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风气与学校德育工作论文

2022-04-22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民族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是今后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正处于思想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形成期,他们的素质如何关乎国家的整体素质、前途与命运。所以,德育教育就显得特别的重要。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不良风气与学校德育工作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不良风气与学校德育工作论文 篇1: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研究

摘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目前我国留守儿童的数量约有4000万。家庭监护不利、农村与学校教育责任的缺失使得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严重,这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文章通过对安徽泾县的部分留守儿童进行调查,从留守儿童家庭、学校和农村社区三个方面来研究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反映了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切实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和谐社会 未成年人 留守儿童 思想道德教育

一、在和谐社会视阈下,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由此可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提升和完善道德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道德建设,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在其中居于基础和关键的地位,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只有积极探讨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式方法,加强其思想道德教育的可行性和实效性,才能够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城镇化发展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其中大部分人的孩子继续留在农村,由自己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照顾,这类未成年的特殊群体被称之为“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由于他们特殊的生养环境,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他们的思想道德养成问题尤其突出,这不仅影响他们自身身心的健康发展,还将影响我国农村人口未来的整体素质,制约着社会均衡及其结构的合理化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现状令人堪忧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留守儿童规模巨大,已经达到4348万人,其中分布在安徽省的约为427.2万人,占全国留守儿童的10%。2009年的7月,笔者通过个案调查、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方式,对安徽省泾县的部分留守儿童进行了相关调查。从调查的情况看,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确实面临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

1.留守儿童的价值观急需正确引导,个体价值取向多元化,呈现世俗化和功利化的倾向。

据调查显示,当问到“你的理想信念是什么”时,76%的人选择“为将来好的生活找份好工作”,只有16%的人选择“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可见有些留守儿童没有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国家的富强联系在一起,没有担负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使命感。这部分留守儿童正经历着理想与信仰的危机。

当问到“你最崇拜哪些人物”时,留守儿童对大腕明星、百万富翁的崇拜和对科学家、民族英雄、劳动模范等的崇拜占有同样的比例,这些数据都反映出留守儿童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同时也反映出有部分留守儿童对物质利益的崇拜和对奢华肤浅的生活方式的追求。可见留守儿童的个体价值取向己带有世俗化和功利化倾向,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挑战。

2.学习成绩有待提高,部分留守儿童学业失教,学校基础教育弱化。

据调查显示。有53.7%的孩子在考试之前非常紧张,只有37%的孩子觉得自己在面对考试的时候非常自信。在谈及学习成绩时,84.7%的孩子觉得考试成绩不好是自己努力程度不够。15.3%的孩子认为所学的科目难以吸引自己,所以,成绩很难提高。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一些留守儿童产生厌学情绪,成为流失学生中的新群体。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正确指导往往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认定,多将成绩归于运气、难度等客观因素,认识不到自我努力等主观因素。长此以往,就容易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更可能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

3.亲情缺失,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的发展,道德失范现象增多。

由于长期无人管教,许多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和操行方面也不容乐观。在调查中,90%以上的留守儿童普遍感到父母不在身边的亲情失落和孤独感。有52%的留守儿童非常想念自己在外打工的父母,和父母长时间的分离,使得一部分留守儿童对亲情表示出无视和冷漠,有近一半的留守儿童对在外打工的父母感情疏离。留守儿童多生长在放任自流、情感缺失的环境中,道德和品格教育得不到正确引导。调查显示,有部分留守儿童沾染上不良习惯,缺乏道德约束,经不起外界不良事物的引诱。

4.缺少心理关怀,造成留守儿童的心理失衡,心理问题突出。

当问到“你想念在外打工的父母吗”时,有52%的孩子选择了“非常想”,有35%的孩子选择了“有些想”,只有30%的孩子选择了“一般,不太想”。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留守儿童对外出打工父母强烈的思念和对亲情的渴望。

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守儿童大多感到孤单、焦虑,一旦生活上有了问题,往往感到孤苦、无助。调查显示:50%的留守儿童在生活上有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父母,在他们的心目中父母仍然是困难时最可信赖的精神支柱;23%的留守儿童会求助于老师,说明除父母以外老师是他们最信任的,对老师的信任度超过了亲友:有12%的留守儿童会求助于亲友,只有8%的留守儿童选择找同学帮忙。

留守儿童正處于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内心最需要父母的关心和爱护,可是他们连与父母团圆的机会都没有,更别说时刻都感受父母的温情与关怀了。在这种情况下,留守儿童心理素质发展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些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十分严重,极其自卑,性格抑郁,孤僻自闭。落落寡合,有的产生了憎恨仇视的畸形心理,出现了暴力倾向。所有这些问题的出现,归根到底是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正确引导所带来的。

三、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现状产生的原因

留守儿童思想道德现状产生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既有家庭教育的原因、学校教育的原因。又有社会方面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归结于哪一方。

1.亲情的缺失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目前,大量的农村留守家庭正在面临着亲子教育的严重缺失。由于亲情的缺失,对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的家庭指导方面造成了三个较为明显的缺失:一是行为指导的缺失;二是生命指导的缺失;三是心理健康指导的缺失。

留守儿童大都处于心理与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特别需要长辈尤其是父母的关怀和引导教育,但现实是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所造成的最直接后果,便是导致儿童的道德行为长期处于放任的状态,加之留守儿童与祖辈之间的心理距离和临时监护人的疏于管教,许多过错行为不能得到及时地纠正和制止,继而发展成为严重的道德行为问题。部分留守儿童道德成长中惨痛的事实证明,青少年个体的发展既需要心理的自主,又需要行为的监控。剥夺青少年自主发展的机会可能会使青少年面临退缩等内部问题的危险,相反,给予青少

年过度的自主,而不为他们提供行为的指导,也同样会使他们面临外部问题的危机。

2.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缺乏针对性和道德教育的弱化,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农村学校教育方面,当前学校的工作存在着一些现象不利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具体如下:(1)学校的教育管理缺乏针对性,对于留守儿童,不论是学校还是老师,都没有引起重视。(2)由于教育观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农村学校的德育工作存在弱化趋势。首先,德育与时代脱节,重视课堂教学,缺少亲身体验;德育与学生的兴趣相背,重空洞说教,轻实际效果。其次,学校工作仍停留在应试思维上,德育与智育、体育相脱节,普遍重视智育,重视升学率,而忽视学生的德育。最后,有些留守儿童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出于对孩子的溺爱,帮助孩子隐瞒错误、缺点,对教师横加指责,造成教师与学生的对立。这也在无形中降低了学校德育工作的说服力,增加了学生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反感和抵触。

3.社会重视和支持的力度不足,以及不良的社会风气侵蚀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

第一,農村的孩子要想在城市里的学校就读难度较大。首先,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孩子就只能留在农村。其次,城市里的学校对农民工的子女多数持不愿接收的态度,认为农民工的子女素质低下,担心影响到其他同学以及整个学校的升学率。第二,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农民工的子女能否在城里上学,学校能否接受,不仅要依靠法律上的支持,更主要的是财政上的支持。目前,虽然在很多城市已经纷纷取消借读费,要求公办学校接受农民工的子女入学,但是随着大量的农民工不断涌入城市,政府的财政也将面临“瓶颈效应”。第三,不良的社会文化风气严重侵蚀着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具体表现有:成人内容的出版物“威胁”逼近青少年;情歌及荒诞歌谣满天飞,会在潜移默化中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一些不良广告中夹杂的格调不高,内容不雅的内容,对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影响极坏,这些不健康的内容跟他们的心理成熟不同步,正成为一种教育“公害”。

四、在和谐社会视阈下,如何加强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

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个性心理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偏差和过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庭、学校、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严重问题及陷入严重困境所致。因此,在冷静思考和全方位分析的基础上,寻求走出困境、增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途径,促进其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1.重视家庭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

首先,应当提高留守儿童父母的认识,父母在外出打工后,应尽量多地与留守在家的子女多联系、多沟通,同时还应当及时了解孩子在家庭、学校的品行状况,配合学校进行教育。其次,应当合理选择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并且明确临时监护人的教养责任,帮助临时监护人转变思想,明确认识自己的监护责任不仅包括养育。还包括德育。通过营造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形成家庭内部良好的人际心理环境,从而使留守儿童感受到关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这将非常有利于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2.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加强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

首先,学校应当建立留守儿童的档案,分类管理,把德育融入现实生活。要经常与这些留守儿童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通过素质和素养教育,促进留守儿童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从而培养形成留守儿童的健康人格。其次,学校应当建立良好的学校、家长沟通机制,加强和留守儿童父母及其临时监护人的联系,可以通过电话、信件等形式,及时向家长汇报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从而加强与家庭的密切联系。努力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最后,学校应当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教师中选拔或培养心理咨询教师,深入留守儿童群体,经常与这些留守儿童进行思想和情感交流,及时发现某些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等问题,并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工作。

3.加大政府支持的力度,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实现社会关怀,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首先,农村地方政府应整合农村各界力量,组织各种形式的留守儿童教育中心,借鉴己有的留守儿童教育的成功经验,确保对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品行等方面进行监管。其次,城市政府要切实把对进城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及其他服务和管理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并且加大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取消城乡差别,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进而其子女也享有相应的权利。最后,社会各界应该共同承担起保护留守儿童的责任和义务,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媒体应该积极宣传。动员全社会都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积极承担起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李培林,李强,孙立平.中国社会分层[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84.

[2]段成荣,吴丽丽.我国留守儿童最新状况与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9,(1):24-30.

[3]陈顺清.对和谐社会条件下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问题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8,(16):302-304.

(作者系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作者:孙 蓉

不良风气与学校德育工作论文 篇2:

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民族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是今后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正处于思想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形成期,他们的素质如何关乎国家的整体素质、前途与命运。所以,德育教育就显得特别的重要。

学生品德不良现象在学校中,虽然只是发生在极少数学生身上,但是,矫正不良品德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长,而且对全体学生的道德教育也有重大影响。因此,教师应把这项工作当作自己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必须高度重视。

品德不良的学生决不是生性愚顽,不可救药。在一定的条件下他们的不良品德是完全可以矫正过来的。在矫正过程中,应当细致考虑到他们特殊的心理状态和特点。

1.家庭对学生不良品德的影响

当前,许多家庭的父母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在教育子女方法上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是过分溺爱。比如有些父母为了孩子集中精力搞好学习,一切家务劳动都由父母承包代劳,只要取得高分,考上好的学校,对孩子提出的各种要求一味迁就,有求必应。结果分数上去了,却染上了很多坏毛病和不良习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具有权威性的影响。如果父母的行为不良,举止不雅;教育不当,引导不够;家庭不和,结构缺失等都会直接形象学生的品德是否健康。

2.学校对学生不良品德的影响

学校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但由于有的学校教育措施不得力,教师教育思想不端正,也会导致或助长学生的不良行为。个别学校对德育工作认识不到位,放松或忽视德育;个别教师个人修养不到位,不能为人师表。特别是个别教师处理问题感情用事,或教育思想不成熟,缺乏处理问题的艺术,在处理学生不良行为或不良心理表现的时候,拿不出适当的处理办法,不仅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反而增大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3.社会对学生不良品德的影响。

社会环境的主流从整体上说是好的,应当肯定,但也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些消极因素。审美错位 监管不力 一本好的文学作品,一首好的音乐歌曲,一部好的戏曲影视,可以鼓舞中学生从善如流、乐观自信,积极向上;一部不健康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可以把中学生引向善恶颠倒、美丑不分、意志消沉。社会文体历来负有传播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引导中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道德品質的功能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等外界条件腐蚀、毒害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虽然法制逐步健全,外界条件有所好转,但一些腐朽文化的沉渣,仍然腐蚀着青少年稚嫩的心灵。

学生不良品德行为的形成和表现,很自然地给社会提出了要求,给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内容、方法上提出了更高要求。

1、父母用慈爱感化不良学生的心门

“爱”是父母的魅力之本,是打开孩子心灵的钥匙。只有真心爱孩子,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鸣,作为父母应该理解、尊重和关心他们用爱去感化他们;激发孩子改变不良品德行为的强烈动机。使他们产生”自新”的愿望愿意向你敞开心菲,从而树立改变自己的信心。

2、教师公正的爱能感化每一个学生

教师不以个人情感好恶为标准,更不以学生家长的权势、财富尺度对待学生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品德不良的学生一般都经常受到家长与教师的训斥和惩罚、同学的指责和嘲笑。他们对教师、家长、同学存在着疑惧的心理和对立的情绪,不信任的态度。认为大家不爱他们。家长、教师应该关心爱护他们改善与他们的人际关系用诚心、爱心去感化学生。这对矫正其不良道德行为是非常有效果的。

总之,在校学习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品德行为、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家庭、学校、社会要全方位抓紧这个时期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使学生朝着光明的健康轨道上行驶。

作者:杨宇

不良风气与学校德育工作论文 篇3:

发挥大学生主体性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摘要:本文从大学生主体性发挥与学校德育有效性的关系入手,分析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忽视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多种现象,强调德育有效性发挥的程度与能否满足学生内心的道德需求是有密切关系的,重点探讨如何激发学生主体性需求和引导他们主动性的发挥,创新高校德育教育方法,探索德育的有效实践途径。

关键词:德育困境;思想道德教育;学生主体性

高校学生主体性是指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等内在特性。学生主体性在高校道德教育中有许多积极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大学生主体性道德教育面临重重困境。高校德育教师要积极探索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有效途径,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一、高校学生主体性的表现与作用

1.大学生主体性在高校思想道德教育中的表现

(1)能动性。集中表现在他们能主动、积极地获取正确的教育信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则体现在对活动的主动参与、思考和组织管理等方面。

(2)自主性。集中表现在他们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能够在教育者的启发、指导下,依据自身条件和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教育活动,独立地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3)创造性。集中表现在他们面临现代文化体系中复杂的思想道德冲突,创造性地对思想道德认知和体验进行构建,不断创造出合乎时代发展要求的新的道德教育规范。

2.学生主体性在高校道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1)为德育过程注入双向沟通交流的活力。学生掌握道德知识所需付出的努力比掌握自然科学知识所需付出的努力大得多,来自社会的道德教育要求是外因,学生的主体需要才是将道德教育影响转化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水平的内部动力。德育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沟通交流活动中才能焕发活力,达到实效。

(2)丰富信息资料,优化德育方法,增强德育的针对性。有了主体意识,加上尊重主体的浓厚氛围和环境,学生就会自主地参与到德育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过程中。道德教育工作者就会贴近学生思想和实际,开展各种形式的满足不同学生兴趣的德育活动,采取不同的工作方法来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3)促进学生自主、自觉地内化理论,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为了培养和引导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性,教育者应主动地把握学生的身心发展实际和规律,精心选取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情境。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有了主体参与意识,就会主动认可教育目标,积极选择和汲取教育影响,形成正确的、符合时代发展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并自觉外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能动地反作用于教育者,实现教学相长。

二、大学生主体性德育的困境

高校德育由于受全球化趋势以及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一方面,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本科阶段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定型,思想上还很迷茫,道德观念还不够牢固,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存在严重脱节现象。

1.道德教育话题远离现实生活世界,缺乏真实性

道德教育话题只注重方向性、政治性,缺乏时代性、层次性和生动性。有意规避现实生活中有争议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使教育者言说的教育内容与日常生活之间存在极大反差。主要表现为,在课堂上讲授的德育内容、道德规范等,很大程度上都是“原则推演”的结果,而不是植根于鲜活的日常生活之中,导致受教育者在社会生活现实价值冲突面前无所适从。

2.道德教育理念“无我化”特征

德育抛开人的发展需要去谈社会本位的道德崇高,忽视道德主体内心合理的追求和满足,使道德个体的主体意识与主体地位弱化,也使道德教育过程成为刻板的、简单的复制社会道德的过程,不利于大学生良好道德观的形成。另外德育目的出现功利化取向,有些学校将义务献血等这样一些充满人性美的行为列入量化模式的德育综合指标中,诸如此类急功近利的目的取向不仅助长了教育者浮躁、虚假的不良风气,也造就了学习者言行不一、只注重表面形式而不讲求实际效果的学习态度。

3.在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上,外在道德教化的特征十分明显

德育工作者依然采取道德知识教育的方法,把学生单纯地视为道德规范的被动接受者;片面强调学生对于道德义务、道德责任的认同,而无视义务与权利的对等性;学生既无权质疑,又无权尝试提出新的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他们所能做的仅仅是像口袋一样装下学校教给的各种“美德”,而他们的情感与心理需求则被弃置、无视。由于忽视或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本来应该生动活泼的道德教育过程变得枯燥乏味。

三、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德育有效途径

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道德教育在实践中遭遇了困境,其出路应依托于学生道德自觉意识的树立、道德情感的培养和维护、师生互动的开放式教学的开展和德育知行大课堂的构建等。

1.提升学生的道德需要,培养学生道德自觉意识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已基本成熟,具备了基本的认知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已具备了明确的主体意识、较强的主体能力和一定的主体地位。他们大都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强烈希望得到尊重与肯定,并能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决断从而进行自我完善和发展。

我国德育的价值定位偏重于社会和集体本位,却忽视了其对于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德育应当从小处着眼,注重个体的成长规律,不应一味地把社会的需要作为教育学生的唯一标尺,而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尊重其主体性,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和接受能力出发,真正把学生的道德生活、道德修养发展置于核心地位,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的意义,享受有道德的生活,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学校德育的温馨和人性的魅力,感受到高校德育与提升自身生命价值、生活质量的内在联系,在现实生活中培养道德意识,增进道德情感。只有从小处着眼,推进道德生活化,才能使学生真正接受道德的教化,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主体性道德教育是一个人内心深处进行吐故纳新的过程。学生道德意识、道德情感要经过长期的道德培养,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而是经过道德主体自发自愿的认知、选择、接受和强化等过程,最终内化成自身的道德人格,并通过道德行为的养成表现出来,从而达到道德教育的效果。要让学生明白,接受道德教育、践行道德知识不仅是作为社会成员必须做的,更是个人发展的需要,让他们从心理上认同并主动接受德育。在人性化、主体化的德育中,学生才能真正领悟道德的内涵、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本质,才能学会自尊与爱,学会做人,获得无限的自我发展,与更广阔的外部世界取得联系,在超越中逐渐生成道德智慧。

2.注重情感体验,增设多角色承担法教育

情感是一个人内在的感觉基础。道德是“知、情、意、行”相结合的一个带有序列特点的整体。没有情感的付出,就没有道德行为的发生,当然也就没有道德意志的树立。同样,道德认知没有道德行为的践履来衡量其正确与否,就无法对其他人的道德行为产生情感体验,因而也无法得到进一步深化。道德

不仅是观念规范,而且更重要的是情感行为习惯,所以,情感教育在道德教育中具有优先性,道德教育的效果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情感的投入程度。

角色承担法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实际扮演特定情境中的特定社会角色来实际处理问题,解决困难,或通过让学生选择、扮演另一社会角色,体验其心理从而形成某种习惯,改变某种态度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使学生通过承担各种角色,发展自身的移情式理解能力和道德敏感性。这是一个重要的情感体验过程,学生只有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认识到某一道德要求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在情感上接受,从而自觉地接受和内化。

培养移情式体验,有利于学生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和处理问题,真正做到推己及人,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到自己的道德责任,主动将其转化为道德行为,增强道德行为的主体性。道德教育的作用,就是为学生提供各种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实际参与各种人际互动,尝试去探究和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思想、情感,洞察和理解自己及他人的立场、观点和内心感受,形成解决人际或社会问题的技能和态度。角色承担法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对行为的实际操作能力、道德判断能力和关心体谅他人的情感,从道德情感、认知及行为方面深化了学生的责任认识,强化了学生的责任动机,提高了践履责任行为的可能性,是培养主体性道德的重要路径。

3.走向理解与对话,实行开放式教学

教师和学生作为交往、互动的双方,在教育过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是平等共生的关系。一方面,要求教育者在坚持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的基础上,加强和发展双向互动的交流与对话关系,教育者应放下架子,尊重受教育者的感受和意愿,平等对待受教育者,强调教学相长、心与心的沟通,做到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另一方面,要求教育者树立教育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树立服务的意识。教师要教学生体验生活、创造生活,做好校园生活服务,将服务意识渗透于学校各项工作,促进老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新型融洽的关系。

师生之间互动、开放式教学是相对于封闭式教学而言的。首先,真正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体,使学生成为教学中心,真正做到师生之间互动。其次,在课堂外,师生一起探求未知的知识、体验未体验过的情感对教师而言也是一个开放、学习的过程,教育者要把目光投向学生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上,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引导学生从正面认识和理解问题,敢于讲真话,发表经过科学分析和缜密理性思考的观点。这样,学生才能被充满真理的德育所折服,才能让主体性德育在面对大学生主体的时候不再陷入“沉默”的僵局。

另外,在坚持尊重学生的内在需要和自主建构外,还要求给学生留下一个开放的价值空间,培养他们对多样化的尊重、开放与宽容的心态,培养他们自主判断与自主选择的能力。以校园文化为载体,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培育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校园精神,学生得以自然地接受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意识等各种有益的感染和熏陶,突出“无意识教育”的特点,使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

4.增加实践课,多开展学生自主活动,促进“知”、“行”有机结合

受高等教育的学生首先是一个社会人,要让他们正确认识和了解社会,就要把课堂教学与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结合起来。道德修养与社会实践密切相关。一个人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即在对别人、对集体的各种关系中,才能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哪些是道德的,哪些是不道德的。同样,要想克服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实现。因此,“道德从根本上说就是实践”,躬行践履无疑是人们进行道德修养的重要方式。

实践教育是促进学生实现由知到行转变的中介,是一门拥有巨大潜力的隐性课程,应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进行道德教育。一方面,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竞赛、社会调查等集体活动;组织学生到儿童福利院或养老院开展对孤儿或老人的关爱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公共卫生服务等。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公益劳动、“三下乡”、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学会合作,学会做人,锻炼毅力,增强社会责任感,矫正自己在思想道德方面的偏差,寻找自身与社会需求的差距,找到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通过学生的各种自主活动来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是培养道德主体性的最独特而又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只有在活动中,学生才能发展真正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从而激发道德行为。因为道德的根本关系是人与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这种利益关系只有通过活动和交往才能体现出来。

学生的自主活动强调学生的亲自参与、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和自我强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自主选择和主动参与的活动,人们往往能想方设法去做好它,能主动承担各种责任,所以自主活动是提高学生道德主体性的一个重要途径。另外,必须把学生的自主管理活动与社会活动、校内活动与校外活动结合起来,不断更新道德教育内容,如合作教育、个性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创新教育等。

四、结束语

总之,德育不能仅依靠外在道德规范的约束,而应该重视主体的接受规律,对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进行唤醒和培养,促成其自我发展。我们应当把握分寸,做到现代制度理性与传统道德理性思想有机融合。最根本的就是使道德教育从他育走向自育、由外铄走向内求,最终把道德由他律导向自律,还道德教育于生活。

(责任编辑:麻剑飞)

作者:陆红梅 苏莹

上一篇:高校体育教学个性化教学论文下一篇: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