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地域差异发展管理论文

2022-04-24

摘要:我们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如果这个基础不够牢固,党和人民的事业就难以建设发展,党的战斗力就难以有效发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农业地域差异发展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业地域差异发展管理论文 篇1:

探析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转型的互动

摘要:创意产业,其创意要素可以促使各物质元素重新组合,增强经济系统创新能力,提高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从而提升要素生产率,推动内生经济增长。创意产业不仅可以帮助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还能促进高层次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之间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此主要针对创意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转型的互动关系和作用机制展开探讨。

关键词:创意文化;区域经济;互动

在当今时代,新兴起了一种以创意产业为主导的创意经济,它对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多个方面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创意产业有着区域性特点,在发展的过程中跟区域经济的转型有着互动关系和天然的耦合。一方面,区域经济转型给了创意产业广阔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创意产业发挥新引擎作用推动了区域经济的转型,这一种互动关系对我国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一、创意产业经济内涵与区域经济转型内涵

1、创意产业经济内涵

从本质上讲,创意产业是具有一定文化特性的,文化内涵丰富,而文化又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因此创意产业又被称为“文化创意产业”,它推崇的是个人的创新能力,强调通过文化艺术的创新来推动经济的发展。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创意要素能够促使物质的重新组合,提升经济系统的创新能力,提高要素质量和使用效率,从而提升要素生产率,形成内生性增长,从而实现以较少的物质投入获得更大的经济增长。

2、区域经济转型

对区域经济转型内涵的理解要以经济转型与经济升级对比分析为基础。经济的转型与升级关系可以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相互关系来分析说明。其中,“转型”是针对生产关系而言的,指的就是要转变现有生产关系,这里的生产关系包含了所有制结构、分配方式、财税体制、企业经营管理方法、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和文化状况等等多方面。“升级”是针对生产力而言的,指的是投入-产出关系,通过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增加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转变过往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方式为“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提高经济附加值。简而言之,经济转型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向着更高级别演进。

二、创意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转型互动关系

1、区域经济转型为创意产业提供发展空间

第一,农业区域经济的转型方向主要在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开发、利用与治理并重,同时注重经济、生态和社会三方面的效益。在这种背景下,“创意农业”的发展就成了必然趋势,将农业与创意产业相融合,利用创意元素,创造高附加值的农业新业态,并形成产业群,提升农业区域经济的附加价值。比如,“新田园经济”、“创意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家乐”就是农业区域经济转型创意产业发展的形式;第二,工业经济转型的方向就是要实现产业升级。一方面,工业经济长期以来都是依靠资源的消耗、人力的投入,在资源供给有限、劳动力供给不足的现代社会,这种工业发展模式将会受到制约;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后,国外市场需求疲软,人民币对外升值,出口导向性工业企业生存面临巨大挑战。这样的条件下,只有提升企业创造力,改变传统的人力物力投入拉动工业经济发展的方式,走创新之路。在工业经济区域转型升级背景下,创意产业大有可为,这主要体现在:首先,创意产业中的工业设计、品牌策划等增加了工业生产的附加值,促进了工业区域经济的转型;其次,大众消费从生产导向向消费者自身需求导向转变,这就意味着工业生产要往满足客户价值体验方向靠拢,这会推动着创意产业与传统工业产业的融合发展。

2、创意产业发展推动区域经济转型

当今时代,创意产业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的同时,也对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创意经济的引擎作用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创意产业发展氛围下,极大的激发了个人的创意潜能,个人的知识创意、文化创意得到了释放、开发,为区域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第二,创意产业能够促使产业间的整合,融合构建出新的产业结构,这也是区域经济转型的形式;第三,创意产业靠的是人的脑力、智力、创意的挖掘和开发,对人才的需求量大,因此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可以缓解区域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就业压力。

三、区域经济转型中创意产业发展路径

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创意产业有两个发展趋势:一是挖掘开发创意资源直接成为产业;一是将创意融合渗透到传统产业中,用创意内涵来使传统产业增值。

1、创意的产业化

创意的产业化发展,一般来说,包括六个步骤:激活创意源、捕捉原创构想、应用方案设计、模型试验、初步市场化和创意产业化,这六个步骤综合体现出了创意价值实现的整个过程。在区域经济转型背景下,新旧观念、新旧模式、新老产业相互碰撞,往往能够产生创意火花,这些创意火花被人们所重视,并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创造成产品,并应用市场营销手段推向市场,让消费者需要通过货币支付途径才能获得该创意产品的消费,这就实现了创意的产业化。创意产业化强调内容差异化、注重研发设计和市场推广,追求价值创新基础上的差异化竞争。创意产业化在区域原有产业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具体地发展路径有与区域主导产业协调发展、根植特定地域历史文化发展、与现代时尚文化匹配发展。

2、产业的创意化

产业的创意化是区域产业转型的一个重要趋势,其主要表现是产业融合、产业关联带动和产业结构“软化”三大模式。首先,在区域经济转型背景下,创意成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融入到传统产业中并发挥重要驱动作用,增加了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同时,由于创意强调的是创造性,融入创意要素可以大大提高传统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其次,因为传统产业的竞争转变为了差异化竞争,传统产业对创意设计、创新研发等越来越重视,这一趋势推动了创意、创新研发、设计环节发展壮大成为整个产业链的独立环节,并对传统产业产生关联带动作用。最后,在经济转型背景下,传统有形资源要素投入越来越有限,这就倒逼传统产业需要通过创意这种软要素来促使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软化”。

四、结束语

创意经济的发展与区域经济转型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的价值理念,且耦合性明显,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创意产业的引擎作用能够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增强区域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区域传统经济的增长受资源环境限制,使得传统产业迫切需要新的驱动要素,从而催生了创意产业的发展。(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参考文献:

[1]赵娜.创意产业与经济结构转型[J].经济科学,2014(12):20.

[2]王敏.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推动我国经济转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03):25.

[3]梁新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与发展创意文化的政策环境[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4(07):39.

作者:常少观

农业地域差异发展管理论文 篇2:

农村基层党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我们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如果这个基础不够牢固,党和人民的事业就难以建设发展,党的战斗力就难以有效发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关键词:农村基层;党建;改革创新

一、现阶段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选优配强难。首先在村书记的选择上,个人综合素质整体上达不到“能人治村”的要求。一些干部往往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上思路不广、办法不多、争先进位意识不够,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一线的能力不足。近年来,尽管村级负责人的工资待遇等近年来明显提高,但随着村级事务的逐年增多,加之现在群众工作难度大,容易得罪人,这些都使得一部分优秀人才对“村官”望而却步。其次,配班子也难。一是由于素质稍高的农村青年通过参军、外出务工经商等渠道离开了本村,致使有的村选拔干部只能是“矬子里拔将军”。二是选举出来的干部各方满意度不高。村干部选举往往被家族势力、经济實力等影响,会导致选上不能用,管用的选不上。

(二)党员先锋意识弱。当前,农村党员队伍主流较好,但党员队伍个体素质不齐。部分党员理想信念弱化,走上贪图享受、腐化堕落的道路;有的党员宗旨意识淡化,不讲奉献,利益至上;有的党员实用主义至上,为了金钱不讲原则,不择手段;部分党员荣誉感减弱,与党员标准和先进性要求不相适应。农村党员先锋意识淡化的现象危害性很大,严重削弱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基层活动开展少。面对农村基层党建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新情况,不少基层党组织活动开展不正常。一是无人组织。村干部的工作任务不断增多,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对农民、党员的管理约束力减弱,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村干部开展组织活动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在其位,不谋其政”。二是无处开展。目前的村级组织中50%以上缺少标准的、现代化的能够适应当前形势需要的活动场所,阵地建设步伐缓慢。三是无钱办事。农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活动成本不断增加而经费的不足,影响党组织活动的正常开展。

(四)制度建设不完善。近年来,围绕党建活动各级都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但很多制度成为“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收在盒子里”的摆设,真正落实到位的太少了。一是有的制度标准定得太高。如“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这些党员之所以没有职务、没有外出务工经商,应当说他们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不足,设岗定责往往形同虚设。二是有的制度千篇一律,不切实际。好多是上级在办公室统一制定好下发的,根本不考虑基层的实际和差异。三是缺乏落实制度的必要的政治、经济保障和相应的监督措施,使一些制度落实起来往往流于形式,负面效果不可低估。

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集中精力建设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骨干队伍。“支部强不强,全靠领头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应打破城乡、地域、行业、身份界限,注重从优秀大学生村官、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复员退伍军人和在外工作的退休干部职工、乡村教师、乡村医生中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对产业相近、关系融洽的相邻村,乡镇党委可实行跨村任职。鼓励大村、先进村党组织书记兼任小村、软弱涣散村党组织书记。“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对选派了第一书记的软弱涣散村,第一书记不仅要帮助村里解决物质方面的困难,更要从长远着手,帮助解决组织建设问题,解决党员发展问题。

(二)改进村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区、市、县(区)应将村干部和第一书记的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每年举办村党组织书记示范培训班。培训采取多种形式,注重对村干部进行党风党纪、现代农业、实用技术以及民主管理等方面知识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发展经济、服务群众的能力。有计划地组织村党组织书记到发达地区开展实地观摩、现场学习等活动,提高培训针对性。

(三)坚持制度完善和贯彻落实一起抓近年来各级为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制定了有一系列的制度和规定了不少要开展的活动,但能够被很好执行落实到位的很少、效果明显的不多,造成这种现状原因是多方面的,因而采取的对策也应是多维的。一是要科学制定政策,提高政策执行可行性。要通过大量的基层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要求合理、基层接受、群众满意的制度。二是要精简活动项目,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尽量减少地方性的党建活动,不任意扩大活动对象,不随便提高标准要求,以结合基层实际、创造性落实活动精神为重点,使每一项党建活动的开展真正达到要求、起到效果。三是要完善监督机制,提高制度执行力。要顺应村民自治化程度不断提高的趋势,发挥好各村级机构的职能,实施“组织权、表决权、执行权、监督权”的分离,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公信力。四是要探索新机制,提高村干部的积极性,解决好村干部特别是“带头人”的后顾之忧。

(四)抓好农村党员发展管理工作 积极引导懂政策、守法律、支持村级组织工作、示范带头作用发挥好的农村青年向党组织靠拢,使他们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骨干力量。组织农村党员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实用技术,不断强化党员意识和党性观念,提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切实把组织生活会、党性分析、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落实好,把最基本的纪律规矩执行好。深入开展“评星定格”活动,每半年开展一次党员日常考评,定期与党员谈心谈话,对党员进行“党性体检、民主评议”,及时公布考评结果。加强农村流动党员的管理,引导流动党员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农业要强、农村要美、农民要富,全靠农村基层党组织。各级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紧紧结合我省实际,适应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遵循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特点和规律,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为推动我省农村改革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进步,提供坚强保证和有力支撑。

作者:赵丽

农业地域差异发展管理论文 篇3:

党组织在基层推动绿色科技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新时期我国解决农村发展困境的战略性方式以及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路径就是乡村振兴。本文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论述了党政组织位于基层对于绿色科技的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当前基层党组织绿色科技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找出其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要充分发挥党政组织的引领作用,为乡村基层绿色科技的深层次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党组织鼓励绿色科技创新发展,不仅为乡村绿色发展提供动力,还能推动政府加强绿色科技文化建设,为基层绿色科技发展提供精神支柱;强化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提升组织的战斗力和执行力,为基层绿色科技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一、党组织在基层推动绿色科技发展的意义

(一)什么是绿色科技发展理念

绿色科技本身就是要求遵循大自然生态规律的发展,要求合理运用自然资源,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需要构成危害。习近平总书记则指出: “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意义与可持续发展是相通的,二者的内涵也大体一致,但就包容性而言,绿色发展要大于可持续发展。对此,有学者指出,绿色发展观是第二代可持续发展观。

绿色发展需要平衡经济发展、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关系,关键在于绿色科技创新。 《中国: 创新绿色发展》出自我国经济学方面专家胡鞍钢老师之手,他在书中提到,绿色创新是绿色发展的基本途径;叶琪和黄茂兴两位学者对于绿色发展有着自己的观点,他们在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与当代中国的绿色发展——兼评环境与发展不相容论》一文中强调了绿色发展与传统发展模式之间的差异,即以创新作为发展的引擎,摆脱传统发展主要依靠要素和投资的发展模式。他们认为,创新并非只是技术的创新,而应是一种全方位的创新,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和管理为辅助手段,从而构建起一个完善的创新体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绿色发展。

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要实现从传统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绿色科技是关键。进入本世紀后,中国、印度和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都先后开始了发展转型之路,确立了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关注发展质量,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中国政府就关注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并于1992年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随着传统发展模式对环境损害的加重,环境问题成为阻碍中国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政府逐步加大经济转型力度,力图摆脱粗放式发展方式,改变以往只重发展数量,轻视发展质量的思维,将发展质量放在第一位。一方面,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另一个方面,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这是中国的绿色发展的两个主要方面。尤其是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更是绿色发展的重点。从“十五”开始,中国政府每隔五年制定一次可再生能源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大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促进技术创新,全面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与此同时,不断优化能源结构,提高产业创新能力,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形成战略新兴产业。

(二)党组织基层推动绿色科技发展的意义

对于科技的重要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有着清醒的认识。例如,邓小平就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并指出“解决农村能源、保护生态环境都要依靠科学”。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和环境问题日渐凸显,第三代领导集体更加重视科技的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促进经济转型,形成以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的发展模式,并且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以及人口生活方式的不断创新,推动绿色科技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目标之一。这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之一,也是一三五计划完成的必然要求。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绿色科技发展是推动乡村治理的核心力量,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石。 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治理的根本力量和治理体系的中心。因此,其不仅仅是绿色理念的领导者,还是农村科技,尤其是基层绿色科技的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实现乡村绿色科技现代化,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和实施,就必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中国基层党组织为了解决“三农”问题,作出了重大的决策和努力,开创了建设“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力量”的新时代,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绿色科技发展关键在于党,在于党的核心作用和各党的作用,努力推动基层绿色科技创新。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权力和各项权力集中的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实施乡村振兴的基础力量,他们不仅仅是基层的实施者,更是组织者,领导者。农村基层党组织与绿色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二者不可分离且相辅相成。理清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探索基层组织推动乡村绿色科技发展的必经之路。

基层政府重视发挥对于绿色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根据农村的条件和经济特点,逐步建立起一批绿色产业,使其能够健康稳定发展。对于农村的情况,基层政府最为熟悉,其既是乡村治理机构,是乡村治理的权威,同时也是乡村社会利益的代言人,为乡村社会发展尽职尽力。因此,在农村绿色产业这样一种新生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基层政府的引导和管理尤其重要。可以说,基层政府的支持力度是农村绿色科技发展的关键。

二、党组织在基层推动绿色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

首先,推乡村绿色科技发展,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虽然十八届五中全会以后国家把绿色发展理念列入五大发展理念当中,并且近些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我们通过实地的走访调查得出结论后,归纳如下:

(一)基层党组织对于绿色科技理念普及不够完善

即使是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我们依旧存在着一部分发展落后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的发展远落后于发达地区,基层组织发展不完善,宣传普及能力有限导致对于绿色科技理念理解不够透彻,农民绿色发展意识不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主要问题包括:乱扔生活垃圾,乱排生活污水,以农作物秸秆或者煤炭为燃料,对乡村的水体和土壤形成污染,不但影响到农民的身心健康,还导致农村环境的恶化。大多数农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环境,没有认识到问题,缺乏绿色发展意识,对绿色发展事务漠不关心。

(二)部分党组织在基层领导的工作能力有待提高

基层领导者的个人综合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基层工作活动的效果和效率。个人综合能力包括了领导者的思想水平、知识经验以及身体状况等因素,其中,领导能力是一个关键因素,也是最基本的因素。对于同一项工作活动,相比之下,不同的领导能力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不同地区,基层组织领导绿色科技发展会因为文化差异,精神文明,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有所变化。 由于客观条件所限,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综合能力相对较弱,表现为思想水平较低,工作能力有所欠缺,不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采取工作方法,工作方式刻板,缺乏柔性,往往由于不及时纠正,导致一些领导路线的偏差,是当前基层组织领导绿色科技发展的主要障碍。

(三)基层政府领导绿色科技发展制度不够完善

在乡村绿色科技发展的过程中,部分基层组织制定的方案没有以满足农民利益为基础,以实现乡村公共利益为目标,未能充分关注农民的利益和根本需求,缺乏与农民充分的沟通,无法真正了解农民的需求。导致对乡村绿色发展的投入不足,乡村环保基础设施极不完善,也无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基层政府行使权力,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合法、合情、合理。据了解,在现实当中,不少基层组织存在权力滥用现象,没有做到依法行政,表现为信息不公开、执法程序不透明不规范、工作态度模糊不清以及脱离民众监督等行为,往往引发农民的强烈不满,由此导致一些不良的社会谣传,不仅不利于乡村社会的稳定发展,还会对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四)乡村绿色发展过程单一,缺乏创新力且基层组织对于新技术推广难度较大

对于乡村绿色科技发展来说创新是核心,其中管理模式创新和科技都是不可或缺的推动力。由于乡村绿色科技发展创新能力不够,乡村绿色发展管理模式不合适,导致基层党组织在绿色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出现重治理轻协调的现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农村基层党组织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不足。当下,社会矛盾十分复杂,尤其是突发性矛盾冲突日益增多,对基层党组织的应变能力形成严峻的考验。如果不能采取合理有效的解决方式,依法合规地处理问题,就会引发关联性社会冲突,导致冲突后果的扩大。而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基层党组织在这方面的能力还很欠缺。

2.乡村绿色科技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动态化、利益化的特征,加大了绿色发展的难度。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要改变工作思维,推进农村治理创新,提升组织的社会治理能力。

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对于我国的广大乡村而言,科技创新也是乡村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例如,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层绿色技术对提升农村环境质量,从而促进乡村绿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投入较少,相关技术不够成熟,实用性较低,无法为乡村绿色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数据显示,发达国家的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达到七成以上,而我国在这方面的转化率不足三成。这也是我国农村生态环境较差,农民生活质量和农业现代化水平低的直接原因。

三、基层党组织推进乡村绿色科技发展的路径选择

在推进乡村绿色发展这一战略工程中,“怎样做”是当前基层党组织要思考的最大问题。为了探索乡村绿色发展的科学路径,笔者采用实地调研的方式,走访了多地基层党组织。通过信息汇总分析整理,获得了以下几种优化路径:

(一)强化基层党组织凝聚力,重视党组织在这项工作中的功能作用,通过提升基层党员的思想认识和工作能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执行力,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乡村绿色发展工程中的作用,带领广大村民不断推进绿色发展。

1.抓班子强堡垒,为绿色发展提供战斗力。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各类学习座谈会,转变他们的思想认识,提升业务素质,挖掘他们的创新能力。

2.抓示范强措施,为绿色科技发展提供向心力。实干兴邦,要以党的思想为工作指导,重视“做”,这是实现乡村绿色发展的必然途径。而“做”需要勇气和担当,基层党员干部要以不辱使命的精神,团结、发动和利用广大人民群众,以党员干部为核心,发挥群众的集体力量,推动乡村的绿色发展。

3.抓制度强规范,为绿色发展提供执行力。要依法进行乡村治理,就要按照规章制度展開工作。要建立绿色发展激励机制、沟通交流机制以及监督制度,落实责任到人,构建责任追究制度,增强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

4.加强党群、干群交流,为绿色发展提供突破口。基层党员干部要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掌握他们最关心的现实问题,以此为工作的突破口,减小绿色发展阻力,提高工作成效。

(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确保乡村绿色发展的顺利推进。对于农村现代化的发展工作,政府具有决策规划和指导督促的功能作用。乡村绿色发展是一项综合的系统性工程,更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1.依地域特色,高标准规划。乡村绿色发展工程涉及到多个领域,包含多项内容,做好全局规划显得尤为重要。每个地区的农业和农村情况不同,自然条件差异巨大,只有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开展绿色发展,才能契合每个地区的情况,真正改善农村环境,最终实现我国乡村绿色发展。

2.以农民为主体,凝聚发展合力。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乡村绿色发展的目标。这就决定了农民是这项工程中的核心。只有农民转变思想,认识到这项工程给自身带来的重大利益,才会积极参与其中。当前,不少农村地区的基层政府忽视村民的参与,单打独斗,出现了“政府干,农民看”、“政府埋单,农民不买帐”等现象,严重影响到绿色乡村的建设效果。因此,各地政府要想方设法激发农民的热情,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重点依靠村民的力量,通过市场调节手段,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共同推动乡村绿色发展。

3.建立健全绿色发展考核评价体系,落实责任到人。将绿色发展工作作为政绩考核的一项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监督和评价机制,对工作过程进行跟踪、统计,实行责任倒追。

抓典型示范,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典型是标杆,是导向,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在实际工作中,乡村绿色发展可以通过典型的培养和推广来带动乡村绿色的整体发展。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韩明阳

上一篇:农业期刊的新农村建设论文下一篇:课程教学设计初中化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