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公平理论的择校行为研究

2022-09-10

“择校”即选择学校。中小学阶段的择校主要是指父母根据自身和孩子的需要,为未成年的子女选择受教育场所的过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愈来愈关注教育,毕竟择校涉及到教育公平问题,且与义务教育法所规定的就近、免费入学的规定相违背。因此,如何有效引导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显得尤为重要。

一、择校现象的历史沿革

从建国初期到“文化大革命”前,很少发生择校现象,这与当时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有很大关系。

“文化大革命”期间,高考制度的取消使当时教育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比较均衡,当时的主流是就近入学。

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国家恢复了高考以弥补十年“文革”造成的人才短缺的状况。同时,以择优为导向的高考逐步在改变着个人的命运,在这种情况下,择校现象开始萌芽,文化大革命期间取消的重点学校又重新回到了历史舞台。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如“走后门”等少量不良现象,但由于经济、观念等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择校现象并未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普及义务教育后,择校才成为一个被大众讨论的热点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钱、权等开始向教育领域渗透,并参与到对稀缺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中。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的政策和精神相违背,因此,择校产生的问题开始出现,择校现象开始受到关注。但由于学校间的教育资源差距大、教育供给不能满足不断增加的教育需求、考试和人才选拔方式单一等客观现实的存在,择校现象愈演愈烈。

二、择校现象的利弊分析

择校是一种受教育权利,它可以实现学生和家长享受稀缺教育资源的愿望,有利于提升学校的教育水平和管理水平,有助于激发社会力量办学的热情。但择校也会带来很多弊端:一是阻碍了教育事业的均衡发展,违背“就近”“免费”入学原则,也加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一些学校为了“升学率”,想尽办法“挖”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二是易滋生乱收择校费等行为。国家对择校费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一般各个学校根据自己学校的名气自主收费,并且费用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就可能会产生乱收费的现象。三是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尤其是一些不太富裕的家庭,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不惜一切代价挤进“升学率”较高的学校,而完全不考虑孩子本身的意愿,这无疑也会在无形中给中小学生带来压力,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1980年我国颁布的《关于分批办好重点中学的决定》,规定全国重点中学有4016所,占学校总数比例为3.76%。当时这个决定的颁布积极推进了义务教育的蓬勃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也发现全国重点中学的实施也引发了诸如择校热、教育公平问题的讨论。另外,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教育供给有限、教育需求不断增加,现行的考试制度和人才选拔方式单一也是产生择校现象的主要原因。

1、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

我国义务教育的不均衡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同一地区内不同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二是同一区域内的发展不均衡(特别是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均衡);三是不同区域的发展不均衡,但择校现象主要是前二种情况。即同一地区内不同学校及同一区域内的教育发展不均衡。

义务教育是适龄儿童都有机会享有的平等受教育权利,更是全民都享受的一项社会福利待遇。但现实是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同一区域的城乡学校之间、同一地区内的不同学校之间在办学设施、师资水平、教学设施、学生生源、社会声誉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差异。而学生和家长又比较看重“升学率”这个单一指标。他们认为义务教育阶段所读的学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中学校的类别,在我们现行的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下,高考可能直接影响他们孩子的未来的发展前景。所以他们才会不惜花费重金来争夺这稀有的优质教育资源,甚至有些家庭举家搬迁至教育发达城市或附近城郊区,以便孩子拥有更多享受更好教育资源的机会。

2、教育供给不能满足不断增加的教育需求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在不断改善,办学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学生和家长对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远远超过了社会的供给量。许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惜以高价的择校费来换取子女就读高质量学校的机会。如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对孩子的受教育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优质的教育资源却很稀缺,而且大多集中在发达地区和成郊区,一些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边疆地区,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还很滞后。在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必定会有一些家长可能会通过权利、金钱等方式来达到享受稀缺优质教育资源的目的。因此,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不能满足学生、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是中小学阶段择校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

3、现行的考试制度和人才选拔方式单一

由于历史等多种因素,学校的“升学率”几乎是评价学校优劣的唯一指标。这在无形中影响着学校和家长对待教育的态度和价值观。由于学校、家长均过度关注孩子分数的高低,而非整体素质的提高和身心发展是否健康、健全,这就导致学校培养的学生很多都是“高分低能”,实践能力差等,当然这也与“一考定终身”的考试制度密切相关,尤其是一些农村和山区的学生及家长认为高考几乎是唯一可以选择的走出家乡,甚至改变命运的方式。因此,学生和家长都对高考寄予很高的期盼,当然也对考高分数过度关注和焦虑。他们为了不让子女输在起跑线上,选择将子女送至“升学率”较高的中小学校就读,以便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考出高分数。可见,在社会崇尚“升学率”高的现实情况下,学生和家长已不仅仅局限于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争夺,并已蔓延至义务教育阶段对稀缺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因为他们认为,学校的“升学率”高,孩子成绩好的几率就高,考上好的大学就相对容易,找到满意工作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他们忽略了成绩高低只能说明他们智商的高低,和他们的自身综合素质、工作能力等并不成正比关系。

人才选拔方式单一,这主要体现在招聘过程中,尤其是应届毕业大学生的人才选拔中,一些用人单位明确要求应聘者:985、211高校毕业生,通过英语6级且分数在500分以上,计算机二级等“唯学历”“唯证书”论,而忽略其工作本身所需能力的考察。另外,在优质人力资源过剩,就业压力逐年增大的情况下,有些用人单位的基础岗的应聘条件要求也很高,严重造成了人才浪费。种种类似的就业限制使很多毕业生感到焦虑、无奈、甚至厌倦,同时也让一些家长过早担心子女的未来,因而他们不惜投掷重金加入到本来就供不应求的稀缺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大战。

四、促进择校良性发展的建议

义务教育择校是学生和家长的权利,但另一方面家长的择校和学校的择生都是受利益驱动的,这将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和义务教育的整体推进。2012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多种途径解决择校问题改革试点;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是探索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规划》不仅为教育的公平发展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更为择校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1、改造薄弱学校,缩小校际差距

学校之间在教学设施、教育水平、师资队伍、社会声誉等方面的大差距是滋生择校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阻碍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加大对落后学校的经费投入,撤销、兼并薄弱学校、对口支援薄弱学校、加强师资的培训和流动等来缩小校际间的差距,但最重要的是要加大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和积极推进教育改革。

1)政府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增加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资金。国家1980年实施重点中学是教育发展不均衡的原因之一,但当时国家也是通过大量的经费投入来促进这些重点中学的快速、高质量发展。因此,这也提示我们要想缩小学校之间的差距关键是加大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毕竟学校发展资金的来源主渠道是政府部门,政府财政资金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农村地区、边疆地区、民族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还很落后,国家更应该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以便改善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并承担起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另外,加强教育经费的监管机制的完善也十分重要。要保证政府投入的财政资金全部用于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政府部门加大经费投入,完善经费的监管制度,可以有效降低择校行为发生的概率。

2)积极促进优质师资流动。好老师在哪里,好学生就会去哪里。由此可见,师资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因此,改善薄弱学校、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的关键是促进优质师资的流动。通过师资轮换调整来保证各地区、各学校之间的办学水平和施教水平的相对均等化,这也就从根本上阻断了择校现象的产生。

3)加强薄弱学校的师资培训。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发展,而教师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学校的师资培训。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学校,除了硬件设施落后之外,制约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水平,学校可以通过提高教师学历层次的进修、继续教育学习等形式的培训来改善学校的师资现状,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提高,学校就会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声誉,学校也将吸引更多就读的学生。

2、借鉴国外经验,发展特色教育

薄弱学校的改造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减少择校行为的发生。但从长远看,发展学校的特色教育,特色班级,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以提供学生、家长更多的选择机会才能有效缓解目前的择校压力。例如,美国的学校大多有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亦或是有自己的特色的、擅长的学科,学生和家长可以根据自身的意愿和优势来选择所要就读的学校。而目前中国的学校都是千篇一律,没有自己的校本课程、特色专业、特色学科,因此可供学生和家长选择的学校很少,也只好选择“升学率”较高的学校。

3、教育评价制度及人才选拔制度

教育部门对学校的评价往往以教学质量为主,而教学质量的好坏的评价标准是“升学率”。这种单一评价方式是不合理的,因为名校和一般学校所收的学生的基础相差很大,名校的高“升学率”并不能体现学校的实际教学水平。为促进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和公平竞争,教育部门对教育的评价应该是多维度的过程性评价,而不应该只看重“升学率”这一结果性指标。另外,也要完善人才的选拔制度,使考试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元化,也更能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以促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4、加强对择校行为的监管

建立健全择校过程中的监督体制有助于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对择校行为的规范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规范择校的标准。只有在完成就近入学的指标名额后仍有空缺才可招收择校生。另外,被择学校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办学条件公开招聘择校生,杜绝在择校过程中以权谋私。二、统一择校费用。乱收择校费往往给一些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相关部门要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来规范学校的收费行为,而不是仅仅由学校根据自己的名气来漫天要价。另外,择校费用也要专款专用,确保全部用于学校的自身发展。

优化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家长、学校、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当前,着重强化薄弱学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建设、促进优质资源的合理使用、实现中小学校特色发展将有利于有效缓解甚至消灭择校带来的压力,也有助于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

摘要:高额择校费用,天价学区房等现象使义务教育阶段择校成为热点问题。本文从当前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行为的历史沿革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增加经费投入、发展特色教育、完善教育评价和人才选拔制度、加强对择校行为的监管能有效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行为,以促进教育公平。

关键词:义务教育,择校,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 程斯.基于义务教育法的中小学择校现象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1,09:3-5.

[2] 杨晓奇.中小学择校问题透视——基于布迪厄的资本理论[J].教育发展研究,2014,18:28-32.

[3] 郝俊丽.中小学学生择校的社会学分析[D].沈阳师范大学,2013.

[4] 刘晓燕.我国中小学“择校”政策困境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

[5] 黄亮.中小学择校现象初探[J].西部素质教育,2016,07:97-98.

[6] 丁楠.对中小学择校问题的认识和理性思考[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79-81.

[7] 盖佳萌.从中小学“择校”看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02:14-19.

上一篇: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四法下一篇:次灵敏线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肥料中高含量锌