投资期权的最优时机。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与完善,实物期权已经成为不确定性条件下项目投资管理的新理论方法与分析工具。

基于旅游景区项目风险投资的特性,将实物期权理论运用其中,可对景区项目投资的风险控制过程作如下简单的描述:

旅游景区进行一项投资,相当于买进一个金融看涨期权,第一阶段的初始投资相当于初期的期权费用。在项目建成后,如果市场比预期的要好,景区就可以追加投资、扩大生产能力和规模;反之,如果市场比预期的要差,景区就可以选择不追加投资。景区是否追加投资取决于先期投资是否成功,或者投资项目是否发生有利于景区的变化。当先期投资失败或项目发生不利于企业的变化(如产品价格或市场逆向变动等),景区会放弃追加投资,其最大损失是初始投资;反之,如果产品销售需求大大超过预期或产品价格发生顺向变动时,景区会行使期权,追加投资。举例来说,规划研究等前期的投资就相当于这种看涨期权,景区支付的规划研发等成本相当于初期期权费用,是否追加投资取决于前期的规划与研究的结果。

简而言之,实物期权理论所表现出的管理柔性提升了旅游景区项目的投资价值。

2、实物期权分析法的优势

Hamilton在《实物期权管理》一书中概括了NPV法则与实物期权思维方法的区别,见表:

从两种分析法的特点来看,实物期权分析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不确定性和投资价值方面。相比NPV法则“未来收益是确定的”这一假设与“通过敏感性分析得到的不确定性将会降低投资的价值”这一观点,实物期权方法认为,未来收益是非常不确定的,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是粗糙的,只能获得其概念上的分布情况;认为不确定性越大,使用期权的机会就越大,期权的价值就越大。

(2)投资的不可逆性和灵活性、新信息价值方面。NPV法则假设“投资是可逆的”,并且要么“现在投资”,要么“永远不投资”,这种决策具有显著的“当期”性特点,而与决策后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信息无关。实物期权方法则认为,“大多数投资是不可逆转的”,并且管理人员能够适时做出某种决策来影响后期的现金流量或项目寿命。也就是说,拥有投资机会的投资者持有一种类似于金融看涨期权的“选择权”,当投资者做出不可逆投资支出时,它就执行或者消灭了投资的期权,放弃了等待。而“等待”往往可以获得更多更好的信息,所以投资者可以选择暂时不投资,等待更好的时机。同时,时间是有价值的,“等待”所失去的这部分时间可以带来的价值就相当于投资者投入了更多的成本。“等待”可视为在某些情况下投资者为提高景区价值而作出的一项投资决策。

(3)折现率方面。NPV法则运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或由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出风险报酬率,而且随着不确定性增加而调整贴现水平,具有相当的主观性。相比之下,实物期权法所用的贴现率为无风险贴现率,是比较客观的,它融入了金融市场规则,不需要根据个人的风险偏好对折现率进行校正。因此,虽然实物期权法与NPV法则都是建立在对未来现金流估计的基础之上,但实物期权能够更好地进行实证考察,更好地解释实际的投资行为。

3、实物期权分析法与当前旅游景区项目投资决策方法的联系

实物期权理论认为投资项目的价值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来自于项目本身所直接产生的现金流量;另一部分来自于该项目能够为企业带来的成长空间或机会。Trigeorgis(1996)提出了战略性NPV的概念,并定义:战略性NPV=传统NPV+实物期权价值。

由此可见,实物期权方法并不是要完全否定传统的方法,而是在NPV法基础上承认投资中包含的实物期权价值,从而由项目的内在价值加上期权价值最终得到其综合投资价值,因此实物期权方法的研究,是以净现值方法作为基础的。实物期权法可以弥补NPV法的不足,提供更多更有用的信息使投资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把动态的管理融入了项目的决策中,不再是原来“do now or never”的简单情形。因此可以说,将实物期权理论应用到景区项目投资这样的风险投资决策中,是在保留传统投资决策分析方法合理内涵的基础上对传统方法的修正,增加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四、结语

从景区投资自身的风险投资特性来看,引入实物期权理论是景区投资决策方法的正确选择;从目前投资决策所面临的问题来看,实物期权的分析工具将会为投资决策带来新理念,其柔性管理的优势是对传统景区投资决策方法的有效补充。实物期权理论的运用,将为景区投资者识别投资机会提供合理依据,有利于景区投资者思维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景区审时度势,进行战略选择。

(责任编辑:朱绿梅)

作者:方世敏 赵 爽

旅游投资决策分析论文 篇2:

《系统工程与决策分析》案例教学探索

摘 要:该文在信息类专业《系统工程与决策分析》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引入案例教学方法。通过面向信息专业特色、理论联系实际和激发学习兴趣等方式建设课程案例库。文章还进行了案例教学引入和案例学习分析过程等教学方法的探讨。课程实践表明案例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案例教学 系统工程与决策分析 案例库建设

长期以来,传统的系统工程教学方法以理论讲授为主,忽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进行实践教学。另一方面,案例教学这种亲验型、参与型的学习方法对《系统工程与决策分析》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3]。为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笔者及同仁在《系统工程与决策分析》课程的实践中,引入案例教学,结合课堂研讨活动开展案例教学,着重进行案例收集和案例库建设,并进行案例教学引入和案例学习分析等教学方法的探讨。

1 案例收集和案例库建库建设

案例收集和案例库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案例库建设作为系统工程与决策分析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重要环节,能够有效地弥补现实教学中与实践环节联系不够紧密的不足,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

1.1 当前案例教学与案例库建设存在的问题

建设《系统工程与决策分析》课程的案例库,需要解决数量和质量的问题[4]。系统工程与决策分析的教学知识点较多,为帮助学生理解教学过程中的理论与方法,如果不建设一个数量充沛的案例库,很多知识点无法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案例,教师在教学中只能够通过自身对问题的理解向学生举例说明,可能会导致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期。其次,案例的质量亟待提高,从书籍和报刊网络上找来的案例大多偏向于叙述性。更为重要的是现有的案例基本上是偏向于社会管理方向的,而所授课程的对象是电气和控制方向的研究生,照搬这类案例的话会形成针对性不强,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 案例收集和案例库建设的途径

在建设案例库的过程中,建设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将本专业的课程或课题中与系统工程相关的内容整理成案例;其次是从各种电子资源中寻找合适的案例;另一个重要的途径是在课程中安排了学生在老师的全程指导下进行案例学习环节,并以此作为案例库的一个来源。经过几年的尝试,通过发动学生自选课题,老师帮助筛选课题,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模型,最后由学生经过建模、分析,得到案例解决方案的过程是学生对案例学习的良好体会。与此同时,一些问题阐述清晰、模型结构特征鲜明、方案选取有理有据的典型案例分析也被选取出来,为课程的持续改进充实了新鲜内容。

1.3 结合专业特色,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建设案例库

在案例收集和案例库的建设过程中,着重关注了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和专业相结合,尽量采纳本专业课程或课题中所涉及的系统工程应用的案例。引入本专业的相关项目和课题,将它们作为系统工程的应用案例可以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体验感,所以在案例库的建设中强化了这方面的内容。典型的案例包括应用层次分析法、多元非线性回归和深度学习算法等进行城市洪灾预测,应用启发式算法对某市的风光蓄互补独立微电网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以后者为例,在对系统建模后,研究者发现这是一个复杂优化设计问题,需要进行多目标的优化。优化目标包括微网系统的总费用、能量过剩倍率、微网系统的清洁率,以及系统可靠性负载缺电概率等。进一步结合实际应用场合,可将相对不重要的目标如负载缺电概率和微网系统的清洁率降级为约束条件。借鉴生物界自然选择和自然遗传机制的随机群体搜索策略,启发式多目标遗传算法在这里被用来解决复杂优化设计问题。在Matlab環境中编程后,在最优解集中找到系统的满意解。

其次,以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一些比较枯燥的理论学习转换为有趣的案例应用。例如,在讲解解析结构模型时,把一个足球队员人数之谜的智力游戏用解析结构的传递关系来表述,应用解析结构的矩阵表达式对足球队员的站位顺序和站位高度建模,这样,解析结构的递阶关系就给出了足球队员从11人转化为10人的解。解析结构模型的理论学习因其对矩阵的定义和复杂分析而略显枯燥。将其应用在足球队员人数之谜的案例中,既能加深对解析结构模型理论学习的理解,又增强了课堂的活跃度。另一个案例则是将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到课堂中来。不少学生是NBA联赛的忠实观众。为此,在案例库中增加了一个分析评价NBA常规赛赛程安排对各球队的有利程度的案例。通过收集2012—2013赛季的前半程的比赛时间间隔、背靠背次数、对手实力、区域因素、主客场因素,建立了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分析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赛季的后半赛程进行预测。

最后,联系实际生活,将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决策问题应用系统工程的分析方法来解决。这些案例包括图像采集系统的综合决策问题(系统平台、以太网芯、CPU芯片、图像传感器等的选取),组合投资理财规划,旅游路線的策划等。这些决策和规划问题实际上并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但是可以帮助同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对系统工程的各个知识点进行充分的理解。

2 案例教学的引入与案例学习的分析过程

案例库的建设是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将案例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引入,在学习过程中体现系统工程的方法论同样重要。为此,在案例教学中特别强调了案例教学的引入和案例学习的分析过程。

2.1 案例教学的引入

案例教学的引入主要是针对教师的讲课过程。教师在讲述一些复杂的概念时(比如说前文所述的解析结构模型),先给出足球队员人数之谜,从而引出问题,然后通过理论学习,讲述解析结构模型的原理,再回归到案例来讲解并解决问题。另外,一些综合案例还被用以回顾整章知识,使案例教学贯串于教学的过程。通过收集案例,组织案例,并在合适的课堂教学环节中引入案例,能使学生深入学习知识点,从而把案例教学引向深入。

2.2 案例学习的分析

案例学习不以求得最好的决策方案作为评价指标,而是强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即体现系统工程的方法论。案例学习以学生为中心,分成若干小组,时间贯穿整个学期。选题,剖析问题和选择模型时教师为其参谋。一旦确立问题和方法后,就完全由学生独立进行。最后,每个小组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包括阐述问题、收集数据、建立模型、求解方法,分析结果并做出方案决策,其他同学和教师进行讨论和评价。最后,教师来进行统一的讲解、分析并评价。由此,将系统分析的全过程体现在小组的案例学习过程中,强调对问题的定义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也欣喜地发现,在小组的案例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其合作精神、表达能力、思辨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3 结语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案例教学使学生主动地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在信息类《系统工程与决策分析》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应用各种方法建立富有专业特色的案例库,精心组织案例教学的引入途径和案例学习的分析过程,切实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帮助他们将所学各类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管梅,赵娟.运筹与优化模块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探讨[J].科技视界,2016(13):116-117.

[2] 李龙振,蔡洙一,崔义洙,等.运筹学案例教学探讨[J].延边大学学报,1999,25(4):294-296.

[3] 喻瑛.面向电力类的《系统工程导论》案例法教学[J].科技信息,2012(36):529-532.

[4] 袁鹰,贺筱媛,吴善明,等.系统工程案例库建设与实践[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5):234-235.

作者:董爱华

旅游投资决策分析论文 篇3:

基于SWOT分析的桂林市太平古村旅游发展策略探讨

摘 要:作为农耕文明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村落具有发展旅游的天然优势,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该文采用SWOT分析法,深入分析了桂林市太平古村旅游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建设旅游新农村、实行景区+社区一体化发展、维护历史遗产、挖掘特色文化打造主题片区、以古樟、古寺、古村“三古”为特色塑造品牌形象等发展策略,以期為太平古村进行旅游开发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SWOT分析;旅游发展;开发对策;太平古村

2018年《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提出,为传统村落发展提供巨大历史机遇,作为农耕文明和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村落具有发展旅游的天然优势,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1-3]。上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学者将SWOT分析法用于旅游开发决策分析,目前已被广泛运用,成为较为成熟的决策分析方法[4-5]。本研究采用SWOT分析法,探究太平古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相应旅游发展策略。

1 太平古村概况

桂林太平古村位于桂林市灵川县潮田乡太平村,距离桂林市区32km,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太平古村始建于宋朝末年,是中国首批重点保护传统村落。太平古村古木参天、溪流潺潺,阡陌纵横,鸡犬相闻,历经800多年风雨,依然散发着悠悠古韵和勃勃生机。太平古村旅游尚处于待开发状态,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古村、古樟、潮田河等优质旅游资源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旅游服务功能,且面临现代建筑包围和侵蚀,保护形势严峻。

2 太平古村旅游发展SWOT分析

2.1 优势

2.1.1 文化特色鲜明 太平古村的秦氏家族是在南宋末年为躲避战争从山东青州府历城县迁来,经过数代人的辛勤发展建成今日的太平村。太平村历经800多年风雨依然保存了完好的千年古樟树、秦氏宗祠、古戏台。走在太平村曲折的古巷里,仿佛进入了时空隧道,秦氏文化源远流长,至今仍能在太平古村感受到秦氏文化的独特魅力。

2.1.2 资源组合度高 以古村落、古樟树、古寺庙为核心旅游资源的太平古村山峦叠起、河流相拥、田园阡陌,自然风光与古村落、秦氏文化、古祠堂、古戏台等组合在一起,互补协调度较高,具有较强吸引力。

2.1.3 客源市场不断增大 近年来,随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不断推进,旅游业得到持续、快速发展,2019年桂林市游客接待量高达1.38亿人次。随着以高铁为核心的快速交通网络和航空网络的进一步完善,桂林旅游热度和影响力持续增长,旅游市场不断增大。太平古村背靠桂林这一重要旅游集散地,且邻近阳朔-兴安这一旅游黄金线,无论是团队市场还是周末休闲市场,都有较为稳定的客源保障。

2.2 劣势

2.2.1 旅游基础薄弱 太平古村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内部交通条件较差,住宿、餐饮等接待设施缺乏,配套的旅游服务体系尚未建立,村落的整体景观环境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

2.2.2 旅游人才短缺 太平古村内大部分年轻村民出外打工,留守的多为文化程度较低的老人和妇女,缺乏应有的接待、开发以及经营的能力。

2.2.3 市场知名度不高 由于太平古村还处于未开发状态,还未形成成熟的旅游产品,对外宣传营销尚未展开,市场的感知度较低,尤其是与周边开发较早的大圩古镇等相比,知名度远远不够。

2.3 机遇

2.3.1 区域旅游发展面临重大机遇 旅游产业是桂林市主导性支柱产业,桂林旅游的发展也一直处于领先位置。2009年12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了旅游业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2012年11月28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正式批复,桂林市旅游业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桂林考察时强调要全力保护好桂林山水,努力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为桂林未来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

2.3.2 对外交通不断改善 随着湘桂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的完成,贵广高铁的建成通车,桂林的区域性交通中心地位逐渐凸显,目前已形成以桂林为起点,到长沙、广州、南宁、贵阳4个省会城市的3小时高铁经济圈。公路方面,桂林境内已经建成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路,并与国家高速公路网实现无缝衔接。随着桂林市与海航旅游集团全方位战略合作的开展,以航空和旅游为主体的旅游航空网络不断完善。航空、铁路、公路三位一体的桂林立体大交通格局趋于完善,将使粤港澳、华中、云贵地区通往桂林的进入性大大加强,桂林旅游热度将越来越高,太平古村也将从中获得更多游客关注。

2.2.3 旅游需求日益旺盛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国家逐步推进落实《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旅游休闲日趋常态化。近年来,以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为代表的周末旅游以其独特的“休闲+观光+娱乐+专项”的组合方式形成了巨大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得到了快速发展。太平古村拥有良好的自然景观环境、独特的古村落文化资源,有利于开发适应当前旅游发展的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2.4 挑战

2.4.1 区域竞争日益激烈 近年来,乡村休闲度假旅游持续升温,桂林以及周边地区的乡村旅游景区不断涌现,区域竞争压力日益加大。如何在区域众多乡村旅游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明确开发方向,营造自身特色,打造适应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是目前面临的最直接的挑战。在市场需求上升和产品竞争同时并存的形势下,产品特色是开拓市场的关键。

2.4.2 相关利益的均给予协调 随着太平古村旅游开发的深入,经济收益也会越来越大,由此产生的当地居民、旅游投资运营管理者之间的利益矛盾等问题也将凸显,在太平古村旅游区开发过程中,一定要综合考虑其主要利益相关者——政府、投资方、当地居民、游客等的利益均衡,以求和谐、可持续发展。

2.4.3 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冲突 在太平古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如何协调古村开发与传统风貌保护的关系,如何协调现代生活方式与传统风俗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如何通过旅游开发来有效促进古村落保护与发展,既满足村民对经济发展、生活質量提高等诉求,也有效推进古村落的保护与历史文脉的传承,是太平古村未来面临的巨大挑战。

2.4.4 旅游人才和技术的制约 随着游客出游频次日渐增多、旅游经历日渐丰富,旅游市场发展日益多样,游客对于旅游产品的品位追求越来越高,高品位的产品必然要求高素质的人才来打造。旅游项目的策划,旅游景区的建设,客源市场的营销以及旅游服务与管理都需要高素质专业人才。太平古村的旅游开发刚刚起步,人才和技术的缺乏是其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3 太平古村旅游发展策略

3.1 建设旅游新农村 借助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机遇,将太平古村的规划开发建设工作与新时代乡村振兴相结合,用旅游发展理念谋划农业、建设农村、教育农民,实现 “三个转变”——传统农业转向旅游农业、普通农民转向旅游从业者、村镇建设转向乡村旅游区,切实把太平古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旅游新农村,把古村剩余劳动力转变为旅游从业者,将整个古村建设成为景村相融、特色鲜明的精品古村落休闲度假旅游区。

3.2 景区+社区一体化发展 景区先行,社区参与。开发乡村旅游应注重将居民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关怀对象,将社区参与、农民致富作为发展乡村旅游的本质要求。发展参与式乡村旅游是未来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让社区和农民在参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既是参与旅游业的主力军,又是真正的最大受益者。桂林太平古村可从资源和市场两大角度入手,借助冠岩、大圩等周边景点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打造太平古村特色乡村旅游示范区。

3.3 维护历史遗产,修编传颂故事 对古建筑群实施严格保护,对破坏的历史建筑进行修复处理,修旧如旧,重塑历史遗产风貌。用延续贯穿的理念,打造见证桂林太平古村落历史沿革里的前世今生。通过对古建筑的内涵进行艺术化打造,营造氛围,情景再现,真实体验,编著相关故事,以彩调等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艺术手法加以诠释。

3.4 挖掘特色文化,打造主题片区 以古村、古樟、古寺为依托,充分挖掘古村落秦氏宗族文化内涵,通过设计与重塑,将秦氏宗族文化打造为可体验、参与性的旅游产品,突出太平古村千年历史文化体验核心主题。此外,不同功能区也以特定主题,特色化发展。如在田园休闲区设置亲子农园、幸福果园、乡村俱乐部等主题园区,与当下流行时尚契合,颇具吸引力。主题化、特色化发展,对于后期宣传,集聚人气,提高知名度等影响深远。

3.5 塑造品牌形象,注重营销手段 以古樟、古寺、古村“三古”为特色,结合自然环境、文化底蕴,塑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和乡村生态旅游品牌,利用节事节庆等营销策略,不断推出新的亮点,提高游客重游率。例如,可举办古村摄影节、古村艺术文化节、BBQ狂欢派对、各季花果蔬菜丰收庆典等活动。

参考文献

[1]李文兵,吴蜜蜜,李欣,等.认知重构与传统村落社区旅游创新演化——以湖南张谷英村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1,40(2):92-96.

[2]邵秀英,刘亚玲,王向东,等.黄河流域传统村落旅游响应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35(6):200-208.

[3]陈水映,梁学成,余东丰,等.传统村落向旅游特色小镇转型的驱动因素研究——以陕西袁家村为例[J].旅游学刊,2020,35(7):73-85.

[4]孟凯宁,郭娟龄.基于SWOT分析的生态视域下旅游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2020,41(4):116-121.

[5]陈晓琴.基于SWOT分析的溧阳茶文化旅游开发路径研究[J].福建茶叶,2017,39(11):124-125. (责编:王慧晴)

作者:王路瑶 罗楠 胡金龙

上一篇:企业营销渠道策略论文下一篇:公共行政民主责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