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课程教学环境工程论文

2022-04-30

摘要:本文结合我校实验化学教学改革的情况,重点阐述了高等农业院校定量分析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量”与“误差”的概念在定量分析基本单元操作及实验过程中的重要性。采用过程考核与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成绩评定模式,提高學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业院校课程教学环境工程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农业院校课程教学环境工程论文 篇1:

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认识实习课程教学改革

摘要 结合农业院校环境学科的发展历程,提出环境科学专业认识实习课程建设改进方案,主张通过加强认识实习指导团队建设、优化认识实习的教学内容、改革实践教学的方法手段,建立环境专业的科学思维与面向农业环保应用需求相结合的认识实习体系,形成多元化、引导式、自主型特点的环境科学专业认识实习教学体系,培养优秀的农业院校环保创新人才。

关键词 环境科学;认识实习;课程建设改革

A

Teaching Reform of Cognition Practice Course for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pecialty 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AN Zhong-xin,HE Jian-rong,WU Yu-peng et al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Wuhan,Hubei 430070)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Sciences; Cognition practic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reform

认识实习是高等工科院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一项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方式。通过认识实习,学生可以了解社会、工厂、企业,深入了解本专业,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提供感性认识[1]。因此,环境科学认识实习对于环境专业的学生非常重要。笔者结合农业高校环境学科发展历程和特点,以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认识实习为对象,研究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认识实习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以期提高环境实习课程质量,培养优秀农业院校环保创新人才。

1 认识实习存在的问题

华中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是从农业大学的农业资源与环境农学专业衍生发展出来的,因此发展历史不长,基础薄弱,对环境科学专业认识实习教学尚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因此,在农业院校认识实习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①对环境科学专业现状和发展认识不深[2-3],参观实习点的选择依然停留在10多年认识的基础上,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厂等,一些新兴的高新技术环保装备实习点,如现代化的垃圾焚烧发电厂以及生物质能源企业未能及时补充到环境科学认识参观点上,限制了学生的环境科学眼界[4-5]。②由于农业院校教师本身的环境专业知识和能力有限,认识实习只是停留在简单的参观上,未对参观实习点的环保工艺装备进行较为深入讲解。③参观认识实习点的选择上,具有鲜明农业环境保护特色的几乎没有,如秸秆利用的生物质发电厂等,而是简单趋同于综合性院校的环境科学认识实习,课程的特色有待加强。④实习时间偏短、实习成本投入较少等客观因素严重影响和制约着认识实习教学工作的深入[2]。

2 认识实习课程建设改进方案

2.1 指导团队建设 由于农业院校环境专业师资较为薄弱,应通过引进认识实习点的高级工程师加入到指导团队,形成一个教学和学术水平高、实际工程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同时,培养骨干教师每年带队,形成稳定的认识实习指导队伍,不但有利于与实习单位建立联系、培养感情,从而聘请相关高级工程师加入到指导队伍中来,而且有助于不断提高指导教师的知识和教学经验,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综合型人才,加深学生的认识水平。

2.2 教学内容体系优化与改进 深化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改变以往每组学生轮流参观每个厂的模式,减少参观工厂数量,增加某几个工厂的实习天数,使学生走进一线,跟班实习,掌握该厂的流程,特别是运行管理操作,提高動手能力,并要求学生查找目前国内外相关行业的技术规范及先进工艺,对比找出现有工艺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思路,从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培养稳定的认识实习基地。校企合作的目的是在企业中办学校,在车间办教室,在生产线上做作业,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有目的性、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实训,锻炼学生的团结合作、责任心等一系列非智力因素,不断地完善教学全过程。同时,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场地、机器设备、管理模式、工程技术人才的专业指导等。校企合作可以起到“一举三赢”的作用,达到让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面满意的效果。

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首先,任务的设计就是一个重头戏,要求教师统筹安排认识实习内容,精细设计每个任务,考虑任务的弹性和开放性;其次,认识实习过程的组织上,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避免少数学生的混水摸鱼;再有,认识参观的环保基地性质不同,采用任务驱动式实习方法的难度也不同。任务驱动式认识实习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以“能力为本位”的,对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很有帮助。

2.3 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2.3.1 认识实习参观环保项目改革与创新。农业院校环境科学认识实习参观的基地主要分为两类,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厂。这两类基地对于环境科学专业学生认识环保装备而言远远不够,尤其是现在垃圾处理方面。填埋处理发展比较缓慢,一些高新技术呈井喷式兴起,特别是城市垃圾焚烧发电一体化重大环保系统工程,它是囊括了垃圾焚烧发电、大气污染治理和污水处理的综合系统工程。因此,增加一些新兴的高新环保技术參观项目尤为迫切,有助于使环境专业学生始终处于行业前端。除此之外,农业院校学生除了要参观一些综合型院校的环境专业参观实习基地以外,还应该参观实习一些具有农业环境保护特色的认识实习基地,最典型的有生物质发电厂,主要是针对秸秆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这对于农业院校环境专业学生是极为重要的。

2.3.2 认识实习方式改革与创新。现在学生主要参观一些环保工程,仅仅是增强直观认识。如果能在原有1周时间基础上增加一些具体工作实践认识,使学生具体操作一些典型的环保装备,无疑能大大加强其对一些环保装备的深入理解。

2.3.3

认识实习考核方式改革与创新。目前,农业院校认识实习考核主要以考勤、认识实习报告为主,学生的认识实习报告主要停留在表观认识,没有深入的机理讨论,对实习的认识不够深刻具体,这种方式无法考察每名学生的真实成绩。对此,应该改革实习考核方式,由以下4个方面构成学生的实习成绩:①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实习期间的总体表现打分(30%);②实习期间学生所做的实习日记(20%);③实习报告(30%);④工厂工程师根据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打分(20%)。

2.4 加强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 农业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认识实习到现在还没有一本比较规范和成熟的认识实习指导书,这对于学生的预习和掌握相关的工厂环保装备知识相当不利,因此需要编写一本规范的认识实习教材;同时,还需拍摄《认识实习视频教程》,进一步增强学生直观认识;其次,应该建设实践教学资料库,形成网络资源、实践报告等实习实践资源,为下一级学生提供参考。

3 结论

针对当前农业院校环境专业认识实习存在问题,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①加强师资指导团队建设,引入实习工厂的工程师参与认识实习指导;②要优化与改进认识内容体系,跟上环境专业时代前进步伐,并适当突出农业院校环境专业认识实习特色;③改革实习考核方式,加强教材与相关教学资源建设,从而增强学生的实际知识收获。以上改进措施有望提高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认识实习的效果,使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 张敏树,肖敏.认识实习的教学改革实践[J].高教论坛,2006(6):71-72.

[2] 黄菊文,贺文智,徐竟成,等.环境科学专业认识实习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9):165-167.

[3] 辛言君,马东,崔德杰.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0(11):53-55.

[4] 孙淑英,宋兴福,孙泽,等.固体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2,29(4):42-44.

[5] 韩晓芳,张玉敏.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6(1):108-109.

作者:谭中欣 何建荣 伍玉鹏 赵慧 唐铁军 唐仁华

农业院校课程教学环境工程论文 篇2:

农业院校定量分析实验的教学探索

摘要:本文结合我校实验化学教学改革的情况,重点阐述了高等农业院校定量分析实验教学内容的选择,“量”与“误差”的概念在定量分析基本单元操作及实验过程中的重要性。采用过程考核与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成绩评定模式,提高學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农业院校;定量分析实验;教学

化学是应用性很强的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高等农业院校的核心基础课。高等农业院校开设的化学课程主要有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实验化学,部分专业开设有仪器分析和物理化学课程。其中实验化学是将原附属于各门化学理论课程的实验合并,独立教学,单独考核的一门化学课程,主要内容有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主要以定量分析实验为主。化学实验的单独设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社会发展及教学改革的深入,公共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在减少,教学课时在压缩,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同时化学实验开设的成本在增加,因此如何在现有实验条件与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定量分析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是我们目前面对的主要问题。近十几年来,我校在定量分析实验的开设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与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与农业院校专业相结合,调整定量分析实验内容

目前在我校开设实验化学课程的有农学、园艺、植保、动科、动医、农资、环境工程、食品科学与技术、食品质量工程、生物技术、动植物检验检疫等近30多个专业,每年有2000余名学生学习该课程。定量分析实验开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化学分析实验原理及相关的基本操作技能,如分析天平的使用、容量瓶的使用、移液管的使用、滴定分析基本操作等,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实验的基础。定量分析实验我们采用的是“6+1”的模式,即6次基本实验,1次定量分析操作考核。我们在选择定量分析实验内容,特别是定量分析实验材料时充分体现农业院校的专业特色。6次基本实验分别为:分析天平的使用与试样中水分含量的测定、滴定管的使用与比较滴定练习、样品酸度的测定、消毒液中过氧化物的测定、水的硬度及钙镁的测定、比色分析。在试样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实验中,实验室提供的样品有茶叶、饲料、稻谷、土壤等,学生也可自带样品,如有的学生将新鲜蔬菜带来,还有的学生在室外采集树叶,等等。在酸度的测定中,实验室提供的样品有食醋、果酸等。我们学校旁边就是浏阳河,水的硬度及钙镁的测定就让学生自己采用浏阳河水,同时与实验室的自来水作比较。比色分析实验根据专业特点采用不同的实验材料,生物、食品等相关专业采用从市场上采购的新鲜蘑菇做实验材料,分析其中自由氨基酸的含量;农学、植保、园艺等相关专业采用土壤作实验材料进行土壤速效磷的分析。

通过实验内容与实验材料的选择,提高学生的实验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实验热情,让学生在实验的成败中掌握定量分析的基本操作技能,通过与实际的实验分析任务相结合,使学生在寻找实验材料的过程中提前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明白化学在后续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从而更加重视化学的学习,特别是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的重要性。

定量分析实验能顺利开出的重要一点是充分利用了我校实验化学课程教学的网络平台,基本实验内容与相关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提前在网络课程平台上公布,让学生提前介入实验过程,做好相关的预习及实验材料的准备工作,当然我们也会在上一次学生实验时进行下一次实验的相关布置与强调。

二、将“量”与“误差”的概念贯穿实验过程,强调基本单元操作

定量分析实验的中心在“量”,关键在于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即实验“误差”的大小。定量分析实验是在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对于大一的学生来说,“量”、“误差”、“准确度”这些概念相对较为模糊,因此必须使学生在前两次的定量分析实验的基本单元操作学习时领会与建立这些概念,然后将“量”与“误差”的概念贯穿所有的定量分析实验过程。在分析天平的使用及差减法练习中,我们设计了两个环节,一个环节是让学生称量同一物体,可以是实验室提供的干燥盒,也可以是学生推荐的小物件,每个学生称量5次,比较平行称量之间的差异,并取平均值,同班同学之间比较平均值的差异,让学生在这一环节体会不同的操作者,不同的天平带来的测量误差,同时也可以检测个别学生的操作失误。另一个环节是差减法练习时,按规定学生必须用纸条取称量瓶,我们让学生看到用手直接取称量瓶称量和用纸条取称量瓶称量间的差异,使学生明白错误的操作对结果准确度的影响。在比较滴定练习单元操作中,我们以两个同学为一组配制一组试剂,相互检查滴定管滴定操作手法是否正确,共同探讨滴定终点颜色的控制,相互检查滴定管读数是否正确,通过相互的来回检查,让学生掌握滴定管的使用、滴定终点的掌控及正确的滴定读数等几个方面,达到能正确熟练操作滴定管。在定容与移液基本操作单元,涉及到容量瓶与移液管的使用,为了让学生体会“量”与“误差”,除了同组同学的相互检查与监督外,我们要求学生采用不同的移液管对同一容量瓶进行相对校正,在这一看得见差异的过程中领会“量”与“误差”的概念。当然我们在每一次实验中都要求学生对“量”与“误差”的贯穿,每一次实验完成后,学生必须检查平行结果间的偏差,分析造成结果误差的原因,找到误差的来源,体现在实验报告中,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对“量”与“误差”的认识,规范了基本单元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养成了严谨、科学的实验观。

三、过程考核与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成绩评定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验课程的成绩评定是对学生实验学习态度和实验综合能力的整体评价,应尽可能做到科学、客观、公正、合理。经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目前已建立了“2+4+4”的实验化学课程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即从过程考核20%、操作考核40%、实验相关理论考核40%等三个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

实验过程评价,除了考查学生的实验到课情况、实验态度、化学实验基本技能的掌握与运用、实验原始数据的记录、实验卫生等方面外,还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设计,例如在定量分析实验中的标准溶液配制环节,要求学生根据实验中所需溶液浓度的大小计算所需标准溶液的体积,计算所需称量的基准物质的质量,等等。在实验报告的撰写环节,除了要求学生按照规范化的格式,即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与试剂、实验步骤与原始实验数据记录、数据处理与分析等基本栏目进行书写外,还要求学生就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自己在本次实验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与总结,总结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操作考核的目的:一方面在于考核学生对化学实验基本单元操作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在于考核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基本单元操作考核包括分析天平的使用与差减法称量、容量瓶的使用与定容操作、移液管的使用与移液操作、滴定管的使用与滴定操作等4个方面。操作考核的命题通常是某标准溶液浓度的标定,给定其浓度范围,要求设计的实验方案必须包含有4个基本操作单元。

通过过程考核与操作考核两个环节,一方面在于考查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情况,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和良好的实验素养。

作者:李辉勇,周南,周军

农业院校课程教学环境工程论文 篇3:

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体系的构建

摘  要:环境污染已严重威胁我国粮食生产与农产品安全,新时代农林人才亟需掌握环境污染与修复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这也给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出了新挑战。在环境科学专业建设方面,华中农业大学打造了具有农学特色的优质课程体系、发展了灵活多样的理论教学模式、围绕土壤污染修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创新活动、搭建实践教学基地与创新平台。相关举措彰显了环境科学专业农学特色,优化了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提升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环境科学;农业院校;理论教学;实践创新;构建

教育部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规范》与《环境科学类专业评估标准》强调了“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有特色”的环境科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为环境科学专业办学质量评价体系一级指标。教育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办法》更是强调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凝练专业特色,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是环境科学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的重要课题。

围绕当代环保产业需求建设环境科学专业方能培养特色人才[1]。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与重金属污染等问题已严重威胁我国农产品质量、生态环境安全、当代农业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危机日趋严峻。因此,面向新农业、新农村、新农民和新生态的新型农林人才亟需掌握环境污染与修复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这也为环境科学学科发展提供了新方向。然而,当前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建设也存在定位不明、课程体系和实践创新平台特色不突出等诸多问题,如何进一步厘清环境科学理/工学专业与农业大学主流的农学专业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环境科学专业的高效建设和长足发展。

一、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兴学科或交叉学科多源于传统优势学科外延发展的需要顺势而生,往往带有传统优势学科的烙印,如何彰显自身特征和发展规律一直是新生学科发展面临的挑战性难题。华中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是建立在传统优势学科农业资源与环境基础上发展而来,其课程体系是沿袭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等传统农学专业培养模式,还是照搬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培养体系,这是新专业建设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这也直接关乎环境科学专业的定位和发展。

随着科技飞速进步,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及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模式是以传统教学方式按部就班,还是结合当前先进网络与多媒体技术打造“金课”实现弯道超车?如何推进精品课程和双语课程建设,构建特色鲜明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这些都是环境科学专业教学质量能否全面提升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师资队伍和创新平台的建设也是新生专业建设的薄弱环节。新生专业教师队伍缺乏拔尖人才、学术骨干,且中青年教师拔尖人才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学科建设平台缺乏,彰显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的省部级及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还需时间来培育和建设。如何培育和建设创新平台和优秀师资也是新办专业面临的重要难题。

新兴学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为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而生。新兴学科与传统学科发展需要平衡互补、共谋发展。如何与新兴学科交叉融合为传统学科发展寻找新的生长点,传统优势学科又如何带动新兴学科围绕新的增长点共谋发展,这些都是新时期学科全面发展共同进步面临的关键问题。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体系的构建

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立足传统优势农学学科,进行吸收改造与提升,培养具有农学背景的环境科学专业人才,以解决当前农业面源和农田重金属污染等农业农村环境问题。在专业教学过程中,遵循“彰显特色、多元教学、丰富实践、强化创新”的原则,构建了“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创新”全方位、多环节、一体化的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体系。打造了具有农学特色的优质课程体系、发展了灵活多样的理论教学模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创新活动、搭建了实践创新平台与人才培养基地。

(一)打造具有农学特色的优质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方面,授课内容注重专业基础,触及学科前沿,更彰显农学特色。环境污染已严重威胁我国粮食与农产品安全,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和新生态的新型农林人才亟需掌握环境污染修复相关的基础知识与专业技能,这也给环境科学与技术向新时代农学发展提供了新方向。因此,发挥环境科学交叉学科优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打造了农学特色鲜明的环境科学专业系列优质课程。不断修订和完善环境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适量增设了环境土壤学、自然地理学、地质与地貌学、污染环境生物修复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等必修和选修课程,以夯实本专业学生农学知识课程体系。授课内容也在厚专业知识基础上凸显特色。环境化学课程以专题讲授重金属在土壤环境中的化学行为与效应,并以专题介绍土壤污染电动修复技术等当前热点;环境监测课程突出土壤与生物监测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微生物学基础和环境生物学课程拓展了微生物用作肥料和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相关知识;环境评价课程重点介绍了农业面源污染产生机制及生态风险评价方法,为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支持。环境科学专业课程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更让环境科学技术为新时代农业服务;这为本专业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新渠道,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本专业、传统农学及农业大学的认同感,提升了学生就业竞争力。

构建了厚基础、强农学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环境监测实验课程加强了土壤与生物监测,环境化学实验课程新增了重金属离子在土壤活性矿物表面的吸附氧化行为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内容[2-4];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及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訓练计划、专业技能竞赛及社会实践与实习等多涉及农田土壤污染与修复、农艺调控、低累积作物筛选与替代种植等相关课题[3,5]。在强化理-农融合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丰富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手段

理论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开展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以研助学。在课程建设上,打造“金课”,实现在线教学、虚拟仿真和双语教学等创新模式。建设有环境监测慕课、地质与地貌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等;基于“互联网+”的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环境生物学实验教学,开设了“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水体沉积物对水生动物的急性毒性试验”等虚拟仿真实验[6];进行了环境化学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结合的创新创业专业融合示范课程探索,还实现了环境生物学等部分课程双语教学,新一批全英文教学课程已立项建设。目前,已建设有地质与地貌学国家级精品课程、环境监测省级精品课程、环境化学校级优质课程。开展学术讲堂和学术交流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介绍环境科学技术前沿与进展,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构建了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

实践创新活动丰富多彩。实施国家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性实验,举办年度专业技能竞赛;通过多种创新班建设(如华癸班、绿苗计划),支持学生从大二开始系统开展科研训练并与学位论文衔接,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环境问题,提升学生实践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各级各类专业竞赛、撰写并发表科研论文和申请专利[7];依托校绿色协会广泛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活动,普及绿色文明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树立绿色意识,倡导绿色行为,激发大学生专业使命感。近些年,环境科学/工程专业本科生开展了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及国家级/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100余项,近几年项目年度分布初步统计情况如图1所示。结果表明,近三年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积极性及支持力度都得到了明显提升,入选省级和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比例较先前显著增加,这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学院开展以赛促学、实践助农,以技能竞赛和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并有效服务“三农”。年度大学生专业技能竞赛围绕农田、河流和湖泊开展污染调查、取样检测、源汇解析、污染控制方案设计与实施效果论证,提出解决农田与河流污染的具体对策和举措。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立项课题多围绕农田土壤污染与修复开展相关研究,更是借助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当地污染农田土壤修复与农业安全生产建言献策。本专业学生主导成立的绿色协会志愿者结合专业知识,围绕水土质量调研、垃圾分类和环保宣传等主题,就近就便深入家乡所在地开展暑期实践,实地考察、问卷调研、海报宣传和视频投放等方式进行探访、调研和宣传,以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倡导生态文明;近期暑期社会实践团也荣获“全国社会实践优秀团队”。这些科技创新与实践活动有效增强了当代大学生保护绿水青山为老百姓创造金山银山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三)搭建创新平台与优化创新型师资队伍

环境科学专业从无到有搭建实践创新平台。以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为依托,组建了农业资源与环境湖北高校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土壤污染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校级环境生态研究中心、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基地;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开展校外实践实习,建设有宜昌三峡集团、兴发集团和武穴祥云化工等校外实习基地。这些都为大学生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优越的硬件平台,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实践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提供菜单式服务,显著提升了本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空间与选择模式[8]。

整合优化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优秀师资人才引进与培养并举,建设了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专业教师队伍。目前,教师队伍逐年壮大,教师获得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资助并获批了各级各类人才项目,这为大学生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超强的软件平台,增强了学生创新能力与国际化视野,本专业大学生发表多篇高质量科研论文。高水平教师队伍为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手段与时俱进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保障。

三、环境科学专业建设成效

经过系列改革,环境科学专业建设在特色人才培养体系、理论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人才队伍与实践创新平台、学科特色发展等方面已初显成效。

优化了环境科学专业特色并创新了人才培养体系。教学内容夯实理学基础,借助传统优势学科平台,形成了学科交叉融合农学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新体系,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培养了专门技术人才,也为面向新农业与新生态的新型人才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在土壤污染与修复等领域研究以第一作者或参与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读研率每年近50%。通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丰富实践实习经验,拓宽了就业渠道,提升了就业质量,毕业生核心竞争力得到有效提高,近三年年均一次性就业率高于98%。

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集成慕课在线教学、虚拟仿真、双语教学、学術讲堂和实践实习等教学模式,形成了“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实践创新”全方位、多环节、一体化的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育人体系,创新了课内外师生互动机制,发展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的深度应用[6],推进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9-10]。环境生物学和水污染控制工程等新一批全英文课程已列入新修订的本科生培养方案。环境监测成功入选省级精品课程,环境监测慕课在线教学及环境生态学实验虚拟仿真教学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及今后网络授课过程中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搭建了从无到有的人才队伍与实践创新平台。借力于传统优势学科平台,如农业农村长江中下游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和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围绕粮食安全生产,积极建设新的科研平台。近年来,新建有湖北省土壤污染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与工程教学基地、大冶尾矿库、黄石矿山公园、宜昌兴发集团等校内外教学实践与实习基地;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新引进了一批教授和副教授以强化骨干教师队伍,年轻教师在教学科研阵地也不断崭露头角,新增有中组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和湖北省杰青等各级各类人才13人次。环境科学专业已建设成为湖北省品牌专业,2019年成功入选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环境科学与传统农学学科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新兴专业在本科生源和科研领域等方面为传统学科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及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也逐渐成为热门之一。学院自2015年试行以环境科学与工程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改革,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与传统农学专业合并招生,实行“1.5+2.5”分阶段培养,为传统农学学科招收优质本科生源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优秀的研究生生源提供了保障。近年来,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过程中全面推动学科发展。为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尤其是在服务农田土壤污染修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产中,传统优势学科也迎来了新的春天,新主持和参与了一批涉及农田土壤重金属源汇解析、污染修复材料研发与工程示范的国家级重大和重点项目。环境科学学科则发挥交叉学科优势,在传统农学学科带动下部分环境科学专业老师也参与或主持了部分科研项目,推动了环境科学学科特色研究方向的发展。

四、结束语

基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围绕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国家粮食安全、乡村全面振兴等主题,立足于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和新生态,农业院校多结合本校传统优势学科发展新兴交叉学科,这也为环境科学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华中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借助传统优势学科平台,构建了农学特色鲜明且行之有效的课程体系,培养了学科交叉融合的复合型人才,提升了环境科学专业学生跨学科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为新时代环境科学专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为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理论教学改革与实践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模式,为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培养了特色鲜明的专业技术人才,更为面向新农业与新生态的新型人才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胡天觉,曾光明,汤琳,等.新兴产业发展时代环境科学专业特色的建设理论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7(17):1-4.

[2]邱国红,冯雄汉,刘凡,等.农业院校环境化学教学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24):224-226.

[3]熊双莲,胡荣桂,赵竹青.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与实践[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2007(4):39-40.

[4]伍玉鹏,万田英.农业院校《环境生态学》选修课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及优化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1):139-141.

[5]谭中欣,何建荣,伍玉鹏,等.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认识实习课程教学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34):241-242.

[6]万田英,张捷,陈秀华,等.基于“互联网+”的混合教学模式在环境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8(11):230-231+234.

[7]赵小虎,邱国红,伍玉鹏,等.基于大学生科技创新驱动的环境生态类课程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6):271-273.

[8]万田英,张丽梅,涂书新.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环境污染控制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1):177-180.

[9]万田英,张丽梅.高校环境监测实验室开放及其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6):144-146.

[10]宋明伟,胡荣桂,葛小东,等.高等院校环境教育通识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846-1847.

作者:邱国红 熊双莲 蔡建波 赵小虎 石磊 谭文峰

上一篇:国有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下一篇:建筑工程施工阶段预算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