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可持续发展体育教育论文

2022-04-27

摘要高校体育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当今颇为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高校体育资源与其他体育资源相比在硬件上有较大优势,具备大量科学体育信息资源,聚集众多的体育教育的优秀人才。本文通过应用文献资料法等,对高校体育资源可持续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高校体育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并针对可持续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及对策。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校可持续发展体育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校可持续发展体育教育论文 篇1: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摘 要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结合我国新世纪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标准进行实践探索,抓住高校不断扩招的时代性机遇,从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人才的适应性培养;加大选修课比例、完善课程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三个基本策略对我国的体育教育专业进行可持续发展的引导,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校 体育教育专业 可持续发展

体育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间接地影响着我国其它基础教育的发展。建国后,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自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大改革、大发展的繁荣时期,在教育行业取得骄人成绩的同时,还积极推动了整个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入全面发展阶段,体育教育专业亦是在这良好的时期也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体育教育专业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严峻的挑战,如何科学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已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触摸着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发展历程,以大学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影响发展因素,旨在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体育教育专业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一、体育教育及可持续发展概念的阐释

可持续发展亦称“可续发展”和“持续发展”。在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体育教育专业是以培养培养具有较丰富的体育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水平,能够有能力胜任学校或者班级所实施的教学、训练等工作,具有良好的文化道德修养,德、智、体等方面的均衡发展都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和时代的需求。以上两个概念都被体育专业个专家所认同,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与可持续的统一,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放弃发展,则无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可言,只是估计体育教育的发展而不考虑从可持续,会导致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长远发展,从而丧失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根基。

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培养目标界线不分明、定位不准确

在对体育教育专业目标的确定方面,国家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等相关机构是按照依据的进行确定的。但在最近几年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就业方面常常出现这么一种怪异的现象:本来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就相对较多,就业压力相对较大,但是其他诸如社会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和体育舞蹈等专业的学生也相继进入教育行列,这就不得不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方面起到了雪上加霜的负面影响。据笔者了解,出现以上情形的主要原因在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分专业比较多,学生学习的知识相对较少,没有接受大一统的教育专业知识,同时社会教育行业又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一多专业的就业需求,因此,绝大数学其他专业的学生也纷纷和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来争抢教育“这碗饭”。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育部门和各高校在体育各专业的,尤其是体育教育专业的目标接线方面划分不清楚,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定位不够准确,没有很好的认清就业的趋势,因此才导致以上出现的问题。

学生课程的设置就应该是以培养和教育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目标为事实依据,学生的培养目标是体育教育课程设置的核心方向,只有在清晰的了解和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各教育部门和学校才能优化体育教学结构,才能更好的优化教学课程体系。其中,体育师资的培养在学生的课程设置和优化教学体系方面起到了枢纽的作用,这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体育教师培养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一定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知识学习,使他们成为社会上需求的、一名合格体育教师,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培养目标反映的是社会的需求和高等教育专业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体育教育工作者是学校教学体系的直接体现,他直接反映了各高校在培养体育专业学生的办学指导思想。

(二)选修课名副其实,课程比例欠合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现在许多本科院校,尤其是地方级的二类本科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专科刚刚升为本科,为此,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并非称得上完美,课程体系还不够成熟,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体育教育的选修课名副其实,学生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比例配置欠合理两个方面。

新的课程体系设置增添了不少选修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但由于课程课时数的限制,学生是否能真正的能够从中仍有许多疑问。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的课程结构分类中,主要有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两种。一般说来,各高校的体育教育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比列分配除了受教育部等相关部门的统筹规划的限制之外,还需要考虑到当地相关的体育资源以及传统的体育项目,甚至还得考虑到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人文气息,在实际的开课过程中,通过学生的多视角、多领域的学习,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施展。

(三)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和核心,离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就谈不上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各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只有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才能建立起了一支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的配置比较科学的师资队伍。在笔者走访的附近几所高校中,大多数同学都表示体育教师编制不合理,教师数量相对较少、年龄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在年龄结构方面,各个年龄阶段的教师都应该对应相应的岗位,什么项目比较适合中青年老师讲授,什么课程有老教师来教才会更受学生的欢迎,这是与不同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撑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从教学科研角度来讲,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师如果有着较为强势的科研水平,他们在平时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较高的业务水平和细心探索的工作能力,这势必在平时的教学中会对学生的学习体育文化知识,培养他们勤于动脑、善于观察体育运动规律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随着我国教育部门和各教育机构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也为了提高各高校的社会竞争力,各高校还需对教师队伍的配置结构按照年龄、学历以及职称等要素进行系统科学的梳理。

三、体育教育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

(一)转变教育观念,加强人才的适应性培养

转变体育教育的教育教学思想的观念,就是要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当中,不是的处理好教师与学生教育学的关系,处理好学生的培养与社会对教育人才需求的关系,处理好学生的所学知识与教育教学实践之间的关系,教育教学目标的完成和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高等师范体育教育专业的边个问题就是使得体育教育要面向新世纪、新世界,已培养出体育教育专业知识全面、体育教育技术过硬、适应和会体育需求以及能和体育产业相匹配的全能型人才。

(二)加大选修课比例,完善课程结构

选修课程是满足广大体育教育学生的广泛体育专业兴趣,从各个学生的个体特点以及差异的角度入手,积极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由发展空间。因此,相关体育教育部门尤其是各个高校的体育学院或者系应该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的相关体育资源,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接触更多的专业性的要求开设良好的窗口,适当的加大选修课的比例,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接触各种专业性的机会,切实把学校规定的目标落实的实处,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拓宽学生自由个性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创新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从根本上讲都是体育教师的基本功能的体现:体育教育工作者既是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主题也是核心,也是体育各个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的关键。因此,加强和优化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建设基础就是要加强和优化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资队伍的建设。各高校体育学院或者体育系级领导,应该最大限度地调动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性,不定期的进行体育教育师资的相关培训,努力为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而做出贡献;作为传授体育专业知识的主体,体育教育工作者自身还应该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相关体育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学术科研能力,提高自身的学术和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 王国元.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回顾与展望[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3).

[2] 程文广.近代以来中国体育思想及体育教育发展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2006.

[3] 邓英剑.高职师资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6.

[4] 王健.体育教师教育的专业化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08.

[5] 国家教委.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试行)[Z].国家教委.1997.

[6]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课程方案[Z].教育部.2003.

作者:薛锋

高校可持续发展体育教育论文 篇2:

高校体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高校体育资源可持续发展是当今颇为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高校体育资源与其他体育资源相比在硬件上有较大优势,具备大量科学体育信息资源,聚集众多的体育教育的优秀人才。本文通过应用文献资料法等,对高校体育资源可持续发展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高校体育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并针对可持续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及对策。

1 相关概念

1.1 高校体育资源的概念

卢文君在《高校体育资源配置简论》中认为高校体育资源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与高校体育活动密切关联的各种教学场地、仪器、设备、建筑物、图书资料、教工数量、专业、业务、能力以及各项管理活动等所有人、财、物的总和。狭义的高校体育资源仅指体育场馆、体育教学设施、设备、教育经费等。有形资源促进无形资源的发展,无形资源创造新的有形资源,这种辩证关系使高校体育得到更稳定更持久的发展。

本研究认为资源应当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具有实用价值;二是现实的或潜在的生产要素。综上所述,把高校体育资源定义为是高校开展体育教育和体育活动所利用或可利用的各类条件与要素,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体育场馆设施、余暇时间和体育信息等内容。

1.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 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江泽民同志把可持续发展定義为“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简言之,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 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

2 影响高校体育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2.1 经济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经济条件是各大高校进行体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条件,高校体育资源的发展对经济有一定的依赖性。我国经济体制出于历史的原因长期处于计划控制的模式,在改革开放之时由原来的计划经济逐渐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而体育也随之走向了市场化和产业化,然而我国体育事业的整体化水平落后,作为体育事业之一的高校体育资源的市场化与产业化的程度更是处于未开发的阶段。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造成各高校的体育经费也不同,体育经费匮乏,来源单一,产业化市场化程度低等使得体育人力、物力等资源无法扩充从而影响高校体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2 政治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政治属于上层建筑,制约着体育的发展,同样也制约着高校体育资源的发展,但体育与政治还是一种系统互助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采取高度的中央集权和计划经济,在此基础之上我国走上了以竞技体育为中心的发展道路,这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高校体育的发展,从而高校体育资源也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高校决策机构过分集中,致使体育资源无法自由流动,缺少长远的规划和地区之间的互动交流,带来了严重的浪费和不平衡的现象。随着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正在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法律与政策体系,高校体育资源作为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部分将受到行政决策等控制能力的影响。

2.3 文化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体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与社会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社会文化可以通过体育传播,体育也可以通过社会文化得以扩展。我国的文化建设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体育文化属于精神文明,但社会中存在的一些急功近利的想法忽视了体育资源的开发,不重视高校体育资源的发展,从而影响体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3 高校体育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3.1 通过宏观政策促进高校体育资源可持续发展

国家能够依据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对高校体育的要求,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到重要的部门和高校,从宏观的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协调高校体育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调整高校体育资源不足、地区分布差异过大、经费不足等问题:

(1)宏观调控,促使高校体育资源分布趋于合理。国家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协调各地区的资源分布。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实行政策优惠,鼓励人才到中西部地区去,缓解中西部人才紧缺的情况,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高体育教师的薪酬待遇,防止人才流失。经济发达地区在人力物力上给予扶持与帮助。

(2)促进高校体育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积极发展体育产业,开拓体育市场,为高校体育资源走向市场铺垫道路。培育和发展高校体育健身市场、高校场地设施租赁市场,实行体育培训服务有偿化,广告媒体宣传有偿化等,发展高校体育产业。

3.2 通过与社会共享促进高校体育资源可持续发展

所谓学校体育资源社会共享,是指社会机构和个人以学习和锻炼为目的,对学校的体育设施设备、体育教育课程、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教室和校舍场馆等在内的(下转第183页)(上接第169页)各种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就是说,学校将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向社会各界开放。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体育价值观念、体育意识、体育需求都在增强,越来越多的人涌入体育健身的大潮,但这也使社会上的体育人才与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而我国高校拥有众多的体育专业人才与体育场馆设施,无论是在人才、时间还是空间上,我国高校体育资源都有与社会共享的资本。

3.3 通过高校自身的综合管理促进高校体育资源可持续发展

国家的宏观政策为高校体育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优越的外部环境,与社会共享方案的提出也为其找到了一条出路,然而要切实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关键还在于高校自身的优化管理。高校可以从思想观念的转变、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的管理优化入手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1)高校体育资源的经营管理。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树立大市场大经营的观念,把高校体育物资资源推向市场化、产业化。采取多种经营形式,如合资合作、寻找赞助商、与新闻媒介合作等方式,招商引资,通过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实行有偿开放与服务,积累资金,拓宽体育经费的来源渠道以增加经费扩展体育资源,形成良性循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高校体育人力资源的管理。重视高校体育资源人才的能力结构建设和开发,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体育管理者与专业人才。建立多层次多渠道,适应素质教育的多元化的高校体育人才管理模式和科学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树立竞争观念,建立和完善教师资格制度,教师定期培训制度,表彰奖惩制度和素质测评培养。教师自身更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素质,拓宽事业,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加强师德建设是高校体育人才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灵魂。

(3)高校体育物力资源的管理。高校应重视体育物资资源的基础建设,积极争取渠道筹措资金,加大高校体育物资资源的开发力度。建立体育资源的科学管理制度,优化高校体育物资资源的结构,完善基础建设的同时也要不断开发新兴项目的设施。完善并加强场馆设施的维护管理制度,对学校内部体育物资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实施科学管理。

4 结论

当前,高校体育资源在可持续方面的研究日益兴起,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为了使高校体育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应当做到:高校体育资源市场化、产业化;高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高校体育资源管理科学化;高校体育资源集约化等。不断地开发利用资源,进一步推动高校体育资源的管理优化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瑞林,秦春林.体育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6.

[2]卢文君.高校体育资源配置简论[J]首都体育学校学报,2002(9):25-26.

[3]陈云富,包晓法.高校体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6(4):76-78.

[4]朱建清,丛湖平.华东地区普通高校体育资源结构及其优化配置方式的选择[J].中国体育科技,2006(6):104-111.

[5]吴伟.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J].商业现代化,2008(261).

[6]陈翼杭,罗建英.高校体育资源优化配置方式的探讨[J]. 浙江体育科学,2006(12):61-63.

作者:万 慧

高校可持续发展体育教育论文 篇3:

体教融合视域下高校体操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路径研究

摘要:本文采取了文献资料法等方法,以体教融合视域下高校体操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路径为研究对象。本文认为在体教融合的视域高校应建立新型的体操教学体系、建立健全安全保护体系、加大校园体操设施设备资金投入、建立体操运动提供保障机制,为高校体操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开辟多元化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体教融合;体操;可持续发展;实施路径

体操作为全国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普修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课程设置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体操也是我国最早走进校园的体育运动项目,通过肢体练习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健康,提高学习能力和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但是目前,体操项目在高校中发展的并不如人意,逐渐不为人们所重视,项目参与人数少。体操项目不仅能提升学生身心健康,还能增强意志品质。因此,分析高校体操教学的现状,为持续发展开辟道路改革创新,为高校体操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高校体操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路径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研究的目的,通过查阅中国知网和国内主要刊物以及互联网资源等,寻找有关资料,对本研究有关的现状和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进行了解,为本文提供研究的依据和理论。

1.2.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的内容,高校体操运动的开展状况、影响其开展的因素、可持续发展的路径等。

1.2.3实地考察法

为了进一步确保研究的真实性,对部分高校的体操运动进行了考察,为论文的后续撰写提供依据。

1.2.4访谈法

通过对高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到高校体操运动的开展现状。

2、结果与分析

2.1高校体操运动发展现状分析

2.1.1体操运动教学场地情况分析

场地器材是保证体操运动课程顺利完成的重要物质基础。体操技术课对场地、设备、器材的要求较高,除了需要室内场馆外,还需单杠、双杠、体操垫、平衡木等设备。总体来看,高校体操课程场地、器材不足,这将严重影响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1.2体操教材分析

通过查阅对体操课程进行调研,发现大多数高校体操运动课程没有选用统一的教材。由此可见,高校体操运动课程在教材的选择上没有统一的标准,这不利于高校体操教学的发展。大部分高校的体操课程使用的教材内容陈旧,文字较多,图片较少,这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1.3体操教学内容分析

体操课程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技术教学。在理论教学方面,调查显示,各高校在体操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方面各有不同。大部分学校在体操课程中加入了裁判法的相关教学内容,这对学生以后在执裁方面有很大帮助。但小部分学校的体操课程在绘图等方面涉及较少,这可能会对以后学生从事教练员或其他体操相关工作产生一定影响。

2.2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校园体操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2.2.1构建新型体操运动的教学模式

高校的体操课程必须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才能突破校园体操教学发展滞后的瓶颈。优化教学模式旨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出创新型、研究型、技术型的综合性体操运动人才,最终达到学生养成终身体育观念的目标。高校体操运动要以创新为指导思想,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以实现高校体操运动的可持续发展。

2.2.2多方联动,增大投入

高校应增加师资队伍培训学习的机会,让教师及时更新体操运动的专业知识,并应用到教学中。第二,高校应加强体操场地、器材的经费投入。高校可以在公共体育服务项目中建设规划体操场地,满足校园体操教学的场地需求。第三,高校应借助社会力量促进校园体操教学的发展。高校可以寻求公司、企业的赞助,如举办体操比赛等,促进校园体操运动的发展。

2.2.3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体操教师在体操运动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师资队伍的质量决定着高校体操运动发展的质量。相关部门可以定期邀请全国优秀体操教师到高校开展讲座,进行体操教学培训,提高体操教师的教学技能。高校应大力引进高水平体操人才,激励年轻体操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

2.2.4做好风险评估,建立保障机制

在校园体操运动项目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情况较为常见。因此,高校要完善校园体操运动风险评估体系,教师要督促学生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教师要加强安全教学管理,认真备课,合理组织,只有这样才能减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师资力量决定着体操运动开展的好坏,是体操运动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3.1.2场地器材是开展体操运动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场地器材是体操发展的动力之一。

3.1.3统一的教材有利于推广和宣传体操,有深入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力。

3.1.4技术和理论的双重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对体操的深入了解,提升学生对体操的兴趣。

3.2建议

3.2.1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让教师也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提升体育教师的技能储备。

3.2.2学校应在场地器材的方面加大资金的投入。

3.2.3高校之间应加强交流,建立統一的教材,教材内容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2.4关于体操运动不仅仅是掌握简单的技术,理论知识和实践并行才学生的最终导向。

参考文献:

[1]谢尚森.体教融合背景下安徽高校健美操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体育视野,2021(09):89-90.

[2]盛小苗,骆意.高校体操发展的策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9,29(09):103-105.

[3]袁耀锋. 广东省普通高校体育院系体操现状与发展路径探幽[D].广州体育学院,2020.

[4]邹如云.高校体操教学现状及改革困境[J].课程教育研究,2020(01):223-224.

[5]林川.新时期高校体操教学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4):122+125.

作者简介:夏闻新(1999—),女,汉族,四川省成都市人,学校:成都体育学院,年级:2021级,专业:体育教学,研究方向体操健美操方向

作者:夏闻新

上一篇:专业教育与大学音乐教育论文下一篇:资源利用的初中历史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