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师德教育论文

2022-04-20

[摘要]高校教师专业化是教育学中新兴的研究课题,缘起于我国教育事业现代化目标的实施与推进。通过制度分析的视角来探究高校教师专业化,可以把纯然的教育学思辨引入多元的学科思考中。文章认为,高校教师专业化须区别个人与群体、高校与政府、职业与专业等基本的辩证关系,并基于教师的人性假设,从角色定位、职业行为选择等角度出发思考它的制度内涵。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专业化师德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专业化师德教育论文 篇1:

加强师德教育 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人民教师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各种人才的培养者,对于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慧,塑造人类灵魂,影响人类未来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职业道德同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国家兴盛紧密相连。教师的职业道德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对促进教师完成教书育人工作,陶冶学生的情操,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起着重要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温家宝总理在北京第35中学听完课后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可见高尚师德的重要性,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赋予现代教师师德全新的涵义。

当前,大部分教师能以高尚的师德赢得社会的尊重。但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社会的变革以及社会大众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改变,部分教师师德存在令人担忧的问题:(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上,部分教师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表现在工作热情投入不足,把教书仅仅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2)人格修养上,忽视人格的修养,缺乏以身作则的师表意识,表现在教师的仪表、行为和言行上没有注意,容易出现偏激言论,教师没有职业的自豪感和幸福感,缺乏创新精神;(3)人生观、价值观上,价值趋于功利化,个体的人文精神在缺失。人的价值观发生改变,只重教书,不重育人,弱化对学生道德素质,身心发展的培养,趋向工具理性、功利性。在人生观上,集体观念不强,缺乏团结协作精神,育人方面较少考虑国家利益和社会需求,如培养学生的公平、正义感。教师师德现状不佳,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师德教育必须在继承传统师德的基础上,结合时代需求进行整合和补充,才能担负起培养创新精神的一代的重任。

一、根据师德要素,培养师德的基本规范

现代师德的培养,应体现人文性、专业性和时代性。应坚持以人为本,在日常学校活动中构建和深化。师德要素主要包括四层含义:

1.师品。指教师的思想觉悟和品格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师的前提。温家宝总理指出:“教师的日常工作既平凡又不平凡,教师不是雕塑家,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广大教师应当成为善良的使者,挚爱的化身,做品格优秀、业务精良、职业道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这段话充分阐释了教师工作的神圣与艰巨。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有敬业的精神,博爱的思想,创新的意识,诲人不倦的品格,儒雅的人生态度。最为重要的是“公正”,教师是否公正,影响到他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前提,教师的公正为学生在学校奠定社会公平、公正打下坚实的基础。新时代教师应拥有一颗平常心,在紧张的工作压力和教育功利化底下仍保持一种荣辱不惊的大家气概,这样才能“潜心育人”。

2.师爱。师爱是指教师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爱。“爱”和“责任”是师德精髓。古代孔子提出“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的思想,表现出对学生终生发展负责,对社会、国家前途负责的强烈责任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当做到严而有度,严中有爱,严中有方,不能一味迁就和溺爱,也不能使学生敬而远之,要使得学生敬而爱之,敬而钦之。就如汉代思想家董仲舒提出:“仁而不智,则爱而不别也;智而不仁,则智而不为也。”说明对学生的爱应当有智慧,有策略而规范。

3.师风。师风是指教师的学风、教风和作风。新的时代赋予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独立人格。教师应以探索和创新的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帮助学生成为知识的积极追求者,使学生最终成为一个在学习上不依赖于别人,具有独立性的人。所以教师要自觉进行人格修养,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责任意识,做一个宽容、友善、幽默的人,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不但要对自己的专业精通,而且应时刻站在本学科知识的前沿,同时具备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并不断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以自身的教育智慧启迪学生智慧。

4.师能。师能是指教师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才能。它包括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要成为一名知识功底深厚的教师,能用广博的知识征服学生;对自己的学生,做以德服人的表率,俗话说:“德可以服众,威可以慑顽。”教师具备高尚品格,就有令人折服的人格魅力。师能应该根据现代师德的新内涵进行充实完善,才发挥教书育人的功效。首先,拥有教育信心,拥有教育信心就会使人冷静而从容出来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困难;其次,掌握与学生沟通的技巧,有效地沟通才能让教师的爱和希望让学生体会到,这样才能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润物无声地成长。汇爱、奉献、智慧和发展于一身的教师一定是充满魅力的阳光教师。

二、建立职业道德规范,深化师德内容

1.必须制定明确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学校要依据《教育法》《教师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章,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个规范必须对教师的行为规范提出明确要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禁止教师对学生进行言语上的侮辱和身体上的伤害。要求教师注意要注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不能因为强调知识和学习的重要性而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不能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偏爱成绩优秀学生,要尊重个体差异,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这也体现了教育的公平。要求教师必须对学生兴趣、能力、知识、家庭环境做深入调查和了解,调整有效的教育方法,不能因为忽视个体差异的统一标准抹杀个性发展。通过制定、完善、落实师德规范,引领教师树立正确的育人观、质量关和人才观。

2.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一是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要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考核的主要内容。对教师的考核应侧重教书育人实绩,纠正只重教学成绩的错误偏向,注重对教师的职业行为、教学态度、育人效果进行考核。二是健全完善激励机制。制定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师的师德行为,完善激励机制,表彰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

3.团队精神的培养。团队精神的培养是师德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内容。我们都知道:冬天来临,大雁飞往南方,凌乱无序的队伍会限制他们飞行的速度。于是,大雁便编成“人”字形或“一”字形队伍。飞行中,头雁疲倦了,整个队伍放慢了速度。头雁掉转方向,跟在队伍之后,随后的另一只雁迅速飞至最前面,带领大家继续飞行。教育路途遥远,只有雁行理念,才能成就未来,也才能培养合作精神的学生。

三、优化学校环境建设,保证师德建设可持续发展

1.注重人文关怀。学校管理者应该更多地以心换心,以情感人,给教师以至诚的帮助,创设心理安全的管理氛围,竭力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和物质条件,让教师始终拥有做人的尊严。因为,只有一个有尊严的教师群体,才可能培养出有尊严的学生,也才能让我们的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有尊严。赏识教师,管理者要努力引导下属养成豁达的胸襟、乐观的态度和开阔的眼界,善待那些常以发牢骚的方式表达批评意见的人。实际上,许多牢骚者,往往都富有创新精神和正义感,拥有刚正不阿的品质,他们的忧患意识和他们对学校工作的创造性意见往往隐含在诸多的牢骚中。管理者应充分肯定这种积极参与意识和主人公精神,赏识教师,就能培养教师一身正气,才能培养一身正气的未来,才能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2.注重教师文化的建设。把教师当教师,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担负着教书育人的的社会责任,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传道、授业、解惑,这就要求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校管理者必须把教师当教师,竭力营造“民主平等、公平公正、健康向上”的软环境,引领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淡泊名利,潜心育人。只有在这样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下,才能让教师的的文化素养得以提高,专业得以成长,让教师的人格得以至善,能力得以提升,智慧得以生长,身心得以和谐,这样才能成就一支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的教师群体。

3.改善教师工作环境。优良的工作环境是教师的学习、工作、生活的物质上保障。学校首先要创造一个优美整洁的校园,人文和谐的人际关系。其次,要对教师实行政策倾斜,鼓励教师参加进修培训、保证教育科研经费,因为不断更新知识,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是教师师德的重要内容。此外,学校还应注重感情投资,关心教师的生活,解决实际困难,创造条件,为教师提供一个交流、研讨、休闲的地方,如厦门一中的“心舒吧”就体现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一种人文关怀。

四、注重教师的自我教育,增强师德教育的有效性

1.注重自我人格精神的培养和塑造。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内在精神感召力和自身的内在素质和人格特征。教师的工作像蜜蜂酿蜜,要博采众长,知识渊博的教师往往是学生的偶像,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和爱戴,教师有丰富的文化知识,能拓展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发学生探索未来世界的欲望,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言:“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自己就该是这种人。”这说明教师对学生的示范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学习,要了解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文学艺术,还要了解甲A赛事、超级女声、影视新作、网络文学等等。诚如陶行知先生所言:“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学好,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可见,教师的脉搏只有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才能奏出教学的时代强音,才不会匠气有余,灵气不足,成为老古董。教师只要时刻注意自我人格精神的培养,他们高尚的人格就会对学生产生强劲影响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自主管理的效果。

2.加强教师道德行为修养。教师的行为修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格和个性的形成。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知识、能力以及教学艺术的修养,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使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构筑高超的教学智慧。

总之,学校要不断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师德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要优化校园文化建设,要培养教师的儒雅风度、拥有平常心,在改革开放的经济社会中能“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责任编辑:林文瑞)

作者:蔡陆

专业化师德教育论文 篇2:

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制度内涵分析

[摘要]高校教师专业化是教育学中新兴的研究课题,缘起于我国教育事业现代化目标的实施与推进。通过制度分析的视角来探究高校教师专业化,可以把纯然的教育学思辨引入多元的学科思考中。文章认为,高校教师专业化须区别个人与群体、高校与政府、职业与专业等基本的辩证关系,并基于教师的人性假设,从角色定位、职业行为选择等角度出发思考它的制度内涵。文章由此推断,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制度内涵包括了职业行为(产出)规则体系、职业道德规范体系、职业保障体系,这对于深入思考高校教师专业化制度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校 教师 专业化 制度内涵

[作者简介]吕承文(1987- ),男,江西九江人,宁波大学公共管理系,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政治制度、法治政府及教育管理。(浙江 宁波 315211)丁远(1987- ),女,江苏无锡人,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行政管理。(江苏 无锡 214121)

[课题项目]本文系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高校类规划课题“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制度分析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2016SCG094)

实现高校教师队伍专业化,既适应了我国教育事业现代化的需要,还可以摆脱教育事业人才危机的困境。教育政治学意在引入政治学的制度分析视角或方法来研究教育领域的各种活动及现象,它对教师专业化的影响在于将这个教育学研究命题延展到政治学与行政管理领域,使之具有制度性内涵。

一、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制度内涵缘起

“教师专业化”自20世纪50年代提出以来,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教师专业化”的概念包括个人素养与职业修养两大内容。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学者富勒编制的《教师关注问卷》揭开了教师发展理论研究的序幕。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主要包括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键期、教师专业发展之“四段论”、教师专业发展之“五段论”等。美国卡耐基委员会组织的“全美教师专业标准委员会”倡导的《教师专业化标准大纲》,为形成教师专业化的社会共识和相应政策提供了理念基础。1986年发表的报告《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作准备》和《明天的教师》,明确了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希望通过加强教师的专业教育、强化教师职务梯度、鼓励教师参与行政事务、提高专业报酬,促使教师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职业。因此,作为职业的教师是将教师当作社会中与其他职业类似的群体,而作为专业的教师是将教师群体看作一群知识生产与转化的社会力量,他们正是通常所说的知识分子群体的核心人群。

事实上,作为一种职业的教师与作为一种专业的教师在内涵与外延上存在一定的差异。①专业教师是在职业教师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这也是现代社会中的教师与传统社会中的教师的根本差异所在。最初,教师必须实现的是职业化路径,即从社会中的一种身份逐步转化为一种职业。教师首先在国家制定的教育法律约束下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然后在职业的专业伦理规范下成为一名称职教师,最后按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要求实现道德自律,真正成为令人瞩目的优秀教师。在这条职业化路径中,法律约束被认为是浅表的,伦理约束居中,道德自律最为核心。这意味着教师要实现职业化,需要不断进行个人修养以提升自己,从而适应岗位和职业需要。

然而,教师从道德层面朝向“完人”目标迈进,并不意味着完成了历史赋予教师的使命。因此,有人就建议教师发展要从“职业”走向“专业”②,这是由现代社会的生活快节奏决定的。人们开始“功利”地考核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质量,这也被异化为教师专业化的基本内容与主要途径。可想而知,教师专业化以职业化为基础,如果尚未实现职业化,就开始片面强调教师专业化,也会使教师的发展陷入极大的道德伦理困境。教师职业化通常使得个人把教师作为以生存为目标的职业门类,而不是一种理想,这就是教师专业化逐渐区别及脱离职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专业化不仅是教师个人的问题,也是整个社会与国家的发展问题。在当代,教师专业化带有非常大的时代战略意义,通过教育可以影响整个社会、民族、国家乃至世界。从角色定位来看,高校教师是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应用者,承担着教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教育职能。当然,仅凭教师个人魅力不能真正全面地向社会展示整个教师群体的师德、师尊概貌。教师发展过程中的专业热忱与伦理精神,即其中的“大者”,在新时期显得格外重要。③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源自传统社会就开始形成的一种古老工作内容;而作为一种专业,则具有显著的现代社会特征。相比而言,传统社会的教师被赋予了圣人的夫子人格,由此衍生而来的师道尊严同时成为束缚他自身教学行动的准则;现代社会的教师受到革命去魅的影响而从神坛上下来,成为一个普通脑力劳动者,也自然应按照市场经济时代的工作产出标准来进行考核与估量。

20世纪70年代以来,公共选择理论日益成为公共管理学中一个有巨大影响的学派,它是以经济学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问题的重要流派。公共选择理论的理论基础是经济人假设与博弈行动策略理论。从人性假设上来说,高校教师也是具有复杂理性的现代社会人,在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的职业行为选择也受到了各种由国家与政府供给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重要影响。④对高校教师职业行为进行规范是引导他们选择正确职业行为的重要制度途径。⑤这对于我们从教育哲学转向教育政治学及其教育行政管理学有重要的理论启示。从教育政治学或教育行政管理学角度看,高校教师专业化是围绕教育哲学上有关师德、师尊两方面的理念内容进行的有规则的制度供给活动,它的发展目标应当围绕个人与群体、师生共同成长、国家与社会的促进等三个方面展开。教师专业化事实上是通过正式的制度设计与非正式制度的整合来实现的。正是通过这样的一种制度化措施,这项传承许久的古老职业在现代社会重新展现出价值。

在当下社会,高校教师专业化面临着职业上的能力构成体系认知度不高、能力考核机制及培训机制及激励等机制不健全、职业能力培训缺位等问题⑥,在专业化上遇到了知识陈旧、产学研脱节、职业素质整体偏低等瓶颈。⑦另外,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适应能力也是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⑧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学校行政部门的不恰当干预与缺位监管有着重大关联。

通常意义上,学界认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教学行为、社会影响在能力方面上的现代转型,不仅包括教师个人与群体的专业化,也包括经验与道德的专业化。这意味着在多元化价值观的社会背景下,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教育学概念。现代社会既是一个民主社会,追究多元的价值理念,秉承的开放包容目标;也是一个法治社会,讲究社会中的各类个体与群体必须在行为举止上符合社会规则的约束与调节。因此,关于教师专业化的制度性内涵应立足于对教师行动效率及产出的引导以及对教师行为的职业规范等方面,通俗来说,也就是教师需通过自身的职业行动来达成社会对教师的期望,最终实现由职业而专业化的外化过程。

二、高校教师专业化:作为一种职业行为规则体系

高校教师不仅有社会职业角色,也有身份角色,这使得教师职业在角色与行为及其之间出现了张力与冲突。⑨由于传统社会人们把师尊抬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以匹配传统社会的权威崇拜特征,对教师的行为产出如教学质量、学生成长情况等并不作特殊的要求。事实上,这是对人性的脸谱化阐释,结果导致教师职业的神圣性与崇高性受到侵蚀。现代社会处于一个权威逐步开始质疑乃至批判的环境中,“天地君亲师”的权威崇拜观念不再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教师也同样被拉下了神坛,必须以普通人的形象要求来看待自己。在追求平等的现代社会,教师靠教书谋生成为一种普遍客观存在的时代观念,他们除了在精神上有较高的追求外,在物质生活上与普通大众毫无二致。

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在清晰认识自身行为与理解行为规则的基础上,不断正确实践与应用专业行为规则,从而使得自身的个人角色与社会职业之间产生一种协调与和谐。这可以通过个体内化来得到实现,最终通过行为转化来达到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⑩教师如同社会中的其他职业一样,追求自身职业行为产出的最大化。所谓职业产出,是指现代社会的任何一种职业活动都应要求自身在有限的社会资源投入前提下获取相应的职业性工作绩效。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效能主要通过教学效能、科研效能、社会服务效能等实践效能体现出来。11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表现为一整套高效优质的教师职业行为规则体系。现代社会还是一个追求“最少投入、最大回报”预期目标的社会形态,由此对所有社会职业提出“产业最大化”的时代要求。这就使得教师的教育活动引向了高效化与优质化的可评判与可衡量的发展趋势之中,实现了教师专业化的第一个制度内涵,即开发与设计一整套符合教师职业行为高效产出的规则体系。

在当下,我国对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制度规则体系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法律、法规及政策供给。基本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国家的政策与法规文件如《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等等。第二,组织建设。高校教师从群体来看是一种可以实现输出已知知识和输入未知知识12的学习型组织,它倡导的基本理念是终生学习。“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学习永无止境,这对于教学相长具有巨大的精神能动力量。教师以教学为业,更须注重自身知识学习行为的榜样示范作用,实现学习与教学的相长。第三,管理制度。它主要包括高校教师的职业行为资格与职业行为培训等方面的专业化管理,这是实现从职业到专业的重要实施途径。这种管理制度既要保证教师个体可以通过职前培训逐渐成长为具备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态度的教师并持续发展,还要从整体上驱使教师职业从非专业职业、准专业职业向专业性质职业进步。密切关注高校教师的个人特性及其现实需求也是完善高校教师管理制度的基本思路。第四,行动守则。在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大多是具有博士学位的专家,“精通一门、兼长百家”是他们博学多识的基本要求,因此,高校教学不能仅仅像义务教育阶段那样局限于课堂教育,还应当扩展到全方位的人生教育中,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这里的行动守则,类似工厂里对工人技术操作的规定,或者部队里对士兵技能作训的规定。这些守则使得高校教师能将自己的学科知识有效地应用在专业发展上,确保自身的职业行动有章可循、有制可依。

三、高校教师专业化:作为一种职业道德规范的规则体系

教师的职业行为与它的职业规范存在一定的区别,13表现为前者是促进教师职业行为的积极作为,后者是对教师职业行为禁忌的消极制止,从而在整体上表现为教师职业行为的个体选择。这种职业规范通常是以道德价值评价体系为基本的表现形式。教师专业化具有内在的道德价值评判机制及其制裁体系,体现为职业道德的一般性。由于不同的社会职业活动存在自身的特殊规律,因此,教师专业化还有着与其他社会职业不同的行为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作为一种专业文化而存在14,它依据教师角色的差异性被划分为个人道德与职业(公共)道德,前者通常依据自省路径,后者则需要通过一条制度路径。15因此,高校教师专业还表现为一系列的教师道德规范规则体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对社会中人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在很多时候,教师仍然具有“言为天下法,行为天下则”的圣人人格形象。这也就意味着社会对教师有着超高的道德水准要求,如果稍触犯道德桎梏,就会破坏教师群体形象,甚至导致万劫不复的严重后果。

当然,高校教师的违反道德与违法行为也是需要着重清晰区分的16,这对于他的自身专业化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高校教师对待知识的态度。例如学术腐败在个人起初是违反道德的行为17,但一旦升级到以权谋私、以钱谋权等行为,就上升到违法层面。第二,高校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有研究表明,由教师发起的师生互动中有26%是要求、指令或提醒,20%是约束纪律,而情感交流互动仅为2%。18此外,高校教师是否可以与自己的学生谈恋爱,也是一个亘古就有的话题。参看国外的成例,这种行为被认为是一种以个人权威影响他人的腐败行为,是严格予不允许的。第三,高校教师对待精神信仰的态度。“造福社会”是高校教师对自己在教师身份之上更高的精神追求,用古人的话来讲则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如果纯粹为了个人享受、贪图世间荣华,那么就不仅意味着学术道德品质堕落,甚至很有可能滑向违法腐败的罪恶深渊。

依据上面的分析,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所须具备的制度性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制定法律、法规及政策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明确提出:“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聘用)和评价的首要内容。”2012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规定了高校教师的“师德六条”: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最近的政策文件则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关于评选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的通知》(人社部函[2014]89号)《科技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印发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国科发政[2011]538号)等。(2)建立行业自律机构。鉴于人性假设对教师职业行为规范的重要影响19,仅仅有国家的法律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进行规范是不够的。他律逻辑的更高境界是自律逻辑——虽然现实中后者应以前者为基础路径,之后才能内化成为高校教师的个人路径依赖,因此,应当建议设立一个高校教师行业自律机构。这是一个类似于行业协会的机构,实现高校教师之间的自我监督与相互评价,从而补充国家对教师职业行为规范执法的引导与制裁作用空间。(3)强化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法律监督。高校教师的行业自律也应当建立在政府依法监管的他律逻辑之上。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教师行业的法律监督是一种尊重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律的,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领域进行的一种辅助性与常规性监督活动。它的基本途径主要是接受公众的检举举报、常态化的教学督导检查、教育行政复议、教育行政监察、教育财务审计等。

四、高校教师专业化:作为一种职业保障机制

为了确保高校教师职业行为的正确选择和职业道德的有效规范,确立与建设一种相应的职业保障机制,成为全面建设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制度思路。因此,高校教师专业化又表现为一种教师群体的职业保障机制。教师职业生活保障机制对教师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都应加强有效保障,使他们安心本职工作,并热爱本职业。只有高校教师对自身的职业有发自内心的热爱与满足,才能促使他们逐步愿意朝着专业化发展的方向不断努力。

高校教师是知识分子的先锋队,这个群体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目标实现时的精神享受。然而从现实来看,高校教师专业化的精神追求还需要建立在物质生活基础的保障之上。这对于高校教师的自我认同、自立人格与个人幸福感有着密切的关联性。20在物质生活追求之外,高校教师也被认为更注重精神生活的追求,他们非常需要一个公平正义的教学和科研环境。这种公平正义的工作环境被设想是这样的:(1)教学工作可以受到社会的充分尊重,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仍然在古老的礼仪之邦弥漫;(2)科研成果不再被当作文字垃圾、科技垃圾,应充分正视脑力劳动的社会价值;(3)学术资源以一种公平的分配机制应用于各个高校、各个学院、各个学科(系)、各个教师本人;(4)高校里的行政部门适应服务理念,秉承服务学生与教师的宗旨,全面摒弃官僚主义作风;(5)高校教师完全可以通过个人努力获取自己的学术荣誉,享受学界的尊重,摒弃原有不良的人情风气。

高校教师的专业化行为激励包括物质激励机制与精神激励机制,前者包括个人期望与社会期望之间及个人付出与回报之间的正比例关系,后者则包括高校教师崇高的信念、信仰、价值观的建立与强化。有学者指出,国外(澳大利亚)的教师专业化给我们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这就是缓解高校教师的生活与精神压力,不断提升教师个人与群体幸福指数。21因此,国家应加大教育行业的投入,提高教师的待遇,免除教师的后顾之忧,褪去教师职业的悲剧色彩。22

此外,为加强对高校教师的物质保障,可以采取加大教育经费的措施,同时还要注重从制度建设上保障高校教师的各类精神权利,以符合他们追求精神需求的人格特征。高校教师的精神权利主要包括学术追求权利、个人自尊与社会他尊的权利、信仰选择权利等方面,这需要国家与高校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公平正义、尊重教师的社会氛围,让高校教师乃至所有教师都从内心感受到社会的尊师重教氛围,极力扭转社会中存在的“读书无用论”等不正风气,使得教育重新回归“尊重知识”的本源。

围绕这样的制度目标,我们可以设计并打造一系列保障机制体系。首先要为教师提供经济生活保障,重建社会中尊师重教的伦理秩序,然后才能让教师在人格和精神上的地位得以回归,使得教师成为社会中最值得受到尊敬的人群之一。具体的实施做法是逐步实现高校的去行政化,让属于学术范畴的内容归学术,让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归行政,在实现教师职业自律的条件下推动教授治校,从而减轻因政府对高校过度干预而给教师带来的行政压力。

五、基本结论与后续思考

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普通高校里专任教师有153.5万人,比上年增加3.8万人,增长2.5%,普通高校5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有128.6万人,占83.8%,生师比为17.7︰1,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为41.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23这说明高校已经在教师人数上迎来了一个历史高峰,他们的专业化对于我国未来实现国际一流高等教育水平及质量目标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能否使得高校教师专业化的速度赶上高校教师的人数规模,将成为高校教师专业化接下来考虑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的学历水平是高校教师专业化的首要前提,是实现高校教师的专业技能知识深化的基本途径。高校教师专业化最直白的理解莫过于他们成为本学科领域最顶尖的专家型人才,但这还在源头上取决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尽管全国高校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比例略有提高,但高级职称仅仅意味着高校教师教研水平的提升,其并不完全反映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全部内容。

对于高校教师专业化而言,它的制度目标是:高校教师“红”与“专”的个人职业修养要求之间是一个相互补充的关系,需要通过不断提升高校教师的专业素养来确保高校社会化任务的顺利实现。围绕此目标,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制度内涵是职业行为规则体系、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及职业保障体系的制度集合,能全方位推动高校教师专业化制度目标的实现。高校教师专业化不仅是教师个体还是教师群体的专业化,也表现为国家与社会对高校教师角色期望的专业化,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师生教学相长,教师与学校、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制度互动来得到真正体现。

教育政治学与教育行政管理学将制度分析引入教育学,特别是在研究高校教师专业化的课题里,可以从纯然的教育学思辨推进到复合的多元学科思考。这使得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应具有宽阔的发展视野,从个人到群体再到社会与国家。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事实上已融入社会进步的大环境。当然,如果仅仅从道德说教上来讨论教师专业化,只会沦为空谈。只有在制度分析的视域下,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才具备扎实的制度运作保障,成为“有根之木”。

从制度的角度来思考高校教师专业化问题,事实上把这个问题从理念层面带入到实践层面,需要我们更着重思考高校教师专业化在现实中的实施路径问题。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将高校教师专业化的制度内涵外化成为一种现实中动态的、有效运作的制度结构体系,并发挥出制度设计时应有的制度功能,真正使得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我国不再是空想玄谈,而是坚固的制度。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整个国家与社会的重大战略,从宏观逐步推进到中观的教师群体发展,再具体外化到微观的教师个体发展。从长远来看,只有妥善解决好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制度建设问题,才能更好地保障教育质量,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注释]

①刘贞华.论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实践逻辑[J].当代教育科学,2008(23):36.

②郅庭瑾,吴慧蕾.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与评价[J].中国教育学刊,2009(8):28.

③胡惠闵,王建军.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76.

④吴玲,李翠霞.市场经济视角下的高校教师职业行为选择[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10):110.

⑤林艳,吴玲.高校教师职业行为选择的制度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4):57.

⑥李丹.高校教师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30):58.

⑦吴秋梅,高小艳.工学结合视角下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J].教育与职业,2013(23):73.

⑧王吉春.谈高校青年教师职业适应能力的培育[J].教育探索,2012(12):110.

⑨李兰巧.浅议教师的职业角色与职业行为[J].教育与职业,2014(6):88.

⑩靳玉军.教师职业道德提升的实践机制[J].高等教育研究,2014(9):46.

11丁钢.全球化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创新计划——新理念及其变革实践[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46.

12沈书生.信息时代的教师职业能力结构重塑[J].电化教育研究,2012(10):103.

13徐万山.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及其内涵和特征[J].基础教育研究,2012(7):20.

14李学农.专业化概念下的教师职业道德建设[J].教育与职业,2006(32):48.

15李敏.“教师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辨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9(4):12.

16李华东.试谈教师的职业行为与法律责任[J].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研究,1996(6):37.

17张英丽.学术生态视域下大学教师职业道德失范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5(9):45.

18叶子,庞丽娟.师生互动的本质与特征[J].教育研究,2001(4):33.

19孙士新.人性假设视角下高职教师职业行为规范与晋级研究[J].成人教育,2014(8):66.

20刘立立,缴润凯.自我概念、自立人格与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3):328.

21田爱丽.引领、规范和保障:澳大利亚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考察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3(6):52.

22张珩,杨超.中西不同文化背景对教师职业道德养成影响的比较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6):78.

23教育部.中国教育概况——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DB/OL].(2015-11-25)[2016-11-02].http://www.moe.edu.cn/jyb_

sjzl/s5990/201511/t20151125_220958.html.

作者:吕承文 丁远

专业化师德教育论文 篇3:

论专业化背景下的师范大学生师德培养

[摘要]时代呼唤教师专业化,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师德教育是师范教育的重要内容。文章针对目前师范大学生的职前师德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 师范大学生 师德问题 对策

[作者简介]苏洁梅(1974- ),女,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西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阮立平(1972- ),男,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讲师,西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广西 崇左 532200)

《中国教育改革與发展纲要》指出:“谁掌握了2l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l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新时代呼唤教育现代化、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主要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①师范院校是我国培养教师的专业组织,建设高素质的后备师资队伍是师范院校在新时期的主要任务,而造就专业教师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涉及多方面的要求。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师德教育是师范教育的重要内容。师范大学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他们的心理素质和人格魅力,他们的知识积累和文化底蕴等,都直接关系到未来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教育的发展,关系国家的兴衰。

这里所论的师德是指教师在从事劳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教师师德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教师专业化背景下的师范大学生师德培养至少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正确的教育理念、教育信念、价值观和良好的个性品质;二是良好的情感交往能力与技巧。从上述内容可见,师德教育更注重教师人格特征的塑造和情感因素的培养,更贴近教师专业成长的实际需求。

一、当前师范生师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知识经济时代,多元化文化、多重价值观取向并存的现状,也给师范生职前师德教育带来了新的问题和困难。审视现阶段的师范生师德培养情况,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师范大学生师德教育内容陈旧,方法单一。师范院校对师范大学生的职前师德教育内容基本上就是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在缺乏教师道德实践的前提下,在市场经济下的多元价值观的视野中,师德教育内容显得政治性、说教性过强,口号化、形式化明显,很难被师范大学生认同和接受。另外,在教学方法上,一些教师仍习惯于把德育内容分解为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补笔记,考试考笔记,毕业扔笔记”,完全在被动地学习。而道德课是一种情感课,需要通过体验、感悟来获得心灵的觉醒和道德反思力的提升,进而内化为自我要求和自觉行动。师德教育内容陈旧,方法单一,直接影响师范大学生的师德教育认同感和自身的归属感,在一项调查中,有超过35%的师范大学生认为自己在道德方面跟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没有什么差别。②

2.师范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没有从职业道德教育中凸显出来。目前,我国在实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有笼统化、单一化趋势,即不分专业、不分年龄进行同一内容、同一形式的道德教育,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具体到师范专业来讲,有将全校铺开的思想道德教育课等同于专业思想教育课的趋势,不少教师认为“两课”就是包含了职业道德教育在内的思想道德教育课,不必另外进行师范生的从业思想教育,没有从根本上去认识师范生职前师德教育的重要性。事实上,师范生职前师德教育是职后自我教育和从业后进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根基,“两课”教育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专业领域中的道德问题。

3.在学科设置上,重专业知识和技能,轻专业思想建设。建国以后,我国学校教育中道德教育基本上让位于政治说教。虽然近年来道德教育的政治色彩有所淡化,但学业竞争又侵占了道德教育的空间,这些因素使得多年以来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很少能从实际行动上真正重视道德教育。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强力推进,极大地震撼着为之提供人才动力的师范院校,不少师范院校与之互动,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许多新课程,如教育心理学、普通话、教师口语、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但教师教育中很少涉及师德教育的相关内容,师范专业思想教育只散见于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等课程及班级例会中,缺乏整合,不成系统,时代性和适应性不强。

4.职业定位的不确定性弱化了师德培育的向心力。为了增强师范大学生就业的选择性,许多学校在师范生的学习课程中大量增加了就业适应性较强的非师范类课程,造成师范专业课程被压缩,专业思想教育受到影响。就业方向的多元化对师范生师德培育的负面影响最终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助长了师范生不安心、不重视本专业学习与不注重加强自身从业思想道德修养的风气;另一方面,也使专业思想教育缺乏一个着力点,提高实效的难度加大。另外,从师范大学生选择师范专业就读的原因来看,有的是因为这一专业学费低廉,有的是将其作为考研或跳槽的一个垫脚石,有的是漫无目的地选择了它,真正能够将教师职业作为一种人生追求来对待的大学生并不多,学生的专业思想基础比较薄弱。

5.教师功利化取向削弱了师德影响力。“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社会对教师的道德期望值,也是教师应自觉追求的道德水准。然而,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教师作为一个职业群体,同样深受各种经济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功利化的价值取向逐渐替代了对传统价值的认同和推崇,一些教师更多地关注如何让知识和经验成为最直接、最有效的获取经济利益的工具,对此,道德意识的抵制能力也是有限的。因而,有的高校教师的表率意识淡薄,师德平均水平滑坡,师德影响力日渐式微。表现为:一是学术研究急功近利,学术舞弊时有发生,学术水平不高;二是奔命于跑课题、写论文中,精力分散,表率作用不强。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造成教育青少年的困难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

二、提高当前师范生师德教育水平和效果的主要策略

1.高度重视师范大学生师德教育。在很多人看来,良好的道德原则一旦形成,职业道德问题就比较容易解决。职业道德可以被看成是一般道德原则在职业领域中的延伸。正因为如此,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代替职业道德素质教育的做法比较普遍。但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的局限性以及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复杂性考虑,进一步强调师范教育的职业意义,与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是完全吻合的。要摈弃政治思想教育万能的错误认识,认真对照专业化背景下的师资素质要求,高度重视对师范大学生的职业意识灌输,拓宽师范大学生的师德培育渠道,让在校师范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这应该成为新时代师资培养不可或缺的课题。

2.设置师德教育专业课程。教师专业化要求师德教育也必须专业化,师德教育不能只作为德育课的附着成分,或者犹抱琵琶于教育学等其他课程中,必须开辟自己的领地,在教师教育的目标体系上树立道德教化的核心地位。例如在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教育伦理学、中小学德育方法、班主任工作、中小学生心理咨询、中小学教育科研方法等课程,在内容上要贴近中小学的实际和师范大学生的实际,突出对师范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力图突破传统师德教育内容的空泛化、形式化和方法的单一性,讲求务实性和有效性。可根据教学内容,多使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法,使师范大学生在轻松和快乐的体验中产生职业认同感,树立现在育己、将来育人,既要育己、又要育人的意识与观念,获得教师修养的提高。

3.培养过程彰显师范专业特点。面对大学生就业途径的多向化和就业观念的多元化、复杂化的现象,如何使高尚的师德在师范大学生的思想中占据主流位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难题。笔者认为,对师范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应按“第一”可能职业的道德要求有针对性地去进行。师范大学生的第一可能职业就是中小学教师,师德培育理所当然是其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培养过程要紧紧抓住“师范性”不放松。一是要搭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的合作桥梁,为师范生专业发展和自主成长提供专业化的规划与指导。协同中小学将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研等教育实践活动统筹安排在几年的培养计划中,做到教育实践不断线,使中小学的教学实际问题成为师范教育教学与研究的对象,强化专业意识。二是要加强教师信心教育,引导师范生养成教师职业信念。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等课程要充分发挥其专业思想的渗透作用,引领学生了解教育教学的历史、现状,探究教育改革前沿问题,引导师范生在入职前形成良好的专业情感和职业规范,增强师范生科教兴国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通过经常性的师范技能培训活动,如三笔字比赛、说课比赛、模拟课堂授课比赛等活动,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增强从教信心,巩固专业思想。总之,要使专业思想教育贯穿于师范教育理论学习和教育实践的全过程,使社会对教师的道德要求潜移默化地内化成师范生个人的道德要求。

4.改进教师评价制度,强化其榜样作用。目前,我国在对高校教师的评价中重科研、轻教学、轻育人,这种评价方式降低了教师道德的“他律”标准,也放松了教师道德的“自律”要求,助长了学术不正之风,弱化了教师的榜样作用。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往往正是从教师的言与行中对教师进行道德判断与评价的,这种评价与判断反过来又影响学生的道德行为。因此,改进教师评价制度,强化教师道德使命意识,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是促进教师加强道德修养,树立良好道德形象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就是要认真对照师德评价标准,制定师德量化评价体系,并按一定的权重进行多元评价,即既有综合量化考评,又有学生考评、同行考评,把得出的最终考评结果作为评优、晋升职称的主要指标之一,以此来促进教师自觉要求提高师德修养。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师范生的职前师德建设是一个塑造人格和奠基“师魂”的系统工程。在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不断膨胀,文化价值观念十分复杂的社会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作为大学重要的教育资源,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务之急就是要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的文化需求,使他们追求一种文化认同感,并确立这种文化的主体地位。师范院校的校园文化特质是“师范精神”,它要求围绕“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标准,奏响校园文化主旋律, 努力营造教师职业养成的环境氛围,让师范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自觉修身正己,奠定从业的良好道德。

[注释]

①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43.

②(前苏)苏霍姆林斯基.帕夫十雷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12.

[参考文献]

[1]苏洁梅.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专科师范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

[2]平沪生,王玉宝.高校师德建设的缺失与重构[J].河北青年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7(4).

[3]俞立中.創新教师教育,努力培养造就优秀教师和教育家[J].中国高等教育,2008(1).

[4]陈学军.困境与出路:当代教师的道德使命[J].教师教育研究,2007,19(6).

作者:苏洁梅 阮立平

上一篇:人机工程学管理论文下一篇:新课程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