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艺术论文

2022-04-15

【摘要】乡情是在中国这块热土上培植出来的文化现象,是在亲情原则下形成的人际关系的胶合力。海峡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两岸乡情更扎实、更健康、更稳定地向前发展。【关键词】台胞;闽南;乡情文化;爱国之情随着历史长河的与时俱进,各个国家、各個地区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乡土文化艺术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乡土文化艺术论文 篇1:

乡土文化艺术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美术课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小学美术新课标》倡导美术课程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好周边的自然环境资源、人文资源,开展多项社会实践活动来协助课堂美术教学。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中心小学地处世界文化遗产——明十三陵,景区内具有丰富的艺术课程资源。如何利用这些地域性文化资源作为美术教学资源,形成我校独特的美术教学特色是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十三陵地区文化资源的概述

我校所处的十三陵镇生态环境良好、自然风光优美,是北京重要的旅游集散地。镇域内有国家5A级景区明十三陵、蟒山国家森林公园、沟崖自然风景区,更有被誉为“燕京八景”之一的石洞仙踪等自然景观。区域内历史文化遗存十分丰富,既有世界文化遗产明——十三陵,也有代表社会底层大众的民间艺术,如雕塑、民间剪纸、年画等。然而,这些宝贵的民间艺术没有正统的学习方式,并且很多都面临失传的境况。因此,将这些艺术资源与美术课堂教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美术教学引入地域文化资源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小学美术教学过分依赖国家教材。诚然,国家美术教材是连接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桥梁,在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中介和“话题”引领的作用。但为了考虑教材的通用性,教材中呈现的都是美术教学中最基本的“话题”与方法,而美术学科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在实际教学中不能仅仅依赖教科书所提供的部分教学“话题”,而放弃社会生活中活生生的教材——十三陵特有的文化艺术形式。因此,开发和利用十三陵地域文化艺术资源是拓展我校美术课程的有效途径之一。

地域文化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建筑和雕塑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十三陵景区的建筑和雕塑应用了丰富的建筑造型、雕塑造型和独具内涵的图案,是我校学生耳熟能详的艺术形式。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将建筑和雕塑艺术应用在美术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北京的建筑》一课中出现的都是以紫禁城为中心的著名建筑群落。但由于我校地处山区,学生对这些建筑了解有限,于是,我就引导学生以长陵建筑为例分析十三陵景区中的建筑文化,这样学生在艺术表现时就会兴趣盎然,手到擒来。再如,在教学《精细的描写》一课时,我带领学生走进十三陵景区中的总神道,对神道中的汉白玉石人物雕塑进行细致描写,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饮食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十三陵地区的饮食文化是非常有特色的,这里有享誉京城的“烙糕宴”“春饼宴”等。而这些面食的制作手法在面塑中也很常用,于是在教学《各种各样的小吃》一课时,我不仅引用了这些小吃的制作方法,还运用这些小吃的表现形式对学生进行启发,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民俗文化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例如,纳鞋垫是十三陵劳动人民的生活智慧,直接反映了本土的地域文化、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知识。在教学《吉祥图案》一课时,我以“喜鹊登梢”“花开富贵”等鞋垫上的图案为基本素材,引导发挥想象创作出富有个性、具有吉祥寓意的鞋垫,使艺术创作回归生活,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发挥主体作用,提高学习兴趣及创新精神,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文化艺术资源与美术教学融合的策略

不同文化领域确定不同美术课程领域小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根据地域性文化资源不同的文化领域,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我们将1-6年级划分为三个阶段,文化领域从基础的十三陵景区建筑资源介绍到民间美术资源、多元文化资源等逐渐升阶,以兴趣带动美术课程的内容安排。

以问题为中心组织学习 我校学生从小受十三陵景区的地域文化资源的耳濡目染,对十三陵的文化艺术有一定的了解基础,只是没有系统的学习。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以问题为中心,创建问题课程,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寻找答案。这些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实现了教学目标,整合了地域文化内容,使学生积累了丰富的动手实践经验及相关的文化常识等,既是学科知识的系统化学习,又灵活组织了地域文化资源的教学内容。

以活动为手段组织学习 对于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应局限在教室,应该让学生走到十三陵景区中去看一看,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来组织课程学习。如组织学生到名胜古迹进行参观游览,让学生充当小导游,对十三陵景区中景物文化、历史典故进行宣讲;组织学生看望民间老艺术家,参观老艺术家制作和收藏的手工艺术品,传承民间手工艺精神等。这些活动都是师生共同开发并自主参与的,围绕开发民间美術资源主题展开,在系统的教学框架之内,能够让学生从多个方面认识美术课程,从全新的视角了解民间美术资源。

总之,十三陵的乡土文化艺术资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美术课程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在进行国家美术课程教育之外,还要立足本地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拓宽美术教育的视野,让学生了解十三陵地区的文化内涵、自然环境、风土人情,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以期培养多元化的人才,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作者单位: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中心小学)

作者:周静芳

乡土文化艺术论文 篇2:

闽台乡情文化的历史特色

【摘要】乡情是在中国这块热土上培植出来的文化现象,是在亲情原则下形成的人际关系的胶合力。海峡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让两岸乡情更扎实、更健康、更稳定地向前发展。

【关键词】台胞;闽南;乡情文化;爱国之情

随着历史长河的与时俱进,各个国家、各個地区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各个民族也在滚滚长河中融进了自己的情感,最终形成了本民族的乡情文化。乡情是人们离乡背景,思念家乡亲人而引发的一种情思和行为,是人们对家乡流露出的无限眷恋之情。福建与台湾由于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因素,两地民众互有移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形成了双向的、互渗的闽台乡情文化。本文着重谈谈福建人移居台湾之后,对福建故土,乡亲的情谊。

一、离别家乡的恋乡、思乡之情

在明清时期,福建人大量移居台湾。其中有招募的、有郑成功的部属、也有因生活所迫而逃荒避难的。如今,台湾除了原居民高山族外,几乎所有汉族同胞都是从大陆移居的。汉族同胞的直系祖先或旁系祖先,都可以在大陆上找到祖居地,他们血脉里流的血,都可以在大陆上找到“摇篮血迹”。早年去台的同胞除商人外,绝大多数是赤贫子弟,知识文化水平低,不善言辞。他们的生活愿望就是能在异乡扎扎实实的挣钱,以便将来有机会回乡能过上安稳的生活。他们的乡情是朴实的离别之情,身在台湾,心系大陆。他们勤俭劳作,互相提携,对台湾的开发、经济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也因此相互结成了极深的友情。

去台湾的福建人,沿用家乡地名或姓氏作地名,如嘉义有九间厝、泉州厝,台中、宜兰沿用海澄、长泰、南靖的地名;用人物名起地名,如林凤营就出自郑成功的部将龙溪人林凤。[1]聚居地起用家乡地名蕴涵着移居台湾的同胞一种难以言传的归宿感,让子孙后代永不忘祖居地的认同意识。移居台湾的同胞建立自己的群体组织属多元化。有同姓宗亲为主的村庄,一般是血缘与地缘的统一;也有姻亲进入这一亲属圈、同乡杂姓的杂居地缘共同体,构筑起邻里乡亲的亲切感,以及宗法血缘关系的亲近意识。它的功能既是邻里又是乡亲,格外亲近,痛痒相关,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提携。加上私田扩大,逐渐发展为农业区,在农耕上自发地互相帮工,在经济上、生活上互相帮助。台湾有首民歌唱道:“头戴竹笠遮日头,手牵犁兄行到水田头。犁兄日爆汗愈流,大家协力来打拼!”[1]这首《割稻仔歌》生动的描述了收割稻子时,人人互相协助收割的情景,恰似闽南收割季节时的生动情景。

年久日深,台湾人口增多,移居台湾的新户与旧户交错发展,导致台湾社会空间复杂化、多样化。商业发展、人口集中,城镇陆续形成,原有同乡、宗亲各奔前程,分散到各城镇,为了联络感情,增进同宗、同乡力量,出现了许多同乡会,宗亲会和民间信仰团体,乡亲组织延伸到海外,成立了世界性同乡。这样的宗亲组织,使乡情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并延续到今天。这些同乡会、宗亲会的功能在于调解内部引发的纠纷,协办红白大事,协助寻找职业,结集力量,把松散组织纽结在一起,并成为联络乡谊、宗亲的轴心。

台湾同胞对大陆的怀念之情历来没有间断过,在隔海遥望难以亲近的条件下,他们表述乡情的方式是多方面的。用纯朴的语言,歌唱形式抒发情怀:“我的祖父在唐山,过来台湾烧火炭。”他们隔海相望:“看见日头要斜西,鸟母宿巢苦子寒,举头我母她无处看,看见云外几重山。” [2]离别亲人,思念慈母之情是那么凄楚深沉。如此种种,都表现台湾同胞乡情浓郁。

闽台乡情传承了蕴涵着丰富的乡土文化艺术。乡情是文化积淀的成果,文化则带着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正如台湾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一样,是民族价值意识的整合,对乡情来说,文化的价值认同必然对乡情起催化作用。因此台湾同胞传承中华民族乡土文化就成为思乡、爱乡的感情契机。

闽台两地流行着言简意深的民间谚语,俗称“土话”。如“乡亲遇乡亲,说话也好听。”“离乡不离腔”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月是故乡明,水是家乡甜。” “金门和厦门,福建两扇门。” “家园难舍,故土难离。”等等。[2]经过历史流动提炼而成的精萃格言,富有哲理地表露了两地民众对家乡的亲切认同感。乡土情调浓烈的闽台民歌,饱含着乡土骨肉深情。两岸唱同样的歌,吟同样的曲,传递共同的心声。许多民歌,有的先在闽南民间传唱着,后来流传到了台湾;有的产生于台湾,再传入闽南。犁园戏、高甲戏、木偶戏,以它古朴优雅,浑厚深沉的艺术意境和清音雅调,缭绕在台胞心中,引起思乡情愫,并影响着台湾艺术的发展,培植了台胞热爱中华文化的民族自豪感。

二、国难当头的民族大义之情

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台湾同胞也经历着苦难,抗争的历程,他们的乡情,升华为爱乡、爱民族、爱祖国的大义正义之情。

从荷兰到日本殖民者,侵略者先后占据台湾将近200年,台湾遭苦难。在荷兰殖民者统治下,汉族和高山族同胞团结反抗,著名爱国者有从大陆到台湾经商的郭怀一,他组织民众杀死荷兰人;[1]祖籍长泰的朱一贵,移居台湾当衙役,也立杆起义反抗;[2]而林爽文为反抗荷兰统治、为台湾能回归祖国怀抱献出了宝贵的生命;[2]荷兰殖民者终于被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部打败,驱逐出台湾。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在日本殖民者的欺辱下,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台湾被迫割让给日本。从此,台湾汉人和高山族同胞为拯救祖国河山,伸张民族大义,共同掀起了反抗日寇的一个又一个浪潮。台湾万民相续上书台湾巡抚,奏请清廷免割台湾;爱国志士丘逢甲,辗转于台湾和大陆之间,竖起义军旗,称朝廷若割台湾于日本,“万民不服”,“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1]申明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充分表达了千万台湾同胞崇高的民族气节。

台湾的爱国同胞用诗赋表达失志驱仇复土的悲壮情怀。郑成功写下宣布荷兰殖民者彻底失败的千古绝唱《复台》诗:“开辟荆秦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3]抗日期间,诗人连横在一首诗中写到:“我亦遭阳九,伶仃在海滨,中原虽尧服,故国尚沉沦,自古谁无死,宁知命不长,凄凉衣带落,取义复成仁”。[4]表达了台湾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民族忧患。丘逢甲咏道:“英雄愧说郑延平,目断残山一角青,何日天戈再东指,誓师海上更留铭。” [5]表达了诗人驱逐日寇,收复失地的决心。诗人的爱国精神,激励着祖国人民反抗日本殖民者的斗志和热情。

在日本占据台湾期间,台湾同胞为了保存发扬中华民族文化,捍卫祖国尊严,启发爱国热情,许多爱国志士,办私塾,讲中文,教育子弟学中文。当时许多书院被日本取缔、解散,台湾同胞就采用“文昌阁” “天一阁”等形式保存了中华传统教育机构。在民间,为抵制日本侵略者的文化传播,利用传统节日传承着中华文化。如“上元节”、“玩花灯”等习俗,从而传承了中华民族文化。正是在外国侵略者统治台湾的特定环境下,从爱国志士、民族英雄到广大民众,以热爱故土,反抗侵略的激情及行为,把朴实的乡情,升华为民族的大义之情。

三、盼望统一夙愿的爱国之情

近几十年来,台湾同胞的乡情表现在寻乡、亲乡和建乡的层次上,而统一的夙愿则是两岸民众乡情的最高境界。大陆与台湾阻隔的五十多年来,两岸亲人难见一面。大陆改革开放后,提出“三通”,促进和平统一。台湾当局也放宽民众来大陆,两岸关系有了和缓的趋势。民间交往不断扩大,使乡情进入一个新的情态。由于长期隔绝,相互不甚了解,一旦往来,感情是复杂的。归纳起来有三种情况:一是总体上讲,绝大多数台湾同胞对大陆的乡情依然存在,这是主流。尽管在台湾已有几代人繁衍,但他们明确根在大陆。确认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个成员。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寄希望和追求两岸的和平统一。二是老年人去台已有几十年,但有亲人、友人在大陆,如今年事已高,怀乡是浓烈又深沉的。三是一部分青年台胞从小接受西方教育,缺乏对大陆的了解,缺乏中华文化的熏陶,对大陆祖居地的感情已淡漠,出现了忘祖现象。

台胞回大陆的基调是追寻祖先足迹,寻找亲人下落,畅游祖国山河,让乡情重新定位,台胞回大陆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行业、同乡组团,也有个别前往;有学术探讨,也有求医问药。年龄结构从老年人开始,继而青壮年增多,形成探亲热、回乡热。他们回老家与亲人团聚,与相别数十年的结发妻子见面;与相恋几十年、如今已白发苍苍的情人结成伉俪。真是满腔热情。有的台胞已不知祖居地村落,也不认得任何宗亲,只有朦胧记得县城的名称,便随团赴大陆,只身翻山越岭到县城一走,了却多年思乡之愿。许多台胞带上台湾的泥土、特产,拜祭祖先、拜祭黄帝陵,登上长城之巅,展臂高歌,此情此景,令人感慨万分。他们返回台湾,又带上大陆泥土、土特产品,一来一往,摄取传统民俗文化,表达难于言传的恋乡心绪。

乡土情谊是由血缘乡团观念演化而来的。台胞回大陆探亲,其中一项重要活动就是祭祖酬神。祭祖先,祭鬼神,既是理性的,更傾注浓郁的感情。它发扬了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报本返始的伦理精神。重新整合了台胞与大陆亲人的人伦关系。他们以虔诚的态度修祖庙、修神庙,再度确定自己与大陆亲人的信仰的同一性。

台胞寻根问祖最能表达乡土情谊、宗族观念的,便是再度修撰潜存着的中国传统乡情文化心理的族谱。去台同胞,随着岁月流逝,人员流动大,加上社会变迁,同宗族成员走遍世界各地,这几年,台胞兴起修撰族谱热。以此明宗系、明顺序。联络两岸以及海外各地的宗亲。如《惠安百崎郭氏家谱》1987年在台湾重刊,溯本追源,繁衍几十年。该族谱在记载台北郭氏宗祠落成时提到:“我们的故乡百崎,在福建省惠安县南。……族人都能刻苦耐劳,生活俭朴,以渔农耕作,及航海向外发展。”“谋求进取……又有前来台湾及台海群岛。……现居台湾四百多户。” [6]该族谱还把本族的著名人物、诗人、文学家、科学家作了介绍,表明郭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激励本族子孙努力奋进,积极向上,加深两岸及海外郭氏宗亲的感情。

几年来,台湾商人冲破种种阻力,通过各种渠道到大陆,投资办厂。尽管其中有为家乡亲人寻找经商途径,确定发展位置的想法,但实际上他们使台胞自己一身血脉与故土得以再度融合,也有利于祖国大陆的经济建设。一位台商说:“身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要看我们的民族在世界上扬眉吐气、富裕强盛,我孜孜追求,奋斗不息的目标就在于此。”许多台胞热心大陆公益事业,为祖国教育振兴、为家乡建设出力,并捐款支援受灾地区,扶助孤老残疾,贡献一片爱心,以表赤子的报国夙愿。

台胞对祖国统一的追求,正像春节吃团圆饭、中秋吃月饼一样,渴望着祖国能团圆和睦,完成炎黄子孙早日统一的夙愿。他们称:“统一祖国为千秋大业,振兴中华乃万世宏图。”“从我万民愿怀酒言欢,先公后私解前嫌,和平统一齐努力,功比补天”这些出自肺腑之言,代表着台胞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它是乡情的最高境界,乡情的感情核心。

乡情是在中国这块热土上培植出来的文化现象,是在亲情原则下形成的人际关系的胶合力。要增进台胞的乡情意识,有赖于深化和扩大两岸的各种交往。祖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的进一步提高,必将增强祖国对台胞的感召力。交往中,除了经济互动,带动两岸共同繁荣外,还必须让台胞更深刻地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成就及其形成原因。丰富文化交流内容,海峡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不断消除隔阂,维系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通过文化桥梁架起乡情通道,让两岸乡情更扎实、更健康、更稳定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闽台文化研究[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2]台湾史论[M].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

[3]复台诗选[M].人民出版社,1981.

[4]泉州与台湾关系志[M].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5]剑花堂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6]文史资料选辑[M].人民出版社,1979.

作者简介:汤瑞土(1968-),男,供职于福建漳州第二职业中专学校。

作者:汤瑞土

乡土文化艺术论文 篇3:

让椰雕走进高职美术课堂

摘 要:椰雕是海南特有的地方乡土文化艺术形式,具有技艺精湛、风格古朴、造型优美等特色。新形势下,将其引进高职美术课堂教学中,构建全新的高职美术教学课程体系,对创新美术教学模式,将起到积极的推动效应。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详细论述了椰雕的发展、工艺特色和教学价值,并以探究学习、一体思维等作为手段,深入探究了“让椰雕走进高职美术课堂”的教学实施策略。

关键词:椰雕;高职美术课堂;实践与研究

一、椰雕概述

椰雕是海南特有的工艺品,它是一种以椰子作为原料的雕刻技艺,具有造型优美、技艺精湛等特点,富有浓郁的海南地方乡土文化气息。建国以来,一些经典的椰雕工艺品不断涌现,例如海南文昌县工艺品厂制作的《鲤鱼吐珠》、《椰雕古鼎》,荣获了全国美术工艺品展览会大奖。

二、椰雕走进高职美术课堂的教学价值

(一)具有提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学价值

椰雕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创作形式,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其引入高职院校美术课堂中,通过设置合理的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了解椰雕的发展历史、艺术特色、制作工艺等,并能够通过简单的实践动手课,让学生体验到椰雕的制作流程,大大增强他们的课堂体验感。

(二)具有提升教师工艺美术技艺的教学价值

教学应是一种相辅相成的过程,将椰雕引进高职美术课堂,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对乡土艺术的欣赏能力,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时,由于讲授椰雕课程需要一定的艺术功底,例如,教师需要掌握椰雕的发展史、艺术特色等理论知识,也需要对椰雕工艺品的制作、加工等实践操作了如指掌。

三、椰雕走进高职美术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调动小组力量,创设椰雕实践课程,实施“探究性”教学

椰雕是一门技术性、动手性很强的传统美术技艺,将其引入高职美术课堂时,理应渗透进实践动手教学环节。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群体活动性,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特性,以椰雕作为实践教学的切入点,采用“分组教学,自主探究”的思想,构建生动的椰雕实践课堂。

[教学设计]

例如,我在进行椰雕实践教学时,便以“椰雕美术工艺”作为主题,将班上的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开展探究性动手教学实践。具体来说,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观赏教学。

为学生展示一些椰雕作品,让他们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充分调动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椰雕作品的亲身体验感。

第二,汇报教学。

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通过引导,让他们交流、汇报各自对椰雕作品的感受。

第三,临摹教学。

教师为每一组的学生分发椰雕的半成品,以“讲台示范”的形式展开教学,并要求台下的学生进行临摹。在这一阶段中,教师应适时地进行指导。

第四,制作创作教学。

当临摹教学完成后,教师可一个主题作为切入点,例如“椰雕水杯”、“椰雕人像”等,让学生根据之前所学的实践技艺,展开创作性制作,这个阶段中,可最大化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让他们按照自己所想、所悟进行创作。

第五,探究教学。

通过前期的铺垫,学生已初步掌握椰雕的制作技艺,教师可引导他们进行组内探究,以“如何做出一个完美的椰雕作品”、“椰雕制作中应注意的事项”等作为探究性主题,让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并以“汇报会”、“演讲会”的形式,总结学生的探究成果。

[教学反思]

椰雕是一门高深的工艺,在实践课中,教师不能对高职生提出过高的要求,应以“初步掌握,简单制作”作为授课思想,并融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教学形式,将学生的动手体验作为教学设计的原则,构建形式灵活、动态活泼的实践课堂,通过简单的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对椰雕这门传统工艺文化的热爱之情,让教学的效应得到体现。

(二)活用网络媒体,创设课外互动平台,实施“一体化”教学

椰雕是我国海南地区特有的工艺艺术形式,对其进行传承性教学,不应仅仅局限在课堂之中,更应拓展至课外,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让学生通过课外学习、实践应用,真正感受到椰雕的艺术魅力,从而实现课堂内外的“一体化”教学效应,这也是传承椰雕文化,展现地方传统魅力的关键所在。

[教学设计]

例如,我在上完椰雕实践课后,便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网络中还有哪些经典的椰雕作品?”、“网络平台上的椰雕高手都是怎样创作的?”等。上述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研究性,往往在书本中无法寻觅答案。因此,学生常常会对问题的答案产生浓厚的兴趣,却有一时不知所措,此时,我便会顺理成章地引入“课外网络实践”的策略,要求学生在课后,通过网络平台,将自己的作品发到相关的论坛或贴吧中,以供大家分享和交流,通过网络,找寻差距,拓展学习,增长见识。

[教学反思]

课外也是传承椰雕文化的重要教学“阵地”。新形势下,教师理应学会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创设一个完美的课外探究互动平台,引导学生利用课内所学知识,展开课外网络探究。网络中有关于椰雕技艺的无穷资料,有视频、有图片、有文字等,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必将学到更为新颖的椰雕知识,从而真正感受到椰雕文化的魅力。

四、结束语

椰雕工艺来源于生活,在乡土气息中得到不断的发扬。在高职美术课堂中,教师理应将其引入教学过程中,不禁锢于教材,开展形式多样、灵活生动的教学,让椰雕技艺真正走入高职美术课堂,建立起高职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乡土工艺美术紧密联系的关系网,最终让椰雕文化得到广泛传承。

参考文献:

[1]詹贤武.国际旅游岛建设与海南本土文化元素的张扬[J].新东方,2010.1.

[2]邓琼飞.海南椰雕的传承现状及其旅游商品开发[J].琼州学院学报,2011.2

作者:杨炎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