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农村教育论文

2022-04-20

[摘要]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欠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关键,必须加大国家政策支持力度;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制定人力资源开发的优惠措施,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增强人力资本积累能力;注重内部人才的开发和利用;加快农村市场化进程和人才市场建设;从比较优势出发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经济等。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欠发达农村教育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欠发达农村教育论文 篇1:

大别山欠发达地区“美好型”乡村治理研究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乡村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我国整个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显著。以大别山欠发达地区为研究对象,探讨大别山欠发达地区乡村治理的一些问题和应对策略。一方面,大别山欠发达地区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自然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薄弱、发展层次低等缘由,当地百姓从乡村建设中受益有限,村民的生活水平亟待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大别山欠发达地区乡村社会的经济资源、政治资源、文化资源管理效果欠佳,使得大别山欠发达地区乡村治理目前尚处于无序、低效阶段,因此,迫切需要探索切实的治理对象,制定明确有效的治理对策,实现大别山欠发达地区乡村治理的效益优化。

关键词:大别山欠发达地区;“美好型”乡村;治理

Research on “fine” rural construction of underdeveloped

areas in Dabie mountains

XING Qin-feng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nhu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ainan, Anhui 232001, China)

Key words: underdeveloped areas in Dabie mountains; “fine” countrysides; governance

乡村治理是治理理论在乡村社会建设过程中的灵活运用,是与乡村生活紧密联系的社会实践,是农民实现利益的有效方式。在乡村治理活动中,农民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积极参与者,踊跃投入到乡村公共事务管理活动中,在实现公共利益的前提条件下,实现自身利益。乡村治理是乡村政府与其他组织,为了实现乡村社会公共利益,通过平等协商的方式,共同管理乡村社会公共事务并推动乡村社会持续发展的活动。

自建国以来,随着社会实践和指导思想的演变,乡村的管理模式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1958年以前,土地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农村合作化,主要是体现了农民地位的翻身做主人的改变,废除了土地私有制度。随后,“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乡村的基层管理转变为由公社全面控制的状态。1978年以来,我国乡村建设主要采用的是家庭承包和乡政村治的管理模式。随着2006年农业税的取消,乡村治理又面临着新的机遇与困境,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乡村治理模式如何在这一历条件下得以改进,意义重大。文中,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的乡村治理。即在新时期背景下,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并存的环境中,探索乡村治理有效路径。

欠发达地区乡村治理路径有其独特性。联系整个基层的历史和现实条件,乡村治理并不必然按照现实存在的东部发达地区的经验路径,或者根据基层普遍应当使用的基层群众自治中乡政村治的习惯管理模式解决矛盾和问题。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没有因经济发展而获得的外部动力,而仅依赖治理模式转变获得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研究欠发达地区乡村治理的重要意图。也只有这一经济目的得以实现,欠发达地区的治理模式才算适用,才能展现其治理效应。但由于没有这种经济上的确定性与可控性,新型乡村治理模式可以结合发达地区的治理经验,切实根据欠发达地区现实情况尽可能创造出更新、更适合本地区的乡村治理模式。

“美好型”乡村治理是在积极响应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号召下,结合大别山欠发达地区的现实情况,重视“三农”发展,走一条依托地区资源优势,充分考虑地区特征的特色新型农村建设道路。

关于什么是“美好型”乡村,其科学内涵在《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中阐述为“三美”[1]。即从农村生态环境、产业经济、精神文化角度描绘的一幅“美好乡村”画卷。

其一,生态宜居村庄美。主要涉及安徽农村村庄布局、住房修建、道路、电力、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意在营造生态良好、设施齐全的大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满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其二,兴业富民生活美。“兴”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富”村民劳动收入,将城镇丰富的公共服务向农村地区移转,平衡城乡服务水平。以城带乡,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农村发展,使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幸福生活。其三,文明和谐乡风美。讲文明、树新风、创和谐,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背景下,完善村民治理机制,健全村规民约,传承与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改变农民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一、大别山欠发达地区“美好型”乡村治理提出缘由与建设现况

(一)大别山欠发达地区乡村的特殊性

首先,从地理位置上来分析,大别山地区位于我国鄂豫皖三省交界处,该区主要是鄂豫皖的革命老区,其中部的山区地势地貌是该地区的主要特色,山高山大使得交通不便,也导致兴修农田水利、乡村道路等设施建设难度大、投资成本高。另外大别山欠发达地区远离鄂豫皖经济发展相对成熟的地区,更缺乏经济发展的许多条件。如大别山属于山区丘陵地带,种植业不适宜大型机械规模化生产经营。这些区位特征给大别山欠发达地区的乡村治理带来一定的阻碍。

其次,从生态环境方面看,大别山地处秦岭-淮河以南,主要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影响,因此该地区旱涝灾害较多;而且由于地形地质的原因,耕地资源较于平原地区相对匮乏,地质生态相对脆弱,加上梯田种植普遍,水土流失颇为严重。近几年来,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大别山欠发达地区的乡村生态环境也带来了诸多问题,主要有秸秆燃烧带来的大气污染,农药化肥过量施用带来的土壤水源污染,村民生活垃圾乱放乱堆带来的乡村环境污染,以及乡镇工厂排污排气等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

其三,从基础设施上来看,该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山区的独特性。如乡村的交通设施建设方面,该地区的公路主要是绕山路或爬山路,这些路线多依地势地形来修建,往往较狭小崎岖,有时还不能形成体系,因为一旦遇到险阻的高山、恶劣的环境、作为就会大大减少或不作为。水利设施建设方面。该地区很难实现农作物规模化生产,故几乎没有相应的大规模水利设施,现代化的水利设施更加稀少。另外该地区乡村居民往往依地形而居,绕山脚生活,故其生产生活相关的水利设施建设往往是就地取材,顺势而为,多表现的较为原始、简陋和粗糙,使用效果较差。文化教育设施建设方面。如农村中小学规模较小,学校设施过于简单,基本没有专门的教学器材,只能从生产生活中拼凑出所谓的教学设施。卫生医疗设施建设方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这里往往流于形式,停在标语上,相关医疗卫生设施很难达到现代化和专业性诉求。

最后,从经济发展方面来看。该地区传统农业比较明显,现代化农业起步较晚。传统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很难满足该地区生产生活的需要,不利于民众生活水准的提升。而现代化农业虽然有利于该目标的实现,但其发展却离不开科技与人才的支撑,而这些要求在大别山欠发达地区很难实现。此外,现代化工业与第三产业较为薄弱,往往呈现出点星状态、稀缺状态。相较现代工业,该地区的工业还很传统,属于劳动密集型、能源消耗型和环境污染型。而第三产业的发展更依赖于现代工农业的发展,因为第三产业大多都是为现代工农业服务的,是它们的衍生品。如果没有现代化的工农业,就很难有繁华的第三产业。

(二)大别山欠发达地区乡村治理的现况

首先,县、乡政府关系利益化。在乡政村治的治理模式中,乡镇政府处于国家行政体系的末梢,接受乡镇人大和县级政府的双重领导。现实中,县级政府对直接管辖的乡镇政府具有权威性和经济目的指向性,这就导致了县乡政府之间关系的利益化倾向逐渐显露。再者,取消农业税后,乡镇政府的职能范围缩小,由于财政的困难,无力向大别山欠发达地区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其公共性被削弱。因此优化县乡政府之间关系必须跳出行政权力在政府层级间纵向配置的传统思维,从根本上调整权力在上下级政府、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之间的配置,构建多中心治理的格局[2]。

其次,村委会与乡镇政府关系行政化。乡镇政府是我国基层政权机构,在科层制的垂直领导体系下,为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各项指标,往往需要使下级组织机构行政化,而大别山欠发达地区的村委会与乡镇政府关系在这方面表现的更为明显。在现实操作过程中,由于山区独特性使乡镇政府与单个村民直接打交道去完成这些目标、计划和任务的可行性较其它地区更低。因此在大别山欠发达地区,一般表现为村委会成员直接与村民沟通交流,以推进一些行政目标的完成,完成乡镇政府的各项指标。而由于村委会成员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与村民打交道,群众基础较牢,乡镇政府会不断加强村委会指导、控制,甚至是管制。这样,村委会就蜕变成了乡镇政府的下属机构,具有准行政权的行政机构。村委会也就有了事实上的乡镇政府下属机构和性质上的村民自治组织双重尴尬身份[3]。

最后,合作型组织缺失。自实行家庭产量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户有了自主决定耕种自家承包地的权力,生产积极性普遍增强,乡村经济有了较快发展。但另一方面,农户呈现出了“原子化”状态,合作性组织瓦解。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农户的市场竞争力极其有限,无法拥有与其他的经济主体抗争的能力。目前在大别山欠发达地区,留在乡村种地的农户基本都种植传统的粮食作物,农作物品种几近相同。加之,大别山欠发达地区乡镇人口数量少,农业人口比例较大,生产出的农产品加工程度低,往往直接供家人食用、或喂养牲畜,市场化程度十分有限。同时,由于地域性、时效性等特点,单一农产品出卖形式也不能卖上好价钱。因此,大别山欠发达地区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化偏低,顶多采用的是集体采购化肥等生活必需品,而缺少农产品生产、品种更新、加工、销售等新型合作组织[4]。

二、大别山欠发达地区“美好型”乡村治理的主要困境

(一)政治文明程度较低

乡村干部是乡村治理的领头雁,其工作涣散的工作作风,将使乡村建设陷入瘫痪状态。大别山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干部多数是军人转业,还有一部分干部是大姓家族推选。这些成员进入乡村管理岗位,其管理模式往往非常单一,管理手段也较为粗暴,管理关系往往多以血缘关系和亲疏关系为准则。这种管理模式可能在艰苦岁月效果明显,但却与理性管理、科学管理的理念和效果相差甚远,也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下的治理环境以及对这一治理层级的能力要求。

近些年兴起的大学生支援农村计划,一批年纪轻,思想观念新的大学毕业生来到了大别山欠发达地区。本来,大学毕业生科学文化素质较高、又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可以为大别山欠发达地区推进其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现代化奉献自己的力量,促进乡村管理结构的优化。但由于大别山欠发达地区人才管理观念薄弱,乡村主要领导成员素养不高,新到来的大学生毕业生又只能充当参谋、协助的角色,他们在大别山欠发达地区乡村治理中起的作用微乎其微[5]。

(二)经济水平低、发展速度缓慢

由于地理状况等自然因素和基础设施薄弱等社会因素的影响,大别山欠发达地区发展远远滞后于其他地区。大别山欠发达地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乡镇工农设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但还是存在整体规模不足、质量低劣等问题。而且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和发达地区转移,大别山欠发达地区只剩下老弱妇幼群体在从事相关产业生产,因此劳动力素质状况呈现出日趋低下的现象更加严重。因此,这些区域相关产业的劳动者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先进工农业科技知识难以推广,相关产业生产停留在传统水平[6]。

由于大别山山区的地理状况,导致了大别山欠发达农村地区形成了一种以稻、麦粮食种植为主的单一化产业结构。加之,这些区域的耕地多属于山地、林地、坡地,机械化生产难度大,大多采用传统的畜耕生产,劳动成本高、效率低。农民的粮食主要用于维持口粮和喂养牲畜,用于市场交换较少。大别山欠发达地区大部分农户实行生产方式的不是集中型经营,多是分散的家庭经营,这导致产品基本上没有什么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别山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发展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其工业化的进程缓慢,往往只有农业,而工业与第三产业几乎是空白。

(三)基础教育发展滞后,文化软实力弱化

文化事业发展状况是体现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大力发展大别山欠发达地区文化事业,是缩小该地区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如国家政策法规对农村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加以完善,将九年义务教育的经费纳进了财政预算,对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实行绩效工资制度。这些暖阳政策为大别山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但与此同时,大别山欠发达欠发达地区农村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阻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乡村教育定位不准,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设施落后,学校选址布局不合理,幼儿教育和成人继续教育发展滞后等等。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大别山欠发达地区的乡村传统文化渐渐褪色,而具有新价值、理念的文化体系又未成形,村民文化呈现出荒漠化态势,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十分贫瘠,具体表现为文化意识淡漠,文化生活方式单一。再加上市场经济思想的洗礼,大别山欠发达地区村民对知识、文化的尊重程度明显减弱,对增加物质收入更加敏感。传统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理念不再被大多数村民认可,现在村民普遍认为只要挣到钱就是有本事的体现,就可为他人的榜样。

(四)生态环境明显恶化

大别山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呈现明显恶化的趋势。一方面是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随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和工业的缓慢发展,大量化学物质成为工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其中大量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土地等生态系统。不少废水、废物、废气直接或间接被排进到自然中。伴随着这一系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本就原始脆弱、抵御能力的大别山欠发达地区在应对这些问题时显得手足无措。

另一方面为资源的消耗与破坏。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们对各项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大别山欠发达地区广大民众环保意识普遍比较薄弱,重开发轻保护,对很多不可再生的资源采取一种掠夺式开发,这些恶劣的行为远远超过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自我净化能力。而且因为大别山欠发达地区长期以来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过分强调工程措施,从而忽视了生物措施,造成了环境恶化、生态支离破碎的局面。此外,大别山欠发达地区的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没有实行严格的监管监督执法力度,管理上的不力导致大别山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破坏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加剧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退化。

三、完善大别山欠发达地区 “美好型”乡村治理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多元协同治理体系

首先,乡镇政府应根据乡镇的实际,制定好乡镇发展的规划、制定规则,变微观管理为宏观调控,为合法市场主体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在大别山欠发达地区乡村治理中,乡镇政府应发挥好指导职能,制定相关的制度引导村委会、经济合作组织、村级企业健康发展,为其提供支持与帮助。其次,大别山欠发达地区的乡镇政府应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从传统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间接的经济调控,通过优化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等方式,促进大别山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再次,大别山欠发达地区的政府应通过法治手段,维护合法组织、个人的正当权益,打击各种违法犯罪组织、个人,实现社会管理职能。最后,乡镇政府应积极为大别山欠发达地区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每一个市场主体都有特定的利益目标,理顺每个主体间的关系是保证每个主体利益实现的前提条件。要按照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政社分开的总原则来树立大别山欠发达地区各个治理主体间的关系。乡镇党委在欠发达地区乡村治理中应发挥其核心领导作用,协同领导村级党支部、乡镇人大、乡镇政府、村委会、乡村合作经济组织、村民在法律、法规范围内共同发挥其治理职能。

(二)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科学发展

大别山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外流性强,外出务工人数多,经济上稍微丰裕的家庭已经迁移至乡镇或县城居住。留下来的农民基本上以种植稻、麦粮食为主。非农业人口比例少,工业发展层次低。工农业产品供需严重不平衡,这种不平衡既表现在工农业产品稀少,又表现在很难在市场上流通。

因此,大别山欠发达地区的村民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生产的品种和品质结构。在满足自身粮食供给的情况下,可种植经济作物、瓜果蔬菜等,提升农产品结构,提高收入水平。同时,村委会应对村民加以引导,让广大村民根据市场需求,引导农民大力发展优质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鼓励村民发展服务业,例如饮食业、运输业、“农家乐”旅游业、零售业等第三产业。另外,乡镇政府和县级政府应为大别山欠发达地区的各项劳务输出做好必要的组织工作,同时制定一些优惠性政策来实现人才和资金回流。如为回乡创业人员提供政策、土地、信贷等多方面的支持来吸引人才回到家乡开办企业,带动乡村二、三产业发展。这样既可以解决欠发达地区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可以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为乡镇带来税赋收入。

(三)提高教育水平,促进社会文化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大别山欠发达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大力发展适合地方特色的乡村教育,培育农村需要的人力资源与人才资源,而不是简单模仿与实际效用差距甚大的城市教育模式。

为实现这一目的,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办好幼儿教育。政府应招聘录用有幼儿教师资格的人员担任幼儿教师,配备必要的教育设施,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政府应更加关注成人教育。即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在合适的时间聘请农业科技人员、经济能人为村民讲解科学种植、畜牧养殖、工业发展等实用技术,使广大民众能学以致用,提高民众学习的积极性,产生主动学习的动力。政府应进一步抓好义务教育。即提升学生基本文化素养,为学生深入学习、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在初中阶段,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培养升学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对那些即将进入社会的学生进行基础的技能培训。政府应办好职业教育。这也是提高大别山欠发达地区发展水平的关键所在。职业教育要培养一批懂科学、会技术、善管理的工农业人才,结合具体的县情、乡情设置专业,使他们毕业后能成为乡村实用的经济能人,带领广大村民共同致富。

(四)保护环境,提升生态系统的包容能力

大别山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工业生产比例相对较小,当然其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也较为明显,在今后发展中应实行产业升级,减少环境污染,避免“污染—治理—污染”的发展模式。应走集约化、精细化和特色化的乡村工业体系。

至于农业方面,它是大别山欠发达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着力点。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低,大多还是传统的农耕生产,靠大量使用化肥、焚烧秸秆来增强土地肥力、依靠喷洒农药来消灭害虫。这些措施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但是却给乡村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污染和破坏。化肥和农药的过量使用,容易导致土壤水源等各种资源的污染。因此,提高大别山欠发达地区种植农业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该地区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乡镇科技服务组织应通过有关媒介大力宣传农业科技技术,通过开展培训班、现场指导等方式把先进的农业种植、养殖技术传授给农户。同时,在大别山欠发达地区还应合理规划,科学设置种植业、养殖业良性循环系统,通过养殖得到有机肥,将种植得到的秸秆转化为沼气、沼渣、沼液。沼渣、沼液可为种植提供肥源,沼气可为村民提供热能,从而实现种植、养殖、燃气的综合效益,实现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生物系统、环境系统的有机融合,减少化肥、农药等污染物的使用量,保护好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安徽省人民政府网站.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R].http://old.linquan.gov.cn/content/news_view.php?ty=19&id=32982.

[2]王志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政府职能优化探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3(5):124-126.

[3]马纯红.试析乡村社会秩序的“灰色化”变迁趋势[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5):80-83.

[4]张伟明,刘艳君.社会资本、嵌入与社会治理——来自乡村社会的调查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2(11):60-66.

[5]卓晓宁,刘东杰.乡村经济精英浅层介入政治的现象与原因分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3(6):79-83.

[6]张金俊.转型期农民环境维权原因探析——以安徽两村为例[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1-99.

[责任编辑:范君]

作者:邢勤锋

欠发达农村教育论文 篇2:

我国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着力点分析

[摘要]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欠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关键,必须加大国家政策支持力度;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制定人力资源开发的优惠措施,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增强人力资本积累能力;注重内部人才的开发和利用;加快农村市场化进程和人才市场建设;从比较优势出发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经济等。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 人力资源; 开发; 着力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我国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制约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关键的因素是落后的人力资源状况。因此,要加快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选择好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着力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加大对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支持力度,实行政策倾斜

加强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最主要的方法是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来提高农民的知识和技能,从整体上提高劳动者素质。舒尔茨指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向农民进行中小学教育及文化投资是最有利的人力资本投资,只有对农民首先进行文化教育,才能使其掌握科学技术。他认为,当农民是文盲时,农业杂志和报纸显然是不能起作用的。关于一种新要素技术特征及其使用方法的教育是复杂的科学教育,其前提是具有较高的知识,就农民而言,这种有用的知识是以他们的经验及其教育水平程度决定的。由此可见,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主要通过教育途经,包括增加劳动者受教育的程度,增加受教育劳动者的人数和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而教育要发展,投入是关键。没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就不可能保证教育事业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用于教育的经费几乎每年都在不断增加,但投入的数量仍然十分有限。在这有限的教育投资方面,一直是以城市为重点,农村占的比例很小,欠发达地区农村占的比重更是微乎其微。因此,国家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信贷投放结构等,真正把投资重点放在农村,努力增加农村教育投资,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农村的教育投入,改善欠发达地区农村的教学设施和教师待遇,加快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在教育投资方面中央政府应承担主要责任,在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人才、教育等方面给予欠发达地区农村更多的倾斜和优惠措施,加大投资力度,尽快解决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落后的局面。欠发达地区的各级地方政府要广开渠道,采取多种措施,吸引各方投资,实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筹集更多的资金,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努力形成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稳定资金来源,建立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本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二、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切实把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落到实处

面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状况,欠发达地区追赶发达地区的愿望比较强烈。而在经济发展中往往追求物质的投入,忽视人力资本投资。实际上,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人才资源在各种资源中居于主导、决定地位。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愈来愈依赖对人才资源的占有和开发。所以,欠发达地区要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继续解放思想,破除传统落后的观念,明确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树立人力资本形成与物质资本形成同步发展的战略意识,彻底改变只重视物质投入忽视人才的做法,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把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作为重要战略抓紧抓好,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同时,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人才的生活待遇,建立一个稳定的尊重人才、吸引人才的长效机制,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奠定雄厚的人才保障和智力基础。

三、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增强人力资本积累能力

欠发达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比较落后,尤其是农村一些地方尚未真正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规范的职业培训机构,这是制约人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快欠发达地区人力资源开发必须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其重点,一是要加快农村义务教育。要按照国家要求,对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继续实施国家西部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两基攻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欠发达地区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加强欠发达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二是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教育的资金投入,整合城乡教育资源,统筹城乡教育规划。各级政府要对欠发达地区实行专项倾注,可采取国家投入与地方配套的方式,或以城乡一对一帮扶的方式和其他方式加大投入。要充分考虑到欠发达地区农民的特点,从不同地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农民的文化层次和觉悟程度出发,借鉴有益经验,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展农村教育,把解放农民、富裕农民、服务农民的研究和为人民群众提供充分教育机会结合起来,优化教育资源与教育结构,使欠发达地区教育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三是要加快农村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各种适应农村教育发展的机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城市教师到农村服务。服务期限、服务时间可以灵活多样。

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措施。一是要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二是要尽快建立多层次的完善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三是要突出农村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技能性。四是要把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当作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通过农村职业教育来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素质,以克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帮助接受了职业教育的农村劳动者就业和自主创业。五是要加强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规划和管理。政府要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和义务,针对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制定得力的措施。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发展的突出位置,推动欠发达地区各类职业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

四、创新引进机制,大力引进急需的各类人才

对广大欠发达地区来说,必须努力开辟引进各类人才的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不拘一格地引进人才,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一是要有针对性地赴外地招才。要在充分调查了解本地人才需求情况的基础上,组织用人单位到省内外开展招聘活动,引进各方面的急需人才。二是要用政策吸引人才。应制定和调整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真正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三是要用好的项

目引才。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在引进项目、技术的同时引进优秀的管理、技术人才。四是可以开展网络招聘人才。既可节约成本,又可好中选优。五是要以智力联才。要把引智与引才结合起来。六是要引进国外专家智力。积极申报并组织实施、推广引进国外专家智力技术项目,提高引智效果和科技创新能力等。

当然,在人才竞争中,欠发达地区在很多方面处于劣势,不可能引进所需的全部人才。部分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其成本也相对较高,欠发达地区往往力不从心。因此,在思想观念上要强化开放意识,既要鼓励人才以办理调动的形式来欠发达地区工作,又要结合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本着“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新用才观,采用“买鸡下蛋”的人才刚性流动与“借鸡生蛋”的人才柔性流动有机结合起来吸引人才,引进智力。一方面,积极营造好的政策和舆论环境,招徕人才,实现人才刚性流动。另一方面,积极实施“借智借脑”工程,实现人才柔性流动。

不管采取何种方法和模式引进人才,欠发达地区必须同心协力,营造有利于人才聚集的社会环境。一是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为人才创造宽松融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二是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针对人才的成长和专业特点,努力营造一种尊重特点、鼓励创新、信任理解的氛围。给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三是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四是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优化服务环境,急人才之所急,想人才之所想,努力创造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流得动的良好环境。

五、注重内部人才挖潜,充分开发利用当地人才资源

在欠发达地区,很多人对人才存在模糊认识,认为只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是人才,忽视了本地乡土人才这支队伍建设,以致当地人才严重浪费,甚至大量外流。实际上,本地人才有很多外来人才不可比拟的优势,他们熟悉当地社会环境。本土观念较强,总体上具有发展本地经济、振兴家乡的强烈愿望和事业心。虽然同外来人员相比,他们也存在传统思想观念浓厚、市场竞争观念不强等缺陷,但只要加强解放思想方面的教育,加强知识更新方面的再培训,加强市场竞争方面的技能锻炼,就一定能担当起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重任。同时,欠发达地区本地人才长期生活在艰苦环境中。生活消费需求相对较低,人力资源开发成本也相对较小。因此,欠发达地区的干部群众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农村本地人才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发利用本地的人才资源,充分调动他们为家乡做贡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一,为本地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要从实际出发制定鼓励本地人才成长的激励政策,努力改善现有科技人才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提高其工资收入水平和生活福利待遇;要用感情留住本地人才,重视感情投资和思想沟通;要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宣传本地人才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要积极帮助那些掌握先进技术的科技人才筹集资金,解决各方面的困难,鼓励他们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第二,对本地人才要大胆使用,努力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舞台,创造条件。要给人才提供好的项目、好的产业、好的岗位、好的社会环境,才能使其施展才华、大展宏图。要破除论资排辈的习惯思维,大胆使用人才。对那些特别优秀的各类人才,要敢于破格,大胆把他们提拔到重要岗位上来,充分信任他们,放手让他们去工作,少干预,多支持,多鼓励,多帮助。

第三,要加强对农村本地人才的服务与管理。一是要积极建设好乡镇人才工作站,充分发挥其职能优势。使乡土人才开发工作组织有保证,业务有指导,科研有场所。二是对乡土人才进行跟踪服务指导。传授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三是建立和完善选拔标准和管理办法,建立乡土人才库,真正把乡土人才纳入人事工作的管理和服务对象。四是做好对农民职称的评定工作,加大培养农民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和科技兴农带头人的力度。

第四,要强化对乡土人才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科技水平。要依托农校、职业学校和其他培训机构。建立各种培训基地,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科技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对农村中素质较好的“土专家”选送到农业院校学习深造,使他们受到高层次教育。也可聘请有关专家、教授到农村开办科技讲座,传授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等。

六、加快市场化进程和人才市场建设,实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

人才引进的最好方式是在竞争中引进,在竞争中提高素质,在竞争中激发活力。这就要培育发展人才市场,营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使人才通过市场机制在优胜劣汰中生存和发展。欠发达地区要把人才市场作为人才引进的重要途径,按照市场规律进行人才的优化配置和调节,把人才的引进、就业、流动、失业等环节纳入人才市场的体系中,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的作用。

欠发达地区要进一步加快农村人才市场网络体系建设,积极拓宽人才市场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加快市场规范运作。一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立各乡镇人才市场(工作站),以县(市)级人才市场为依托,下联乡镇人才市场,运用市场功能,构造适应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的运作框架,形成以县级人才市场为龙头,乡镇为网络的农村人才市场运行框架,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打造基地。二是要健全信息服务功能。及时准确了解掌握各类人才的供求信息,定期向乡村发布人才信息,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搞好信息服务,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三是要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坚持以服务为本,以人为本,及时为农业生产和农民提供各种人才、技术和信息服务。四是采取优惠措施,提供宽松条件和待遇,吸引城市有关人才到农村发展创业。

七、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经济,变人口劣势为人力资源优势

欠发达地区人口数量庞大。人口自然增长率一般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劳动力人口体现出存量多、增量大的特点。劳动力价格比较便宜,素质普遍偏低,在人口结构中,非熟练劳动力和半熟练劳动力比例较高,熟练劳动力少,平均受教育年限、识字率、入学率等基本人力资本的考察指标都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社会劳动生产率低下。因此。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不足的双重制约下,欠发达地区还不具备大规模发展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能力,应该从实际出发,基于现实的资源禀赋优势,更多地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更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变人口劣势为人才资源优势。

一要认识到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欠发达地区的客观要求,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不是代表着落后。要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总结和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低这一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要深化改革,在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在实际工作中要制定和落实政策,改善环境,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力度,除了少数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外。只要市场有需求。就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也要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广泛地参与国际合作和国际分工,在参与合作中增强自己的竞争能力。

三要努力改善市场环境,强化政府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政策扶持。要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非公有经济提供真正意义上的国民待遇、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的环境,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提供法制保证,维护其合法权益。在政策方面,政府可在税收、审批和管理制度上进一步放宽限制。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宽松的外部环境。在资金方面,可在财政上建立就业补贴和研究与开发补贴制度。对提供较多就业机会和开展技术开发创新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给予补贴。在信贷方面可由政府或非政府机构及有关方面兴办信用担保机构,以解决劳动密集型企业融资担保难的问题。

四要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的新型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要注意淘汰那些污染环境、资源消耗较多、缺乏竞争力的落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具有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实行技术改造,加快开发新产品,实施品牌战略,大力发展新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围绕高科技产业终端环节或外部配套的劳动密集型组装加工业,鼓励发展为满足个性化和多样化市场需求而需采用人工作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本文作者:中共河南省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责任编辑 许冬梅

作者:焦国栋

欠发达农村教育论文 篇3:

区域划分与农村职业教育公共产品特征分析

[摘要]农村职业教育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导致了不同区域之间农村职业教育的差异。文章从区域差异角度分析了不同区域农村职业教育和农民的差异,以及不同区域农村职业教育公共产品的特征,从而提出了合理的供给策略。

[关键词]区域划分农村职业教育公共产品

[作者简介]陈红颖,女,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教育专业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公共产品理论;夏金星,男,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师范学院副院长,教授。(湖南长沙410128)

不同区域之间,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导致不同的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也带来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差距。但是,由中央政府统一负责全国农村职业教育经费的供给大有好处:有助于缓解县乡,尤其是贫困地区县乡基层政府财政困难,减轻农民负担和缓解“三农问题”;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缩小贫富差距,创建和谐社会;有助于打破目前教育经费供给机制所造成的地域封锁;有助于克服对农民子弟上学的种种不公正待遇和歧视,为农民大规模转移创造教育方面的良好条件;有助于转移大量过剩的农业人口,促进现代化进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因此,农村职业教育的混合供给中,无论是地方政府投入,还是受教育的学生支付,还是其他供给来源,都存在着困境。为了防止效率损失,我们需要从区域差异角度分析界定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由中央政府站在全国的高度,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对农村职业教育经费进行保障。

一、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产品特征

(一)贫困地区区域特征

贫困地区是贫困程度高、贫困人口更集中、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更落后的集中连片地区。一般可以理解为西部地区、最不发达县、贫困片区和贫困县(扶贫重点县)。2004年,592个重点县行政区域面积243.3万平方公里,乡镇10624个,人口2.3亿,其中乡村人口2.0亿,绝对贫困人口1613万,低收入人口2580万。GDP约占全国县域GDP总额的11%。贫困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民归纳起来有如下特征:

1.贫困地区人口集中,贫困程度严重,老少边穷县占相当高的比例,有明显的地理群集性。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灾害频繁;发展滞后,增长困难,缺乏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经济结构单一,经济增长缓慢,缺乏活力;投资不足,农户收入水平低,收入来源单一,农户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低,农民生活质量普遍较差,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农户耐用品消费和生活设施拥有水平落后,住房条件差;教育、卫生、科技、社会保障严重滞后,教育、医疗支持压力大,负债率高;科技文化素质低,社区文化生活单调,信息交流少。

2.农民思想保守,人力资源素质低。安于贫困,缺乏进取精神,具有保守性和依赖性,缺乏法律和民主意识。就业面窄,劳务输出少,劳动力负担系数高。贫困地区的农民不是一般研究意义上的理性农民,他们厌恶风险,属于风险躲藏型农民。躲避风险是由其“生存原则”所决定的。

(二)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特征

归纳起来有如下特征:一是农村职业教育具有扶贫性特征,国家每年对贫困地区都有一定数额的扶贫资金与项目,但是真正投入到农村职业教育上的扶贫资金少之又少。当前,三农问题是国家的基本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而农民增收教育是基础,农村职业教育又是农村教育的中坚力量。也就是说,目前的农村职业教育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不管是国家扶贫资金、农业扶持资金还是支持农村教育资金,都应该往农村职业教育中倾斜,更何况反贫困本身是一种公共物品。假定每个人都喜欢生活在没有贫困的社会里,尽管这种偏好普遍存在,但反贫困并不是私人市场可以提供的“物品”。由于贫困问题如此之大,以至于没有一个人可以消除贫困,而私人慈善事业也很难解决问题。那些没有向慈善事业捐款的人可以免费利用别人的慷慨。这种情况下,对富人征税来提高穷人的生活水平,可使每人的生活状况变好。穷人状况变好,是因为他们享受了较高的生活水平,而那些纳税人的状况变好,是因为他们享受了一个较少贫困的社会生活。所以,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因为具有扶贫性的特征,也因此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至少强化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产品特征。二是财政贫乏性。在很多贫困地区,县乡财政困难,每年的财政收入还不足以支付教师的工资;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由低素质引起的低收入,又无法对教育做出适量的投资;经济回报率低,企业也不愿意参与。三是区域弱势性。贫困地区一般信息、交通相对闭塞,导致教育质量低下和学生难以就业。因此,学生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期望值也不高,导致生源不足,而生源不足又使农村职业教育学校难以为继。如此这般恶性循环,使得整个农村职业教育陷入困境。

(三)把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当公共产品来供给是生存的需要

采取强制性制度把贫困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当做纯公共产品来供给,这是农村职业教育生存的需要。只有把贫困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拖出生存的困境,才能放手融入市场,到那时市场才会主动参与。也就是说,当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良性轨道运行时,自然会有多元资金融入,但这并不影响其公共产品的特征。事实上,把一种产品当公共产品来供给并不是满足无止境的欲望,而是应该满足最起码的生存需要。另外,“人才开发模式”是扶贫的有效模式,农村职业教育肩负着农村人才开发的重要责任,所以政府应该对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做全额供给。

二、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公共产品特征

(一)欠发达地区区域特征

欠发达地区主要指我国地域划分的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六省。山西是能源大省,其余是农业大省、畜牧大省、水产大省。中部六省是我国的人口大区、经济腹地和重要市场,现有人口3.61亿,占全国人口的28.1%,其中乡村人口2.44亿,占全国人口31.2%。中部地区面积占全国的10.7%,经济总量占全国的19.5%。中部地区一直是我国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供应基地,有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的区位优势。中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农民归纳起来有如下特征:

1.中部地区县域经济落后,大多数是农业大省,县域经济是农业和工业联系的平台。与东部地区相比,中部地区县域经济仍有较大差距。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中,中部地区仅有5个,而东部地区有93个。中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和总体发展水平大大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水平低,第三产业欠发达限制了工农的双向联系。国家扶贫开发的592个重点县中,151个位于中部六省,占25.5%。2004年中部六省的农村贫困人口约790万,占全国的1/3,低收入人口超过1300万,也占全国的近1/3。

2.中部六省的农民收入低。2005年我国农民收入是2936元,与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是1∶3.21,但从全国来讲,中部六省的农民收入(2682元)更低,比全国水平低254元。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增收缓慢,就业压力逐步增大,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达155.4万人,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由此可见,劳务经济已成为中部地区广大农民最直接、最有效的增收主渠道。

(二)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特征

目前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归纳起来具有如下特征:一是承接作用。农村职业教育不仅是承接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经济的纽带,而且也是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本身发展的纽带。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促进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带动贫困地区,三个地区之间的劳动力在各区域之间层级流动,减少了流动成本。二是助推作用。中部地区存在着人多地少的基本矛盾,大量的劳动力需要转移。如2003年,湖南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近1200万,劳务收入达540亿,而且这些劳务主要流入了发达地区。所以,中部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为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发达地区输入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推动了发达地区的经济增长。三是保障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曾组织过三次中部地区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现在,中央又明确提出了“中部崛起”的说法,为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重要战略举措。农业的发展,首先要靠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中部崛起”和高素质劳动力需求的保障。而目前中部地区相对于东部地区来讲发展严重滞后,主产区普遍就是粮食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财政收入也仅仅能够支付人员工资,很难有资金来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三)欠发达地区把农村职业教育当公共产品供给是发展的需要

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状况与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虽然比贫困地区整体水平高,但是从中部地区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来讲,农村职业教育还是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欠发达地区跟贫困地区相比有一定的融资能力,因此,当前应该采取强制性制度,把农村职业教育当公共产品来供给,这是保障欠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虽然目前市场有一定的参与能力,但还比较薄弱,不能完全脱手参与市场,政府应该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做基础供给。

三、发达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公共产品特征

(一)发达地区的区域特征

发达地区主要指东部地区。包括广东、福建、浙江、上海、江苏、山东、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七省三市。东部发达地区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最具活力、潜力和创造力,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做出了巨大贡献。东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农民归纳起来有如下特征:

1.东部地区有比较好的发展基础。东部地区率先工业化,已经迈过了工业化中期阶段,正在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现代信息工业技术改造传统工业,多数省市现代化综合指数已超过70%。东部地区率先改革开放,市场化程度高,对外开放程度高,有较强的农业科技水平,农业基础设施好,区位优势与市场优势明显。全国平均受教育年限是6.8年,而沿海地区是7.39年。

2.东部地区城乡差距大,农民受教育水平普遍低于城市居民,知识结构单一,综合素质低,缺乏对市场竞争的信心和能力,只能从事一些简单体力劳动,职业选择空间狭小。虽然东部发达地区已有相当一部分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但依然存在大量的闲置劳动力。在剩余劳动力中女性占了绝大部分,闲置劳动力中大部分是待业青年。

(二)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特征

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归纳起来有如下特征:一是市场带动性。发达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对整个职业教育领域具有市场带动性。由于发达地区经济比较发达,地方政府有足够的资金去支持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又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对人才的需求量大,教育跟市场需求结合紧密,整个教育环节形成有效的良性循环。二是效率损失性。如果把发达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当做纯公共产品来供给,就容易忽略市场的参与力量,导致效率损失。因为有市场的参与,发达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就更有实力去发展。所以,为了防止效率损失,有一点必须界定清楚,就是把农村职业教育当做纯公共产品来供给不是满足无止境的欲望,而是为了满足生存。这样的选择满足了帕雷拖改进原则,因为真正的帕雷拖最优现实中并不存在。①这既保证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又防止了效率损失。三是财政支持性。发达地区不仅有县乡财政足够的支持,市场和个人都有能力参与,但这并不影响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公共产品特征,因为他们有能力吃“好饭”,没必要非得拉着跟贫困地区吃“饱饭”。当然,他们吃“好饭”也是建立在吃“饱饭”的基础上的。

(三)把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当做公共产品供给是巩固的需要

把发达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当做公共产品来供给,虽然不是生存所需,却是巩固发展所需的基础。尽管市场有一定能力参与,但也不能弱化其公共产品特征的强度,至少在现阶段不适宜。目前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个人需求大于公共需求的状况,因为发达地区农村人口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认可度比发达地区高,自主投资意识也比较强,但是现阶段没有能力完全参与市场。如果减少对发达地区农村职业教育的供给,将导致社会办学积极性不高。所以,当前政府应该对发达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提供基础供给的保障。

综上所述,不论是在贫困地区、欠发达地区,还是发达地区,政府都应该对农村职业教育做基础供给保障。但由于所属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农村地区的基础供给就是生存的需要,欠发达地区的基础供给就是发展的需要,发达地区的基础供给就是保障发展基础的需要。基础供给才是农村职业教育公共产品属性的特征,这也符合公共产品理论的政府供给不等于政府生产的理论。总体来讲,政府提供基础供给保障、走多元融资的道路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之路,但是多元融资渠道不能作为弱化农村职业教育公共产品纯度的标准。

[注释]

①帕累托改进是指一种变化,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一方面,帕累托最优是指没有进行帕累托改进的余地的状态;另一方面,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曾福生,李燕凌,匡远配.农村公共产品供求均衡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300-314.

[2](美)N.Gregory mankiw.经济学原理[M].梁小民,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作者:陈红颖 夏金星

上一篇:中学生艺术教育论文下一篇:语文新教材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