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人居环境设计论文

2022-04-21

江南传统古村落承载着中华文化传统与乡愁情感,乡土文化景观是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发展形成的。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乡土景观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类的生活方式与民俗文化的缺失使乡土风貌和人文景观遭到了大规模的破坏。保护传统古村落,弘扬民俗文化,维护乡土景观的完整与特色是重中之重。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乡土文化人居环境设计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乡土文化人居环境设计论文 篇1:

解读古村落“变身”康养型民宿村落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之一。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强力推进,乡村旅游业蓬勃发展,直接刺激了乡村民宿业的自我完善和创新。文章以康养型民宿村落——“花迹·无想山居”为例,提出乡村民宿建设应该重点思考的传承当地民居建筑特色、延续当地乡土文化、保留乡村生态气息、融入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等方面,为我国乡村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和民宿建设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民宿;康养型;乡土文化

随着“十三五”计划的全面开展,我国乡村地区依托“乡村旅游+民宿”的模式,走出特色乡村振兴发展道路。通过挖掘地方乡土文化,發展乡村民宿新业态,不仅推动了乡村建设发展,还为当地村民增加了不少就业的机会。

一、南京“花迹·无想山居”简介

“花迹·无想山居”精品民宿酒店改造自南京市溧水区唐家庵自然村,位于无想山脚下。这里群山环绕,山林葱郁,山明水秀,是一个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好地方。两年前唐家庵还是一片萧条的乡村景象,如今已“摇身一变”成为康养型精品民宿酒店村落。该项目在原村落建筑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改建与新建,整体建筑面积和总规划用地面积分别达到了5200m2和21650m2,是集接待中心、精品酒店、小型会议、特色餐饮、娱乐设施等于一体的特色精品民宿酒店村落。

二、改造后的现状

2019年6月22日,南京市溧水区的唐家庵村以全新身份向公众开放。新唐家庵村,在传承江南山地民居青山叠翠、曲径幽深的特征基础上,变成了一座有情感记忆、生态良好和乡土文化气息浓厚的康养型民宿村落。

(一)古朴幽静的民宿环境

乡村环境设计具有天然的生态性,多选址在依山傍水的僻静之处。乡村民宿依托乡村旅游发展起来,在地理区位上继承了天然的乡土性,与城市的车水马龙形成鲜明的对比。“花迹·无想山居”民宿村落的设计是在唐家庵村原有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生态建筑手段进行乡村整体建设,大到民居建筑改造,小到室内陈设设计,室内与建筑完全同生同长,谦和地融入这片土地。该民宿村落位于无想山一角,毗邻象山水库,融于山水之中。砂石铺成的乡间小道、旧石板砌成的台阶、村口的小广场、竹篱笆围成的围墙等去除一切繁复和装饰,与当地村落形成最大程度的贴合,像极了很多人童年生活的乡村自然环境(图1)。

(二)传承江南山地民居建筑特色

“花迹·无想山居”民宿村落延续了当地民居建筑的特征,同时秉承了“花迹”一贯的自然、质朴、温暖的设计理念,民宿内充满温馨气息,小村内的砂石小道步移景异,令人流连忘返。

空间布局。“花迹·无想山居”民宿村落总共26栋建筑,客房有5栋,分别以“土”“木”“砖”“瓦”“石”为主题,房间基本上是朝东偏南,与无想山的竹林相望,用一个长廊将它们有机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为民宿客房运营管理提供方便。民宿的每一个空间都很宽敞,是根据当地民居建筑格局发挥延展的,酒店大堂、客房、餐厅、厨房、小卖部、咖啡厅等空间,布局合理且符合乡村美学原则。除此之外,民宿村落还配套用沙土制作的传统运动场和旧学堂改造的茶室供游客娱乐和饮茶论道,与城市的休闲娱乐区域截然不同,让人感受到真正的乡间趣味。

设计手法。在江南山地民居中,建筑主体主要由砖和瓦构成,这也是“花迹·无想山居”民宿建筑设计的主要材料。设计师首先通过做加法,改善了传统民居中的通风和光照环境,增加空调、地暖等设备,提升了内部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其次进行减法的运用,即去繁化简,通过减去一些传统民居中的精神符号,让建筑形式更加简洁。“花迹·无想山居”民宿皆改造自当地民居,部分老建筑被加固修复后得以保留使用,而新建造的房子,都是从周边拆迁的村落收回来砖、瓦,经过打磨后,重新砌筑起了这里的房廊。改造后的唐家庵村,外观朴素大方,“能经得起时间的推移,并融入这山水之间,将这些承载的故事和记忆完美保留下来” (图2)。

(三)民宿空间的创新性开发

过去乡村民宿主要是提供旅客休憩的地方,所以在空间的使用上主要以客房和原有乡村民居建筑的使用空间为主。改造后的民宿有别于过去的农家客栈,是以村落的整体空间来进行划分,是集接待中心、精品酒店、小型会议、特色餐饮、娱乐设施等于一体的民宿村落。它不但满足了民宿的基本功能,还结合当地的乡土文化对空间进行创新性开发,如传统运动场、学堂、村史馆等,实现乡村旅游业的特色发展,通过乡村民宿的方式延续乡土文化(图3)。

三、关于乡村改造的设计思考

近年来,乡村民宿行业的发展大多停留在“农家乐”“民居客栈”层面上的乡村旅游,已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如今游客追求的是具有高度文化内涵、人文情怀和乡土文化的乡村休闲时光。我们应该以活态化传承的视角对乡村民宿进行改造与创新,而不是照搬成功民宿案例或单纯地还原乡村样貌。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满足生理需求的同时,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乡村旅游的兴起不仅仅是为了欣赏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还有体验乡村生活,激发当地居民和游客对地方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第一,传承当地民居建筑特色。乡村民宿是一种区别于城市酒店的非标准化住宿设施,是乡村旅游时游客体验当地风土人情的形式之一。当地民居建筑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独特的地方风味。因此,人们应加强对乡村民居建筑的保护与传承,而不是一味地拆除旧建筑,建造与城市雷同的新建筑。乡村民宿应该建立在当地民居建筑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环境设计原则,在室内空间的舒适度、安全性、私密性等设计问题上,摒弃过去乡村地区环境中“脏乱差”的一面,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去设计改造乡村民居,吸取新时代设计理念,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使得乡村民居建筑得到延续性发展。

第二,延续当地乡土文化。乡土文化植根于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荣昌盛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性的还是非物质性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其包含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名人传记、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诸多方面。而乡村民宿作为乡土文化传播的载体,提供的不仅仅是住宿接待的功能,而要包含地方文化特质和生活体验功能,这才是它独有的魅力。通过民宿展现地方乡土文化的同时,激发游客参与地域性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通过“修旧如旧”的设计手法对乡村民宿进行改造,不管是房梁和门窗,还是家具和摆设,都采用当地搜罗回来的老料,尽显当地乡土文化风情。游客在这里不只是简单住宿,还可以煮茶聊天,体验传统手工艺,练习书画,听民宿主人将乡村发展史娓娓道来,在潜移默化中品味着乡土文化。

第三,保留乡村生态气息。乡村是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下形成的,包含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宜居的气候,这也是人们追求乡村生活的原因。因此在民宿设计改造过程中,需要保留乡村生态气息,而不是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建设各种大小公园,对乡村进行无序开发,致使鄉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在民宿设计改造中,应避免乡村趋于城镇化且乡土性流失的现象。

第四,融入乡村生产生活方式。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居民作为乡村主体影响着乡村的建设与发展,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不可忽略的。如果乡村生产生活方式已经消失或者改变了,其村落风格、民居建筑和风俗习惯等都会随之变化,失去乡村原有的味道。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改造乡村民宿的过程中,需要融入乡村生产生活方式,打造民宿地域化的特色路线。

四、结语

乡村建设对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有的乡村地区没有充分权衡各个方面的发展,一味地追求高经济效益,忽略了地方乡土文化的重要性,导致乡村遭受无可挽救的破坏。本文通过解读南京“花迹·无想山居”民宿村落,为我国乡村建设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我们要传承当地民居建筑特色,在当地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创新实践,延续当地乡土文化,将地方色彩融入乡村建设中,提升人居环境水平,保留乡村生态气息,融入生产生活方式,体验民风淳朴的乡村生活。将自然融入民宿,民宿融入乡村,最终把乡村归还自然,这是乡村民宿最终的设计理念。

图片来源:金堂奖全国联盟(https://www.jintangjiang.cn/v_detail-11688.html)

参考文献:

[1]孙寅亮.南京地区乡村聚落空间分类特征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2013.

[2]王森,张晓燕.基于地域文化的乡村民宿室内设计研究[J].设计,2019(11).

[3]卢渊,李颖,宋攀.乡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的保护与传承[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

[4]张希.乡土文化在民宿中的表达形态:回归于构建[J].闽江学院学报,2016(5).

[5]索晓霞.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土文化价值在认识[J].贵州社会科学,2018(1).

[6]张琳,邱灿华.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与乡土文化传承的空间耦合模式研究:以皖南地区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15(11).

[7]翟键.乡建背景下的精品民宿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6.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赖雅凤

乡土文化人居环境设计论文 篇2:

江南传统古村落调查以千灯古镇为例

江南传统古村落承载着中华文化传统与乡愁情感,乡土文化景观是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发展形成的。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乡土景观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人类的生活方式与民俗文化的缺失使乡土风貌和人文景观遭到了大规模的破坏。保护传统古村落,弘扬民俗文化,维护乡土景观的完整与特色是重中之重。文章研究与总结江南地区的乡土化景观及特色,探索适合我国江南传统村落的景观设计与保护方法。

千灯镇与其他江南村落一样,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旅游业开发,每逢假期或节日,大量的游客远远超出了古镇的承载能力,这对古镇带来了不小的破坏。一些名人故居与街边商铺基本保持完好,但还有待修缮与更大的提升空间。本调查研究以苏州市昆山千灯镇古村落为例,主要从环境背景,村落整体构成,建筑及建筑外环境景观,现状问题以及对它保护开发的建议与意义等方面进行调研与总结。基于千灯镇古村落的开发现状,从保护江南传统民居出发,将民居保护与合理规划融合起来,做到整体、科学与高效,并且体现中国传统的民族性和审美精神,研究如何更好地开发与保护千灯镇。

千灯镇民居建筑分类

千灯镇的建筑主要建于明代、清代与民国时期,从功能上划分为民居、商铺与两用建筑;从规划布局上来看,沿街、临河建筑占多数。建筑内部有一层和两层结构,其中大部分为两层民居。一层结构的形式主要为“前店后宅”,两层建筑为“下店上宅”形式(参见图1),整体布局没有固定的模式,灵活自由,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民居建筑中,名人故居的规模较大,普通民居规模较小,普通民居在千灯镇的核心区域数量较少,古镇中心贸易往来频繁,这是千灯镇商业兴旺的关键所在。

千灯镇民居建筑的历史变迁及形成原因

传统民居的分布与地形和当地气候紧密结合在一起,江南地區位于亚热带季风区,降水丰富、日照充足,不仅给人类提供了宜居的环境,也提供了丰富的土地资源。江南地带的村落多沿河伸展,交织的水网使得村落的密度很大,同时因为河流密布交通和耕作不便,因此村落规模小。从古至今,江南的文人墨客众多,文化的沉淀造就了今天的江南文化底蕴。

千灯镇地处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湖泊河流众多,土地肥沃,自然灾害少,这给千灯民居建筑“临河而居”提供了便利的自然条件。水陆交通的便利引来众多商贾定居,“商住两用”的建筑形式满足了当地商贾生活与经商需求,如今这里还保留着各个时期的商铺建筑。千灯镇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文人墨客造就了其独特的文化,也影响着建筑形式。例如顾炎武故居(参见图2),是当地的大规模民居建筑典型的代表,简洁大方,没有过分的装饰和陈设,尽显朴实。

千灯镇传统文化与民俗

千灯镇现存“三桥”,河东的方泾浜桥建于元代,河西的小木桥建于明代,中间的恒升桥建于清朝(参见图3),三桥相连,形成了千灯镇桥文化典型的先例。如今的千灯镇依旧保留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棋盘式格局。千灯镇的石板街长约1500米,由2072条石板铺设而成,是江南古镇中保存最完整的石板街。明清时延伸整修了石板街,直至民国初年,千灯人又一次筹款修缮了石板街。当时在当地有名的乡贤发动下,村民请来朱家角一个有名的石匠,重新设计了石板街,在石板街底部设置了下水道,通向村外的河里,因此雨天不易积水,这也体现出千灯“行善积德三件事,修桥、铺路、办学堂”的传统观念。

小桥流水人家的古朴风貌,孕育出了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昆曲的创始人顾坚就是千灯人,《浣纱记》《十五贯》《牡丹亭》《长生殿》等昆曲如今依旧时常被千灯人演唱。19世纪80年代,受外来文化的冲击,曾经辉煌一时的昆曲逐渐没落。2004年,千灯小学组织“小昆班”,昆曲才被重新捡起。

茶馆是千灯镇热闹的地方,千灯的茶馆有“一日三潮”的说法。喝早茶叫“头潮”,千灯人在凌晨三点便会坐在茶馆中;“二潮”在早晨八点,村民在集市上卖完凌晨打捞的鱼,便在茶馆小坐闲聊;快到中午叫“三潮”。往往“二潮”是古镇最热闹的时间,村民的生活在享受喝茶中富足宁静。

千灯镇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

千灯镇的旅游业发展使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古镇的开发与保护。现如今,古镇中心除了商业的店铺以外,一些民居建筑中依然有居民居住,这些建筑对居民来说依旧有使用价值,因此,保护村落不能用保护古董的方法,将村落划出范围封闭起来。因为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部门单纯地将保护村落理解为旅游开发,使得村落在短期之内达到了被保护的目标,但长期以往并不能使村落有很大的改善,一些建筑因为河流拓宽而被拆除,原有的乡村风貌残存甚少,村民的生活得不到保障,于是便有了冲突与矛盾。现如今古村落的常住人口大部分为老人,村落核心区域的年轻人也大多为商人,人口数量的减少也很大程度地影响着古镇风貌。

江南村落的建筑简洁而朴素,它们以有限的技术的可能性创造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多样性。这种简单性表现在多方面,首先在材料供给上很有限,且大都使用简单的工具;其次,缺乏像现在建筑师、工程师一样的专业人员,多数情况是居民亲自参与或在邻里亲朋及工匠的帮助下完成,村落及其住居是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因此,在保护和开发村落时,当地居民的建议是不可或缺的。

在当前流行的西方风格、西方价值观、西方评价标准的浪潮下,许多设计师和学者都将目光转向西方,但当欧美的城市出现了环境恶化、人际关系疏离等问题后,他们又将目光转回东方,开始感叹中国传统村落“天人合一”的和谐,这种带有浓厚人居观念的审美特点,在中国延续了上千年,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方式是融于自然而不是一味地改造自然。传统的乡土景观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沉淀,最初的目的只是实用,在长期的发展以后成为一种文化行为,成为一种约束性的、似乎非功用性、非自发的行为。但其本质仍然是功用的,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中国传统建筑和环境设计有助于帮助后人理解传统的审美精神,再次建立文化自信。传统的中国景观是基于人类的审美标准塑造的,并且蕴含了深厚的哲学思想,即绿化环境和保护生态。这不仅包含了中国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也体现了传统的设计原则,如何将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转换,在不破坏景观结构和审美精神的情况下为古村落景观重新注入生命,是设计师不断探讨但依旧没有找到合适解决方法的问题。

乡土景观首先应为当地人的生活而设计,充分了解当地的民俗和文化,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得灵感。其次要与当地村民产生情感与态度的交流,去探究他们对这片土地的感情有多深,对村落现状的满意度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值。因此,在设计或者改造某个地方的乡土景观时,需要深入地研究和解读乡土景观所蕴含的内容,在设计中考虑到一切因素,如何尊重人,满足人类生活和行为的需要,运用反规划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文明观。“规划是人性的体验,是活生生的,搏动的体验”。在尊重人的设计中,行为是一个关键要素。景观是行为的承载,只有能够满足行为需要的景观才是真正有价值和生命力的景观,否则,最终会为人们所抛弃。同时,设计应该具备民族性。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每一代人都在对乡土景观的感受中形成不同的精神和心理,而这种特有的文化心理结构带上了民族的特色。虽然现代的设计很多都依靠技术复原历史或创造景观,但由于技术本身是趋同的,因此现代设计也逐渐趋同,民族特色开始慢慢淡化直至被人遗忘。具有传统民族特色的设计,例如园林雕塑、装饰建筑的木雕、纪念性建筑的外观以及内部格局等等,都应在改造中突出,体现独特的民族性审美功能。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与旅游业的兴起为江南传统村落带来的并不是期望中的传承,而是一定程度的破坏。人们所失去的不只是大片的古建筑,还连带着一个时代的文化和记忆。现代设计应该在传统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意味着设计师必须深入研究一个地区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总结其传统景观变化和发展的历史经验,利用现代思想创造性地进行设计,而不是使用千篇一律的定式思维方式一味关注表面化和形式化,导致其文化特性的泯灭。另外,传统的乡土景观有着复杂的内在因素,背后不仅有深刻的政治历史,还有深厚的文化背景,理解乡土景观如同掌握最现代的科学和技术一样,设计出一种理想的景观,无论有没有设计师,或者基于科学研究结论,最终都走向人与自然的和谐。把传统科学地延续下去,不断创造、提高和优化,最贴近自然的,便是最适合人类的。

作者单位:常州大学

作者:何文君

乡土文化人居环境设计论文 篇3:

贵州省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人居生态环境设计的方法研究

摘要:以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为主题,通过对贵州省贵安新区、观山湖区、清镇职教城建设的研究,总结提炼出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人居生态环境设计的一般方法,使建筑设计工作者在城市规划建设的同时能更好地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提高城市建设水平。

关键词:贵州省;区域性;中心城市;人居生态环境;设计方法

[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研究成果(编号:14QN025)]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也在加速。在城镇化的建设中,怎样贯彻好中央绿色发展的理念,是建筑设计工作者必须要做好的功课。2013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城镇建设要按照“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合理结构”的要求,“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进一步指出“城市发展要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城市工作要把创造优良人居环境作为中心目标,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家园,同时提出了在中西部地区要培育发展一批城市群、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任务。本文通过对贵州省贵安新区、观山湖区、清镇职教城建设的研究,总结提炼出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人居生态环境设计的一般方法,以使建筑设计工作者在城市规划建设时更好地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提高城市建设水平。

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人居生态环境设计一般有以下方法:

一、抓纲举目

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人居生态环境设计的“纲”是该城市的“定位”,把“定位”弄清楚、找准,“纲”就抓住了。所谓“定位”,是指该城市在所处地区的地位与作用,其辐射范围的大小。一般而言,区域性城市的辐射范围决定其体量的大小。根据城市的现有体量及今后发展的体量进行设计,便可以较好地把握各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定位的精准度直接影响到下一步的设计方向。弄清“定位”包括弄清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对于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建设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顶层设计是“理念与实践之间的蓝图”,“综合全面、高屋建瓴地确定未来发展的大框架”“具有‘整体的明确性’和‘具体的可操作性’”[1]。如中央对贵安新区的顶层设计就是:“把贵安新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设计师只有把握了这一定位,才能做出符合贵安新区本地特色和发展要求的设计。

二、交通网络优先

交通网络是一个城市的“骨架”,决定着城市下一步成长的方向。可以这样讲,有什么样的交通网络就有什么样的城市。路网确定了,路宽确定了,道路建好后,一栋栋建筑沿路拔地而起,城市就这样定型了。观山湖区建设之初,由于认知不足,在修建从老城区到新区的第一条道路时,认为四车道的路宽足矣,同时囿于资金,便按四车道的路宽修建。时至今日,车流增多,道路常呈缓行状态,加之贵阳火车北站就在附近,随着高铁的开通与运行量的增多,扩建应是迟早的事。所幸路边建筑物不多,否则扩建就难了。观山湖区到清镇职教城的金清路,在观山湖区境内是六车道,进入清镇境内变成了四车道,遗憾的是在职教城的入口道路两旁已经有栋栋高楼拔地而起,这势必会影响今后清镇职教城的发展。相比上述两种带有设计缺陷的规划方案,贵安新区的建设就采用了交通网络优先的方法,先考虑城市道路的建设,现在已基本建成了城市道路框架。从生态环境设计的角度讲,对路网的设计应考虑道路绿化、地下管网、车行道的分布、雨水的分流与利用,等等。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道路绿化应高于国家标准。在有限的空间里如何提高绿化率?除了向空间发展,种植行道树、车行道中间分隔绿化带间种树木外,还要善用道路两旁的单位、小区绿化,使道路绿化得以扩展。如贵安新区大学城各个大学的校园绿化就为社会公众所共享,宽达20m的绿化带既构成了一个天然的绿色围墙,将校园与人行道分隔开来,又成了校园与人行道共用的绿色景观。即使因为单位安全等原因,需要构筑围墙的,也不宜采用封闭式围墙,而应采用开放式围墙,即栏栅式围墙。观山湖区市级行政中心和贵安新区高科技电子信息产业园就采用了这种方式,使林城东路与黔中大道的人行道绿化面积大大增加,人行其中,有满目翠绿入眼来的惬意感。车行道布局方面,要充分考虑绿色出行,公交优先。贵州虽然是山区,但是城市一般都建在相对平缓之处,所以,在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时,应考虑自行车道,贵安新区和观山湖区都建有自行车道,而专门开辟了公交车道的只有贵安新区,在白马大道和金马大道就有专门的公交车道。在人行道的地砖选择和铺设上,要考虑通透的材料和造型,以利雨水自然向地下渗透。在地下管网建设方面,要统一设计,预留管道,彻底改变三天两头破路铺管线的情况,让噪声和扬尘尽量远离城市居民。而贵安新区在建设时就考虑了地下管网的统一规划建设,预留了专门的地下管道。

三、设计结合自然,巧用自然,注意环境容量

吴良镛教授指出:“城镇建筑愈是拥挤,人烟密集的地区,对自然的渴求愈迫切,同时对自然破坏的危机也愈大。在城市发展中,对自然的利用,对自然的保护,就愈为重要。要尽可能地保持自然的本色,包括城市中的山景、水景,甚至对一块奇石、一湾流水、一株古树都要予以珍视,城市周围的自然景色也要做到‘巧于因借’。随着城市人工建筑物量的增多,这区区的自然一角,使你能够偶尔‘悠然见南山’,也就显得更为难能可贵了。”在设计中对自然的利用与保护,对自然景色的‘巧于因借’,是城市人居生态环境设计一个十分重要的方法。巧用自然,就是要充分利用日照、自然风等进行建筑设计,如通风走廊的预留,高层建筑间距要合理,要保证中午日照可以到达一层楼,等等。对自然不仅要利用而且要保护,二者不可偏废,要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对城市规划区域内的山景、水景、树木,在设计中应尽量保留。贵安新区“十河百湖千塘”“五区八廊百园”等重大生态环境建设,做“站、景、产、文、城”五篇文章,便可符合既保护又利用的设计要求。在区域性中心城市生态环境设计中,自觉运用这一设计方法,可以大大提升城市的宜居性。观山湖区在这方面也有成功的设计案例,如高新技术开发区对白鹭湖的保留与利用,将不大的白鹭湖及其植被保留下来,厂区、高楼与白鹭湖之间留出一定的距离,给植物的生长和白鹭的栖息留下一定的空间。这样做的结果是营造了一个宜业的生产环境,当高楼里的工作人员疲惫之际,抬眼望望绿色的树木、清澈的湖水、飞翔的白鹭,精神会为之一振,工作效率会得以提高。

在结合自然、巧用自然的同时,还要注意环境容量,包括土地、大气、水源等。一个城市的环境容量是有限的,设计时要给予充分考虑。2015年8月12日的天津爆炸事件再一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危化物品存储要远离人群聚集区,要注意一旦发生事故时消防处置的及时有效性、污染面要尽可能缩小、损失要尽可能减少等。可充分利用贵州多山地的特点,将危化物品存储区设计在山谷之间或沟壑之间。

四、循环设计

循环设计就是要求在设计中带入循环经济的理念,特别是在对城市的某一区域进行设计时,采用循环设计对生态的保护和利用是大有裨益的。在园区的布局上,产业间要尽可能构成循环,配套产业间距要尽可能缩小,以减少物流成本与运输尾气污染。一般而言,相同、相关的产业都尽量设计在同一园区内。观山湖区的高新区及扩展的沙文麦架高新区都是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其中也有科研机构。贵安新区的富士康贵州第四代绿色产业园就注意了产业间的循环,并且以“生态文明、科技发展、产业创新”为三大主轴,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宗旨。产业园的电子信息、数据中心、数位内容创意、节能环保等项目之间就有一定的关联性。在建设的过程中,注意保存现有的生态环境:产业园依山傍水,施工中不砍一棵树,需要时就把树木进行移植;把云端网络伺服器放置在山洞中,不破坏山地外观又能为伺服器“降温”,这些做法都是为了把好山、好水、好空气保留下来。贵州是工业缺水性地区,在水的使用方面,也需要循环利用,包括污水处理后的循环利用。

五、自然绿地的利用与人工绿地再造相结合

在城市建设,特别是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原有的绿地免不了会被破坏,有的山坡会被削平。但是城市的绿化不能因此而减少,应采用自然绿地的利用与人工绿地再造相结合的方法,使城市的绿化面积达到甚至超过国家标准。在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以及其他绿地的位置、体量、绿化效果、覆盖面、受益人口,等等。按照“慎砍树、不填湖”的要求,把对原有绿地的利用与新建人工绿地有机结合起来。设计时要善于利用原有的自然资源和地形,注意树种的搭配和树木与灌木的搭配,要多用适宜本地生长的“乡土树种”,还要发挥绿地的教育功能,让人们走出房门就能了解植物知识,从而更好地爱护自然,亲近自然。观山湖区金阳南路有一片松林保留下来,建成了金阳2号盆景园和福华苑。行政中心的两座小山没有削平,而是保留了下来,在山前修建市民广场,建造人工绿地,小山与人工种植的绿树相得益彰,构成了和谐美丽的画面。观山湖区之所以能得到市民及外地客人的赞誉,与尽可能地保留自然绿地,大量地建造人工绿地是分不开的。

六、设计与城市文脉相结合

城市文脉是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独有特征。在设计中体现城市文脉就是张扬城市的个性,渗透浓浓乡愁,传承传统文化。城市文脉应在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都有体现,在楼宇建设方面,要避免现在千人一面的长方形、积木式的水泥树林建筑,在建筑的立面造型上多下工夫;在城市雕塑上,要有地方特色,渗透地方文化;特别是在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上,体现城市文脉尤为重要。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观光综合大楼的外观造型就是贵州苗族芦笙的变形;在贵阳喀斯特公园内就有一座高大的王阳明塑像。

七、注重细节,注意整体美

整体是由细节构成的,细节美了,整体美就有了坚实的基础。然而,仅仅有细节美是不够的,还需要整体的协调完整,构成整体美,“建筑美总是建立在群体的完整性上”[2]。城市是由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组成的,每一个单体建筑都需要精雕细刻,从一栋大厦到一座雕塑、一丛树木花草、一个灯柱等都要精心设计;各种建筑物如何布局都需要费心经营,使之相互协调、完整,构成整体美。观山湖区市级行政中心的每一栋建筑都以流畅的线条、独特的造型取胜,建筑中心的广场也进行了精心设计,如喷泉前的时光雕塑便是经过细心打磨的,既有雕塑的语言美,又有传统的文化美。

八、运用信息技术

在人居生态环境设计中运用信息技术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除了一般的设计软件之外,计算机模拟技术值得加以重视。在人居生态环境设计中,计算机模拟技术主要是对建筑生态环境和节能效果的模拟和评价,“常用软件有:DOE-2.1、RLAST、NBSLD、THSEA-2等。如清华大学THSEA-2软件可为各地区、各种季节、任何层数、体型的房屋及任何形式布局的建筑群绘制全天的等时日影图、天空图,从而形象易懂地表现建筑与场地的日照情况。”[3]

现在大数据方兴未艾,可以为设计人员提供许多有用的数据,提高工作效率,值得设计人员关注和学习。

九、注重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采用节能技术;二是采用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由于我国土地资源匮乏,在城市建设中首要的问题是如何节能,建设者在有限的空间里会对土地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其结果是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在高层建筑多的地区,最好的节能办法是对太阳能、风能的直接利用。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使建筑内部获得良好的自然采光,从而尽量减少白天对人工照明的使用,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如现在流行的住宅大开窗等,便是基于这样的考虑[4]。通过合理而又巧妙的建筑造型和围护结构设计使冬季有效地利用太阳光以提高室温,夏季避免阳光进入以降低室温,从而减少空调的使用,降低能耗。通过精妙的设计还可以利用自然风解决建筑内部的通风换气,减少机械通风的使用,降低能耗。在贵安新区富士康(贵州)第四代绿色产业园区里,隧道数据中心不用空调而用自然风散热,设计新颖独特,令人耳目一新,三幢运用绿色建筑理念建造的厂房依次排开,蔚为壮观。在建设中,尽可能地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也是生态环境设计的必然要求。在有旧城改造的区域,还可以考虑对废弃建材的循环利用,可以用一些废弃砖石取代道旁的铺路碎石。这样既可以减少对山石的开采,使大自然少一点破坏,又能减少废弃砖石的处理填埋,使大自然少一点污染,同时还可以节约资金。

十、科学预测,预留发展空间

“城市的建设具有增殖的特性。环境的建设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由于有这种增殖性,要求建筑师在规划设计之前要对建筑未来的可能发展进行科学的预测,预想到建筑群增殖的多种可能性和灵活性”[5]。预留发展空间不仅有长远意义,而且有现实意义。国外的城市设计有一些基本的准则,其中之一就是“城市发展的可行性研究”,这种研究也就是对城市发展未来的预测。有了科学的预测,一是可以按照城市发展的轻重缓急,科学布局和依次建设,避免因设计失误而带来的对自然生态的不必要破坏;二是可以提高建筑的有效性,避免建了一些不该建的建筑,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有效的节能和保护生态的方式;三是可以给后人留下完善的空间。过去城市建设是“摊大饼”,现在城市建设是“蒸小笼包”。“摊大饼”方式建筑与建筑之间、地块与地块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没有空间,平铺过去,一片紧挨着一片。“蒸小笼包”方式则讲究建筑与建筑之间、地块与地块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要留有空间,这一改变不仅为居住在城市的人们留下了亲近自然的空间,也留下了未来对城市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和余地。因为“大饼”要完善会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整体考虑,整体完善,其工作量、资金量是非常巨大的。“蒸小笼包”则不同:首先不是笼笼“小包”都不行,要动就动不行的“小包”即可;其次,某一地块、某一区域需要改动,需要完善,只在该地块、该区域改动、完善即可,不波及其他地块、区域;再次,工作量、资金量都要小得多,对市民的干扰、对自然生态的污染也小得多;第四,科学预测有利于整体规划,分期建设。每个建设周期的建设规模、投资量都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从而防止占地越大越好、摊子铺得越大越好的现象,使建设的整体效益得到更好的发挥。

由于是区域性中心城市,“科学预测,预留发展空间”不能仅仅局限于该城市本身,还应考虑与周边城市的相互联系,预留发展空间,比如预留快速交通系统的发展空间,等等。

贵安新区的规划较好地考虑和体现了新区未来的发展。建设循序渐进:拉出路网,打造城市道路的基本骨架,同时考虑与贵阳、安顺道路的高速快捷和与贵阳地铁的对接→建工业园区,让项目落地→建物流园区,为工业项目配套→根据需求适当修建商住楼,以满足企业员工及新区其他建设者的需求。在预留空间方面,处理预留与周边城市高速快捷的交通系统空间外,还预留了大学城的发展空间及其相邻的科研院所发展空间,等等。

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人居生态环境设计以贵州省为例,总结提炼出以上十种设计方法。这些方法都需要加以综合运用,比如,就一般建筑设计的工作框架而言,大致有以下步骤:可行性研究→草拟初步方案→细节研究→方案选择→细部方案→反馈修改→方案实施[6]。在每一个步骤中,都需要综合采用人居生态环境设计的方法,以达到设计的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吴良镛.明日之人居[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8.

[2][5][6]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39,139-140,168.

[3]刘先觉.生态建筑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26-127.

[4]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研究进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39.

[5]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39,

作者简介:

张婧红,硕士,贵州师范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作者:张婧红

上一篇:土司文化旅游开发分析论文下一篇:券商经纪业务模式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