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教育体制改革论文

2022-04-15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中国未来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中,“富强”对应于经济,“民主”对应于政治,“文明”对应于文化,“和谐”对应于社会。这一表述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中国未来的目标和愿景。目标既已定,问题是如何达到这些目标。达到这些目标的基本途径无非是发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产业化教育体制改革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产业化教育体制改革论文 篇1:

云南开放大学发展概述

1 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嬗变的历史必然性

创建于1979年,建设30余年的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伴随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构建起以中央电大为首,汇集44所省级电大,下设933所地市级电大的分校,1829所县级电大工作站的庞大的远程教育系统,逐步壮大成为一个超级规模的远程教育系统,成为国家公共教育事业的重要资源。30多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超过750万本专科毕业生,为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做出了突出贡献,对促进我国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城乡人力资源开发等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说,广播电视大学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产物,它的创办有着深刻的政治历史、社会、经济的背景。其创办之初不仅为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培养了各种类型、层次的紧缺人才更圆了百万学子的大学梦。但当前我国教育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新阶段,其创立之初的历史环境、内涵及定位都发生了根本的性的转变。“广播电视大学”不论从规划设计、办学模式到服务对象等都应紧随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步伐,不断推进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广播电视大学”面临向开放大学转型的新局面。

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建校32年来,集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为一体,充分应用广播、电视等各类多媒体技术, 累计为云南经济建设培养了26.5万名大中专毕业生,开展了200多万人次的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全面体现了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目前已形成覆盖全省,深化到基层县乡的远程教育系统办学网络;积极开展了教师、管理和技术人员的计算机及软件开发和应用的培训,形成了力量雄厚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队伍,聚集了一批优秀人才;探索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教学模式,提出信息化管理新模式和人才培养的新方案。积累了实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基础环境和技术条件。随着我省“两强一堡”战略的推进,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文化辐射周边国家的区位优势日益凸显,与各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交流机会也日益增多。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已具备了向云南开放大学转型的现实要求和基础条件。

随着全省各地区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从业人员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我省在职人员继续教育、职业发展等领域出现真空。当前,云南开放大学建设不仅顺应了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和云南高等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满足了社会成员学习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有效地缓解了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突出矛盾。除能完成“引进来”的办学之外,更多的是“走出去”, 实现中国文化对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传播,进一步弘扬中国文化。满足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深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积极有效的文化交流。

2 云南开放大学发展足迹

2.1 筹建阶段

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2011年5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标志着桥头堡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两强一堡”战略的全面实施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2009年云南廣播电视大学成立云南省终身教育服务中心,涵盖全省推进终身教育的服务中心、管理中心、资源中心和研究中心, 并在社区基层开展试点建设,积极创新开放大学开展终身教育服务的模式与机制。开放大学的筹备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持续关注。2009年10月,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提交了关于组建云南开放大学的方案和请示,并得到了省政府、省教育厅领导的高度重视,“在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组建云南开放大学,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写入了云南省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和我省关于建设“两强一堡”申报国家重点支持项目的报告中。

2.2 启动阶段

2010年6月10日,云南省政府上报国家教育部,提出组建云南开放大学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申请。2010年7月,省教育厅召开了全省提升开放教育水平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工作会议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提升全省开放水平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意见》及《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关于强化内涵建设和系统建设的意见》,这是两个推动我省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明确在各州市教育局设立统筹管理和服务当地终身教育、开放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的“开放教育办公室”,制定发展规划、将其发展列入当地经济建设和教育发展规划。基本搭建了由教育行政部门总体统筹、地方开放教育办公室分级管理的开放大学系统。明确了地方政府管理开放教育的职权,为下一步全面构建云南开放大学体系展开了有益的探索。2010年10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0〕48号),正式批准北京、上海、江苏、广东、云南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展开放大学试点建设,建立学习成果认证和“学分银行”制度,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人高等招生考试制度,探索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项目试点建设工作。云南省成为为中西部地区唯一参加试点建设的省份。2010年11月22日,秦光荣省长视察了云南广播电视大学呈贡校区后,做出重要批示:“云南开放大学的思路是值得肯定的”。 2011年1月14日,高峰副省长召集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财政厅、省编办、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省直有关综合部门以及云南电大领导召开会议,专题研究云南开放大学试点建设工作,会议形成了《关于建设云南开放大学的报告》。2011年2月11日,秦省长又一次次做出重要指示:“要把开放大学办出规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云南教育改革探索一条新的路子。”这对云南开放大学试点建设提出了目标的要求。

2.3 试点阶段

2011年3月10日云南开放大学试点建设实施方案获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备案。2011年10月云南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发布《云南省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下发云南省实施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方案的通知》,《通知》囊括了我省列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11个专项并结合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方案进行了再次修订和完善。项目之一即探索开放大学建设模式,其中明确了项目改革的目标、主要任务、配套的措施及政策支持,项目所属责任单位。标志着云南开放大学进入基础建设阶段。为下一步推进云南开放大学建设设定了明确的目标任务。

2012年初,云南省开放大学先后提交关于建立云南开放大学曲靖分校的申请,云南开放大学试点建设中开展高职开放式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的请示。2012年3月教育厅领导及有关专家深入学院考察并指导工作,确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云南开放大学试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当前是我省落实“两强一堡”战略,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机遇期,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云南,在云南教育改革中肩负着重要作用,开放大学自创立之初就以一种超越传统教育的,开放、灵活、适应性强的新型办学模式成为各国推动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大众化的战略选择。因此建设云南开放大学将成为推动云南高等教育体系改革、云南经济建设的革命性力量。

3 关于建设云南开放大学的几点建议

3.1 加快建立云南开放大学章程

世界各国“开放大学”的成功经验给我们的改革和建设提供很好的借鉴。纵观国外远程开放教育院校的成功案例,开放大学实际上是政府规划的大型高等教育院校机构,是实现政府职能的公益性质的公共教育资源。在发展进程中,政府的政策和立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英国开放大学是根据皇家特许令的颁布保证其正常运营,直至今日,英国开放大学始终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享有60%的政府公共基金投入,是英国公共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印度依照《印度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建立开放大学,泰国根据《皇家宪章》制定了《泰国苏可泰·探玛提叻开放大学法》。借鉴国外开放大学的成功经验,回顾云南开放大学建设足迹,云南开放大学的建设不仅需要得到政府的主导,应尽快建立《云南开放大学章程》赢得国家立法的支持,还需要明确云南开放大学的未来发展定位、主要目标及任务,资金投入才能保障建设进程的稳步推进。下一步应深入研究国家开放大学的章程,结合云南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制定《云南开放大学章程》,保障开放大学的运行有章可依。

3.2 加大对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倾斜

云南省贫困人口主要聚焦在边境线上,其中绝大多数是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大部分属于跨境民族,这里是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最落后的山区。由于远离中心、信息闭塞、封闭保守致使宗教问题、民族问题、跨境人口流动问题交织在一起。为积极响应国家和云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的重要指示,我省开放大学的规划和建设进程中应切实解决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面临的突出问题,让优质的公共教育资源惠及我省广大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为民族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3.3 实现云南开放大学的特色发展

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民族文化、多样的自然资源等发展条件都为云南实现特色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建设进程中既要坚持国家开放大学统一的原则和标准,保证国家开放大学一体化管理顺利开展,也是紧密结合云南“桥头堡”战略实施的实际需求,紧扣云南现代产业体系和社会建设进行合理的定位,规划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要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既要坚持标准又要彰显特色。

作者:于学媛

产业化教育体制改革论文 篇2:

中国的未来系于改革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中国未来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其中,“富强”对应于经济,“民主”对应于政治,“文明”对应于文化,“和谐”对应于社会。这一表述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中国未来的目标和愿景。

目标既已定,问题是如何达到这些目标。达到这些目标的基本途径无非是发展。而促进发展的基本途径有三:一是制度改革;二是要素投入;三是分工深化。其中,制度改革是促进发展的关键途径。因此,中国的未来系于改革。

为什么说制度改革是促进发展的关键途径?原因是要素投入和分工深化的状况都取决于制度改革。这里的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土地、水、原材料、区位、生态环境等)、资本资源(资金、房屋、设备、基础设施等)、知识资源(技术、知识、信息等)和人力资源等,分工包括市场分工(商品化、外包化等)、产业分工(工业化、农业产业化等)、区域分工(城市化、区域一体化等)、国际分工(国际化、全球化等)等(参阅李佐军著:《人本发展理论——解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要素优化配置和要素升级(如技术进步)取决于制度改革形成好的制度,分工深化也取决于制度改革形成好的制度。同时,制度改革可以通过直接作用于人,提高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促进发展。

下面我们再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四个发展目标,来分别分析为什么说“中国的未来系于改革”。

先来看实现富强目标系于改革。富强包含富裕和强大两重含义,其中富裕可用经济发展来表示,具体又可用GDP或人均GDP、国民收入、财政收入、外汇储备等指标来衡量,强大可理解为军事强大和国际地位高等。由于军事强大和国际地位高是由经济富裕来支撑的,因此可用经济发展来大致代表国家富强。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关键靠人、技术和分工,而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人的素质(或增加人力资本)、推进技术进步和促进分工深化又要靠制度改革。可以说,制度具有纲领性的作用,抓住了制度就抓住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再来看实现民主目标系于改革。实现民主也就是实现公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而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途径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就是实现人的全面解放,民主或当家做主是实现人的全面解放的基本内容。自社会主义思想诞生以来,就非常强调社会的公平正义。而要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就必须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就必须按照“十七大”的要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只有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才能实现民主目标。

接着来看实现文明目标系于改革。文明是指社会及其公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等,代表一个国家的社会进步程度。文明主要由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思想意识形成。文明的提高一方面取决于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取决于文化的发展,而教育发展和文化发展又取决于教育制度和文化制度是否合理。形成合理的教育制度和文化制度要靠教育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只有抓住教育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这个关键,才能为提高国民文明素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因此,实现文明目标也系于改革。

最后来看实现和谐目标系于改革。社会和谐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组织与组织之间及人与物之间的和谐,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决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取决于人与人之间是否公平和平等,而是否公平和平等又取决于是否建立起公平和平等的制度。形成公平和平等的制度要靠制度改革,主要要靠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如果没有公平和平等的制度,仅靠文化倡导和道德说教是难以达到目的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只能在缩小不同社会群体收入差距方面起一些作用,对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作用有限。因此,要想实现社会和谐目标,就只有主要依靠社会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

总之,中国过去三十年的高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归因于改革,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则系于改革。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作者:李佐军

产业化教育体制改革论文 篇3: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整体教改的问题阻力与困境突破

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揭开了产教融合改革的序幕。接着,各地政府也纷纷出台了相关的实施意见,如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实施意见》(粤府办〔2018〕40号);2019年1月,国务院又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进一步强调了推动校企全面深度合作与产教融合的重要性。产教融合已成为一项势在必行的重大改革。

经过了两年多的时间,我们发现高职整体教改还没有把产教融合作为各高校工作的重点,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和阻力。因此,有必要对产教融合下的高职整体教改的重大意义、存在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

一、产教融合的深度解读

1.教育视角

大多数人都会从教育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产教融合。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适应,教育发展与产业需求之间的“两张皮”问题仍然存在。其实,不仅仅是人才培养问题,我国约有3000所高等院校,有大量的专家教授,每年投入了大量的教学科研经费,且科技投入每年以20~30%的速度增长;还发表了大量论文、专著等科研成果,2018年底我国发表在各学科最具影响力国际期刊上的论文数量连续8年排在世界第2位,但真正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直接推动作用的成果却少之又少,对产业升级的直接贡献更是无从评估。

2.产业视角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78—1992年,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落后,产品贫乏,供给严重不足;第二阶段是从1992年10月开始,我国推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得生产力快速发展,产品极大丰富,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但是,近年来我国经济已从之前的供给不足进入了大部分行业产品过剩与需求不足的第三个阶段,长期高速发展的经济逐年放慢下来。原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可持续,必须进行产业转型升级。

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工作的重点将转移到产业转型升级上。光明日报载文指出:历史经验表明,创新从来都是决定一个国家竞争成败和发展成效的关键。能否真正实现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将决定着我国“十三五”乃至中长期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同时还指出:从科技成果转化看,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之间尚未建立起知识创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密切结合的有效机制。一方面,许多科技成果束之高閣,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大量企业缺乏先进适用技术。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科研机构和高校原始创新能力不强,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的能力不足;评价体系不合理导致科研人员缺乏创新成果转化的动力;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的功能不能满足企业创新需求。[1]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上,高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显著增强。可见,希望通过产教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高校被寄予了厚望。

3.体制视角

教育体制改革是个复杂的问题。从2004年起,教育部就一再指出:中国政府从来没有提出教育要产业化”;“教育部历来坚决反对教育产业化,教育产业化了,就毁掉教育事业了。事实上,教育发展与产业需求之间的“两张皮”问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管理体制的行政化或产业化的“两张皮”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家采取的措施是多元化、市场化。其中,多元化是指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市场化是指人才供给的市场化。国务院办公厅在2010年10月《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中指出:“探索高等学校分类指导、分类管理的办法,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推进高校与地方、行业、企业合作共建”“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办法”“完善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探索公共财政资助民办教育具体政策,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只有通过办学主体的多元化,才能逐步解决教育管理体制的官僚化、行政化或产业化、商业化的“两张皮”问题以及教育发展与产业需求之间的“两张皮”问题。

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也多次强调,要建立健全产教融合制度、健全促进企业参与制度、推行集团办学制度等。在《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核心思路就是通过产教融合改革,鼓励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强化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从而打破长期以来教育体制改革的僵局。

综上所述,产教融合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重大改革,也是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地方政府、教育机构和相关企业都应该高度重视,积极参与。

二、产教融合下的高职整体教改的问题阻力

1.政策尚未完善

关于产教融合,虽然国家已发布了大量政策文件,但还需要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各省级人民政府以及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政府部门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目前,尚未相关配套政策出台,且政策出台时间也还没有确定。

2.认识严重不足

对某些地方行政部门来说,部分施政者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精神落到实处。例如,某沿海省份由于产业转移,空置了不少工业用地和工业厂房,当我们咨询当地政府部门,能否把工业用地改为教育用地以举办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时,出于种种原因,尚未能得到肯定回答。目前,社会各界对产教融合知之不多。我们了解到,有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宁愿举办国际幼儿园、贵族学校,也不举办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

3.没有远大目标

现在已有不少高校陆续引进企业合作,成立各种类型的产业学院,这个方向是很好的。但是,在合作企业中,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这样的产业学院,只能解决短期的就业问题,却不能解决产业升级问题。我们认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才是高职整体教改的核心目标。因此,合作企业应该来自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这样的合作学院应该称为产业创新学院。

还有相当一部分本应作为主力军的高校,目前还没有实际行动。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是在继续前一阶段的“项目化课改”,而不是把重点调整到产教融合上。

4.缺乏上层协调

即使按照正确方向,要办好一所高校或一个产业创新学院也是不容易的,除了要有完善的配套政策和优秀的合作企业之外,还需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仅靠一所高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需要各地政府帮助高校进行协调,用最优质的资源办最优质的教育。

5.实施路径不清

产教融合是一项工作量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各级政府、教育机构与合作企业。由于相关人员的背景不同、利益不同,因此在如何实施这个问题上也会理解不同。我们认为,实施与政策、战略同样重要;必须有可行的实施路径和详细的实施方案,才能保证产教融合改革目标的实现。

以上种种问题,如不能尽快解决,改革将可能陷于“雷声大雨点小”或“表面热闹却无实效”的尴尬局面,其结果已经可以预料。

三、产教融合下的高职整体教改的困境突破

要突破这些困境,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明确到底要不要改革?二是由谁主导、由谁参与这场改革?三是改革的动力是什么?

1.改革的政治立场

从1985年5月27日发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起,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决定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但是,部分教育工作者过分强调高校的独立法人地位和办学自主权,主张去行政化,认为是否改革、如何改革应该由高校自己说了算。还有一些学者引用国外学者的观点,认为高等教育只应该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是对现在负责;把“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看成是目光短浅的功利主义。专家们把高等教育管理的双重机制诠释得非常完美:面对政府部门的管理时,强调高校要按市场机制发展;在面对市场需求时,又强调自己是按政府的计划机制进行管理。把“既出不了大师,又出不了适用人才”这个责任推得干干净净。在国家经济改革轰轰烈烈向前推进的时候,在经济转型升级需要高校积极参与的时候,大部分高校却是一个冷眼旁观者。

即使是民营企业,也要具有社会责任感,更何况是拿着国家拨款的高校?因此,必须从政治的高度,要求高校必须积极参与,否则改革恐怕将无疾而终。

2.改革的操作主体

一直以来,政府是改革的设计者、发动者、推动者。[2]针对这一状况,学者们褒贬不一。在产教融合下的高教改革中,能否发挥高校的积极性,由高校或企业来主导呢?我们认为,肯定不行。众多高校或企业,认识无法统一,利益各不一致,改革的意志不够坚定,改革的资源不够充裕,如果把改革的主导权交给高校或企业自由发挥,恐怕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改革就像打仗一样,需要大刀阔斧,义无反顾,冲出一条血路;而不是整天在讨论、议论,“贻误战机”。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面临改革步伐缓慢化、改革问题积累化、改革措施碎片化、改革行为孤立化、改革成效放大化以及改革环境复杂化等问题。[3]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统一的认识、集中的領导、坚定的意志和明确的路径。因此,政府在高教改革中应坚持“抓大放小”的原则,抓大方向不动摇,具体的操作则可让高校和企业去发挥。

3.改革的推动力量

有人认为,高教改革应该由上而下,即由政府推动;也有人认为,高教改革应该由下而上,即由高校推动;还有人认为,高教改革应该由上而下和由下而上交替进行。但这次的高教改革,既不是单纯的由上而下,也不是由下而上,而是引进了代表市场的企业作为第三方,让市场的需求与发展成为改革的推动力量。由此可见,产教融合下的高教改革是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一次深层次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张来明,赵昌文.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N].光明日报,2016-01-27.

[2]张应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反思和再出发[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140-155.

[3]薛凤冠,王立新.系统思维下高等教育改革的困境与突破[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30):3-6.

[基金项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2019—2020年度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研究(项目编号:1910113);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2020—2021年职业教育相关课题(项目编号:2020YSRC22)。]

责任编辑 何丽华

作者:袁晓莉 温志宏 冯炳纯 方媛琳

上一篇:社区养老的营销分析论文下一篇:课堂教学与高中物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