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高校财务管理论文

2022-04-20

摘要:在2019年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以后,该项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将对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的高校财务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解决措施。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新旧高校财务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旧高校财务管理论文 篇1:

浅谈大数据时代下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路径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对于教育教学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教育体系信息化中,财务信息化占据重要地位,必须高度重视发展问题。此次研究主要是基于大数据背景,探讨分析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讨论大数据时代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同时提出有效的财务管理措施,加强互联网思维,不断提升大数据硬件与软件的建设力度,以此防范高校财务风险问题。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 高校财务管理 创新路径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中迎来了大数据时代,多行业领域都开始应用信息技术。高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对于大数据的认知较多,并且将其应用到教学与管理中。高校经营管理中,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高校发展的影响较大。财务管理有助于资源优化配置,减少人力、物力浪费,还可以降低开支,应用到教学研究中。大数据能够简化财务管理过程,确保管理效率与质量。合理应用大数据开展财务管理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重点,所以必须正确认识到大数据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找出财务管理现存的问题,制定科学的优化创新方案与措施,以此提升高校财务管理的实效性。

一、大数据内涵分析

当前,关于大数据的定义和表述仍然没有统一标准,因角度不同对大数据的理解偏差比较大。基于总体发展角度分析,大数据技术必须具备全新的处理模式,以此加强决策能力,还可以确保信息资产的多样化。因此,大数据能够高度继承传统数据采集、分析与存储应用。基于技术层面,大数据技术可以从数据体系中获取价值信息,大数据包含特征为种类多、容量大、真实性与可变性高。

二、大数据时代对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的影响

(一)加强财务人员工作能力

在大数据时代下,必须不断优化和创新高校财务管理,此时就要求转变人员的固有思维与管理方法,不断提升自身知识体系与业务能力。在工作实践中,能够持续扩大信息收集与整理范围,还能够找寻创新方法,为高校领导层提供决策依据,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质。

(二)加大财务监督力度

由于高校办学规模逐渐扩大,相应增加了经济活动类型与复杂度,导致经济活动与财务监管难度加大。结合大数据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可以确保日常监督的有效性,同时将经济活动信息传输到财务管理平台,全面了解经济业务活动,加大财务监督力度。

(三)降低财务风险

由于高校处于扩大发展进程中会产生较多经济活动,相应加大了财务风险。基于大数据时代,高校各方面财务支出信息的细致化水平提升,全面性与准确性较高,信息更新速度较快,在财务信息平台中及时发现潜在财务风险,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以此降低财务风险。在高校财务管理中,大数据技术具备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评估优势,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查找缺陷与不足,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率。

(四)提升数据精确度,简化工作繁琐性

高校为了实现稳定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细节问题。传统财务管理比较依赖高校业务水平,以此开展数据分析与处理,但是数据结果不具备代表性。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能够将会计记录作为数据分析依据,通过此种方式加强信息数据的收集能力,还可以提升数据使用效率,确保财务数据与信息的精确度。众所周知,高校财务管理内容复杂,涉及范围广,包括学生学费缴纳、部门采购、教职工出差、贫困生补助与奖学金等,会产生大量数据信息。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促使工作人员自行登录报账系统,简化整个流程,以此降低财务部门业务量,还可以简化工作繁琐性。

三、大数据时代高校财务管理现状与问题

(一)缺乏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内部监督不到位

在高校财务工作开展中,规范化财务管理制度属于重要基础,然而多数高校采用传统财务管理制度和模式,并未按照大数据时代需求,科学规范地调增财务管理制度,难以满足大数据时代的管理要求。当财务监督不到位时,将无法发挥出财务管理制度的作用和价值。高校财务工作比较繁琐,如果不落实监督责任,当发生问题后,将无法及时找到相关责任人,也无法处理好现存的问题,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较大。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低下

高校信息化建设力度加大,高校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加大,信息技术多应用到薪酬管理、费用报销中,然而上述信息数据保存在不同系统内,缺乏科学规划与统一化设计,且其他部门的数据信息量较大,相应加大了数据整合难度。然而应用大数据信息系统,可以将传统财务管理方式逐渐转化为开放式管理,以此提升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与效果。

(三)缺乏財务风险防控意识

现阶段,多数高校依赖于财政投资,学校办学规模持续扩大,逐渐增加了外部融资机会。多数高校领导并非财务专业出身,缺乏财务风险防控意识。大多数财务日常工作仅为财务支出,没有正确认识到财务风险问题,也难以通过财务信息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尽管高校日常开销的支出金额不大,然而在教学设施建设、科研建设中的投资较多,此时就会产生风险问题。尽管风险问题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会影响高校的经营管理效益。

(四)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佳

在信息化时代下,高校财务管理人员不能沿用传统管理技术和方法,必须全面熟悉和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熟悉高校业务活动,成为综合性财务管理人员。然而,通过分析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结构可知,信息知识与技术学习热情不高,且财务管理理念落后,无法科学管理预算,也不能准确预防风险问题,上述问题都会影响财务管理人员的发展,难以满足现代化要求,阻碍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

四、大数据时代高校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特征

(一)财务管理数据云端化

财务数据信息并非单一金额、数量、价格数据,还涉及大量非结构化数据,比如文件、管理与图像等。长期以来,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人员将数据转化为文件,由于受到存储空间限制,会剔除部分数据。然而在大数据时代下,云计算发展应用成熟化,可以为高校财务管理提供存储工具,以此加强财务数据收缩与存储能力,还可以利用公共云、私有云等方式,高效传递财务数据信息。此外,财务数据信息不会受时间、空间影响,确保财务人员快速获取价值数据,便于财务数据信息交流与存储,还能提升高校财务工作效率。

(二)财务管理结构扁平化

高校财务多采用大数据+方式,有效衔接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交流,为数据信息提供通畅的传输和反馈渠道,以此提升财务管理效率。通过大数据技术可以统一数据标准与口径,确保各部门办公的协同性,还可以通过横线交叉方式管理高校财务工作,规避数据风险,实时交换数据信息,避免重复处理和筛选数据,全面提升数据采集率、处理率与应用率。建设扁平化财务管理结构,可以通过大数据建设综合化服务平台,以精细化方式管理预算编制、执行与评价,确保学校资源配置的优化性。

五、大数据时代下高校财务管理的创新路径

(一)加强大数据财务管理理念

在大数据背景下,转变传统高校财务管理模式,通过大数据思维全面促进财务管理模式的优化创新。正确认识到大数据的信息价值,通过数据驱动决策,高效筛选、挖掘、加工数据信息,还可以控制预算制定与执行,增加资本与资产产出效益。其一,财务管理人员注重数据化意识树立,通过财务数据信息对财务管理问题与风险进行分析,实行事前预测,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其二,大数据技术可以提升财务管理便捷性,风险系数较高,因此必须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对大数据所致风险进行准确化识别,以此维护资产与资金安全。

(二)建立和完善財务管理制度

为了优化创新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应当建立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高校财务部门注重建设预算管理系统,以此确保预算编制与执行的科学性,还可以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其次,通过大数据技术,对高校成本、收益核算制度进行完善,真实反映出高校科研成本、教学成本、后勤成本等,为高校决策提供科学的财务信息。同时,注重对高校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建立和实行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大数据技术,对财务监督、内部控制进行强化,避免网络风险扩大,维护财产与资金安全。注重财务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为大数据应用奠定良好基础。

(三)优化创新财务信息化应用

大数据技术可以为高校财务管理提供技术支持,以此实现信息化应用,促进高校数据信息资源的交流共享。现阶段,高校财务信息化应用普遍,然而也存在信息数据孤岛问题,所以高校财务必须通过数据技术建设数据互联平台,实现各部门数据交流与共享。其一,注重高校数据信息的互联,将财务数据作为核心,以此建设财务综合化平台,促进财务数据信息的一体化发展。其二,注重财务部门与各部门的信息共享,比如人才基金、教学基金、科研基金等。高校财务管理通过大数据技术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注重采集和筛选财务数据,优化管理职能。

(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财务属于高校重要服务内容,必须适应数据时代的高效率与高速度要求,做好服务优化升级。广泛应用大数据技术,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足,不能满足大数据时代的财务管理要求。在此种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必须组织财务人员结合线上和线下方式,注重培训和考核财务人员。比如采用集中培训、业务考核与在线学习等方式,确保高校具备专业的此类人员。此外,由于高校财务环境的干扰因素多,如果仅依靠财务人员自律,采用事后方式进行补充,都难以发挥出预见性作用。同时,注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增加违反违规的惩处力度。由于会计舞弊、贪污行为有可能发生,多是由于惩戒力度不足所致,会计人员受到利益驱使会降低职业道德标准,难以顺利开展会计监督工作。

(五)优化完善内部监督体系

第一,对内控制度及体系进行完善,遵循经营管理实况,联合会计监督需求,对内控制度进行完善,同时注重内控体系优化。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在会计监督工作中通过内控方式能促进工作开展,然而内控和会计监督不同,会计监督仍需其他工作辅助。第二,注重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在高校内部开设审计部门,以此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保障审计结果的质量与真实性。

(六)加大社会监督、政府监督关联性,制定统一标准

在社会监督、政府监督与二者融合监督中,必须建设统一化标准、信息沟通渠道,以此提升会计监督效果。然而,由于受到客观因素制约,监督机构在建设信息互通桥梁时会加大操作难度,主要是社会竞争力比较大,为了各自发展效益会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且不同政府机构的职能不同,在形成统一化标准后,将会影响自身职能的作用。在经济体制完善发展中,政府职能不断优化,健全会计体系,可以有效处理财务管理工作的监督问题,发展趋势可观。

(七)注重强调会计监督作用,培养高素质人才

会计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水平不一,通过相关统计数据可知,专业财务人员的占比较少,多数人员并未建设财务会计知识体系,也没有认识到会计监督,仅仅关注经济性活动,不注重学习和探索,也没有认识到现代化管理与市场形势中会计监督的发展地位。部分财务会计人员不熟悉相关法律规定,法律知识掌握程度不足,因此不能满足会计监督岗位需求。所以在未来发展中,会计监督工程对于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的要求非常高,在人才培训中应当强调会计监督价值,同时加强其在企事业单位中的应用才可以为会计监督工作做好基础服务,改善会计监督环境。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大数据时代下,必须科学应用信息化技术,以此促进高校发展,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通过掌握和了解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财务管理措施,全面保障高校各项经济活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路秋玉,万萍,刘小娟.高校学院财务管理能力提升相关问题研究——基于校院两级财务管理体制改革[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15(20):81-82.

[2]盘莫谊.国库集中支付“放管服”改革对高校资金结算的影响探究[J].经济师,2020,23(10):104-105.

[3]薛白.大数据时代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评《财务管理信息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8):270.

[4]童盛.新旧制度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转换研究——以湖北W高校为例[J].时代经贸,2020,10(26):88-89.

[5]李宁.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及其对高校财务管理的影响和优化[J].财会学习,2020,22(23):68-69.

[6]李沂联,季云瑞,熊娜,关薇薇.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以K高校为例[J].当代会计,2020,30(15):139-140.

[7]郑丽蓉.创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和有效方法——评《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理念与关键问题探索》[J].财务与会计,2020,35(15):88.

[8]王璐.政府会计制度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分析[J].财会学习,2020,28(22):5-6.

作者单位: 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皇甫瑞灵

新旧高校财务管理论文 篇2:

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对策研究

摘 要:在2019年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以后,该项制度对高校财务管理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本文将对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的高校财务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解决措施。

关键词: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高校财务管理

以往高校在实施财务管理制度时,其核算使用方法均是采用收付实现制,然而该种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未能对学校运营成本予以精准反应。在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高校作为财务改革中的一员,应通过新旧制度对比修订,梳理高校财务制度,通过强化财务信息建设,提高高校资金监控管理水平,打破以往对财务实施的思维模式,构建新型财务知识结构,以此推动高校长久稳定发展。

一、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高校财务面临的问题

当前,高校所实施的会计核算体系是依照高校会计制度做实施设计的,主要体现高校财务核算功能。而在财务预算方面只是将其分为预算收入与预算分配两个部分,未能对预算科目功能进行合理区分,致使财务决算数据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对当前财务数据进行处理,才能得到相应决算数据结果,继而常常出现财务数据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另外,高校所实施的项目都是按照各校内实际管理需求规范及财务管理目的。所以高校在财务项目时常常会选择简单方便的核算方法,规范财务核算支出。但是随着财务部门对项目绩效管理越发重视,许多高校财务项目管理逐渐呈现出混乱局面,无法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功能。

《高等学校会计制度》、《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是高校目前所遵循的财务管理制度。然而随着高校逐年扩招,使得高校在财务管理过程中主要以学生人数拨款和学费收入这两项为高校收入,该种收入形式与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经费支出产生较大矛盾,无形中增加高校财务管理资金使用支出。随着新政府财务制度实施以后,高校应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对当前现有管理目的进行转变。由于高校财务人员一直按照财会核算方式实施财务管理,因其财务职能过于简单,使得许多财务人员在财务核算过程中已经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在核算过程中依旧采用传统套用模式进行处理,未能对本项财务工作进行思考,也没有利用空余时间进行财务学习。

二、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对策

(一)新旧制度对比分析,修订梳理财务制度

自2019年实施政府会计制度以后,高校应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准则与学校实际情况,对学校当前现有的财务账目、存货形式以及无形资产等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并遵循现有财务管理方法,对本校财务核算管理进行修订,逐渐完善高校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为有效实施新政府会计制度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在业务操作方面,高校财务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并制定较为详细的财务实施方案。这就要求财务人员需要对当前现有财务业务予以梳理,明确旧财务制度与新财务制度之间的区别与相同之处,并将其制作成新政府会计制度与高校会计制度对照表,明确高校财务制度制定方向。财务人员还要对当前高校现有往来账目进行清理,并将以往所有往来的财务账目年限、事项以及相关单位进行整理,并对以往财务账目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确保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将原有坏账予以相关处理。财务人员还应按照新政府会计制度准则要求,与学校后勤管理部门进行合作,对当前学校内现有固定资产进行分类,对已经淘汰、破损的物品进行折旧处理,同时依照现有库存核算方式,对当前学校仓库中现有的存货进行盘点,并对盘点内容予以详细记录,做好相关库存处理工作。

(二)强化财务信息建设,提升资金监控水平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实施也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现有“三双”财务工作编制内容无形中增加财务人员的工作量,需要借助信息化系统提高财务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为此,高校财务部门应依照学校实际情况,对当前市场上的信息化系统进行合理分析,要求该信息系统即经济实用,又能满足高校财务各项管理支付、建设需求。另外,高校还要从信息系统业务人员进行联系,针对本校实际情况,对该系统中的项目设置以及项目分类进行编辑,依照本校项目绩效管理数据统计需求,保证该系统所输入的数据可以自动生成,同时还能将现有方案体现与原有项目方案体系进行连接。但财务信息系统经过各项模拟数据检测以后,依照检测方案内容对其系统设置结果进行改进。随着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水平逐渐提高,财务人员应加强自身财务信息化建设,将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与有效控制,遵循新政府所制定的财务制度,对高校财务制度进行改革,继而强化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三)转变思维理念模式,强化成本绩效管理

新政府财会制度明确提出资产负债管理措施,同时制定了固有资产价值折旧计算方法以及价值计量规定措施,要求高校的固定资产金额必须按照权责实施措施进行核算,并依照实际情况制定折旧计算措施。新政府会计制度还遵循会计谨慎性原则,明确提出高校收账款、预付账款等财务款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坏账账目情况,做出了坏账计算准备措施。同时新政府会计制度要求,高校将基本建设项目与非基本建设项目各自独立核算,这样高校必须将按照相关责权发生机制将其工程建设款项使用情况予以如实反映,不能依照原有财务核算制度,将其基本建设资金使用情况予以隐藏。另外,新政府会计制度准则要求,高校在向各大银行进行贷款以后所需承担的担保责任金额,必须将其纳入到高校财务负债核算范围当中,继而减少高校隐性负债,同时加大高校现有负债披露情况,以便于高校在今后财务核算管理中更加公开透明,强化高校财务风险管理意识,促使高校财务管理更加规范。与此同时,高校还应按照政府财务准则要求,对局财务预算编制进行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在加强高校预算绩效管理同时,还要对本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监督管理,使高校财务管理由最初的预算管理逐渐转变成成本绩效管理。除此之外,高校还应创新结转结余管理制度,当前新政府会计制度中的预算结余是其预算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人员在进行预算编制时,需要交结转结余加入预算编制管理当中,这样可以对上一年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监控,同时还能对明年预算管理金额做好支出计划,确保财务结转结余金额得以有效控制,这样既能提高预算编制管理的科学性,又能有效杜绝财务资金铺张浪费。

(四)转变传统财务认知,构建新型知识结构,

随着新政府会计制度有效实施以后,高校财务部门应定期组织财务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带领财务人员对当前新政府会计制度模式进行研讨,使其明确懂得新财务制度当中,所实施的改革内容,了解高校所需掌握的会计核算制度,深入分析探究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联系,熟练应用平行记账方法,对当前会计报表编制的相关要求予以準确把握,并按照及报表要求内容进行编写。同时高校财务人员还应对现有财务知识体系结构予以更新,打破已有财务管理理念,利用空余时间对新政府会计制度内容进行学习,以此提高自身财务专业知识水平,使其按照新政府会计制度内容做好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另外,高校财务部门还应将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进行分离,依照新政府会计制度准则赋予财务会计与以上会计权责,并对当前现有财务部门进行调整,确保财务部门的所有岗位职责符合新政府会计制度,通过系列科学合理的分析调整,使得各财务人员的职责分工更加清晰明确,继而更好地适应当前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需求。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政府会计制度背景下,高校应顺应当前会计制度改革发展形势,针对自身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通过新旧制度对比,寻找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在强化高校财务管理的同时,提高财务人员自身专业素养,完善高校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确保高校各项财务工作公开透明,使其在符合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同时,提高高校财务管理质量,推动高校长久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琬冰,刘天依,兰慧.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08):215.

[2]刘利.新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纳税,2019,13(09):86+89.

[3]章秋微,毛意琴.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18(23):62-63.

作者:罗水香

新旧高校财务管理论文 篇3:

试论新财会制度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

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简称新《财务制度》)和新《高等学校会计制度》(简称新《会计制度》)进一步规范了高校财务管理行为,对高校会计核算业务提出了新的要求,顺应了财政预算改革和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内部审计,本质上是高校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组成部分。因此,新《财务制度》、新《会计制度》将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带来深刻影响。

一、新财会制度颁布和高校内部审计职能调整同步在进行

在新财会制度颁布同时,高校内部审计职能也在调整。早期高校内部审计职能定位是根据2004年4月13日教育部发布的第17号令《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根据这个规定,教育系统内部审计是教育系统内部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对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独立监督、评价的行为。其目的是促进内部规范管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防范风险,加强廉政建设,提高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这个规定将教育系统内部审计的职能,定位为对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的监督和评价。

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将内部审计的“监督和评价”职能改为“确认和咨询”。“确认”是通过监督检查,对被审计的事项予以鉴证,在此基础上提出评价意见和建议;而相对于“监督”所体现的内部审计查错纠弊的功能,“咨询”更体现出内部审计的管理服务功能,是对评价的进一步发展。结合《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对内部审计工作职能的新定位,高校新《财务制度》、新《会计制度》的实行将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二、根据新高校财会制度的重点,对预算执行及决算的关键要素进行审计

新《财务制度》对预算编制的依据、原则、程序和预算调整等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因此,高校内部审计工作中预算执行审计的重点应当从以收入预算执行、支出预算执行的审查和评价,转变为预算全过程管理的确认,或称之为预算管理审计,强化对预算的编制依据、编制原则、编制程序、编制方法、预算调整、相关的经济责任制等过程进行审计确认。

新《财务制度》增加了决算的有关规定。相应的,高校年度决算编制的业务规程,也应当成为预算执行及决算审计的重点。

三、按照新高校财会制度的精神,引入高校内部成本费用管理审计

高校的财务支出表现为各种成本费用。新《财务制度》增加了成本费用管理一章,明确提出高等学校应当要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实行内部成本费用管理,体现了我国财政管理对绩效管理的日益重视。财务制度是高校进行财务活动的依据,也是高校内部审计的依据。高校开展内部成本费用管理审计,是高校内审工作中进行绩效审计的一个重要方式。

高校内部成本费用管理审计的重点是高校成本费用与相关支出的核对和归集机制。新《会计制度》将事业支出拆分为教育事业支出、科研事业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和离退休支出5个一级会计科目,以明晰地反映了高校支出结构。高校对于各种费用的核对和归集,尤其是对于不能直接归集的费用进行的分摊,是內部成本费用管理审计“确认”的一个重点。内部成本费用管理审计的另一重点是新高校财会制度引入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无形资产累计摊销,根据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使用方向确认教育、科研、行政管理、后勤保障、经营等业务的成本,是内部成本费用管理审计的重要内容,也是内审工作提供“咨询”的重要方面。

四、强化对高校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规范性和完整性的审计

财务报表是高校会计期间财务收入和支出的集中反映。根据新《会计制度》,高校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高校自2014年1月1日起,应当按照新制度的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并编制财务报表。按照新《会计制度》的改革重点,高校内部审计中对财务报表的审计应包括:(1)财务报表的新旧衔接,重点是新账各会计科目期初余额的真实性、合规性和完整性。(2)收入科目和支出科目使用的规范性,重点是由财政补助收入支持的各项支出,是否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相关科目和“支出经济分类”的款级科目进行正确的明细核算。(3)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及非财政补助结余分配的会计核算的规范性。(4)固定资产累计折旧和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的执行情况。(5)基建投资业务并账的执行情况。(6)对校内独立核算单位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的合并情况。

五、根据新《财务制度》关于财务监督的要求,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审计

近年来,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控制审计理念逐步从企业渗透到教育系统。而当前高校资金来源和支出项目日益多元化,校企合作、境内外联合办学日益增多,高校内部管理上的问题促使这个问题提上日程。新《财务制度》专门增加“财务监督”一章,提出高等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经济责任制度、财务信息披露等监督制度。高校财务管理是对教学管理、科研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采购管理等活动中的经济要素的管理,高校内部控制审计应当对这些业务领域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有效性进行“确认”、提供“咨询”,推动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高校内部控制审计,应以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为重点。早期高校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审计主要是房产和设备管理内部控制,审计的重点是资产的取得和验收、日常管理、处置和经费开支情况。新《财务制度》要求高校严格控制对外投资,规范对外投资、出租、出借资产的行为;提出投资收益及出租、出借收入应纳入学校预算,统一核算,统一管理。随着新《财务制度》的出台,高校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审计,将侧重于资产的投资收益、社会服务收益的管理规范性。资产管理将成为内部控制审计的重点之一。

高校内部控制审计的另一重点是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审计。根据《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4号——高校内部审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审计所指的“财务管理活动”,包括货币资金、预算、收入、支出、分配、投资、筹资。在实践中,多数高校的内审工作均开展预算执行审计,对于学校资金、预算、收入、支出、分配业务,关注比较充分。而投资、筹资业务,伴随着近年来高校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正在逐步进入内审工作的视野。新《财务制度》的颁布促使投资、筹资业务成为内审工作的重点。对投资活动的监督,应纳入资产管理内部控制审计;对筹资活动的监督,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审计中应当得到重视。新《财务制度》将高校负债的合规性和风险程度作为财务监督的主要内容之一,对高校负债情况的审计无疑是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内容。

新《财务制度》旨在进一步管好用好监督好高校教育经费,对高校财务监督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新《会计制度》对会计科目使用及财务报表编制提出了重大的改革,提升了高校会计信息质量。高校新的财会制度,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依据,也是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依据,高校内审工作应当主动适应新财务制度的要求,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好审计服务。

(作者单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刘莉晗

上一篇:意识培养信息安全论文下一篇:高职院校广告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